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福-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不过九姐儿有些恋恋不舍,显然也想随着魏明煦和林芷萱出去玩,林芷萱有问过她的意思,若是想跟着爹爹和娘亲一起去,林芷萱也可以借机跟魏延显提这个事。
  九姐儿略一犹豫,却看着林芷萱道:“如今怕是不行,敏贵妃有孕已经六个多月了,如今她又仗着母家在朝廷里一家独大,在宫里更是作威作福,有好几个姐姐都受了她的欺负。
  皇帝哥哥又因为她有身孕,所以总一味纵着她,虽然皇帝哥哥也很护着皇后姐姐,但是敏贵妃的花招实在太多,又爱挑拨离间。
  皇后姐姐又是个与世无争的性子,我还是在宫里陪着她吧,还能替她长长眼,要不然她一个人在这儿怪让人担心的。”
  林芷萱拧眉,道:“这话你可有跟皇上说?”
  九姐儿哭丧着脸道:“自然是说过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皇帝哥哥只以为是我不喜欢敏贵妃,所以故意说她坏话。我说了那许多,他从来都不听进心里去,照旧对敏贵妃很好的样子。”
  林芷萱却多少能猜到魏延显的心思,毕竟谢锦年肚子里的是他如今第一个孩子,再加上魏明煦子嗣上的艰难他也是看在眼里的,在这件事上不能不留心偏爱些。

第992章 长城
  况且,魏延显从前就爱谢锦年那个嚣张的性子,毕竟她们才是彼此的枕边人,有许多话,自然不是九姐儿这个妹妹能探听到的。
  林芷萱只让九姐儿在宫里万事小心,不要总强出头,却也不能任人欺负,若是有了什么解决不了的事,可以去找秋菊,让柳溪给她撑腰。
  九姐儿都一一应了,又让林芷萱不要担心,魏延显对她还是挺好的。
  说着母女不舍离别,林芷萱答应了九姐儿,下一回一定带着她一起去。九姐儿脸上这才有了笑意。
  天朗气清,魏明煦和林芷萱的马车一路浩浩荡荡地出了京城,杜勤领的私属和靖王府的护卫随侍在侧,一路往西,却不为赶路,走得极慢,求稳而不求速。
  魏明煦很担心林芷萱的身子受不了颠簸之苦,也多是走一天便在哪里寻个大镇安顿下来,多是宿在官驿,休息一天,或是换上便装,领着林芷萱去街上逛逛,领略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
  林芷萱和魏明煦坐在马车里,马车的帘子已经被撩了起来,林芷萱和魏明煦并没有留丫头在里头伺候,冬梅却怕林芷萱路上闷,所以给林芷萱和魏明煦摆好了棋盘和他们素日里爱看的书。
  林芷萱起初几日,都是因为第1回出了大宅门,能四处周游的欣喜,心和眼睛自然都在外头,哪里有功夫去瞧那棋盘。
  只看着外头的山山水水、庄家农田、小贩沿街叫卖,从前守着规矩,都是落下帘子不能看的,林芷萱又是个最守规矩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一时都无法想象那街市的热闹。
  如今都是成了家有孩子的人了,也不很忌讳这个,最主要还是魏明煦的开明,他对林芷萱素来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束缚,如今便也只一味纵着她喜欢。
  只是靖王府的出行这样声势浩大,前头杜勤领着十六个靖王府的护卫骑马开道,将百姓驱赶两侧才能容靖王府的马车通行,也很是扰民。
  可好在,魏明煦的名声在那里,林芷萱往外看,外头的百姓也都往里看,有朝着马车磕头叩拜的,外头一片对魏明煦的歌功颂德,魏明煦只是坐在马车里,时不时地对窗外挥挥手,以示亲民,却也有许多,称赞靖王妃姿容秀美,容貌端庄的。
  魏明煦听了却不禁拧起了眉头,命人取了面纱给林芷萱蒙上了。
  林芷萱看着那面纱,还有那个略有些吃味的男人,只觉得又好气又好笑,自己在心里才刚夸了他大度呢。
  便也没有多言,只蒙上了面纱,好瞧外头的风景。
  一日两日还觉得新鲜,可每日都是如此,大同小异,渐渐的林芷萱便也觉得腻了,开始跟魏明煦摆弄棋局。
  林芷萱对这些诗词歌赋的东西,只是样样都懂,却并不很痴迷,也是素日里打理家事打理惯了,忙得着三不着两的,根本没有时间去做那些所谓陶冶情操的雅事。
  对着棋,也是说放下就放下,成年家都不会想一次的。
  可是也不知道为什么,不碰则以,一碰就一局两局三局地停不下来,非得赢了魏明煦不行。
  两个人闲看风景,时谈棋局,只是林芷萱实在胜少输多。
  一旦她瞧着再无一丝机会了,心中又不服气,又碍着面子不好悔棋,便说累了,让冬梅将棋盘收拾起来,先看看风景,一会儿歇歇再下,却又总是小声叮嘱蓝玉,将那棋局偷着弄乱去,再想起下棋,便总瞧着棋局乱了。
  林芷萱装模作样地责怪冬梅没有好好照看,还没分出胜负,她还想跟魏明煦继续下呢。
  所有人都对林芷萱的小伎俩心知肚明,却没有人去拆穿,红湘总是站出来打圆场,说是马车太颠了,棋子被颠散了,不能怪冬梅姐姐。
  林芷萱也是轮着坑三个丫头,今儿让你收着,明儿让她收着,三个丫头早已经见惯了,下回林芷萱再吩咐收棋盘的时候,也不必蓝玉再费事,都寻着背着人的功夫,伸手就抹了。
  魏明煦扶额摇头。
  林芷萱若无其事地瞧窗外风景。出了北京城,不过一日便到了圆明园,在圆明园小憩了三日,便往北去了阳台山踏青,次日又去了凤凰岭。
  过了十三陵和叠翠山,等魏明煦生辰那日,林芷萱和魏明煦已经到了八达岭长城。
  其实若是行军,不过两日来回,可是二人既是为了玩乐,便三步一停,观奇看景,听魏明煦说从前这里的故事,时日便也就长了。
  这还是林芷萱第1回瞧见长城。
  一大清早,二人在楼尖山外的五里营醒来,林芷萱亲自起了大早,给魏明煦做了长寿面,倒是与去年一样,只是今次,九姐儿没能陪在身边。
  魏明煦早起看着桌案上热腾腾的面,吃到胃里便是暖融融的,林芷萱瞧着魏明煦吃得香甜,脸上也忍不住浮现笑意:“王爷,今日我们去登长城吧,上回在紫光阁,登高望远,那阁再高,却始终不及这八达岭的山,中南海的歌舞再美也不过人为,哪里及这天地山水的钟灵毓秀呢?”
  魏明煦虽然担忧林芷萱的身子,却还是欣然应允,不想扫她的兴。
  只是却早早命杜勤去开道,也吩咐了人抬着轿辇一路跟随,若是林芷萱累了,也可以将她抬上去,或是抬下来。
  听说要去爬长城,冬梅、红湘几个丫头也是高兴坏了。
  却只想着收拾,有吩咐了底下的小厮,背着茶壶茶叶,抗折茶具碗盏,甚至还有一个小火炉和碳,一路浩浩荡荡地跟在林芷萱和魏明煦身后头上了长城。
  抚摸着斑驳的城墙,哪怕这么多年,魏明煦依旧每年都从户部播银子整修加固长城,可千年风霜,依旧在这坚实的城墙上留下了风刀霜剑的痕迹。
  林芷萱果然是不辜负魏明煦的预料,不过登了百余级台阶便腿脚酸软的爬不动了,魏明煦不许她逞强,只吩咐人用竹辇好生抬她上去,一面道:“慢慢来,不要着急。你只要好生瞧瞧这风景也就罢了,何苦为难自己。”

第993章 战争
  林芷萱和魏明煦好半晌才到了山巅,看着底下山峦起伏,春光明媚,万物返青,正是最美的时候。
  魏明煦却很是感慨地抚摸着那厚重的城墙,面色多了些伤感沉寂。
  秦皇汉武到如今,这长城内外不知兴起了多少战争。它从多少朝代的壁垒,变成了别国的外墙,经历了多少炮火硝烟,又享受过几年的和平。
  魏明煦拍了拍厚重的城墙说:“我曾经也在这里,戍守过长城,整整三年,见过烽火硝烟,看过大雪塞途,还听过敌军的金戈铁马扣响城墙。那时候炮火连天,长城之下,覆军杀将,血流成河,小十五曾经为了救我的性命,就在这里,身中两箭,险些救不回来。”
  林芷萱听魏明煦提起魏明穆,心头微颤,上前将手覆在了魏明煦手上。魏明煦感受到那双柔软的柔荑,略微将视线从眼前的山河收回来,看向了立在自己身旁的女子,魏明煦略微有些僵硬地勾了勾唇角,反手握住了林芷萱的手,示意她不要担心。
  林芷萱却安慰魏明煦道:“从来战争都是为了和平,如果没有当初几位王爷抛头颅,洒热血,又何来这些年,大周朝的国泰民安呢?”
  魏明煦握着林芷萱的手,牵着她继续随自己走走。
  林芷萱并没有拘束,如今身后的都是自己人,况且老夫老妻了,也不很在乎这些。
  后头所有的丫鬟护卫们,只远远地跟着。
  林芷萱爬了两级台阶,随着魏明煦来到了烽火台。
  魏明煦却看着外头的山河,对林芷萱道:“战争啊,在我看来,却是有两个目的。
  其一是太穷,其二是太富。
  活不下去了,就只能打仗,就像当初老八做皇帝的时候,我们兄弟给他打下了万里江山,为的是国泰民安。可是战争之后,有最要紧的是两庄事:其一,是平息蒙古各部的怨气,其二是保持朝中适当的军力。
  可是,老八当初却这两件事,几乎都是反着做的。他对蒙古大肆掠夺,每年要他们上供大量的牛羊,几乎不给蒙古百姓喘息的机会,屡屡兴起杀戮,穷兵黩武。
  在朝中,他又担心履历军功的王侯拥兵自重,屡屡裁撤军权,重文轻武。
  蒙古百姓们活不下去了,只能拼死反抗,朝中的将领又不得他信任重用,所以几乎大厦将倾。
  那是活不下去的人,拼死相搏,那时的蒙古百姓都知道,只有答应了,他们才有说话的权利,才能停止向朝廷纳贡,才能活下去。所以当初蒙古大军不过六万,可那几场仗,是真的硬气。
  而上一回,蒙古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进军中原,为的却不是太穷,而是太富,是当权者的欲望和野心。
  然而,这种师出无名的战争,往往不会深得人心,所以虽然兵强马壮,可是没有民心,反而不堪一击。”
  林芷萱与魏明煦登上了烽火台,看着京城初春因为干旱而略微兴起的黄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向背,自然是最重要的。希望小皇帝能明白这个道理,多行仁政德政顺应民心。”
  魏明煦却是叹道:“我从前一直觉着,将天下江山,交给这样没有上过战场的小娃娃,仿佛胡闹一样,可是回顾历朝历代的江山,有多少皇帝还不如他呢。这江山是天下人的江山,有要贤臣良将辅佐,只要皇帝谦虚好学,肯礼贤下士,能虚心受教,总归也差不到哪里去。德才兼备的皇帝,如秦皇汉武,终究是少数,不可强求啊。”
  林芷萱听了忍俊不禁:“王爷如今倒是看开了。”
  魏明煦捏了捏林芷萱的小鼻子:“看不开又能如何,谁让本王一失足成千古恨,不爱江山爱美人呢?”
  林芷萱坐在烽火台上,仰头看着魏明煦笑着道:“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为博褒姒一笑,也不知道王爷是否也会史上留名。”
  魏明煦含笑道:“想来会吧,赢得身前身后名也是好事,只是不知道我此生是否还有披甲挂帅的时候。”
  林芷萱看着外头渐渐弥漫过来的黄沙,道:“想来有吧,朝廷皇权,重在纵横捭阖,小皇帝毕竟年轻,手段稚嫩偏激。王爷在位十年,最擅制衡之术,朝中军政大臣安稳,百姓才能休养生息。
  而小皇帝如今亲政才不过半年,就大肆打杀朝廷命官,闹得朝野内外人心惶惶。又有谢家一家独大,朝廷中再也无人能与谢家抗衡,如今还好,将来怕是会生变故,酿成大祸啊。”
  魏明煦略微诧异地看向林芷萱,他的小丫头果然聪慧,方才的一席话,也是魏明煦暗自担忧的。只当做是给那小皇帝的一番历练吧。
  帝王之尊,总归是要从尸山血海上成长起来的,魏延显生不逢时,并没有机会像魏明煦一样,经历战争铁血的打磨,只能从诡谲的朝局上,一步步成长起来。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魏明煦叹了一声。
  为了成就一位帝王,最苦的依旧是百姓,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原本就是一种子承父业的无奈。
  “九姐儿与我提过两句宫里的事,王爷要不要跟顾太傅说说,让他提点一下皇上?他的话,小皇帝多少还是会听的。”
  自从魏延显亲政之后,给顾谋悭大加封赏,已经奉为帝师,加封太傅。
  顾谋悭多少也是当初魏明煦一例举荐给魏延显做老师的。两人多少还是有些私交的。
  魏明煦闻言,却是对林芷萱笑了,道:“顾谋悭此人,胸中有沟壑,是个有大智慧的人,这些事,若是还需要我来提点,那就是本王看错他了。”
  林芷萱诧异地看向魏明煦,她不曾想魏明煦提起顾谋悭的时候,言语中竟然是忍不住的赞美,眼角也带着笑。
  魏明煦看着疑惑的林芷萱,却轻笑一声,在林芷萱身边陪着她坐了,道:“你不知道,在我领着十万西北大军回京的前夜,顾谋悭曾经连夜离开京城,赶到我的营帐之中,与我分析利弊,游说我放弃造反。”

第994章 故人
  “他的确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不可多得。胸怀气度,不逊当世豪杰。我与他也是心有戚戚,我当时想着,若有他在延显身边辅佐,也未必不能保大周朝安泰。
  这些年,我留给了他不少能臣将才,只希望他能知人善任,物尽其用吧。”
  林芷萱惊讶:“这些年,却并不曾多听闻王爷与他往来,甚至年节里头,他连个礼都没有送来过。”
  魏明煦含笑道:“这叫拿捏君心,他知道小皇帝与我的症结,所以我们不见面,有的时候比见面要好。”
  林芷萱却不以为然:“在我看来,他也不过是为了自己的而私心罢了。如果王爷做皇帝,那么他空有满腹经纶,在王爷面前也要黯然失色,在朝廷上不过是个如同李淼生、廖青一样的能臣罢了。而如果延显做皇帝,那么他这个有大才大能的帝师,或许就可以做西蜀的诸葛亮,千载留名了。”
  魏明煦闻言哈哈大笑:“你这丫头,鬼脑筋也太多了些。”
  继而看着眼前渐渐逼近的黄沙,伸手要扶了林芷萱回去:“都好吧,无论什么目的,有一个好的结果就够了。只是老二年纪大了,虽然这些年避世不出,深谙养生之道,可是我听傅为格说,他前些日子被义亲王府请去给他看病,怕是就在这两年了。应祥又领着一家人回了杭州……”
  林芷萱无奈摇头,听着魏明煦担忧的言语,他终究还是放心不下的。
  朝中的老人都去了,他担心魏延显一个人会照应不过来,更担心他会因为没了管束而胡作非为。
  魏应祥夫妇在魏应祥随着魏明煦辞去了摄政王一职之后,以芦烟去世为名,初春便为她扶灵回乡。
  雪安和道真也一路去了,有了帆哥儿在膝下,如今的雪安也不是那么悠闲自在了。
  只是也不知道她和道真道底是怎么个打算。
  林芷萱拧了拧眉头,不想再去替旁人瞎操心,她只是偏头看着紧紧握着自己的手的魏明煦:“王爷后悔吗?”
  魏明煦闻言脚步略微一滞,继而转头,认真地看着林芷萱道:“是,我后悔,说实话,我至今想起来自己都觉得荒谬,都不知道自己那日怎么就会那样轻易地放弃。”
  林芷萱脸上欢喜的神色渐渐冰冷僵硬。
  魏明煦却反而笑了,在无人的烽火台里,缓缓将林芷萱抱在怀里:“可是,我更确定的是,如果那日,我没有做这样的选择,我会更后悔。
  阿芷,不要那么着急,再给我一点时间,我会慢慢适应这样的日子。”
  林芷萱的手终于缓缓抬起,抱住了魏明煦:“好,反正这辈子还长。我陪着王爷,定然不会让王爷后悔的。”
  魏明煦轻声回应她:“好,不后悔了。”
  人这辈子,最没用的就是后悔了。什么事过去就过去了,永远都没有机会再来一次。便只能相信自己,每一次做的选择都是最好的选择,而之所以如今还没有达到最好,只是因为时机还不到罢了。
  将来,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林芷萱很讨厌下雨,阴沉沉的天气,总会让她心里也闷闷的。
  沈岩不遗余力地给林芷萱开着药,每日晨昏请脉,只说是因为林芷萱身体虚寒的缘故,好在京城的春日里,雨是极少的。
  林芷萱和魏明煦却偏偏有幸,被困在了一场大雨里。
  好在老君山的官驿环境清幽,推开窗便是远山近水,在雨中更是朦胧成了一幅山水画,美不胜收。
  林芷萱和魏明煦坐在窗前的炕上,一面看着外头雨打春笋,与远处青山呼应,炕桌上的绿玉棋子青翠欲滴,仿佛窗外落了一地的晶莹。
  头一回,林芷萱的心在远处,在眼前,而不在手底下的棋盘上。
  冬梅端上了燕窝雪梨粥,几片淡黄色的花瓣浮在碗上,两颗艳红的枸杞沉在粥底,用的是西域进宫的琉璃碗,入目吧,觉得清凉,触手却觉着温热。
  这是沈岩给自己开的药膳。
  好在味道清甜,林芷萱很是喜欢。
  瞧着棋盘上又要输了的棋局,林芷萱有些兴致缺缺,静静地喝起了粥,却对魏明煦道:“等天晴了,王爷教我骑马吧。”
  魏明煦诧异:“不是一只都害怕不敢骑吗?”
  林芷萱却只甜甜地笑了,仿佛是因为被这燕窝粥暖的:“有王爷在,摔不了我。”
  两人正说着话,外头又通传说有客求见。
  林芷萱和魏明煦毕竟是光明正大出来的,每到一府一县,当地的父母官无不跪道迎接,当地的富豪乡绅也是时常递来拜帖,送礼送物也就罢了,竟然还有往这儿送人的。
  林芷萱瞧了就厌烦,便让杜勤一一应酬挡下了,魏明煦从来都不曾见过一人。
  起初离京城近的时候,还有些名门显族的名字能传到林芷萱和魏明煦的耳朵里,说哪家的老太君或是老太爷过来请安。
  魏明煦见了三两个,觉得厌烦之后,就一律不见了。
  后来离京城越来越远,虽然来拜访的人有增无减,可是能进林芷萱和魏明煦耳朵里的名字却几乎没有了。
  今日,竟然累得杜勤亲自跑一趟,正在屋外头跟冬梅说着话,却不曾想冬梅听得了来人,竟然脸色大变,径直对杜勤道:“她们你还回禀什么?只赶紧让人打出去就是了。”
  林芷萱从窗户里头隐约听见冬梅气恼的声音,却有些疑惑,扬声问了外头的杜勤一句:“是谁来了?”
  杜勤见状也没了法子,只得照实回了:“是慕义侯家的曹小爷与二姨奶奶领着孩子过来求见。”
  林芷萱的眉头即刻拧了起来,林雅萱吗?倒是多年不见了。
  她竟然大老远的,从西北一路几乎要迎到京城来了。
  魏明煦的眉头也是皱了起来,当初若不是那个女人害林芷萱坠入冰湖,林芷萱的身子又怎会得了寒症,一直虚弱。
  将她远远嫁去西北给人做妾,她竟然还这样不老实,复又找回来。

第995章 哭闹
  魏明煦冷声道:“王妃身子不爽,一律闲杂人等都不见。”
  那其中的意思是责怪杜勤多嘴了,这样的人,直接拦住就好了,没有必要顾念什么姊妹亲情。
  只是毕竟当初的事,杜勤并没有跟着,所以他不知道,只当时林芷萱的亲戚来访,便来通传了一声。
  林芷萱听了魏明煦的决断,也并没有言语,只趁势让蓝玉收起了棋局,说没了兴致。
  冬梅略一犹豫,竟然跟着杜勤一块出去了,想去看看林雅萱如今如何了。
  各处的官驿原本就是当地的父母官给来往的达官显贵暂住歇脚的馆驿,与皇帝的行宫相似。
  因着林芷萱和魏明煦好清静,所以并没有在当地的达官商贾家暂住,只是这馆驿也一律禁严,由靖王府的护卫团团守住,只有魏明煦和林芷萱二人在内居住。
  所以林雅萱一家人前来拜访,竟然只能候在馆驿外头,连里头的正厅都进不去。
  冬梅并没有出去,只是远远的看见,外头的大雨里,林雅萱一手撑着伞,一手紧紧的护着怀里的女儿,衣着虽然还算整洁,却并不是什么华贵的料子,在这样的天气里,竟然连个披风都没有,显得太过单薄,母女两个人相拥取暖。
  她明明比林芷萱还要年轻两岁,此时此刻,林芷萱生了两个孩子,尚且面容姣好。而林雅萱脸上,竟然已经都是风刀霜剑的痕迹,俨然是个妇人的模样了。
  再看她怀里的丫头,也不过才八九岁的样子,可那双眼睛却盯着驿馆滴溜溜的转,眸子里都是渴望,那机灵的模样,倒是与当初她的那个娘几乎一模一样,冬梅只远远地看了一眼,就觉着不喜。
  更让冬梅诧异的,是林雅萱身边竟然连个撑伞的丫鬟都没有,还要劳累她亲自撑着伞。
  而曹柏图更是自己穿着一身蓑衣,卑躬哈腰,一副谄媚的模样,又略微显得有些焦急。
  当初他年轻的时候,仗着自己父亲慕义侯的庇护,在西北不可一世,可是如今慕义侯早已经过世,他这个幼子有没有机会承袭爵位,哪怕是嫡出,却也只能在家里吃闲饭。
  而冬梅不知道的是,这慕义侯的嫡长子是原配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