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军夫人生存手册-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拓跋贺的战马,万里挑一,中了一箭,仍不见颓势,申屠炽冲出了三万人的包围圈,一马当先往粮仓相反的方向跑去。
    拓跋木率军追了一会儿,察觉不对,他当即安排属下一先锋,率三千人继续追赶,自己则率领余众改道往粮仓的方向奔去。
    跑到了一处小林子边儿,申屠炽勒缰下马,朝林子里吹了一声响亮的口哨,没一会儿听到听到一阵踏踏的马蹄声,略等了片刻,他之前藏在里面的自己的坐骑跑了出来。
    申屠炽折断腿上的箭杆,换马,直奔粮仓的方向奔去。
    ……
    拓跋贺已死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三军,一瞬间军心浮动,士气全无,黄岩感到敌军已乱,率军冲杀,他们这边儿得了消息,说拓跋贺死了,更是让全军大喊。
    一时间“拓跋贺已死”这句话,嗡嗡的响在每个人的耳边。
    拓跋贺那边的八万人,只有拓跋野所率领的三万人,还算稳住了阵脚,其它五万便如一盘散沙,被田远这边的战士一冲,四下溃散。
    黄岩见状大喜,当即调整不属,他亲率三万人对战拓跋野,命宋雷率五千人搬东西。
    这一战打到了天将放亮,黄岩宋雷率军搬回来拓跋贺一半的存粮,黄岩率军追杀到了又抢了许多的棉被和皮毛。
    天色亮起来后,空中飘起了雪花,大军胜利凯旋,田远城内一片欢腾,火头军埋锅,造反煮肉,飘香十里。
    ——
    田远城内仅有的十个军医都聚在申屠炽的军帐内,申屠炽身上三处中箭,箭头□□,血流了一盆,他面色苍白,气息虚弱,趴在床上和乌文青道:“传黄将军。”
    乌文青看向老军医,老军医摇摇头。
    乌文青俯下身来低声和他道:“将军,您先睡一会儿,有事等您睡醒了再说。”
    “传!”
    乌文青叹了口气,军令如山,他只好走出了大帐。
    申屠炽受伤的事,只有乌文青和几个军医知道,站在帅帐外面,乌文青和黄将军道:“黄将军,将军重伤,不易劳神,一会儿进了里面,您少说几句,也别引着将军多说了。”
    黄岩一惊:“将军受伤了?”
    乌文青道:“将军昨夜只身犯险,斩杀了拓跋贺,乱了敌军军心。”
    黄岩心下震骇,昨夜他就奇怪,怎么拓跋贺说死就死了,原来是申屠炽夜袭敌营……
    战场上厮杀了几十年的老将,此刻一脸的肃穆,他端正了身体道:“军师放心,一定不让将军劳神。”
    乌文青一伸手:“将军请进吧。”
    黄岩一进军帐便见到申屠炽一身的鲜血,他瞳孔缩了缩,放轻了脚步上前,在床前单膝跪下抱拳道:“末将黄岩,见过将军。”
    “嗯,”申屠炽睁眼,“黄将军多派些人手,盯紧了他们的动静,若是明天没有撤退的迹象,那就是拓跋野镇住了另几股势力,若是如此的话,趁他们军心未定,明天夜里你安排撤退……就从……东南边儿拓跋齐那里撕开道口子,往南平撤退。”
    黄岩道:“末将领命。”
    申屠炽:“嗯,下去准备。”
    黄岩:“是!”
    乌文青皱眉:“将军,您这伤……”
    申屠炽闭着眼睛道:“不必多言。”
    乌文青又道:“将军——”
    申屠炽打断他:“三军为重。”

  ☆、第55章

第二天入夜,申屠炽身上用棉布绑着伤口,里面穿上了闻子君给他带的棉衣,军装外面套着盔甲,这一层盔甲,遮住了里面渗出棉衣的鲜血。身不顾伤势骑在马上,领着三军向东南边儿的包围圈进军。
    这一次是全军撤退,粮草、伤员护在队伍中间,队伍的最前边儿。申屠炽的帅旗高高扬起。
    浓浓的夜色下,队伍悄无声息的朝着东南边儿急进。
    “将军,”宋雷骑马走在申屠炽的旁边,他打马凑近两步道,“一会儿到了,咱们何不悄无声息的,杀他个措手不及?大声叫嚷开了,岂不是给他们提了醒?”
    申屠炽之前交代的,队伍要悄悄的逼近包围圈,但一旦到了近前,却不一鼓作气冲杀过去,而是原地停下,点起火把,大声叫嚷一阵,而后再冲杀。宋雷觉得兵贵神速,叫嚷一番固然能震慑敌军的气势,但同时也给了敌军准备的时间。不如闷头闷脑的杀他个措手不及。
    事情都安排妥当之后,他想来想去没有忍住,才有此一问。
    不等申屠炽开口,另一边的乌文青道:“哪用咱们再提醒,经过昨天一战,他们定然会有所提放的,将军这这番安排,没有更好的了!经过昨日那一战,敌军士气已衰,战前咱们大声呼喝震慑一番,定能乱了他们阵脚!阵脚一乱,便犹如一盘散沙,一冲就散。”
    宋雷一愣,继而“嘿嘿”傻笑道,“还是将军想的周全。”
    乌文青道:“你也多用用脑子,以后将军的指令,自己多琢磨琢磨,学这些。”
    宋雷严肃应道:“是。”
    ——
    申屠炽率军临近拓跋齐的防守领域时,命三军止步,燃起火把,擂起战鼓,进四万将士扬声高喝,近四万个男人大着嗓门高喊,声音仿若要冲破天际。
    拓跋齐方面刚刚经过昨日的惨败,他们的精神支柱,拓跋贺又倒台了,正是军心不稳,士气不振的时候,虽是今夜有所准备,也是完全没了往日的战斗力,这会儿被这忽然的变故已经,不知道又是发生了什么?申屠炽还没杀进来,他们先是喧喧嚷嚷的,乱了起来。
    趁乱,申屠炽率军猛冲了进去,只杀了不到半个时辰,在他们援军赶到之前,已是冲出了包围圈。
    申屠炽率军护着伤兵杀了出去,留下拓跋齐余部一片狼藉,全无追击之力,等拓跋野赶到时,申屠炽早已全身而退。
    身旁的人问拓跋野:“将军,追吗?”
    拓跋野沉着脸,看着前方浓浓的夜色,半晌阴沉的声音道:“追,但是不着急。”
    拓跋齐道:“二哥,再不追可就追不上了,此番纵虎归山,日后他早晚还得杀回来。”
    拓跋野道:“这虎他是回不了山了,就防着他归山,前边儿大乾太子的人在等着他呢。让他们先耗一耗,过两天咱们再追。”
    ——
    从田远撤军,向南走了三天,在距离南平还有七百里的时候,前边探路的哨兵回来报,南平守将钱原不知去向,先在是一个姓王的将军率六万军驻守。
    申屠炽听了便皱起了眉头,旁边宋雷大声喊道:“六万人?他娘的有六万人怎么不去田远支援咱们,守在南平干什么?”
    乌文青感觉不妙,他问那哨兵道:“城中有熟面孔没有?”
    “没有……”哨兵想了想又道,“看着好像有几个校尉像是去南边儿那个队伍里的,不过里的远,属下也不能确定。”
    乌文青:“还有别的情况吗?”
    哨兵:“没有了。”
    乌文青:“下去吧。”
    “是!属下告退。”
    乌文青看向申屠炽:“将军,这是什么意思?总不会是堵着咱们的吧?”
    申屠炽沉默了好长时间才出声道:“明天改道向东,我们去临城。”
    临城是一座空城,没人口、没田地、没粮食,好在临山靠海地势险要,城墙修的结实。
    驻扎临城的第一晚,申屠炽失眠了,他心中清楚,京里定然是发生了重大变故,不知道闻子君是否平安……
    ——
    又折腾了这一番之后,申屠炽的伤已经是很重了,当天夜里发起了热,第二天昏睡了一整天,十个军医轮流守着,灌了两天的药,到了临城的第三天下午才又醒了过来。
    醒过来第一件事就是吩咐乌文青,让人造船,等船造好了,从海上面走,去京里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是,”乌文青顿了顿又道,“夫人那里将军无需太过担心,有一百府兵护着,还有牛大山在京里,夫人那里出不了什么危险的。”
    申屠炽趴在床上闭着眼睛,只是“嗯”了一声。
    ——
    “夫人——”
    闻子君这些日子睡眠都很轻,一点动静便醒了过来,睁开眼睛,见屋里亮起了灯,如琼站在床边。
    “出什么事了。”
    “您别着急,是外头有府兵送了一封进过来。”如琼说着,将信递了过去。
    “哪儿送来的?”闻子君坐起来。
    “是京城牛将军派人送来的。”
    闻子君将信拆开,飞快的扫了一遍,她变了脸色,拧着眉头又看了一遍。
    如琼见她脸色不好,担心的问道:“夫人,是出了什么事了?”
    闻子君道:“牛大山说,他查到了南边儿失踪那六万人的去向。”
    “啊?人去哪儿啊?”
    闻子君将信纸揉做一团,抬头看着窗外道:“去了北边儿。”
    如琼面露喜色:“他们可是支援将军去了?”
    闻子君摇摇头:“是去围杀申屠炽去了!”
    如琼大惊:“怎么会这样呢?如今大敌当前,他们不去打敌人,怎么反倒对付起咱们将军了?杀了将军,皇上就不怕拓跋贺的人打过来。”
    闻子君道:“皇上被软禁在了宫里,太子造反了,他心里清楚,一旦申屠炽回京,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他。”
    “那,那可怎么办呐?”
    闻子君反倒冷静了下来道:“拓跋贺十万人,再加上太子的六万人前后夹击,现在将军他们一定是被困在了城池里,不能突围……其它的我们做不了什么,不过我们或许可以想办法,送一点粮食和棉衣过去,想来,这也是他们最紧缺的。”
    “可是田远都被包围了,我们怎么送过去呀?”
    闻子君道:“那地图来我看看。”
    “哎。”如琼点了根蜡烛去箱子里翻出了地图。
    闻子君抱着地图看到了天亮……

  ☆、第56章 忽悠

第二天一大早,闻子君让人去旁边的渔村,和渔民们打听了一下附近的地理情况,得知,海上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就有几处小岛,闻子君买了几艘船,让几个府兵跟着两个渔民跑了几趟,熟悉了大概位置。
    同时,她给牛大山写了一封信,如今萧铁被围困在西北,也是断了粮草供应,而闻家几个月之前被强匪劫走的那一批粮食,如今还在乾州孙克恩手上。那批粮草已经卖给了朝廷,孙克恩原本是想要将粮食运送进京的,可还没有启程时,便发生了这些变故。南边儿太子的人前去要粮,但孙克恩不是太子那一派的人,自然没给,他自己将粮食留了下来。
    乾州离西北很近,闻子君给牛大山写信,是想让他想办法联系一下孙克恩,看看能不能说动他将手里的粮食,给萧铁送去一些。乾州有两万军是受他调遣的,如果他肯表明立场,站出来对抗太子的话,说不定还能解了萧铁的困。
    给牛大山写了这封信之后,闻子君又给她爹去了封信。
    给闻越山的信送去十三天之后,三十条装满粮食和棉花、布匹的货船,走海路,到了蓝水。闻子君安排了人事先接应,没有让他们靠岸,货船直接拉到了附近的一个岛上。
    当天晚上,在闻夫人的房间里,闻子君和她娘道:“娘,我出一趟远门。”
    闻夫人似乎早有所料,她叹了口气道:“你是要往北边去送粮食?”
    闻子君点头。
    闻夫人道:“你一个女孩子,怎么能做这种事情呢?外头兵荒马乱的,可不比往年跟着你爹出门时的光景,君儿,听娘的,你不能去。”
    闻子君道:“娘,你放心,我不会有事的。”
    闻夫人道:“娘知道,如今兵荒马乱的,我们就是躲,也躲不来太平,可是你毕竟是个女孩子……”
    闻子君道:“娘您别担心,申屠炽留下的府兵我都带走,那些人身手都非常好,我真的不会有事的……娘,现在的情况,我必须得去了,您在家里好好照顾自己,今年过年,不能陪您了。”
    闻夫人眼圈一下就红了,她拉着女儿的手,说不出话来。
    闻子君也吸了吸鼻子道:“娘,牛大山写来的信中说,太子的人在到处找咱们,只怕还在打着咱们家粮食的主意,我走以后,您让陈四多留意一些外头的动静,一有不对,您便再搬一个地方,不能大意了。”
    闻夫人点头道:“我就不用你担心了,你若是一定要去,家里的护卫都一并带走吧,人多点,娘心里也踏实些。”
    闻子君摇头:“那些府兵便足够了。”
    ……
    第二天一大早,闻子君便领着一百府兵,拉着三十条货船,外加十条船的沙子,向北,往临城去了,打算在临城靠岸,派人想办法去田远给申屠炽送个信,再商量着怎么将东西运过去。
    当天就启程了,闻夫人站在岸上看着他们的船走远了,久久不肯离开……眼睛红肿了好几天……
    船队向北,开始几天是日夜不停的赶路,这样走了三天之后,开始转成夜里赶路,白天休息,一直都还比较顺利。
    离临城越来越近,这天晚上开船后不久,府兵头领孔罗来报道:“夫人,前边儿就是合城了,合城是紧挨着临城的一座小城,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天亮前就能到临城。”
    闻子君点头:“到临城后不要靠岸,看看附近有没有近些的小岛,咱们将船先停在岛上,让两个人上岸去探探情况,看看能不能想办法,潜进田远,联系上将军。”
    “是,属下明白。”
    孔罗退了出去,可又过了一个多时辰以后,又急匆匆的进来报,说他们被包围了。
    闻子君问:“怎么回事儿?”
    孔罗回道:“应该是早有埋伏,我们走到此处,忽然周围亮起了一圈火把,火光下大概看得清有五十条船,每条船上都有士兵二十人以上,看军装是大乾的士兵。”
    闻子君道:“大乾的士兵怎么会跑到了这里来……除了太子的人,北边儿还有别的队伍吗?”
    孔罗道:“应该没有。”
    闻子君想了想又问:“那合城、临城或者周围的城池有驻军吗?”
    孔罗道:“从南平到田远这一带,应该都是空城。”
    “那就奇怪了。”闻子君皱着眉头过了一会儿又问他,“这里离田远也不远了,他们会不会是申屠炽的兵?”
    孔罗道:“刚才他们喊话让我们靠岸停船,听口音不是。”
    “那就再没有别人了……”闻子君看着孔罗道,“就当他们是太子的人吧,咱们靠岸停船,按计划行事。”
    “是。”
    孔罗退出去后,闻子君进了内间,箱子里翻出了一套最鲜亮的衣裙穿上,又翻出了一件雪白的没有一根杂毛的狐狸皮大氅披上,整理好衣服后,又坐到了梳妆台前,在脸上上了些妆容,也添了几件头饰。
    ……
    一身墨蓝色军装的孔罗率先上岸,其它府兵分别留守在四十条船上,对方的是个小头领对着孔罗喝道:“其它人呢,都下船,快!”
    孔罗皱眉:“大胆!带我去见你们的将军。”
    那小头领一愣,抬眼打量他,孔罗是申屠炽一手训练出来的府兵头领,身体素质不用说,搭眼一看就是行伍出身的。这种时候敢往这种地方行船的,必然是军中之人。只是这小头领打量着他身上还透着几分斯文气,军队里的读书人大多是有些来头的,而且眼前的人看着,还真是有几分气势。见他被围也不见慌张,一张嘴就要见将军,一时还真是拿不准他是什么来头。
    小头领皱眉问他道:“你什么人,就要见我们王将军?”
    “有话我和你们将军说。”孔罗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递了过去,“给你们将军看了,他自然明白。”
    小头领接过玉佩,就着火光翻来覆去看了两眼没看明白,略一犹豫,他撂下一声“等着。”转身便走了。
    自申屠炽驻进合城后没几日南平便调了三万人过来,守城将军王台。
    此时,王台的军帐内,他手上拿着小头领递过来的玉佩,翻来覆去看了半晌也没看出什么名堂来。
    王台没好气的道:“他娘的,你拿着这个哑巴东西来给我看个什么劲?到底他娘的是什么人,问明白没有?”
    小头领道:“他说将军一看便会明白。”
    王台眼睛一瞪:“我明白个屁!”
    小头领迟疑了一下道:“要不将军再好好看看,我看那个人真像是有几分来头的样子,而且这个时候敢往这边走的人也不多。”
    王台盯着手上的玉佩,嘀咕了句“看着倒像是挺贵的样子。”而后手一抬,将玉佩扔给了军师。
    “军师看看!”
    军师接过玉佩,只搭眼一看便道:“将军,这是内造之物。”
    王台一愣:“宫里的东西?”
    “是。”军师指着玉佩上的某一处道,“这是皇家内造的标识。”
    王台是个粗人,想事情也是简单粗暴,他随口就问道:“刻个标志上去就是皇家内造的了?”
    军师摇摇头:“也看手艺,看这块玉佩的雕工与手法,还是上一代出的东西。”
    王台不可置信:“这都能看出来?”
    军师摇摇扇子道:“将军,这块玉佩定是成祖在位时造出来的东西,以此推测,或许是成祖爷赏下来的。”
    王台拧着眉头道:“成祖爷赏下来的东西?谁呀?不会是太子殿下的人吧?”
    “倒也有可能。”军师摇着扇子道,“这个时候到这里来的,不是申屠炽的援军,那就剩下太子的人了?”
    “哎?”王台道,“怎么就不是申屠炽的援军呢?”
    军师一副一切尽在掌控的神棍模样道:“申屠炽哪还有人了?”
    小头领也道:“将军,看着不像援军,一共也没几个人,百十来个吧,不过四十条船,船船都拉了不少东西。”
    “拉着东西?”军师不解的道,“难道,是给咱们送军需来的?”
    “做梦呢!”王台粗声粗气的道,“送个屁的军需!若是送军需的,自然是送到南平,再由南平往咱们这分,怎么想的能走到海里面去,这事儿一看就古怪。”
    小头领道:“大半夜的赶路,确实古怪。”
    “走!”王台一拍座椅站起身来道,“随我前去看看。”
    “将军!”
    军师出声叫住了王台,王台转身:“怎么?”
    军师站起身来,又是一副神棍样的道:“既是有古怪,将军便要提防些才好,多带些人在身边,情况弄清楚之前,莫要靠那些人太近了,以防中了埋伏。”
    王台:……

  ☆、第57章 继续忽悠

王台一路昂首大步的往海边走,没走到一半时忽然停住了脚,摸了摸脑袋道:“哎?不对呀?”
    小头领赶紧凑过来问道:“怎么了将军?”
    王台一脚踢了过去骂道:“你个混账东西,怎么办事儿的?管他是什么人到了合城都得带来见我才对,你小子倒好领着我去见他,上来就让我矮了一截。”
    王台说着,转身就往回走,吼了一嗓子交代小头领道:“把人给我带过来。”
    “是,将军,属下这便去将人带过来。”
    小头领到了海边儿,找到了孔罗道:“将军有请!”
    孔罗还客气的朝他拱了拱手。
    到了王台的大帐,孔罗不卑不亢的见礼:“孔罗,见过将军。”
    王台大马金刀的坐在首座,闻言抬眼看过来,直截了当的道:“在哪儿当差的?”
    孔罗道:“在下是太子近卫。”
    “哦?”王台明显不信,他掏出那块玉佩道,“就凭这个?你让我信呐?”
    “这个只是个敲门砖,”孔罗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函来,递给一旁的士兵,“将军看看这个。”
    王台看了一眼,而后又将信函递给了一旁的军师,军师也没有见过太子的笔迹,他接过信后看了许久,心里琢磨着诈他一诈,于是他道:“这可不是太子的字迹!”
    王台一听来了精神,瞪圆了眼睛质问孔罗道:“你到底是什么人?是不是申屠炽的援兵,还不给我老实交代?”
    孔罗并不慌乱,他拧着眉头打量着上首的两人道:“将军、军师,这是说笑呢?”
    王台粗声粗气的道:“谁他娘的有闲工夫和你说笑!”
    孔罗却道:“既不是说笑,那我倒是不懂了,这怎么会是太子的字迹?”
    王台道:“你刚还说你是太子的人呢?”
    孔罗一脸“你们的脑子是不是忘家里了的表情。”他皱着眉头道:“我是太子的人当然不假,可是你觉得,这种时候,这种信件,太子会亲自执笔?留下自己的笔迹?”
    王台冷笑:“你看我傻是不是?这既不是太子的笔迹,你拿来给我看个什么劲,别人我管他谁写的!卖豆腐的王二麻子让我放行,我也听?”
    孔罗又是将他们一番打量,半晌后质疑的问道:“你们真的收到过太子的信件?”
    他们还真没收过,来合城之前,王台在南平曹将军麾下,他只是个四品的武将,太子的信件就是有,也轮不到他来接收,至于军师也并不是曹将军身边的,自然也是没有这个荣幸。
    但是这会儿,可不是实话实说的时候。王台冷笑道:“放屁,我自然是收到过太子的信件,若没收到过,可不就被你蒙混了?”
    孔罗道:“你若是真的收到过太子的信件,便该清楚,这封信是太子身边的师爷的左手笔记。”
    王台:……
    军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