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良宠-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首先,这些都是皇帝的子民,沈君茹虽是女子,但也代表着沈家,做的好,那必有恩赏,可若是做的不好,便会招来非议。
  沈君茹虽不想要那份恩赏,但也绝对不想牵连沈家招受非议。
  讨论间,马车已经到了城门前,果然,早上打开不到一会的城门已经关上了,而且还加强了城门的守卫,来往人员已经不是仔细盘查那么简单了,而是将所有要进城的人都拒之门外!
  沈君茹心中一阵愤怒,随即撩开了帘子,看向守着城门的那些人。
  “这都是谁的意思?”
  “听说是上面下的调令,说是为了阻止后面的难民进城,这不将我们都关在外面了么,进不去了。”
  “今儿要是进不去,咱们怕是就进不去了!我本来是做小买卖的,家住城外,每天早上都得挑着这两筐子菜走五六里地进城去买菜,这些个菜保存期又不长,看来要坏咯。”
  一个老伯叹息道。
  “你这还好,卖不了菜至少还能回家,我呢?我就是去城外村里看看我生病了的姨母,这下倒好,回都回不去了。”
  像类似情况的还有很多。
  沈君茹心中一阵愤恨。
  “便就这样都拦着么?实在过分!”
  “那些难民很快就要到了,到时候只怕场面会混乱,再想进城可就难了。”
  赵润之语重心长的说道。
  “民以食为天,若这个国家让他们看不到生的希望,你觉得,他们会坐以待毙,还是奋起反抗?”
  也许会有不想反抗,但大部分人在生死面前,哪里经得起怂恿?
  这是大干的灾难,也是对大干的考验,不仅是对民众,也是对当政者。
  可若是在这时候,给他们一点生的希望,哪怕只是一点点,也绝对不会让远道而来的他们奋起反击。
  当今圣上,会怎么做?
  凤珉这时候离开京城,实在有些可惜了,这时候,可是收获人心的最好时机。
  “赵先生,你方才与我说的计划,非常可行,正好,前些日子我买了座山头,正需要人手,你可否帮我一帮?”
  “沈姑娘心怀天下大义,赵某佩服,这个忙,在下定尽心竭力。”
  看了看那不断聚集在城门口的民众,相信再过不久,逃难的灾民们便要来了。
  “进城之后再出来便不容易了…”
  沈君茹微微皱着眉头,看了看那些挑着的素菜水果,说道。
  “那边先不进城。”
  说着,沈君茹直接从马车上双手一撑便跳了出来,对着那老伯说。
  “老伯,你的菜可否卖给我?便以你往常卖的价格,可好?”
  “好,好啊,姑娘,真是太感谢了,太感谢了,卖不出去也是浪费了,便半卖半送,给姑娘吧。”
  “多谢老伯,但老伯也要养家糊口,给我优惠些便可。”
  那卖菜的老伯可高兴坏了,连两个框子都送给了沈君茹,不能进城,这些个日子他都不用赶着来了。
  一些其他小贩有些眼红,大着胆子跟沈君茹自荐。
  “姑娘,您瞧瞧,我们这菜也挺新鲜的,姑娘可要来点?”
  沈君茹点了点头,说道。
  “只要优惠些,大伙的菜我都买了。”
  “优惠,优惠,必然优惠,这位姑娘可真是好心啊。”
  一些挑着菜的民众连忙说道。
  现在的他们也许不知道,在灾难面前,再多的银两都换不来一顿温饱。
  更何况是那些失去了家园的民众呢。
  从淮南就算是最近的距离,逃难到京城,最快的速度也得半个月到一个月,可灾情传来才多久?
  是当地官员的隐瞒不报还是传递消息时出了什么差错?
  这等事,隐瞒不报便是死罪。
  可若当地官员怕担责,封锁了消息,想要将事情压下来,结果兜不住了才上报,这样的可能性也不无可能。只是这目前还都只是沈君茹的猜测。事实如何,沈君茹不得而知。
  “大伙儿卖了菜便快些回去吧,等会难民来了,官府会如何处置,可就不好说了。”
  “是是是,这位姑娘说的极是,看来今儿城门是不会开了,咱们还是赶紧走吧,万一等会开始赶人,动了拳头可不是闹着玩的。”
  众人纷纷说道,而后便各自三无成群的离开了,城门前只有零星几个不死心,等待着开门进去回家的呢。
  “沈姑娘,你买这么多蔬菜瓜果做什么啊?哪里吃的完哟。”
  赵夫人问道。
  “等会难民来了,他们一路而来定饿的慌,又被拒之门外,我打算在那边搭一个粥棚,先能帮一点是一点吧。以沈府的名义,想来就算圣上知道的,必然也不会怪罪。”
  “圣上不会怪罪,但就怕太子或三皇子的人,会挑事,赶在朝廷前面救治这些难民,便是在打他们的脸。若再安一个恶意收买人心的罪名…”
  赵润之说出自己心中犹豫,到底是深谙为官之道的人,总能看不见旁人看不到的东西。
  沈君茹说道。
  “那也不能见死不救,再者,我不信难民至此,咱们圣上会见死不救,若真是如此,那…大干便真的没救了。”
  “沈姑娘,这话日后切莫再说。”
  赵润之忙做了个“嘘”的动作,这可是大逆不道的话啊。
  微微勾了勾嘴角,沈君茹轻笑出声。
  “我知道,后面还会有难民陆续到来,第一批怕是无法阻止了,赵大哥,你可否帮我将后面的难民带到城外约莫二十公里,一个叫桃源村的地方,当然,得提前说清楚,那只是暂时收容他们,愿意付出劳动者留下,若只想趁机混吃混喝的,那里不欢迎。”
  “我还有一个担心,这么多的人,若是被朝廷知道了,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朝廷最忌惮的便是臣子培养自己的势力,雇佣训练私兵,虎龙之塌,又岂容他人酣睡?
  “都是一群老弱妇孺,暂且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第170章 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我知道了,我这就跑一趟。”
  “多谢赵大哥,我定会照顾好赵夫人。”
  沈君茹现在有些后悔,将马匹借给史湘玉和林良源那两人了。
  否则现在赵润之也能快些。
  看来她们脚程快些,已经进了城。
  正巧此时,她抬头向城门上看去,与一道惊讶的视线对上。
  那着一袭银色铠甲的不正是林良源的三弟林良笙么?
  她见到他时,下意识的撇开了眉眼,对林家的仇恨,她不能忘也不会忘,但林良笙…前世若不是他的笛音,那些个孤寂磨人的日日夜夜,她怕是早就死了。
  然而林良笙却不会装作没见到,反而一脸欣喜。
  走前秦王殿下可关照了,叫他和李修要多照看沈家这边。
  “沈大小姐,你怎么在外面?快开城门放沈家大小姐进来,还有这些个蔬菜是怎么回事?”
  “可是将军,上面下了军令,没有命令咱们不能开城门啊。”
  一旁的守卫说道。此时,林良笙所担的是监门将军,统领此次京城四门所守卫兵。
  “蠢货,你知道她是谁么?”
  林良笙冷哼一声,抬手便给了那守卫一个爆头。城里的皇亲贵胄太多了,瞧着不起眼的也许就是个大户人家的小姐。
  “可…若是叫上面知道咱这徇私…”
  “你这榆木脑袋,她可是沈家大小姐,就是尚书令沈大人家的小姐,明白了么?”
  那侍卫惊讶的瞪大了双眸,不敢再多言了,瞧着那打扮和马车,实在不像啊…
  “林大人,难民还都未至,这里的都是迫切要回京中家里的人,何不也放他们一同进去?”
  “是啊大人,我们家居在此,这闭了城门,咱们实在无处可去啊。”
  “大人,万万不可啊。”
  林良笙瞧着下面的那些人,微皱了皱剑眉,冷声道。
  “仔细盘查身份,若核实无错,便放人进来吧。”
  “大人,这…”
  “上面若是怪罪,自有本将顶着!”
  这似乎是沈君茹第一次看到林良笙这么严肃的模样,收起了那些玩世不恭的姿态,原来林良笙竟也是这么有魄力的一个人啊。
  很快,城门便打开了,盘查了那些人的身份,确定无疑才放了进去,而林良笙也趁此出了来。
  “沈姑娘,你买了这么多青菜瓜果,可需要我叫人帮你搬回府?”
  奇怪了,平日里沈大小姐出门至少都带着丫鬟,今儿怎么孤身一人?
  “多谢林大人,暂且不用,不过林大人可否帮我另一个忙。”
  “你说。”
  “借我一匹快马,再给我纸笔,我写一封信,请林大人差人迅速递到沈府,务必交到沈钰手中。”
  “沈姑娘,你这是何意?”
  “林大人,朝中之事你比我清楚,若是朝廷有动静的话,也该来了,但我目前看到的,就是紧闭城门,也许各位大人们在商量对策,我自没资格过问,但作为大干子民,我只是想略尽绵薄之力,为陛下分忧,为朝廷减负。”
  后面的话,沈君茹故意将声音说大了些,叫在场的许多人都听到了,她这么做,可并非为了自己和沈府的名声,而是为了大干,为圣上排忧,为了朝廷做贡献。
  真不愧是沈尚书家嫡女啊,就是有魄力!
  便是林良笙都被她的话说的怔愣了一会。
  随即,心头升起点点澎湃,微微点了点头。
  “来人,将本将军的马牵来!”
  “多谢林将军。”
  士兵将马牵了来,赵润之拍了拍马脖子,笑道。
  “好马!”
  “赵公子,你瞧着文文弱弱,可会骑马么?”
  林良笙真不是小瞧人,他与赵润之也并非第一次见面,只是赵润之给他的印象便是书生模样,虽学富五车,但瞧着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
  赵润之并未答言,轻笑一声,麻利的翻身上马,动作一气呵成,甚至还有几分说不出的帅气。
  直接用行动来表达。
  林良笙砸了砸嘴,不说话了。这沈姑娘身边,还真是卧虎藏龙啊,一个个的,都不简单。
  “赵先生,若不愿意随你去的,你便告诉他们,到此,能有一口热粥。”
  “好,那在下便先行一步,沈姑娘,林兄,保重。”
  赵润之抱了抱拳,双眸中满是坚定之色。
  林良笙虽不知赵润之到底要去做什么,但想来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便也跟着拱了拱手,作揖道。
  “一路顺风。”
  赵润之看了一眼沈君茹,又看了一眼马车里,撩开帘子瞧着他的姑母,微微点了点头,而后便调转马头,快速打马离开了。
  城门下,几乎已经没有人了。
  片刻之后,赵夫人被送到沈府暂时安置,而沈府的人,在沈钰的带领下,迅速出现在了城门口,自发的搭起了棚子,熬起了热粥,沈君茹买的那些菜,正好派上了用场。
  对于她迅速的决定和动作,林良笙打从心底里佩服。
  而与她一般作态的,还有秦王府的人,动作也极为迅速。这其实也是沈君茹私下建议李修如此为之。这不仅是为了难民,为了国家,也是为了秦王的名声!这时候,确实是收买人心的好时机。
  秦王殿下走前可吩咐过,沈姑娘提出的要求,尽量满足。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议论纷纷。
  宣广奕身着一品大员的朝服,居高临下的看着城门下的那些蝼蚁。
  身侧站着的是覆着面色,掩着不屑的史湘玉。
  “看到了么?”
  “表哥,你带我来这是什么意思?这里简直又乱又差,这些个难民还留着做什么?浪费粮食,沈君茹那蠢货,真当自己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了?”
  史湘玉不满的冷哼出声,这些日子,城里城外的百信都对沈君茹和沈府的名声赞不绝口,还夸赞圣上英明,任贤为亲,可叫皇上大为欢喜,对沈君茹和沈府更是一番嘉奖,宫里可有消息传出,皇上已经准备封沈君茹为县主,少说也得是从三品,要知道,这古往今来能被封品级的官家女子少之又少。
  凭什么好事都被她沈君茹给占了去,得了名声又得了赞赏!
  “这就是你与她的差距。”


第171章 借风而上
  她与沈君茹之间的差距?
  她跟沈君茹之间怎么就有差距了?
  就算有,那也是她高于沈君茹的!
  “表哥,我跟你才是一家人,你却在我面前夸赞她?你明知道我自小最讨厌的就是她。以前她蠢笨如牛,要什么却偏偏就能有什么,那也罢了,现在她这般做作,你难道要我学她?”
  史湘玉心中愤愤,只觉这样的沈君茹根本就是做作。为了博那好名声罢了。
  那日沈君茹将马借给她跟林良源,也不知是谁看到了,竟在私底下传出了疯言疯语。还让她被表哥和父亲斥责了,真是气死她了!
  “你若是能学得她几分脑子,便也不会传出那些不堪的疯言疯语来。若不是有本将和你父亲压着,你以为这事不会传到三皇子耳朵里?你可知,你现在是准皇妃的身份,断不能与别的男子传出任何不堪言论来!”
  牵一发而动全身,她还是不懂的这个道理。
  “当初选定三皇子的也是你,本将早与你说过,既选择了,便断不能后悔!你当那是什么?是皇家!”
  皇家的名誉岂是你能诋毁的?她若与三皇子无婚约倒也罢了,可她再过些日子便要与三皇子完婚了,若这个时候传出她与林良源之间种种不堪,不管他们有没有确切的做什么,那都不重要!更何况他们确实还共乘一骑,堂而皇之的从城门而入。
  “表哥,我…我没想那么多,我只是路上幸得了林公子相助,与他真污其他瓜葛,都是那些人瞎传的。”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三皇子和德妃的想法。”
  “姨母…姨母她睿智开明,定不会被那等莫须有的言论误导的。”
  “呵…”
  宣广奕很不给面子的嗤笑出声,双手负在身后,居高临下的看着城门下的景象。
  他本以为,这个国家已腐败的无法挽救了,便是再坏一些又何妨?但如今看来…也许,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没救。
  只可惜啊,这样的女子,不能为他所用。
  薄唇微扬起,负在身后的手指微微摩挲着手腕上戴着的一串已有了些裂痕的碧色珠串。
  是那个女子送给他的,看着已有些年头了,自戴上那日起,他几乎就再未摘下过。
  “表哥…”
  忽然,史湘玉略带委屈的声音将他的心神拉了回来,微挑俊眉,示意她“说”。
  “总不能就看着她这样收买人心吧,现在人人提起沈家大小姐,便赞她是活菩萨,这口气…我…”
  这口气她当然咽不下!是,是羡慕,是嫉妒!
  明明以前那个在她面前蠢笨如牛的女子,怎么现在就变了呢!变得聪明到让她都无法再自欺欺人了。
  “你想超越她?”
  “那是自然,我…至少要比她强!”
  史湘玉咬唇道。对,只要比沈君茹强,比她优秀,那就够了!
  她必须要稳坐三皇子妃的位置,有表哥这个大司马大将军,还有父亲这个兵部尚书的支持,三皇子一定能够稳夺帝位!那么到时候她便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了,她便可以俯视苍生,尤其是沈君茹!
  “那你现在就下去。”
  “下去?表哥你…”
  “去帮她,以史家大小姐的身份,回头我会让人以史家的名义送些粮米来,她既打着的是为圣上分忧,为朝廷减负的名号,便不会拒收这些东西。”
  “什么?”
  史湘玉一脸不解的看着宣广奕,皱了皱柳眉,说道。
  “为什么要我去帮忙,还给她送东西去救济那些蝼蚁?表哥,你不是疯了吧?还是说你看上那丫头了?”
  史湘玉话音未落,便见宣广义瞬间沉了面色,显然是真的有些动怒了。
  她这个表哥平日里算的上是包容她,疼宠她,但同样,他若是正发起怒来,便也是她最为害怕的。
  “孺子不可也!”
  宣广义冷哼一声,一挥袖子,一副不想再与她说话的样子。微微偏头,抬头看着那碧蓝的天空。这些年,他真是将她娇惯坏了,才养成她这般的性子!
  史湘玉委屈的憋了憋嘴,小心翼翼的扯了扯宣广奕的衣角,她向来知道这幅模样最能够讨好人,也最是能拿捏她这个表哥!
  “表哥,我错了…可是我真不明白,你不与我说,我怎么知道呢…”
  果然,宣广奕微微转过了身子,叹息了一声。
  他对她这一招,最是没办法。
  谁叫他曾经答应过那个人,要好好照顾她的女儿呢。
  他扯回自己的袖子,而后才抬了抬下颚,指着沈君茹的方向,说道。
  “沈府的名声已经打了出去,我们都已满了一步,另起炉灶已是不易,不如便借一借这东风,叫以后这些难民们在提到沈府的时候,便自然而然的想到一起帮助过他们的史府。我这边还会派人煽动言论,后面甚至会让史府和你的名声盖过沈府和沈家大小姐。”
  如此一解说,史湘玉便明白了,面上这才露出笑来。
  “这样的话,便能将我之前跟林家公子的传言给盖了去,三殿下定然也是欢喜的。”
  总算还没笨到家!
  宣广奕又道。
  “现在,可以下去了么?”
  史湘玉的脸上露出些许嫌弃,但很快便被她压了下去。
  小不忍则乱大谋,为了以后,她必须忍,也只能忍!
  “若你不愿,便就算了。”
  “不,我愿意,我现在就下去。”
  “来人,开城门,放史小姐出城。”
  “是!”
  宣广奕微抿薄唇,居高临下的看着沈家粥棚的位置,忽然,恰当此时,沈君茹微微抬头看来,她着了一袭束袖素群,一头青丝也只是稍稍挽起,忙忙碌碌根本就未停下过,与那些妆模作样的根本不一样。她是确确实实做事的!
  两人的视线在空中短暂相交,沈君茹微微点了点头便移开了,继续忙去了。
  而宣广奕则是饶有兴致的勾起了红。唇。
  能勾起他兴趣的人并不多,他也很久没遇到对手了。
  以前的沈大小姐确实愚笨,到时是一夕之间开窍了,还是…以前的她根本就是在藏拙?
  “沈姐姐…”


第172章 我也想帮忙
  沈君茹手里拿着勺子,听到史湘玉的声音,偏头看去,双眸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厌恶,只是笑容扬的太快,那抹厌恶除了她自己,谁都捕捉不到。
  “湘玉妹妹,你怎么来了?”
  “我瞧着姐姐在做善事,心里羡慕,想着要是我能帮上什么忙就好了。沈姐姐,你这里还缺帮手么?我什么都能做,只希望能为这些百姓们做点什么。”
  她的声音故意说大了几分,似要叫所有人都听见一般。
  当然,有人感动,有人便觉鄙视恶心。
  沈诗思拿着勺子的手微抖,与一旁忙着分馒头的采薇互看了一眼,分别从对方看中看到了恶寒。
  这可不像史大小姐会说的话啊。
  “我这里倒是没什么要帮的,人手还够。”
  “沈姐姐,我真的什么都可以做,你便让我尽尽心吧。”
  沈君茹啊沈君茹,你以为你的那点心思我能不知道?你根本就是想一个人独占这个名声,怕她给抢了吧!
  哼,她今儿还就真抢定了!
  不,这好名声沈君茹就不配拥有,本就是属于她的,她现在只不过是将其拿回来罢了!
  “这…”
  沈君茹瞧了瞧四周,而后似想到什么,笑了笑,说道。
  “这事有是有,只是你娇生惯养的,我怕你做不来。”
  “我可以的沈姐姐,你不也是娇生惯养的么,你能做的来,我也一定能,我…我只是太心疼这些个百姓们了,我…我就是想为他们做些什么,哪怕只是,绵薄之力…”
  说着,史湘玉竟还红了眼眶,抓着沈君茹的手,豆大的眼泪便“啪嗒啪嗒”的往下掉,跟不要钱似的。
  装可怜,博同情,这是她惯会用的伎俩!
  “好了好了,我知道你有这番心意,那我便就应了吧,只是这边人手也够了,大家也都上了手,做起来也顺当,这样吧,你帮忙烧火如何?还有这些个菜也要有人清洗摘取,然后再切碎…”
  沈君茹竟真的将一些事交给史湘玉。
  一开始史湘玉虽有些觉得要做的事太多了,但又想到这是她表现的机会,便连忙点头应下了。
  “放心吧沈姐姐,这些都包在我身上了。”
  “那便有劳妹妹了。”
  史湘玉兴冲冲的跑到架着大锅前,将柴火往火堆里送了几个。
  身后,沈君茹微微扬起唇角,这才又走回了原本的位置。
  “阿姐,她瞧着就是别有用心的,留着她做什么啊?”
  “我怎看不出,宣大将军就在咱们身后的城楼上,这附近都是守城的侍卫,这些个难民进城无望,总要又地方住,后面还会有难民来。朝廷不会放任不管的。”
  “这我知道,只是这史小姐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能帮什么忙啊,别给添乱就是好的了。”
  沈君茹撇了一眼那确实有些手忙脚乱的史湘玉,说道。
  “你也说了她手不能提,肩不能挑,那边看看她能坚持到几许吧。”
  说着,她手上动作不停,给人舀了一碗热粥,又配了两个馒头,难民一边抹着泪儿,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