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宠-名医庶女-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到张伯,柳玉熙显得很惊喜,几人在厅子里聊了会儿,鉴于天色已晚,柳玉熙让常笑先回房休息,自己则和张伯留下来谈些事儿。

    “张伯,你还记得娘亲去世的时候,曾经留下一块玉佩吗?我当时太小,怕弄丢了,便将玉佩交给你保管,如今,那玉佩可还在你手里。”

    这块玉佩据说是他的父亲送给柳如云的定情信物,可以说是他认父的唯一凭证。本来,柳玉熙成年之后,张伯理应将这玉佩还给他,但是,当时柳玉熙并不是很在意,只说让张伯先收着,日后需要了,再拿过来便是。

    张伯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他这个主子对于寻找生父一事,并不怎么上心,到底因公主之死,也将那个未曾谋面的父亲一并恨上了。当时,柳玉熙已经长大,又极有主见,张伯也就不多说,只默默将东西收好,等着他有一天想通了,或者需要了,他再完完整整地交给他。

    张伯有些惊讶,“老奴一直妥善保管,随身带着,只是搬来柳府,便藏在此处。只是,少主子怎么突然问起玉佩来了?”

    时隔十年,柳玉熙没向他要过这枚玉佩,如今突然提前,不得不让张伯新生疑虑。

    柳玉熙淡淡道:“只是突然想起来了,想看看它!”

    知道他不想多谈,张伯也不勉强,主子的心思,他猜得多多少就猜,猜不了,也无可奈何,只尽了本分就好。

    “少主子稍等,老奴这就取来!”

    张伯匆匆离开了正厅,柳玉熙就坐在原地,眉头微皱,神情却有些不定。

    今日他跟太子打了个照面,无意间看见他腰间挂了一枚玉佩,看形状,倒跟自己那块有些相似。只是时隔太久,他已想不起玉佩的具体样子,还是得拿出来辨认一番。但是,仅凭推测,柳玉熙在心里已经肯定了七八分。

    不一会儿,张伯便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只做工精致的精囊。

    柳玉熙接过精囊,抚摸着上面熟悉的刺绣,心里当真有些感慨。

    他的娘亲,极其爱惜这枚玉佩,就连这精囊,也是她亲手做的,因为时刻戴在身边,锦囊的颜色已经有些暗淡了,刺绣也有了不同程度地磨损,但是,无损它的精致,可见制作者的一番用心。

    娘亲,虽然他贵为一国之君,有太多无奈,终究负了你,是间接害死你的凶手,你就当真,一点儿也不恨他吗?

    柳玉熙打开锦囊,从里拿出一枚玉佩,这是一块通体无暇的白玉,雕成龙形,做工和材质都是顶级,绝非俗物。

    但是,柳玉熙在意的不是这些,而是这玉佩与李铮身上挂的那块,一模一样,甚至可能出自同一块玉。

    没想到,处处跟他做对的人,竟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自有成长在帝王之家,让李铮在各方面都有种极端的优越感,李铮瞧不起自己,柳玉熙是知道的,不知道他知晓了自己的真正身份又该如何?

    张伯将柳玉熙神情不对,嘴角上勾,勾出的却尽是凉薄和忧伤,终于忍不住问道:“少主子,有什么问题吗?”

    柳玉熙顿了顿,幽幽开口,“张伯,你说,我要是找到了那个男人,是认他呢,还是不认他?”

    这话说出来,几分困惑,更多却是无谓。

    对于这个皇子身份,他根本就没放在心上,也不稀罕这份羡煞天下人的尊荣,他只是在想,若是有了这层身份,是否能给笑笑一个更安定的家,是否能就有足够的权势与李铮抗衡。

    张伯大惊,“少主子找到那个人了?”

    柳玉熙轻轻点了一下头,有的事,压在心里太久了,也憋得慌,张伯是唯一一个能跟他分享此事的人。至于常笑,他想说又不敢说,追根到底,他还是想让她过得单纯一点儿,因为知道得越多,活的越难。

    张伯皱眉沉思,良久才说道:“奴才觉得,主子应当认他!”

    “为什么?”柳玉熙看向张伯,语气很淡。

    “因为,这是公主的遗愿!”

    闻言,柳玉熙瞳孔一缩,眼里闪过一丝痛色。

    事实上,张伯考虑得更多,柳玉熙既然已经放弃了北燕的身份,就该在西秦好好立足。倒不是张伯贪慕虚荣,想接着柳玉熙水涨船高,而是他希望柳玉熙能过的好,至少不要像现在这样憋屈,含冤受屈,还要被人打压,没有靠山,在阴暗的朝廷里,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成为党派之争的牺牲品。

    他知道那个男人是朝廷中人,更可能地位不低,因为,公主的眼光一向很好,那个男人不仅有才学,更有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变通,身世时局。有着这样远见的男人,绝非一般的小官,时到今日,若是还活着,想必也是西秦的肱骨之臣。

    有这么一个父亲做靠山,柳玉熙至少少奋斗十年,凭着柳玉熙的聪明才智,政治远见,更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政治新星。他也许不需要锋芒毕露,也不需要过多地笼络权势,至少,他会比显得过得好一千倍,一万倍。他们这些底下人,乃至于常笑,也不必跟着担惊受怕了。这样,不是很好吗?

    但是,这些话张伯都没有多说,因为他知道,说再多都不如这一句!

    他太了解柳玉熙了,对敌人狠,对于自己人,却很心软,更重情。

    他一定会完成柳如云的意愿,张伯能想到的,柳玉熙也能想到,种种考虑之下,他很可能会认父。

    柳玉熙虽然没说什么,却默默收起了玉佩,眼睛里的光亮了少许。

    张伯看着那张年轻俊美的脸,眼里闪烁着智慧之光,心里十分欣慰。

    是雄鹰,总会展翅高飞,翱翔九天……

    自从柳玉熙当了御前侍卫,皇帝的精神明显好了许多,脸上的笑容也多了,食欲和好了,这给以往死气沉沉的承乾宫带来了一番新气象。连带着承乾宫的奴才,也爱笑了许多。他们的皇上不复以往的严厉,变得和蔼可亲,这些做奴才的自然很乐意。

    福贵见着皇帝的身体也一天好过一天,连带着看柳玉熙的眼神也带了恭敬。做奴才的,自然是主子好,他们就好,何况,他又是一心效忠皇帝,还不得把柳玉熙当大恩人看。

    柳玉熙对此倒是淡定得很,既不恃宠而骄,也不奴颜婢膝,不卑不吭,淡然自若,这般气节风度,倒是让承乾宫上上下下从心里服他,皇帝也更加欣赏他。

    这一日,柳玉熙照常陪皇帝下棋。

    一般人与皇帝下棋,都是敢输不敢赢,但是柳玉熙不这样,他的棋艺比起皇帝高出许多,却将这个度拿捏得极好。根据棋局,时赢时输,一点儿破绽也没有,让人看不出来他故意为之。既不全赢,让皇帝输的没有兴致,也不全输,让皇帝觉得他可以逢迎,恰好是这个度,更在对弈的过程中,让皇帝的棋艺大有进步,让皇帝大感舒心。

    如今,一局棋已经下了半个时辰,李曜坐的久了,身体未免有些不适,拈起一子的时候,手一抖,棋子便滚落在地,恰好停在柳玉熙的脚下。

    福贵正要去捡,柳玉熙轻声制止,“臣来吧!”

    就在脚下,何必麻烦他人。

    福贵见此,眼里闪过一丝赞赏,他就是欣赏柳玉熙这一点,即使得势,也不骄纵,是个非常实在的人。

    柳玉熙弯身捡棋的时候,从袖中掉出一物,正是那个锦囊,瞬间吸引了皇帝的视线。

正文  第103章 为何不认他?

    柳玉熙将锦囊跟棋子一起捡起了,李曜的视线随着锦囊的移动而移动,终于在柳玉熙想要收起的时候,忍不住开口道:“玉熙,你这个锦囊挺别致的,可否借朕一看?”

    这话说的客气,皇帝的语气却不容置疑。事实上,他在意的不是锦囊的精致,而是锦囊上的绣花针法十分眼熟,勾起了他的心事。

    柳如云是个蕙质兰心的女子,刺绣也是一绝,当年,也给他绣了一只锦囊,绣得也是这种花纹。他本来一直戴在身边,直到十年前,不小心把锦囊掉落在御花园,被皇后拾去。皇后怀恨在心,竟将锦囊毁去了,为此,他还和她大吵了一架。

    柳玉熙将锦囊双手奉上,一来他拒绝不了,二来,这本就是他的一步棋。

    皇帝小心翼翼地接过锦囊,仔细打量上面的绣纹,越看,眼神越震惊。那个锦囊他看了十年,再熟悉不过她的针法,此刻看这只锦囊,针脚乃至于锁边都与之前的那只如出一辙。

    手捏到里端有个硬物,李曜眉头一动,打开锦囊,一样莹白的物体瞬间滑落在掌心里,做工极其精致,整个儿被雕琢成一个龙形,入手温润,流光暗转。

    看着看着,李曜的眼眶忽然湿润了。

    这玉本有两块,名为“龙佩”,是祖上传下来的。据说,是由一块完整的玉石雕刻出来的,两块玉佩可以拼合成一块,纹路与纹路之间,可以互相衔接,乃皇室玉佩中的极品。

    这两块玉佩,他送给了柳如云一块,后来,皇后生了李铮,他又送了李铮一块。后来,柳如云失踪,连带着这块玉也不知所踪。如今这块玉又出现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柳如云又“回来”了,以一种他不知道的方式走近了他。

    皇帝的眼眶湿润了,看着柳玉熙的眼神很动容。

    福贵敏锐地嗅出点儿什么,立即打发了侍立在殿的奴才。

    大殿里只剩下皇帝,柳玉熙和福贵三人,福贵远远地站在一旁,随时听候差遣。

    皇帝问柳玉熙,嗓音有些哽咽,“玉熙,这块玉佩你是从哪里来的?”

    柳玉熙看着这位一国之尊,却像个普通老人,触及伤心事,在他面前老泪纵横,柳玉熙忽然没那么恨他了,只淡淡道:“我父亲留给我的。”

    闻言,老皇帝心里大恸,还有一种深深地激动。

    原来,云儿还给他生了一个儿子,怪不得,他长得那么像她,乃至于自己看到他的第一眼,便想起了那个深爱的女子。不过,玉熙比起云儿,要更加坚韧内敛,乃至于睿智。

    此时此刻,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见她一面,抱住她,感激她给自己生了个这么优秀的儿子。

    像她,也像自己。

    他很想告诉眼前的年轻人,自己就是这块玉佩的原主人,他就是自己的儿子。想了想,李曜终究还是忍住了,只是望着他,眼泪怎么也止不住。

    柳玉熙放在身侧的手指握紧又松开,故作疑惑道:“皇上认识我娘亲?”

    说出这句话,他心里其实是有点儿紧张的,他还是第一次从这个男人口中提起柳如云,就像是替自己死去的娘亲询问一个答案。他不知道,这个男人时隔这么多年,是否还对娘亲一往情深。

    李曜语气叹息,充满了怀念,“我和你娘亲是旧识,当年十分要好,只是后来失散了,直到如今也没能见上一面。她现在,可还安好?”最后这句话问出来,李曜心里也是一紧。

    之前,柳玉熙没说实话,他多么希望,这件事,他也是骗他的,因为自己还没死,那么,那个人是否也还活在世上。

    李曜说的是“我”,不是“朕”,无形中放低了姿态,也是想消除对方的防备之心。柳玉熙何等聪明,自然也明白他的用意,仍旧摇了摇头,语气充满了哀伤,还有种不知名的嘲讽,“皇上忘了吗?臣说过,父母早亡,臣自小就是个孤儿!”

    这话听得李曜心里头一酸,心里越发觉得愧疚,却仍旧不肯死心。但是,他也知道,柳玉熙口风很紧,他不想说的,就算自己是九五之尊,也未必能让他开了这个口。

    事实上,今日能得知此事,以及是他莫大的幸运,他感激苍天,在他有生之年,能够遇到这个曾不为他所知的儿子,一个他和心爱女人的爱情结晶。只要柳玉熙还在身边,那么,自己总有一天能知道她的下落。

    李曜将玉佩装进锦囊里,还给柳玉熙,眼里却有些不舍。

    这是她亲手绣的,似乎他触摸着它,就能简介感受到她的体温一样。

    柳玉熙收好锦囊,伸手落了一子棋,抬头见皇帝还在发愣,忍不住提醒道:“皇上,该您了!”

    皇帝反应过来,重新捻棋,却总有些心不在焉,目光总是停留在柳玉熙身上,就像是一个慈父,充满了慈祥和包容。

    柳玉熙在这样的目光之下,心里倒没多激动,反倒有一种失望。

    李曜给出的答案,让柳玉熙不太满意,娘亲为他付出了所有,甚至是生命,在他这里,就只换了一句旧识?

    李曜啊李曜,你是她一生挚爱,她在你眼里,就仅仅是旧识?

    柳玉熙离去之后,福贵不解地问道:“皇上,他明明是您的儿子,您为何不认他?难道,是对这件事有所怀疑?”

    皇室血统不容混淆,只凭柳玉熙的一面之词,确实很难定论。

    李曜却摇了摇头,“朕相信他,这种事情他没必要骗朕,也骗不了朕!只是,他之前没对朕说实话,心里可能怨着朕,乃至于不想认朕。再者,以铮儿的性子,多疑且狭隘,本来作为唯一的皇储,天子的宝座唾手可得,陡然间多出个兄弟,朕朕不知道他会做出些什么事情来。”

    当初皇后知道了柳如云的存在,便想方设法除掉他,铮儿是他一手带出来的,且更加难以琢磨,他冒不起这个险。皇家之中,手足相残的事情还少吗?为了皇位,那可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尤其是像铮儿这样的人,什么都要强,又热衷于权势。

    “皇上是担心太子对柳——对大殿下不利?”福贵话说一半,又及时改了口,可见可是个机灵人。

    柳玉熙比李铮还要大上两岁,自然是大皇子。

    福贵突然想到,按照祖宗的规矩,立长为储,柳玉熙是有这个机会,这样一来,太子殿下确实会坐不住。皇帝能考虑到这层,确实是深谋远虑。

    这时,又听得李曜道:“朕迟早要认了这个儿子,不过,此时得从长计议……”

    接下来的日子,皇帝与柳玉熙越发形影不离,上哪儿都带着他,就似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无话不谈,连用膳都一起。

    承乾宫的奴才都觉得很惊奇,就连太子殿下也是极少与皇上用膳的,太子殿下总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就算来了,也不能和皇上畅谈若此。柳玉熙却能做到,他们更发现,皇帝对这个年轻的侍卫十分宽容,乃至于纵容,就算他有些事情坏了规矩,皇帝不责罚他,反倒说不必拘礼。

    接下来的日子,皇帝与柳玉熙谈了许多,其中,关于柳如云的事情,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其情深之处甚至忍不住潸然泪下。

    任何一个有心的人看了,都不会怀疑,皇帝对这个女子用情至深。当然了,每当皇帝与柳玉熙说这些的时候,福贵都会将外人打发了。

    皇帝这是在间接地告诉柳玉熙自己就是他的父亲,一点点陈述过去,也能给他一个缓冲的过程,不至于让他难以接受。

    毕竟,柳如云是个重情的女子,以她对自己的感情,不可能对自己的事情只字不提。只是,她知道的也不多罢了,但是,相识的种种,她必定也对这个儿子说了,否则,不会讲自己送她的定情信物保存至今,还交给了柳玉熙。想必,她心里也是盼望着父子相认的。

    柳玉熙一切都看在眼里,看着这个老人煞费苦心地标明心意,每次都用慈爱希冀的目光看着自己,柳玉熙的心,静淡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情绪在里头涌动。

    父爱这个东西,对他来说,太陌生了,顾庸的虚情假意留给他的除了冰冷和防备,剩下的也就是憎恶了!

    但是,眼前这个男人不同,虽然位登九五,高高在上,却肯放下姿态和他相处。那是真的在没有任何利益关系的前提下,用真心来感化他。寻常的父亲,能这样对儿子,已是难得,更何况,他还是一国之君。

    柳玉熙忽然明白了,皇帝之前之所以说跟柳玉熙是旧识,不是对柳如云情意淡了,而是情到深处,心里反倒生出了胆怯,继而小心翼翼地对待自己,生怕了自己接受不了这个突如其来的父亲。

    柳玉熙觉得自己慢慢想通了,尤其是,他站在柳如云的灵柩前,跟她说起这些事情的时候,心里亦是安宁的。他忽然理解了柳如云临终前那一眼的含义,放心不下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这个她深爱的男人。她希望,两人能父子相认。

    ------题外话------

    更晚了,抱歉,早上电脑乱码了,重装了

正文  第104章 谣言猛如虎

    李曜发现,柳玉熙的态度有了明显地转变。李曜知道,凭柳玉熙的聪明才智,一定明白自己的用意,但是,他之前却迟迟不肯表态。看似恭敬,对于父子之间,着实太过冷淡了。这让李曜感到不安,生怕了他不肯原谅自己。

    如今,这个孩子在面对自己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多了,目光也温和多了,于君臣之外,更多了一丝亲情。李曜明白,柳玉熙是在慢慢接受自己,心中如何能不高兴。

    两人都心知肚明,相处起来越发融洽,只是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

    因为,两个人都知道,时机还不到,各自有各自的计量。

    以往,两人谈起柳如云,都是李曜在说,柳玉熙却不多谈,样子有点儿冷淡。如今,两人再次说起柳如云,柳玉熙也会附上几句。

    两个男人一起缅怀一个女人,也许是情感共鸣,两人的气息惊人地相近,气氛也分外和谐。感受到对方的悲伤,彼此的目光都很温和,那个逝去的女子,仿若用灵魂将这对父子牵在了一起。

    这时,李曜再也忍不住开口:“玉熙,如云她如今在哪里?”

    这一直是他所挂心的,却碍于柳玉熙,一直苦苦压抑,他一直在等他愿意告诉自己,终究还是忍不住。

    柳玉熙微微叹息,眼里有一种悲恸,“娘亲她,已经去世了!”

    虽然李曜早就做好了准备,乃至于在过去的十年里,不止一次想到这个结果,真正听柳玉熙说起,仍旧倍受打击。当下身体一晃,险些支撑不住倒了下来,幸而柳玉熙眼疾手快,起身扶了一把。

    重新将李曜扶回原位,李曜哽咽着开口,“她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又是如何去的?”

    “为了使我顺利长大,她嫁给了一个不爱的人,是病死的。”说起柳如云的命运,柳玉熙的嗓音很平静,说的也很简洁,倒不是他不在乎,而是,作为亲身经历的人,经过十几年的沉淀,他已经习惯了。

    这世上可怜的人很多,真正可怜的人,却不会将自己的苦随时挂在嘴边儿,他们放在心里。而且,事情已经过去了,眼前的男人是真的悔过,他身有沉疴,本就是能活一日算一日,他何苦再刺激他。人说,父子连心,让他痛苦了,自己又是否会安心?娘亲在九泉之下,又是否会安心?

    但是,李曜很受不了,双拳紧握,显得十分哀恸,眼里满是愧疚和自责。

    柳玉熙越是说的简单,李曜越能从种种知道他们的辛酸。

    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带着孩子嫁给别人,又要忍受多大的委屈才能在别人家里住下去。而自己,何其无能,让她受尽了苦楚,含恨而终。

    见李曜如此,柳玉熙忍不住宽慰道:“娘亲去的时候还念叨着你,说她不后悔!”

    至此,李曜终于忍不住落下泪来。

    这就是他爱的女人,对他无怨无悔,至死不渝!

    柳玉熙从不知道,一国之君也能这么频繁流泪,自从他见到这个男人开始,他每每提起柳如云,都会忍不住红了眼眶。

    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是一国之君,只要拥有一刻铁血之心,而不需要儿女情长。李曜,却是个重情的君主,这对于国家来说,未必是好,柳玉熙却觉得很欣慰。

    娘亲,你总算没爱错人……

    柳玉熙下去之后,李曜便招来了福贵,一改之前的温和,语气瞬间变得严肃,“去给朕查,务必要将如云和玉熙的事情查清楚!”

    他想知道,她这二十年来到底是怎么过的,又是怎么死的,那个她嫁的人,又是如何苛待她的。算清了帐,才好弥补……

    与此同时,京城里,渐渐掀起了一场流言风波,主角是柳玉熙和皇帝。

    柳玉熙由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儿在一夜之间就晋升为三品御前侍卫,若说柳玉熙长的普通也就罢了,没准皇帝真的欣赏他的才学和人品,偏生他长得不丑,相反还是个比女人都要美丽的男人。他的画像传遍京都,长相是有目共睹的,引来的爱慕之心不少。这其中,有女人也有男人。

    西秦的民风还算开放,坊间更有专门为此服务的小倌馆,大户人家圈养男宠也是很正常的,更有甚者,在西秦历史上,还真的出现过那么一两位有龙阳之癖的皇帝。加上,不知道从哪里传来的小道消息,说说皇帝常屏退左右,与柳玉熙独处,大总管福贵对此事更是守口如瓶。而皇帝,对柳玉熙明显一日好过一日,同吃同游,那是比对太子还要亲近。就是这份神秘,让这件事变得扑朔迷离,百姓更觉得其中有什么猫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