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帝这条路-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贵嫔没有再问下去,或许她知道,皇后说的是什么意思。
  沈蕴卿也没有问,虽然她不知道具体的意思,但是她知道,母后在经历了自己被害的事情后,突然,就不再沉默。
  起初以为母后只是不愿看到她受苦,现在看来或者还有更多未知的东西。
  夜风萧萧,一钩残照,朦胧而狭长的甬道中,三个人的身影,渐渐的消失于无形。
  天越来越高,也越来越蓝。风越来越重,也越来越清凉。
  嘉和宫中,贵妃失势,莹妃受宠。
  皇后娘娘独揽六宫大权,治理的上下井井有条,一派祥和气息。
  从那次之后,萧贵妃,不,应是萧贵嫔,安居与自己的凤梧宫,不吵不闹,安心静思。
  连一向多事的沈曦若,禁足被解后,也安静了好多,甚至日日陪着萧贵嫔,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而莹妃,还是一如既往的受宠,却不再生任何的事端,甚至劝着皇帝要各宫里走走,省得给她惹来诸多的怨言。
  皇帝笑着答应,每处宫殿都去坐一坐,甚至连一向生病的德妃,都有了侍寝的机会。
  这样风平浪静的的日子,让人悠闲也让人心慌。
  沈蕴卿每日里除了学习医术、读史之外,还拾起了曾经最爱的琴与棋,闲来无事也练习起来。
  只是,那晚心中的一个结,始终都没有打开。
  思来想去不得要领,只盼见到那个人在问一问,可真要那个人回答了自己,不管是什么样的答案,她又不会相信。
  晚饭后,是沈蕴卿陶冶情操的时刻,她让人搬了琴放在葡萄架下,只留红醉侍奉,独自焚香净手,闲闲的拨弄了一个琴弦。
  起的是徴音律,略一思考信手顺着这个音节就弹了下去,却是一首虞美人。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因那个问题,纠纠结结的时日多了,弄得心烦意乱,等弹完了,才发现,最后几句却是:“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气恼的回拨了两下,哪里来的为君沉醉,和酒醒时候。
  正欲重新来弹,却听到远处,隐隐约约传来笛声阵阵。
  那笛声低回婉转,随着夜风如春日的细雨点点滴滴在空中飞舞开来,仿佛少女甩动的衣袖,片片生风。
  沈蕴卿仰着头,望着天空那弯明月,手则落在琴弦之上,跟着那首悠扬的曲调,慢慢的附和。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未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这是一首鹊踏枝,明明是思念恋人,孤单而寂寥的词,在这样的月夜下,凭那吹笛人,却有着一种苍凉与辽阔的韵味。
  曲高和寡,沈蕴卿低着头,跟着那笛声不住的飞旋,如春日的水,带着一路的激荡,唱响在这个夏末的夜空中。
  手越拨越快,音越来越高,沈蕴卿却一点都不觉得累,因为,这样的合奏讲的是心灵的相通,笛子的呜咽填补了琴的低回,琴的高调弥补了笛子的飞旋。
  一曲终了,沈蕴卿收了手指,心绪却还停留在曲谱中,连不太懂音调的红醉,都听的怔怔。
  “真好听啊,这样的美妙。”红醉终于开口说话,拉回了沈蕴卿的思绪。
  “宫中谁的笛子吹的这样好?”沈蕴卿思绪乱飞,却想不到谁会这样的技艺。
  红醉摇头:“听说孙婕妤的萧不错,可没听说哪个娘娘或者公主会这样的技艺。”
  “东边是什么地方?”
  “过了咱昭阳宫,是霜云殿,在往东是甬道,过了甬道是御花园的西门。不过,穿过西门,出了广阳门,就是侍卫们的居所了。”
  “哦,看来没什么人居住。”沈蕴卿点点头,装作毫不在意。
  却在听到侍卫的时候,心里微微的一颤。
  上一世,陆承霭的笛子就名满天下。
  难道,这个月夜,会是他吗?
  不过,就算是他又能怎么样,终归他是西齐的王爷。

  ☆、第53章 前尘往事

  与此同时,一个黑色的影子站在一株合欢树下,收了笛子,发了一会儿呆后,正准备离开。
  一道浅浅的声音,却在不远处响起:“宋侍卫的笛子还是这样的好,是吗?”
  黑色的影子缓缓的转身,借着淡淡的月光,一双浓眉下是狭长的黑眸,嘴角上一刻还含着笑,这一刻却倏忽不见了。
  “是你。”声音暗哑而低沉。
  一身蓝色衣裙,在这样的月光下褶褶生辉,宛如宝石,她轻轻的踩在鹅软小石上,走过来,停在那高大的影子前:“你不愿见到我吗?”
  “没有。只是这个时候,你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如果被其他人发现就不好了。”陆承霭目光柔和,似乎看着一个故人。
  “怎么会呢?皇帝今晚不会来我的宫中,而此刻偌大的御花园中只有你我。”
  “那最好,如果没事,我该回去了。”陆承霭一如既往的平静。
  那个蓝色的影子却愣愣的站定,良久才道:“承霭哥哥,你就不问问我过的好不好?”
  “嘉和帝的宠妃,怎么会不好呢。好好做他的宠妃,我相信镇国公会很高兴的。”
  “承霭哥哥,刚才的琴声好听吗?”那蓝色的影子,答非所问,脸色在朦胧的月光中显不出任何的情绪。
  陆承霭低眸一笑:“没想到这嘉和宫中还有这样的琴声。”
  其实琴技一般,但胜在自然流露,倒比刻意的强调技巧来的好。
  蓝色的影子突然就黯淡下来,嘴角绷直:“承霭哥哥,你可知道,我的琴比刚才的那个要好很多,可是你从来没有这样子夸过我。”
  “还是这样小孩子脾气。”他借着月光对着她露出一抹笑意:“好了,快回去吧,不要让人发现我们认识,这样就解释不清了。”
  陆承霭将笛子掖在腰间,挺拔的身子快如鬼魅,在丢下这句话后,转眼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样的速度,只让王真莹感到一阵风,当她伸出白皙的手的时候,连风的尾巴都没有抓住。
  她低垂了头颅,眼角突然多了一颗晶莹的珠子,在月色的照耀下,泛着冷冽的光。
  “你不是说穿蓝色好看吗?为什么就不多看我一眼?”话极轻极淡,一如天边那抹看不见的云。
  伸手擦拭掉那滴晶莹,蓝色的影子颓然的转身,发出幽暗的光芒。
  这样的见面,她期盼了多少次,从她三岁的时候,跟着自己的继母镇国公夫人进宫起,就开始了她无尽的盼望。
  当长到五六岁的时候,她开始明白,镇国公不是她的亲生父亲,她说好听了是个养女,不好听了就是个养在家里的艺伎。
  因为,她每天要学习的东西太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甚至在到了十岁的时候,开始学着怎样揣摩人心,特别是男人的心。
  那时,她才知道,自己连个艺伎都不如,是一枚棋子,一枚镇国公随时要送人的棋子。
  可,她的心里却埋着一种特有的情绪,这种情绪让她不能自已,那就是她喜欢陆承霭。
  这样的感情是悲哀的,她除了深藏内心,就再也无法表达。
  但,有人告诉过她,只要她够努力,说不定,镇国公会将她送给陆承霭。这给她的生活又注入了另一种希望。
  这种希望一直支撑到她到十八岁,突然,有一天,镇国公告诉她,她要到嘉和的宫中去,去完成一件使命。
  这时候的王真莹知道,什么狗屁使命,不过是当成一见贡品,进献给那个已经中年的嘉和皇帝。
  而她做了十几年的少女梦,就此破碎了。那一刻,她觉得生命已经失去了意义,甚至想要早早的结束。
  可那个年轻的国师来到她的跟前,笑着道:“你可以选择去死,也可以选择去守护你所爱的人,因为他在嘉和的皇宫中,等着你。”
  就这样,她来到了嘉和的宫中,甚至还在进献的当晚,如愿以偿见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心上人。
  可陆承霭只看了她一眼,如今晚一样淡淡道:“莹妹妹,你来了。”
  突然,她就笑了,笑的不能控制,笑的眼泪直流。
  原来,他终究只记得她是莹妹妹,也只是莹妹妹。
  但,既然到了这里,就一切都身不由己。
  如果她有任何的差池,遭殃的将会是两国的人民。
  所以她也只能笑着说:“是,承霭哥哥,我来了。我终于还是来了。”
  嘉和帝一见惊艳,宠着爱着的将她安排进琼萝馆居住。
  她是高兴的,甚至是兴奋的。
  人人都说琼萝馆离御书房多近,又曾是哪个宠妃的居所,可她根本就不在意这些。
  她在意的是,琼萝馆离当差的承霭哥哥最近。
  她每天站在琼萝馆的二楼,倚窗而望的时候,都可以清晰的看到,那一排排站在御书房前的威武侍卫们。
  如果再瞧的仔细些,甚至能隐约看到承霭哥哥本人。
  其实她也不知道是不是,但就觉得那肯定是她的承霭哥哥。
  这样的日子,过的舒畅而惬意。
  她觉得,这辈子不能跟在他身边,但只要能这样看着他,望着他,甚至默默的守着他,她就心满意足了。
  可惜,那个可恶的萧贵妃竟然动用了钦天监,让她从最爱的琼萝馆搬到了离御书房更远的熙莹宫。
  虽然,熙莹宫的待遇也很好,可她却极是恼火。
  她再也不能正大光明的看着自己的承霭哥哥,加上嘉和帝越来越依恋她,让她都没有时间去认真的去想一想,她的承霭哥哥。
  而今晚,那个她不喜欢却又不得不应承的皇帝,终于没有来打搅她的夜晚。
  当那一声笛子响起的时候,她用最迅猛的速度,飞出了宫殿的大门,一路追着笛声奔跑起来。
  这其中,她听到不知道哪里飘来的琴声,叮咚悦耳,却无暇顾忌,她只是想见见多日不见的承霭哥哥,听他换自己一句:“莹妹妹。”就足够了。
  直跑的发髻散乱,才站到了他的身后,却忘记了自己是否有盛装打扮过。
  可惜,再隆重的打扮,落进他的眼中都是一样的。
  眼看他要转身离开,自己再也控制不住的开口喊出了每天都要念无数遍的名字:“承霭哥哥。”
  他回头了,目光中带着一种熟悉,却没有喊她莹妹妹,还是淡淡的,说一声:“你来了。”
  她是失望的,却也是欢喜的。
  失望于他的冷淡,欢喜于能看到他的脸庞。
  可,他还是没有说什么就走。
  她想挽留,找不到合适的理由,脑海中就蹦出了那些琴的旋律,似乎与笛子声,配合的默契。
  终于还是试探的问了一句:“那琴声好吗?”
  而他似乎很是满意:“没想到,嘉和宫中还有这样的琴声。”
  这样的回答,让她彻底的掉入了冰窖中。
  她的琴是西齐的一绝,与他的笛子并称于世,难道,他不知道吗?
  脚步终于迈出了御花园,见到一直站在哪里等自己的欢儿,吩咐道:“查查今晚的琴,到底是谁弹的。”
  合欢花飞。
  沈蕴卿再见到萧贵嫔与沈曦若已经是八月下旬之事。
  那天,沈蕴卿正陪着母后和各宫的嫔妃在凤梧宫找中说太后寿辰的事情。
  太后在外礼佛,连寿辰都下旨不要举办,省得铺张浪费。
  嘉和帝于心不忍,却也不好违背太后的意思,左右为难良久,都没有想到一个好办法。
  还是皇后出了个主意,说,既然太后不愿铺陈,那外面大臣进献的寿礼的事情,一概全免。只让宫中的嫔妃和皇子皇女们自己动手准备寿礼,让人送到太后的跟前。
  这些寿礼不需要太贵重,只要表达出孝心即可。
  如此,既不铺张浪费也体现了拳拳之心,想必太后看见了心里也很高兴。
  嘉和帝听到这样的方法,很是满意,下旨让嘉和皇后亲自操办此事,今天就是各宫各院将寿礼送到凤梧宫,然后由嘉和皇后打点齐整,再让人送到祝君山太后跟前。
  为了显实对太后的这片孝心,这些礼物都是本人亲自送来,显然,萧贵嫔也不例外,与沈曦若一起是来送寿礼的。
  见久未露面的萧贵嫔突然来到凤梧宫,想起那天她被贬的时刻,大家的脸色都如开了染坊一样,花颜六色。甚至都能听到不知是谁,从齿缝挤出一声极淡的“哼”声。
  沈蕴卿站在皇后的身边,一身浅黄的衣裙如天边一抹祥云,温婉和气,脸上没有因为萧贵嫔与沈曦若的出现而表现出半点的惊讶与嘲讽。
  此时的萧贵嫔穿着件流彩暗花云锦宫装,将头发梳成倾髻,插着紫玉镂金簪,鬓边别着一朵丝质绢纱花,再无其他过多的装饰。
  萧贵嫔本来就长的妩媚,此刻没有了贵妃仪制的堆砌,虽说比以前失了一份雍容华贵,却多了些风流蕴藉。
  果然不愧是让皇帝宠爱多年的人,底子好得很。
  而沈曦若则仍是如八月十五夜宴那晚见到的一样,不仅言语上收敛很多,连那些华贵的首饰与衣服都不再上身。
  简简单单的石榴裙,配着菊纹上衫,头上没有太多的饰物,插了几颗珍珠钉,斜戴一只宝蓝点翠的珠钗,既低调又不失公主身份。
  看到如此打扮的母女两个,所有的嫔妃都惊诧不已。

  ☆、第54章 皇帝坠马

  这会是萧贵嫔的为人吗?她可是最爱富丽堂皇的打扮,连她的女儿沈曦洛都随了她爱俏,曾经只管找名贵的首饰带,看不上眼的都直接扔掉或赏人。
  这样萧贵嫔或许连她自己都有些不适应,进来后,目光正好迎上带着讽刺意味的冯淑妃,刚要发作时,感觉到自己的绣花衣袖被沈曦洛轻轻的一扯,只得抿直了嘴角,转而不再言语。
  这些细微的小动作没有逃过沈蕴卿浓黑的眸子,看着这对母女走到皇后跟前行礼,目光中露出了一丝明了。
  从她重生醒来,便发现这个上一世的情敌如同转了性子一般,没有了她母妃的那些嚣张跋扈,反而更加的阴沉与冷漠,倒有些像三皇子沈耀鸿的性子。
  她不知道,这一世的沈曦洛是怎么了。但她明白,上次搬倒萧贵嫔是因为沈曦洛被禁足,让一直目中无人的萧贵嫔吃了哑巴亏,而沈曦洛无法替她辩驳。
  如果当时,沈曦若在场,或者萧贵嫔就不那么容易倒下了。
  这个沈曦若的心计,比上一世不止长了一个台阶。
  而现在如此打扮的萧贵嫔必是被沈曦若给劝说的,否者,依照萧贵嫔的性子,就算是死了,她也不会做如此模样。
  竟然学会了用低调来抵抗暂时的低谷,看来是有所长进啊。
  行了礼,皇后和蔼可亲的一笑:“起来吧,你身子不好,却还要亲自来。”
  “谢皇后娘娘,就是身子不好,也不能耽误了太后的寿礼啊。”萧贵嫔低调的服饰掩盖不住嚣张的本性。
  皇后混不在意,以前萧贵嫔是贵妃的时候,她都不计较,更何况她现在只是一个贵嫔。
  看着宫女捧上大红锦缎的盒子放在一堆礼物中,萧贵嫔嘴角的笑在揭开盒子的时候,突然蔓延开来,像是在展示什么胜利的旗帜。
  只见盒子中静静的躺着一匹色黑而亮的墨狐狐皮大衣,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眼的光芒,让一众嫔妃倒吸一口凉气。
  墨狐乃北方极寒之地的一种狐狸,因为全身毛发通黑油亮,其中无一丝杂毛,犹如黑墨一般,所以称之为墨狐。
  这墨狐生性狡猾,又数量极少,十几年也难得一见,更何况扑捉到它,实是天大的难事。
  可这样的墨狐,因为毛滑而厚,是冬日御寒的最高极品,价格高的无法估计,这也促使猎人们舍命而追捕,如此一块完整的墨狐皮,更是世间少有。
  就是嘉和宫中,曾经最最得宠的辰皇贵妃也不见得有这么一件。
  冯淑妃忍不住上前道:“这真是传闻中的墨狐狐皮做成的?”
  “也难怪淑妃这样惊讶,不要说淑妃了,就是我,也只有在很小的时候跟着父亲见过一次,还只瞧见了半块。”萧贵嫔那眼一瞄,手滑过那如水的皮毛,任谁都听的出,她是在讽刺冯淑妃。
  谁人不知冯淑妃是从宫女一路爬上来的,刚开始经常被笑话见识短,直到坐稳了淑妃的位子,说的才略略渐少。
  但萧贵嫔一直与她不对付,讽刺她是在正常不过的。
  萧贵嫔没有等到自己的敌人发作,脸上有种难掩的骄傲:“谁知机缘巧合,哥哥竟然在这个月初出外查勘敌情时,发现了出来觅食的墨狐,哥哥如此英勇神武,一箭就射穿了它的头颅,让人做成了披风,进到宫中给太后。”
  有这样强大的哥哥在身后,也难怪萧贵嫔如此的得意。
  不过……
  沈蕴卿黑眸中闪过一丝精光,却在无意中瞧见沈曦若根本没有在听她的母后说话,而是直直的看着自己。
  迎着她的目光回望过去,沈曦若突然对她绽开了笑容,俯身行礼:“皇姐,一个多月不见,越发的气质婉约了。”
  这样诡异的沈曦若,沈蕴卿从来就不想多理会,只是含着得体的笑,回道:“皇妹在宫中养的也越发的白皙了。”
  眼见对方的神色一变,沈蕴卿冷笑着别过目光去。刚刚解了禁足,不老老实实的,又来招惹我,还想在自己的宫中待下去吗?
  谁知只一瞬间,沈曦若便绕过几个嫔妃向着她走过来,笑容如期的绽开,声音却已压到底限:“可惜,禁足也只是半个月而已,很快就过去了。难道,姐姐还有办法让妹妹继续禁足一辈子吗?”
  凤眸微动,沈蕴卿看了近在眼前的沈曦若一眼,只见她还是笑颜如花。旁边的几个嫔妃们都在张先恐后的瞧着那张不可多见的墨狐披风,根本没有人注意她们姐妹两个的说话。
  “妹妹错了,不是姐姐有办法,是你有错在先,父皇疼爱妹妹,小惩大诫罢了,怎么舍得要禁足一辈子呢?”沈蕴卿不想与她吵架,特别是在这个时刻。
  沈曦洛傲然一笑,仿佛一切都不能将她打倒的样子:“那就好,姐姐知道父皇疼我就好,到时候可不要眼馋啊。”
  对于沈曦洛这样阴阳怪气的说话,沈蕴卿只回之以淡淡的一笑,侧过身去,不再理会。
  沈曦洛也不纠缠,又安安静静的走回萧贵嫔的身后,安安静静的站着,仿佛她们两个根本就没有过交锋。
  皇后赞道:“贵嫔妹妹果然有孝心,这样的好东西,太后见了定会欢喜。”
  刚才那些还带着冷嘲热讽的嫔妃们,顿时变做一脸的羡慕,纷纷附和:“是啊,太后肯定会对贵嫔娘娘刮目相看的。”
  “这样珍贵的东西,也只有太后配的上,贵嫔娘娘可是有孝心呢。”
  “可惜,咱们小门小户的没有什么好的东西,根本不及贵嫔娘娘的一个手指头。”
  “你懂什么啊,人家贵嫔娘娘的哥哥是大将军。”
  这种声音多了,听的萧贵嫔欣喜异常,那眼睛扫了众人一下,喜滋滋的听着。
  皇后倒一直和蔼可亲的听着,但刚才被她讽刺的冯淑妃脸色却很是不好看。
  沈曦若似乎怕她的母妃被这些话又给捧过来头,低低的喊了声:“母妃,我们回去吧。”
  萧贵嫔点点头,转身告辞,刚走到门口,突然一个小内侍急冲冲的从外面冲了进来,一下子就撞到她的身上。
  萧贵嫔哪里防备到这些,一个趔趄就往后到去,幸亏贴身宫女荷珠儿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她。
  身后跟着的宫女也急忙上前阻挡,才没有让刚才还趾高气扬的萧贵嫔摔到地上。
  “不要命了?冲撞到贵嫔,你担当的起吗?”荷珠儿伸手就给那个小内侍一个耳光子,等落在他的脸上后,才发现是皇帝跟前的。
  那小内侍平白挨了一耳光,扑通一下跪倒在地,也不给萧贵嫔请罪,只对着皇后磕头道:“皇后娘娘,您快去看看吧,皇上,摔着了。”
  一句话音未落,唬得嫔妃们都惊恐起来。
  皇后到底还是稳重,平了下心绪问道:“今天不是去跑马了吗?皇帝现在在哪里?”
  那小内侍道:“已经回宫了。现在寝殿中,传过太医,说只是摔伤了胳膊,其他到无碍。”
  “好好的怎么摔伤了胳膊呢?”沈蕴卿听到跑马,脱口而出。
  小内侍道:“具体的奴才不是太清楚,好像是马儿发狂了,将陛下颠簸了下来。”
  “去看看吧。”皇后起身道:“知道你们都担心,大家一起去听个实信,也好放心。”
  沈蕴卿扶着皇后,经过萧贵嫔身边的时候,不经意扫过沈曦洛,见她神色淡然有种得逞后的轻松,心里一紧。
  似乎有什么要抓住,却又稍纵即逝。
  一行人急匆匆的赶到清心殿,见内侍们都敛声屏气。
  皇后留了一众人在外面等候,扶着沈蕴卿的手,缓缓的进入殿内。
  明黄的团铺上,嘉和帝斜坐着,卷起的袖子正好露出手肘以外的部位,上面一片淤红发紫的伤痕,一个小内侍正拿着药轻轻的涂抹。
  听到响动,嘉和帝睁开眼帘,见是皇后与沈蕴卿,嘴角一勾:“这点小伤,把你们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