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毒妃养成记-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王败寇,只要我坐上了那个位置,即便是我真的有罪又如何?谁敢说半个不字?”太子看着四皇子,脸上毫不畏惧有的只是无尽的嘲笑及讽刺。
  逸风华也冷笑一声,认真的看了太子一眼后摇了摇头,然后说道:“你错了,这个位置永远不可能属于你,即便没有我你也没有资格。看看你这张脸,哪里有一丝像父皇,逸风繁我告诉你,谁都配做这个位置,可是唯独你……不配。”
  逸风繁看着逸风华都到这个时候了,还敢如此出言不逊,立即怒吼道:“本宫是太子,是父皇亲自选的储君。不配的是你才对,是你阴险毒辣算计了我,你还敢说本宫不配,你还真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啊!”
  “哈哈哈……父皇,逸风繁……你是真的不知道还是假的不知道?你想知道你为什么不配吗?也罢,既然你不知道,不如朕就亲自告诉你吧!你……”逸风华看着一脸不止的逸风繁,正想将他的身世及生父告诉他,可话还没出口,便被逸风繁身边的暗卫上前就一刀割断了喉咙。
  逸风华感受着身体不停喷洒的献血,不敢置信的看着逸风繁,一双眼睛大大睁着,死死盯住了逸风繁的眼睛,由着身体的血液喷洒而出,最后终于气绝结结实实的朝着后面倒了下去。
  逸风华怎么都没有想到他会就这么死了,他等待的援兵还没有来,他以为太子为了堵住悠悠众口,不敢杀他。所以他才能肆无忌惮的对上逸风繁,甚至毫不在乎的想说出他是身世,可就是因为他的自负,才惹来了杀身之祸。
  逸风繁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切惊呆了,默默的眼看着逸风华喷血倒地,还是身边的人叫了几声以后,逸风繁才反应过来,回头看了一眼那个被皇后安排来保护他的暗卫。
  即使逸风繁在蠢,可是也知道刚刚逸风华想要说的是什么,而那暗卫早不动手晚不动手,却偏偏在逸风华话说一半的时候动手。不由得心中放下的疑惑,又升了起来,而照着之前的痕迹,只怕是之前的事情怕十有八九还是真的。
  不过,逸风繁总算还是如愿以偿的攻下了皇城,并且在第二日就昭告了天下,新皇逸风华暴毙,即日起由他登基称帝。一开始还是有很多大臣质疑,并且还提出了反对意见。可太子有洛王保驾护航,很快便平息了众大臣的疑惑,稳稳的登上了那个他梦寐以求的位置。
  而新帝登基后的第一件事情,既不是封太后,也不是大赦天下,反而是赐旨让淳于彦与尤研夕和离,更离谱的是还不顾众人反对要封尤研夕为皇后,还要为安宁公主和淳于彦赐婚。
  新皇帝的荒唐可谓是前所未有,即便是所有大臣和力求他,也非要将旨意颁下去。
  作为新帝的母亲,前皇后坐于寿康宫中,正高高兴兴的准备着太监来传新皇封她为太后的圣旨,谁知却等来的不仅不是封后的圣旨,而是那么荒唐的抉择。
  前皇后听了小太监们传回的话后,立即大怒由着宫女扶着去了大殿,大殿中所有大人都已经离开,唯独剩下了洛王和又出现的张院判二人。
  “太后娘娘!”洛王和张院判见太后一道,立即便对着她行礼一礼,可太后却只是抬了抬手,直接走道了逸风繁的面前,对着逸风繁便一巴掌扇了过去。
  “混账东西,你看看你都干了些什么?当皇帝第一日,你就让人和离?还要接受你的赐婚?你是生怕这天下人记不住你吗?”
  太后一想到皇帝一连下的三道圣旨,就觉得荒谬无比,心中怒火翻腾忍不住就打了皇帝。
  可逸风繁只是微微一笑,对着太后便道:“母后,你若是没事就好好在寿康宫养养花喂喂鸟,别老是来盯着朕,朕是一国皇帝,若是连封个皇后都没有自由,那朕这个皇帝还有什么用。以后前朝的事,你就不必在管了。”
  太后没想到皇帝会如此坚决,于是与其他二人尽力劝说,可逸风繁心意已决,直接让身边的人打发了三人。
  而接下来,皇帝更加荒谬了起来,先是让人去暮城召回淳于彦和尤研夕,紧接着派了仪仗队去迎接皇后回宫,即便是派去的人几次被淳于彦赶了回来,逸风繁依旧乐此不疲的派人前往。
  “这是第几次了?”尤研夕看着有一次被淳于彦赶走离开的传旨太监,轻轻靠在他身上慵懒的问道。
  “九十八次。”淳于彦似乎早已习惯了,于是只是淡淡的回复着,脸上毫无波澜。
  尤研夕回头看了看城墙下忙碌的李君宸几人,有说有笑的互相交流着,呈现出了一副唯美画卷,不由得语气温和的喃喃道:“宁亭那边已经准备妥当,只待我们这边一下令,他那边就可以立即动作。”
  “在等等吧!等到皇帝的一百道圣旨到来,等到你传出去的那首童谣传遍逸蜀每一个角落。”淳于彦看着遥远的远方,心中平静无波,可是他们都知道,如今的安宁只是短暂的,马上迎接他们的便是一场大战,一场厮杀。
  ###
  皇宫中,皇帝见第九十八道圣旨又被打回来了,脸上没有丝毫失落和难过,他心中知道,淳于彦不会那么轻而易举就放开尤研夕的,所以他在等,在等第一百道圣旨被退回来,那么他便有足够的理由去接回他的皇后了。
  “皇上,不好了,不好了。”突然逸风繁身边的贴身太监匆匆忙忙从外面回来,连忙跪在了他身前禀报道。
  “什么事?这么慌慌张张的?”逸风繁正拿起一旁的折子想要翻看,就听得总管太监匆匆忙忙跑了进来。
  总管太监看着逸风繁脸色尚好,没有什么心情不好的兆头,于是这才道:“坊间传出了一首民谣,大概意思是说,陛下强行拆散有情人,霸占他人妻子,还要别人丈夫取自家妹妹,陛下你看要不要压下去?”


第一百七十五章 :时机成熟、鼓动皇帝听完太监的话,细细思索了起来,太监则是焦急的等着他的答案,正当逸风繁想清楚准备答应的时候,身后的屏风内突然闪出了一道人影,出口便打断了逸风繁的话。
  “皇上不可,若是强行压下去,反而更加引起百姓的猜忌,我们现在能做的只能是放任不管,百姓们才会觉得这是子虚乌有的事。”
  人影的话让逸风繁精神一震,庆幸自己的话没被说出来,对着那跪着的太监摆了摆手后,自己这才绕到了屏风后。
  “朕接下来该怎么办?”逸风繁看着屏风后的女子,嫣然一副不喜的模样,眸中的不耐也毫不掩饰的暴露了出来。
  女子仿佛没看见他的表情一般,对着逸风繁便开始将逸风繁的如今的情况分析了一波,并且还将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都一一做了安排。逸风繁也不啰嗦,照着女子的话便把事情都吩咐了下去。
  太后本来因为登基那日的事,很是恼怒,可逸风繁接下来的表现却是异常的好。除却尤研夕那件事情不提的话,在太后眼中逸风繁也算是一个称职的皇帝了。只是太后还有一事不解,按理说以皇帝的心智,不可能做得这么好才对,可皇帝却能把所有事情都处理得面面俱到,这一点不得不让太后对皇帝有了些许怀疑。
  这日,太后正坐在寿康宫中与安宁公主捯饬着各省进贡的贡品,突然一个宫女模样的女子行色匆匆,迅速跑进了寿康宫中。宫女见安宁公主也在,于是先行给二人请了安后,这才上前对着太后的耳边耳语了起来。
  太后听完宫女的话面色大变,顾不得身后的安宁公主就急忙起身,带着乌泱泱的一群太监宫女出了寿康宫。
  皇帝这时正在召见一堆武官,并且逐个下达着命令,外间的门却砰的一声被人踢了开来,紧接着一身华衣锦服的太后一脸严肃的走了进来,不分三七二十一便对着皇帝吼道:“看你都干了什么好事?各处边疆隘口如此重要,可是你却将所有将士都调回了京都,若是各小国和分支部落乘机入侵,你让谁去抵抗入侵谁去保家卫国?哀家命令你,赶紧给哀家下旨让驻扎军给我回去。”
  皇帝就这么木纳的看着太后大发雷霆,却完全无动于衷,直到太后将所有的火都发完了,皇帝这才对着身边的太监和护卫道:“将太后娘娘送回寿康宫好好伺候着,若是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你们就别在要头上的脑袋了。”
  众人一听,只觉得脖子处凉飕飕的,急忙上前对着太后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太后见自家儿子一点没有要听自己话的意思,伸手便推开了一旁的太监,上前几步就对着皇帝就指责道:“皇帝果然是长大了,连母后的话也不听了,可是你也不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皇帝看着怒急的太后,面色冷然道:“母后怎么说也做了那么多年的后宫之主,难道不知道后宫不能干政吗?”
  太后不料皇帝会如此说,正想要反驳回去,便见皇帝对着那些个太监宫女恨瞪了一眼,接着怒声道:“都愣着干嘛?还不扶太后娘娘回宫?”
  太监宫女们在这宫里,谁不是小心翼翼的活着,见皇帝下了最后通牒,自然不在敢磨蹭,连扶带拽的就将太后给拉着出了勤政殿。
  皇帝看着太后离开后,又嘱咐了在场的一众武官几句,这才挥手让所有人都离开,留下来他一个人在勤政殿内。
  “都照着你的安排做了,可是太后说得没错,兵力都被调回了京都,万一边疆因此动乱,那朕这边再派人支援,只怕是来不及了。”皇帝想到自己下的荒谬命令,也不由得叹了口气,不自觉的就将真实的想法告知了屏风中人。
  屏风内的女子闻言一笑,语气略带戏谑的道:“皇上这是后悔了吗?若是后悔了,皇上大可不必照着我说的做,直接让个驻扎军回到原位,这样就不必再担忧边境动乱了。”
  “不,朕不后悔,比起边疆百姓的安全,朕更在意的是夕儿,若没有她在朕的身边,朕当这个皇帝又有何意义。每日对着那群老臣的脸就够烦了,还要每日批改这些怎么也看不完的奏折。”皇帝想到这些日子枯燥乏味的生活,就觉得人生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更加肯定了召回尤研夕的心意。
  屏风内的女子听完却突然邪邪的笑了两声,捂着嘴唇对着皇帝道:“皇上真有意思,想尽办法得来的皇位,却毫不犹豫的说没意思。既然你觉得没意思,之前又何苦筹谋那么多,不惜背上骂名也要当这个皇帝。”
  “只有当上皇帝,本宫才能得到她。”皇帝如此在心里回答着,可面上却丝毫没有表现出来,二人就这样又各自做起了自己的事,没有再说任何一句话。
  ###
  同年十月,皇帝给暮城送去了第一百道圣旨,圣旨内容大体没有改变,可是最后却加了两句话,大体是讲,若淳于彦依旧冥顽不灵,那么皇帝便要派兵来抢回尤研夕了。
  淳于彦一如既往看都没看圣旨一眼,便直接赶走了送旨的太监。而尤研夕这时早已是五个多月的身子了,除却坐着的时候看不出来外,只要一起身便能明显看到那隆起的腹部。
  为了不将尤研夕怀孕的事情传到京都去,淳于彦特地找了一座宅邸,让尤研夕能够自由活动。看着这第一百道圣旨离开,尤研夕终于放下手中的一切,站了起来,对着淳于彦笑着道:“时机到了。”
  淳于彦闻言双手负立,露出了一个会心的笑意,对着尤研夕点头道:“是时候出去活动活动筋骨了。”
  两人就这么相携着走到了暮城的大街上,暮城的百姓们在众人的同心协力下,早已重建好了家园,并且过上了安逸的生活。看着大着肚子的尤研夕,众百姓的一一对着她行礼礼,甚至还有忍不住上前询问的。尤研夕接受着众人的礼待和关心,只微笑的点了点头,由着淳于彦扶着走到了繁华的街道高处。
  如同当日尤研夕初到一般,很多百姓看着二人走向高台,目光都不由自主的看向了二人。淳于彦扶着尤研夕站定后,这才对着台下的众百姓道:“今日,新皇又送来了第一百道圣旨,要求本世子将安平送回皇宫,并且还下了最后通牒,若是本宫不送回安平,皇帝便要发兵来攻打暮城了。安平乃是本世子明媒正娶的世子妃,本世子怎会将她送去给别人为妻?况且如同大家所见,安平如今早已身怀六甲,此等奇耻大辱,即便是安平受得我也是万万受不得的。所以今日,我们夫妻二人前来向众位乡亲辞行,以免因我夫妻二人之故,连累了众位乡亲们。”
  “如今公主殿下身怀有孕,世子殿下打算带着公主殿下去哪里?”之前几次帮忙的老村长看着高台的二人,不由得关心道。
  淳于彦犹豫了一下,看了看众位眼巴巴看着他的百姓,又看了看一脸依恋看着自己的尤研夕,想了想后苦笑道:“天下之大,我想应该会有我们二人的容身之地的。”
  “世子殿下,你与公主对我们暮城所有人都有救命之恩,我们又怎么能眼睁睁看着你们四处被追杀呢?”一个百姓看着为难不已的两人,不忍心的说道。
  “是啊!我们若是无动于衷,岂不是变成了忘恩负义之徒了。”众人闻言连忙附和道。
  尤研夕见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于是脸上忙堆满了笑容,对着大家道:“皇上的命令,我们谁能反抗,大家就让我们夫妻二人走吧!也免得连累了大家。”
  尤研夕这些时日为暮城百姓做了很多事,还免费看好了很多疑难杂症,所以比起淳于彦,尤研夕的威望更高,看着尤研夕走路都要扶的模样,百姓们就更加不忍了,都不由得开始劝解起二人来。
  正当几挣不下的时候,陈贵妃突然从台下站到了台上来,对着一众百姓便道:“大家静一静,听我说两句。”
  对于女子的身份,大家早已听其他人提起过了,见她开口,于是便也真的止住了声音静静的看着她。
  “想必大家都知道我的身份,可是我不只是先帝的妃子,淳于世子的姨母,我更是程国的小公主欧阳若,暮城曾经是我程国的第二大城,若非先帝狡诈算计了我姐姐欧阳琪,我程国百姓又怎么落得国破家亡的惨状?”陈贵妃越说越激昂,越说越有气魄。
  “你真的是公主殿下?”一个老妇人见陈贵妃这么说,不由得身体颤抖起来,步子也向前了几步,想要伸手去拉住陈贵妃。
  陈贵妃不知何意,可见她如此激动,于是连忙上前将她扶住了,可当她看清那老妇人的模样时,陈贵妃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对着老妇人吞吞吐吐道:“你可是,你可是奶娘?”
  老妇人听到陈贵妃的话,显得更加激动了,死死抓住了陈贵妃的手叫道:“公主殿下,真的是你!当年皇宫大乱,老奴找你你好久都没有找见,后来听说你被皇帝处死了,你还活着真的是太好了,太好了。”


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国子孙、归心陈贵妃不料能在暮城遇到自己的奶娘,心中也是激动不已,可毕竟正事还没有办完,所以陈贵妃连忙对着奶娘解释道:“奶娘,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等一会儿回去了,我们在好好聊聊,好让我知道你这些年过得好不好!”
  奶娘听完陈贵妃的话,很快便明白了她的意思,于是连忙点了点头转身对着大家喊道:“乡亲们,她真的是我们的公主啊,是我们程国的小公主啊!”
  尤研夕听着奶娘的话,不得不感叹奶娘的睿智,到底不愧是在宫廷待过的人,眼力见果然是别常人活泛。程国的存在若是只由他们来说,未免显得无力,可如今奶娘的出现直接让很多老一辈人差点就泪目了,看着陈贵妃便不由自主的都跪了下去。
  陈贵妃见事态正好,于是连忙上前扶起跪下道那些老人,然后走上高台道:“逸蜀国君主欺人太甚,灭我程国还不算,竟然还放任我程国子民自生自灭,丝毫不与援救。若非父皇在天有灵,让琪姐姐留下一子护佑我程国,不然我欧阳若百年之后又有何颜面再去见欧阳氏的列祖列宗。”
  陈贵妃说着说着便开始梗咽了起来,看得一众百姓都跟着难受了几分,就连那些不曾经历过程国灭亡的年轻人,也不自觉的悲愤起来。
  “啊彦,既然皇帝不愿放过你们夫妻二人,倒不如举兵反了他。他逸蜀能灭我程国,那我程国子孙为何不能反了他逸蜀,怎么说你也是我程国子孙,又怎么能过这种苟且偷生的日子。”
  淳于彦听完陈贵妃的话,脸上露出了痛苦之色,头都不敢抬起来看向陈贵妃,只是躲闪着底下了头。
  “姨母,你知道啊彦不是那种苟且偷生的人,可是我们又如何能为了自己,就做出不忠的事情来,况且出兵的话,难免会有战火,我们又怎么忍心看着百姓们陷入战火之中!”
  尤研夕的一番话说得有情有义,让暮城的百姓对她更加刮目相看了几分,而陈贵妃听完却是不同意道:“你们这么为别人着想,可是身为皇帝的他却不曾为自己的子民着想,由这样的人来当皇帝,真的是百姓的福气吗?”
  “是啊!世子殿下,既然皇帝不容你们,那我们也不再当他是君主,我们水深火热差点冻死的时候,除了世子和公主,谁还惦记着我们一城百姓的死活?”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见委曲求全的淳于彦二人,正气凛然的拍着胸脯对着众人说道。
  “就是,世子殿下就反了他吧!本来我们就不是逸蜀的臣民,既然他不将我们当人看,那我们何必还去效忠于他。大家说对不对?”另一个年轻人紧跟着对众人呼吁道。
  不一会儿,应承的人越来越多,而呼吁淳于彦反了皇室的人也越来越多,到了最后还直接开始山呼喊道:“反了皇室,反了皇室,世子殿下万岁,世子殿下万岁。”
  淳于彦和尤研夕见如此情形,面色中透出了种种为难,可只有两人才能看出对方眼中的深意。见推脱不过,淳于彦最终抬手示意了一下众人安静,等众人都看了过来后,淳于彦才艰难的叹了口气道:“既然如此,那彦也不能辜负了大家的期望,不过彦再此保证只要有我淳于彦在的一天,就要护大家周全。”
  “好!好!好!……”淳于彦声音一落,众人便响起了一阵阵的山呼海啸,而淳于彦几人也在这阵阵山呼朝着府衙而去。
  陈贵妃扶着奶娘两人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叙起了旧来,而尤研夕则是顶着肚子坐在府衙后院中,并且让人叫来了吴家的所有人。
  “公主殿下,不知您这是何意?”吴大人看着尤研夕叫来了他家中的所有人,不由得疑惑不已。
  尤研夕看着还未到齐的吴家人,对着吴大人笑了笑,然后才说道:“吴大人莫要心急,等会儿本宫自会给吴大人一个说法,吴二公子有事要忙就不必在这了,先去忙你的便是。”
  吴剑闻言看了看自家父亲一眼,见他点了点头这才对着尤研夕供了拱手,退了出去。
  很快吴家的人就都到齐了,当吴俊看到尤研夕那大着的肚子时,不由得瞳孔缩了缩,随即很快就恢复了神色,而吴美显然也不再似以前那般傲慢了。众人看着她乖巧的模样,都以为她是经过了这么多事情学乖了。
  可尤研夕却不这么认为,反而在吴美一进门的时候就似笑非笑的看着她,吴亮的原配夫人看着尤研夕的模样,心中一慌,手心也止不住的冒出了细汗。
  “吴小姐似乎很怕本宫?本宫长得很吓人吗?”尤研夕看着吴美一直低着头,眉头一挑似笑非笑的看着她问道。
  吴美本以为低着头,尤研夕就不会注意她了,谁知尤研夕却是第一个看着她,还跟她说话,本就心虚的吴美被这么一问,头低得就更低了,嘴上也结结巴巴道:“没……没……不吓人。”
  尤研夕见她如此模样,却是面色一改,立即换上了一副严厉道模样,对着吴美便冷哼道:“呵,本宫想也是,若是本宫吓人的话,你也就不敢做那些事情来。吴美,你可知罪?”
  吴美听尤研夕那么一说,立即抬起了头,看着尤研夕便反问道:“臣女犯了何事?竟惹得公主殿下如此兴师动众,当场跑来拿捏我。”
  看着吴美原形毕露,尤研夕也不打算再与她周旋,对着小红就挥了挥手,小红见状对着尤研夕点了点头,上前就将一些信件摔在了吴美身前,并将其他的一部分一一分在了其它人的手中。
  吴美看到那些信封上的字时,便已经心头一跳明白了尤研夕的来意,而其他人则是连忙打开了书信,不认识的则一直追问着旁边的人。
  吴亮一直都云里雾里,见小红递过去的书信,急忙打了开来,想从里面弄清缘由,可当他看完书信后,却是心中一凉瞬间从椅子上缩了下去,直接跪在了尤研夕前面。
  “吴夫人和吴小姐怎么不看看?信中写了什么你们不想知道吗?还是信本身就出自你们之手,所以不用看也知道?”尤研夕好笑的看着两人,语气中的凛冽却是不减半分。
  “呵呵,公主又何必明知故问呢?只是我还有有一事不明,公主手中既然有这些信件,那为何我还能收到回复?”吴美看着尤研夕,脸上的傲慢与不削尽显,嘴上虽喊着公主,却没有丝毫尊敬的意思。
  尤研夕看着吴美的模样,不由得有些好笑,这样一个不畏强权直性情的女子,若是活在二十一世纪,说不定还能与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