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掌娇-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吃些苦算什么?
只要一想到她自己的女儿,现在是世子夫人,再过个几年,承平伯去了。
她女儿便也就成了正经的伯夫人。
张姨奶奶可是睡着都要笑醒的。
哪会与人乱说?
真是睡着了,都紧闭着嘴,就怕说露了,给女儿惹祸。
庄头娘子答说:
“张姨奶奶刚还在这屋里的,听说何妈来了,倒是躲了出去。何妈找姨奶奶有事?那我使人去喊。”
说着,就又打发个小丫头,去请张姨奶奶过来。
结果小丫头没过来,庄头娘子的女儿倒是急匆匆地过来,还没进门,就喊:
“娘、娘,大事不好了,快……快……快去看看吧,出大事了。”
庄头娘子不有些不好意思,到底是庄子上长大的野丫头,一点儿规矩没有。
一点子小事,就一惊一诈的。
庄头娘子面上讪讪地瞅了眼何婆子,劈头盖脸地训斥进来的女儿说:
“什么事,这样大声嚷嚷,让人看了,像什么样子?”
庄头娘子的女儿小名翠儿。
翠儿脸都白了,说:
“柳家那个婆娘,听得何妈来了,不说来见何妈,倒急着去厨房吃给张姨奶奶的小灶,死……死了。”
韦太夫人本就没想过要虐待张姨奶奶。
为了让褚瑜听话,庄上虽然清苦,但终是拨下钱来,给张姨奶奶开小灶。
只不过,平日里,全都被那柳家的给吃了。
张姨奶奶不计较,庄头娘子倒是不好说什么,显得她事儿多似的。
而今儿何婆子这个点儿来,定是不能回去,要在庄子上吃晚饭。
柳家的舍不得那肉。
不来见何婆子,倒先跑到厨房里,将那碗给张姨奶奶的扣肉先吃了。
结果肉没吃完,人就倒地上一挺身。
吓得厨房的人乱成一团。
正好翠儿领了人给何婆子准备屋子,被喊了去。
等翠儿和着她嫂子几个去了,柳家的已然断气,再无救还的可能。
翠儿吓坏了,哪儿见过这种事?
自然就慌慌张张的给她娘送信来了。
她嫂子也寻了她哥,去给他们的爹,庄头去送信儿了。
这庄上出了人命,定是要报官的。
何婆子想起了魏芳凝的话来,还有说话时的表情语气。
就觉得好像有人掐住了她的脖子似的。
可不管怎么说,何婆子仍是随着众人,去了厨房上。
柳家的就倒地屋檐下边,脸色黑紫。
一看,就是中毒了。
众人也不敢挪动。
庄头一面让人散了,一面打发了人去报官。
何婆子只瞅了一眼,腿都软了,面条一样。
还是庄头娘子将她给扶回去了。
何婆子却是不肯再去庄头的那个厅上,而是直接让庄头娘子扶着她,去看张姨奶奶。
她却是知道,此次来,最最重要的是什么。
张姨奶奶不想在人前多露脸。
即使是侯府的人,也是能不见就不见。
所以听说何婆子来,她便就躲开了。
但此时何婆子上得门来,张姨奶奶也只得接着让到屋里,笑说:
“我都离了侯府小二十年了。我离开那会儿,你还是个小姑娘呢,时间催人老啊。”
正文 71 夺舍
何婆子就要给张姨奶奶行礼。
张姨奶奶拦住说:
“我自被打发到庄子上,哪儿还算得上正经姨奶奶?不过是个老不死的罢了。快坐。”
何婆子暗自打量张姨奶奶。
张姨奶奶个头不高,黑瘦得很。
但两只眼睛特别有神,一看就是个身体硬朗的。
张姨奶奶六十不到,也不是很老。
更何况在庄子上干了十多年的农活,身子骨比在京上养着的人,自然好。
何婆子脸色不好,但仍是强笑着坐到了炕沿边上。
张姨奶奶就问庄头娘子:
“外面一阵吵吵,可是出了什么事?”
庄头娘子也不坐,知道何婆子来,定是有话要与张姨奶奶说。
回张姨奶奶话说:
“柳家的刚在厨房外的房檐下吃肉,与不知道怎么就死了。你们说话,我先过去瞅瞅。姨奶奶也不用担心,已经报官了。”
张姨奶奶一听,直念“阿弥陀佛”,说:
“可不是噎着了吧?她吃东西一惯的,好像怕有人跟她抢似的,说她,好像我要贪她的肉似的。”
庄头娘子可没敢说脸都黑了,哪里是噎着?
瞎子都看出是中毒了。
笑了笑,庄头娘子说:
“谁可知道,总是要官家断的。你们说话儿,我先出去瞅一瞅。”
庄头娘子出去,何婆子说:
“太夫人派老奴过来看姨奶奶,正是提醒姨奶奶一声,最近不太平,万事可要小心些。”
张姨奶奶却没有多想,笑说:
“太不太平的,又不是打仗,咱们庄户人家,又能怎么样?我又没有结怨,谁还来害我不成?你回去与太夫人说,我这儿好着呢,让她老人家放心。”
何婆子见张姨奶奶全不当回事,只得耐心的劝说:
“姨奶奶别不当回事,这不庄上就出事了?姨奶奶还当柳家的是被肉噎死的?老奴刚去看了,脸都黑了,一看就是被毒死的。”
说到这儿,何婆子倒是想起一件事来,说:
“不对,我听庄头娘子说,那本应是给你吃的。弄不好这来人,就是冲着姨奶奶来的。姨奶奶就听老奴的劝,还是小心些吧。”
张姨奶奶见何婆子说得郑重,只得答应着。
心里却是不以为意。
她又没有仇人。
若说谁想弄死她?
张姨奶奶觉得,韦太夫人才最有可能。
但要弄死她,倒也不用这个办法。
只消派个人来,让她死,她就得去死。
毕竟中间隔着褚瑜。
张姨奶奶觉得,自己这辈子算是没有希望了。
但她决不能妨碍着褚瑜。
何婆子也看出张姨奶奶不当回事了。
便又说了一堆连劝带吓唬的话。
怎奈张姨奶奶上了年岁,怎么会被何婆子三言两语吓着?
觑着张姨奶奶的样,何婆子知道自己是白说了,心下叹息着回自己的屋里去了。
等到了晚上的时候,衙门来人,那仵作看了一圈,终是发现,柳家的中的是蛇毒。
厨房屋檐上,盘了条毒蛇。
柳家的将肉从厨房拿出来,放在了檐廊的扶手上。
厨房人说,柳家的放下肉,又回屋里拿了个小椅子。
可能就是那个空,那蛇去咬那肉,便就将蛇毒留下了。
总之蛇也找着了,毒也对上了。
柳家的就是这么死的。
何婆子可不信这世上,有这么巧的事。
一晚上没睡好,提心吊胆怕再出什么事。
但她也不敢去与张姨奶奶一起睡。
怕再将自己给误伤了。
好在一夜平安。
何婆子才稍稍安下些心。
一早上,坐着雇来的驴车,何婆子带着她那小丫头,打算回京城。
临走时,仍是叮嘱张姨奶奶万事小心。
又一再的嘱咐庄头娘子。
结果还没等何婆子走,庄上栓得好好的骡子便就突然发疯。
直冲着张姨奶奶来。
众人都吓呆了。
就是张姨奶奶也着实地吓了一跳。
好在那骡子好像是一脚踩空,堪堪到了张姨奶奶两尺多远,自己摔倒了。
正好将平日里,柳家跟来的一个丫头,给压死了。
说是丫头,因为三十岁了还没嫁人。
自她随柳家的过来,便就仗势欺人,苛待张姨奶奶。
又出人命了。
何婆子简直是苦胆都要吓破了。
庄上又是一阵的忙乱。
何婆子走时,直快要吃中午饭了。
庄头娘子留何婆子吃午饭,何婆子也没敢留,急匆匆逃似的走了。
待到了快晚上时,才回到文昌侯府。
何婆子直接去寻韦太夫人,将庄子上的事,与韦太夫人学了。
说话时,都在哆嗦。
何婆子说:
“那肉原是张姨奶奶的,让柳家的给吃了,结果就毒死了。还有跟着张姨奶奶的丫头,就站在张姨奶奶身边,就老奴看,那骡子本就冲着张姨奶奶去的。”
在何婆子看来,死那丫头,根本就是遭了池鱼之殃。
这一切,都是冲着张姨奶奶去的。
什么檐下蛇,什么骡子惊了。
都是人做下的套。
经何婆子这么一添油加醋地说,韦太夫人心下也是一惊。
看样子魏芳凝是真的知道了。
一下子弄出两条人命。
那可是自己的亲外祖母啊。
就是没见过,血缘也在哪儿呢。
这般下得了狠手?
韦太夫人突然觉得,脖子后面嗖嗖冒凉风。
不自觉得就拢了拢脖领子。
心下也不免狐疑。
魏芳凝可以说,是韦太夫人看着长大的。
什么样,她能不知道?
被褚瑜教育得知书达理,面人一样的性子。
从不与人争吵的。
气急了,也是使身边的丫头说话。
魏芳凝自己,都不肯多言一句的人。
怎么自前儿起,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
韦太夫人既心惊,又害怕。
然后灵光一现,却突然想:
魏芳凝那丫头,不会是被什么孤魂野鬼给夺舍了吧?
戏本子里,可经常这样演呢。
人就是这样,你拿什么样的眼光去看一个人,就会越看越觉得他就是你眼中那样的人。
就好像看一个人像杀人犯,那他吃饭放屁,都能推理出,他就是个杀人犯一样。
韦太夫人这样一想,再一联想魏芳凝这两天的行为。
就越发觉得自己猜想得是对的。
魏芳凝定是不知道被哪个孤魂野鬼给夺舍了。
正文 72 欲除
然后,韦太夫人便就一阵的幸灾乐祸。
韦太夫人与沈太夫人、梁太后年岁差不多。
想当年韦太夫人还待字闺中的时候,京上最出风头的闺秀,便就是沈太夫人了。
梁太后因着家族,十二岁便就嫁给景元帝为后。
所以根本就没有出风头的机会。
韦太夫人打年青那儿,就对沈太夫人各种的羡慕嫉妒恨。
但她无论是出身,还是各方面,都不如沈太夫人。
无论如何羡慕嫉妒恨,沈太夫人压根就不知道,有韦太夫人这个人存在。
人生最伤心的不是比不过敌人。
而是你视为强敌的人,根本就不认得你。
沈太夫人的爹是镇守一方的大将军,是景元帝的爹留给景元帝的肱骨之臣。
若说梁家在京城这样兴盛,权倾一时,却没敢造反。
便就是怕沈家那镇守着的十多万大军。
梁家虽然干权,但只要不造反,就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沈将军回京述职啥的,与梁家,也要联系下感情。
不管内情如何,朝中的两位重臣,总要表现出和睦才是。
可是一但梁家敢有什么动作的话。
那就是授人以柄了。
清君侧的借口,挥军十万,直杀入京城,沈家落不落得乱臣不说,梁家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沈家既然能牵制住梁家。
那么在京的沈家人,景元帝是不介意给足体面。
更何况沈太夫人当年,恣意京城。
与微服出行的皇上相遇,演绎一出游龙戏凤的戏码出来。
稍加润色,就是一出大戏。
所以,几十年前的沈太夫人,在京上那是所有闺中之女羡慕嫉妒恨的目标。
只是韦太夫人也不知道为何,沈太夫人却最终嫁给了承平伯。
女人嘛,未婚靠娘家,出嫁靠夫家。
等到韦太夫人自己成了侯夫人,而沈太夫人成了伯夫人。
韦太夫人暗自不知爽了多少回。
出风头又怎么样?
以后见了她,不也得照样行礼?
只是韦太夫人还没爽完呢,那头景元帝的各种恩赐便就下来了。
韦太夫人不知道暗骂了承平伯多少回窝囊废,没出息。
可也改变不了,韦太夫人继续风光。
结果沈太夫人以伯夫人,见到韦太夫人不但不行礼。
只要沈太夫人头上一带,景元帝御赐的那个凤头钗。
韦太夫人反要跪下,给沈太夫人磕头。
韦太夫人气了个倒仰。
却也无可奈何。
现在,一想到沈太夫人宠着的孙女儿,被个孤魂野鬼给夺舍了。
心下没由来的,便就一阵解气。
宠吧宠吧,宠来宠去,却宠着个不知道从哪儿来的孤魂野鬼。
报应,这是报应!
可高兴没一会,便就再高兴不起来了。
她突然想到,这个孤魂野鬼,却是个手段毒辣的。
外祖母都敢下手。
她若是将魏芳凝惹急了,杀她也决不会手软。
韦太夫人现在也顾不得孙子了。
决不能让张姨奶奶出事。
能神不知鬼不觉的下手,说明庄上是不能呆了。
谁能保证下次,仍有替死鬼?
张姨奶奶一死,那她拿什么来要挟褚瑜?
虽然说现在见不着褚瑜。
但捏着总比死了强。
文昌侯是褚瑜的娘家,既然去承平伯府,见不着褚瑜。
但若是她、或文昌侯病了。
外嫁女就是不回家侍疾,也要回娘家看看来。
现在首要的事,就是快将张姨奶奶从庄上接回来。
可是接回来,住在文昌侯府,韦太夫人又不大放心。
她倒不是怕勾起文昌侯的旧情。
文昌侯根本就没有旧情。
对着一个快六十,又长年住在庄子上的女人,就更提不起兴趣了。
就是多年未见过张姨奶奶,韦太夫人几乎可以想得出来,张姨奶奶现在的模样。
毕竟庄子上,尤其是文昌侯的庄子上,可不养人。
韦太夫人担心,侯府上也被魏芳凝下了人,不安全。
思来想去,韦太夫人让人在京上租了个小院。
独门独院的,派了自己的几个亲信婆子,并几个小丫头过去。
让张姨奶奶住在那里,好吃好喝的供养着。
这样的话,褚瑜见了也能放心。
也可防着魏芳凝下手。
光办这一件还不成。
只一想到魏芳凝有可能是孤魂野鬼,韦太夫人的心思就又开始活泛起来。
道士符箓,才是对付孤魂野鬼的最好办法。
只要惜,前朝就是因为佛道才亡的国。
大周皇上对于佛道,都是敬而远之。
尤其是像文昌侯这种有爵位在身的,更是不能随便地往家里招引这些。
相面算命,更是犯了大忌的。
若是有什么要算的,不还有老黄历?
再有的话,便就可以去钦天监。
什么贵不可言之类的话,成了可以拿出标榜一下,自己的天生贵命。
但在现行皇帝眼里,那就是妖言惑众,蛊惑人心。
随着史书的发展,皇帝们做的经验总结,都十分的到位。
所以,皇亲勋贵之家,若是谁吃饱饭撑的,敢往家招道士、术士。
那好日子可就真的到头了。
意图不轨是跑不了了。
若是扣个谋逆的帽子,才真是要命。
韦太夫人又开始犯愁,绞尽脑汁,想着怎么除去魏芳凝这个妖孽。
魏芳凝并不知道,韦太夫人正琢磨着,怎么将她给收了。
对于厉叔此次办事的成果,非常的满意。
当太子妃当得久了,心也跟着变狠了。
那两个人,平日里欺负张姨奶奶,让她俩个这样死了,也算是死得值了。
魏芳凝是不觉得她有什么错的。
至于韦太夫人想到的,如何见到褚瑜。
魏芳凝是一点儿都不担心的。
俗话说得好,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文昌侯或是韦太夫人装病,难道沈太夫人就不会装病?
婆婆与父母一同有疾,总是要以婆家为重的。
娘家又不是没儿子媳妇。
派个得脸儿的婆子过去,带上些补品,探望一下,表示一下关切之情也就行了。
魏芳凝非常恶意的想,要是那俩个老东西装病,那她就亲自过去。
她不介意将那两个老东西气得真病了。
韦太夫人固然不好。
但魏芳凝也不会天真的认为,文昌侯是个好的。
正文 73 救星
若是没有文昌侯的默许,魏芳凝就不信,韦太夫人还能翻出天去。
最终还是男人无情。
张姨奶奶年青貌美,文昌侯收用了。
年老色衰,便就弃之不顾。
任着人作践。
女人如衣服。
但女儿总是亲的吧?
韦太夫人不是亲娘,不能要求韦太夫人对褚瑜好。
但文昌侯总是亲爹吧?
看看文昌侯对褚瑜,魏芳凝都替她母亲和张姨奶奶不值。
所以说,最无情的,其实还是男人。
万恶之源,也是男人。
而魏云馨向逸亲王侧妃求救的事,也终于来了信。
逸亲王是梁太后的小儿子,那可是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眼珠子似的。
而逸亲王的正妃,也是梁太后的娘家侄女儿。
所以,即使梁太后给沈太夫人恶心,但魏侧妃想要越过正妃,也不可能。
更何况逸亲王其实并不怎么喜欢魏侧妃。
魏侧妃嫁到逸亲王府多年,逸亲王来魏家的次数,十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
由此可见一斑。
个中原因,魏芳凝却是知道。
逸亲王不喜欢魏侧妃是一个原因。
再有一个,便就是嫌承平伯爵位低,又上不得台面。
沈家虽然也算得上是魏侧妃的舅家。
但沈太夫人和着魏远志这样的血亲,都断了道。
对于魏侧妃这种便宜外甥女儿,自然也就理都不理。
开始时,逸亲王曾想借着这层关系,拉一拉沈家。
在碰了几次鼻子之后,终于放弃了。
魏侧妃十五岁嫁进逸亲王府,到现在十八年了,只生下一个女儿。
今年十三岁,被封为了清慧郡主。
以着魏侧妃的地位,也并不是想要出府就能出的。
更何况是管魏芳凝,自己嫡母心尖上的人。
魏侧妃思来想去,派了个丫头来,让魏芳凝明天,去一趟逸亲王府。
魏芳凝将魏侧妃的丫头打发走,连赏钱都没给。
对于自己的这个做侧妃的姑姑。
魏芳凝心下有些复杂。
她祖父统共就两个女儿。
沈太夫人对待庶出子女也就那样。
而承平伯对儿子尚且不管,对于女儿,自然更是管生不管养。
因此上,上辈子魏侧妃对魏芳凝做下的事,魏芳凝也说不上多恨。
更何况,上辈子的魏芳凝,也原数的还了回去。
也许是跟成长有关系。
魏侧妃是个很能沉得住气的女人。
她能数年如一日的,对已经做了太子妃的魏芳凝,嘘寒问暖。
魏芳凝最后察觉出不对。
她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着了谁的道。
但终是知道,她的不孕,也有着魏侧妃,她的好姑姑的手笔之后,却是比魏侧妃报复的直接。
在魏侧妃再次来看她时,魏芳凝在魏侧妃喝的茶水里,下了剧毒。
她毁了魏侧妃的脸。
也同时警告了梁太后和逸亲王、逸亲王妃等人。
也许是做贼心虚。
也许是魏侧妃在他们心中,无足轻重。
总之,被魏芳凝大摇大摆送回去的魏王侧妃出了事,根本就连问,都没人问。
而魏芳凝之所以敢这样做,也正是算准了这一点。
毕竟再怎么的,还有乾武帝呢。
太子无嫡子,这等于就是乾武帝的逆鳞了。
而魏芳凝之所以不将魏侧妃给毒死,就是要让魏侧妃看着,她为了那些人,出卖自己的侄女。
看看那些人,是如何回报她的。
当初他们答应魏侧妃的,能不能做得到。
那些人,又是如何毫无忌讳地,作践她的女儿的。
而逸亲王和逸王妃,还有梁太后,倒也没有让魏芳凝失望。
逸亲王想要夺大位,就要拉拢朝臣。
有什么比做儿女亲家,更稳固的关系?
若是谋反等大罪,姻亲也算一族。
一般的朝臣又不傻。
放着乾武帝的亲儿子,成年的太子不去依附,会去依附于逸亲王?
所以,逸亲王自然而然的,便就要算计到儿女的婚事上。
嫡亲的,能捞着个最起码,看着好的。
而庶出的,像魏侧妃这种,如同废弃的女人生的女儿。
那就只有嫁给个老头子当填房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