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闺密事-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人能证明楚景迁是冤枉的。
除了锦衣卫。
锦衣卫会证明吗?
自然要证明楚景迁是冤枉的,把楚景盟推出去。
这听起来很复杂,可是操作起来却一点儿也不复杂,并不废什么事。
沈琛坐在临江王府下手,听楚景行侃侃而谈,目光冷淡中带着一点儿不屑。
临江王也同样并不如何高兴,他听楚景行说完了,才平静的问:“你的意思是,趁着我们离京的时候,算好时机,把楚景盟嫁祸楚景迁的事,让锦衣卫捅上去,然后让圣上把楚景盟和楚景迁都一并处置了?”
楚景行冷静的点头:“这样岂不是一石二鸟?楚景盟原本就野心勃勃想要对楚景迁取而代之,留着他在京城也是碍事,我不过就是顺水推舟的推了一把而已。”
他顿了顿,余光掠过沈琛和楚景吾,意味深长的说:“父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也是为了我们能更快成功而已。”
临江王似笑非笑的反问他:“那你还做了什么让我们能更快成功的事?”
楚景行听出这话里的讥诮和嘲讽,便适时的住了嘴。
临江王却已经忍不住恼怒,重重的呵斥了一声:“荒唐!”
他冷淡的看着楚景行,噙着一抹冷笑指着他已然怒极:“我说过让你安分守己不要插手府中任何事,你把我的话摆在哪里?!”
楚景行没有被临江王吓退,退了一步端端正正的跪在地上请罪:“是孩儿自作主张了,请父王降罪。”
他每每都是这样,认错认的尤其的快。
临江王目光复杂的盯着他,半响才笑了一声:“你没错,是我错了。”
他良久才叹了口气:“你在京城这么久,是做父亲的没有教导好你,才让你满心只有欲望。”
屋子里静默了一瞬,楚景行才朝临江王磕了几个头:“孩儿有错,错在擅作主张,可孩儿并不曾暴露自己,也并没有伤害家人。”
他认为他做了应该做的事。
“我只是想让您的路走的顺利些。”楚景行把头深深的埋在地上:“请父王降罪。”
降罪?
这个风口浪尖的时候,怎么能降罪呢?
四皇子的事已经让隆庆帝又起疑心,若是楚景行不能按时跟他选定的人成婚,稍微有任何事,到时候隆庆帝都会怀疑他们心怀不轨。
临江王盯着他半响,挥了挥手不再说什么,让他退下。
等楚景行依言退出去了,才靠在椅子上闭上了眼睛。
楚景吾忍不住:“父王,就这样算了吗?!”
他有些不解:“他现在敢违背您的话做这样的事,以后就还会做出别的事来,您就这样饶过他?!”
抱怨是这么抱怨,可是楚景吾自己也知道临江王不会拿楚景行怎么样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楚景行毕竟没有做损害临江王府利益的事,就算是门客和属臣们,也只会说楚景行是做错了事,只需改过。
临江王紧盯着儿子看了一眼,摸了摸他的头,并没再多说什么,只是将自己的护卫分了一队留京。
又冲沈琛道:“让林三少尽量拖延,等到我们离京之后,再将案子往上报罢。”
横竖也就十天左右时间了。
沈琛明白临江王的意思。
现在时局未定,处置楚景行不管怎么样都是不好的,既动摇自己这边的军心,也让外头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身上,不是良策。
可是经过这件事以后,临江王对这个儿子的印象又一次落到谷底了。
他原本就更看重自幼跟在自己身边的嫡次子。
现在楚景行又屡屡自曝气短……
想到这里,沈琛的眼神便复杂起来。
楚景行难道不知道这一点吗?他不会不知道,就算他不知道,难道萧家不知道,难道长安长公主不知道?
他们怎么会让他做这样冒险没有好处的事?
楚景行也不是这种牺牲自己成全王府的人。
那楚景行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除非这件事对他有利。
可是如何有利?
沈琛有些想不明白。
卫安却很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她再又一次接到谭喜的信之后便松了口气。
谭喜说自己跟对了人,白先生显然不是往云南去的,他是往西行的。
西边…
卫老太太皱眉不解:“为什么会往西边去?难道人在西边?”
长安长公主身上的秘密实在是太多了,让人应接不暇,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卫安叠起信纸,放在炭炉里烧成了灰烬,才道:“西面……袁家祖籍是西安吗?”
卫老太太很快便反应过来卫安的意思,之前袁老太爷回来以后,二夫人说过,他身边的确跟着一个姓庞的人,而后又不见了。
那会不会富源县的那个庞姓富户不过就是个幌子,拿来挡人的,只不过为了把这个谎圆的真一些,事实上真的带走了明家这个孩子的那个姓庞的,其实留在了西安袁家的老家了呢?
这个可能性极大,卫老太太激动过后又随即冷静下来:“如果这么说的话,那长安长公主到底知道这件事多久了?”
这么隐秘的事,她为什么一藏就要藏这么久?
卫安摇头。
这些她并不知道,她挑了挑眉告诉卫老太太:“我回信给谭喜,让他们一旦确认无误,便出手劫人。”
不管怎么样,孩子不能落在长安长公主手里成为威胁他们的把柄。
卫老太太头痛欲裂的点了点头:“这件事便这么定了,你之前说要对付长安长公主,有什么打算?”
卫安这几天总是在忙,赵期几个也几乎看不见人影,卫老太太知道是卫安之前说过要送长安长公主一份大礼的缘故,便提醒她:“谨慎些,最近圣上正心情不好。”
出了四皇子的事,隆庆帝的疑心病又更重了。
卫安知道卫老太太担心什么,拍了拍她的手让她放心。
………………………………
第612章 反水
卫安在查长安长公主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
那就是长安长公主的赌场开的很是奇特。
就如同二夫人所说,长公主的黑赌场都是由袁贺出面来管,可是袁贺其人本事并不大,他的官位也并不高,不过就是一个羽林卫的千户而已。
而他为什么能黑白通吃,甚至把通州的那些黑赌场都给压得抬不起头呢?
是因为他的手段太狠辣,基本上跟他做对的,不是死就是残。
最近这一阵子尤为突出……………最近凡是跟他做对的,基本上都死的很惨。
他控制的宝通钱庄放印子钱收不回来,之前一直对那些破皮无赖没办法,可这回他却找到了法子……………因为那个在通州横行霸道的二世祖温远死了。
温远是出了名的无赖,可是他偏偏武功高强又有漕帮背景,因此一直没人敢怎么他。
他也放印子钱,并且为了跟宝通钱庄打擂台,还刻意想法子以低于宝通钱庄一厘的利息放印子钱。
宝通钱庄的收入登时减了三成。
而后这个温远还又私底下给那些不还印子钱的人提供帮助,帮他们躲债。
袁贺恨这人恨得牙痒痒,可偏偏又没什么办法。
毕竟做的不是什么光彩的生意,大周是严禁放印子钱的,何况他还开设赌场,一旦被发现,那便是大罪。
可这种窝火的日子最近竟就结束了……………因为温远无声无息的死在了他最喜欢的一个小妾房里。
且死状凄惨。
他死后的第二天,那些之前横的不行的几个泼皮就上门老老实实的把欠的银子还了。
自此之后,还银子的也越发的多。
大家都私底下说温远就是袁贺弄死的。
可是又没有任何证据。
卫老太太认真的听卫安说完,若有所思的问:“你的意思,是长安长公主出手?可是她若是有这个本事,之前为什么不用?”
卫安坐直了身子,在老太太掌心里写下几个字,见老太太目光深邃,便轻声道:“祖母,您觉不觉得长安长公主最近行事作风变了许多?”
卫老太太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即便明白过来卫安的意思:“你是不是怀疑,之前谢家的事,背后撑腰的这个人,是长安长公主?”
“也未必没有可能。”卫安痛快的点头:“我们之前分析过,能给谢二老爷当保护伞的人,一京城里掰着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而这其中要跟我们有牵扯的,更是少之又少。”
长安长公主最近频频的接触和挑衅,实在是太容易令人把她跟谢二老爷联想到一起了。
卫安轻声提点老太太:“长安长公主从前为什么不来告诉我们明家还有个孩子的事?是真的袁老太爷没说,还是谢二老爷那时候还没有投靠她?”
卫安眉眼冷静:“林三少和我父王派去许多人查探过,那个去过金源府上的乞丐,最后被发现已经死了………………他死之前,曾经跟他的同伙透露过,说他如今攀上了高枝,因为他认出了那个给他送钱让他去金家传话的人,就在京城……”
卫老太太便把前因后果很快的都串联了起来,目光逐渐冰冷:“如果真是如此,长安真是死也活该了。”
真是死也活该。
卫家没有招惹她,可是她却为了谢二老爷给的好处就要对卫家赶尽杀绝。
这样视人性命为粪土的人,有什么资格高高在上?
她问卫安:“还查到了些什么?”
卫安攀附着卫老太太的手,有些疲倦却仍旧精神奕奕的笑了笑:“其余的也并没什么了,其实之前试探仙容县主我就已经开始有些怀疑长安长公主………………毕竟她又跟楚景行结了姻亲,而楚景行在这门亲事之后就好像忽然开了窍。而后在仙容县主这一件事上,长安长公主抛出了明家还有遗孤这一点让我们措手不及,我便觉得她实在不简单,所以才一路深查了下去……她终归做事还是很稳当谨慎的,若不是因为借着二夫人这个缝隙稍微撬开了一个边角,这些消息都未必能够得到。”
卫老太太嗯了一声:“那你之后有没有什么打算?”
长安长公主对她们欺压至此逼迫至此,泥人还有三分土性,他们卫家也不是光看着等死的。
“有的。”卫安狡黠的眨眨眼睛,眼睛里却冷淡一片:“我已经安排人送长安长公主一份厚礼了。”
卫老太太很快便明白了这个厚礼指的是什么。
正月初七,正是各衙门开始办公的时候。
顺天府府尹还当必定没人,预备应卯便走,谁知道当街遭人拦轿喊冤。
街上正是热闹的时候,遇上这种热闹,一时满街都沸腾了。
来人人不少,七八个人披麻戴孝的拦住了顺天府尹的轿子,哭着喊着说自己家人死的冤枉,求顺天府尹作主。
披麻戴孝,那就必定是出了人命案。
顺天府尹登时觉得头皮发麻。
好好大过年的,被人堵在街上,实在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而当这些人哭着拿出状纸时,顺天府尹更是觉得眼前发晕。
也不知道是撞了什么大运,去年刚办过彭德妃娘家人彭家的案子,如今他竟又接手了一件皇亲国戚的案子………………这帮人是来状告长安长公主驸马袁驸马的亲弟弟袁贺的。
告他私下开设赌场,且放印子钱,私下杀害人命。
这样的案子……
顺天府尹觉得有些心塞。
长公主的驸马的弟弟也算的皇亲国戚了,他一开始是想把案子移交大理寺的。
谁知刚好郑王在场,多问了一声是谁,大理寺寺正便说了长公主的名号。
郑王便笑了一声,回去的时候当笑话跟隆庆帝提了一声:“长安向来举止稳重,从来不曾闹出过什么事,这回却摊上这样的事,恐怕是被人冤枉了。”
隆庆帝便着令刑部接手严查。
他对袁驸马的观感还是不错的,而且三位长公主如今只剩一位,跟他关系还素来不错,他也不想在长安长公主府即将跟临江王府联姻之际出什么事。
………………………………
第613章 圣裁
可是这一次隆庆帝却打了自己的脸。
他满心以为自己这个皇姐是极为稳重少言的人,也是三个公主里头最让人省心的,这回也不过是那些人诬告罢了。
最坏的情况也就是长安长公主纵容驸马家人胡闹。
隆庆帝都已经准备好了如何小惩大诫。
毕竟他如今的心思都在四皇子身上。
自从发过一次病之后,四皇子的情况暂时稳定了下来,并没有再四肢抽搐过,可是孔供奉和其他太医都说,民间那些发羊癫疯的人,发过一次病以后,有的或许终生不会再犯,可也有的从此以后就经常犯病,随时可能会没命。
想起这些,隆庆帝就烦躁的厉害。
他的儿子不多,物以稀为贵,每个都是无比金贵的。
到了现在才开始后悔起之前有儿子时不珍惜,可现在想要后悔也晚了。
为着这个,他恼怒的很,下令锦衣卫全力督办此案。
好在也是有开心的事的……………继德妃的五皇子之后,林淑妃也怀了身孕了。
老来得子,总算是冲淡了些四皇子的病所带来的愤怒,隆庆帝往林淑妃那里去的也越发勤快的。
德妃的五皇子水涨船高。
林淑妃那里也门庭若市。
四皇子的事,说到底伤心的也只有方皇后这个当娘的,她每天守着四皇子几乎已经筋疲力尽。
此时此刻早已经把之前告诫过自己的谨言慎行的话抛到了爪哇国………………之前想着她是皇后,她的儿子既是嫡出又占着兄长的优势,只要不行差踏错,总归是有优势的。
可现在四皇子这一病,之前的优势就都荡然无存了……………一国之君,怎么能身有异症?
四皇子病了以后脾气却似乎变得好些了,见了母亲便搂着她的脖子不肯放开。
方皇后觉得心酸,忍不住便掉泪。
四皇子便似懂非懂的瞧着她,抬手替她拭泪。
方皇后便哭的更凶了。
真是连老天也不帮着她,否则的话,她何至于落到现在这个地步?
她神情不对,肖姑小心的上前劝她:“娘娘好歹也用些东西……”她轻声道:“四皇子如今还好好的,孔供奉不是也说过,这个病因人而异,四皇子或许也不过就是因为一时受了刺激,所以才忽然发作而已,以后注意些,未必便会再犯的…”
方皇后眼眶泛红,半响冷笑了一声,将四皇子揽得更紧了些:“未必会再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到底怎么样,还不是人家说了算?!”
她冷笑着出声,肖姑便垂下头不敢再多说。
静了静,方皇后又恢复了平静:“查出什么了?!”
时时去催锦衣卫,锦衣卫都说案子尚在审问,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审出个头绪来。
方皇后问的是自己宫里的排查。
肖姑就低声道:“回娘娘,咱们宫里那天抱过四皇子的,除了奶娘便是供奉,还有个小宫娥。那个供奉和小宫娥素绢都被锦衣卫带走了。可是我查过那个供奉,他是晋王妃的亲戚……”
方皇后便挑了挑眉:“晋王妃?”
她是不信的。
晋王妃这个人胆子小的跟老鼠似地,借她几个胆子她也不敢做这样的事。
她冷笑了一声。
是有人要栽赃嫁祸了吧。
屋外响起脚步声,方皇后出了会儿神,肖姑便出去又折返回来,轻声跟方皇后说:“娘娘,长安长公主求见。”
方皇后有些晃神:“长安长公主?”
她语气有些疲倦:“她又怎么了?不在家筹备婚事,跑来做什么?”
肖姑便咳嗽了一声:“出了些事……袁驸马的弟弟袁贺因为私设赌场,草菅人命被人状告到了顺天府,顺天府又把此案移交至了刑部,现在有御史参奏长安长公主仗势欺人,欺上瞒下,并且直指长安长公主有份参与此事……”
这么说,长安长公主是来求情的?
方皇后想了想,摇了摇头:“她自己的家事,让她自己处置了便是。”
她没心思管别人的闲事了。
长安长公主进宫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卫老太太耳朵里,她看着卫安剥了个脐橙,才冷笑道:“她也有着急的时候。”
可不是得着急。
卫安和郑王一前一后,把她的路都给堵死了。
找麻烦告状的是温远的族人。
温远活着的时候是族里的寄生虫,就是个祸害,可是死了却能帮族里换不少银子。
温远自己没出息,可是他的身份偏生有些麻烦……………他爹是举人,他也算是个读书人所出。
再把他说成一个为了治母亲的病而借了印子钱的孝子,民愤便沸腾了。
何况陈御史还指使了手底下的言官推波助澜。
这件事很快便从星星之火变成了燎原之势。
等到长安长公主发觉这件事并不容易应付时,这件事已经不在她的掌控之中了。
告状的温氏族人是奈何不得了。
而倒霉的是,审案的人也照样不是长安长公主可以收买的……………审案的是刑部侍郎安庆和,他出了名的铁面无私。
“这个事最终还是不会影响到长安的地位。”卫老太太有些惋惜:“长安长公主反应已经算是极快的了。”
可不是,一出事,她便迅速把自己撇的干干净净。
本来赌场和印子钱就都是袁贺在操持,明面上大家都只知道袁贺,不知道长公主。
长公主又动作申诉的销毁了账册和证据,这件事最终也只会让袁贺倒霉,影响长安长公主的声誉,却不会真的对她造成什么根本的影响。
卫安却摇了摇头:“也未必啊。”
她把启程剥好了递给卫老太太,轻笑着道:“我听说她很喜欢袁贺,这么多年待袁贺始终不同。从前不管驸马知不知道,至少明面上是没人敢提的……”
她看了卫老太太一眼,拿了帕子擦手:“可若是这件事被捅破了呢?”
若是这件事被捅破了?
养个把入幕之宾倒没什么。
可是私通自己的小叔子那却是匪夷所思了,毕竟兔子还不吃窝边呢……
最主要的是,私通小叔子的话……让袁驸马到时候如何自处?
………………………………
第614章 毁于
长安长公主很快便尝到了如坐针毡的滋味。
继袁贺出事被抓,通州赌场被毁之后,坏事就一桩接着一桩………………京城中不知何时起,竟有了许多关于她的不好的传言。
说袁贺其实都是仗着跟她有不轨的关系,因此才能在外面仗势欺人横行霸道,又开设赌场又放印子钱,逼死那么多人。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现在参奏她品行不端的奏折已经满天飞了。
而她进宫许多次也没能见到方皇后。
连德妃都把她拒之门外。
这危机来的又快又急,一件事没完另一件事便又蹦了出来,让她措手不及。
在这样的攻势下,连女儿仙容县主的婚事都难免受到了影响………………按照规矩,成婚当日,女方是中午要宴请亲朋好友的。
可是请帖发出去了,倒有一多半回了帖子说是不能来的……………袁贺的事影响实在太大。
偏生这种流言又恶毒又让人难以招架……………现在只不过是流言而已,她不理会便不能坐实,而一旦她当众否认……
会被好事者抓住把柄传扬的更广。
实在是嫩豆腐掉进了灰里,吹也不是,不吹也不是。
她这里的烦心事还未完,仙容县主便哭着跑进来,一脸气恼的问她:“母亲,到底是怎么回事?!外头都在传……”
长安长公主冷哼了一声,听着他的话头戛然而止,便冷声问:“说什么?”
仙容县主又不说话了,垂下头搅弄着衣摆,一时无言。
父亲最近都已经搬出公主府,回了袁家去了,她心里知道,这件事大约有七分真了,看着母亲便觉得别扭。
长安长公主眉眼肃然,看了她一眼,片刻后才淡淡的吩咐:“婚期将近,去准备你的事,若是出去了不开心,便不要出门了。”
今天仙容县主是赴了陈家姑娘的约,去陈家做客了,大约是也是从陈家听到了什么风言风语。
仙容县主知道母亲心绪不好,低声应是,又有些迟疑着问她:“二叔他……会有事吗?”
他其实是想问,这件事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长安长公主看出女儿眼里满满的担心,便轻声叹了口气,摸了摸她的头:“不会有什么事的,你只管放心去筹备你自己的事,过段时间便好了。”
这世上的事哪里有那么巧的?
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搞鬼。
长安长公主闭了闭眼睛,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郑王和卫安。
正巧,二夫人也是同样的。
袁二夫人从事发之后便一直惴惴不安,脑海里浮现出卫安问话时候冷静的脸,忍不住便打了个冷颤。
卫安问她的那些话现在想来也太奇怪了些…她是不是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想着对付长安长公主了,所以才一直问自己那些话?
自己还告诉了她许多袁家不为人知的隐秘…
那时候她是气急了……………丈夫整日不着家,不是在跟长公主私会就是在外头妓院里乱来,从来不顾家里。
对她从来也没有好脸色。
她被卫安戳中了心里最隐秘不堪的心事,说的话也就口不择言,每句话都带着深刻的恶意,把袁家不为人知的事都告诉了卫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