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闺密事-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蓝禾正端着燕窝要进去,被汪嬷嬷一把抓住了手拦住了。
  “算了,好容易才肯躺下,玉清在里头值夜就是,你别进去了。”
  卫安待汪嬷嬷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蓝禾向来对她很是服从,闻言便应了一声,又叹道:“谢天谢地,最近总是闹着睡不着,天天折腾到快天亮时才眯上一时半会儿的眼睛,长久下去,就算是大罗神仙也受不了啊……”
  汪嬷嬷摇头:“可不是,过几天郡主就回来了……烦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卫安虽然嘴上说着不介意,可是她心里分明是很介意的。
  可惜能帮到她的地方太少了,汪嬷嬷心里难过。
  只是这风雪夜里,也不独她一个人睡不着。
  郑王在书房里坐了许久,久到蜡烛都渐渐的快烧干了,两只脚都冻得发麻,才回过神来,跺了跺脚。
  他已经收到消息,安公公说冯贵妃和方皇后有意让卫安给三皇子当皇子妃。
  什么皇子妃…他只想发笑,面上的神情却冷的出奇。
  “七小姐最近不大顺心?”他终于出声,看着面前跪着的黑衣人:“怎么不顺心?”
  若是为了皇子妃的事,是绝不可能的。
  单凭卫安会让沈琛让人对这件事推波助澜就知道,她肯定是早有预料的。既然早有预料,就不会掉进这个坑里。
  可是郑王的心情并没有好一点。
  卫安越是能干聪明,就越是能猜测她从前过的如何艰难。
  跪在地上的护卫很尽职尽责,把今天偷听到的汪嬷嬷等人的话都告诉他:“好像七小姐不大受长宁郡主的喜欢…”
  郑王哦了一声,手指轻轻在桌上一下一下的敲。
  他不能认回安安。
  至少现在还不能。
  清荷告诉他,之前明鱼幼之所以下定决心非要离开王府不可,一是因为当时有人寄了封密信给她,说是请她好好保管传国玉玺,下头的落款竟是明家的印鉴。
  可是她根本就没有什么传国玉玺。
  二是因为,当时隆庆帝似乎就已经起了疑心,派了天使去建州府。
  名义上是安抚郑王和郑王妃,示意她们出嫁女不遭牵连,可实际上却应该是为了探听传国玉玺的消息去的。
  所以明鱼幼才非死不可,她心里清楚的很,她留在郑王府,那郑王府就绝对是下一个要遭殃的对象。
  所以她身怀六甲,还要走,并且给他留下了一封极为出名的和离书。
  她在信里说,郑王阴险小人,凉薄成性,待她半点情分也没有,听说她家族遭难,竟还要落井下石,想要逼死她,她出于无奈,所以请求和郑王和离。
  这份和离书的内容传的沸沸扬扬天下皆知。
  所有人都觉得他是忘恩负义的阴险小人。
  可也正是因为这样,天使在出了这事儿后就离开了建州府。
  朝廷的目光终究是放在了明鱼幼身上。
  郑王想到这里,有些心痛难忍,伏在桌上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
  清荷说,明鱼幼根本就没想着活着,生卫安之时,就已经想好后路了…………她原本想把孩子托付给卫阳清,让他随便找一户人家寄养。或是求卫阳清收养,就说长宁郡主是怀了双胎。
  可是她一切都料到了,却没料到长宁郡主生下来的竟是死胎。
  这样一来,固然卫安的身世可以完全名正言顺,可是长宁郡主心里的那根刺,却拔不掉了。
  郑王有些鼻酸。
  卫安一定从不知道,她不是没有母亲疼的,她也有个为了她殚精竭虑的母亲……
  而长宁郡主这样的人,怎么配她喊一声母亲。
  他现在还不能认回卫安,可是长宁郡主眼看着就要回京了,他心里因此就越发的显得烦躁。
  长宁这么不待见卫安,必然有知道卫安身世的原因…………卫阳清那个没用的,肯定是会对长宁郡主和盘托出的。
  这样一来,就算是想做些其他什么,也做不成了。
  长宁这个人疯起来的时候,可是什么都不会顾的。
  她可以不顾所有人的死活,可是他却一定要念及自己的女儿。
  想到这一点,他忽而叹了口气,吩咐护卫:“去请小镇国。”
  护卫在地上跪得腿都发麻,听他这么一说才松了口气回过神来,立即应是出去了。
  郑王知道沈琛跟卫七很熟,也知道沈琛对于他关心卫家的事起了疑心。
  原本他是不打算跟临江王府扯上什么关系的,可是现在看来,不想有关系,也得有关系了。
  他这一生到如今,已经看透了很多东西,可是唯有一样,是无论如何也舍不下的,那就是他跟明鱼幼的孩子。
  他在这世上仅存的一点骨血,他过去从来不曾好好照看她,可是他希望以后的路,都能替她铺平。
  不管要付出什么代价。
  天蒙蒙亮,天空中露出一抹鱼肚白来,玉清就爬起来了,手脚麻利的把铺盖收拾好了,再去撩卫安的帘子。
  没想到卫安却已经醒了,正坐在床上睁着眼睛看向窗外。
  她愣了一下,轻声喊了句姑娘,轻手轻脚的去扶她,一面拉了拉床边的铃铛,示意人进来服侍。
  …………对于一个有胃病前科的人来说,吃红心火龙果简直是钟灾难,真是吓死了……
  ………………………………


第192章 要挟
  十二月二十五,钦天监已经选出了人选,并且把名单上呈给了隆庆帝。
  隆庆帝打开一看,上头卫安的名字赫然在列。
  他是知道冯贵妃和方皇后的想法的,虽然心里对卫家观感仍旧不坏,也对卫老太太有些不忍心,可是这几天仔细想过,心里原本的那点儿恼怒和犹豫就渐渐消了。
  为了一个卫家闹的家无宁日,实在是有些不值当。
  何况也不是要卫家的命,只不过要卫家的一个小姑娘罢了。
  他的目光在底下扫视一圈,缓缓阖上那张纸,皱眉道:“怎的有这样多人?”
  他顿了顿又道:“上天有好生之德,朕就算是皇帝,也不应当滥杀无辜。要一个人下去陪冀儿朕已经悲痛不止,若是再添上几个,朕岂能心安?荒唐!”
  他把钦天监呈上来的单子轻飘飘的一扔,正好扔在出列奏事的钦天监监使身上。
  钦天监监使连忙跪下了。
  楚王不着痕迹的在心里笑了。
  卫家能躲得过头一次第二次,他就看看她们怎么躲开这第三次。
  “朕说了只要一个,你们却弄出这样长一串名单来……”隆庆帝面上仍旧看不出喜怒来,只是声音却无端显得阴沉了几分:“你们这分明是在跟朕耍花枪呢!”
  钦天监监使在这样冷的天也不免出了一身的冷汗,觉得头发都已经贴在了脖子上,连忙跪下磕头:“圣上明鉴,臣不敢……”
  他又忙解释:“臣只是将生辰八字适合的都记下来了而已,若要论最合适的,臣心里也有人选……”
  隆庆帝放了折子,冷冷的望了他一眼:“说!”
  “是!”钦天监监使松了口气,将之前卫安福星的名声说了,又道:“此等有福气之人,实在再适合不过,且卫七小姐身份也是极合适的…贵妃娘娘又喜欢她……”
  郑王皱了皱眉,飞速的用余光把楚王看了一眼,垂下头遮住了眼里的冷意。
  多年之前他就怀疑明家出事跟楚王脱不了关系……………隆庆帝登位,先前呼声最高的楚王落了空,按照他素日习性,肯定是恨不得把明家和冯家生吞活剥了的。
  加上后来云贵总督升到了两广总督…
  沈琛也说,平阳侯府和曹安背后站着的是楚王。
  如果是他,那明家的事,跟他绝对脱不了关系。
  他想着昨天发生的事,一时没有出声,再回神就听见隆庆帝说:“既然如此,那就先试着合一合八字吧。”
  这就是把事情基调给定下来了。
  在场众臣都心知肚明。
  可隆庆帝原本就失了三皇子,加上这事儿自古有之,他们也就没必要在这点小事上惹隆庆帝不快……………反正女子的命实在不足紧要。
  当初夏首辅还曾把嫡亲的长孙女儿嫁给了仇敌的孙子当小妾呢。
  世上的事,少不得要顾全大局的。
  郑王喉咙有些发紧。
  要不是昨天沈琛知会过,他今天决计是要在朝堂之上发声的…………就算不亲自出声,让手底下的人上,那也会被人看出端倪来…
  楚王走在他前头,面上带着一脸的笑:“明天晚上小年夜,宫里有宫宴,也不知道端王弟会不会领着王妃来?”
  最近端王妃可是对这些宴席来者不拒的,端王连忙点头:“要来的,要来的。她说了许多遍了,要给娘娘道喜……”
  郑王一个人形单影只,楚王不免也开口问了问他:“阿显你呢?你王府里也没个主事的人……”他蹙着眉头,做出一副好兄长的模样来:“这事儿说了你不知道多少遍了…那些女人玩玩便罢了,你哪里能想着把她们扶正?”
  几人眼看着已经走出了一大段路了,端王也跟着附和:“可不是,王兄,你胡闹也要有个限度,当王妃的,那些怎么能够身份?”
  安公公已经亲自跟上来了,叫住他们道:“圣上有请。”
  几人就立住了脚答应,楚王还转过头跟郑王说:“实在不行,你不如把之前册立的侧妃扶正,在皇兄那里或许还更容易过关些。”
  郑王仍旧是一副懦弱没脾气的样子:“我…一切还是听皇兄的好了……”
  楚王勾了勾嘴角。
  端王却皱了皱眉头,拉了他道:“你可要有点脑子,那些女人,可不能把她们惯坏了。王妃的位子,也是她们能肖想的?”又叹口气:“你看看,我们儿子如今眼看着都要到娶亲的年纪了,你膝下却连个孩子也没有…”
  他压低了声音:“这怎么使得?平常千里迢迢的,我又见不着你的面,也就不好劝你。现在却能说了,当初的事,都是没法子的事,你别觉得自己对不住明…那都是命……你有什么办法?人活着,就得往前看。”
  郑王小声的嗯了一声:“知道了,多谢王兄。”
  说话间已经到了御书房,安公公亲自进去禀报了,才出来请他们进去。
  隆庆帝留他们是为了说开了年去封地的事。
  “一晃你们也留在京中快半年了,封地上的事儿总不能离了你们,等过了年,你们就都回去罢。”
  虽然京城不错,可是哪里有在自家封地上开心快活?
  端王面带喜色,先和楚王郑王一起道了谢,喜气洋洋的。
  楚王面色却并不是很好看。
  这件事他们也商量过很久了,府中的幕僚门客都说,这一回去封地,恐怕是不能全府一起回去的…………隆庆帝唯一的儿子死了,他哪里会放任藩王们继续坐大?
  果不其然,隆庆帝咳嗽了一声,就道:“世子们也都大了,朕如今膝下无子,总怕孤单寂寞,他们就都留下…也多学些东西,朕从国子监挪出司业来,给你们上课……”
  他这话说的暧昧不清,仔细听竟然还有要在留京的世子里面挑人来继承身后事的意思,楚王不禁就悚然而惊。他当然知道隆庆帝这根本就是借口,其实只是想软硬兼施逼他们不得不把儿子留下罢了。
  隆庆帝的疑心已经到了这个地步,看来之前跟门客们商量好的对策就不能用了,现在一提要换人留京,恐怕谁都出不了京城了。
  ………………………………


第193章 意外
  还是郑王最先做出的反应,他笑着同隆庆帝说:“臣弟想多在京城留一阵子……”
  楚王和端王先后回过神来,都垂下了头。
  隆庆帝如今待郑王格外亲切些,见他这副模样,就笑着道:“怎么了?又闹出事来拉?”
  端王和楚王都互相对视了一眼。
  不知道隆庆帝指的是什么。
  郑王一副苦恼万分的样子:“都想当王妃,臣弟真是拿她们没办法了……”
  都说家丑不可外扬,可郑王竟然把这个也毫无保留的告诉隆庆帝,楚王审视的看了他一眼,随即又很快收回了若有所思的目光。
  隆庆帝却皱起了眉头呵斥他:“你简直胡闹!这也是能应承她们的?我早跟你说过,另外聘名门的淑女来打理王府,可你总是不肯听,你那一帮子侧妃小妾…实在没些章法!”
  郑王这么些年都从来没有再娶过王妃。
  之前不知怎么的,平阳侯府朱家主动让人牵线搭桥,说是要把族中的嫡长女送给他当王妃,他也给拒了。
  楚王的右眼皮猛地跳了跳。
  郑王已经弯下腰来赔罪了:“可您知道我的性子…都是陪着我到如今的…我哪儿舍得啊?”
  就是这么副温吞懦弱的性子,才会当年明鱼幼也舍不得休。
  这个弟弟从小就最仁厚,到现在也没长什么脑子,家里那些侧妃小妾们争宠,闹出了多少丑事,他也辖制不住。
  这么多年连个孩子也没有。
  这回进京城来,还能被人行刺。
  隆庆帝看向他的目光更加温和了,恨铁不成钢的训斥他:“什么舍得舍不得!就是该有人好好整顿整顿你们府里那股子歪风邪气!”
  端王从儿子要留京的事实里回过神来,也跟着凑趣:“就是,该有个厉害的弟妹管制管制他了。臣弟才刚和他说起这事儿呢……”
  郑王头疼万分的摇头,又朝隆庆帝拱手:“所以臣弟是实在没了法子了,这正妃的事儿拖了这么久,如今给谁都不合适了…都要闹的我不可开交。”
  说到这里就去求隆庆帝:“要不…皇兄给我挑一个?”
  他肯松口,让在场三人都有些意外。
  隆庆帝更是挑了挑眉毛咳嗽了一声:“想清楚了?”
  “想清楚了!”郑王痛下决心:“拖来拖去反而成了祸害,现在给谁都不是了,府里被闹得乱七八糟的,的确是该有个王妃来管教管教。”
  又巴着隆庆帝笑:“皇兄,您可得让礼部给我挑个合适的,不能没脾气,却也不能脾气太大…”
  隆庆帝心情大好,笑骂了他一句,回了凤仪宫还同方皇后提起这事儿来,当成一个笑话讲给她听:“朕从前还当他是舍不得明鱼幼…却忘了,他自小就是那温吞的性子。”
  方皇后也跟着笑:“可不是,您不是说,当初还为了只鹦鹉闹绝食呢么?”
  那是很小的时候了,郑王很喜欢的一只鹦鹉死了,他就闹着要绝食,蔫了半年多。
  也就是从这件事开始,隆庆帝觉得郑王实在不是什么有野心的人。
  方皇后提起的这件旧事让隆庆帝更加开怀了一些:“这孩子,性子还跟从前一模一样,半点儿也没变……”
  他叹气道:“府里没个主母管着,的确不是事儿。你看看他回来到如今,府里走年节的礼都得长史们准备,女眷那边更是没人往来,家家都热闹的紧,就他一个人。孤零零的,怪叫朕心里不落忍的、”
  他这么一说,是真的有些不忍心了。
  怎么看,这位小弟弟都是最没野心最无害的那一个。
  他干脆下了决定:“你趁着诰命们进宫觐见拜年的时候,也瞧瞧,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给他留一个。”
  他并不排斥郑王留京。
  楚王却实在觉得郑王是脑子坏了。
  他少见的情绪外露,在儿子面前骂了一声窝囊废,就道:“也不知道是吃错了什么药了…竟然开口求皇帝给他娶王妃…”
  恐怕不是吃错了什么药了,而是一直就没对过吧?
  楚景瑞皱着眉头,他是绝不相信什么巧合的。
  事出反常必有妖。
  前头那么些年郑王都无比抗拒提王妃的事儿,为了这事儿还曾经闹过许多次,若是能成,他们定的那些人家,没一个挑的出毛病的,早就成了。
  可他偏偏这个时候提起来了,要说没有别的目的,谁信?
  楚王生气也就是很短的一段时间,他调理情绪的本事向来是极强的,一会儿功夫面上已经看不出丝毫怒容了,平静了一会儿,他就吩咐楚景瑞:“最近这些日子,你也多往郑王府上多走动走动……”
  总能探听出些消息的。
  楚景瑞心中有数,便点头道:“儿子知道了。”
  竟一点儿也不为留在京中而觉得忐忑。
  楚王忍了忍,便道:“你放心,你是父王的嫡长子,也是父王最看重的儿子。”
  留在京城,那就相当于质子,风险是极大的。
  楚景瑞嗯了一声,并不以为意:“儿子明白,您放心,只要您好好的,我也就出不了什么事。”
  隆庆帝也不是疯了,要是无缘无故他在京城出了什么事,岂不是明摆着告诉天下人隆庆帝容不了他这一个小孩子的存在?
  岂不是逼着楚王反吗?
  这个孩子总是这样识时务又懂事,楚王剩下的那些劝说都不必再说了,对着这个这么通透的儿子说什么道理都是白瞎,他也就重重的拍了拍儿子肩膀:“既然你这样明白父王心意,那自然最好了……”
  他畅快的笑了一声:“这样父王也就放心了。”
  楚景瑞让他放心,可是郑王和隆庆帝终究不那么让人放心,他回了后院见了楚王妃,还是一脸的怒气,听见楚王妃发问,才冷着脸把今天的事说了。
  楚王妃的重点却没放在郑王主动留京一事上,她关注的是自己的儿子竟然也要留京,虽然之前进京之前就有预料,可那时候也商量出对策来了不是吗?
  她猛地抬头看向楚王,紧张的连音调都变了:“您说什么?!”
  ………………………………


第194章 心患
  楚王很少看见妻子露出这副神情,一时竟也有些发怵,直到楚王妃面色大变的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才回过神来,上前一把扶住她的胳膊轻声劝哄:“没事,没事,之前咱们进京之前不是也预料到了么…这也是难免的……”
  没进京之前他们就已经开始布置棋子了,早知道三皇子要死,而三皇子一旦死了,膝下无子的隆庆帝势必要留他们这些藩王的儿子们当质子的。
  而且一定会让他们把嫡长子交出来。
  楚王妃半响回不过神来,只觉得头痛欲裂,捂着头很是难受的样子。
  换做从前,她是不会跟楚王这样的,哪怕心里都快翻江倒海,她也从来不在楚王跟前摆出难受的样子。
  可是楚景瑞毕竟是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孩子,她又偏偏知道留在京城会有多危险,也就不得不难过了。
  楚王倒是谅解她,自己坐在她对面,沉思了一会儿摇头叹气:“景瑞是我费心培养出来的,我当然也不舍得,可是情势所逼,没有办法……你还是把心放宽一些…”
  又说起之前在宫里发生的事,不免又骂了郑王一通。
  楚王妃有些诧异,眼角的眼泪还没干,就皱了眉头问:“郑王要重新立王妃了?”
  “嗯。”楚王淡淡的应了一声,噙着一抹冷笑道:“从前倒是小看了他……”说到这里他自己又忍不住摇头:“也不知道是小看他了还是高看他了,总之他走出这一步棋,可实在是…”
  楚王妃也觉得稀奇,反应过来不免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觉。
  若是她死了,楚王也会毫不犹豫的立下一个王妃的。
  当初郑王虽然对明鱼幼无情无义,可不管怎么样,这么多年以来总归没立第二个王妃,朝廷又说了祸不及出嫁女,还是承认明鱼幼郑王妃的身份的。
  可是如今郑王要娶第二个王妃了,那之前的明鱼幼…因为没了娘家,又没留下骨肉,恐怕连给她上香的人都没了。
  可真是……
  不管怎么说,别人的不幸还是能映衬得自己不是那样倒霉的,楚王妃心里好受了一些,也慢慢从儿子将要留京的打击里回过神来,问楚王:“他怎么想起要重新立王妃了?这么多年来可没透漏过这个意思。”
  楚王有些心烦的哂笑了一声:“谁知道呢…”他又对楚王妃道:“不管怎么样,你到时候多上上心,不妨跟皇后娘娘多念叨念叨。”
  娶个对他们有利又能传递消息的,那倒是好事一桩。
  楚王妃缓缓点头,就听见楚王又补充道:“倒是可以从你那娘家里头选个适龄的……”
  楚王妃出身涪陵黄家,祖籍是四川涪陵的,在蜀地很有几分名望,是被太祖亲自请出山来的名人,一百余年前才迁来京城的,很有几分来历。
  黄家在京城也是出了名的书香世家,在清流中很有名望。
  要说选王妃,身份自然不能太高,出身清流的黄家也不容易引隆庆帝忌讳…………就算是跟楚王府有那么点儿姻亲关系,可是这京城里盘根错节的关系多了去了,何况黄家要是要选边的话,得选哪一个女儿呢?
  他们家女儿可多了去了。
  只有楚王心知肚明,黄家支持楚王妃黄柔的,因为楚王妃毕竟身份最高。
  可是楚王妃却皱起了眉头,半响之后才惶惶然应了一声。
  她不敢同楚王说,她娘家那边出了些幺蛾子的事。
  黄家本来就不是世人眼里那样的请高人。
  也许从前是的,可是反正自从她出生以后,看见的就不是黄家的人如何正直如何诗书传家,而是如何汲汲营营的往上爬。
  初时还是不错的,至少她出嫁之前,娘家向来都很争气,没闹出什么风波来。
  可是自从她出嫁之后,娘家就渐渐不行了。
  不孝子第太多,家里的祖产都败得七七八八了,逐渐开始靠着典当古董过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