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金殿幽梦-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兰嫔最善于的便是嫁祸于人,这次自然也是不例外——她又将两马车相撞一事怪罪到了初心的头上。
不过她看见初心许久不说话,便也觉得自己这是在气势上战胜了对方。
或亦是想到了往后她与初心两人同在同一宫里,这日后刁难她的日子有的是。
于是兰嫔便高傲的抚了抚自己的鬓发,说道:“算了,本宫不想与你们这些不懂规矩的贱民女子计较!”
说着便让宫女赶马而去。
不过两车相撞,兰嫔的宫车丝毫无损,而初心所坐的宫车却已坏了车轴。
“娘娘,车轴像是坏了。”采如下了车,站在车轴边,说道。
这时初心亦是下车检查,发现车轴果然已崩坏。
“这可如何是好?”初心问。
“娘娘,看来只能等礼务司再派另一辆马车过来了。”采如回答。
“可是这要等到何时?很快便就日中了,到时的太阳可是烈得很!我怕我们……”初心开始担忧了起来。
“可是如今也别无他法,内宫里又没有可以修车的车夫。”采如亦是感到无奈。
这时玉靖与彩壁两人也从车上走了下来。
“姐姐,我们真的走不了了呀?”玉靖问道。
“主,咱们真要在这里等呀?”彩壁也问。
“没办法,只能这样了。”初心无奈的回答。
就在四人无济于事时,过道之上却传来了铃铛摇曳的声音。
四人皆朝过道的远方望去,只见浩浩汤汤的一行人随着一辆赤顶八宝宫车缓缓而来,而暗轿四角上的金铃亦像是在有节奏的响起。
如此规模的出行,莫非暗轿之内坐着的是圣后?
这时只听见前方传来了宫女的宣声:“永微皇太妃金驾——闲杂人等,一律回避——”
初心等人闻声皆朝过道中央走去,随即下跪磕头。接着又立即回到过道一旁跪着,等候这位皇太妃的金驾过后方起身。
初心虽不太清楚这位皇太妃是何人,不过她的地位却是极高——与太皇太尊同辈!
待永微皇太妃的宫车路过后,初心方起身。
四人皆是望着皇太妃离去的队伍看了许久,想来在场之人也是没有谁是在此前便见过如此规模的出行队伍。
“采如姑姑,你可知道这位永微皇太妃是谁吗?”玉靖口快,便抢先初心一步向采如问道。
“这个奴婢不知,不过奴婢知道这位永微皇太妃并不住在皇城里。”采如回答。
“皇太妃的身份是与太皇太尊同辈?还是与太尊同辈?”彩壁也问。
“应该是与太皇太尊同辈吧,奴婢亦不是很清楚。不过奴婢知道若是与太尊同辈的话,应该只是称‘太妃’,而不得再加一个‘皇’字。”采如又答。
正文 第七十一章 皇太妃(二)
在永微皇太妃的宫车从初心面前缓缓驶过之后,永微皇太妃用手将暗轿的帘子轻轻打开。
她对着轿下的一个宫女说道:“方才我们路过的,可是一位娘娘?”
“看其中一个的打扮甚是华丽,想来应该是宫里的一位娘娘。”那宫女回答。
而宫女口中所说的那个穿着华丽之人,便是初心。
“想必那位娘娘是遇到了什么难事,故而停在了过道之上。你且派人去问候一声,兴许能帮上什么忙。”永微皇太妃说完后,便又将帘子放下。
而那宫女亦是随后照办。
到了日中,宫车方来到了前殿。一个宫女前来汇报永微皇太妃说,圣皇如今在同心阁。
于是她便又移驾到了同心阁。
宫车停于同心阁前,永微皇太妃从车上走了下来。
方走至同心阁大殿前的石阶之上时,她便恰好遇见了从同心阁内出来的川襄王。
“多年未见,王近日可好?”永微皇太妃一见到川襄王便迎了过去,笑着便问候道。
“原来是永微贵妃,”川襄王亦是迎了上来,而脸上却也多了一份惊讶。“想不到今日本王竟能在此遇到贵妃,真是难得了!”他又说。
“多年未见王,看来王的贵体可还是一如既往的爽朗呢!”永微皇太妃说道。
“人老了,便不中用了。”川襄王亦是开怀大笑,“只是这身子骨还算硬朗罢了!”
“这些年来王为了天朝的江山可当真是劳苦功高呢!”永微皇太妃一见故人,便少不了一阵寒暄。
不过,这亦是在赞美川襄王多年来为天朝所做的一切。
“贵妃折煞本王了。”川襄王将手搭于身边,又道:“只是本王与文正大君在几日,这天朝便太平几日罢了。”
川襄王像是有所指。
“王过谦了。”永微皇太妃突然觉得此话题过于沉重。
可能川襄王亦是觉得如此,于是他便随意问道:“贵妃娘娘如何今日便入宫来了?”
“可不是前段时日太尊盛筵,老身当时身体抱恙,故而无法前来。”永微皇太妃回答道,“想来我亦是好些年未入宫见过太皇太尊与圣皇,故而今日便入宫来看看。”
又问:“圣皇近日可好?”
川襄王答:“好着呢!”
但是他又向前走了几步,仰头却是叹息道:“这天迟早是要变的!”
又说:“本王自从先帝托孤以来,每日每夜皆想着如何才能辅佐圣皇成就一番伟大帝业。然而……”
川襄王说到了一半,便不再往下说。
而永微皇太妃听后,亦只是安慰他道:“王何必如此悲观?今上圣皇自然是可以成就一番与广孝大帝一般的帝业!”
“贵妃你是见不着今上圣皇的品性!”川襄王说着,却早已转身走下了白玉石阶。
而皇太妃亦是摇摇头,她的心里自然明白:圣皇的品性懦弱,这是从小便如此了。
永微皇太妃目送着川襄王离去后,便回头,然而却在这时撞见了正从同心阁内出来的元福。
两人相见皆是诧异。
“你是?”永微皇太妃好奇的问道。
她多年未入宫,许多宫里的人她亦是早已不记得,何况元福还是一个面生的小内官。
“你不会说话?”永微皇太妃看见元福在比划着手势,于是便问。
这时元福点点头。
“可怜的孩子。”永微皇太妃像一个母亲一样,用手去抚摸了一下元福那俊俏的脸颊,嘴里还说道:“不要怪上天的不公,它总会弥补你的。”
这时元福便愈发高兴,他方想走入殿内去通报。然而却被看懂了的皇太妃拦住了,她立马对元福说道:“不用去打搅圣皇,老身自个儿进去便可。”
与元福说完,永微皇太妃便自己轻轻的推门,然后又是轻手轻脚的走入殿内。
同心阁的大殿里,圣皇正在殿上很认真的批阅着奏章。
看见皇太妃来,他先是愣了一下。最后方说道:“永微皇太妃?”
永微皇太妃先是点点头,随后便又走了上前来。
她给圣皇鞠了一鞠,笑道:“老身给陛下请安了。方才老身看见陛下如此专心,便不想打搅陛下。不料,还是……”
“皇太妃说哪里话,您来看朕,朕心里已是欣喜着很!”圣皇回应道。
“老身多年未见陛下,想不到陛下竟长大了,长成了一个风度翩翩的少年郎。”永微皇太妃看着圣皇笑说道。
“皇太妃尽说笑,朕哪还是少年郎?早已是而立之年了。”
“是啊,时间过得真快。老身记得上一次见到陛下时,陛下才十多岁。”永微皇太妃说,“当时老身还记得圣皇还有三个小内官陪着陛下一同长大。”
永微皇太妃一见到圣皇,便想起了她几年前入宫来看圣皇时的场景。
“老身记得……他们三个好像是叫‘福’、‘禄’‘寿’吧?”永微皇太妃想了想又说。
“皇太妃说得是,就是他们三个。”圣皇答。
“那如何如今便见不得他们了?老身记得陛下当年与他们三人的关系可是很要好的。”
“元禄被调到了后宫,而元福方才便出去了。”圣皇又答。
而这时永微皇太妃方突然想起方才在殿外见着的少年,她问道:“元禄可是方才的那个哑巴少年?”
圣皇默默的点头。
而这时永微皇太妃却感到了诧异:“元福此前不是还可以说话的吗?如何今日便……”
她万万没想到,她方才见到的少年便是她曾经见到过的,那个与圣皇无话不说的少年!
“皇太妃……其实,其实元福他几年前不小心误食药,因而才导致了无法开口说话。”圣皇说到此处时,亦还是感到悲伤。
“真是个可怜的孩子。”永微皇太妃又一次说道。
然而圣皇却在此时说道:“上天会加倍弥补他的。”
此话让永微皇太妃甚感意外,她竟想不到圣皇竟能说出与自己方才所说之言差不多的话语。
于是永微皇太妃便又仔细的看了圣皇一番,最后才轻轻说:“曾经老身觉得陛下长得像先皇,可是如今再一看,倒觉得陛下愈加与广孝大帝相像了。”
正文 第七十二章 福禄寿(一)
永微皇太妃的话让圣皇感到万分欣喜,要知道他可是向来都不被他的老皇叔和文正大君所看好。
“皇太妃此番话让朕很是欣慰,方才老皇叔前来与朕谈论国事。最后朕竟让老皇叔愤然离去……”圣皇说道。
“陛下不必在意,襄王三世亦是为了这天朝江山。故而有时他谈论到一些国事之时,亦会忍不住大声说几句。不过他亦是无恶意……”永微皇太妃亦说道。
川襄王是广孝大帝的兄弟,虽不是亲生,可是广孝大帝却待他极好。而永微皇太妃在广孝大帝还在世时亦有幸与他结识,故而除了已逝的广孝大帝外,兴许这世上也就只有永微皇太妃是真正了解川襄王为人的人。
“朕知道老皇叔亦是为了朕好,可是朕每次都会让他老人家失望。”圣皇说,“便拿今日之事来说,武德大君当着满朝文武大臣之面斥责朕,可是朕却不敢反驳他一句……”
“陛下人善,自然是不想与他人多辩驳。”永微皇太妃却说道。
“方才老皇叔就是如此说朕的。他说先皇人善便罢了,想不到朕比他更善……最后老皇叔还骂朕像个懦夫。”圣皇说着,便愈发低着头。
“陛下宽恕襄王便是了,他亦不是个嚣张跋扈之人。”永微皇太妃像是一直在替川襄王说话,兴许她是担心圣皇会因此加罪于川襄王。
“皇太妃所言极是,朕可万万不会怪罪老皇叔的。”圣皇又说,“今日武德大君在赤阳宝殿内当面斥责朕,朕也是未想过要加罪于他。”
圣皇说道此处时,永微皇太妃却在他身上看见了先皇的影子。
如今的圣皇就与当年的先皇一样——面对登氏一族不敢多说一句。
“陛下,老身只是一介女流。朝中之事本不该开口多言,只是这武德大君若是得不到一丝惩戒,他日若是其他人效仿起来……”永微皇太妃为此表现出了担心。
可是她却万万未想到,圣皇竟会如此说道:“不打紧,朕还有老皇叔与文正大君在。”
此话让永微皇太妃愈加感到不安,也不怪方才川襄王会与她说:她是没看见圣皇的品性。
看来川襄王所指的,想必就是圣皇如今的这种类似于先帝的懦弱性格。
“陛下处处依靠襄王与文正大君,这若是哪天他们不在了。那陛下……”
正当永微皇太妃想多与圣皇说几句时,元禄却意外的从同心阁外跑了进来!
元禄是自小就惯了的,在圣皇面前丝毫没有内官的样子,就连圣皇的宫殿也是像如今这样想来便来,想走便走。
元禄见到了永微皇太妃像是被吓到了,他先是愣了好一会儿,随后方想起了眼前的这位娘娘便是他多年前见过的永微皇太妃。
最后元禄才跪下行礼道:“奴下给皇太妃请安!”
永微皇太妃笑着应道:“起来吧。”
不过她此时还未想起她亦是曾与元禄见过面。
而这时圣皇一见元禄,就拿起了案上的一支笔朝他扔了过去!
“好你个元禄,先给皇太妃请安也不先给朕请安。当真是愈发不懂规矩了!”
圣皇说着,又朝他了一支笔过来。
“陛下不要动怒,元禄这孩子不是从小便如此了吗?”永微皇太妃说道。
此时她方回忆起了元禄。
“老身记得几年前见着你、元福和元寿时,你们才那么高一点。”永微皇太妃用手比划了一个高度,对元禄笑说道。
“承蒙娘娘厚爱,竟还记得奴下。”元禄毕恭毕敬而答。
“不过老身记得元寿似乎是与陛下同岁?”永微皇太妃转身问圣皇道。
“嗯。当时朕就只觉得与元寿很聊得来,而觉得元福与元禄很是拖朕后腿。”圣皇看着元禄便说道。
“奴下如何就拖陛下后腿了?奴下不就是比陛下小了那么几岁,陛下就如此小看了奴下?”元禄反驳圣皇道,“要知道,奴下如今在后宫混得可好了!”
“皇太妃您看看,这小子在朕面前就是如此放肆!朕想管都管不住他。”圣皇假意向永微皇太妃抱怨道。
然而永微皇太妃却笑说道:“看来陛下与元禄的感情还是如此的好呢!”
说着便又回头问道:“当年的元禄与元福两人皆长成了儒雅少年,不知与陛下同岁的元寿是否早已是一位风度翩翩的美男子了?”
又问:“如何老身到了如今还迟迟未见元寿?”
“皇太妃有所不知,”圣皇回答道,“元寿三年前便已经出宫了,如今还说不准什么时候会回来呢。”
“元寿出宫了?”永微皇太妃疑惑的问道。
而未等圣皇回应皇太妃之时,元禄却先在一旁插话道:“陛下先与皇太妃聊着,奴下先退下了。”
“站住,你上哪去?”圣皇却突然没好气的问。
“奴下方才不是与陛下说了吗,奴下这是要退下了。”元禄愣是与圣皇“杠上了”。
“那你来此就是为了看朕一眼?”圣皇又问。
“这个自然不是,”元禄回答道,“方才太尊让奴下来请陛下去一趟寿安殿。太尊说了,她已让御膳房给陛下熬了一些老汤。想着陛下近日劳累,故而让奴下来请您过去。”
此时的永微皇太妃在一旁,她听着后便又笑着对圣皇说道:“太尊对陛下可真正是好。”
又说:“如此,那老身便先告退了。”
“不急,朕批完这些奏章再过去。”圣皇指着案上那一摞摞的奏章说道。
不过他亦未对何人说。
接着永微皇太妃便行了一个跪安礼。
而圣皇也对元禄说:“你也是要回去交差的,就顺道送一下皇太妃吧。”
圣皇说完,便又一头扎进了那一摞摞的奏章堆里。
最后元禄领了旨意后,便护送着永微皇太妃一同走出了同心阁。
在两人出了同心阁后,永微皇太妃便很快的上了她来时的那辆马车。
但是她在离开前,还不忘问了元禄一句:“你可晓得那个元寿是因何出宫?”
这时元禄顿了顿,最后才开口回答道:“回皇太妃的话,元寿是因为他母亲荣圣夫人在三年前逝世了,所以才出宫戴孝三年的。”
正文 第七十三章 福禄寿(二)
“真是个可怜的孩子。”永微皇太妃再次说了这句话。
“皇太妃人就是善。想当初这元寿在奴下和元福两人之中可算是好的,咱们三人就他一人是还有一个母亲的。像奴下与元福,哪有那个福气!”元禄在一旁笑着说。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元寿在宫里那么多年,想来亦是未尽多少孝心……”永微皇太妃又说道。
这时元禄却无言以答,而永微皇太妃亦是放下马车的帘子,随后下令离宫。
最后,永微皇太妃的出行队伍又再次浩浩汤汤的启程了。
在走至了离皇城大门的不远处,队伍们便进了通往皇城外的暗道。
皇城是由一条两岸宽达数百步之远的护城河所围揽着,而通往皇城的地面通道是一条隐藏于护城河里的大桥。
不过此桥平时并不浮现于水面,而是只有早朝或是权位高之人入宫时,守城的侍卫方让大桥浮出水面。
而其他的人若是要出入皇城,便只能走暗道。
但是为了皇城的安全,皇城内的暗道皆如错综复杂的迷宫。而若想在地下暗道中不被迷路,便只能由专门的侍卫来领路。
而在地面之上。为了皇城的安全,曾经亲自构建皇城的人便命人在护城河内养了许多食人的鱼。
当永微皇太妃的队伍从左边的暗道中走出来之时,右边却有一个翩翩公子骑马而来。
在看到了永微皇太妃的队伍之后,他便问了在右边暗道的路口处站值的守卫。
“这是何人的队伍?声势竟如此浩大?”
“回元寿公公的话,听说这是永微皇太妃的队伍。”
听完了那守卫的回答,元寿方想起了,原来那轿子内坐着的,便是他几年前见到过的永微皇太妃。
他原想着过去问候一声,可是再想想,为了一句问候便去拦皇太妃的队伍,这似乎有些冒失,于是他便作罢了。
“将暗道大门打开,洒家要进去。”他又对守卫说道。
而守卫们也皆很快打开皇城暗道的大门。
皇城的前宫暗道分为左、右两条,为了在出行之时不会堵塞,故而皇城的两条暗道皆是右进左出。
“公公,可要侍卫带路?”这时,那个守卫又问了元寿一句。
“不用,洒家认得路。”说着,元寿早已驾马进入了皇城暗道。
而那侍卫也好奇:想不到元寿已出宫三年,如今回来却还记得那“地下迷宫”的路径?
皇城的暗道其实并不暗——暗道的两旁皆有灯火照明,传说这灯火为永明之火,是不会被熄灭的。
元寿凭着自己曾经的记忆,一步一步的走出了皇城暗道。
而在回到自己的住所之后,他便想着先去与圣皇汇报一声。
当他在宫人们的带领下来到了同心阁时,却发现圣皇正在元福的搀扶之下上了马车。
在看到了元寿之时,圣皇与元福两人皆是惊喜。
圣皇连忙让宫人们先逗留一会儿,随后再启程。
“元寿?”圣皇惊喜,“想不到你竟这么快就回宫了。”
元寿赶到了圣皇的马车前,给圣皇下跪行礼,道:“奴下拜见圣皇陛下!”
“起来,起来吧!”圣皇连连说道。
“陛下这是要?”元寿看着圣皇的马车队伍,便又问道。
“你今日回宫,朕本该与你聚一聚。可是如今太尊让朕去一趟寿安殿……那朕今晚再与你细聊吧。”圣皇回答道。
“那奴下护送您过去。”元寿又说。
“不用,你今日回宫,对宫里的事物想必都已生疏。毕竟三年来,宫里的变化可是很大的。你且先随意走走,适应适应。朕与元福过去便可。”圣皇答道。
“如此……那奴下遵命便是了。”元寿想了想,又抱拳而答。
随后圣皇的马车便离开了同心阁,朝后宫方向而去。
◆
而在寿安殿内,太尊与安靖夫两人正盯着桌上的一份汤看了许久。
过了好一会儿,太尊对安靖夫说:“你再去那银制的如意来试一试这汤,看看里面有没有毒。”
这时站于一旁的安靖夫便笑容满面的与太尊说:“太尊,这汤您都让奴下试了三遍了。而且这试膳的也早试过了,这汤没什么毛病!”
尽管安靖夫这么说,但是太尊还是放心不下。
她又说道:“你就去再试一试又如何?且问儿还未到,要是有歹人趁着这空当在汤里下毒这可如何是好?”
“太尊您可真是多虑了,有哪个歹人会如此大胆的会在圣皇的汤里下毒呀?”安靖夫还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
“哼,这世上想害我问儿之人又非没有。”太尊回应道。
“这歹人就算是真的来了,他也逃不出奴下的手心呀!”安靖夫此言充满了毒辣,可是他却并不表现于脸上。
“行了,少在一旁耍嘴皮子了。都一把年纪了,还不消停着一会!你赶紧去拿东西来试一试这汤。”太尊说着,还硬是推了安靖夫一把。
而安靖夫见拗不过太尊,便也去照办了。
过了一会儿,安靖夫便拿着一个银如意走了进来。
在测了汤没问题之后,太尊才又安下了心。
“如今,孤家就等着问儿来了。”太尊说,“你且去将如意放好。”
“奴下觉得还是不放的好,保不准太尊您一会儿等不到圣皇来,您又得让奴下再去拿一次。”安靖夫像是在说笑。
“都这个时日了,想来问儿也应该到了。”太尊望着殿外,说道。
“太尊,这汤可都凉了,是否让奴下去给圣皇温一温?”
“不用,要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