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堂归燕-第4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一人敢站出来提议,立即便有人纷纷上前朗声附议。

    李启天眉头紧锁,额角青筋直跳。

    又是这么说,又让他调派逄枭回来!难道他开了逄枭江山就守不住了不成?难道骁勇善战的就只他一个?他手下武将多了去了,加起来都不如一个逄之曦?

    李启天沉默不语。

    立即有善于揣摩商议的站出来反驳:“忠顺亲王早年便有连番抗旨不尊的前科,圣上仁慈不予以追究,可忠顺亲王却越发的变本加厉。如今在南方,以赈灾威名,四处搜罗粮草,趁此机会霸占了粮道,让朝廷无粮草可支应前线,其心当诛!”

    “臣附议!臣以为,忠顺亲王狼子野心,居心叵测,此时将人调回,完全是引狼入室,极有可能让大周兵马腹背受敌!”

    此言一出,立即便有极佩服逄枭的武将出列,声如洪钟的反驳:“你一个只知道躲在人后的家伙,你打过仗吗!你见过战场上的残酷吗?真要叫你上战场,怕是要吓的尿了裤子,孬种!你又有何资格诋毁忠顺亲王!忠顺亲王为建立大周立下汗马功劳。为人坦荡忠厚,对圣上忠心耿耿,全是你们这起子小人背后撺掇,几番挑拨,造谣生事!诋毁忠顺亲王,挑拨圣上与臣子的关系,你居心何在!”

    文臣被气的胡子直抖:“金銮殿上,岂能容你放肆!圣上英明,一切自有定夺,岂是旁人几句话就能左右的?你如此说话,未免将圣上看轻了!”

    ……

    李启天眉头紧锁,听着下头人又为了逄枭吵了起来,心中烦躁无以复加,恨不能将这些不省心的都叉出去砍了。

    他本不想让逄枭接触虎贲军,不想他重掌兵权,好好的赈灾,他竟有弄出这么多的名堂来,分明就是成心与他作对!

    他在外大批量收购粮食,害的抵抗鞑靼的队伍都吃不上粮,如今又造出这样打的威势,让男方百姓对他赞不绝口,李启天当真快被气出魔怔来。

    “住口!”

    忍无可忍之下,李启天大声怒吼。

    金銮殿上再度恢复安静,人人谨慎的垂头,齐齐道:“圣上息怒。”

    “息怒,息怒!”李启天曾的起身,负手满地打转,“鞑靼快打到跟前,难道众卿家就只会在朝堂上争吵?鞑靼人若真的打进京城,遭殃的不只是朕,还有诸卿的家眷,更有城中的所有百姓!

    “一旦闹的个国破家亡,鞑靼铁蹄踏过京城直奔中原,那么所有百姓都将被笼罩在铁蹄的阴影下,他们会被虐杀,被奴役!”

    李启天说的义正辞严,字正腔圆,铿锵有力:“朕绝不容许那样的事发生。朕不会退后半步,就要守在京城,做大周最后的一道防线!”

    “圣上仁厚!”臣子们纷纷叩头,更有甚者,还有感动的掉下眼泪的。

    李启天语气稍缓,道:“至于忠顺亲王,南方灾情严重,赈灾也是为朕平息南方之乱,忠顺亲王能力卓绝,不论是放在南方还是北方,都有他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臣子们行礼,大家哪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李启天明摆着就是不想逄枭拥有兵权!

    有老臣暗自摇头叹息。圣上也不知是哪里来的自信,鞑靼如今又陆衡的财力支撑,加之思勤与陆衡都是善谋之人,季泽宇一人率领十万兵马,在缺少粮草支应的条件之下苦苦支撑已是不容易,何况身边还有个指手画脚的高文亮?

    这个时候,他们节节败退,都快要退到了京城,可圣上却依旧盲目自信,觉得自己也是个马上皇帝,能守得住京城……

    有老臣甚至快要掉下眼泪来。

    这动荡的朝局之下,百姓们将来的日子只有更苦。

    大朝会后,李启天的旨意便被内阁拟写妥当,李启天过目后分发去了全国各地。

    不出半个月,各地勤王大军便纠结起来。即便李启天已在圣旨之中明确“粮草自卑”,可为了天下的安稳,为了中原民族不被异族统治,各地依旧有亲王的兵马纷纷往京城赶去。

    旧都,逄枭、云言才,自己镇守在南方的十万平南军首领,新上任不久的冯督帅同样也接到了圣旨。

    冯督帅奉旨统领十万平南军镇守在大周与南燕之间,本就清闲,加之平南军被逄枭带了出来,训练有素,冯督帅从前又曾在逄枭麾下,一接到圣旨,立即就赶到了旧都来与逄枭商议。

    “王爷!京城告急,鞑靼人竟欺负到咱们京城去了,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只要您一声令下,咱们十万平南军立即跟着王爷北上,就不信咱们一群好汉,揍不过鞑靼那群莽夫!”

    逄枭哈哈笑着拍了拍冯督帅肩膀:“冯兄还是如此豪爽。对,咱们大周朝好男儿多的是,肯为国竭尽全力的人也大有人在,咱们推翻北冀昏君那是咱们自己的事,可异族要想入侵,可要掂量掂量他们的分量!”

    冯督帅被说的热血沸腾,连连点头:“王爷说的极是!”转念一想又有些犯愁,“打仗的事都好说,咱们弟兄悍不畏死,没有一个孬种,可是圣上吩咐粮草自备,这可就着实难住咱们了。王爷,您说这可怎么好?”

    逄枭苦笑了一下,随即又意气风发的道:“怎么好?就算是一路喝凉水吃观音土,咱们也要赶回去守住京城。如今就是赶上了这样的年景,难道能因为这些原因,就不管大周,不去救圣上了?”

    “王爷说的是!”冯督帅连连点头。

    云言才也坐在厅中跟着一起议事,将逄枭与冯督帅的话听的清楚,也对逄枭在军中的威望有了深刻的了解。

    看来即便是离开平南军已久,逄枭当初在平南军中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而逄枭亲自带出来的虎贲军之中那便是更不用说了。

    也难怪秋家会如此重视逄枭。

    逄枭仿佛这才注意到云言才,笑着道:“云大人这些日子为了赈灾之事操劳太多了。只是圣上勤王旨意一下,本王少不得要赶回京城,往后这赈灾之事还是要交给大人。”

    云言才忙起身道:“王爷言重了。这些日王爷购置的粮草陆续送到,加之王妃庄子上送来的粮食,已足够百姓们熬过这个冬天,王爷品性高尚,用自己的银子养活百姓,还不肯居功,下官着实被王爷的高尚折服。”

    “云大人着实太过言重。”逄枭惭愧的连连摆手,“本王所做的远远不够。如今身大周国祚危在旦夕,本王即将赶回京城,这旧都一代大小事务就都拜托云大人了。”

    “这都是下官分内之事。”云言才行礼。

    逄枭与云言才寒暄一番,就又告诉冯督帅:“回去告诉弟兄们,准备妥当,随时听吩咐拔营启程。大家伙儿先带上口粮,沿途本王会想办法让大家不饿肚子的!”

    “我们自然相信王爷。”冯督帅与逄枭行了礼,便快步离开。

    逄枭沉思片刻,就赶回了秦府。

    此时南方的天气虽还寒冷,可到底照比京城还差得远,逄枭只在单薄的外袍外披一件披风便能应付过去,秦宜宁却是披着毛领子的大氅缩在被子里。

    屋内炭炉燃着,秦宜宁依旧有些冷,正侧坐在拔步床旁让冰糖绑着诊脉。

    “虽只过去半个月,可这一次的脉象却很明显了。”冰糖面带喜色,笑着道:“王妃的脉象来往流利宛若滚珠,应指滑圆,是明显喜脉。恭喜王妃,果真是有喜了!”

    寄云、含笑和紫苑在一旁都禁不住笑。

    秦宜宁也开怀微笑。在逄枭用了那种药后,她终于能确定自己的喜脉,也能够确定了逄枭的身子无碍。

    “恭喜王妃!”寄云带着婢女们行礼。

    秦宜宁笑着应下,抬起修长白皙的手摆了摆,刚要开口,却听外头粗使小丫头大声问候着:“王爷!”

    帘笼一挑,逄枭一面解开披风一面绕过屏风,见秦宜宁眼角眉梢皆是笑意,婢女们也一个个面带喜色,不由得问:“怎么了?发生什么好事,竟笑成这样?”

    冰糖笑着上前,“恭喜王爷,王妃已有了一个月的身孕。”

    “恭喜王爷。”婢女们再度行礼。

    逄枭站在床榻旁,呆呆的看着秦宜宁,好像一下子吓呆了,手脚都不知该往哪里放。

    “你是说,宜姐儿有了身孕?”

    秦宜宁佯作怒气,哼了一声:“怎么瞧着王爷还很不欢喜的模样。”

    “不,我哪里……我真是高兴都来不及,咱们要有第三个孩子了!真真是天大的喜讯!”逄枭才消化了这一番话,欢喜的差点蹦起来。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勤王

    秦宜宁已许久没见过逄枭这般小孩子似的模样,禁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

    逄枭大步走到拔步床旁,侧身挨着秦宜宁坐下,凤眸之中依旧满是惊喜,上下打量着秦宜宁,像是在坚定一样宝物。

    冰糖与寄云对视一眼,便悄然无声带着紫苑和含笑退了下去,将房门轻轻掩好。

    “看什么?难道是第一天认得我?”

    长臂一展,将秦宜宁搂在怀中,逄枭满足又愉快的叹息一声,“真好。昭哥儿和晗哥儿要有弟弟妹妹了。”

    秦宜宁枕着他的肩膀,整个人都被他身上淡淡的草木香气和冬日里特有的冷香包围着,安心的点点头,“只是希望昭哥儿和晗哥儿下次见了我可别不认得娘了。”

    逄枭掐她脸颊一把,“不会的,岳父和外婆都特别注重这些,先前两个孩子不是一直看着你我的画像吗。再说我也会尽快结束眼下的局面,不会让你和孩子一直分别的。”

    听的出他语气之中的振奋,秦宜宁笑着问:“可是朝中有了什么进展?”

    “圣上已下旨天下兵马进京勤王了。”

    “这原也在意料之中。”

    鞑靼人就快打到京城,李启天若再不下旨,难道要坐以待毙?

    秦宜宁坐直了身子,长发随着她动作柔顺的垂在肩头,映着她白皙的面庞,在灯光下仿佛泛着莹莹的光。

    “这么说,你要带领府兵进京勤王?”

    “还有平南军。今日冯大壮已经找来商量过了。圣上还让勤王之师自备粮草。”

    秦宜宁嘲讽的笑了,“这碗羹现在吃了,往后可不好克化。”天下大乱之时,各地有志之士不在少数,谁能保证入京后人人都没有异心?到时李启天拿什么来防范,又拿什么来封赏?难道依旧是只动动嘴吗?

    逄枭修长的指头滑过她柔顺如丝缎的长发,触手是一片微凉,“这次上京,我原打算带你同去的。可如今你情况不同……”

    秦宜宁笑了笑打断逄枭未尽之言,“你总不会想将我留在旧都吧?”

    逄枭一时语塞,他的确是这么想的。

    可看着秦宜宁明亮的仿若洞悉一切的眼神,逄枭的话便说不出口了。

    “你难道不怕我被人掳走?这里可是距离秋家产业不远,秋飞珊那人做起事来不择手段,上次与你谈崩了,她绝对不会轻易放弃,必定会寻各种法子来达成目的。”

    逄枭听的脸色都变了。

    “你跟我一起回去。”逄枭一把拉住她的手,干燥的唇落在她细腻的手背。

    秦宜宁噗嗤笑出声来,“你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咱们先回北方,若是实在不合适带着我的时候,你再寻个妥善的地儿将我藏起来。”

    说的像是要藏宝物一般,可她果真是他的宝物。

    “好,都听你的。”

    逄枭看过秦宜宁,嘱咐她先吃饭,又去了外头找谋士们商议回京之事。

    “南方赈灾虽算不得顺利,但王爷散尽了宝藏,好歹给了百姓们活命喘息的时间,眼下再有两个月便是春暖花开之时,今年好生劳作,好歹不至于饿的没活路。”谢岳笑着,脸上皱纹都多挤出两条。

    徐渭之也道:“说不定待到秋收之际,鞑靼人就已经被赶出去了。”

    “哪里有那么容易。”逄枭禁不住笑着道,“鞑靼人这次有了陆家的支持,陆家又联合了不少北冀国想着匡复国朝的旧部,此番战事进行的极为焦灼。季岚并非愚笨之人,论打仗用兵,就算是我与他对上怕也站不了上风,如今被压制,全然是客观原因造成。”

    “王爷说的极是。定国公同样骁勇善战,可是掌不住朝廷的补给迟迟不到,将士们饿着肚子,自然有怨气,加之高文亮在旁指手画脚,这兵马就更加难调派,何况战事败退一次、两次,之后士气上受损。种种不利的条件叠加在一处,可一说都叫定国公给赶上了。”

    众人皆是一阵唏嘘,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占,也难为季泽宇怎样一直坚持到现在的。

    逄枭与众人谋士仔细商议了一番,大军开拔可不似他们几十人说走就走,必须经过严密的部署才行,好在众人都经验丰富,行军之事算不得什么难题,逄枭带领众人待到将回京之事一切细节敲定,便吩咐人先去预备,随即起身就往内宅去。

    “王爷今日怎的如此匆忙?”看着逄枭的背影,徐渭之有些疑惑。

    “许是即将启程,还有许多要预备一并带去的吧。”毕竟此处是王妃的娘家。

    众人心里疑惑,也不过转眼就丢开手各自去忙碌了。

    逄枭则是飞奔着回了内宅,不转眼的盯着秦宜宁,生怕她磕碰着有个什么闪失。就连冰糖和寄云几人忙来忙去收拾行李,逄枭都怕他们吵着了秦宜宁。

    “王爷这是做什么,我如今好的很,身子也不觉得有任何不妥,王爷何必如此紧张?”

    逄枭连连摇头:“你有了身孕,一切自是要小心一些的。我待会儿让人多预备几层褥子,还有你给我赶制的鸭毛褥子,这次正好给你派上用场,免得马车颠簸。”

    秦宜宁只得点头应下,“有你在身旁呢,又不会有任何意外,你何必如此紧张?”

    他哪里能不紧张?之所以狠下心来用了那种药,就是怕秦宜宁有孕再受分娩之苦,谁料想老天自有安排,她依旧还是有了身孕。当年种种现在逄枭回想起来都觉得后怕。女人产子着实太过危险,逄枭干着急又帮不上忙,只能无时无刻不小心着秦宜宁的情况,将所有细节都关注到,该做的都做到极致。

    就在逄枭与秦宜宁紧锣密鼓的安排行程,预备帅军回京勤王时,李启天呆坐御书房,正在发呆。

    手上战报仿佛有了温度,越来越热,炙的他不自禁松了手。

    薄薄一张纸飘落在地,而上面的消息却仿佛重于千斤,压的李启天喘不过气来。

    “混账,混账!都是一群废物!”李启天猛然暴起,愤怒大吼,“十万虎贲军,加上五军营、神机营,竟然抵不过区区一个鞑靼!退守京城?若是京城再失手,大周朝都不复存在,还能继续退往何处!”

    “圣上息怒!”兵部侍郎扑通一声跪地,惊恐之下抖若筛糠。

    熊金水等内侍更是纷纷跪倒在角落,不敢发出一点声响,生怕圣上将注意力移到他们的身上。

    除了对李启天的畏惧,所有人的心里都仿佛笼罩着一层阴云。

    季泽宇与高文亮兵败如山倒,一行人已在往京城退守,鞑靼的铁蹄一旦踏破城门,他们这些人岂不是都要跟着陪葬!

    他们真想一走了之,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免得银子没得多少,却落个丢掉小命的下场。

    李启天满腔怒火无处散,偏又想不出其他办法,只得准奏。

    回到养心殿,身上就像是长了草一般让他坐立不安,闷头出了门身一路憋着气在外游荡,不知不觉便到了坤宁宫。

    午后的坤宁宫中透着暖意,内外间都燃了银霜炭。皇后正斜歪在暖炕上看书,听闻宫人问候之声,忙起身下地,端雅的行礼:“臣妾参见圣上。”

    李启天仿佛被激怒的斗牛,鼻孔里哧出一声,大马金刀落座,黑沉着脸气的喘粗气。

    如此盛怒模样,惹得坤宁宫众人噤若寒蝉。

    皇后努力回想近日的所作所为,生怕有什么做错了惹得天子不快。但绞尽脑汁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便只能作罢,将一切都归咎于朝堂之事上。

    宫女端来茶盘。皇后转身接过白瓷盖碗,双手端着轻放在李启天手边,柔声道:“圣上请用茶。”

    李启天面容狰狞,咬牙切齿的看着那茶碗,翻腾的怒意和对未来的恐惧以及对逄枭的妒恨在发妻跟前仿佛再无须掩饰。

    宽袖一扬,茶碗被狠狠的掀翻在地,碎瓷声响唬的皇后浑身一抖。

    “圣上息怒。”皇后忙吩咐宫女来捡拾碎片,不敢用扫帚和簸箕,生怕扫地的声音扰了天子。

    李启天却不领情,盛怒之下顾不上颜面,大吼道:“息怒,息怒!所有人都只会让朕息怒,却想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我大周的兵卒难道都是三岁孩子,遇上鞑靼人就吓的屁滚尿流,一路只知道退守!”

    皇后一声不敢吭,得知这样的坏消息,也不怪圣上动了震怒,就连她个女眷也觉得心里发寒,国破家亡的刀子仿佛已经悬在头顶。

    李启天拍着桌子怒道:“逄之曦那个阴险狡诈的混蛋!早日日便知那厮心机深沉,如今想不到他竟会不顾国朝廷的安危!”

    皇后一听李启天提起逄枭,心里就陡然一跳。

    难不成,逄枭去了南方起兵造反了?

    李启天拍着桌面,愤然的道:“他也不知哪里来的银子,大肆收购粮食,如果不是有他从中作梗,定国公军中也不会缺少粮草,闹的军心大乱!逄之曦果真天生就是来克朕的!”

    皇后听的眨了眨眼,原来不是逄枭造反了。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慌乱

    皇后长吁出一口气。只要不是逄枭造了反,大周朝就还有救。她自认不是什么聪明的女子,不能与忠顺亲王妃相比,可久居高位,又常与勋贵女眷们交流,对朝中之事皇后也是知道一些的。

    这天下稳定与否,并不全在李启天,而在逄枭。若是逄枭肯甘心为臣,就一切好说。可若逄枭几时有了反叛之心,凭李启天是根本抵挡不住的。这也是为何李启天几次三番要铲除逄枭的原因。

    只要不是逄枭造反,他们不至于腹背受敌,眼下的危机也还有希望可解。

    皇后堆笑,劝说道:“圣上息怒,忠顺亲王奉旨赈灾,购置粮食养活百姓也是职责所在,您千万别动气。这会子正是内忧外患,需要圣上与臣子们齐心合力共同抗击鞑靼的时候,圣上若是这会子误解了忠顺亲王,怕就要着了有心之人的道。”

    皇后的声音不疾不徐,小心翼翼观察着李启天的神色将话说完,没见李启天当场暴怒,皇后心里暗暗的松了一口气,暗想圣上到底也是个聪明人,不会在这等关键时候不分轻重的行事。

    可谁知她的一口气许是松的太早,李启天黑沉着脸抬眸看着皇后半晌,忽然随手抓了一样东西便往皇后身上砸来。

    二人距离不远,皇后又没有防备只,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一个硬物正中她的额头,疼的她眼前发黑,甚至有一瞬失去了神智。

    看着落在地上破碎成几片的瓷碟,李启天的怒吼仿若咆哮的狮子:“好,很好!朕这些年竟养出个别人的皇后来!”

    皇后刚一回神便听见这话,心里咯噔一跳,立马警觉自己方才是多言了。

    提裙摆端正跪下,皇后连磕了三个响头,耳中嗡鸣头上生疼也不在乎。

    “圣上息怒,臣妾一切都是为了圣上着想。如今正是急需抵抗鞑靼的时候,着实没有再去考虑其他的时间。圣上乃当世明君,一切都想的清楚明白,臣妾也是关心则乱才会多言。臣妾不该干预朝政,臣妾再不敢了。”

    李启天眯着眼盯着皇后的身影,怒气稍微缓解了一些。

    他的妻子他还是有所了解的。这女子就是个寻常村妇,厚道,干起活也麻利,她是命好嫁给了他,才有了做皇后的机缘,这些年来一直安分守己,也从不会多参与朝堂之事。她做人做事又都笨笨的……

    若是会做人做事,又哪里会为逄枭说情?

    李启天虽想得开,可依旧意难平,嘲讽道:“里外不分说的就是你这样的人。朝廷中那些大臣们各站一派,各有各的考量,没想到到了你这里也是如此,真真叫朕恶心的很!”

    皇后浑身冰凉,像是寒冬腊月被扔进了冰窟窿。

    当年他们只做寻常夫妻时,即便谈不上有多蜜里调油,可也照旧是夫妻和美的。

    只是李启天越爬越高,她也就距离他越来越远了,如今竟已经看不上她了!

    她人老珠黄,可宫中那些娇艳欲滴花骨朵一般的女孩可不少。想来多年夫妻,到如今李启天看遍了繁华,就算亲情都给磨的一干二净了?

    虽然这样想也能宽慰自己,也想得开,但皇后脑海中却有一个声音在否定她,逄枭与秦宜宁也是成婚多年了,可逄枭对秦宜宁却从来不会如李启天对她这般,当众让她出丑,让她颜面扫地,甚至还对她动手。

    皇后低着头,紧抿着双唇,不知该如何劝说李启天,也不知该还能说些什么,只觉得心灰意懒,再无心思去关切李启天到底要做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