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皇穿成林妹妹的那些事-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曌则是悠闲的说:“浣纱,你这做什么?谁不知道这贾府里头,宝二爷是什么样的人物儿?最是心善面慈的主儿,从来不打骂丫头,你跟着他,是你的福气造化,你如今这么哭哭啼啼,是嫌弃宝二爷么?话说过来了,你前主子,贵妃娘娘都最是疼爱宝二爷,如今你倒是嫌弃了,这摆明了找打!”
  武曌说着,还像模像样的瞪了一下眼睛,浣纱顿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求饶不好,毕竟武曌把话头都堵死了,不求饶也不好,不求饶怎么监视武曌?娘娘给的任务做不完,不是等死?
  贾宝玉也说:“是了,你跟着我罢,用不着这么哭,你回去就跟姐妹们一处顽,我这里压根没有什么规矩。”
  浣纱还想再说,武曌先抢了她的话头,说:“你们还等着什么?将她搀起来,这样哭哭啼啼的,成什么样儿?”
  那面婆子丫鬟赶紧把浣纱拎了起来,浣纱想要说话,却没人理她,武曌已经说:“让你去做半个主子,又不是杀了你。”
  说罢了,就与贾宝玉道别,先走了,贾宝玉则是新收了一个丫头,欢喜的什么似的,自然不缠着武曌,就把浣纱带走了。
  很快府上就听说了,贤德妃的一个丫头,跟在宝二爷身边儿,别看只是一个丫头,但是那娇滴滴的姿容,可是一般太太小姐都比不上的,虽然做宝二奶奶是没戏了,毕竟是个丫鬟,但是做个通房丫头,或者扶成了小妾,也是未可知的事儿。
  按理来说,浣纱应该混得不错,毕竟贾宝玉的新鲜劲儿还没过去呢,但是其实并不这样儿,毕竟贾宝玉那院儿里,人精多得是,一个个丫头比小姐还精着呢,突然有人空降过来,怎么能不给点颜色看看?若不给颜色,指不定哪天就爬到自己头上去了。
  这天武曌准备去北静郡王府上,看看老太妃,从碧纱橱出来,走出贾母的院落,路过贾宝玉的外书房的时候,就看到几个丫头围着浣纱。
  那几个丫头不用说了,自然就是晴雯他们,那里头还有贾宝玉的大丫头袭人,袭人站在旁边儿一直没说话,但是冷眼看着,也没有阻止。
  晴雯指着浣纱,话音儿十分尖酸刻薄,说:“真把自己当个主子?别以为是宫里头来的,就怎么样了?天天不是偷鸡摸狗,就是偷懒生事儿,你以为自个儿在爷们儿面前告个状,了不起了?”
  麝月在一旁说:“你们先别吵,我问你,我们宝爷平日里待你不薄,姐姐妹妹也是,知道你是宫里头来的,你好金贵,自然让着你,不让你干这个,不让你干那个,你好么,觉得我们姐姐妹妹不好,直说就完了,平白做什么背后的勾当?就算我们千不好万不好,那袭人姐姐,也是你能告状的?”
  晴雯则是冷笑说:“什么姐姐妹妹,她俨然把自己当成主子,咱们是奴才!好个不要脸的下贱货色,成天就知道涂脂抹粉的勾引爷们儿,还会做什么?烧个水烫个手,端个茶扔了碗儿,拢个火你还能把火弄灭了,合该一个下贱鬼!”
  另一边的袭人则是淡淡的说:“好了,你们少说两句,浣纱到底是咱们宝二爷的心头宝呢。”
  她这一句话,简直给大家拱火儿,恰到好处,晴雯顿时炸了,说了一句“她算什么”,劈头盖脸就开始骂,骂的浣纱直发愣。
  武曌从旁边过,浣纱一看,顿时扑过去,扑倒在武曌脚边儿,哭诉说:“姑娘!姑娘!您把我要回去罢!把我要回罢!求你了姑娘!”
  武曌笑眯眯的,低头看了一眼抱着自己脚腕的浣纱,说:“这……你自个儿做不好,就想挪来挪去,那可不成,若是能做的好,在谁身边儿不是一样的?再者说了,大家素日里都知道,贤德妃娘娘没进宫的时候,待宝玉是最好的,也最疼宝玉,你在宝玉身边跟着最好,贤德妃娘娘若是知道了,也定然是欢心的。”
  她这么一说,旁边那些贾宝玉的丫头可算是松了口气,知道她们骂得对,这浣纱没人给撑腰了,当即底气又足了。
  武曌见她们跃跃欲试的,恨不得撸胳膊挽袖子,就说:“好了,瞧你们,顽的正好儿,我也不打扰你们了,去顽罢,我这边儿还赶着去见老太妃呢。”


第53章 老黄瓜!
  武曌今天去北静郡王府上看老太妃,刚进府们,就看到了小六儿,小六儿跳窜窜的过来,手里捧着一大摞的册子,恨不得比小六儿那小包子身材还要高的一摞。
  也亏得是小六儿从习武,按照小六儿的口吻说,自己从三岁就开始练武了,郡王说他是个练武的好料子。
  小六儿从一大摞册子后面撇着头,往前跳窜窜的跑着,就看到了刚进府们的武曌,立刻窜过来,说:“林姑娘!”
  武曌笑了笑,说:“你这是做什么?怎么不叫旁人帮你拿?”
  小六儿说:“我拿的好!给郡王送册子去,郡王这会子正在见客人。”
  武曌一听,正在见客人,那就不用去给郡王请安了,免得打扰了北静郡王的公事儿,小六儿和武曌说了两句话,就蹦窜窜的送册子去了。
  武曌也可以说是熟门熟路了,往里走,很快到了太妃的院子里,太妃正院子里喝茶,就盼着武曌过来,见到武曌,恨不得见到了亲闺女一般,迎上来,拉着武曌的手,说:“咱们屋儿里坐,你这身子骨儿太弱了些,你看看手都凉了,快来。”
  太妃拉着武曌屋儿里坐了,让身边的大丫头去端来煮好的茶,跟武曌喝茶聊天。
  太妃笑着说:“前些我腿疾犯了,没法儿过去,我送你的那些生辰贺礼,你可收到了?”
  武曌笑眯眯的说:“收到了,谢太妃娘娘,太妃娘娘身子不好,本该是我们这些晚辈,来拜见太妃娘娘的,怎么好让太妃娘娘亲自过来呢?”
  太妃就喜欢她这般顺和,看着武曌千好万好的,又说:“我听说你这些日子,和忠顺亲王的永宁丫头走得近,你可小心着,那丫头虽然好,心眼儿忒多了,我真怕她欺负了你去!”
  武曌一笑,其实心里想着,永宁郡主能欺负自己?这些日子,都是自己想欺负了谁,永宁郡主立刻扛刀的,也算是亲力亲为,尽职尽责,非常的“孝顺”了。
  况且永宁郡主那小道道儿,还贼着自个儿的好侄儿贾芸,因此永宁郡主现在是服服帖帖的,虽然坏心眼子是多,但是不敢跟自己面前刺棱。
  武曌面上笑的柔和,说:“太妃您多虑了,郡主平日里温婉亲和,而且身为长辈,怎么会和我这样儿的小辈较劲呢?”
  太妃听她这么一说,不知道该欢心好,还是该伤心好。
  欢心的话,是因为永宁郡主那样的泼辣货都不会为难武曌,可见武曌性格有多好。
  伤心的话,是因为武曌这么一提,太妃又想起来了,永宁郡主和北静郡王一个辈儿,武曌说永宁郡主是长辈,那自己儿子也是长辈了。
  老太妃忍不住“唉”的叹口气,心想着儿子想要讨个媳妇儿也是难。
  其实老太妃想过了,他儿子是郡王,虽然品级爵位都不如亲王大,但是是皇帝的亲弟弟,而且如今正得势,京城多少佳人想要嫁给自己儿子,自己儿子若是喜欢谁,只管去提亲就好了。
  这亲事若是提到了林如海面前,林如海指不定会答应,就算不答应,北静郡王府压下来也会答应。
  只是……
  北静郡王之前说过,这个事情急不得,虽然林姑娘看起来羸弱纤细,是个不足为道的弱女子,可是那才是真真儿的外柔内刚,就算皇帝看上了她,她只要不愿意,不是还有千万种拒绝的方法么?
  老太妃一听,也是这么个理儿,但是还是很着急,这样好的儿媳妇儿,不知什么时候能嫁过来,真真正正的成了他们家的人。
  老太妃和武曌说了会子话,这边就准备去院子里转转,老太妃说:“坐累了,咱们出去走走。”
  这边武曌扶着老太妃去赏花,那面赶巧儿了,北静郡王和贵客谈完了事儿,正准备送贵客出门,一行人从旁边路过,虽然隔着院子,但是院墙是镂空的,因此看的十分清晰。
  那贵客竟然不是旁人,而是忠顺亲王了!
  前不久,就在武曌的生辰宴上,永宁郡主还来“告密”,说是元春想要撺掇忠顺亲王纳武曌为妾,这样一来,便离间了北静郡王府,和忠顺亲王府,宁国府和荣国府就能从中捞取利益。
  忠顺亲王看起来是个拎得清的人,所以并没有看上武曌,而是把这事儿,让女儿告诉武曌,送了武曌一个顺水人情。
  但是不知是谁透露的消息,或许也就是那贤德妃元春透露的,好些人都听说忠顺亲王对武曌有意思,传的风言风语的。
  好些人说忠顺亲王老不休,毕竟按照辈分来说,这不成了武曌爷爷辈儿的人么?不过也有好些人说,忠顺亲王才不到四十岁,正是如日中天的年纪,讨个妾也没什么的。
  那忠顺亲王并着北静郡王从里面走出来,两个人身量差不多,几乎是一般高矮,北静郡王一身白色官袍,给人的感觉如沐春风,十分温柔和煦,而那忠顺亲王则是给人感觉冷漠干练,走在北静王身边,一个仿佛三月暖阳,一个仿佛料峭寒风。
  忠顺亲王身材高大,一身亲王官袍,不苟言笑,与北静郡王因为有血缘,而且还是叔叔和侄儿的关系,长得有三分相似,也是俊逸出尘的模样。
  两个人正说话,就看到了这边的武曌,老太妃一见是忠顺亲王,还想带着武曌赶紧走,没成想就被看到了。
  忠顺亲王看到武曌,没有避开,反而抬步走了上去,武曌则是垂着头,装作很本分,说:“拜见忠顺王。”
  忠顺亲王低头看了看武曌,这才说:“起罢。”
  武曌又拜见了北静郡王,那面忠顺亲王说:“我常听小女提起林姑娘,小女少有对人这般赞许,料得林姑娘定然不是一般女子可以跟得上的。你是皇后的义女,算起来咱们也算是勉强沾亲带故,往后若是得了空,还请林姑娘多多到府上走动,免得我那不成样儿的女儿天天跑出去疯闹。”
  武曌笑了笑,说:“亲王言重了,郡主天真烂漫,倒是好事儿,旁人还羡慕不来呢。”
  忠顺亲王难得笑了一声,说:“好,你倒是有趣的紧。”
  他撂下这么一句,便准备离开了,转身和北静王作别,说:“不必送了,我这会子该进宫去了。”
  北静郡王拱起手来,说:“王叔,请。”
  忠顺亲王很快就转身离开,出了府门,蹬上马去,催马快走,准备进宫去了。
  那边忠顺亲王离开,北静郡王去送行,武曌又扶着老太妃转一转。
  北静郡王送了忠顺亲王,转身要回府,就被斜地里杀出的人给拦住了,定眼一看,是卫若兰。
  卫若兰小跑着过来,其实方才忠顺亲王蹬马的时候,他已经在了,只不过蹲在一边儿,躲在府门口的石狮子后面儿,没敢露头儿,就跟做贼的一样。
  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忠顺亲王作风太是雷厉风行,卫若兰家里面儿和忠顺亲王也是沾亲带故,这要是碰了面,少不得礼让机会,平日里王若兰又怕极了忠顺亲王冷硬的作风,不敢和忠顺亲王多说话,因此藏起来了。
  王若兰从石狮子后面冲出来,手上还提着一只鸟笼子!
  北静郡王一看,无奈的摇头,卫若兰这溜鸟儿呢,怪不得不敢见忠顺亲王。
  卫若兰赶紧迎上来,说:“怎么回事儿?我听说今儿林妹妹过来,忠顺亲王怎么跟这儿?若是见着了林妹妹怎么好?”
  北静郡王听他一口一个“妹妹妹妹”的,便说:“谁是你妹妹?”
  卫若兰一笑,说:“哎呦,八字没一撇儿,你倒是吃上飞天的味儿了?你别跟我刺棱啊,你有本事儿跟你王叔刺棱去?我可听说了,京城里好些人都说,忠顺亲王是看上了你林妹妹!你要加把劲儿啊!”
  北静郡王不以为意,淡淡的说:“王叔和林姑娘差着辈分,不可能的事儿。”
  卫若兰一听笑了,说:“差着辈分?敢情你和林妹妹不差这辈分儿?侄女儿和叔叔,你不同样儿的老黄瓜!”
  他刚说完,就感受到了北静郡王幽幽的目光,只觉得后背发冷,浑身打飐儿,连忙一咳嗽,说:“哎,这个事儿嘛,还是要我出马,你看,我这不是给你带好东西来了么?”
  卫若兰把鸟笼子一提,送到北静郡王面前,说:“这个,我新教出来的鸟儿,会背诗,会说情话儿,嘴巴贼甜,你前些个不是送给林姑娘一只八哥儿么?湘云那天还跟我抱怨说,你那鸟儿太笨,从头到尾只会说林姑娘漂亮,林姑娘聪明,合着不是八哥儿,跟老鸪似的!”
  北静郡王被他说得脸黑,那鸟儿还是北静郡王使出浑身解数训出来的。
  卫若兰笑着说:“你看我这个,真的会背诗!”
  那鸟儿特别作劲儿,立刻开始背诗,头头是道儿的,就是有的地方比较含糊,但是很聪明,含糊的直接带过去了,就听到叽叽喳喳的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卫若兰一阵欣喜,说:“怎么样?你说怎么样?”
  北静郡王有点迟疑的看着那鸟儿,不过还真是比自己之前的鸟儿说的利索。
  武曌和老太妃在院子里坐着,那面儿北静郡王和卫若兰就过来了,打着拜见老太妃的旗号。
  那只聪明的鸟儿被北静郡王提着,卫若兰过来,笑着给老太妃请安,老太妃说:“你又跑到我这儿来混闹?”
  卫若兰笑着说:“我冤枉。”
  他说着,给北静郡王打眼色,北静郡王还没把鸟儿送过去,这鸟儿似乎是人来疯儿,立刻就叽叽喳喳的说:“林姑娘!林姑娘美若天仙!”
  老太妃一听,不由哈哈笑起来,说:“这鸟儿,嘴真甜!”
  鸟儿又说:“老太妃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老太妃再一听,还有自己的份儿,顿时就更是笑,逗着那鸟儿,说:“这么乖巧,哪里弄来的?”
  卫若兰拱了一下北静郡王,赶忙说:“这鸟儿是郡王令我千挑细选,送来给林姑娘,做生辰礼物的。”
  武曌听着“生辰礼物”四个字儿,便笑了,说:“郡王不是送了狗头铡?”
  她这一说,众人都懵了,连郡王本人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送了狗头铡?
  武曌见众人纳闷,就说:“那茶碗口儿大的狗头金簪子。”
  卫若兰一听,忍不住就脑补了出来,真真儿一个狗头铡!顿时无奈,感觉都替郡王丢人!郡王平日里也是人模人样儿的,无数佳人美人儿争相追捧,怎么真到这节骨眼儿上,这么的愣呢!
  那面儿老太妃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老太妃平日里都斯斯文文的,总是端着太妃架子,如今却笑得不行,浑似北静郡王不是她亲儿子一般的笑。
  北静郡王站在旁边,一脸无奈,但是也不好驳了老太妃欢心。
  那鸟儿在笼子里蹦,眼见众人笑着说着,自己也人来疯儿,就叽叽喳喳的说:“狗头!狗头!狗头铡!”
  它这样一学舌,老太妃更是笑了,北静郡王暗暗瞥了一眼那鸟儿,按理说,这眼神冰凉凉的,别看郡王平日里如沐春风,可是真真儿到了关键时刻,眼神也很吓人。
  只是那鸟儿是个畜生,压根看不懂北静郡王高深莫测的眼神儿,还蹦蹦跳跳叽叽喳喳的,仿佛北静郡王的眼神在夸讲它似的。
  老太妃被鸟儿逗得不行,说:“好宝贝,你还会说什么?”
  鸟儿又开始学舌,简直语出惊人,说:“老!老!老黄瓜!”
  它这么一说,众人都有些诧异,连武曌也有些纳罕,难不成,这鸟儿喜欢吃黄瓜?
  那头里卫若兰心里却“咯噔”一声,心说这老黄瓜三个字儿,他也没教过啊,但是听着很耳熟,仿佛是刚才……他这么说过北静郡王来着?
  果然,就看见北静郡王幽幽的瞥着自己,又是那样的目光。
  鸟儿很作劲儿,似乎赶着卫若兰上断头台似的,又学舌说:“郡王!郡王!林姑娘!差着辈分儿!”
  “老黄瓜!老黄瓜!”
  “侄女儿!侄女儿!叔叔!”
  “叔叔!老黄瓜!”
  卫若兰顿时捂住自己的脸,感觉自己要淌下血泪了,这话儿他肯定没教过,但是他们刚才在府门口说过,没成想这鸟儿太聪明了,竟然听一次就给学会了!
  北静郡王被鸟儿喊得额角青筋直蹦,但还要保持着微笑,心里恨不得把这鸟儿炖成大补汤给武曌喝了,还能补补身子。
  武曌也是难得被逗笑了,毕竟北静郡王这风流俊俏儿的,怕是没有一个人能跟得上郡王的容貌,却被鸟儿口口声声喊成老黄瓜,怎么能不逗人?
  武曌“噗嗤”笑了出来,说:“四叔,您这鸟儿,倒伶俐的紧。”


第54章 缘分
  二月十二是林姑娘的生辰,二月十五宫里头办花朝节,这次花朝节十分之隆重,因着有一个缘由。
  每年的花朝节都是皇后娘娘主持举办的,但是今年不一样,也不知怎么的,贤德妃元春竟然向皇上讨到了这次举办花朝节的活计。
  元春在皇上面前说,皇后娘娘最近悲痛,身子不好,因着永昌公主掉胎的事儿,一直很是苦闷,因此让皇后娘娘费心花朝节,她心里过意不去,再有就是,她想把这次花朝节弄得隆重一些,给皇后娘娘冲冲喜。
  皇上听了元春的一片苦心,正好也宠信元春,就令元春去着手办这个花朝节,这下子好了,皇后娘娘还在呢,主持的事儿就分给了元春,给把皇后给气着了。
  每年花朝节,宫里头都有好些的节目,很多太太小姐,都会盛装出席,来到宫里头网罗人脉,花朝节除了女儿家们盛装出席,皇上还会组织一些宠信的臣子进宫赴宴。
  当然了,臣子的宴席和姑娘们的宴席是分开的,但是有一个环节是可以互通有无的,那即是做花糕。
  每年花朝节,除了看灯插花之类的,还要做花糕,尤其是让那些未出嫁的姑娘们的来做花糕,将花瓣儿碾碎,包在糕点里,每个人做一份儿,到时候底下压着签子,令那些未娶亲的公子们来品尝,谁拿到了哪家姑娘的花糕,自然是有一番缘分的。
  武曌今年也被邀请去宫里赴宴,武曌一听是元春举办的,就想起了浣纱,也不知浣纱如今被那些精明的丫头们,欺负成了什么样儿。
  二月十五这天,武曌就准备进宫去了,那面荣国府上的老祖宗贾母,王夫人邢夫人,还有王熙凤等等,都是要进宫赴宴的,大家按照品阶大妆。
  武曌虽然是皇后娘娘的义女,但是其实并没有品级,因此这个时候,王夫人邢夫人她们可是有扬眉吐气的机会了。
  众人一并进了宫,因为都和贤德妃元春沾亲带故,所以进宫之后,先去拜见元春。
  元春端端坐着,见过了贾母王夫人等,就殷勤的过来,拉住武曌的手,说:“妹妹,你这些日子也不进宫来瞧瞧我,你看呢,我这是想你想的紧,你倒是好,可没良心了,恐怕只顾着往皇后那里去了罢?”
  武曌听出来了,元春这是试探自己和皇后有多要好,她可不知道,皇后娘娘是被逼无奈才收了武曌义女的,元春只当武曌是加入了皇后的派系。
  武曌笑了笑,十分温顺的说:“承蒙皇后娘娘看得起罢了。”
  她这么一说,元春更是会错意,心里警铃大震,左右看了看,顶着尴尬的笑脸,说:“好妹妹,怎么不见姐姐给你的那个丫鬟,可是不好使换?”
  武曌一笑,就等着她说着,怕是这些日子,元春在宫里等着她的眼线送信,等的都不耐烦了,可就是不见浣纱送信回来。
  武曌笑了笑,说:“正要回禀贵妃娘娘这个事儿,浣纱是个好的,做事儿勤快,模样也好,嘴巴也甜,正和我心意,只是因为太和心意了,也太出众了,因此那天宝兄弟看见了浣纱,就给要了去,我思忖着,平日里贵妃娘娘最是疼爱宝兄弟,如今宝兄弟不过跟我要个丫头,我若是不给,倒是寒了宝兄弟的心,以为我小气呢,我便给了宝兄弟,不算什么。”
  最后那一句不算什么,说的娇羞无比,还有点请功的口气,可把元春气的七窍生烟!
  元春心里头暗暗的磨牙,本弄了个眼线过去,试探试探武曌到底是不是皇后派系的,结果现在好了,武曌三两句话把眼线打发走了,还说不算什么,元春能不生气么?
  武曌见她眼皮和脸皮都在不停的抽搐,面上还顶着勉强的笑容,心里冷笑一回,这么点道行,也拿出来显摆,跟自己斗?怕是逗着顽才对罢。
  元春顺了顺自己的气儿,勉强说:“是……是呢,不值什么,那……”
  她说着,立刻抓住身边一个小丫头,说:“潋滟这丫头也好,你这般把身边儿的丫头送给了宝兄弟,我再送你一个便是了。”
  武曌笑眯眯的,也没拒绝,也不推辞,一口就应承下来,说:“敢情好,谢娘娘。”
  她这么爽快,元春顿时都懵了,搞不清楚怎么回事儿,到底这林妹妹,是聪明的,还是糊涂的?
  武曌心里想着,若是能叫你摸得门清,还做什么女皇?
  这头里她们说话,很快宴席就要开始了,武曌是头一次参加这样的花朝节,因此不知道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