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所有人都冤枉我家陛下-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氏见了小姑娘愁眉苦脸的样子,强忍着心中的焦灼,给小姑娘讲起了宇文家的事。
“好孩子,这国舅爷并不是官职,而是指太后或者皇后的兄弟。那位公子叫宇文极,出自太后的娘家富春侯府,他的父亲就是当朝国舅爷。他是宇文贵妃的亲哥哥,太后娘娘的亲侄子。陛下一向盛宠贵妃娘娘,若是有一日,宇文贵妃变成了皇后,那位公子才能成为国舅爷呢。”
阿俏苦恼的小脸都要皱成一团了,完蛋了,这个登徒子来头好大,人家后面的靠山她一个也惹不起呀,连她最喜欢的皇帝陛下都是人家的靠山啊。算了,自家还是赶紧收拾收拾搬家吧。
这一日,余家的午饭格外的丰盛,余七还特意去打了点酒,用来招待叶公子。
当农家小院里飘起饭菜香时,别庄中的宴席刚刚结束。几位夫人都饮了酒,此时酒意上头,便都回屋休息去了。程氏这才得空召见了一直等候在外面的管事,管事的禀报让她不由皱紧了眉头。
“你是说,根本没有人来给叶大夫人送过信?那袁姐姐那封信是怎么收到的?从天上掉下来的?”
那管事的也一脸疑惑:“属下查问了庄子里所有的下人,都说没有帮人给叶大夫人送过信,而且除了几位夫人带过来的人,再没有外人进出过庄子。”
“再去查,这一次,慢慢查,悄悄的查,务必要将那送信之人找出来。再给府里传信,让他们派人来加强庄子上的守卫。”
管事的应下,又问了一句:“叶大夫人母子那里,会不会有什么危险?可要属下派人去找一找?”
程氏想了想,摇了摇头,说道:“袁姐姐是一个心中有数的,不会让自己置于险地的。她那边的事你不用管,你只要把那封信是怎么递进来,怎么直接送到袁姐姐屋子里的事查清楚就行了。”
程氏一脸凝重,这送信的人好大的本事,竟然能在她眼皮子底下玩花样。今日敢在她的庄子上动手脚,明日还不得把人安插到相府中去?
袁氏离开之前,已经和她直言,是有了当年走失的那个小姑娘的消息。对方竟然连这桩秘事都能知晓,这才是最让程氏心惊的。
那桩旧事,如今除了叶家人,怕是也只有程氏和她的婆母张老夫人知晓内情最多了。她们能知情,还是巧合之下碰上了。
十一年前,程氏陪同自家婆婆去城外的圣心庵听慈恩师太讲经,叶家三夫人甄氏听闻她们来了,特意带了两个女儿过来给张老夫人请安。甄氏母女已经在山上住了三日,正准备晚些时候下山回府去了。
分别的时候,程氏还赠了两个小姑娘一人一个荷包。那荷包是她亲手绣的,因为甄氏母女来的突然,她没有备礼物,便装了满满一荷包的金珠子给小姑娘们玩耍。
谁知不到一个时辰,她们婆媳就收到了叶府四姑娘走丢了的消息。两家人迅速封锁了下山的要道,又将圣心庵和后山翻了一个底朝天,却仍然没能找回那个小姑娘。
程氏到现在还记得那一日的混乱,袁姐姐的慌乱无助悲痛欲绝,叶三夫人的疯狂和那几个下人的鲜血。其实如果不是当年叶三夫人急中生怒,当场就将几个贴身伺候晴姐儿的下人都处置了,也许……。
程氏的贴身嬷嬷替她卸下钗环,出言劝道:“夫人就别再想那些陈年旧事了,快抽空歇息一会儿吧,叶大夫人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她一个当伯娘的,能坚持派人寻找了这么多年,实在不容易,这些菩萨都看着呢,一定会保佑她心想事成得偿所愿的。”
这个嬷嬷是程氏的乳娘,是她信得过的人,程氏这才和她多说了几句:“嬷嬷有所不知,那晴姐儿虽然是叶家三房的姑娘,却从小就是呆在袁姐姐身边长大的,这情份自然非比寻常。再者,我猜测,当年甄氏非要带着两个小姑娘去了圣心庵,还住了好几日,这其中怕是有与袁姐姐赌气的成份在。”
嬷嬷听了这话,赶紧双手合十:“哎哟,那菩萨可千万要保佑,别让叶大夫人这次再扑空了。”
程氏也感叹道:“是啊,找了十一年了,也该有一个结果了。人家的亲娘都放弃了,偏偏她那个倔脾气,说什么也不肯放弃。若是再找不到,唉……。”
饭桌上,阿俏眉眼弯弯,依次招呼众人道:“夫人尝一尝,阿婶的手艺特别好,做的菜特别美味。嬷嬷也多吃一点,千万不要客气。还有阿婶,你忙碌了这么长时间辛苦了,要多吃一碗饭才行。”
她见袁氏不怎么动筷子,犹豫了半天,还是拿起了公筷,分别帮袁氏崔嬷嬷还有余娘子夹了一些菜。
崔嬷嬷留意到这小小的细节,不由多看了那双公筷几眼。余娘子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笑着解释道:“这都是我家阿俏的小习惯,这孩子从前的日子过的必定极好,生活上可比我们这两个粗人讲究多了,连吃饭的时候都要多备一双筷子,方便给家人夹菜。”
崔嬷嬷手一抖,筷子差点掉了下去。余娘子却像什么也没透露一般,继续用餐了。
袁氏拿起筷子,细细品尝起阿俏帮她夹的菜。小姑娘的话一点没有夸大,这位余娘子的手艺是真的好。这样的厨艺,就这样埋没乡野,倒是可惜了。
一顿饭的功夫,叶坚已经从一起用餐的老实人余七口中得知了不少事。
原来,这一家三口并没有血缘关系。他们是因缘际会凑到一起,才成了一家人的。这一家子原本也不住在京郊,他们是从遥远的北地而来,前来京城为阿俏寻医治病的,只是城中房租昂贵,这才暂时租住在这里,靠打猎刺绣为生。除了治病,他们还受了高人的指点,想在这里帮小姑娘找寻到家人。
余七喝了一口酒,一脸笃定的说道:“那位大师说了,只要来了京城,阿俏的病就能治好,家人也能找到。大师还说,根本不用我们去找,就会有贵人找上门来,帮我们阿俏找到家人的。只要回了家,阿俏以后就能福运连连一生顺遂了,比跟着我们夫妇强多了,我们虽然舍不得,还是来了。”
余七说完这话,看着对面的少年呆了一会儿,突然跳了起来,冲着屋里喊道:“娘子,阿俏,你们快出来,我找到贵人了,我找到贵人了啊,贵人这不是已经上门了吗?”
相对而坐的两家人都有些激动,等袁氏说出阿俏神似她十一年前走失的小侄女,并拿出那封神秘信件中附着的画像时,余氏夫妇都面色复杂起来,似是失望又有些庆幸,倒是阿俏,拿着那幅小女童的画像看了又看。
那幅画上的小女童,赫然就是当年晴姐儿走丢时的模样,她身上穿的那身衣裳还是当年袁氏亲手做的,她当时看到这幅画,一眼就认了出来。
“余大叔,这事有什么不对吗?”
被叶坚点名的余七有些紧张的碰了碰自家媳妇:“还是你来说吧。”
余娘子带着几分迟疑向袁氏确认道:“夫人刚才说,您要找的是十一年前走失的女童?可是我家姑娘,是两年前才与家人失散的啊。”
崔嬷嬷心下一沉,立刻追问道:“两年前姑娘都多大了,就算走散了也应该记得回家的路吧?最不济也能说出家里的住址吧?”
阿俏端正的坐好,认真解释道:“夫人,嬷嬷,阿俏是因为生了一场大病,醒过来的时候就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了,除了自己叫阿俏,别的事都想不起来了,就算偶尔记起一些,也是模糊不清的。虽然时间对不上,但我总觉得对夫人和这位公子,甚至还有这幅画像上的人,都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这种感觉是从来没有过的,不如我们再试着对一对其他信息,也许会有新发现呢。”
其实这些年来,叶家一直在暗中派出人手,到各地悄悄的找寻四小姐,办事的人也带回来过不少相像的姑娘,可是每一次最终都是让人失望的结果。
袁氏来的路上,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心理准备了。她笑着点头,对阿俏招了招手,示意她坐到自己身边来,小姑娘立马听话的照做了。
第4章
袁氏拉起阿俏的手,笑着问道:“孩子,你可愿意告诉我,你的身上可有什么胎记或者伤疤?身上可有什么能证明身份的东西,比如从小就戴着的玉佩之类的物件?”
阿俏摇了摇头:“夫人,阿俏身上没有胎记,伤疤也没有,不过,阿俏有这个。”
她从袖袋中很宝贝的拿出了一个荷包,递到了袁氏面前。那个荷包用的料子非常好,只是略微有些陈旧了,封口打结的地方还有一道大大的口子,像是被人扯破的,然后又被人用生疏的手艺歪歪斜斜的缝补起来了。
“这个是阿俏醒过来的时候,就一直贴身戴着的,应该是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东西。”
袁氏伸手将荷包接了过去,端详了片刻,然后小心翼翼的将荷包由内向外翻了过来。荷包里层的边角处,绣着一个梅花,花蕊中藏着一个小小的“梅”字。
这荷包分明就是当年程氏在圣心庵时送给晴姐儿的那个,这个标记是张家大夫人程氏从闺中时就有的习惯,但凡她绣的东西,都会有这样一个标记,只有特别亲近的人,才知晓此事。
崔嬷嬷不知道和这个荷包有关的内情,她有些失望的追问了一句:“姑娘,您的身上真的没有伤疤吗?从前也没有吗?”
“以前有没有过,阿俏不记得了,反正现在肯定是没有的,胎记伤疤都没有。至于玉佩之类的,现在虽然没有,以前应该是有过的,我总是觉得,我是有一块玉佩的,那应该是一只小兔子玉佩,有一只脚有裂痕受伤了的小兔子,只是自阿俏从病中醒来,却从未见到过这样一块玉佩。也许是梦里见到过,然后不小心当了真?”
崔嬷嬷听到这里,惊诧的站了起来。那块玉佩磕出裂痕的时候,只有她和夫人陪在四小姐身边,这件事,除了当年四小姐身边贴身服侍过的,别人怕是无法知晓的,而那些人早就不在人世了。
袁氏激动的问道:“孩子,那你可还能忆起,那只小兔子是哪只脚受伤了?”
阿俏脱口而出:“是左脚”,同时还下意识的做了一个将玉佩举起送向嘴边的动作。
袁氏一只手死死的握着那只荷包,另一只手颤抖着抚上了小姑娘的脸颊,声音哽咽:“晴姐儿,那只小兔子会受伤,是因为你在花园玩耍的时候,不小心将玉佩磕在了石桌上,有裂痕的地方正好在兔子脚上。你娘要带你一起上山听经,你很喜欢那块玉佩,非要带着走,伯娘就想着,等你从山上回来,再将玉佩送去陈老师傅那里让他修补。谁知道……。”
谁知道,她的小姑娘就那样带着她的小兔子玉佩一起消失了。这一别,就是十一年。
阿俏乖巧的任由泪流不止的袁氏抱着,有点傻乎乎的样子。
叶坚眼睛红红的侧过了头去,崔嬷嬷也陪着掉起了眼泪,余七夫妇则呆呆的坐在对面,神色复杂,满眼的悲伤和不舍。
过了一会儿,余娘子默默的起身进了内室,拿了一个小包袱出来,放到了袁氏的面前:“还请夫人看一看这个。这个包袱里面,是两年前姑娘与家人失散时穿的一身衣裳,料子很不寻常。我从前在大户人家的针线房做过工,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料子。若是姑娘从前生活在这样的人家,那身上应该有的伤疤能消除掉,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
袁氏看似随意的打开包袱翻看了两下,就示意崔嬷嬷将包袱收了起来,笑着对余娘子说道:“多谢你想的这样周到,还替晴姐儿留着这些。如今晴姐儿已经找到了,其他的事都是小事儿,不急,咱们以后再说。”
阿俏仍然被袁氏搂在怀里,闻言忍不住问了一句:“夫人,那个荷包是您的吗?您怎么就能确定我是晴姐儿了呢?您不用再确认些别的了吗?”
有钱人家认女儿这么草率的吗?
阿俏既觉得自己刚才根本没能证明什么,又觉得她们没有找错,心里矛盾的很。
崔嬷嬷笑道:“夫人既然认准了,那肯定就错不了。您可是我们大夫人亲眼看着出生的,小时候又与我家夫人最是亲近,比亲母女还亲呢。夫人是不会认错的。”
袁氏看出了阿俏的纠结和迟疑,附在她耳边悄声说了几句话。阿俏先是大吃一惊,然后红着脸摇了摇头。
袁氏笑着拍了拍小姑娘:“从前你是没有留意过,今日不如随我去亲眼验证一下。你自己都不知道的胎记,如果真的有,就说明我没有认错人,对不对?”
过了好一会儿,阿俏才强忍着羞涩,跟在袁氏身后进了内室。再出来时,她的脸红的越发厉害了,脸上却没有了迟疑,只有欢喜。
袁氏出了内室就紧走几步,到了有些难过的余七夫妇面前,对着他们郑重的行了一个大礼。叶坚也赶紧起身过去,弯腰行了一个大礼。
余七夫妇连忙起身,一边摆手一边后退:“使不得,这可使不得。”
袁氏道:“二位对我叶家有恩,这大礼自然受得。阿俏的确就是我们的晴姐儿,我们已经找了十一年了,如今总算找到她了。其实,真正能证明身份的证据,就在她的身上,只是连她自己都不知晓罢了。多谢你们这些日子对晴姐儿的悉心照顾,这份恩情,叶家不会忘的。只是,我这里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想请二位成全。”
余七夫妇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了预感。
果然,袁氏接着就道:“府上还有晴姐儿的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叔伯婶婶在,大家伙盼着这一天,也盼了十一年了。我想今日就带晴姐儿回府,还请二位谅解我的唐突与急切。”
阿俏听了这话,赶紧跑过去拉起了余娘子的手,笑着对袁氏道:“大伯母,我要带着阿叔阿婶一起走的,他们也是阿俏的亲人,阿俏想让他们留在我的身边,可以吗?”
小姑娘俏生生的站在那里,目光坚定又信任的望着袁氏,等着她的答复。
袁氏抚额长叹了一声:“哎哟,这可真是,我实在是太激动了,竟然连话也说不清楚了,您二位自然是要与我们一起进京的。我的意思是,咱们一会儿就出发,这里的家什物件就先留着,还有这院子的事,等回头我再派人来处理,可好?”
当家主事这么多年,袁氏还是第一次犯这样的错误。实在是梦中奢望了无数次的事情,竟然成真了,让她激动的什么也顾不上了。
余七夫妇对视了一眼,都有些迟疑。
余娘子想了想,直言道:“夫人,虽然我们舍不得阿俏,但她既然是您府上的孩子,自然是要和您回去的。只是不知道,您府里是什么情形?我们随您一起回去合适吗?若是有不便之处,我们就不过去叨扰了。以后我们会一直住在这里的,等阿俏有空的时候,若是能来看看我们,我和相公就知足了。”
阿俏听了这话,鼻子一酸,眼泪劈里啪啦就掉了下来,抱着余娘子不肯松手。
叶坚赶紧上前两步,伸手扶住袁氏,小声劝道:“娘,您别急,如今四妹妹已经找到了,咱们时间多的是,晚回去一会儿也没什么的。我看不如大家先坐下来,把该说的事说一说,免得四妹妹和余叔余婶连要去哪里都不知道,心中惶恐。你看,四妹妹都被吓到了。”
袁氏赶紧点头:“对对,不急,不急,晴姐儿别哭,是大伯母太激动了,没有考虑周全。咱们先坐下来说说话,好不好?放心,你阿叔阿婶肯定是要随咱们一同回府的。”
袁氏喝了一口茶,这才将阿俏的身份慢慢道来,说完就停了下来,等着对面的一家人消化这个消息。
“您是说,我们阿俏是当朝相爷的亲孙女?那个戏文里百官之首的相爷?”
叶坚含笑点头:“余叔,您说的一点没错,四妹妹是我三叔三婶的小女儿,也是我们这一辈最小的女孩,我是他的大堂哥。”
余七夫妇都不说话了,一起扭头去看阿俏的反应。对于这个新身份,阿俏接受的很迅速,表现的很淡定。
小姑娘款款起身,对着袁氏施了一礼,甜甜的唤了一句“大伯母”,又对着叶坚行礼,唤了一句“大哥哥”,等二人应了,小姑娘开口问道:“大伯母,大哥哥,我以后就是有靠山的人了,对不对?那国舅爷和相爷哪个更厉害呢?那个宇文公子知道了我的身份,就不敢上门抓人了吧?”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阿俏长出了一口气,又追问道:“阿俏以后也不用时刻戴着面纱了吧?不用总是躲在家里不敢出门了?出去看热闹的时候,也不用怕遇到坏人和登徒子了?”
袁氏心中酸涩的厉害,连忙许诺道:“咱们大靖民风开放,女孩子也照样可以骑马逛街,可以出门游玩,甚至还能做生意赚些私房钱,不用戴着面纱遮遮掩掩的。日后咱们晴姐儿什么都不用怕了,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什么想法就和大伯母说,咱们家里更没那么多的规矩。”
作者有话要说:没有小可爱的留言,草莓孤单寂寞冷。
第5章
崔嬷嬷也笑着附和道:“就是,姑娘不必担心,这天子脚下,哪有那么多的登徒子?就是有,谅他们也不敢凑上来占咱们相府小姐的便宜。咱们京城的姑娘平日里节目多着呢,今儿你给我下帖子一起去逛花会,明儿我约你来赏雪煮茶,姑娘想玩只管去。”
阿俏对这两位说的情景,无论是痛打登徒子还是与一群年龄相仿的小姑娘一起游玩都很是向往。她想起宇文极使的那条鞭子,忍不住动起了念头,等她有了银子,也要买一条那样的鞭子,好好的练习起来,再遇上登徒子,就抽他们一顿,然后捆起来送到官府去。
眼见气氛轻松起来,叶坚又开口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府里的人员和关系。
叶家这一辈一共有三房。
大老爷叶清松,膝下三子一女,长子次子都是大夫人袁氏所出,庶女和庶子皆为妾室刘氏所出;二老爷叶清岭,膝下一子一女,皆为二夫人贺氏所出;三老爷叶清风,也就是阿俏的亲爹,膝下只有两个女儿,皆为三夫人甄氏所出。
“阿俏记下了,谢谢大哥哥。”
这一次,余七夫妇终于没有了顾忌,直接回屋收拾行礼去了。阿俏追在他们身后,悄悄叮嘱了几句:“阿叔阿婶,咱们就听大伯母的。这次只带一些重要的东西,把阿叔积攒下来的那些猎物和家里的土特产都带上,礼多人不怪,祖父祖母收了你们的礼物,到时候阿俏再和他们商量,让你们一起留在府里,他们就不好意思拒绝了。这院子先托隔壁大婶帮忙照看一下,等我见过家人,再陪你们回来收拾东西退院子。”
余七夫妇含笑点头,阿俏放下心来,又抱了抱余娘子,也赶紧去收拾她的“宝贝”了。
见人都走了,袁氏又掉起了眼泪:“嬷嬷,我这不会又是在做梦吧?”
叶坚赶紧上前劝道:“娘,四妹妹终于找回来了,这可是大喜事,要笑才对。咱们还有很多事要安排呢,您快别哭了,其实儿子现在也慌的不行,等着您拿主意呢。”
袁氏擦了擦眼泪,定了定神,这才吩咐下去:“坚儿,你先快马回府给你祖父祖母报喜,说的时候缓和着点,别让他们太激动了,我带着晴姐儿晚些时候就到。你到了府里,别忘了派车去庄子上接你三婶,你三叔那里,也多派些人手,去周边的山上找一找。要不然等他找到那石头自己回来,年都过完了。还有你梅姨那里,也派人悄悄去说一声。”
阿俏收拾她的小包袱的时候,袁氏也进了内室,一直陪着,帮着她整理东西,含笑听着她介绍每一件“宝贝”的由来。
余娘子随意收拾了几件衣裳,就坐在那里掉起了眼泪。这一年多以来,她的日子美好的像做梦一样,不,是从前连做梦都无法想像到的幸福日子。如今,终于要结束了吗?
余七在外面把东西收拾完了,回到自己的屋子,就见自家“娘子”还在那哭呢。见他进来,余娘子抹了一把眼泪,哽咽着问:“十七师兄,主子那里有什么新的吩咐吗?进京之后,咱们还能一直跟着姑娘吗?”
高大的男人盯着她看了一会儿,这才答道:“主子的意思是,一切都依姑娘的。如果姑娘需要,想让咱们留在她的身边,那你我二人就继续当一对鸳鸯,留下来好好伺候姑娘。若是姑娘不需要咱们了,就找个借口离开,然后各自归队。”
听到各自归队几个字,余娘子顾不上哭了,她痴痴的望了男人一眼,然后下定了决心一般,突然起身冲了过去,一把抱住了男人的腰。
男人的脸腾的一下红了,双手放下又举起,举起又放下,不知如何是好。
另一间屋子里发生的事,阿俏一无所知。
她左挑右选,这里面每一样东西,都是阿叔阿婶为她准备的,尽了他们最大的努力,想要给她最好的。她哪一样也不舍得放弃,最后干脆都带上了,整整装了一个大包袱。袁氏在一旁看着,满眼的宠溺。
半个时辰之后,阿俏一手挽着袁氏,一手拉着余娘子上了马车,小姑娘坐稳了,又拉开帘子,亲眼看着余七锁好门,上了她们的马车,坐到了车夫旁边的位置,这才放下心来。
马车终于启程了,直奔京城而去。
车里,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