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子,妾身邀你扛牌坊-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脸丢到姥姥家了还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到处乱晃!”
      另一人接道:“到处晃也没用啊!楼家已经回绝过一次,难道太子殿下肯吃回头草不成?我看她呀,还是乖乖认了命,找个不嫌弃她的将就着过算了!”
      “话可不能这么说,”有人带笑嘲讽道,“堂堂尚书府嫡小姐,心比天高也没错啊!人家就是惦记着太子殿下,做不成太子妃,做个侧妃或者侍妾也好啊!”
      “哟——”有人拉长了声音笑道,“做太子侧妃?那岂不是要日日给咱们锦绣姐姐请安磕头?”
      宁锦绣眼中的笑意已经藏不住,唇角却死死地压着,不肯笑出来:“八字还没一撇呢,你们别乱说!”
      众女子会意,全都顺从地点头应了,笑靥如花。
      既然太子妃的事还不方便公开说,众人便只好再想其它的话题。一个小姑娘想了想,好奇地问宁锦绣道:“姐姐刚才说,伪帝派人去桑榆县楼家传旨?可是伪帝在位的时候,太子殿下不是还没考中状元吗?传什么旨?”
      宁锦绣的脸色立时难看起来。
      偏有一个没眼色的小姐妹知道一些内情,忍不住卖弄道:“这个我知道!因为万寿节——伪帝过生日的时候,楼家那个贞妇献了一幅刺绣的《百寿图》做贺礼,伪帝喜欢得很,特地下旨去褒奖的!听说那幅刺绣如今还挂在御书房的偏殿里呢!”
      “哼!”宁锦绣重重地将手中的纨扇丢在了桌上。
      几个小姑娘都吓了一跳。
      有伶俐的已经回过神来,忙在先前说话那人的肩上拍了一把:“你可别说了!桑榆县楼家哪里来的‘贞妇’?一个不知廉耻的荡妇罢了!”
      小姑娘们一向深居闺阁,极少听到什么粗俗言语。那两个字一出口,说的人和听的人都红了脸。
      先前问话的那小姑娘轻轻地在自己的脸上拍了一把:“都怪我问了个蠢问题,害得姐姐们想起了那个糟心的贱婢,真是晦气!”
      宁锦绣慢慢地伸手重新拿起了纨扇,面色冷淡,悠悠地道:“这才到哪儿啊?以后糟心的事还多着呢。”
      刚刚说错了话的那个姑娘早已后悔不迭,这会儿忙于补救,只得硬着头皮赔笑道:“是啊姐姐,那样一个卑贱无耻粗俗丑陋的乡下蠢妇,以后日日在你的面前碍眼,这可怎么办!如今她的孩子都快生下来了,将来难保不会仗着孩子给你气受!不如——咱们想个法子,防患于未然吧!”
      “怎么防患于未然?”几个小姑娘好奇地追问。
      其中一人忽然冷笑道:“这有什么难处?我听说她大着肚子还不安分,时常坐着马车东跑西跑的呢!你们想想啊,她一个孕妇到处乱跑,一时惊了马或者下车闪着腰,出点什么事也不稀奇吧?”
      她话音未落,旁边立刻有人接道:“这主意确实值得一试!哪怕除不掉她,至少也要折了她的孩子!她一个市井贱妇哪里配给太子殿下诞育儿女?这简直是玷污皇家血脉!”
      众女闻言都有些惊骇,同时却又生出了隐隐的兴奋。一种类似于将军即将征战沙场的豪情,在她们的心里暗暗滋长。
      宁锦绣翘起唇角,露出一个温婉谦和的笑容:“不要乱说话。人命关天,不是闹着玩的。”
      “人命关天?”一个女子挑起眉梢冷笑起来,“那也得她先算得上是个‘人’!一个丑陋卑贱的市井蠢妇,她的命比狗都不如!你们等着看吧,用不着锦绣姐姐出手教训她,只要她敢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当面就能撕了她的脸!”
      几个女子都笑了起来,其中一人掩口笑道:“我们佩服金枝姐姐的胆识,可是您在这儿说这些没有用啊,难道那个贱妇还能到福安殿来赴宴不成?是麻雀就该老实地在茅草房的屋檐底下蹲着,借她一百个胆子,她也不可能到凤凰窝里来自取其辱……”
      她的话尚未说完,远处廊下忽然起了一阵骚动。
      “怎么回事?去看看!”宁锦绣回头向丫鬟吩咐道。
      小丫头忙跑着去了,宁锦绣便低下了头,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锦绣姐姐,怎么了?”小姑娘们有些担忧。
      宁锦绣微笑摇头,并不作答。
      那小丫头很快就跑了回来,气喘吁吁的:“小姐,小姐不好了,那个——”
      旁边立刻有人呵斥道:“这丫头怎么乱说话!什么叫‘小姐不好了’?”
      众女子都笑了起来。只有宁锦绣下意识地捏紧了手里的纨扇,心中“怦怦”地跳了起来。
      小丫鬟定了定神,又急道:“姑娘们别笑我了,是那个……那个郑氏来了!”
      “哪个郑氏?”众人都有些糊涂。
      小丫鬟急得跺脚:“就是姑娘们刚刚在议论的那个啊!”
      “那个贱妇?她真敢来?!”众女子齐齐站了起来。
      有人向宁锦绣笑道:“锦绣姐姐,自取其辱的来了!咱们若是不给她点颜色瞧瞧,岂不是对不起她今日特地来跑这一趟?走啊,咱们瞧瞧去!”
      宁锦绣的腿肚子有些哆嗦,半天站不起来,只得笑道:“你们实在太不像话了!今日来的都是贵客,若是闹得不愉快了,大家脸上可都不好看!”
      众女子知道她秉性谦和,也不勉强她,却只管互相拉扯着出了亭子,说什么也要找到“那个贱妇”,替她们锦绣姐姐出一口恶气。
      于是众人雄赳赳气昂昂地冲了出去,迎面便看到一个女子由婢女们簇拥着,在内侍的指引下缓缓地向这边走了过来。
      几位姑娘正要冲过去唾骂,却忽然不约而同地站定了。
      不止她们,园子里谈笑的众人听见动静都陆续围了过来,最后却都僵立在了长廊的两侧,迟迟没有人开口说话,当然更没有人迎上去。
      只因,这个走过来的女子,太出众!
      她身上穿的华服是鲜艳而不失庄重的暗红色,上面用金线绣着大团大团的芍药花,头上戴着一水的赤金首饰,镶嵌的宝石也尽是红黄一系的暖色调。这身装扮极尽张扬,简直像是恨不得把“华丽”“高贵”这几个词明明白白地绣在衣服上、嵌在首饰上给众人看。
      若是寻常人穿出这身行头来,旁人定会掩口嗤笑一句“俗气”或者“土包子”,可偏偏眼前这个女人就这么打扮了,竟没有一个人觉得不妥。
      只因她驾驭得住!
      这个女子走得虽不快,却没有半点儿行规步矩的谨慎,反倒走出了一派从容优雅。旁人远远地看着她挺拔的脊背、修长的脖颈,便知道这人骨子里流淌着的就是高贵的血液,她不会把任何人看在眼里!
      几个本来打算凑过来看热闹的浮浪子弟,脚下竟不知怎的悄悄地往后退了几步。
      自惭形秽!
      眼前这个女子的身上,有着宁锦绣的清高自傲,也有着邢婉姝的精致明艳,可她周身的气度风华,却远远胜过这两个人百倍!
      如果说宁锦绣是优雅的白天鹅,邢婉姝是艳丽的锦鸡,那么这个女子毫无疑问就是那唯一的凤凰。
      有谁会嘲笑一只凤凰的羽毛过分艳丽?当然不会,只因再艳丽的颜色在她的身上都是恰到好处,就连那高高隆起的腹部,也丝毫没有折损她的美艳与高贵!
      这女子目不斜视,不紧不慢地跟着内侍一路走进了偏殿,围观的众人才渐渐地回过了神。
      “那就是……太子殿下的那位红颜知己?”众人互相询问着,却并不是为了从别人那里要一个答案,而是为了在对方的脸上看到与自己一样的震撼。
      他们的措辞甚至已经不知不觉地变得十分敬畏。
      最为震撼的却不是那帮女子,而是上次跟着楼明安一起去牡丹园听戏的那几个贵家子弟。
      他们是见过郑娴儿的。
      只是上次见到的郑娴儿穿着最寻常的短襦长裙,发髻上光秃秃的只插了一根簪子,不可谓不寒酸。当时众人都觉得这女子美则美矣,却远远达不到“惊艳”的地步。那时他们甚至曾经在心里暗笑楼阙:到底是小地方出来的,看上的女人也这么上不得台面!
      时至今日,他们才知道自己当初大错特错了。
      这样的女子若是配不上太子爷,天下还有谁配得上?
      片刻之后,园中忽然沸腾了起来。
      所有的人都开始议论这个“出身卑贱的”“行止不端的”女人,却已经几乎没有人再出言不逊。
      谁都知道自己在她的面前什么都算不上,就像他们在楼阙的面前什么都算不上一样。
      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两个人真是出人意料的般配!
      许久之后,几位姑娘失魂落魄地回到了亭子里。
      宁锦绣看见她们的脸色,心里便揪紧了起来:“怎么,你们这么多人,竟也被她骂得铩羽而归?”
      众女子沉默地坐下拿起了自己先前的茶碗,也不管茶水凉不凉,糊里糊涂地灌了下去,脸上才渐渐地露出了几分活人气。
      宁锦绣连问几句都没有得到回答,不由得来了气:“怎么回事?你们素日自诩饱读诗书,这会儿竟连一个市井泼妇都吵不赢吗?”
      阮金枝苦笑一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吵?姐姐,那个女人没有开口,甚至看都没看我们一眼。”
      “到底怎么回事?!”宁锦绣急坏了。
      几个女子互相交换了个眼色,竟有三个人同时站了起来:“锦绣姐姐,那好歹是太子殿下的人,咱们过去同她说说话吧!”
      “咱们跟一个贱婢有什么话好说?你们是不是中邪了!”宁锦绣气急败坏。
      阮金枝摇了摇头,仍然苦笑着:“锦绣姐姐,不是我们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实在是……不仅我们,就连你,也远远比不上她。”
      “我何处比不上她?!”宁锦绣气得脸都要歪了。
      阮金枝黯然叹道:“她,好看。”
      宁锦绣气笑了:“谁不知道她好看?好看顶什么用?她不过是个草包美人罢了!她出身卑贱胸无点墨举止粗俗劣迹斑斑,就算是生得一副好皮囊,内里依旧分文不值!莫非你们觉得自己远远比不上一个绣花枕头?”
      一个小姑娘闷闷地想了半天,忽然苦笑道:“我也不知道她的皮囊里边是什么样的,但是……就算是绣花枕头,她那副皮囊就已经价值连城了,骨子里头值不值钱还重要吗?”
      这番话竟然得到了广泛的赞同。
      宁锦绣气得眼前发黑,险些坐不稳。
      先前那小姑娘叹道:“我真想再去看看她,找她说说话。锦绣姐姐要是不去,我就自己去了。”
      “我也去!”立刻有人附和。
      宁锦绣黑了脸,优雅高贵的气质荡然无存。她站了起来,拍桌怒道:“要去都去!去了就别再回来见我!”
      众女子面面相觑,最后竟有四个人陆续站起来,向她说了“失陪”。
      差点气死过去的宁锦绣看看自己身边仅剩的两个小姐妹,沉着脸问:“你们不去?”
      二人对视一眼,齐齐摇头。其中一人勉强笑道:“锦绣姐姐,我们和你是多少年的交情啊,你不喜欢她,我们自然不会去向她讨好。”
      宁锦绣咬着牙问:“你是说,那些废物是想去向那个贱妇讨好?”
      那女子苦笑道:“是啊。先前我们瞧不起她,是因为相信太子殿下不会宠她太久。可是现在……说实话,若换了我们是太子殿下,一样也会爱她。她那么好,说不定真的能盛宠不衰,大家当然忍不住想去讨好她……”
      没等她说完,宁锦绣已经忍不住摔了茶碗:“既然她那么好,你们怎么不去?你们还不快去捧她的臭脚,好求她在太子殿下面前为你们美言几句啊!”
      两个姑娘从未见过她生气发火,此时皆已吓得呆住了。
      宁锦绣冷笑一声,重新坐了下来:“我看你们是糊涂了!就算她生得一副天仙似的皮囊,她也依旧是个贫寒的小匠人之女,太子妃的宝座还轮不到她!咱们不妨等着瞧——凭着一张好看的脸,她能邀来几天恩宠?”

      第126章 最好的芍药花

      偏殿之中茶香袅袅,已有好些上了年纪的老封君们由自家晚辈服侍着,在此闲坐聊天。
      聊天的话题当然离不开今日的主角太子殿下。妇道人家又不懂什么文韬武略朝政时闻,于是聊来聊去,基本上是三句话不离婚事。
      于是,那些可怜的未出阁的姑娘们从家世到人品、从模样到性情,少不得都要被人从头到脚品评议论个遍。
      郑娴儿走进门来的时候,一开始并没有引起太多人注意,顶多就是带路的内侍态度过于恭敬,难免让人生出几分好奇之心。
      这一点点好奇,带动着众人的目光渐渐地都移到了郑娴儿的身上。
      这一看过来,就再也移不开眼睛。
      “安平郡主!”一个老夫人惊呼一声,失态地站了起来。
      之后是第二个、第三个……
      昔年安平郡主深居简出,见过她的人并不多。但今日宫中大宴,凡是京中有头有脸的都来了,其中当然难免有几位见识过人的。
      于是片刻之后,竟有好几位老太太站起身,不顾晚辈的惊呼和阻拦,直直地冲到了郑娴儿的面前。
      丫头和内侍们忙护住郑娴儿,怕她受了惊吓。
      那几个老太太在最初的震惊过后渐渐地回过神来,终于也意识到了不对劲。
      别的暂且不提,首先这年龄就对不上啊!
      醒过神来之后,几位老夫人缓缓地调整了脸色,恢复了威严高贵的模样,齐齐审视着郑娴儿:“你是谁家的孩子?先前为何从未见过你?”
      郑娴儿没有回答任何人的问话,径直走进去,随着内侍的指引找到一张软椅坐了下来,长舒了一口气,皱眉抱怨:“累死了!”
      内侍忙低头躬身赔笑道:“姑娘且先在此处坐一坐,用些茶水点心,开宴之前会有人来请。”
      郑娴儿微微点头,艳娘便敛衽低头向那内侍道了声“有劳”。
      几位老夫人互相交换个眼色,心里渐渐地有些打鼓:这女子的容貌神态、衣着打扮,处处都显得比她们更体面些,站在她们中间几乎如同鹤立鸡群。
      所以,她们是不是……冒犯了贵人了?
      照理说真正的贵人是不会提前这么久来偏殿等候开宴的,可是万一呢?
      虽说规矩是敬老尊贤,可在真正的贵人面前,可没有她们倚老卖老的份!
      几位老夫人越想越担忧,脸上便不由得露出了谦卑的笑容:“请问这位……”
      她们斟酌着称呼,忽然想起刚才的内侍似乎是喊这个女子为“姑娘”的。
      可是,姑娘?
      众人的目光不由得停在了郑娴儿的肚子上。
      被人称作“姑娘”,却敢堂而皇之地挺着大肚子招摇过市,这样的女子有很多吗?
      几番思量之后,众人终于确认了这个女子的身份。
      郑娴儿接过茶水来抿了一口,微笑着抬起了头:“我就说我不用开口。我已经臭名昭著到这般地步,诸位老夫人一定猜得到我是谁。一旦猜到了,你们就不会愿意同我说话了。”
      她的神情十分轻松随意,唠家常似的云淡风轻。
      这几位老夫人的心里却莫名地被她说得有些伤感了起来。
      于是刚刚还在明里暗里嘲讽她、唾骂她的几位夫人,此时竟不约而同地向她露出了和善的笑容。
      她们甚至有些想不通,自己先前怎么会在没有见过这个女子的前提下,就忍心用那样恶毒的言语来骂她的?
      思来想去,她们只能归咎于世人的传言不可信——都说这女子卑贱肮脏不知廉耻,可是眼前分明是一个很端庄很高贵的闺门之秀,哪里有传言中的那样不堪?
      这些名门世家的老太太们,对端庄文秀的年轻女子是有天然好感的。如果这女子比她们更加尊贵,这种好感非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催动她们急于结交、急于讨好。
      这种微妙的特性,是郑娴儿完全没有料到的。
      此时众人之中为首的正是宁丞相的夫人。她撑着拐杖缓缓地向前走了两步,笑得十分和蔼:“姑娘这是说哪里话呢?您是太子殿下的人,在我们眼里那就是天仙似的人物。我们满心想拜见,只怕您还要嫌我们粗鄙,不肯同我们说话呢!”
      丞相夫人定了基调,那些原本还存着嘀咕生怕妨害了自家名声的夫人们也就放下了心,七嘴八舌地开始向郑娴儿说话。
      有夸她福气大的,有夸她模样好的,有夸她气质佳的,还有夸她衣裳好看的……一时间,郑娴儿倒像个活宝贝一样被人捧着观赏起来了。
      郑娴儿回头与小枝对视一眼,二人都有些发懵。
      不是都说这些贵夫人们十分瞧不起她吗?她们本来还以为进殿之后有一场硬仗要打呢!
      唯有艳娘面带微笑,从从容容地屈膝行礼道:“请诸位夫人恕罪,我们奶奶身子重,不方便给诸位请安行礼了。”
      宁老太太的脸上立刻绽开了笑容:“无妨无妨,姑娘身子贵重,我们也不敢受您的礼。”
      郑娴儿微笑着谢了她的体谅,记着艳娘的嘱咐,一句话也不多说。
      她越是这样,那帮老夫人们对她的兴趣就越大。先前站起来的那几位虽然各自退回原处坐下了,却完全忘记了之前的话题,只管想方设法要同郑娴儿搭话了。
      郑娴儿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微笑一一应付着,心里不禁感叹:先敬罗衣后敬人,这条铁律竟然好用到这般地步!
      早知道穿件好衣裳、多戴几件首饰就能换来旁人的敬重,她先前何必要挨那么多骂!
      当然,这会儿她已经完全忘了,今天也是她头一次有机会在这么多夫人小姐面前亮相。
      这种感觉真不错哇!
      郑娴儿咬住唇角拼命忍住笑,在旁人看来却只当她是端正矜持,不免更高看她几分。
      瞧瞧!京城里的那些世家小姐,又有几个能在这么多长辈的面前表现得这样从容淡静、不卑不亢?难怪太子殿下宁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跟这个女子相好,人家确实值得啊!
      想到太子殿下的婚事,宁老太太终于又想起了自己的孙女,脸上的笑容便淡了些。
      原本她和京中大部分人一样,认为自家孙女成为太子妃是十拿九稳的事,此时却不由得有些犯嘀咕了。
      眼前这个女子已经先占了太子殿下的宠爱,若是自家孙女再处处不如她,还怎么从她的手上抢那个宝座?
      思前想后,宁老太太终于迟疑着向郑娴儿问道:“先前民间流言多有不实,都说姑娘出身市井贫寒之家。今日见了姑娘通身的气派,竟比我们这些半吊子的诗礼之家还要强上几分。今后再有人说姑娘是市井出身,老身可再不敢信了!——姑娘的容貌气度,细看上去倒与二十年前的安平郡主有着几分相似,莫非姑娘是通州府陆家的人吗?”
      郑娴儿费了一点儿力气才想起来,通州府陆家,好像就是她外公那边。
      这么说,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对。
      于是郑娴儿悠闲地摇着手中团扇,微笑道:“劳宁老夫人动问。我不姓陆,虽然与通州府陆家确实沾了点亲,但从未有过什么来往,陆家也不知道有我这号人。——我想,陆家应该也不乐意跟我扯上什么关系。”
      这句话明显是自嘲,旁人可不敢顺着她的话往下说。
      宁老太太只注意到了一个最关键的信息:与陆家有亲!
      陆家是什么人家?那是全天下读书人心目中的一个标杆,足可以称得上是本朝第一诗礼世家!
      这女子若是能拉来陆家做后盾,太子妃的位置还轮得到别人肖想?
      在心中把郑娴儿的那几句话细细地品了一番之后,宁老太太心中更添了几分忧虑。
      她有些想不明白,眼前这姑娘到底是真的不愿与陆家牵扯,还是已经胜券在握,根本用不着陆家这个后盾?
      如果答案是后者……
      宁老太太在心里叹息了一声:都是命啊!
      锦绣那个傻丫头一向心高气傲,全京城那么多青年才俊她一个都看不上,偏偏在状元游街的那一日对楼阙一见钟情,大有非他不嫁的架势。那时家里长辈还都有些不以为然,谁能想到后来这状元郎摇身一变成了太子爷?
      宁家的大小姐,嫁给状元郎还可以算是“下嫁”,可若是嫁到东宫——
      说真的,做个侧妃也不算委屈她了。
      想到此处,宁老太太对待郑娴儿的态度愈发恭敬了几分。
      这时,外面陆续走进来几个年轻的姑娘,正是先前陪宁锦绣在亭子里说话的那些。
      其中两人的长辈正在这偏殿中坐着,另外两人也都是熟识的。于是几个姑娘向长辈们问了安,之后便向郑娴儿这边凑了过来。
      郑娴儿见了这架势,心里有点儿慌。
      这些姑娘的眼神怎么那么吓人呢?该不会都是对楼阙有想法的吧?
      幸好正在这个时候,门口的小太监忽然笑道:“前头朝会散了。太子爷过来了!”
      几位姑娘闻言都迟疑了,互相使个眼色之后,有些遗憾地让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