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福妃别太甜-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殿宇布置得再喜庆,哪怕在殿内挂满红灯笼,养心殿一样不沾年味。
    那是个欢喜侵不进来的地方。
    后来,跟风青柏、风墨晗之间关系有了微妙的转变,连带着养心殿的氛围,似乎也在不知不觉间有了改变。
    平日里,她殿内多了个浑水摸鱼的小皇帝,喜欢整天在她面前喋喋不休,抱怨政务繁忙,数落群臣缺点。
    偶尔,风青柏也会过来,话不多,有时候甚至只是在养心殿里静坐喝上一杯茶就走,但是多了个人,却似能挤走整个殿宇大半的寂冷。
    再后来,她两豆儿来了,把她心里的寂冷全部填满了。
    这些,构架出了她苍白生活中的希望,她有了活下去的强烈欲望。
    “嬷嬷,去村口看看,有没有马车过来。”
    “是,老奴这就去。”老嬷嬷应着,不多耽搁。
    两豆儿不在身边一天,皇太后就想得慌,昨晚辗转反侧半夜才睡着,今儿又是一大早就爬了起来。
    想两个小主子呢。
    灶房那边,不停传来锅铲碰撞铁锅的声响,饭菜的香味,也开始慢慢在空气中弥漫,蔓延整个大院。
    哒哒哒。
    哒哒哒。
    马蹄声响,由远而近。
    皇太后眼睛一亮,站起来就往院门外走。
    刚吩咐老嬷嬷去村口探探,人还没回来呢,倒是马蹄声先来了。
    是他们回来了吧。
    “一准是囡囡他们回来了,看,我就说不用一直看大门口,人要是回来了,远远就能听到马蹄声。”灶房里传来老妇人大嗓门。
    “要你说,哀家早听到了!”哼了声,脸上控制不住爬出笑意。生平头一回,皇太后在农家大院等门。
第一一七六章 他们家孩子,歪不了
    随着马蹄声渐近,马车慢慢出现在皇太后眼帘。
    车没停,车帘便被撩起了一角,接着她看到了挤在车窗的两个小脑袋。
    “奶!奶!”
    两豆儿看到她了,兴奋大喊,甚至把小手伸出了车窗,做出要抱的姿势。
    皇太后脸上笑容满溢,那一瞬间,她竟觉这样的生活,美好的让人无法拒绝。
    “巴豆,红豆——”
    “奶!奶!”
    无情的大手把俩娃儿从车窗摁下去了。
    都到家门了,由着他们扒车窗,待会车一停他们就得摔下来。虽然没有这个可能。
    车停,几人下车,娃儿一落地就蹭蹭的朝皇太后跑,嘴里不停叫唤。
    柳老太太还在灶头间忙活,一早就听到了娃儿的小奶音,给嫉妒的手上动作更快了。
    “毛豆,巴豆,红豆,太奶奶在灶房呢!”
    “太爷爷也在!”柳老爷子扯起嗓子一声吼。
    外面立即传来应和声,“呆爷,呆奶——”
    声音出后,不知道哪个傻子传出爆笑声。
    紧跟着就是挨揍的哀嚎。
    清净了一早上的大院,顿时热闹无比,狗跳鸡飞。
    柳二跟杜鹃是后脚回来的。
    饭菜摆上桌的时候,一家子正好齐活。
    饭后,柳家老两口跟皇太后人手一个,瓜分了三豆,烤着火,问起走亲戚的事情。
    杜鹃那边没啥大事,以前还有些亲戚想着拉关系捞点好处,被她明着怼了好几回后,近两年已经安分下来了。
    陈秀兰这边她还没开始说呢,巴豆就跳出来了,手舞足蹈,“打!打!啪啪!”
    “哎哟喂,巴豆打人了?咋回事?”柳老婆子讶道。
    “遇上熊孩子了。”柳玉笙无奈,把巴豆的辉煌战绩说了一回。
    “是秀英外孙儿?啧,这是孩子打小没教好啊。吃了这回教训,说不定还能改一改。”柳老婆子叹息。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不抱乐观。
    想要孩子改好,首先大人得有端正的态度。
    要还跟以前那样事事纵着,那俩孩子,一准毁了。
    环视堂屋,视线在自家孩子脸上扫过,柳老婆子心头欣慰,同时更骄傲。
    老大老二不说了,家里三个孙儿辈,都是打小懂事孝顺的。
    现在有了曾孙儿,一样教得很好。
    毛豆有知夏跟玉筝看着,四岁的年纪,在弟弟妹妹面前就知道端起哥哥的责任。
    巴豆红豆跟着皇太后,虽然极得宠爱,皇太后却不会一味娇惯,早早的就教导他们分辨是非。
    他们家孩子,歪不了。
    最后视线落在脸上噙着浅浅笑意的陈秀兰,笑问,“咋样,心里的结可解开了?”
    “解开了,娘。”陈秀兰笑容里,有如释重负的轻松。
    跟亲爹娘疏远,其实她心里并不好受,再是看淡,心里有个地方总是压抑的。
    如今,解开了,像是甩掉了一层桎梏,整个人连心胸都开阔许多。
    柳老婆子拍拍她手背,“解开了,以后有时间就常回去看看,你爹娘,也老了。”
    柳老爷子也道,“是该常回去看看了,不是有那话咋说来着,什么子养什么待的,就是那么个理。”
    “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就是等你想要奉养双亲的时候,双亲已经等不到那一天了,人不在了,后悔也来不及了。”酒老眯着小眼睛,着重解释一下。
    “家里不有马车呢嘛?秀水村又不远,一来一回满打满算用不上三个时辰,吃两顿饭再回来都绰绰有余,多大点事儿?”柳二就莫名其妙了,“难道回去亲家还能不待见了?最多也就不待见我大哥。”
    “滚犊子!”柳大牙根痒。
    柳二不滚,“不过话说回来,大哥大嫂,你们去归去,先把地头上的活计忙完了……”
    话没说完,鞋子齐飞,柳二抱头鼠窜。
    一脸生无可恋。
    又是这样,每回都不让他把话说完。
    他也一把年纪了,都三个娃儿的叔爷爷了,能不能在娃儿面前给他留点面?
    能不能?
    柳知秋在旁,看着自个老爹这怂样,摇头兴叹,“不愧是我老子,逃跑的姿势都跟我一模一样。”
    柳二捡起落在脚边的鞋往混小子砸去,柳知秋淡定伸手,接的很是潇洒。
    没等他嘚瑟,一只手就抢了他手里的鞋,啪一下盖上他面门,“二叔,我帮你。”
    “知夏,叔记你人情!”
    柳知秋木着脸,任由鞋子从脸上掉下来,“哥,你不是京官吗?京官都忙得很,你赶紧走吧。”
    “是得回去了,这两天就得走。”柳知夏淡道。
    柳家人俱是一怔。
    收到家人齐刷刷的眼神,柳知秋心都颤抖了,“哥,我刚才开玩笑的。”
    他真是开玩笑的。
    谁知道他哥顺水推舟,这样都能给他扣上一个大锅?
    一顿揍他估计免不了了。而且他很确定,他是开玩笑的,他哥绝对是故意的。
    坑弟,他哥靠的是实力。
    “咋回事,怎么这么快就要走?”柳老爷子纳闷。
    往年娃儿回来过年,可没有走得这么急的,这才刚年初三呢。
    跟风青柏对视一眼,柳知夏解释,“爷,奶,爹,娘,二叔二婶,这次确实是京中有事,风青柏也得赶着回去处理,所以等不到元宵后了。”
    “既然有事,那就回吧,什么时候走?我好提前给你们收拾收拾。”柳老婆子道。
    “明天。”
    老婆子点点头,“行,明儿早饭吃早点,一早上时间收拾东西也足够了,你们吃过饭就启程。”
    她没有多问,也没有多留。
    知夏跟阿修都是恋家的孩子,要不是真有急事,绝对不会刚过完年就说要走。
    柳知秋左瞅瞅右瞅瞅,“爷、奶,大伯,大伯娘,我哥跟囡囡明儿就要走了,你们一点不难过?”
    一眼溜过去,长辈们都跟没事人似的,也太淡定了点,难道是分别次数太多,爷奶跟大伯大伯娘开始麻木了?
    “难过什么?用不了多久囡囡跟阿修就会回杏花村了,回来之前不得紧着把那边的事情处理好?处理得越快,回来也就越快。”老太太哼了声,别真当她是个莽妇,她也懂行。
第一一七七章 皇榜,应战
    这次一行返京,薛青莲没再跟着一道。
    他的事情已经尘埃落定,如今剩下孤家寡人的,与其去京城那样的纷扰之地,他更愿意呆在杏花村,有兴致的时候看看朝阳夕霞,没兴致的时候窝在房里蒙头睡大觉。到了吃饭的时候,老太太扯着嗓门一声吼,还能帮他赶走瞌睡虫。
    这种米虫样的日子,是他毕生追求。
    既然能在这儿当米虫,他还东奔西跑的做什么。
    薛青莲觉得很满足,满足到身边有只赶不走的小麻雀,也可以忽略不计。
    年初四,早饭过后,柳家大院的马车走了,载着柳玉笙风青柏,载着柳知夏傅玉筝,还有皇太后跟三豆儿。
    柳家大院年节的热闹因为家里走了一拨人,顿时消减不少,却没有损了剩下人的心情。
    眼下的离别是短暂的,很快他们就能重新团聚,未来可期。
    “运河上冻,走不了水路,我们只能走陆路,到达京城,至少一个月的时间。母后,这一路可能要让你跟豆儿们受苦了。”
    “哀家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哀家还能吃不了苦?”皇太后轻哼了声,兰花指一翘,“上路吧。”
    柳玉笙忍笑,“已经在路上了。”
    “嗯,那就好好上路。”
    柳知夏以拳抵唇,轻咳,看向风青柏,言归正传,“那边还没有最新消息过来?”
    风青柏摇头,“还没有,不过也快了,等我们到达京城,应该就能收到消息。”
    “西凉跟南陵隔着一条运河,运河到了十二月就会上冻,我担心西凉会趁着这段时间发动攻势。整个冰冻期至少要持续三个月,三个月的时间,我们这边没法渡河支援……”柳知夏蹙眉,他这种担心不无可能。
    西凉占据地利,要是真的有心出兵,恐怕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边境线有我南陵二十万大军,还有秦大将军这员老将,就算真打起来,支撑数月不是问题,回京后我会第一时间点兵,备齐粮草,等着三月渡河。”
    要做这些准备也不是一朝一夕,他们回到京城就是二月了,一个月时间的准备刚刚好。
    “希望一切顺利。”
    “会的。”
    简短的谈话后,大人们安静下来,车厢里只余几个小娃儿稚嫩的咿呀声。
    而素来把一腔精力全部放在巴豆红豆身上的皇太后,回京路上出现无数次恍惚,几个年轻人皆看在眼里。
    因为忧心边境,这次回京几乎是日夜兼程,途中少有停下来投宿。
    皇太后硬是一声没吭,咬牙坚持了下来,而且还帮着柳玉笙、傅玉筝一道将三豆儿照顾得很好。
    有柳玉笙在,同样的,长途下来能保证一行人的疲惫降到最低。
    二月初,马车驶入皇城。
    柳玉笙跟风青柏前脚踏进王府大门,后脚宫里就传来皇上旨意,宣风青柏立刻进宫。
    风墨晗是心急如焚。
    要不是自己不能离宫,他甚至想亲自冲到南陵王府候着皇叔。
    这几天,御书房的地面都快被他踏出一道坑来了。
    “皇上,王爷来了,来了!”御书房门口,远远看到那道紫色身影,小板子就激动的叫起来。
    怪不得他如此激动,从旨意传往南陵王府开始,短短时间皇上已经问了他百八十遍王爷来了没有。
    魔音穿脑,他还只能忍着。
    他比皇上更盼望王爷赶紧来。
    “皇叔,快,快!刻不容缓,你赶紧帮我想想办法!”
    风青柏还没走到御书房门口,里面就有明黄身影快步往他这边冲,到得他身边胆大包天拽着他走。
    “何事这么急?”
    “大事,出大事了!西北边境打起来了!我刚刚收到那边传来的消息,这还是一个月前从西北发出来的!”风墨晗眉头皱得极紧。
    他接到的信报是一个月前的消息,也即是说,那边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他们无从知晓。
    西北边境跟南陵皇城,中间有一个月的时间差。
    风青柏亦皱了眉头。
    宫中旨意下得太急,他刚进王府大门就被叫住了,因此没能回到府中,去询问府中暗卫可有收到最新消息。
    这么看来,最新消息应该就是那边已经开战。
    西凉果然趁着这个时机,发动了进攻,打的就是在南陵被堵在运河之外无法及时支援南陵军队的时候,把南陵军队一举拿下。
    “现在运河上冻,南陵这边根本没有渡河支援。只有两个办法可行,要么等到三月运河化冻,要么,凿冰渡河。但是两种方法需要的时间其实差不多。”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他们现在帮不上忙,完全没法及时应援。
    没理会在耳边叽叽喳喳的少年,风青柏拿过边境传回来的情报,从头到尾看一遍。
    西凉守边将军茅泰河挑起战事的时候,正好是大年初一。
    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一个月有余。
    “皇叔,秦将军能支撑多久?”
    “暂时不急,这是秦将军发来的情报,但是措辞之间不见紧张,只阐明战火已起,证明短时间内他是有把握的。”风青柏在圈椅上坐了下来,面上没有急迫,但是看风墨晗的眼神带着几许严厉,“不过是打仗,秦将军身在战场尚能从容淡定,你坐在皇城,反而先乱了方寸?风墨晗,你是皇帝。”
    风墨晗背上凉了下来,“皇叔教训的是,身为皇帝,要有能让大臣放心托付的能力。兵将在前线冲锋,君王是他们最大的后盾。”
    所以,他这个君王,任何时候都不能乱。
    不能显得手足无措,不能咋咋呼呼。
    这恰恰是他展现自己能力的时候,是他能最大程度获取朝臣信任跟支持的时候。
    “立即下旨,点兵点将,准备粮草船只,于运河码头整装待发,运河一化冻,立即出发边境。”
    耳边是男人镇定淡然声线,安抚了风墨晗心头躁动,让他的情绪跟着变得平和,变得从容,纷乱的脑子也渐渐清晰。
    当即,一道圣旨飞出皇宫,飞进朝中武将手里,同时皇城城门,贴上了应战的皇榜。
第一一七八章 死亡无限拉长
    南陵跟西凉打仗了!
    皇榜一出,整个皇城百姓轰动。
    南陵边境平静多少年了?十几年了,十几年没打过仗了。
    现在冷不丁听说开战了,而且皇榜都出了,百姓们轰动过后,人心惶惶。
    大街小巷茶楼酒肆,到处是聚集在一处议论的人。
    这个消息可以说把整个皇城震得荡了一荡。
    城中议论喧嚣尘上的时候,朝堂上百官也没闲着,绞尽脑汁想对策。
    只是,办法有无数,没一个有实际参考价值,全被刚回朝的南陵王给毙了。
    时间在一点一点流逝,冰冻的皇城开始慢慢回暖。
    打仗的消息传遍整个南陵的时候,运河化冻了。
    数十万大军,立即横渡运河。
    开往西北边境的航船,将整个运河河面挤得满满当当,从远处看跟蚂蚁过江似的,密密麻麻。
    风青柏跟风墨晗亲自到码头为率军将领送行。码头周围拉下了警戒线,百姓被远远隔离在警戒线外。
    “皇叔,咱们能赢吗?”看着远去的航船,风墨晗问。
    三月河风吹上岸,将两人衣袍吹的猎猎作响。
    男子清越声线从风中传来,坚定从容,始终淡然,“当然能。”
    这一战能不能赢,风青柏从未持过怀疑。
    南陵,一定会赢。
    战场上,有秦啸这个沙场老将领军,西凉的地利,对秦啸来说不会造成太大威胁。
    而且他始终有个感觉,西凉新帝巴念,绝对不是无脑之辈,他初登帝位,就算野心再大,也不会在根基未稳的时候莽撞挑起战火。这种举动对他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这场仗,来得蹊跷。
    战争持续不了多久。
    百官都跟随皇上及南陵王去码头送行了,养心殿里很是安静。
    皇太后坐在软榻上,慢慢翻看经书,似浑然没受战事影响。
    老嬷嬷却不敢轻易上前打扰她,皇太后翻看经书的速度,比以往慢了很多很多,只是她自己没有察觉罢了。
    从杏花村回来后,两豆儿就留在了南陵王府,没有再跟进皇宫来。
    血浓于水,血脉的牵引,是旁人花再多心力也比不上的。
    这一路风青柏跟柳玉笙两人时时陪伴在两豆儿身边,早就化去了娃儿对他们的陌生感,留在王府的时候,没有哭闹。
    奇怪的是,皇太后也没有再要求把豆儿带进宫。
    这,才是异常。
    “现在什么时辰了?”视线依旧落在经书上,皇太后淡声问。
    “回皇太后,已经午时。”老嬷嬷顿了下,多嘴一句,“集合大军应该已经出发了。”
    “嗯。”
    此后再无话。
    在寂静中,天色一点一点暗下来,夜幕降临,夜色笼罩。
    西北边境某处山坳,秦啸刚刚带人避过一场伏击,藏在这里略作修整。
    年初一战鼓擂,到现在这场仗已经打了足足一个月。
    “茅泰河现在只怕哭的心都有了,以为仗着对地形熟悉就能打得我们溃不成军,也太小看我们南陵军队了。”
    “这个月咱们歼了他们多少人了?一波一波的,有上万了吧?”
    “肯定有了。”副将坐在地上大笑,“秦将军的战术,是那种连战场都没上过的什么将军能抗衡的?我估摸那货也就只懂纸上谈兵,败的这么多次,足够他记住教训了。”
    众兵将脸上带着疲惫,却不见丝毫狼狈,眼睛是亮的。
    连月来,他们跟对方进行了游击战,把对方涌出来的进攻战线切断成几截,然后兜着圈子的围追堵截,每次都能击杀对方一大波人马。
    茅泰河可以说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
    南陵士兵当中对此,甚至有人私下开了玩笑,赌茅泰河哭了多少回。
    “修整一刻,继续往北路绕圈,从那边的坳口埋伏,引敌伏杀。”
    “明白,就跟他们刚才想要伏杀我们一样,咱来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让他们尝尝滋味!”
    同一时间,茅泰河带着剩余部下灰头土脸坐在营帐中,听着部下传来的一个个噩耗,气得脸色铁青。
    一个月有余,三十多天时间,两军交战,对方几乎没有损失什么人马。反而是他这边,主动宣战方,接二连三被对方以点打面的方式,到现在已经牺牲了一万两千士兵!
    这样的战绩,即便最后他赢了,面上也没有光彩!
    “来人,把善睐圣女找来!”
    圣女营帐离将军营帐不远,很快就有人领命下去叫人。
    军营往里,一间宽敞帐篷里,清丽女子眼睛赤红,面孔扭曲狰狞的盯着手臂。
    那截裸露出来的手臂上,布满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脓疮,黄红色液体在疮口边缘溢出,散发令人作呕的恶臭。
    而这种脓疮,还在不断往上蔓延。
    “薛青莲!”善睐一字一顿,攥紧五指,用力过度以致手背毕露青筋。
    这种毒疮,已经在她身上肆虐一个多月了,于小手臂开始,从一个,到两个,到一片!不断扩散蔓延!
    她是蛊女,擅蛊毒,看到这种情况,哪里还能不知道自己是中毒了。
    除了薛青莲,不做他想!
    而她甚至不知道,对方究竟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给她下的毒!
    薛青莲没有让她立即暴毙,而是以这种慢性毒蚕食的方式,让她清晰感受到什么叫生不如死!
    毒疮每扩散一分,她的恐慌就多一分!
    就像有人故意将死亡的过程在你面前无限拉长,让你极致感受自己步入死亡的每时每刻,你可以想尽办法挣扎,却改变不了死亡宿命。
    “善睐圣女,将军有请!”篷子外有人声传来。
    “转告将军,我马上就来。”狰狞面色,说话的语气却一如往常自然。
    在手臂上抹了遮盖气味的药粉,拉下袖子,善睐走出帐篷时已经恢复平静,面上看不出任何端倪来。
    经过旁边一座矮小篷子,听到里面传来的婴孩哭声,脚步停都未停。
    小矮篷里,看着女子头也不回离开的背影,丫鬟无声叹了口气,眼带怜悯看着怀中小娃儿。
    小主子已经一岁了,面容已经长开,粉粉嫩嫩跟画里出来似的,只从五官就能看出精致来,日后必然是长得极好的。稍微大些以后,除非是饿极了,基本不再哭闹。
第一一七九章 你爹爹是个女儿奴
    这么个可人疼的娃儿,为何圣女偏偏不爱呢。
    怎么说也是她的亲骨肉啊。
    对上娃儿哭得湿润的漆黑眼睛,丫鬟拍了拍他的背,“小主子是不是饿了?奴婢这就去给你弄吃的,你且忍一忍啊。”
    军营跟离宫不同,这里的食物是定餐定量发的,照顾的都是要上战场打仗的大男人,食物以耐饿为主,全是硬粮,根本不会特意照顾下小娃儿,弄点什么适合小娃儿吃的东西。
    为了让小娃儿能尽量下口,她只能把干硬的馍馍泡水,泡软了之后再喂到小娃儿嘴里,一天几顿皆如此,喂完了就没了,再饿只能忍着。
    小娃儿偏生又是饿得快的,个把时辰就得喂一次,发放到她手里的口粮根本不够,丫鬟还得从自己嘴里省一些下来,才能勉强应付过去。
    圣女……根本不管。
    想到这里,丫鬟又叹了一口气,看向仿似听懂了她的话,止了眼泪安静下来的小娃儿,笑笑走出了小篷子。想馍馍软得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