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有娇女-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的背影消失在院门后,夏离叹了一口气。才十五岁的少年,不仅要为自己的性命和将来发愁,还要为找个什么样的媳妇发愁……也难为那孩子了。
有后娘就有后爹,许多家都如此。
而且,那真是个好孩子。不像其他宗室子弟那样轻视小农女,一直把她当朋友。即使有那种意思,对她也没有任何轻慢和随意。知道不可能,就把那种心思埋在心里,过来以这样一种形式跟她“告别”……
夏离刚走到垂花门前,就看到夏氏站在抄手游廊里,脸色有些不好。
夏氏说道,“刘公子还是读书人,怎么能拦着小娘子说话呢。”
夏离上前搂着她的胳膊说道,“娘,你不要那样说刘公子,他很可怜的……”便小声说了他的继母拿捏她的婚事,他想求娶曾清清的事。
夏氏知道自己冤枉刘长昭了,叹道,“但愿他能心想事成,他继母太坏了。”又敲打夏离道,“看看,大宅门里阴私多吧?若曾姑娘的父亲不是大官,曾姑娘嫁进去还不知道要遭什么罪。”
夏离笑道,“所以呀,赵大叔才是最好的人选,门户简单,自己当家做主……”
夏氏瞪了夏离一眼,红着脸快步向前走去。
晌午,二虎来了夏离家,以后他上学都会来她家吃晌饭。这个小正太跟赵妞妞一样,是他们全家都欢迎的小客人。
他一看到笼子里的彩衣,就翘起了嘴巴。因为夏聚送他的那只锦鸡在他去镇上上学后就“丢”了,夏老太说是锦鸡自己飞跑了,但他怀疑是夏老太或者小杨氏知道锦鸡值些钱,偷偷拿出去卖了。他气得坐在地上大哭也无法。
夏离又笑着承诺道,“以后姐姐若去打猎,再给你捉一只。”
见夏氏看了她一眼,她又赶紧道,“不是我去打,是我三舅或者赵大叔他们去打。”
自从知道夏氏的身份后,夏离不忍心再让她难过。
晌歇起来,天已经晴了。
赵妞妞来找夏聚,两个小人儿一起带着熊样和彩衣、彩多多去都司府玩。
不多时,田庆家的进来禀报,“太太,大姑娘,叶府的赵嬷嬷来了。”
夏氏纳闷道,“是厨房里的赵嬷嬷吗,咱们跟她不熟啊?”
夏离低声道,“可能是叶大人的乳娘赵嬷嬷,也是全大哥的娘。”
夏氏不太喜欢这样的人来她家串门,但还是堆满笑容迎了出去。
赵嬷嬷拉着夏离的手跟夏氏笑道,“啧啧,多水灵的小娘子,夏家娘子会养人。”
夏氏呵呵笑道,“赵嬷嬷过誉了,乡下孩子,比不得京城那些小娘子俊俏。”
赵嬷嬷摇头笑道,“夏家娘子谦逊了。别的不敢说,看小娘子的眼光我还是有,宫里的,大宅子里的,还有街头巷尾的,我看过的小娘子无数个。可夏姑娘这样俊俏又有别样风彩的,却是不多。”
这话说到了夏氏的心里,她嘴里谦虚着,却笑得畅快。
几人客气着进了堂屋,夏离亲手倒了茶奉上。
赵嬷嬷打开带来的包裹,笑道,“我听全子说,他可没少吃你家的饭。”包裹里是三块绸缎,华光溢彩,一看就是给夏氏、夏离、夏聚做衣裳的。
赵嬷嬷很会说话,让人如沐春风,让开始有些抵触的夏氏也软和下来,跟她开心地聊着天。
夏氏似是无意地说道,“我小时候在京城的一户王姓人家当过奴才,后来主子放了我的奴契嫁人……我恍忽记得那时的主子说过,齐家出美人,各大豪门都以能娶到齐家女为敖。可惜了,我从来没有见到过齐家的女人,也不知道她们有多美。”
赵嬷嬷呵呵干笑了两声,撇嘴说道,“这里离京千山万水,我也就说句实话,齐家女人算不上顶漂亮,只不过多了两分招男人喜欢的‘媚’……才不是豪门大族抢着要,是他家厚着脸皮到处塞。当初还想塞女儿给我家大爷,我家大爷拧可挨板子都不要。”声音放低下来,“就说东晋侯邱家吧,娶了两个齐家女人,哎哟,闹腾的那个乱,世子爷远走他乡几乎不回京,庶孙也被整得失踪了,如今京城没有哪家看得起。当初的杨氏多好,美丽贤淑,知书达理,却被活生生的逼死,我家老公爷和国公爷还上折子弹劾邱大人纵妻害死儿媳妇。好了,如愿让儿子又娶了个齐家女回来。那小齐氏生了个儿子,可那个儿子有些傻,说话还大舌头。也只有东晋侯那个草包,才把那齐氏当个宝……”
她一通念叨,说了许多东进侯邱家的事,脸都皱成了一堆,嫌弃的不行。
夏氏听到她夸杨氏,眼里有了哀伤。后听说小齐氏的儿子是个傻的,眼睛冒了一下光,赶紧掩饰下来,淡然说道,“可见老天是长了眼的。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又问,“邱家失踪了一个庶子?”
赵嬷嬷点头道,“那个孩子可怜,生母被害死了,他小小年纪就吓得逃了出去,丢了一年多也没找到,肯定是凶多吉少了。”
夏氏若有所思,轻声道,“她们的心肠太黑了,那孩子虽是庶子,不是邱大奶奶亲生的,但跟邱夫人也血脉相连,她怎么忍心。”
第二百五十章 多年以前
赵嬷嬷冷哼道,“那些人的心已经黑了,没有良知,只有利字。那个庶子聪明,她们怕傻儿子当不上世子,就先把聪明的庶子弄死呗。”
夏氏又叹了几口气,摇摇头。
夏离笑道,“赵嬷嬷就在我家吃晚饭吧,我去做两个菜来。”
赵嬷嬷笑道,“那感情好。你们别笑话我嘴馋,听全子说,我家老公爷和大爷、表公子顶顶喜欢吃夏姑娘做的菜。”
夏离谦虚几句,就去了厨房。她心道,赵嬷嬷说这些话应该是叶风的授意。不仅让夏氏娘了解了邱家的一些现状,也明明白白告诉她,叶风不怕得罪邱家。而且,让夏氏这样知道夏聚的身世和不幸,也更会接受和怜惜他。
夏离知道京城的妇人不善吃辣,就亲自做了香煎豆腐,蒜蓉排骨,玉米冬瓜肉丸汤,再加上田庆家炒的几个菜,就够了。
夏聚没有回来吃晚饭,小丫头来说被叶老国公留下了。
只有夏离、夏氏、赵嬷嬷三个人吃晚饭。
赵嬷嬷最喜玉米肉丸汤,笑道,“之前只知道玉米磨成面能做糊糊、窝头什么的,原来还能做汤啊,倒是另有一番滋味。”
夏离笑道,“炖汤必须是嫩玉米,老了就不好吃了。”
送走赵嬷嬷,夏氏忍了许久的脸色变得阴晴不定起来,坐去自己屋里发呆。
夏离知道,她应该是对夏聚的身世有所怀疑了。
天黑透了,屋里亮起烛,廊前的灯笼也亮起来。估摸夏聚要带着二狗一熊回来了,夏氏又像往常一样站去垂花门口。
稍后,院外传来二狗一熊的叫声,还有夏聚跟赵妞妞道别的声音。
随着脚步声进了院子,夏聚脆生生的声音响起,“娘亲,儿子回来了。”
夏聚走进来,一下抱住了夏氏的腰。
夏氏温柔地笑着,像往常一样,用帕子擦擦夏聚的小脸,牵着他的小手进了堂屋。她坐在椅子上,捧着夏聚的脸仔细端详着。她希望那只是自己的多心,可越看这张熟悉的小脸越是心惊。
夏聚以为娘亲是在跟自己亲热,高兴极了,嘿嘿笑道,“娘是不是看儿子越长越俊俏了?”又自我表扬道,“儿子像姐姐,也就是像娘亲,当然俊俏了。”
看到他纯净灿烂的笑容,亲近孺慕的眼神,哪怕有两分自己不喜欢的熟悉,夏氏也不忍心怪他。
孩子是无罪的,何况他还受了那么多罪跑出来,境遇曾经比离离还危险。
夏氏的眼里有了水雾,强笑道,“好孩子,好孩子。”
夏聚上床后,夏离来到堂屋,她觉得有些话该跟夏氏说清楚了。
夏氏手里捏着一个小布包也来到了堂屋。
两人对望一眼,同时说了话。
“我有话跟你说。”
“我有话跟娘说。”
两人怔了怔,默契地进了夏离的卧房。
关上门,两人坐去床边,夏离说道,“娘先说吧,什么事?”
夏氏抬手顺了顺夏离垂下的乌发,怔怔看了她一阵,才轻声说道,“这件事,我本来想等离离再大一点,出嫁之前再告诉你。可是现在,突发状况越来越多,今天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我觉得,还是早告诉你为好。记住,为了你的安全,这事你一定要烂在心里,无论谁都不能说。”
说完,她把手里的小布包打开,里面有一块玉牌,一根菊花赤金簪。
夏离先接过菊花簪,她知道,这根簪子一定是这具身体的亲娘留下的。夏氏之前的支言片语里透露,她生前非常喜欢菊花。
而那块玉牌,就是她记忆里的玉牌,碧绿通透,上面刻着一个“礼”字。
夏氏没有注意到夏离的表情,似回到了多年以前。她缓缓说道,“离离,我不是你的亲娘,是你亲娘的丫环,名字叫夏菊。明面上我们是母女,可实际上是主仆……”
“娘,”夏离亲唤一声,她不习惯夏氏如此说。
夏氏又轻声说道,“你亲娘的闺名叫杨安安,她美丽,聪慧,箭也射得好,这几点你像极了她。你出生的前一年,你外祖一家被连累发配琼州……我唉,还是从你爹进杨家开始讲吧……”
夏氏的目光变得迷离起来,呆呆地看向黑色的小窗,没有聚焦。许久,才讲起了多年以前的事情。
那年,刚刚九岁的邱继礼被邱太夫人带去了杨家,请当时的镇西侯杨凡帮着调教。杨凡跟邱继礼的祖父老东进侯是莫逆之交,只可惜老东进侯在一次大仗中受伤,在床瘫痪几年后就死了。儿子邱泽少人教,不学无术,顽劣异常,还娶了被人耻笑的齐琳。
邱太夫人哭述这个孙子不能再养废了,请杨凡帮忙教导邱继礼。杨凡既看在老友的份上,也觉得邱继礼还算可造之材,就答应下来。
齐琳又哭又闹不愿意,不知什么短处被邱太夫人拿捏到,最后只得同意。
从此后,邱继礼就在杨府生活了,跟杨凡的儿子,十二岁的杨子祥一起上学、练武,每旬只回邱家一天。杨凡的大闺女杨平平、二闺女杨安安经常跑去找爹爹和大哥,也就跟邱继礼特别熟悉。
杨安安比邱继礼小七岁,那时只有两岁,她非常喜欢“邱哥哥”,经常跟在他后面跑。他们两个,是真正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邱继礼像他的祖父,被杨凡调教得文武双全,十五岁开始就跟着他上战场南征北战。
邱继礼非常喜欢杨安安,拒绝邱泽和齐氏给他安排的所有姑娘,一直等着杨安安长大。在杨安安十五岁,他二十二岁时,终于抱得美人归。杨安安的肚皮也争气,成亲没多久就怀了孕。
可是那年的八月,发生了震惊朝野的“杨氏谋害皇孙一案”,先太子妃杨平平喂罪自杀,杨家也在十月被发配琼州……
杨安安痛不欲生,可为了肚子里的孩子,还是坚强地活着。
齐氏一直不喜杨安安,但因为邱继礼看得紧,齐氏并不敢太过份。邱继礼又承诺,他会想办法外调,带着杨安安去外地生活。
第二百五十一章 后路
就在夏离出生前三个月,就也是祯庆三十年的腊月,那时先皇驾崩没几天,当今皇上刚刚继位,邱继礼就接到密令不得马上不外出。
邱继礼怕齐氏伤害杨安安和肚子里的孩子,求到太夫人那里,请她保全妻子,等自己一回来就带妻儿离开京城。
邱太夫人也怕杨氏一尸两命,只得暂时出了佛堂。她怕府里不安全,带着杨安安去庄子里生活。
杨安安觉得齐氏已经把持侯府二十多年,太夫人不一定弄得过她,怕自己和孩子在邱继礼回家之前被害,就安排了不是家生子的夏菊出府。说齐氏会想尽办法弄死她和肚子里的孩子,不止因为齐氏不喜她,还有三个原因。一是只有他们母子(女)都死了,杨家又无人,她的所有嫁妆才能完完全全落入齐氏的手里。二是齐氏总觉得邱继礼因为杨安安而跟自己生分,只有除掉杨安安,儿子才能完完全全跟齐氏一条心。三是齐太后不喜欢杨家人,齐氏肯定会想办法逐了她的愿。
杨安安还交给夏氏一根她带过的簪子,一块邱继礼送她的玉牌……并告诉了夏氏一个惊人的秘密,齐氏没有生育,邱继礼不是齐氏的亲生子。二十几年前,在邱泽的支持下,齐氏假装怀孕,夺了邱泽一个小妾的儿子。这件事后来被邱太夫人发现了,在送邱继礼去杨家的时候悄悄告诉了他和杨凡。而齐氏不知道邱继礼已经知道了这个秘密,还经常跟他上演着母慈字孝……
为了逼真,“无意害得主子差点小产”的夏菊挨了二十板子,让人拿着她的契书把她卖了。夏菊被人“买”了下来,藏身在离京一百多里远的通县。
夏菊在通县呆到翻年的四月底,杨大伯突然抱着刚满一个月的夏离来找她,说大奶奶危险,孩子暂时抱过来。若大奶奶能撑到大爷回来,夏菊就抱着孩子回去。若大奶奶先死,就秘密抱着孩子回乡……
五月中,杨大伯无限悲伤来找夏氏,说大奶奶撑……到前几天大爷还没回来,三天前就死了。都说她是因为孩子死了想不通上吊自杀,让夏菊带着小主子赶紧逃走……
“大奶奶知道姑娘没死,又心心念念等着邱继礼的回归,怎么可能撇下姑娘自杀呢,一定是被齐氏害死的……我来不及难过,第二天就赶紧带着姑娘坐船回湘江……为了让姑娘能得我爹的看重,我就编出姑娘的爹是秀才的话……在小洼村的前几年,我还盼望着邱继礼能为大奶奶报仇,好带着姑娘回京认祖归宗。可是八年前,杨大伯以来湘江省买茶叶为名来小洼村看了我们。他说,那个家姑娘永远回不去了,因为挨千刀的邱继礼居然娶了齐氏的侄女……”
夏氏边讲边哭,哭得非常伤心,怕夏聚听见,用帕子把嘴死死捂住,低低的唔咽声听起来很恐怖。
夏离也哭了。为那个刚刚十六岁的小娘亲杨安安,为已经早死的小原主,为献出青春和爱情一心护主的夏氏……
两人抱着哭了一阵,夏氏挂着眼泪说道,“这支簪子是你娘留下的,当初她十里红妆,却只给你留了这一件物什,其它的都被那不要脸的齐家女人霸占了。这块玉牌是邱继礼的,不管他如何无情无义,你身体里总归流着他的血,就当个念想吧。”
夏离用拇指指腹轻轻抹着簪子。之前叶风跟她讲杨家和杨安安的时候,夏离只是同情他们。而此时此刻,她却有了一种归属感,觉得那就是自己没有见过面的亲人,那种亲情感应在她的身体里汩汩涌动起来,传遍全身。
泪雾里,她似乎看到一位跟她有几分相像的年轻小媳妇,带着这支簪子,扶摸着大大的肚子,在痛苦地思念着死去和远走天崖的亲人,在焦急地盼望着夫君的回归,在想着如何把孩子顺利生下来,如何让孩子平安活着……
十六岁,是前世人们口中的花样年华,刚刚上高一,憧憬着将来的美好和未知。可杨安安却是在痛苦、焦急、惶恐、害怕中渡过,生命最终还是止于这个年纪。
她轻声唤道,“娘。”
夏氏擦了擦眼泪,又道,“离离,你应该知道我为什么不愿意让你嫁给叶风了吧?大宅门里,若婆婆不喜,她随便就能整死儿媳妇。还有啊,若你的身份被发现,不说邱家那两个齐氏会想办法害死你,齐太后也不会放过你……”
她又想起了夏聚,叹着气说道,“咋办,我觉得聚儿很可能是邱继礼的庶子。若那样,我们咋办,会不会被人发现?实在不行,咱们赶紧回乡下,离叶大人远着些,他跟那些大官有来往,别被发现他们端倪……”
她喜欢夏聚,但更不愿意让夏离涉险。
夏离擦干眼泪。听了这么多事,她更加坚定了以后要去京城的信念。她现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的背后还有会越来越强大又不怕齐家女人的叶风。她应该替原主、原主的娘……不,是她这一世的娘,夏聚,夏氏讨回一个公道,收拾大小齐氏,特别是邱继礼的伪老娘。夺回小娘亲的嫁妆,以及夏聚应得的。还有邱继礼那个渣男,也不让他的日子好过……至于齐太后,跟她对着干就涉及到了政治,自己暂时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要看叶风和叶家的态度……
但现在她不敢把这些话说出来,夏氏已经吓坏了。
夏离起身在柜子里拿出一个匣子来,放在床上打开匣子,拿出一块玉牌。
夏氏抖着手接过来,跟另一块玉牌比较着。两块玉的质地和大小有区别,夏氏保存的那块玉牌质地比这块好得多,也要小一些。但上面的“礼”字,字体、大小、笔锋、凸凹几乎一模一样。这是玉刻,没有模子能倒出一模一样的字。哪怕同一个人刻,不注意也不容易刻得这样相似。这个字,一看就是故意刻得一模一样。
第二百五十二章 以后的路
夏氏觉得,既然这块玉牌是邱继礼给出来的,代表着邱继礼。那么另一块玉也应该是邱继礼给出来的,同样代表着邱继礼。
她又是摇头又是叹气,说道,“这块玉牌定是聚儿当初带着的,你咋没早拿给我看?若我早看到……”顿了一下,又道“唉,看到也不忍不救他,他还是个孩子……天意弄人,聚儿竟是邱继礼的儿子,我都恨死那个忘恩负义的臭男人了,却还帮他养着儿子!”
夏离说道,“娘,这不是聚儿带来的,是邱继礼派人交给我的,说感谢我们救助养育了他儿子。若我们有为难之事,就拿着这块玉牌去找他……”
便把邱继礼请叶风帮着寻找失踪的儿子,以及邱继礼派邱商来看夏聚,邱商看到夏氏后吃惊不已,又被叶风发现端倪并派人回京调查的事合盘托出。
夏氏先是眼睛瞪起来,后是嘴巴张得老大,接着又用帕子捂着嘴哭起来。嗔怪道,“你这孩子,这么大的事,为何要瞒我?”
夏离见夏氏真生气了,拉着她的衣袖撒着娇,“娘莫生气,我暂时没告诉娘,也是想让娘多过几年舒心日子。怕娘知道聚儿终有一天要回归本家,伤心难过……”说完,把头放在她的肩膀上,一只手还轻轻抹着她的后背。
见夏离如此乖巧,夏氏也不忍心再怪她了。缓缓说道,“你还这么小,那多么事却要独自扛着。你本是千金小姐,金尊玉贵,是我不好,是我没本事,让你受苦了……”
她哭得更加伤心几分。也不敢提出回乡下了,不仅夏聚的身份已经被邱继礼知道,她和夏离的身份也被叶风祖孙发现了,兴许邱继礼也发现了。若离开叶风的庇护,他们更容易被人算计。
她气不过,咬牙骂着邱继礼,“那个不要脸的臭男人,忘恩负义的东西,没品没德,这样的人怎么当上了总兵……”又把邱继礼送的那两根簪子和几张银票扔在地上,骂道,“我不要他给的东西,也不要他的臭钱。”
夏离安慰着夏氏,等到她平静下来以后,两人开始商量以后的路该如何走。夏聚同夏离一样,都被齐氏害死了生母逃出来,可谓同病相怜,还是要把他好好养大交出去。对邱继礼的怨不能发在他身上,那是个可怜孩子,何况他是夏离的亲弟弟。他们一家还必须住在这里,有了叶风的庇护,总要安全得多。邱继礼不可能亲自来这里,不管他派谁来,她们都咬死不承认自己的身份……
夏离又道,“娘,我跟叶风不仅彼此心悦,我对他的前程还有大的帮助。我之前看过一本杂书,上面有怎样改造火铳和大炮的方法,我跟他说了,如今效果非常好。这不仅对叶风前程有益,对国家更有益。因为这个,老国公对我也另眼相待,说我是最聪慧的姑娘。而且,叶老国公和叶大人非常敬佩我外祖杨老将军,不管我和叶风的关系如何,他们都会尽全力庇护我们。娘放心,我虽然在乡下长大,但是也有好处,就是彪悍,不怕事,不娇气,扛打击。哪怕进了大宅门,也由不得别人欺负。而且,我还有当当,熊样……”
夏氏如今也没有别的办法,不敢再说让夏离远离叶风的话。她觉得,在大宅门里,利字当头,只靠感情维系不了夫妻关系,自家大奶奶和邱继礼就是如此。一旦一方失势,另一方就翻脸不认人。只有有了“利”字,才不怕被另一方抛弃。夏离目前对叶风有用,她也就放了一些心,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两人说到深夜,夏氏才起身回房。她昏昏沉沉,路都有些走不稳。
夏离扶着她回屋,服侍她脱衣上床,夏氏摇头拒绝。夏离十分固执,给她把头发打散,脱下外衣,扶着她躺下。在她耳边轻声道,“娘,养恩大于生恩。无论什么时候,我都是你的闺女,聚儿也是你的儿子,我们会一直孝敬你。”
夏氏的眼泪又无声地流出来。
夏离出去,把门带上。
她又走到夏聚的床前,透过纱帐,夏聚睡得很沉,小脸红扑扑的。她笑起来,有个这样贴心的弟弟真不错。将来,面对那一家子牛鬼蛇神,自己也不孤单。
哦,还有一位年事已高的邱太夫人。那位可怜的老太太,儿子孙子不省心,娶的媳妇更不省心,若不是进佛堂念佛,肯定早被气死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