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安陌上柳-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子妃无语凝噎,陈嬷嬷左右瞧了瞧,笑呵呵的开了口:“县主既然不想去,不去就是了,皇后独自回宫这事从来没有过,对她来说可能不是什么好事!”
“没错!我也这样觉得!”新阳县主表情由阴转晴,反正她只要听到皇后不好的消息,心情就高兴起来。
太子夫妻俩带着宫人迎接了皇后,太子一番问安后就告退了,临走前嘱咐太子妃好生伺候,太子妃跟着皇后的舆驾去了延嘉殿。
太子坐着马车回晋昌坊,半路马车上来了一个人,正是杨先生的下属。
他恭敬的对李晖做了个揖,言简意赅道:“属下是从九成宫来的,皇后突然回京是因为她跟陛下吵了一架,陛下很生气,说不想看见她,命千牛卫大将军和驸马杨奇把皇后送回来……”
“除了把皇后送回来,陛下还有没有别的吩咐?”李晖沉吟片刻,问道。
来人摇头:“没有别的吩咐了……”
“另外,张昭容让属下转告殿下,说皇后之所以没有对陛下低头,是因为有所顾忌……”
李晖闻言微眯着双眸,右手大拇指和食指轻轻的摩挲着。
也就是说,皇后现在是为了给娘家争取时间而故意跟父亲起争执,她的顾忌,应该就是于三眼早前为他打探到的消息,胡家在极力销毁从前那些替皇后和李璋办事的罪证。
不过,李晖勾唇一笑,胡家的罪证于三眼已经将大部分拿到手了,现在只等张氏那边,只要她一传出消息,这边就行动,胡家倒霉,皇后、李璋,都别想撇清关系。
“张昭容还说什么没有?”
“有!”来人靠近李晖低声道:“昭容还说,她会劝陛下跟皇后和解,请殿下抓紧时间……”
李晖嘴角露出一抹赞赏的微笑,吩咐道:“我知道了,你立刻回九成宫去,随时等着接应张昭容,她需要什么你就给什么,不用向我禀报!”
“是!”那人拱手一揖,在一个转弯的巷子口跳下了马车,警惕的看了看四周,钻进人群里不见了。
李晖松了口气,撩起锦帘对骑马的幕僚道:“你去找一趟于先生的人,把胡家的罪证拿到手后就在东宫等我!”
幕僚领命后扯着缰绳掉头离开了,李晖坐在摇摇晃晃的马车里,他透过帷帘饶有兴致的观察道路边形形色色的人群,市井的喧嚣让他的心情也轻松起来。
……
烛火飘渺恍惚,灯光在每个人的脸上都跳跃着,正如书房内高崎等人的心情。
李晖摩挲着手里的玉佩,正声问道:“能保证万无一失吗?”
高崎恭敬回答:“郎君放心,一切已经就绪,那个告状的乡绅早就安排好了,何御史那边也在暗中待命,只要张昭容说的机会一到,咱们立刻出手!”
“除非陛下不顾朝臣反对包庇胡家,否则这一次,作为齐王后盾的胡家,难逃一死!”
他越说越高兴,眼里的笑意都要溢出来了,郑良泽抚须的手停下,他感叹道:“咱们从前的布局是为了自保,如今多年忍耐终于可以反击了!”
“胡家风光了这么些年,怕是连自己姓什么都快忘了吧!”
众人听了这话面上都有几分讥讽的嘲笑,郑良泽继续道:“陛下年纪越大心思也越发难看透了,咱们必须要速战速决!”
“绝不能让胡家逮着机会翻身!”
淑景殿内,天子站在窗边望着天上的明月,张氏拿着衣袍过来,她轻轻咳了声,天子转过头,张氏把衣袍给他披上,柔声道:“夜间风凉,陛下也该看够了吧……”
天子握住她的手,沉默了片刻才道:“前日我把你丢下就走了,你可对我心怀怨怼?”
张氏伸手细细整理天子的衣领,眼眸下垂低声道:“本来就是妾的错,以下犯上惹怒了龙颜……”
天子叹了口气,拉着张氏慢悠悠的走到榻边坐下,“你也是一片好心,因为我跟皇后不和,不说后廷里人人心惊胆战,孩子们也心焦。”
张氏安静的听天子说心里话,“这么些年,我一直在包容她,她不喜欢马氏,几十年间我再未去过马氏的房里。”
“她想给娘家体面,我也给了,她在后廷里说一不二,我也从没插过手说她一句不是……”
“可她怎么就不能体谅体谅我,为了老三,我给过太子多少脸色看,群臣的不满我也压下来了,别人都说太子是有了后娘就有后老子,我依旧当做没听见,我事事都把他们母子放在心上,甚至还想跟她合葬!”
“她却仗着我的宠爱把我的脸也踩在地上,若不是那日我咳嗽了几声,她还不会来见我呢!”
天子说起往事,脑子里也清晰的浮现出那些场景,想起夫妻恩爱几十年,到了老却渐行渐远,无话可说了,他十分伤感。
“她还不如不来呢!我还躺在床上喝着药,她就那样跟我吵起来,也不顾忌承懋就在旁边……”
屋里有片刻的寂静,张氏轻抱住天子的胳膊,一双眼里满是心疼和理解。
她温柔又耐心的劝解道:“陛下跟皇后殿下的过去妾不清楚,但从妾进宫以来看见的是,如果没有皇后殿下把后廷治理的井井有条,陛下在前朝如何安心?”
“陛下指责皇后殿下不懂得体谅你,但陛下可知,皇后也是女人,她如果能做到不妒,那她一定不爱陛下!”
天子闻言愣了一瞬,接着摇摇头,像是听了一个笑话,“我这个年纪,还说什么爱不爱的……”
“不!”张氏直视他的眼睛,想要看进他心里去,“陛下一直都爱皇下,只是你自己没发现,或者说,你已经习惯了。
“就像睡觉要闭眼,吃饭要拿筷子一样,如果这世上谁敢跟陛下吵架,谁敢跟陛下冷战,那只有皇后,而这样的皇后,陛下虽然一时生气,却会惦记在心里一辈子!”
天子瞪大眼睛听完张氏这番‘大逆不道’的话,心内一番震动,他反复思量张氏说的几句话。
然后反问自己,他的内心真的是这样想的吗?
最后他想起这几十年里夫妻二人的生活,他们为朝事一起商讨,为儿孙一起大笑,还因为一些琐事争吵,他们这样的生活,才是夫妻之间的生活……
可是……
天子双眼里聚满疲惫,他低声道:“我跟她走到今天这一步,皆是因为我们之间掺杂了太多的欲\望,她若是不能改正,我们只能这样下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亲们,前面第八十四章我写了淳于氏怀孕,但是忘了写她后来怎么样,现在已经修改了,在第八十五章她是流产了,所以没有孩子。

第107章 争吵

张氏柔声安慰天子,“陛下既然知道你和皇后不和会有多大的影响,为何不干脆问问皇后的心思呢?”
“你对皇后怀有期待,她可能也是一样对你有期待啊!”
天子看着伏在他膝上的张氏,她眼里的真诚毋庸置疑,天子轻抚她的脸,“你不恨皇后吗?”
张氏愣了片刻,然后轻轻的摇头,“是妾福薄……”
想起那个夭折的孩子,她眼里聚集了些泪水,喃喃道:“妾只有陛下了,只要陛下好,妾什么都可以不计较……”
说完她把头放在天子的膝上,伤感的泪水流下来,仿佛滚水一般落在天子的手背上……
十月里天子回京城后,就听说皇后受了风寒在吃药的消息,他心里乱糟糟的,皇后的身体一直很好,可她毕竟也是五十多的人了。
他想去看看皇后的情况,可思虑半晌,到底还是没有跨出那道门……
就这么在矛盾中过了两日,这天沈知礼起了个大早就赶去太极宫,天子还在用早膳,听见沈知礼有事要禀报自己,他十分讶异。
传了沈知礼入殿后,一进门,他就行了个礼,面容严肃道:早些前他接到了一些匿名的告发。
皇后的兄长胡知化,贪赃枉法、卖官鬻爵、强占土地,甚至纵容其下人打死了一个乡绅的儿子!
沈知礼一开始并不相信,直到有人找上门来喊冤,原来是那个被打死儿子的乡绅去京兆衙门告状,连门都还没进去就被人带走了。
他的一个仆人见主人迟迟不归,便按着交代找到了沈知礼的家…那仆人磕头发誓,跪在地上恳求沈知礼做主,如果是一般的事也就算了,可这件事事涉皇后的娘家,沈知礼知道此事重大,不敢私自处理,便一早来向天子禀报……
听完沈知礼的叙述,天子一双鹰鹫般冷厉的眼睛瞪着他,“你或有一句虚言,可就是污蔑皇后!”
沈知礼面不改色,拱手一揖沉声回道:“正是因为此事关乎皇后的声誉,臣才要禀告陛下!”
他把手里厚厚一叠告发信递给天子,天子只看了两张,就拉着一张脸一语不发的进了内室。
沈知礼默默站在厅堂内等待,片刻后,王大福出来对他说:“阁老请先回去吧,此事陛下自有计较。”
“是!”
沈知礼慢悠悠的出了殿门,看了眼日出之前灰暗的天空,心中莫名一动,暗道:这京城里,恐怕又将起风云啊……
这日天子没有去万春殿议政,王大福对众阁老侍郎道天子犯了头疼,让大家今日先散了,有事明日再议。
众人散去后,只有沈知礼一直面无表情的思考,早上天子问他说的可是真话,他虽然没有正面回答,但心里十分清楚,这事还真没冤枉胡知化。
但他更加奇怪,胡知化这样嚣张跋扈靠的是皇后和齐王,同时他四处敛财勾结党羽又是为齐王谋事,按理他不应该留下如此多的漏洞,怎么如今这些证据一夜之间全冒了出来!
背后肯定是有人在推波助澜……
沈知礼立刻就想到了太子,此事十有□□就是他所为!
不过想到这里,沈知礼微微一笑,他不会阻止太子的行动,相反,如果这把火不够旺,他不介意也添一把柴。
胡氏集团就像一颗膈应人的老鼠屎,这些年来仗着陛下的纵容扰乱秩序、破坏朝纲,沈知礼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
陛下以往对齐王私下拉拢收买的动作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从他今天早上的反应来看,他对这些事并不知情。
所以有一点可以肯定,皇后、齐王、胡家,他们干的勾当都是瞒着陛下的,既然是这样,那胡氏集团这回,是真的要完了……
王大福让宫人们退下去后,神龙殿里一片让人心惊的寂静,天子坐在榻上,手里拿着一柄玉如意把玩,他望着窗外升起的橘红色太阳,半晌没有说话。
王大福打破沉默道:“大家早饭只吃了几口,要不要奴让膳房再做点吃食来?”
天子答非所问道:“你说皇后对这件事知不知情?”
这件事就是指沈阁老说的那件事吧……
王大福想了想,道:“应该是不知情吧,皇后殿下一向对娘家要求很严格的……”
天子听了这话神情似笑非笑,“若是严格,胡家怎么会暗地里做出这种事来?”
天子还没有去查证,就相信了沈阁老的话,看来他对皇后也产生怀疑了,这种事王大福可不敢置喙,他打着哈哈糊弄了几句。
天子又陷入了沉默,直到王大福再一次提起用膳,他才慢悠悠的说:“今早的膳食我很不满意,罚主事的庖者二十个板子吧!”
王大福愕然的看了眼天子,只见天子面色阴沉,目光淬了冰似得,他不敢细问,忙应了是。
于是还没到中午,整个太极宫上下都听说了天子今早吃早饭生了气,把碗都砸了,王大监命人把那个倒霉的庖者狠狠打了一顿……
王大福看着天子今天一直没怎么说话,不明白他究竟是什么想法。
直到下午,小内侍来禀报,说皇后昏过去了,延嘉殿的宫人赶紧给天子、齐王、赵王、蜀王和昆山公主通传。
王大福注意到天子听到这个消息时,嘴角浮现出一抹冷笑,再联想起上午他那番莫名其妙的吩咐,王大福瞬间明白了其中深意,也咽下了嘴里预备劝解的话。
延嘉殿内,齐王等人围在皇后的床边十分着急,皇后刚刚才醒过来,此时的她脸色苍白,虚弱的倚在隐囊上,由嬷嬷给她喂水。
殿外来人通报圣人来了,一屋子人赶紧起身迎接,天子扫了眼儿子、儿媳、孙子等人,挥挥手道:“你们先出去!”
齐王瞥了眼坐起身的母亲,恭敬的做了个揖便退出门外。
天子坐在床前的交椅上,认真的打量一番皇后的脸色,才问她感觉如何了。
皇后静静的看着天子,声音里带着七分虚弱低声道:“不就是你看到的这个样子……你怎么来了?”
天子微微一笑,眼里无一丝波澜,“我不来,你的病怎么会好呢?”
这话听起来更像是一句轻松的调侃,而不是关怀……
“你什么意思?”皇后沉了脸色。
天子深邃的目光定定的看着皇后,缓缓道:“一直以来,为了你和孩子们的体面,我对胡家是恩宠有加,却不想,他们就是这样回报我的。”
皇后正欲张口解释,天子抬手制止她的话,自说自话道:“我封赏胡家全是因为你和孩子们,不是因为我喜欢他们。”
“而你们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触碰我的底线,先前我就看在你的面子上放了他们一马,怎么,打了我的左脸现在是打我的右脸吗?”
这些话如同一把尖刀子插进皇后的心口,她面色苍白眼里有丝丝慌乱,一双细弱的手紧紧捏着被子。
天子见状把皇后的手握住,满怀失望的说:“我们携手走过了几十年,你为什么不明白,你是皇后,你是大周的国母,你死后是要进李家的宗庙!”
“我这个皇帝管理天下,你这个皇后却向着娘家给我难堪,你为什么!”
皇后听着天子一声声的指责激动起来,嘶哑的声音咆哮着:“难道我就从没有尽到皇后的责任吗?只因为我偏心娘家你就否认了我为你的付出,你太让人心寒了!”
皇后使劲抽回自己的手,眼里的泪水决堤,“从我赢了费氏之后我就知道,总有一日,我会年老色衰,我也会慢慢失去你的欢心……”
“可我已经坐在这个位置上了,我只要一想起你曾经为我做的一切,我就可以担起重任让你无后顾之忧!”
“但当你的目光被那些年轻的妃妾吸引走后,我的难过你怎么会看到!你沉浸在美人乡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我的寂寞!”
眼泪模糊皇后的眼睛,她看不清天子的脸,披头散发毫无仪态可言的哭诉道:“他们都朝拜我,却在心里瞧不起我,我只有你和孩子们了……”
“你承诺过我的事到现在都没有影子,你知不知道我们母子每日都是心惊胆战的活着,我要不依靠着娘家,难道等着你从温柔乡里出来记起我们吗!”
天子闻言气的胡须直抖,“纵使我迷恋美色,可我从来没有让你这个皇后失过脸面,倒是你,先是徐氏,然后是张氏,阿如和三郎他们是我的孩子,难道徐氏张氏肚子里就不是我的孩子吗?”
“还有胡家帮着老三转移那么多钱,你别以为我不清楚,我只是没有发作,最后还让李淑光给老三顶了缸,你们非但不知足,还得寸进尺的动手动脚……”
“我是答应过你易储的事,可你做了皇后几十年,难道不知道这件事究竟有多难吗?
老大是嫡出,还是长子,他从没有犯过错,你要我拿什么借口废了他?”
天子声音越说越高,皇后闭着眼倚在隐囊上眼流泪,天子深吸了口气,手撑着额头神色极度痛苦,“如果你们没有自作聪明,我总会有办法的,你们却一次一次的引起御史弹劾,现在你要我怎么做……”
室内的争吵零星的传到外间,沉默着等待的李璋、李珏等人面面相觑,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不好的预感。
没过一会儿,天子就出来了,他看也没看儿孙们就离开延嘉殿后,李璋一声‘父亲’还没叫出口,天子已经走远了,他心中焦急起来,忙进了内室。
皇后双眼红肿,满脸疲惫冷漠,见着儿子进来了,她虚弱的开口道:“你父亲是真的发怒了,你再去走动走动,尽量让你舅父的罪名减轻一些……”
李璋神情犹豫不安,但看着母亲这幅样子,他不敢细问刚刚父母究竟说了些什么,他安排好妻儿弟弟们照顾母亲,自己赶紧出宫去了。
只过了一个月,胡知化的罪状就罗列好堆在天子的书案上,他只打开看了两本奏折,就倚在凭几上沉默。
他知道皇后纵容娘家胡作非为,但也没想到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胡知化的官位虽不高,奈何他是国舅,凭着这个身份他就捞了不少的好处。
不仅是他,胡家的子弟有的外放为官,有的在一些盐政、铁政、漕运把持着权利,俨然就是个无冕之王。
胡家所做之事不是没人告发,但都还没等传到上层就被压了下去,先是胡家威逼利诱,然后就是皇后出手,弹劾书如何能到达御前!
只这两本奏折,胡家就有二十多条罪状,天子心中除了对皇后深深的失望,也只剩下失望了……
作者有话要说:
距离皇后、齐王狗带还有几章~

第108章 家乡

天授八年十一月,天子命刑部侍郎姚济、大理寺卿蒋平、右金吾卫将军林常玉,一同查抄胡家及其三族。
胡氏一族男性皆下了狱,女眷们在胡家被统一看管,等待查清事实之后再行发落。
这一查抄,光是胡知化的一个堂叔家里,就抄出了铜钱数百万、各种借据收条几十个箱子。
另有挂名在其亲属家里的田产商铺的数量就令人乍舌,就更别说胡皇后的亲兄长家了。
然而这件案子之后足足审了小半年,原因是胡家对于数额巨大的财产来源跟刑部产生了分歧,胡知化一口咬定这些钱财一半是天子和皇后的赏赐,一半是利用积蓄经营所得。
对于赏赐,宫里和胡家应该都有记载,天子到底还是顾忌着李璋,这一点上默认了。
那么其余的钱财是如何得来的,没等刑部和大理寺的人详查,装着账簿和收据的房间莫名其妙的走了水,屋子里的东西烧了小半,这对办案的官员来说是件棘手的事。
这意味着他们只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查探证据上面,而其中牵涉的人员有一些因为种种原因都无法作证,引起京城轰动的抄检事件只能缓慢的等待结果。
在这期间,因为胡家牵涉了不少有头有脸的人家,长安各世家高门对这事都讳莫如深,李晖在京城下第一场雪的时候,收到了于三眼的消息。
李璋果然如他们所料,风口浪尖上的他已经无计可施,暗地派人去东都了……
天子在延寿坊内赐了座宅子给王大福,王大福隔上个把月就回去放松一下。
那府里只有二十几个仆人打理,王大福无儿无女的,虽然陛下有许多赏赐,但他时常觉得纵有家产万贯也无甚用处。
这日,他回了宅子,妾侍楚氏忙迎了上来端茶倒水。
楚氏已经年过四旬,她本是一个村妇,因男人和孩子死了自己出来谋生,机缘巧合下进了王宅做下人,因她能言善辩且会看眼色,就这么被王大福看上了纳为偏室。
王大福虽不能人道,可心里还是渴望正常人的生活,从楚氏跟了他以后,倒让他感受到了几分柴米油盐的乐趣。
他进了门先洗了把脸,楚氏拿出早就备好的衣裳给他更衣。
楚氏一边更衣一边道:“正好郎君回来,我有事跟你说!”
王大福并不疑惑是何事,因他在天子身边服侍,不管是朝廷里还是世家里,都有不少人想要巴结孝敬他。
王大福对这种事已经是见怪不怪了,然而楚氏却道:“昨日来了位管事模样的人上门来,他丢下一封信就走了,只说,等阿郎回来把信给你就是了……”
这倒是奇事,说是有人来求他办事,可这种求人的方式还是第一次见,他想了下道:“把那封信拿来我看看。”
楚氏亲自去把信拿出来,王大福打开来里面只有一张纸,上面只有一句话:沛县文水乡洪家村……
只是一个地名,这是什么意思?
王大福翻来覆去的看都百思不得其解,他问楚氏送信的人说话是什么口音,去了哪里!
楚氏回忆了下回道:“说的是官话,至于去了哪里,这个没有注意……”
这封没头没脑的信指名道姓交给王大福,却没写要做什么,王大福心里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在家里呆了半日,他还是忍不住让管家去打听一下这个文水乡有什么古怪。
王宅隔壁家有个进士郎君,他家藏书颇丰,管家便向他借了本图志。
第二日一早,他就跟王大福说,那文水乡只不过是一个寻常的小乡村,没什么出奇的地方。
最后管家补充了一句,传闻汉朝文终侯萧何,曾在沛县文水乡留下了一块刻着‘自明及晦’的石头……
王大福听了这话,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片段,他恍惚听见一个慈祥的声音对年幼的他说:阿四多吃饭,长大后比萧丞相还要聪明!
顿时他脑中如天雷轰过,管家和楚氏见王大福猛地站起来,满眼都是激动的狂热,两人担忧的相视一望,问王大福怎么了!
王大福大喊大叫让楚氏把那封信拿出来,他细细读了几遍,强忍住心里的激动,急急的吩咐管家去把昨天的送信人找到,然后再派人去信上写的这个地址去走一趟……
管家和楚氏听王大福哽咽的说,这地名可能是他的家乡,俩人都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来。
想找到亲人这件事一直都是王大福的心病,可惜他幼时就被拐走了,三四年间又被转卖过几次,早就不记得家乡在哪里了……
如今来了一封信就指出了王大福的家乡,他怎么不激动!
管家知道此事的重要性,忙一阵风似得赶紧办事去了,只留了楚氏陪着在屋里一刻不停歇走来走去的王大福。
只半个多月,去沛县的下人就赶了回来,他道:去了信上的那个洪家村打听,村里的一个老人说自己的最小的弟弟在五十二年前被拐子拐走了,当时弟弟才五岁,被拐走时是寒食节前……
母亲带着他和弟弟去城里卖鸡蛋,弟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