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宫秘扇-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敏珠说道:“话糙理不糙嘛,再说李治是没几年好活了。”大家更加惊讶地看着她。

    蔡公公在门口偷听,赶紧将情况禀报武后,说道:“如此大逆不道,竟然咒皇上死,还要私奔。”

    武后淡定地喝了口茶,不急不慢地说道:“随他们去,哀家心里有数。”

    话说,赵修元看着眼前的心儿,愧疚说道:“既来之则安之,虽然我现在对心儿没有记忆,但感觉仍在,看到她就有似曾相识、轰轰烈烈的感觉。”

    心儿感动地看着赵修元说道:“我愿意等你恢复记忆,待时机成熟,我就随你出宫。”

    赵修元点点头,突然想起了什么,惆怅地说道:“可惜有两位公主在宫中生不如死,却没有出宫机会。”

    李贤说道:“赵兄说的可是萧淑妃的两位遗女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

    赵修元点点头,说道:“今日我路过疯人院般的冷宫,看见两位公主,步履蹒跚、粗布麻衣、脸色憔悴、惆怅不已,丫鬟对她们呼来喝去,没有好脸色,连顿饱饭都吃不上,花样年华却忍受这般虐待折磨”。

    太子说道:“两位公主不止要忍受冷宫的清贫冷眼,我听陈公公说,那日他在剜心冥惩罚韦莲儿时,遇见武后带着两位公主前来受刑,两位公主经常被武后私下用刑,但这种酷刑只是让人身心俱疲却没有皮外伤,可以瞒天过海,旁人就算知道也不敢说出来,而皇上身体欠佳,从未去过冷宫,更不会过问两位公主的安危。”

    赵修元愤怒说道:“岂有此理,武后在宫中简直一手遮天,如今皇上病重,看来李家天下危已。”

    李贤说道:“确实不得不产生这样的担忧,太子年幼、又被朝中孤立,如果继位,武后必定垂帘听政。”

    太子说道:“我才疏学浅、无勇无谋,根本不是武后对手。不如我把太子之位让与贤弟你,凭你的才华或许可以和武后抗衡。”

    李贤赶紧跪下说道:“太子休要胡说,这要是传出去还以为李贤要犯上作乱呢。太子你就安心当好你的太子,我们都会支持你的。”

    赵修元说道:“虽然这些年武后招兵买马,朝中目前支持武后的大臣占了多数,但我父亲赵雄依然心系太子,我们都愿为太子效劳。”

    太子惆怅说道:“可惜我这身体。”说着又咳嗽起来,咳出了血,萱宁着急地扶着太子坐下说道:“余毒应该清除了,为何还有内伤?”

    太子摇摇手说道:“这段时间我意气用事,若梦送来的人参汤我都没喝,而且还终日饮酒,我真是太不以大局为重了。”

    李贤说道:“太子,你太感情用事了。儿女私情和江山社稷比起来,孰重孰轻呢?再说眼下皇上正为您挑选太子妃,说明皇上还是有意提携你,想找个可信的亲家帮你一把。”

    太子点头道:“我以后再也不胡闹了。不过两位公主之事,目前能说得上话的也只有我了,我要尽力而为。”

 第一百二十八章:太子求情

    萱宁扶着太子,俯拍他的背,让他呼吸舒坦些,太子慢慢坐下,大家都担心地看着太子。

    李贤说道:“不如我们都先回去吧,让太子好好休息。”大家点头赞同,纷纷退出太子房间。

    隔天,太子一改往日酗酒的习惯,开始按时吃饭、勤奋看书,萱宁路过弘道宫,透过太子房门看见太子衣冠整齐在房中看书,欣慰地笑了,正好撞见若梦端着一晚人参汤向太子房中走去。

    太子吃过午饭,想起两位公主之事,便去冷宫探望。当冷宫宫女通报“太子驾到”时,两位公主不仅害怕颤栗起来,缩在墙角瑟瑟发抖,只见她们面黄肌瘦、瘦骨嶙峋,原有的动人气质被披头散发遮盖了,满脸脏乱,已经看不出有没有伤痕了,修长的十指间都是泥土,应该是在这被强迫干活所致。

    太子怜惜地扶起两位公主说道:“你们受苦了。”两位公主用恐惧的眼光看着他说道:“可是武后让你来的?”

    太子连忙摇头说:“不是,你们放心,我一定会救你们出去的,我正打算去找皇上。”

    两位公主突然拜倒在地说道:“太子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不要去,你斗不过武后的。”

    义阳公主说道:“其实母亲死后,我们也不想苟活,如果真的怜惜我们,就赐我们一死吧,现在的状况简直生不如死。”

    太子说道:“怎么能这么说呢?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我会求父皇给你们安排一门好亲事的。”

    宣城公主说道:“武后怎么会将我们嫁人呢?她本来是要杀了我们的,但母亲死前和武后说,她手上有武后反李的证据,交给宫外一可信之人保管了,如果我们俩有什么不测,那人就会将证据公布,让天下群起而攻之。武后为了让我们交出证据,经常严刑拷打,我们也是受不了了。”

    义阳公主说道:“是啊,武后如此狠毒,又怎会放过我们呢?还是不要为我们求情了,不然触怒了武后,会连累你。”

    太子非常伤心,吩咐宫女要善待两位公主便前往大明宫。

    萱宁看见太子,问道:“太子可是为了两位公主而来?”太子点点头。

    萱宁有所疑虑,说道:“可是皇上还在休息,而且病情有所加重,不知道能不能做主。”

    太子说道:“那也要试试。”

    萱宁说道:“那等皇上醒了,我就去通报。”

    这时武后正好来大明宫批奏章,太子赶紧叩见武后说道:“儿臣叩见武后。”

    武后说道:“免礼,今天怎么有空来大明宫?你身体好些了吗?”

    太子说道:“托母后的福,好多了。”

    武后说道:“你可是大唐的未来,保重好身体。今天前来可是有事?”

    太子点点头,武后说道:“那就告诉我吧,近来皇上身体欠佳,所有事宜由我全权处理。”

    太子说道:“这……”萱宁给太子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回去。

    武后疑惑说道:“你不相信母后?”

    太子赶紧说道:“没有没有。其实今日儿臣是为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而来,恳请母后恩准她们出嫁。”

    武后冷笑说道:“到了适嫁年龄,哀家自会让她们出嫁的。”

    太子说道:“毕竟她们也是父皇的骨肉,希望母后能命人善待她们。”

    武后大怒道:“难道有人敢不善待她们吗?你这么说是有意指责谁呢?”

    太子叩拜在地说道:“儿臣不敢,只是儿臣今天路过疯人院,看见两位公主实在非常可怜,就算再有错也是萧淑妃有错,和她们无关,希望能放过她们。”

    武后怒道:“我什么时候不放过她们了?她们胡说八道了什么?信不信我这就派人去问罪?”

    太子镇定说道:“母后息怒,儿臣没有别的意思,两位公主什么都没说,儿臣觉得母后母仪天下,也必定能让天下人心服口服,如果母后能不计前嫌、宽宏大量,就更有国母风度了。”

    武后怒道:“既然你喊我母后,哀家就轮不到你来教训,退下吧,哀家还要批奏章。”武后拂袖而去,太子起身看着武后的背影,叹了口气说道:“想不到母后如今已经一手遮天。”

    萱宁说道:“太子,今日的你真的和往常不一样。”

    太子叹气道:“只是想通了一些事,也成熟了许多。凡事不能只是躲。”

    萱宁微笑点头,说道:“不过感觉此事不妙,只怕救不了公主还连累了你。”

    太子说道:“放心吧,我是她儿子,虎毒不食子,她最多就是责罚我几下,不碍事。”萱宁却越来越担心。

    过了几日,武后又命蔡公公带着两位公主去了剜心冥,愈加惩罚,用刑的频率和强度都更高了,两位公主苦不堪言,太子路过疯人院,看到她们日渐憔悴的脸色,很是内疚,心想:我是不是弄巧成拙了?

    太子和李贤、赵修元商议对策,说道:“想不到我想帮两位公主,反而害了她们。”

    赵修元说道:“既然两位公主说有武后反李的把柄在宫外人手上,不如就从这里做文章,让武后惧怕。”

    李贤说道:“好主意。”

    过段时间,宫外某地下挖出一块前朝石碑上刻着“武后将夺李家天下”的字样,坊间盛传武后要夺李家天下,顿时人心惶惶。

    武后更是坐立不安,之前宫内盛传的武将代李的谣言才刚平息没多久,这又火上浇油。武后找来蔡公公商议对策,说道:“此次民间盛传的谣言,似乎是有人故意为之。”

    蔡公公说道:“不如老奴去民间走一遭?”

    武后点头示意说道:“听那两个贱人说萧淑妃把证据留在民间一个可信之人手上,各地烟花场所均为联络点,如果两个贱人有什么闪失,将会通过联络点将情报告知那人,那人就将做出对哀家不利之事。莫非这几日贱人被折磨的风声走漏了?”

    蔡公公说道:“莫非宫内有内奸?”

    武后说道:“你先出宫打探下谣言到底是哪里散播出来的。”

 第一百二十九章:公主出嫁

    蔡公公出宫后,沿途打听民间传言,只听路上百姓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大部分都是在说朝廷的坏话,不过都是苛捐杂税太重、贪官污吏太多之类的,并为发现和两位公主有关的传闻。

    这晚,蔡公公在客栈歇脚,叫了一壶热酒和几碟小菜,正准备痛饮,突然客栈来了两位公子哥,坐下畅聊烟花场所之事,一位公子笑道:“今日新来的小柳姑娘着实让人耳目一新,小曲唱得人心里发痒,带着勾人的眼神,咋看都不像是刚出道的,真是清秀里透着骚气。”

    另一个公子说道:“现在青楼饭也不好吃,不来点才艺和勾人手段怎么当头牌啊。不过我还是喜欢红儿姑娘,丰腴肤白,风姿绰约,虽然年纪不小了,但真是越熟越够味,不愧是多年头牌。”

    蔡公公被他们说得也有点心痒痒,心想:在宫中多日都吃素,今日也去开荤?虽说没有那本事了,但看看总行吧。顺便去查查有什么风声,不是说联络点是烟花场所吗?说不定那些头牌手里料多呢?今晚就先找那个半老徐娘红儿吧。

    蔡公公来到附近最有名的青楼“醉烟花”,刚走进去就得到老鸨的盛情款待,毕竟老鸨多年沙场经验,识人还是有一套的,眼睛一瞧看看这贵气满面,再看看这绫罗绸缎的衣裳,就知道是款爷。

    老鸨马上凑上来热情道:“这位爷,第一次来?一定是慕名而来的,看中哪位姑娘了?”

    蔡公公咳嗽两声心想:就我这身便服也比你们老百姓强一百倍了。

    蔡公公笑道:“听说红儿姑娘是头牌?”

    老鸨脸色一颤说道:“哎呦,这位爷,好眼力,可惜红儿姑娘已经约满了,不如我给您推荐新来的小柳?别看她刚来,人气可最旺呢,那小曲非比寻常。”

    蔡公公厉声道:“可知道我的来头?钱不是问题。”说着蔡公公拿出一锭金子。

    老鸨看着那金子,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想也不想就回答道:“是,这就给爷准备去。”回头对小厮说道:“把红儿姑娘的客人都推了,今日只接这位爷。”

    小厮笑道:“爷,这边请。”蔡公公得意地笑着,款款上楼喝茶,等待红儿姑娘出来。

    不一会儿红儿姑娘婀娜多姿地走出来,恨不得把腰扭成水蛇,搔首弄姿地摆弄头上的簪花,害怕不够晃眼,红儿边笑眼睛边放电,发出嗲嗲的声音:“这位爷是第一次来我们这吧,小女子三生有幸得见如此大人物。”

    蔡公公笑道:“何以见得?”

    红儿笑道:“看官人贵气满面,这衣裳又是如此奢华,岂是普通人穿得的?”

    蔡公公大笑着用手指掐了掐红儿的脸蛋,说道:“只要红儿姑娘伺候得好,银子少不了。”

    红儿心花怒放道:“爷喜欢怎么玩?”

    蔡公公心想如果不装一下,显得不像嫖客,便说道:“我累了,帮我捶捶腿先。”说着,蔡公公就躺下,红儿姑娘轻手轻脚地开始揉腿,那手法不亚于宫女,酥酥麻麻,连太监都有蠢蠢欲动的感觉。

    蔡公公突然想到有正事要办,按耐住漂浮的心情,问道:“姑娘是头牌,见过的客人应该不少吧?”

    红儿笑道:“嗯啊,所以没有什么玩法是我不知道的。”

    蔡公公笑道:“那就玩骰子?如果姑娘输了就要回答我的问题。”

    红儿笑道:“没问题,还以为什么玩法呢。”

    红儿拿来骰子,蔡公公随便一投就是三个六点,红儿惊讶道:“爷手气如此好,小女子真是佩服。”

    蔡公公心想:我在宫中玩惯了,哪能不准?

    蔡公公奸笑说道:“那我可就问了哦?”

    红儿笑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蔡公公说道:“有没有听说和武后相关的流言蜚语?”

    红儿一听,吓得跪在地上,紧张道:“别说我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能乱说啊,要杀头的。”

    蔡公公笑道:“我就随便说说,看把姑娘紧张的,莫非真有传言?”

    红儿说道:“没有,只是近来听说总有人收到一块木板,上面写着……”

    蔡公公说道:“什么?”

    红儿说道:“不敢说。”

    蔡公公说道:“放心,我保密。”

    红儿说道:“可别说是我说的啊。”红儿看了看门外,把门关紧,轻声说道:“武必代李。”

    蔡公公吓了一跳,说道:“你有收到吗?”

    红儿说道:“没有,只是听说好多青楼的头牌都收到了,吓得好几天不敢接客。我也怕我会收到啊。”

    蔡公公挥一挥衣袖,说道:“姑娘不必担心,这种谣言必是奸人散播,他们竟敢和武后公然作对。如果姑娘收到就把它烧了。今日之事,我绝不泄露出去。”

    红儿点点头,惊慌的样子。蔡公公放下银子佛袖离开了。

    回宫后,蔡公公据实禀报。武后生气道:“岂有此理,谣言竟然挑在名流最多的青楼。这种谣言很快就会传到宫中的。”

    蔡公公说道:“那可怎么办?各地这么多青楼,不可能都取缔吧?”

    武后说道:“在我惩治两个贱人的时候,就冒出这事,一定和她们脱不了关系。”

    蔡公公说道:“其实这两个贱人也翻不出什么花样,不如远嫁她们,一来她们不能回来就不能煽风点火,二来也让那些萧淑妃余党感恩武后宽宏大量、不再作乱。”

    武后说道:“其实萧淑妃余党对我并无威胁,这两个贱人也做不了什么,但总是这样散布谣言太可恨,远嫁她们也确实是个办法,不如就这样吧,眼不见为净。”

    不久武后就下旨便将两位公主远嫁,其中义阳公主嫁给翊军权毅,宣城公主嫁给颍州刺史王勖,两位公主在掖庭宫中受尽折磨,得知这一消息喜出望外,双手抱拳祈祷,感恩母后在天之灵保佑自己。

    太子李弘躲在掖庭宫旁边看见两位公主欢呼雀跃的样子,他舒了一口气、欣慰地笑了,自言自语道:“总算做了件好事。想不到武后肯听我的话。”

    赵修元拍了拍李弘的肩膀,笑道:“此言差矣,武后不是那种顾念亲情之人。哈哈,想不到武后也会中招。”

 第一百三十章:贺兰敏之

    李弘说道:“多亏了赵兄的计谋,在这么多青楼布下线索,但是太冒险了,简直是九死一生,如果武后仔细核查发现那些木板是有人蓄意为之的,那就惨了。”

    赵修元笑道:“俗话说盘观者清,她身为当事人,吓得都魂飞魄散了,哪敢仔细查呢,当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

    太子笑道:“果然赵兄有见识,不愧是金科状元。”两人勾肩搭背地去找李贤喝酒了。

    此时,武后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正在感伤,蔡公公在一旁安抚。武后说道:“后事一定要办得风风光光。”

    武后想起自己的外甥贺兰敏之向来孝顺外祖母,便宣其进宫,帮忙操办母亲的后事。

    这天,武后在蓬莱殿召见贺兰敏之,只见一个年轻英俊、风流倜傥的白面书生儒雅地叩拜武后说道:“微臣叩见武后。”

    武后挥了挥手说道:“敏之,没人在时无须太多礼节,你起来吧。”

    贺兰敏之平身说道:“谢武后。”

    武后示意他走过来,贺兰敏之跪着走到武后身边,抱着武后大腿亲昵说道:“阿姨,外祖母去了,我以后可怎么活啊。”

    贺兰敏之一阵哭泣,武后也跟着难过起来,敏之抹泪道:“武后恕罪,不该在您面前掉泪。害您也伤心了。”

    武后说道:“你也是一片孝心。”

    武后亲昵握着他的手,安抚道:“敏之,我知道昔日你非常孝顺外祖母,伤心的难免的。也正是因为这样,你最了解外祖母,知道她喜欢什么,外祖母的葬礼就全权交由你操办吧。”

    敏之斯文地答道:“晚辈才疏学浅,而且这几日为了外祖母之死伤心欲绝,恐怕难当大任。”接着擦了擦眼泪继续说道:“本来如此大事是不应由我这个晚辈处理的,但既然武后如此信任我,我就试一试。”

    武后抚摸着敏之的头发,说道:“你把外祖母的葬礼办得风风光光的,我必会重赏你,到时候再给你加官进爵。”

    贺兰敏之赶紧叩地拜谢道:“谢武后,你真是比我亲娘还亲的亲姨啊。”

    武后说道:“你抬起头来。”

    贺兰敏之抬起头,玉树临风、清秀俊俏的脸庞惹人怜爱,武后说道:“真是个英年才俊。”两人对视而笑,贺兰敏之说道:“武后有什么吩咐尽管指示?”

    武后突然有一阵心动,但想起贺兰敏之多年来和外祖母不清不楚,坊间流传他们有奸情,又断了这份念想,心想:既然他是母亲的人,我又怎能动他?让母亲在九泉之下不得安宁。

    武后一狠心转变话锋说道:“本来外祖母如此喜欢你,应该让你去陪她的。”

    贺兰敏之赶紧磕头,哀求道:“武后,你怎能忍心让我离开您呢,如果我不去侍奉外祖母,还能侍奉很多人的。”

    武后又说道:“但你是难得一见的人才,从小饱读诗书,是个可造之才,所以还是留你为朝廷效力吧。”

    贺兰敏之松了一口气说道:“臣自当尽忠。”

    武后说道:“我打算给外祖母做佛事,修建一座佛像为她祈福,我会让库房拨一笔款项专用于佛像修建,这件事由你负责,千万不要出任何纰漏。”

    贺兰敏之叩谢道:“臣遵旨。”

    贺兰敏之走后,韦莲儿服侍武后喝茶,说道:“武后您这外甥简直一表人才。”

    武后瞥了莲儿一眼说道:“刚被太子拒绝,就看上我家外甥了?”

    韦莲儿赶紧叩地磕头说道:“莲儿不敢,莲儿不敢。”

    武后狠狠说道:“贺兰敏之可不是个省油的灯,你别打他主意。”

    韦莲儿不敢说话,只是低头奉茶。武后说道:“最近皇上在挑选太子妃,你怎么不去毛遂自荐了?”

    韦莲儿说道:“武后休要酸我了,我哪高攀得起。”

    武后说道:“是啊,还是那个萱宁有自知之明,自知不是做太子妃的料就放弃了,识时务者为俊杰嘛。”

    莲儿说道:“那个萱宁本来是个自以为是的主,多亏我教训了她几次,她才消停,连我都不敢想太子,她是想都别想,就她那出生,切。”

    武后突然敏感起来,问道:“你知道她的来历?”

    莲儿说道:“她啊听说就是个孤儿,从小跟着道姑学了些医术而已。道姑能教出什么好人?”

    武后说道:“不过我看她气质不凡、聪明伶俐,如果真是这样,那个道姑肯定了不起,说不定是隐居的神仙。”韦莲儿对萱宁嗤之以鼻,武后却暗中开始关注萱宁。

    武后心里开始盘算:这个贺兰敏之看起来听话乖巧,其实满肚子心眼,之前仗着杨氏的关系恃宠而骄,为人轻佻,是不是可造之才,就看这次葬礼办得怎样了。如果他老老实实,我就放他一马,不计较他和母亲苟且之事,如果他敢再为所欲为,就给他点颜色瞧瞧。

    武后刚走出蓬莱殿,正遇见前来拜见她的太平公主,大约六七岁,活泼可爱、秀丽灵动,一口幼齿,说话奶声奶气道:“母亲大人,太平给母亲请安。”

    武后欣喜若狂,心疼地搀起太平说道:“我的小太平,没人的时候不要跪拜,不是和你说过了。”

    太平抱着武后说道:“母亲,你陪我玩。”

    武后说道:“晚点没人的时候陪你玩哦,你外祖母去世了,母亲要为她做法事,等会要去一趟庵里。”

    太平点点头说道:“外祖母的死,太平很伤心,但是请母亲节哀顺变。”

    太平抚摸太平的头,心想:“还是你最乖巧。”

    武后说道:“太平,你自己到外边去玩会,母亲还有奏章要阅。”太平点点头,听话地走开了,但是依依不舍,一步一回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