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宫秘扇-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某周五,萱宁又来悄悄溜出宫,来到太平府外,为了不遭人怀疑,端了一盒子汤,躲在墙角偷看,夕哲何时会来。突然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一如往昔地温柔中带着调侃,“姑娘,打量什么呢?这儿可偷窃不得。”

    萱宁转头的一瞬间,竟然看到了夕哲,她惊喜得把一篮子汤打在地上,眼含泪水地看着他,夕哲道:“姑娘,你是来送汤的吧?看,把你吓得,都赖我,和你开玩笑开过头了,我帮你收拾吧。”

 第二百零三章:夕哲出征

    他说话的神情都没有改变,她盯着夕哲出神,老半天才颤颤道:“还是我自己来吧。”

    夕哲帮她一起收拾,笑道:“是我害你打翻的。”

    萱宁低头收拾时,突然她看到了夕哲怀中的发簪,诧异道:“这个发簪……”

    夕哲:“啊?”

    这时,太平公主出来,挡在他们中间,对夕哲富含深情地说道:“你怎么才来啊?等你半天了呢。”

    不等夕哲分说,太平就拉着他的手,进了房间,房门都没关,把夕哲摁到床沿,萱宁不忍再看,便难过离开。

    夕哲挣脱压在自己身上的公主,纳闷道:“公主,别这样。”太平回头见萱宁走远,才坐起来,笑道:“怎么?送汤的丫鬟也看上了?”

    夕哲抓耳挠腮道:“不是,只是觉得他很面熟。”

    太平紧张了一下,笑道:“太正常了,你也混迹社会很久了,见过的人当然多了,忘了也正常。”夕哲点点头。

    夕哲看了看自己怀里的发簪,纳闷:刚才那个宫女怎么会知道这个发簪?

    大唐边境的吐蕃又开始蠢蠢欲动,在边境骚扰大唐子民,烧杀掳掠,武皇得知后大为震怒道:“这个吐蕃小人,出尔反尔,我们曾两次盟约,互不干扰,甚至上次还给他们不少资助,想不到养虎为患,帮他们度过秋冬饥荒了,如今翅膀硬了,又犯上作乱,绝对不能姑息。”

    大臣道:“是啊,吐蕃就是不讲信用。之前和隋人就倒戈相向,可是有前科的啊。”

    另个大臣道:“不过好在,之前李贞闹事时,吐蕃选择了帮助大唐。”

    武皇道:“吐蕃小人就是墙头草,哪边有利往哪边倒,现在大唐国泰民安,没有内乱,是时候铲除它了。眼下,诸位爱卿谁愿意出征?”

    一到要打仗时,大臣们就不敢出头了,武皇怒道:“平日里见你们颇有建树、大道理一套一套的,想不到都是油嘴滑舌,真正需要你们的时候,都是纸上谈兵。”

    一个大臣道:“薛怀义可是福将啊,相信由他出征,必能再享好运。”

    武皇不耐烦道:“你们不知道他几斤几两吗?上次那是运气,冲着我的面子,大家给他点喝彩,吐蕃征战非同小可,怎么能派他呢?”

    此时已经是著名武将的王孝杰站出来道:“微臣愿意前往。”

    武后拍手称快道:“就等你这句话了,还是王孝杰老当益壮,多少年了,还是越战越勇。”

    王孝杰领了任务后,回到府上,夕哲已是他提拨的随从,便与夕哲道:“过几日我们要征战吐蕃,这也是你大显身手的机会,如果有功,可以晋升,他日享荣华富贵,指日可待。”

    夕哲道:“王将军看得起我,是我的福气,我一定精忠报国,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

    萱宁听闻王孝杰出征吐蕃之事,知道他一定会带上夕哲,忽然她想起敏珠和李贤还在吐蕃,这样,岂不是眼看着夕哲和他们俩为敌?不行,一定要阻止他。

    这日,夕哲正好在后宫门口守卫,萱宁便躲在墙边伺机向他招招手,夕哲并未察觉,萱宁只好点亮蜡烛,他见到火光,便跑过去,在烛光中看见萱宁,道:“是你?就是那天给太平公主送汤的那个宫女?”

    萱宁点点头,正要说话,这时,夕哲怀里的发簪掉了出来,她顿时感动地情不自禁地落泪了。夕哲觉得很奇怪,便问道:“怎么了?你认识这个发簪?”

    萱宁摇摇头道:“只是与我母亲的那根很像,所以哭了。”

    夕哲安慰道:“对不起,提起你的伤心事了。你叫我来有何事?”

    萱宁道:“我听说您要征战吐蕃?”

    夕哲点头道:“你怎么知道?而且如此关心?莫非吐蕃有你的亲人?”

    萱宁点头道:“是的,我恳请将军如果打赢了吐蕃,千万不要伤害敏珠和李贤。他们虽然不是我的亲人,但曾经救过我。”

    夕哲点头道:“可以理解。”又嘀咕道:“我有一事不解,王将军说我救过李贤,可是那个李贤不是已故了吗?你们说的是同一个李贤吗?

    萱宁道:“可能是巧合吧,你就别问那么多了,只要记得这些话就行。”

    夕哲道:“你怎么知道我会帮你呢?你不怕我泄露机密,反而状告你私通吐蕃吗?”

    萱宁笑笑道:“你不会的,你是好人。”便走了。

    夕哲摸了摸怀里的发簪。

    不久,王孝杰任威军总管,与左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征讨吐蕃。

    夕哲虽然官职不大,但深受王孝杰重用,孝杰称他为行走的兵书。夕哲善于分析地形和灵活运用兵法,并研究了过往征战记录,道:“对方派出的首领曾经大破我方战场,熟练运用孙子兵法,堪称最像中原人的吐蕃首领。他善用奇门遁甲之术,所以我们就要在这方面制衡他。”

    本来王孝杰打算声东击西,诱敌深入,在山路边埋伏,将其一网打尽,夕哲却道:“对方熟读兵书,疑心很重,一定不会中计,不如我们就来场实战,声东击东。”

    王孝杰半信半疑,在夕哲的再三坚持下,才采用夕哲的战书,果然出奇制胜,一出师就大获全胜,活捉了对方首领李贤和敏珠。

    前方士兵入账道:“对方首领已被活捉。”

    王孝杰道:“带上来。”

    李贤和敏珠狼狈入账,王孝杰一眼就认出了他们,诧异道:“敏珠,怎么是你们?”又看了看旁边那位,惊呼:“这位该不会是李贤吧?”

    敏珠点点头,孝杰诧异道:“李贤不是流放时被害了吗?”

    敏珠:“说来话长,日后再解释吧。”

    孝杰道:“难怪之前传闻吐蕃首领和李贤很像,原来就是他本尊。”

    敏珠道:“王兄,昔日我们是结拜兄弟,但如今各自为国家效力,要杀要剐随便,我不会为难你的。”

    敏珠扫视屋内,发现了夕哲,大呼道:“夕哲?”

    夕哲诧异看着敏珠:“我不认识你啊?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第二百零四章:疏远太平

    敏珠道:“我身边这位就是李贤,你们长的一模一样,你一定是夕哲。”

    夕哲仔细端详李贤,吓得退后几步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何世上有与我如此相似之人,难道我们曾经是孪生兄弟?”

    王孝杰奇怪道:“他真是夕哲?太平公主不是说他是杨潇吗?”

    夕哲道:“其实我失忆了,醒来后我知道太平公主救了我,她给我赐名夕哲,但怕参军引来麻烦又改名为杨潇,我也不知道其中缘故,你们能告诉我吗?”

    敏珠道:“我见到你也很诧异,按道理你应该已经死了,难道是太平救了你?对,听说有种办法可以让人假死,运出宫。难道她是这样救了你的?”

    夕哲更奇怪道:“我犯了什么法吗?为何会死?”

    李贤道:“之前你是李冲刺史的辅佐,李冲起义战败后,你也被活捉,我们在吐蕃都听闻你被斩首了,还痛心了许久。”

    孝杰道:“虽然我和李冲没什么交集,但是这次反武事件我是听说的,闹得很大。”

    夕哲突然无法接受这一切,道:“可是我什么都不记得了。”

    李贤道:“或许,这是件好事呢,忘掉不开心的往事。可以肯定,太平公主非常喜欢你,所以第一时间救了你,并把你安插在军队里重用你,因为昔日你混迹过皇宫,她怕有人认出你,便为你改名杨潇。”

    敏珠道:“你可记得萱宁?”

    夕哲摇摇头,突然觉得头痛欲裂道:“为何每次提到这个名字就会如此难受?”

    敏珠道:“你可能中了忘情散,忘了她了。”

    夕哲道:“之前玉莺也和我这么说,可是我确实想不起来了。”

    王孝杰道:“李贤、夕哲都还活着,失而复得的生命如此珍贵,我又怎能违背天命?敏珠,你曾救我一命,作为报恩,我也一定会放了你们。”

    敏珠跪拜道:“真的,你的大恩大德我们感激不尽。”

    李贤也感激道:“谢谢你,可是你怎么办?”

    孝杰道:“没事,就说没捉着。”

    李贤道:“我还有一事相求。”

    孝杰道:“李贤王直说。”

    李贤道:“不要和武皇说起我还活着的事。”

    孝杰道:“当然知道,如果武皇知道你还活着,可能又会整出一些事来。”

    王孝杰与夕哲回到长安,受到满朝热烈欢迎,武皇特地亲自迎接,太平知道夕哲立下汗马功劳,非常欣喜,但又意识到危险的来临。

    武皇迎接王孝杰道:“我真是没有选错人,你多少年来如一日,依然战功赫赫,不过,我听说你身边有一位小将堪称行走的兵法,我很想见一见。”

    王孝杰推托道:“这……”

    武皇笑道:“不会战功想独吞,不给小将升迁机会吧?”

    王孝杰笑道:“哪里的话,我王孝杰向来慷慨,不惧怕手下比我强,巴不得他们个个如狼似虎。”

    王孝杰只得带着夕哲入宫面见武皇,武皇端坐着打算一睹这位年轻俊才的英姿,没想到此人如此眼熟,她惊呼:“李贤?是你?你复活了?”她想起李贤在梦中出现的可怕模样,吓得倒吸一口冷气。

    太平公主急忙扶着武皇道:“母后,你仔细看看,他不是李贤,他的气质与李贤哥哥相差甚远,再说哥哥要是活着,也不敢回大唐啊。”

    武皇道:“那也是,天下竟有如此相像之人。”突然她又想起夕哲,道:“之前已经有一个夕哲与李贤很像,如今又来一个,这……怎么会这么多巧合呢?”

    夕哲道:“武皇,微臣是杨潇,并不是您说的李贤或者夕哲。”

    武皇松了口气道:“真是太惊悚了。不是最好了。说起那个夕哲真是可怕,还时常假扮李贤半夜扮鬼恐吓我,想起来就心有余悸。”

    萱宁在旁边捏了一把汗。

    武皇道:“罢了,杨潇你此番征战吐蕃有功,论功行赏,加封一级,王孝杰升任朔方总管。”萱宁见武皇身体不适,便扶她回去休息。

    太平公主看着夕哲,也松了口气。出宫后,太平拦住夕哲道:“此次行军回来,为何对我如此冷淡?”

    夕哲楞了一下,恭敬道:“没有,只是公主早已嫁人,我们应该以朋友相称。”

    太平公主道:“不对,你一定是有心事,是不是见过谁了?还是有人勾引了你?”

    夕哲道:“我不知道公主您在怕谁?似乎你总是害怕我私会某个人,难道您向我隐瞒了真相吗?”

    太平道:“不,我不知道你的过去,我只是在荒山救了你,对你一见钟情。之前只是耳闻你是个技艺精湛的农人。”

    夕哲道:“我很感谢你的救命之恩,出于报恩,我应该为您考虑,所以不该打扰您的生活。”

    太平道:“站住,晋升了就翻脸不认人了?你别忘了是谁提拔你的。”

    夕哲道:“公主,日后你有任何吩咐,在所不惜,唯独感情一事不能勉强。”

    太平急忙吼道:“是不是那个贱人和你说了什么?”

    夕哲诧异道:“你说的是谁?我也很想知道。”

    太平怕败露太多,便改口道:“就是送汤的那个,她是不是勾引你了。”

    夕哲道:“你多心了,她从来没有和我说过什么,甚至连名字都没告诉我。”

    夕哲走远了,太平伤心欲绝地默默流泪,攥紧拳头道:“萱宁,一定是你从中作梗。”

    晚上,夕哲镇守城门,萱宁又在旁边点亮蜡烛,夕哲看见亮光赶过去,道:“怎么又是你?”

    萱宁道:“我托你之事,可办妥了?”

    夕哲道:“嗯,只是他们还和我说了许多。”

    萱宁道:“什么?”

    夕哲道:“你就是萱宁吧?”

    萱宁诧异不敢吱声,夕哲道:“他们都告诉我了。我失忆了,忘掉的人就是你。难怪每次一听到萱宁的名字就头痛欲裂。”说着他又倍感头痛,抱头忍受。

    萱宁道:“那就不要提这个名字了。”

    夕哲道:“为什么我们曾经如此相爱,你再见到我时却能那么不动声色?为什么是太平公主救了我,而不是你?”

 第二百零五章:太平失意

    萱宁道:“因为我不爱你了。”她准备冷冷离开,泪水止不住流下,夕哲突然抱住她,她再也不忍狠心,道:“我答应过她,不再见你的。否则我们……”

    夕哲道:“我就知道你一定有难言之隐。现在好了,我们相见了,我们私奔吧。”

    萱宁突然想到武皇是自己母亲,又开始迟疑,道:“恐怕不行。”

    夕哲诧异道:“为何?”

    萱宁道:“我还有事没办完,你就别问了。”

    夕哲道:“那你不愿意与我在一起?对,我失忆了,要十年才能恢复。”

    萱宁:“我愿意等你十年。”

    夕哲道:“既然武则天是拆散我们的仇人,我就在军中做事并暗中帮吐蕃,等时机成熟,你也不要留在武则天身边了,我们一起私奔去吐蕃。”

    萱宁突然很难过道:“不行。”

    突然太平公主出现,扇了萱宁一巴掌,生气道:“你这个贱人,不守信用,信不信我现在大叫,说你们私通,就能致你们于死地。”

    萱宁赶紧跪下抱住太平裙角道:“公主息怒,我错了,我现在就走。”

    太平生气道:“你走已经为时已晚了,他都知道了,除非你死。”

    萱宁准备自尽,夕哲踢飞了她的刀,说道:“太平,无论你杀不杀死她,以后我都不会与再踏入你府上半步。”

    太平生气道:“你为何突然对我如此冷漠?难道你忘记我的救命之恩了吗?”

    夕哲道:“曾经我给过你很多次解释的机会,但你都选择了隐瞒,所以我只能远离你。”

    太平道:“我隐瞒你什么了?”

    夕哲道:“你早就认识我,我本来就叫夕哲,对不对?你并不是巧合救了我,你故意隐瞒了我曾经有爱人的事实。”

    夕哲难过道:“我会留在军队为国效力,就当报答你了。”

    太平愣在一边,伤心欲绝,当她大声喊着:“夕哲……”的时候,他已经走远。

    太平精神恍惚地慢慢走远,留下萱宁独自坐在黑夜里,喃喃道:“我也不想这样的……我不想这样的……”

    第二天,太平一病不起,请了许多太医来看,都诊断不出是什么病,只有她自己清楚这是心病。身边的丫鬟见太平闷闷不乐,知道她是因为夕哲而烦恼,便想办法让她忘记夕哲。

    这日,丫鬟故意带着太平公主路过皇宫内男宠聚集的地方,只见一个个白面书生正在练习琴棋书画,他们穿着白色长衣,正在翩翩起舞,仿佛进入仙境。

    太平公主被这一幕吸引住了,特别其中有一个美男子和夕哲长得有几分相像,虽然不如夕哲气宇轩昂,但风流倜傥的感觉一点不差。

    太平公主指了指那个男宠,笑道:“那个,让他过来一下。”

    男宠走过来,恭敬、笑盈盈地给太平鞠了一躬道:“拜见太平公主。”

    太平用手抬起他的面容,道:“好俊俏的一张脸,你叫什么?”

    男宠笑道:“张昌宗。”

    太平道:“会种花吗?”

    张昌宗楞了一下:“啊?这个,会呀。”

    太平笑道:“好,以后来我府上为我种花。”

    张昌宗恭敬道:“一定种一院子的花送给公主。”

    之后,太平便与张昌宗天天相会,白天种花,夜晚笙歌,渐渐地太平已经离不开他,因为一离开他,就会想起夕哲,那种撕心裂肺的痛就会涌上心头,她不喜欢失落、失败、被抢劫一空的感觉,毕竟她是高高在上的公主,未来也有可能是统治天下的女皇,她的意愿不可能有人违抗。

    武攸暨因为是太平的丈夫,很受重用,武三思便也想尽办法讨好武皇,薛怀义能建万象神宫,他就能建更宏大的建筑。

    这天,武三思率领四夷首领请以铜铁铸天枢,立于端门外,以歌颂武后的功德。武后亲题曰:“大周万国颂德天枢”。

    天枢铸造历时八月而成,其形制若柱,高一百零五尺,直径十二尺,八面,每面各五尺,下为铁山,周一百七十尺,以铜为蟠龙、麒麟环绕之;上为腾云承露盘直径三丈,盘上四龙直立捧火珠,高一丈。工人毛婆罗造模,武三思为文,刻百官及四夷首领之名于其上。用铜铁二百万斤,“请胡聚钱百万亿,买铜铁不能足,赋民间农器以足之。”非常宏大,如同天赐神物般存在,专为歌颂武后,武后自然欢喜地不得了。

    武三思本就是武后亲戚,受宠后,薛怀义渐渐感觉到危机感,更想建功立业。

    这年突厥兴起,薛怀义又自告奋勇去征讨突厥,任伐逆道行军大总管,两位宰相当他的幕僚,率领十八位将军出征。李昭德以宰相的身份充当他的幕僚,因为一言不合,薛怀义挥拳便打,李昭德虽然有性格,这时候也只能惶惧求饶,可见薛怀义的威风。

    当然老天真是太罩着薛怀义了。就在要与突厥应战的前一天,突厥正在边境烦扰百姓,烧杀掳掠,夕哲正好在那边练兵,看不过去,便暗中跟踪突厥士兵,捣毁了他们的营寨,突厥以为遭遇了大唐偷袭,吓得魂飞魄散,撤兵了,所以还没等薛怀义出发,敌人已经无影无踪了,怀义又是毫发无损,再立新功。

    武则天在皇宫外热烈欢迎薛怀义凯旋而归,夸奖他是福将,怀义道:“敌人一听说我的名字就吓跑了。”薛怀义便恃宠而骄,觉得宫中他是第一红人。

    武皇年纪慢慢大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她见萱宁一人料理力不从心,便安排御医沈南璆与她一同侍候武皇调养身体,沈南璆便常和萱宁切磋药学。

    一日,薛怀义找萱宁玩,道:“姐姐,今日没事,和我一起下棋如何,教教我如何破解武皇的招数,不然下次武皇就没兴趣与我玩了。”

    萱宁笑道:“晚点吧,今天有重要之事,要与御医一起研究药学,给武后调理身体。”

    薛怀义一脸不高兴,想着宫中他是第一红人,还有谁能从他手里夺走萱宁的使用权?不一会儿,只见萱宁和御医沈南璆去了药膳房,他便在他们背后干瞪眼。

 第二百零六章:怀义之死

    怀义见沈南璆常给武皇讲养生学,经常与武皇单独相处,得到宠信,便吃醋,怕自己的地位不保。谁让自己不会养生学呢?

    薛怀义不服气,便跑回白马寺,故意不见武皇,武皇派人来请,他闭门不出道:“不去,让武皇亲自来见我。”武皇知道他闹小孩脾气就只是笑笑。

    之后上元佳节,薛怀义做了精心准备,指挥手下在明堂的地上挖了一个五丈深的大坑坑里面预先埋上佛像,装上机关。然后,用丝绸在坑上搭了一座宫殿。武则天来到明堂之后,薛怀义指挥手下将佛像从坑底徐徐拉起,一直拉到彩绸搭建的宫殿之中。从旁边看起来,活像是地底踊出佛像。这景象难道神奇壮观。武皇看得目瞪口呆,拍手称好。

    不过薛怀义还留着一手。他早就杀了一头牛,用牛血画了二百尺高的一个大佛,把这个佛像张挂在天津桥上,然后跪拜在地对武则天说:“这是我割破膝盖,用自己的血画成的。”

    武则天当然不信,就算割破主动脉也没有这么多血,所以武则天还是淡淡一笑,道:“怀义你费心了。”并没有过多理会,薛怀义很伤心,萱宁劝导他道:“不必如此执迷,武皇明白你的心意。”

    薛怀义不服气道:“武皇明明就是不喜欢嘛。”

    萱宁道:“武皇近来身体不好,可能会冷落你,你要适应。”怀义不服气的,打算把表演做得再轰动一些。

    第二天正月十六,薛怀义为了引起武则天的注意,就在天堂放火。火借风势,迅速蔓延,很快天堂就成了一片火海。当初建天堂的时候,所费以万计,府藏为之枯竭,耗费了国家多少财富,如今只剩下一片锦灰堆。这还不算,大火又继续蔓延,把明堂也给点着了。烈火熊熊,把神都洛阳照耀得如同白昼。这一场大火一直烧至天明,明堂和天堂一起化为灰烬。

    对于武则天而言,明堂是她得天命的标志,是她号令天下的场所,是大周五朝的象征。明堂顶上一凤压九龙的造型,更是她自身的写照,这些是她毕生追求的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