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素手染春秋-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田七娘沉声道:宁枉毋纵!
    诺!
    田七娘挥挥手,俊下臣再次叩首,起身,躬着腰一步步退下,直到退出殿门,这才转身离去。
    田七娘望着俊下臣离去的背影,悠悠地出了一阵神,怆然道:总是有人想背叛老妇!管伯这些人,当年都不过是卑微的小吏,他们是老妇一手栽培出来的,是老妇让他们由卑贱而显贵,身着朱紫、位极人臣。想不到他们羽翼稍丰,就想夺老妇的江山!
    裴纨小心翼翼地道:大王,真相还未查明,还是等中丞审过之后再说吧!
    田七娘摇了摇头,涩然道:会有假么?这些年来,大臣们一次又一次的造反,哪一次没有拿到他们的凭据?他们不喜欢女人做王啊,不管老妇对他们多么好!就像管伯,老妇敬他如友,老妇称他国老,礼敬有加……
    田七娘说到这里,忽然有些哽咽。
    裴纨欠了欠身,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这位伤心的女王了。
    这时候,田攸暨一身戎装,大步走进红鸾阁。这位穆夫人驸马近来虽然沉溺酒色,但是底子终究还不错,在田七娘面前,他也不敢露出疲赖怠慢的模样,因此显得十分英武。
    一见田七娘,田攸暨马上叉手行了个军礼,沉声道:大王,左玉钤卫大将军张虔勖、奉宸卫郎将管光远等一众军中叛党已然拿下,臣田攸暨特来复旨!
    田七娘欣然道:立即把他们交给御史左丞俊下臣!
    田攸暨道:诺!
    听说叛党在军中的那些同谋已经被抓起来,田七娘的神色轻松了许多,对裴纨伸出手道:小纨,陪老妇回殿!
    是!
    裴纨急忙上前一步,搀住田七娘的手臂,她觉得女王的手臂今天显得特别的无力。
    ……
    俊下臣回到御史台,听说在宫门被拘捕的大臣们已经押到,立即兴冲冲地吩咐升堂,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管伯等人被捕后,已经知道了他们的罪名。他们还在猜测究竟是谁在陷害他,到底是狗急跳墙的田承乾,还是现在最后希望成为王储的田三思,就被押到了台狱,他们马上知道情况有些不妙了。
    台狱,是隶属于御史台的制狱,凡入此门者,百不存在,因此被百官称为断魂门,意思是一入此门,就此完结。他们竟被押到这里,看来连在大王面前申辩的机会都没有了。
    很快,他们就被押上了大堂,俊下臣一脸热切地看着他们,就像阔别故乡多年的游子见到了他们的亲兄弟,又或者打了八辈子光棍的穷汉,突然娶了个漂亮媳妇,一看到他那热切而贪婪的目光,几位大臣便心中一寒,落到这个疯子手里。
    大势去矣!
    俊下臣坐在审判台后,看到一众大臣被押上大堂,傲然一笑,扬声吩咐道:来人啊!验明正身!
    判官蒋蒙桀带了两名吏目,执着簿书,一一问清各人名姓,转身向俊下臣禀报道:回中丞,谋逆要犯计上大夫、同平凤阁执宰管伯,李行之,舞思竺,中丞欧阳衷共四人,已然带到,验明无误!
    俊下臣把惊堂木一拍,喝道:来啊!剥去他们的衣冠,堂前跪下受审!
    且慢!
    中丞欧阳衷忍无可忍,奋然喝道:俊下臣,我朝制度,大臣控案,未曾定谳前,不得先去衣冠,你敢坏我朝廷律例!
    俊下臣是御史左丞,欧阳衷是御史右丞,两人一个负责监察在京百官军民,一个负责监察各州府县官员,既是平级,又是同事,不过两人平素一向没什么来往,而且彼此都不大看得顺眼。
    听了欧阳衷的话,俊下臣嗤地一笑,不屑地道:这些规矩,本官还用你欧阳中丞来教么?不过,本官问案,从来就没有不能定谳的啊!请问,在本官堂上,谁敢不认罪!L
    ps:麻烦章赞一下!~~~

☆、第231章 见是不见?

俊下臣冷酷的目光盯着欧阳衷,把手一挥,立即就有大群衙役,抬着数十种奇形怪状、血迹斑斑的刑具上了大堂。
    俊下臣自座中徐徐站起,厉声喝道:奉旨,承审谋逆大案。尔等罪证确凿,无可抵赖,乖乖招供,可免受皮肉之苦,否则,本官倒要看看,尔等血肉之躯,谁能承得起本官这些刑具的消磨!
    欧阳衷的性情老而弥姜,受不得他这般威胁,一时气得须发飞扬,亢声大喝道:老夫清白,无罪招!俊下臣,你这无赖匹夫,莫非是想要屈打成招么?
    俊下臣阴笑道:有罪无罪,审过方知啊,来人……
    且慢!
    管伯突然踏前一步,喝止了俊下臣下令,他缓缓转身,若有深意地盯了一眼同被押上大堂的其他几人,又转身面向俊下臣道:大齐革命,万物维新,姜室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
    俊下臣眨了眨眼,吃惊地道:管伯,你……认罪了?
    管伯点了点头,沉声道:不错!管某认罪!
    欧阳衷等人都讶然看向管伯,倒是李行之和舞思竺略一思索,隐隐明白了管伯的用意。
    呃……,好!好啊!识时务者为俊杰,管公当真是一代人杰啊!
    俊下臣讪笑了两声,又转向李行之,笑眯眯地问道:李行之,你认罪么?
    李行之略一犹豫,也道:某认罪!
    俊下臣大乐,朝中文武畏其凶名,一见他亮出刑具不等用刑就乖乖招供的事情他到时遇到过,可是连宰相都吓成这般模样,不等用刑就乖乖地任由摆布。这还是头一回,俊下臣兴冲冲地转向舞思竺,问道:舞相公,你怎么说?
    舞思竺深深地看了管伯一眼,拱手道:大齐革命,万物维新,姜室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
    俊下臣仰天大笑,道:好!你们认罪就好!三位宰相既然认罪,那本官也不为己甚了!咳。他们的口供可已录下了?
    正伏案疾书的书吏匆匆写下最后几个字,抬起头对俊下臣道:是!卑职已经记下了。
    俊下臣道:好!叫他们画押吧,把他们先押回大牢,容后再细审!
    一众官员画了押。便被押进了大牢,侍御史侯思止是俊下臣心腹。见众大臣被押下去,疑惑不解地道:中丞!难得他们如此爽快地招供,何不趁热打铁,审出他们的同党。怎么草草了结了?
    俊下臣阴阴一笑,道:愚蠢!你道管伯这老狐狸真是那么好对付的么?他肯认罪,不过是知道本官的刑法厉害。不想无端受苦。再者,大概也是希望本官见他招供。监管松懈,以便寻机自救。本官偏不给他这个机会!有了这亲笔画押的初审笔录,足矣。
    侯思止道:管伯这口供大有文章,他说什么‘大齐革命,万物维新,姜室旧臣,甘从诛戮’,这分明是在说大齐建立,清洗姜室旧臣,暗示他无端含冤,后面又冒出一句什么谋反属实,如此驴唇不对马嘴的供词,以大王的精明,看了岂不是要生出疑虑来!
    俊下臣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不错,老侯,你很精明嘛!这老狐狸怕正是做这等打算了,哼哼,本官岂会如他所愿!把口供上的这句话抹去,只留‘反是实’这一句就行了!
    侯思止道:这个,反是实?他们如何谋反,准备怎样逼宫?何时何地定下的计划,都有哪些人参与行动,这些事情不交待清楚,得不到详细的口供,大王面前恐怕交待不过去!
    俊下臣道:管伯、李行之、舞思竺三人是宰相,权位太高,轻易用不得重刑,不用重刑,以他三人在宦海里扑腾了大半辈子的见识本领,怕是轻易不能让他们屈服,如果逼得紧了,他们把心一横再翻了供,本官可连‘反是实’这句口供都没有了。咱们先把这几根难啃的骨头扔在一边,从那些小人物身上着手打开缺口。
    侯思止欣然道:中丞高见,卑职懂了!
    来俟臣笑吟吟地道:不过,你审欧阳衷那个老家伙到可以动上一动!
    侯思止道:是!
    俊下臣又对判官蒋蒙桀道:你给我看紧了那三个老家伙,尤其是管伯。当年,他曾任大理寺主官,如今他那些老部下开枝散叶,遍布各个刑狱衙门,我御史台里未尝就没有他的旧部,你盯紧了,可别让他这些人传了口信出去,内外勾结,串连翻供!
    蒋蒙桀赶紧道:是!
    俊下臣吩咐一番,挥手叫他们退下,只留下心腹卫遂忠一人,说道:遂忠,你去审那帮小喽啰,要是不招,你就用大刑侍候,务必得撬开他们的嘴巴,招出他们的同党。同时,帮我咬两个人进去。
    卫遂忠赶紧竖起耳朵,俊下臣道:这两个人,一个是秘书官陈沉,我那幢宅子小了一点儿,右边是伊水,没法扩建了,他那幢宅子紧邻我的府邸,瞧着倒还不错。
    卫遂忠会心地一笑,问道:那另一个呢?
    俊下臣轻轻舔了一下嘴唇,缓缓地道:你可记得,我叫你查过的那个清纯小媳妇遥儿?
    卫遂忠眸中闪过一抹寒光,躬身道:卑职明白了,三天之内,这两个人一定抓进,交由中丞处置!呵呵……
    哈哈哈……
    ……
    判官蒋蒙桀押着一众人犯进了台狱,推事官谭芳闻讯连忙迎上前来,所谓推事官,就是这监狱里的狱吏头儿,谭芳名字挺文弱优雅,但审人手段却是一番寒彻骨。谭芳谦卑地对蒋蒙桀笑道:这是什么要犯啊,怎么竟然劳动您的大驾亲自送来。
    蒋蒙桀把他拉到一边,低声吩咐道:这些人都是谋逆重犯!你小心看管着,莫要出了什么纰漏!
    谋逆?
    谭芳笑眯眯地,还是毫不在意。这些年来,关进台狱里来的犯人。哪个不是谋逆之罪?有真谋逆的,也有假谋逆的,反正最后都签了字、画了押,认了罪,砍了头。有没有罪、什么罪,都不重要啦!
    蒋蒙桀见他模样,又提醒道:你看到了么。那三个老头儿。乃是管伯、舞思竺、李行之三位宰相,此番谋逆之举、谋逆之人,皆不同以往。你要格外小心!
    谭芳瞟了那三个人犯一眼,笑眯眯的,依旧不以为意。什么权贵到了这里,都只是任他摆布的一条狗。宰相?宰相到了这里,也只是囚犯而已。想当初那些更加尊贵的侯爷公主们不也是在老子手中呼天抢地而不应。
    数年前。一位官职大将军的边军统帅因事被关进大狱,侥幸不死,得以免罪,出了监牢之后。对迎接他的一众亲人和部下们所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吾尝将百万兵,然安知狱吏之贵乎!
    不管多尊荣的权力、地位,进了监狱。都被狱吏呼来喝去,折磨的如同一只丧家之犬。谭芳虽然只是一个连品级都未有的小吏,但在这台狱这么多年,王侯将相可是见得多了,还真不把这几个宰相放在眼里。
    蒋蒙桀见他依旧不以为然,严肃地道:你不要大意,小心叫他们串了供,再翻了这个案子。中丞对这些人很重视,特意吩咐下来。管伯、舞思竺、李行之三位宰相分别关押,各置一处牢房,着人严加看守。除了中丞提审之时,非我之外,任何人不得接触他们,明白么?
    谭芳见他神色严厉,这才庄重了些,忙道:蒋哥放心就是,小弟一定谨慎安排,呃……牢里空置的囚房还多的很呢,要不要把他们所有人都分别安置,防止他们串供啊?
    蒋蒙桀冷冷地道:不用了,只把三位宰相分别安置就好!恐怕这牢房……很快就不够用了!
    谭芳听了顿时心花怒放,看样子要有不少大臣要倒霉啊,关押进来的人越多,他能捞到的好处就越多。谭芳又瞟了那几位大臣一眼,仿佛看到了一棵摇钱树,上面金光灿烂,缀满了纯金的钱币,谭芳又笑了,笑得很开心。
    另一边,趁着他们交谈的当口,欧阳衷怒气冲冲地对管伯道:管公,欧阳衷对朝廷忠心耿耿,从未有谋反之心,以管公你等的为人,欧阳衷誓死也不相信你们会有谋反之举,方才为何坦承其罪?
    管伯道:我等既落入俊下臣之手,不能不认罪。谋反,乃天子之大忌,纵然俊下臣横下一条心,对我等大刑伺候,乃至取了我等性命,天子纵然不喜,却也不会加罪于他,既然如此,你我何必逼的他狗急跳墙。
    欧阳衷道:你莫听他胡说,甚么坦承罪行,可免一死。一直以来,但凡谋反者,哪有一人得赦死罪,我等认罪,就难免一死啊!
    李行之叹息了一声,道:中丞啊,我等老迈,纵然俊下臣不想以酷刑虐杀我等,这身子骨怕是也承受不起一般的刑罚了。管公说的没错,我等就是不认错,依旧是一个死,唯有认罪,暂且保此有用之身,或可有一线生机!
    舞思竺颓丧地道:老夫也明白管公的意思了,我等要想逃出生天,除非有机会上达天听,把冤屈诉于大王知道。只是,我等如今身在森森台狱,哪还有机会上闻于大王呢?
    管伯睨了蒋蒙桀一眼,蒋蒙桀对谭芳嘱咐一番,刚刚转过身来,管伯马上压低嗓音,急急说了一句:生机只有一线,唯有见机行事罢了!
    蒋芳得了郑重的吩咐,对他们登记造册、记载了名姓、官职、入狱时间等各项信息,便分别进行了安置,三位上大夫各据一处牢房,彼此相隔甚远,其他等人则关在了同一所牢房。
    为了防止犯人越狱、行凶、自尽,对犯人是要施以刑具的。大齐的狱具主要有四种,枷、扭、钳、锞,每种还有长短轻重之分,以区别对待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罪行的犯人。
    枷就是那种束缚头颈和双手的木枷,戴了这种刑具,躺不得歇不得,坐在那儿时间久了头颈和双手也痛苦不堪。扭则是束手的狱具;钳是束缚脖子的一种铁箍,另一端以铁链系在牢床上,犯人系了这铁箍,就如同绑在门口的一只看家犬。而锞就是脚镣了,主要用来系在脚脖子上,束缚他的自由。
    十岁以下或八十岁以上的犯人才可以散禁,不加刑具。如今关在台狱里的这三个大人物都没超过八十岁,不过做官的犯了死罪,也有阶级不同的待遇,上大夫这种大官只戴锞,故而三人全都拴了脚镣,叮叮当当地关进了牢房。
    所谓锒铛入狱,不外如是。
    ……
    田七娘昨夜匆匆避到红鸾阁后彻夜未眠,如此谋反大案,要说她心里不紧张实不可能。田七娘心情忑忑,一夜无眠,等到天亮又急急安排抓捕和调整,进行一系列善后事宜,这实在不是一个年逾六十的老妇所能承受的。
    等田七娘回到大殿的时候,已经疲惫不堪了。
    满朝文武都被早晨的一幕情景惊得魂飞魄散,好不容易尘埃落定,大王却依旧没有召见他们,满朝文武不知该如何是好,聚在午门前急急议论了一番,决定由六宫九卿跸见天子,询问经过。
    他们叩门陈情,消息送到大殿后,田七娘却吩咐一个也不见,她只召来田攸宜,了解了一下最新的情况,对宫城、王城、都城的警戒和禁军中的重要职位做了一番调整,便由团儿扶去后宫歇下了。
    虽然她现在还有很多事想做,但是岁月不饶人,她实在支撑不住了,也只能抓住最紧要的事情安排一下。
    大王既不上朝、也不理政,满朝文武一个不见,裴纨自然也无事可做了;送了田七娘到寝宫歇下,裴纨便也回了自己住处。
    裴纨好洁,每日至少两次沐浴,尤其是睡前必须沐浴,否则必定睡不踏实。回到自己住处之后,裴纨先以香汤沐浴一番,换了一身轻薄的衣衫,便去榻上歇了。
    这宫殿深处本就清凉,身下又是一领笛竹凉席,温润入玉,十分舒坦,不一会儿,裴纨就进入了梦乡。
    田攸宜、田攸暨两兄弟按照田七娘的安排,派出亲信军队接管重要部门,加强都城防务,调整一些禁军将领的职务和职责,等到午后的时候,渐渐稳定下来。
    遥儿也早已经得到消息,知道大boss级别的管伯都被抓入台狱之中,不免有些慌乱,此时最主要的是打听好事出几何,而最好的人儿莫过于那温润如玉的“珠帘宰相”,但……遥儿犹豫着,不知不觉便往裴纨所在的史馆走去。
    两人已经多日未见。L

☆、第232章 情之灼灼

夏日炎炎,蝉鸣声声,叫人听了昏昏欲睡。
    因为昨夜一番折腾,宫里的人几乎没有一个能够安枕的,这时候终于安稳下来,除了有职司在身的,其他人大多歇下午睡了,遥儿悄然到了裴纨住处,也不见平时来来往往的女官内侍们走动。
    若是换一个人想见裴纨,此时必然得先寻一个女官进去通报一番,得到裴纨的允许,遥儿与裴纨关系不同,却是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一路行来,见没有人走动,遥儿悄没声儿地直接来到了裴纨的住处。
    遥儿轻轻叩了叩房门,无人应答,犹豫片刻,一咬牙,伸手一推,房门就开了,书房里并不见人,遥儿缓步走了进去。
    屋子里有种幽静雅致的感觉,卷耳镂花的书案上散放着几卷公函,还有两方造型古朴的端砚。笔架上由粗到细垂挂着十几枝紫毫,案几旁放着一口大肚阔口的青恣荷花瓮,里边插放着十几支卷轴。
    临窗的台架上,细颈花瓶里盛着高矮错落的三支百合,雪白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副裴纨所绘的春山烟雨图,又有几副裴纨亲笔下的横幅、竖幅的字贴,透着一股书香之气。
    遥儿稍稍站了站,便转进屏风之后裴纨的寝室,妆台上放着一口菱花铜镜,一只大红漆雕
    裴纨也是劳累一晚,正在小憩片刻,此时被惊醒了,他扭头一看,见是遥儿正笑微微地望着她,绷紧的身体才放松下来:你呀,怎也不说一声就闯进来了,吓人一跳!
    遥儿未语。
    裴纨多日未见遥儿,遥儿亦是不知如何面对。场面有了些沉静与尴尬。
    “小纨,我来找你,是想问你,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大王连早朝也不开了,还抓了这么多的大臣?
    裴纨没多做其他计较,眼中微微掠过一抹忧虑,只是他背对着遥儿。遥儿并不曾看见。他低声道:昨夜有人往梓荥宫投书。说是要发动兵变,逼迫大王退位,扶保王储恢复姜齐江山。恰被巡夜的侍卫发现。马上报到了大王的寝宫,之后的事,你都知道了。
    遥儿听了心头顿时一沉,这还真是树欲静而风不知啊。刚刚使计,费尽周折才平息了事态。想不到转眼间风云再起,如果说上一次的谋反还算是捕风捉影的话,这一次简直是证据确凿了,只怕这一场风波比上一次要更加严重。
    认真说起来。遥儿也不清楚管伯等人是否真的要发动兵变,这种可能自然是有的,这种动机也说的过去。但是这样的大事。不可能事先叫她知道。不要说她现在看起来属于田三思阵营,而且假假也算是她的儿媳。但就算是以前,他也只是管伯青睐欣赏的一个晚辈,而不能算是他政坛上的盟友。
    遥儿沉默了片刻,低声问道:管公和几位宰相就是主谋了?
    裴纨道:若依信中正言,当是如此了,为了鼓动王储,信中可是刻意提到了他们几人的名字。
    遥儿略一沉吟,又道:就凭这样一封信?
    裴纨道:就凭这一封信还不够么?难道还要等他们真的发动,兵临寝宫。大势已去,大王才相信他们确实要谋反?
    裴纨这番反问,已经加了些语气,遥儿正在思索着这种复杂的政治形势该如何应付,一时没有察觉,只是循着自己的思路道:你说,会不会是因为宰相们与未央侯之争,使得未央侯失了相位,未央侯怀恨之下故意陷害,投书可是很容易就办到的事。
    裴纨转过身来,凝重地道:你说的自然也不无可能,不过,要说宰相们不满大王大兴牢狱,有心扶保王储恢复姜齐江山,却也是理由充足。究竟如何,还需审过才知了,我对这些并不在意,此时我只想知道,遥儿你意欲如何?
    遥儿一怔,马上提高了警觉,故做平静地问道:小纨何出此言?
    裴纨有些担心地道:你只管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稷下学宫是个好去处,且莫过问这等国家大事,如今这天下,就算是宗室、王侯、宰相们,一旦涉案,也很容易就送了性命,我在大王身边,这些年来已不知亲眼看着多少权倾朝野的重臣掉了脑袋,你何必多事。
    遥儿暗自一惊,心道:不好,裴纨剔透聪明,莫不是被他察觉了什么。
    遥儿忙以一种无所谓的口气,从容笑道: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我也只是随便问问罢了,怎么会参与其中呢。这等大事,是宰相和大将军们才玩得起的游戏,我一个小小学宫羽师,就算想掺和也不够资格啊,你不要胡思乱想。
    裴纨深深望了她一眼,道:若真作此想,裴纨就能放心了,这等事情,就算是位极人臣的宰相、手握重兵的大将军,还不是弹指间灰飞烟灭?前车之鉴,比比皆是!
    遥儿,谋反素来是君王大忌,但凡涉及者,宁可杀错,绝不放过的,自古上位者莫不如此。今上以女儿之身成为君王,创自古未有之盛举,所承受的阻力也远比例代者更大,对此自然更加在意。
    你看,如今三位宰相、那么多的官员参与谋反,如此危急时刻,皇上最可信赖的就是田家子侄了,可是即便在如此情况下,大王也没有召见田承乾,叫他来主持大局,连田三思都未予任何差遣,这是为什么?大王对田家兄弟的野心已经在提妨着了。
    大王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和侄子都戒备如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