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燕萧艾-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城的时候,路过城南的那片“富贵地。”如今这里依旧官商交错,人来人往。萧艾绕到暖阁。
刚一进去,依旧是那位妩媚却不轻挑,侠气却不失柔情的女子接待的萧艾,且一眼就认出她来了。
“燕萧艾小姐,是您呐。”
萧艾点头,这女子如今也是一身素衣,放下发髻,不施脂粉。萧艾回头对张玉说道:“先生在楼下等吧。”张玉颌首,出了暖阁。
萧艾来到那间包厢,命人上了些吃的,三王爷爱吃的。
这时听见有人进来了,是朱权。
“本王猜到你在这里。”
萧艾有些恍惚,当初他也是这样站在门口,摇着一把折扇,和自己说话的。
朱权看着她,叹气道:“看你如今这般难过,三哥对你的一番心意也算没有白费。”
萧艾看着桌上的吃的,还未开口,眼泪已经掉下来了,哭道:“这些都是三王爷爱吃的,三王爷说只要是他爱吃的,都不会差,因为没有人比他更讲究了。。。。。。。”
“他说带我坐游船,可是船上没有热乎的吃,我们要在这里先吃些东西,顺便还看场歌舞。。。。。。”
“他会凶我,让我好好的吃饭,我就坐在这儿,一边扒着饭,一边听他说话……”
“他还命令我不许跟他说‘谢谢’,因为他说,对于萧儿,他不需要这两个字……”
“他说这是他最喜欢的地方,我问他这里为什么叫‘暖阁’?他说就是因为冬天的时候特别的暖和……可是我们上次来得不凑巧,他说冬天的时候,再带我来的……”
萧艾泪流不止,冲到临河的走廊上,看着整个繁华的太原,“王爷,王爷,萧儿如今来了!你在哪里?”
三王爷,你是这个世上,对萧儿最好的人,你怎么可以就这样走了?
朱权把她拉进来,按坐在椅子上,看着她如今这样,真不知道是为三哥高兴还是惋惜?
“十七王爷,那天三王爷带我来暖阁,那也是第一次遇到您,我们一起吃顿饭吧。你看这一桌子的菜,三王爷爱吃的都是最好的……”
朱权一直帮着主持太原的事务,还有打点晋王府的琐碎。七七过后,也要返回大宁了。谢王妃已没了娘家,和三王爷做了半世的夫妻,如今也是不愿离开他的。萧艾自那日从暖阁回去后,发了高烧,一直待在晋王府没有返回北平。
张玉倒也没催,如今王爷人在京都,回去也无用。
☆、遗旨赐婚
朱标过世,储君计划已被打乱;如今老二,老三忽然过世,几大藩王相互制衡的棋面也不存在了,要拿老四怎么办呢?
京都的皇宫中,自朱棡离世之后,皇上心力交瘁,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如今开春了,外头暖和些,皇上也似乎好些了,命人披上绣着龙纹的斗篷出了奉天殿,站在殿前的石阶上,俯瞰着整个皇宫,俯瞰着整个天下。
这一切都是自己的,自己是天下之主,可是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呢?
“皇上,您保重身子呀。”
另一头急急跑过来一太监,跪道:“启禀皇上,荣国公梅大人奉旨已经从山东赶回来了,现就在宫外等候。”
这么些日子,皇上心里终于稍稍松懈一点儿,抬手道:“快宣他进来。”
“是。”不时一位身着朝服,气宇轩昂,却颇为文雅的贵气之人,俯身叩拜道:“臣婿拜见父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
梅殷起身,跟在皇上的身后,皇上眯着眼睛,看着远处,低声问道:“你看,看到了一些什么?”
“回父皇的话,臣婿看到大明江山。”
皇上点头满意道:“朕看到了朕的一生。”
“父皇的一生赶走了胡人,平定天下,创建大明。功德可比三皇五帝。”
皇上摇摇头,叹道:“朕的一生呐,幼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丧子。朕,哪来的功,哪来的德?”
“父皇,您保重龙体啊。”梅殷上前扶着。
“陪朕走走吧。”皇上疲惫道,又对身后一大帮子人吩咐道:“都不许跟过来。”转身便下了石阶,向更开阔处走去。
皇上刚要开口,忽然一阵咳嗽不止,梅殷连忙给他捶背,稍好些了,皇上开口道:“朕不仅建立了大明,还建造了这宫殿。”皇上颇为满意的看着眼前的一切,似有笑意,“是为了朕的……子孙……朱家的子孙。”又是一阵咳嗽。
梅殷关切道:“父皇,您身体不适,臣婿陪您回去吧,这里风大。”
皇上止住咳嗽,定了定气息道:“朕的十几个驸马都尉中,朕最看好的就是你,这些年派你到山东去历练,也是因为朕要栽培你。如今召你回来,你可知道朕的用意?”
梅殷心中怎会不知?
“父皇是为了晋王爷忽然过世一事。” 说完,他看见皇上眼里一丝悲伤,可是他心中明白,对于皇上而言,已经不止是失去一个儿子的痛苦愁烦了。
皇上平静道:“那你以为眼前的形势如何?”自己独独对梅殷重视信任,也正是因为他有话直说。
梅殷慎重抱拳奏道:“父皇,恕臣婿斗胆,藩王大多被父皇派出去打过仗,不仅是父皇的儿子,更是大明的有功之臣,所以不论是在朝中还是在军中,藩王都颇有威信。而燕王爷不仅善谋略,而且极善用兵,眼下又是藩王之首,其威望,其实力,都是不能不防的。”
“所以,以你之见,朕应当如何?”
梅殷思索,犹豫道:“臣婿以为北平距京都,山高水远,皇上应召燕王回京,即使不削其王位,至少也不能让他回北平了。”
“他已在中都。”
梅殷点头道:“父皇圣明。”
此时过来了太监,奏道:“皇上,皇太孙求见。”
“让……他……过来。”
皇上眼看着孙儿一步步朝自己走过来,可是忽然而来的一阵剧烈的咳嗽使自己头晕胸闷,眼前慢慢模糊,身子一晃,便再无意识了。
几个时辰过后,皇上在软榻上醒来,眼前一张张面孔清晰起来。皇上费力的睁着眼睛,轻轻挥手让所有人退下,独留皇太孙朱允炆,荣国公梅殷和兵部左侍郎齐泰侍候。
“炆儿,到朕跟前来。”
朱允炆抽泣着跪到榻前,皇上拉着他的手,慈爱的笑道:“你该长大,学着处理政务了。拿出点儿一国之君的样子来。”
朱允炆看着自己的皇祖父,心里很难过,可是更着急,皱眉问道:“皇祖父,您会好起来的,孙儿还有很多东西都不懂呢,还等着您身体好了,教孙儿呢。”
皇上安慰一笑道:“炆儿呐,你的性子像你父亲,善良仁义,为什么偏偏朕的其他儿子……个个勇猛呢?”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皇上面色通红,说话嗓子中带着回音,缓缓道:“炆儿,朕相信你,你也要相信你……自己,知道吗?”
朱允炆有口难言,狠狠的点点头。
皇上又道:“还要相信你的皇叔们,如今四海平定,若是有外敌侵扰,你还有你的皇叔帮着你,记住了吗?。”
朱允炆再也沉不住,咬着牙问道:“皇祖父,外敌侵扰,有藩王御敌,若是藩王造反,谁还能阻止?”
皇上的心一颤,拉紧了朱允炆的手,满目涨红,又是一阵剧烈咳嗽,待呼吸平稳些,问道:“那依炆儿,你想如何呢?”
“藩王皆为孙儿皇叔,孙儿自当以礼待之,若藩王造反……”朱允炆看了眼皇上,又迅速低下头去,他不忍心看着满目慈爱的眼神,说道:“若藩王造反,孙儿会劝阻,若是劝阻不成……孙儿派兵……”
皇上力气一泄,无奈道:“随你吧。”转眼看向梅殷,对朱允炆说道:“梅殷忠信,可承辅幼主之重任,梅殷,朕把炆儿交给你啦。”说完伸手试图拉过梅殷的手,梅殷自行上前。
“臣婿谢父皇信任,臣婿以性命发誓,忠信侍主,绝无二心。”
皇上放心的点点头,这才看向一直跪在一旁的齐泰,示意他上前来,问道:“最近,各藩王有什么动静吗?”
齐泰答道:“众藩王在各自的封地多有不法之事,不过这些是一直都存在的,皇上也都知道。”
“那老四呢?他被召来京都之前,都在做什么?”
“回皇上的话,燕王殿下这两年一直待在边塞,与北元打仗,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过前些时候,倒是有一件事。”
“什么事?”
“去年年底的时候,燕王私下写信给北平附近的几个藩王,托他们帮忙寻找一女子。”
皇上似有些想不通,喘着气道:“老四一向沉稳,知道朕不许藩王来往,更不许书信往来,他倒也恪守,从不会主动与其他人往来,更别说有求于人了。”
齐泰答道:“皇上说的是,微臣的消息,听说那一阵子在几个藩王处,闹得动静还挺大的。”
皇上忽然一笑,“老四果然得人心呐,一封书信而已……”
朱允炆忽然道:“齐大人说四叔是为了寻一女子?”
“回殿下的话,是,微臣打听到,她女子姓燕,久居燕王府,应该就是当年跟着燕王进京的那女子。”
皇上闭目思索,轻声道:“看来老四很在乎这个女子呀……”
几日之后,中都忽然来了圣旨,命朱棣速回北平。朱棣心中疑惑,可是容不得多想,一路赶回北平,已是六日之后。
“王爷,您终于回来啦。”
可是朱棣刚进府门,甚至还未来得及更衣,京都的人就到了。
早早等在燕王府的道衍和尚,看见京都来人了,就从后门回庆寿寺去了,因为他知道,已用不着告诉王爷了。
“燕王殿下,皇上驾崩了。”那太监做着哀恸状。
“什么?”朱棣大惊。
那太监哀道:“先皇是您离京的那一日驾崩的。”
燕王府瞬间想起哀哭之声。
朱棣忽然觉得可笑,父皇,你算得真准,直到本王回到北平,您才让人传消息。
“那本王这就进京去……”说着就忙起身。
那太监拦道:“燕王殿下,您先别着急,奴才这里还有两道圣旨未宣。”
朱棣点头,伏地接旨。
只听那太监扬声道:“一道是先皇口谕,为防外敌趁机作乱,所有藩王各司其职,各守其位,不得进京都奔丧。”
朱棣没有感到吃惊。抬头看了眼那宫人,见他到处张望。问道:“公公在找什么?”
“燕王殿下,有位燕萧艾姑娘呢?她何在呀?”
朱棣看着他手中的圣旨,忽然有些不安,微笑道:“她已经不在本王的府中了。”
那太监皱眉,清了清嗓子,张开圣旨,说道:“奉天承运,先皇帝诏,燕萧艾秀外慧中,蕙质兰心,承燕王府养育,得大家风范,朕闻之甚悦,欲成佳人之美,新皇登基,天下大喜,朕特旨燕萧艾从燕王府嫁,赐妃位。择良日进京。钦此。”
那太监合起圣旨,细声道:“燕王殿下接旨吧……燕王殿下?接旨吧。”
朱棣道:“儿臣接旨。”起身,又对那太监淡笑道:“公公辛苦了,后堂休息。”
那太监客气道:“燕王殿下折煞奴才了,奴才还要去别处宣旨呢。这就退下了。”说着打了千儿,出了燕王府。
“王爷……王爷……”
朱棣一口鲜血喷出。
“王爷,您别吓我,您……”看着他满口的鲜血,眼眶里打着泪,徐妙云心疼不已,慌忙扶着他。
柳儿也叫道:“王爷,怎么办呐?”
朱棣慌着身子对李皋道:“你去晋王府,告诉张玉,让萧儿就地给朱?披孝,披重孝!无论如何不许萧儿回来。快去!”
李皋有些楞,吓道:“是。”
“站住!”徐妙云拦道:“王爷,这是遗诏啊,您没看到吗?萧儿如今在不在王府,都是一样的,她若真给朱棡披重孝,那她就是朱棡的遗妃了。王爷……”
“本王宁愿她给朱棡披孝,也绝对不允许她嫁到宫里去。”朱棣颤着声音,吼道:“快去呀!”
李皋飞出王府……
作者有话要说: 历史上朱元璋过世,的确让众王爷不得回京奔丧,但是多认为是朱允炆的主意,为了防止藩王趁机作乱。父亲过世,做孙子的,不让叔叔回去奔丧,让叔侄之间嫌隙加深。而且在朱元璋死后,仅仅六天,朱允炆登基坐位,秘密处理了朱元璋的丧事,让藩王心寒。
☆、最后北平
李皋到了晋王府,一副慌张的模样,萧艾三问两问便套出了事情,“嗡”的一声,整个人就像被抽走了一般,任谁也拦不住了,飞一般的赶回了燕王府。
“王爷……”萧艾进门就喊,直到看到朱棣,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一下扑倒他怀里,“王爷,是不是真的?李皋说得是不是真的?”
朱棣无言,只能将她紧紧抱在怀里。萧艾颤抖着身子,她知道,这是真的……
朱棣扶着她的头发,轻声道:“你怎么回来了呢?”
“王爷……”
朱棣安慰道:“萧儿别怕,我来想办法,好不好?”萧艾点点头。
“让柳儿带你先去歇歇吧。”朱棣轻声道,柳儿扶着萧艾,回到那个小院子。
柳儿哭道:“小姐,你该怎么办?”
萧艾流着眼泪,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心里很害怕。
朱棣的书房门“咣”的一声被人踹开。
“四哥!”
“你怎么来了?”
“父皇过世,圣旨第二天就传到河南了,我知道你当时在回北平的路上,立马就追过来了。”
朱橚直冲到他案前,气愤道:“四哥,父皇过世,居然遗命不许众兄弟回京奔丧。”
“我知道。”
“湘王带着他几个儿子赶去京都奔丧,都走到半道儿了,还是被赶回去了。我看,这根本是朱允炆忌惮咱们,不让咱们回京的借口。简直太过分了。”
朱棣没有说话。
这时张玉在外面小声道:“王爷,京都有消息。”
朱棣闭眼没有理会,倒是朱橚叫道:“进来。”
张玉进来看了看王爷,也只能无奈了,回道:“王爷,京都刚到的消息,皇太孙昨日在京都继帝位。改年号‘建文’。”
“什么?”朱橚大惊,张玉看着朱棣的样子,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事情汇报完毕,躬身退下了。
“四哥。”朱橚道:“父皇过世不过才六日呀,允炆居然做得这么匆忙。你离开京都那天是父皇过世那天,可是父皇还是命你回北平,如今你人刚回北平,允炆就把一切都做好了,他这根本就是在防你呀。所有事情发生的时候,你却在路上,父皇是故意让你首尾都顾不得,就为了允炆能顺利登基呐。”
朱棣还是没有说话,因为对于眼前这一切,他做得是比如今更糟糕的打算,可是他没有想到……
“四哥……”朱橚轻声叹道:“四哥不说话,是为那道赐婚的遗诏的原故?”
“你知道此事?”
朱橚恨道:“父皇赐婚的旨意故意昭告各处,我岂会不知?”朱橚一拳打在书案上,红着眼睛叫道:“父皇这是用遗诏逼您就范呐。”
朱棣一笑,没有说话。
朱橚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肩膀,叹气道:“四哥,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我真没想到父皇临死了,都没放过你。”
“你说,父皇怀疑我,忌惮我,他为什么不直接废了我……”
朱橚吃惊,“四哥,你怎么能说出这种话来?”
朱棣苦笑道:“我为什么不能这样说?我可以接受父皇给我的一切,可他为什么偏偏拿萧儿做文章?”
“四哥,您别这样折磨您自己,你知道父皇就是为了拿捏你的短处,他才故意下了这道圣旨的。”
“所以呀,是我害了萧儿,我对不起她。”
“四哥,这么多年,再难熬的日子,咱们兄弟都过来了,这个时候,您可千万别灰心呀。”朱橚安慰道:“您想想母妃,母妃过世的时候,咱们兄弟被害得那么惨,咱们不也都挺过来,对不对?”
朱棣看了他一眼,惨笑道:“母妃过世的时候,我心里是恨,可是我现在是怕。我怕萧儿不在我身边,我怕她进宫……”
朱橚明白了,忙扯着个笑道:“四哥,你担心的事,不会的,萧儿说是嫁给允炆,其实就是个人质,所以她肯定得活着,再说了,允炆也不是父皇,他性子懦弱,萧儿断断不会像母妃那样的。”
“你回去吧。”
朱橚真的抱拳道:“那弟弟回去了。”出了书房,回头看了眼屋里亮着的灯光,朱橚眸子里闪过满意的神采,一瞬又化作黯然。
四哥,弟弟知道你现在缺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弟弟给你。
朱棣看着他的背影,心里酸楚不已,他知道朱橚为何而来,但是这样的机会,他不能要……
朱棣忽然觉得有些好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竟也有如今这般无能为力的时候。
书案上,茶水已凉。朱棣拿起手边的杯盏,喝了一口,苦笑一声,原来茶水凉了,真的很苦。
夜晚,下玄月最后一丝亮也被大风吹动的云彩遮蔽得忽隐忽现,伴着屋檐挂着的两个灯笼,昏黄黯淡的烛光飘忽不定,朱棣独坐在院落石桌旁。
张玉端着晚膳,走过来:“王爷,您吃些东西吧。”
朱棣忽然问道:“本王的那封信,你可有交给萧儿?”
张玉点头,:“属下到了太原便交给小姐了,只不过小姐似乎并没有看呢。”
“你下去吧,把东西也撤下去吧。”
张玉没有多话,东西也没撤掉,便退下了。
朱棣自嘲一笑,她没看那封信啊。自己截下了朱棡给她的一封信,如今这就叫报应啊。不过,如今这样倒也好。
萧艾站在他身后远处的一根柱子旁,心痛难忍。
嫁去京都,她害怕;离开他,她害怕;可是此时更让她难受的是,王爷如此孤寂的身影,她,从未见过。
萧艾忽然觉得自己以前太幼稚了,为了读懂王爷,和王爷有话说,自己喜欢读史书。朝代更替,功臣败将,权谋诡辩,自己好像看得很明白了,说起来更是头头是道,可是当如今一道圣旨生生砸在自己头上的时候,才真正感受到了那份残忍。
才真正感受到了王爷的不易。
萧艾抹去脸上最后一丝眼泪,不哭,萧儿一定不哭,不能再让王爷为自己担心了。萧艾望着朱棣的身影,努力的扯出一个笑。
王爷,为了您,萧儿什么都愿意。
回到屋里,柳儿正在等她,见到她回来,赶紧上前,问道:“小姐,王爷可有什么办法吗?”
“我嫁。”
柳儿心里一愣,“小姐,您说什么?”
“我嫁。”
“小姐,为什么呀?”柳儿望着她,心疼的流下眼泪。
“这件事,王爷没有办法的。”因为皇上的目的就是让王爷没有办法!
柳儿一把抱着她,哭道:“小姐,柳儿陪着您,柳儿会一直陪着您的。”
萧艾笑了笑,“柳儿,别说傻话,你还有先生,想想他。”
“我不想他,”柳儿使劲抱着她的身子,叫道:“我只知道小姐要去的不是个好地方,您需要柳儿在您身边。”
“为了先生着想,留下吧。我不会要你跟我去的。”
“我不,我现在就去找张玉,跟他说清楚。”柳儿转身就往外跑,萧艾此时心乱如麻,什么都想不了了,呆坐在桌子旁。
第二天一大早,纳哈出带着齐雅赶来了燕王府,见过朱棣之后直接来了萧艾处。
“额祈葛,您是来看萧儿的吗?”萧艾远远迎了出去,行跪拜礼。见到几年未见的父亲,心里思念之感一涌而出,父亲,老了许多。
“萧儿姐姐。”如今的齐雅亭亭玉立,虽然是汉人打扮,可是完全没有汉家女子那般秀气,反而明眸闪烁,很是有光彩。
萧艾拉着齐雅笑道:“齐雅长成个大姑娘了呢。”
纳哈出红着眼睛,怒道:“萧儿,先皇遗诏的事,我都听说了。”
萧艾一愣,问道:“您怎会知道?”
“李彬将军回军营说的,我听到立刻带着齐雅过来了。”纳哈出粗着声音问道:“萧儿,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萧艾咽了咽声,笑道:“额祈葛,萧儿愿意嫁。听说这两日,接萧儿的轿撵就会到北平,能在走之前再见到额祈葛和齐雅妹妹真好。”
纳哈出听到女儿如此说,再大的火气都化作了心疼,叹道:“我刚从燕王爷那里过来,他也没有办法。”
“我知道,我不会让他为难的。”
齐雅道:“萧儿姐姐,我愿意跟你进宫去。”
“别说傻话。”
纳哈出道:“我带着齐雅来,就是这个意思,你就这样嫁给那小皇帝,一个人在那么远的地方,我实在不能够放心,让齐雅跟你去,多少有个照应。”
齐雅拉着萧艾,笑道:“姐姐,我的功夫可好了,军营里的士卒都打不过我呢,我在你身边,一定能够帮到你的。”
看着额祈葛和自己的妹妹,萧艾一遍遍告诉自己不能哭,可是眼泪还是止不住夺眶而出。萧艾跪道:“额祈葛,萧儿今生能够有您这样一位父亲,是萧儿最大的福气,可惜日后不能在您身边尽孝,是女儿的不孝顺……”
纳哈出欲拉起她,萧艾拦手跪道:“请额祈葛听萧儿把话说完,萧儿愿意嫁去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