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遂人意-程嘉喜-第2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池二郎苦笑,这老头还真是够操心的:“先生真的误会了,二郎对郡守大人推崇的很,年岁不大,却做事扎实,务实肯干,这样的才干,人品,处处都让二郎推崇。”
  谢大先生跟着点头,接触那么几次,这位郡守大人却是如此人品:“守备大人心胸宽广,是老夫狭隘了。”
  池二郎:“关心则乱,先生也是为了东郡,作为前任东郡郡守,二郎才该替东郡的百姓,谢过先生为百姓多方筹谋才对。”
  芳姐听着不是滋味,说的都是什么呀,太官方了,大过年的走亲戚有这么走的吗。
  看看谢老头花白的胡子,还有布满了沟壑的老脸,人家一个大先生,给自己儿子当幼儿班老师了,这里面的面子那就不是一般的大。
  老头虽然看不上自己,可对得起自己身上这么点血脉了。说起来她也是占了外祖母的光了。做人不能不知道好歹。她华晴芳也不是一个光占便宜的。
  把两口子私下的打算说出来:“先生同夫君一片拳拳之心。实在不该如此客气才是。我们夫妻今日过来,一来是年节降至,给先生问好,二来吗,小妇人同夫君手上有些书卷,知道先生爱好此道,特让人从京城送过来,只是并非孤本。还望先生莫要嫌弃。”
  谢大先生眉眼都是舒展的,脸上的沟壑看着都平了许多:‘守备大人同夫人有心了。’说起来守备府里面能让他老人家惦记的,那还就是那些书本了。
  池二郎:“先生若是不嫌弃,本官让人把书卷送到先生的藏书楼,只当是给先生的年礼。”这份礼送的大。
  不管是给他这个先生的,更是给整个东郡的,人说江南之地地杰人灵,才子俊才层出不绝,谁又知道江南之地大家氏族林立,名师多少,藏书多少。这年头的书珍贵的很。少有拿出来与人共享的。
  他老人家这么大的年岁,对这两位小辈行礼,那是有点为难,可这份人情得领。
  池二郎把书给谢大先生也是迫不得已,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现在的圣人是不会让池二郎再变成上一代的定国候,把辽东这个块底盘扔给池二郎当家底的。
  军事上,新的守备过来,自然要有新的调动。这也是当今盛名之处。国泰民安就不能让军权旁落。所以这些年东郡的安定,还是要看下一任守备的本事。池二郎只能做到这里。
  池二郎把这些书留在这里,可以教化民心,让东郡多出些人才也算是百年大计。当然了这种事情他一个地方官来做,那是有点作死的。别的不说,上面忌讳这种买名声的事情。
  给谢大先生再好没有了,本就是教书育人的吗,他们两口子不是不想出名,那是很无奈的做了幕后英雄。做好事不让人知道。权当是给自己一个安心,不枉为官一任吧。
  等到老先生看到十几箱子的珍贵手抄孤本的时候,还是被两人给震惊了,跟自己想象中的数量出入太大。这手笔太大了。已经不是人情的问题了。
  芳姐心说便宜老头了,有这些藏书在,想不流传千古都难,除非在出来一个焚书坑儒的。老先生折腰了,拱手:“守备夫妇大义,大义。老夫不及,老夫不及呀”
  池二郎:“先生大义,成全莘莘学子才对,这些都是夫人的嫁妆,还望先生担待,这些名望于女流之辈并非益事。”
  谢大先生明白池二郎的意思,不过白得了大把的名声,简直就是在送给他功德呀:“如此说来老夫受之有愧。”
  芳姐:“先生当得。”然后指着这些书:‘小妇人也是借花献佛,这些书卷出自华府,段府,谢府,还有冯御史府。“没有什么别的意思,只是平平的叙述,把书的出处告知而已。(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六章 折梅

  谢老头不知道怎么开口好,被芳姐这话给镇住了。
  就这么平直的叙述,可里面的内容太多了,代表了老一代的世家,新崛起的一代世家,还有寒门学士。试问天下间有几人能够网络这些人家,把藏书拿出来共享呀。
  就是圣人都不敢轻易下达这个旨意,怕是那些世家们会反弹。
  偏偏就是这么一个见识都不多的内宅妇人,不声不响的做出来这么大的手笔。而且天时地利人和人家都占了,恰好人家就拥有这么大的资产。而且做的出这种大气的事情。若缝乱事,这未必不是一个枭雄。
  谢老头纠结的脑子,竟然有一种可惜,替池二郎生不逢时的感觉。
  赶紧的打消脑子里面乱七八糟的东西,天下太平多不容易的盛世呀,可经不起遭禁。
  当然了有了这件事,谢老头往后再也不敢把没见识这三字放在眼前的女子身上了。那么多的男人都没有这么大的魄力呢。
  谢老头心下蠢动,不愧是他谢氏出来的女子呢,再抬头时看着芳姐的眼神,让人肉麻。
  让边上的池二郎差点翻脸,老贼头动的什么心思,看什么呢,再看也不是你的,当他是个长辈,才少了那些避讳,怎么就这么不知道检点呢,年轻的妇人你能那么盯着看吗。
  闪身挡在芳姐身前半步,稳稳地把自家夫人挡在身后,确保谢老头一点恶心的眼光都沾不到自家夫人身上。
  谢大先生自知失态:“老夫替东郡的仕子们谢谢贤伉俪,可惜这些书本不能以守备大人夫妇的名义揭示与众人前。”
  池二郎挥挥手:“些微小事不足挂齿,只要让百姓得以受到圣人教化,我东郡多出些人才效力与圣人朝廷。福泽我大梁,用谁的名义不重要。先生大可不必记在心上。”
  一派的高风亮节,芳姐都替自家男人骄傲,一看就是个做大事的,看看这个气度,气派,气场。陶醉了了呢。
  谢大先生同芳姐一样。被池二郎这份胸怀给折服了,当真是不计较利益得失一心为民的好郎君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守备大人心胸宽广。老夫心服口服。’
  池二郎淡定的再次拱手客气:“老先生赞誉,本官汗颜的很。是老先生品性高洁,德高望重才能让这些古籍典藏真的受益于民众。”
  芳姐心下摇头,太接受不了了。这两人怎么这么丢人现眼呀,不知道的还以为两人拯救了世界呢。真心的没有那么伟大好不好。
  估计现在的池二郎都改憋得内伤了。从到了东郡就跟这老头较劲,难得让老头用敬仰的眼神注视着他呢。
  池二郎是真的挺憋得慌的,这个时候若是没有外人,池二郎定然能畅快的笑上两声。顺便说句好爽。老头终于折服在老子官服之下了。
  好在五郎这时候拎着胖哥过来了,不过五郎的脸色有点难看就是了,至于胖哥吗。一张脸永远都是皮皮的,真看不出来高兴与否。
  芳姐拉过小弟:“这是怎能了。”
  池二郎瞪眼。高兴不起来了,也不用憋着了,直接责问儿子:“你又做什么了,怎么就把你舅舅给惹成这样。”
  真心的,他家小舅子那真是温润如玉的人物,轻易都不变脸色的。要不然人家先生怎么会这么得意这个弟子呢,那不就是教育的好吗。
  胖哥小小的心灵也很无奈呀,他真的没做什么,摊摊小胖爪子,脖子昂起来同样看着舅舅,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明明白白的再问五郎,我到底做什么了呀。
  五郎上前一步很愧疚的给先生行礼:“都是五郎不好,先生的梅树折损了些。”
  谢先生撸把胡子,这话有点不通顺,不像自己教导出来的弟子应有的水平。
  有胖哥在出点意外太正常了,好在折了树枝而已,损失不大,再说了,今日高兴,有这些书籍在呢,只要不把梅树给连根挖走,都在老先生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不是什么大事,五郎不必如此,”
  五郎抬头挺愧疚的看一眼先生,今日先生竟然没有生气,然后低头:“是。”
  拉着胖哥下去了,芳姐看看儿子,在看看兄弟,明智的起身告辞。
  谢大先生欣喜与得到这些古籍,即便是拓本那也是典藏之作呀。客客气气的把一家人给送走了。
  芳姐本来还想问问五郎同胖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才出来人家谢府大门,就明白了,不用问了,儿子真的惹祸了。
  看到几个小子手里捧着的梅花枝,都要抱不过来了。啥都不用说了。这跟挖人家梅树没啥区别。也不知道老头会不会翻脸。
  池二郎在儿子的脑袋上摸了一把:“快走。”就两字。
  五郎那个羞愧呀,他竟然做出了蒙蔽先生的事情。马车里面五郎耷拉着脑袋没什么精神。
  芳姐:“没事,不是你的错,先生是个心胸宽广的,从来不在乎这些外物,定然不会怪罪与你的。”
  池二郎没有骑马,抱着儿子陪夫人坐马车呢,顺着夫人的话头安慰小舅子:‘是呢,是呢,先生神仙般的人物,心中有梅,赏不赏那梅花都在先生心里。’
  芳姐深吸气难得他家夫君能说出来这么富有内涵的话。为了儿子也算是尽心竭力了。
  五郎抬眼看看他家姐姐姐夫,平日里他们可不是这么说的:“恩,五郎知道的,五郎只是愧疚,蒙蔽先生而已。”
  自家小舅子光风霁月难得人品,池二郎也不知道怎么开口了。
  芳姐:“这个问题,我也处理不好哈,不知道怎么安慰你了,不然回头你给爹爹写信,聊聊好了。咱们爹爹是个有大本事的,有大学问的。”
  不知道怎么处理的事情就先放放,懊恼是没用的,这也算是个法子:“哦,我会给爹爹写信的。”
  池二郎面色不好看,挑眉看看姐两,又被老丈人给虐了。还是隔着这么远。怎么就那么挫败呀。
  池二郎:“肯定是这小子弄出来的,话说五郎不是在胖哥身边吗。”
  五郎幽怨的看看小外甥,真想跟他姐一样。收拾这小子一顿呀:“是五郎大意了。”
  胖哥在他爹跟前还是很老实的,关键是刚才的事情对于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来说太费体力了。累到了。
  池二郎:“你小子到底做什么了。”
  胖哥:‘没做什么,同舅舅在一起。’
  池二郎抬头看小舅子。一直在一起还让他折腾这样。
  五郎:“是呢,胖哥一直同我在一起。他们几个小的在梅园里面而已。”
  池二郎看看自家儿子,这还用上兵法了:“这是调虎离山”
  胖哥微微眯眼。今天跟舅舅玩的挺开心的:“是知人善用。”
  五郎在边上凝眉思索,总结自己败给自家小外甥的内外在原因:“是我带的人手少了,下次在出门就会吸取教训了。一定不会让胖哥再得手。”
  芳姐心说,你家先生也没有让这小子得手的梅花了。
  池二郎看看夫人。在看看两孩子,芳姐同样看看两孩子,再看看池二郎。他们的时代过去了吗,怎么孩子这么大点就开始谋略上了。还弄得像模像样的。能说欣慰吗。
  池二郎再次摸摸儿子的脑袋:“真是我儿子。”
  然后看看小舅子:“姐夫不是在夸他。”
  五郎扭头看向马车外面。那是在说什么呢。要不要这么欺负人呀。
  芳姐:“都是我们五郎教导的好,可见平日里对胖哥很负责任,都让这小子知道动脑子了。”
  这个倒是,五郎拉拉小胖子,逼出来的本事。也算是他这个舅舅教导有方:“姐姐放心,五郎也会长进的,下次肯定不让胖哥玩出来新花招。”
  芳姐:“斗智斗勇,不错。继续努力呀”顺便提老头的梅树默哀。总不能抑制自家儿子的智力开发不是。
  管教孩子的事情吗,还是换个时候好了,不能是在儿子脑子灵动,积极进取的时候,会打击孩子动脑积极性的。
  池二郎那张脸怎么看都要开花了。新的一年还没到呢,一件一件高兴事,就开始接连不断了。小舅子长脸,儿子长本事,连一直看不上自己的谢老头,如今对自己都仰视了,他池二郎如何能不开心呢。
  再想到府里的一双小儿女,那简直就是心花朵朵开。暗爽的不要不要的。
  芳姐捏捏儿子的脸蛋:“你怎么就那么祸害呀,折两支就算了,不是把先生的梅树都给祸害了吧。”
  胖哥:“娘不是说要踏雪寻梅吗,咱们不寻了,把东郡的梅花都弄到府上去。”
  芳姐瞪眼,第一,他儿子确实把谢老头的梅花都给折了。
  第二,他儿子成了纨绔子弟了,听听说的什么话,要把整个东郡的梅花都给弄府上去,妥妥的小霸王行为呀。人家高衙内,他儿子池衙内。
  把儿子拎起来打量一番:“哎呦,我家胖哥原来是个衙内。”
  衙内整个称呼其实不分褒贬的,不过是官员子弟的一个别称。
  可对于有本事的郎君来说,没人愿意做衙内。那都是靠着长辈余荫的。
  有本事的男人都是让自己儿子做衙内的。所以一般没人这么称呼自家儿子。
  池二郎瞪眼看向夫人:“乱说什么呢。胖哥才多大呀。我家胖哥将来定然是顶天立地的。”
  芳姐对于儿子期待不大,能安稳的当个衙内,有人护着也挺好的,那是福气:“你是守备,你儿子就是衙内,怎么不是吗。”
  池二郎:“我家胖哥将来出息大着呢。才不是衙内呢。”
  芳姐:‘哦,那可是要夫君费心了。’顺便鄙视这人思想狭隘,衙内不就是个官二代吗,有本事的二代多了,那也不是要称呼一声衙内吗,谁说男人非得当官了。
  芳姐那也是量体裁衣吗,他儿子想要成才那真是不太容易。太皮了。不要这么为难孩子好不好。
  池二郎抿嘴,真心的不高兴,有当娘的这么说自己儿子的吗。儿子才三岁好不好,知道什么呀,未来宽广着呢。
  五郎看着姐夫脸色不对,赶紧开口:“姐姐放心,有先生还有姐夫在呢,胖哥肯定不会错了。先生都说了胖哥是璞玉”
  芳姐抿嘴嗤笑,璞玉,有待开发吗。估计谢老头实在想不出来什么好词来说他儿子了。
  池二郎脸色彻底不好了。要不是亲媳妇,非得翻脸不可。势必要把儿子给培养出来,让这女人看看,有他儿子这么出息的衙内吗。
  谢老头欣喜过去之后,特意去后园赏梅煮茶。看到折的乱七八糟只剩下老枝的梅树上,开着几朵可怜兮兮的梅花。一张老脸都要抽成橘子了。
  倒霉孩子,倒霉孩子怎么敢呀,他爹就是给他个皇家书库,都不够陪他这两株老梅的。
  抿抿嘴到底没说什么。拿人手短呀。
  池二老爷如今心思都在双胞胎身上,一心盼着孙子孙女能跑了,带着出去显摆呢。夫妇两人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于儿子当官的事情知道的不多。
  新年过后,还没有出正月,让池二郎回京的命令就到了,池二老爷同夫人当时就惊呆了,太突然了。
  池二郎看看不太相信的爹娘:“本应该年节前回京述职的,是圣人体恤,念及爹娘年岁大,孩子们年岁小,东郡气候恶略,离京城又路途遥远,才改在年后回京的。”
  池二老爷:“早就知道要回京呀。”
  池二夫人:“回京呀。”两人竟然一点欣喜之意都没有。
  池二郎也知道回京城他家爹娘就要面对侯府的众人,怕是心里不痛快。可总不能在东郡呆一辈子吧,他愿意,夫人愿意,孩子们愿意,圣人还不愿意呢。最重要的是,他家老丈人真的不愿意,这都要逼过来了。信件里面一次比一次语气森冷。池二郎觉得比东郡的冬天还冷呢。
  芳姐:“爹娘放心,知道要回京城,夫君早就让鲁管事同阿福回京城打点了,咱们也不是两眼一抹黑的,定然找个宽敞的府邸,让爹娘住的舒适,孩子们也有活动的地方。”
  池二老爷瞪眼:“买府邸了。”池二夫人都跟着欣喜,这样的话就不用住在定国侯府了,话说定国候会乐意。怕是不太容易。(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七章 准备

  芳姐:“爹娘放心,夫君好歹也是朝廷命官,就是为了同僚之间来往便利,怕是也不变在侯府继续居住,何况既然已经分家,怎么好在打扰侯爷一家呢,就是侯爷侯爷夫人不计较,那不是还有世子同小一辈们在呢吗。可没道理咱们把整个二房的生活用度都压在侯府身上不是。莫说爹娘就是夫君同儿媳妇都做不出这样的事情,置办点私产这点家底还是有的,怎么能没有咱们自己的府邸呢。”
  要不说池二老爷是个混人呢,一拍桌子:“这个好,儿媳妇说得对,就住在自己府邸,我儿子升官那是好事,是喜事,凭他什么也得回京城。谁有什么意见,让他只管冲着我来。”
  然后冲着儿媳妇很肯定的点头。这事他扛了。
  芳姐就差对老公公竖大拇指了,这两人完全忘了,当初定国候答应分家,给池二郎部曲,唯一提的条件就是不能分府了。
  池二郎也不做提醒,到了如今谁还能掣肘于他。定国侯府,怕是没心思折腾他了。
  池二夫人脸红,你说人家儿媳妇说的多好呀,看看到了他家老爷的嘴巴里面,怎么就跟较劲一样呀,同样的话,说出来就是那么让人不待见。别人听了都不占理。
  自家老爷鲁钝呀,儿媳妇都给指出来明路了,还把话柄递到人家手里去,费心的跟自家老爷解说:“老爷说的什么,谁会同咱们过不去,哪个会有意见,就是侯爷同夫人不舍我们住在侯府外面,那也是老爷同侯爷兄弟情深。只不过如今侯府人多,也不是你们兄弟之间自己那点事情,毕竟侯爷还有世子在呢,还有子孙开枝散叶呢,咱们作为长辈,依赖于兄长倒也罢了,怎么能在依赖于世子侄子呢。侯爷心思明白。定然能够明白咱们的难处的。”
  池二老爷看着自家夫人激动地眼泪都要出来了:“就是这话。就是这话,夫人说的真好。”
  然后吩咐管事:‘记下来,给老爷我记下来。等回了京城,老爷就这样说。“
  池二夫人看看儿媳妇,好大的不自在,这话两口子私底下说也就是了。怎么当着儿媳的面就说出来了,好歹也得给自己留点脸面不是。也怪自己。怎么就没有两人的时候给自家老爷掰扯呀。
  芳姐那真是就适应他家公公这个性子,都是混人有共同性:“凭他什么人,也值得爹爹去费心,咱们自己府上的事情。自然咱们自己说了算,只要爹娘舒心哪里喜欢就呆在哪里,谁敢叽歪。直接轰了出去就是。夫君这么拼搏,为的不就是让爹娘妻儿过上舒心日子吗。”
  太不给侯府面子了。不过听着顺心。池二老爷都觉得胸脯挺高了,后背不坨了,人当然更精神了。日子就该这样过才对,没道理儿子有本事了,他还这么憋屈不是。
  当然了原本他儿子也有本事,可偏偏让他这个爹,愣生生的把儿子的日子给憋屈住了。看看儿媳妇,难怪儿子喜欢到惧内了。
  池二郎在边上,暗自发力,还是自己的本事不够,官位太小,不然何至于让爹娘同夫人还没有回京就开始为难呀。
  幸好自家夫人是个心大的,就那样闹腾的定国侯府,都没有给自家夫人留下心理阴影,人家一点没当回事。
  虽然接到通报,一家人就开始收拾归拢什么的,可真要说到回京,那也不是说走就走的,池二郎同新来的守备要做交接需要时间,
  就是芳姐他们也需要时间,芳姐是个有成算的,可以说是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
  五年的时间,足够她把家业在翻几番。这几年在东郡,事业什么在东郡也都扎根了。
  人在人情在,池二郎是郡守守备的时候,有些生意自然没什么。可池二郎要回京了,人情不在了,怕是那些生意也会受到影响,过几年被人代替都是有可能的。
  芳姐这段时间都没有时间管二胖同娇娇,整日里在书房同双冒一起归拢这些零散的生意。
  只留下能够可持续长久经营的,剩下的能卖就卖,卖不了就送人情,不是有新任的林郡守一家吗,郡守娘亲可不是个俗人。芳姐相信,林夫人能够经营的好这些产业,也相信林富春不是个蠢的,定然明白这些不太挣钱,也不算是赔钱的产业的重要性。
  芳姐在东郡开了几家药铺。这些都是静怡师太当初给他的营生。
  当初这些药铺也是为了池二郎这个郡守才多开那么几家的。可收益也是有的。
  如今要回京城了,这点收益犯不上大老远的来回折腾。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可这些药铺确实给东郡百姓带来了方便。又不是说关就关的。
  芳姐让人请来林郡守同夫人。把药铺的重要性说上两句,然后就半卖半送的把药铺脱手了。
  林富春自始至终不过抬头看了芳姐一眼,不过就是这一眼让这位郡守大人失神好久。
  也就是那样的娘子能够有如此心智,都说池家娘子旺夫,这样的女人怎么能不旺夫吗,悄无声息的在背后帮着男人,做的都是帮着男人加分政则这样的事情。一件一件的数来,这位夫人对池守备当真不是一般的在意。东郡穷困,池夫人就折腾自己的商队出来,各种各样的物品,天南海北的商人都给弄到东郡来了。
  东郡缺医少药,人家就开药铺子,不求赚钱,只求不赔,多大的精力搭在上面呀。别说还有专门的管事,收购辽东这里才盛产的药材了,那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