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遂人意-程嘉喜-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华家大夫人:“娘。”
  老夫人:‘今日高兴吗,难得咱们能齐聚一堂,你不要顾着我,都放开了用膳。’
  华家大夫人动了筷子,身边的大朗媳妇才跟着动。不过娘两之间气氛和谐,温馨。看样子不存在婆媳问题。
  华老尚书那里,看着孙子同孙女婿也有一番感叹,都是他大梁叫得上号的人物,都那么仪表不凡,风流倜傥,不过同他华家儿孙比起来,还是稍微差了点的。可见华二老爷护犊子这点那是真的随了老子了。
  等用过膳,小辈们各自下去休息,剩下华老夫人带着三个儿媳妇还有孙女孙媳妇说说话。
  芳姐同五娘陪在二夫人身边,三娘同四娘陪在三夫人身边,大夫人身边陪着两个儿媳妇,老夫人身边服侍的是远嫁回府的两个大孙女。
  老夫人拉着两个孙女的手:“真真没想到你们能回来看看我。”
  华大娘同华二娘当年也是在京城老夫人身边长大的,祖孙之间情分不浅,说话间竟然都摸了眼泪。
  大娘:“让祖母惦记了,都是孙女不孝。”
  老祖母:“说什么呢,说起来也是祖母没本事,当初就该把你们都留在京城才好。”
  说是这么说,老夫人也知道这事她当不了家。
  拉着两个孙女:“可有受委屈。”
  大娘摇头,她日子过得顺遂。
  华二娘:“孙女如今膝下有子,日子顺遂。让祖母费神惦记,事孙女的不是。”
  老夫人:‘有了就好,有了就好,你们可都要好好地,祖母虽然不顶事,可也看不得你们受委屈的,有事情就要给祖母来信。姐妹们也要常联系。’
  后面这话加上去的相当突兀,不是该同府上的兄弟们好好相处吗。华二娘不自然的看向芳姐的方向,然后在看看老祖母,不是吧,祖母竟然对四妹如此看重,还是看重自家四妹这方面的本事。
  难怪当初四妹胆子那么大,原来有老祖母的支持吗,心里好酸涩,到底是亲人呢。
  就是华大娘都要重新估量这位小时候乖巧的四妹妹了。比她这个嫡长孙女在祖母心里还重要呢。嫉妒吗有点。
  下面的妯娌之间气氛要比这个爽快的多,三夫人自来是个爽快性子,也不等大夫人开口:‘大搜回来了,歇息几日,回头就把对牌同账册让管事给你送过去。’
  二夫人笑吟吟的看着两位妯娌,她是后来的,感情上稍微差了点,自认没有那么随便,而且管家的事情,从来没抄过手,
  人家二夫人来了华府不是生孩子就是养孩子,真的没时间,说了孩子小,顾不过来,劳烦三弟妹受累了的。
  华家大夫人不以为意:“不在这几日,还要劳烦弟妹在受累些时日,等大朗媳妇腾出手来,直接把对牌同账册给大朗媳妇送过去就好。”
  好吗都不是恋权的。直接推给儿媳妇了。
  大朗媳妇起身恭恭敬的对着三夫人同二夫人行礼:“侄媳妇年纪小,二婶三婶往后多多提点。”
  三夫人挥挥手:“一家人,大朗媳妇不必外道。”
  二夫人摊摊手:“二婶怕是有心无力,这事还是你三婶要受累。”
  芳姐摇头:“难得您也能诙谐一下。”
  三夫人:‘都是四娘同五郎在府里,你母亲性子才稍微的放松些。’
  就这样人家华府内院的权利交接轻轻松松的完成了,让后进门的二郎媳妇同三郎媳妇诧异不已。
  外书房,华家大老爷同老父亲在书房气氛比较沉重,老尚书:“老大呀,往后这尚书府可就交给你了。记得你二弟三弟那里多费些心。”
  华家大老爷客气:‘儿子不敢,父亲老当益壮,儿子还欠妥的很,少不得要靠父亲提点。’
  老尚书看到儿子如此有担当,那真是从心里轻松不少:“咱们父子之间不说这些虚的,等你在朝堂上站稳,为父就真的要抽身享福了,为父年岁大了,真的力不从心,你三弟倒罢了,这些年俗物处理的不错,能帮上你些,你二弟那里,你不要太过指望,那就是个混的。”
  华家大老爷挑眉,往常这话都是说老三的,是不是老二这几年不太让人省心呀。
  华老尚书看儿子不以为然跟着说道:“你也不用太在意,那就是个不成器的,他的二品你也不用放在心上,官衔就是个摆设,就多几个银子俸禄。盛宠倒是多少有点,往后咱们华府就靠你了。”这话内容太多。华家大老爷一时间有点消化不了,这老二在京城到底是个什么存在,还是要看看的。(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六章 存在

  老尚书对着大儿子那是掏心掏肺的一番叮咛,真心的就要放手把华府的重任压在儿子身上了,不是他老人家不厚道,实在是自家的重点两人太糟心。他老人家不想在面对了。
  最末老尚书过意不去:“若是老二实在不堪造就,你也不要太上火,万事还有爹爹在呢。”
  好吧这话对于这位华府大老爷一点都不安慰。也不知道自家二弟到底都做了些什么,怎么让老父亲这么纠结于心呢。
  等华大老爷从老尚书的书房出来,三兄弟才聚在一起,四五月的晚风吹虽然还带着凉气,一样吹得人舒舒服的,
  管事领着丫头们端着上好的茶水,伺候着主子们在海棠树下坐定。
  华家大老爷:‘这些年为兄远在地方,府上诸事多亏有兄弟们在,为兄以茶代酒。’说完端茶豪饮。
  华二老爷就想到上次自己一家人用膳,以茶代酒的时候,自家芳姐说的话,小心烫。也不知道大哥这个喝发,烫不烫得慌。嗓子不难受呀。
  思想跑偏下,忍不住嘴角有点歪。
  喝过茶的华家大老爷就看到自家二弟面容扭曲,整个人的气场都是怪怪的也不知道想什么了。
  好在边上的华三老爷跟着端起来茶水,客气一番,拉着老二一起喝了。
  华家大老爷心说老二原来挺正常的呀,受了什么刺激,怎么就抽成这样了呢。难怪老爹担心成这样。不看老二的扭曲的脸,说说话还是可以的。
  三兄弟久别重逢,无论是叙旧还是畅想华府未来,还是规划华府未来的走向。天上地上的说的热火朝天。
  华二老爷自始至终都做着丫头的活计,攥着手里的茶壶给两位兄弟端茶倒水的。
  最后曲终人散华家大老爷对着老二说道:“难怪人都说二弟是雅人,为兄不知,二弟竟然这么喜欢饮茶,为兄那里倒是有些地方上的新茶,回头让人给二弟送过去,二弟可以尝尝看。”
  华二老爷捧着手里的茶壶。闺女亲手给烧出来的紫砂壶。听说材料都是千里迢迢的运来运去的折腾出来的,自己抱着也没啥。
  还有茶,自己本来就喜欢吗。大哥说的也不算是有错。笑笑默认了。
  大哥不懂他的心呀。大哥你这么盯着手里的茶壶什么意思,我这么执着的执壶那是怕你们以茶代酒太过豪爽烫到好不好。这话能同老大说吗。
  算了得些新茶回头给芳姐他们娘几个尝尝也是好的:“多谢兄长,如此兄弟却之不恭了。”
  华三老爷已经能够淡定面对老二的各种突发状况了。
  不以为然的开口:‘大哥怕是不知道,二哥抱着的可是芳姐亲手烧出来紫砂壶。二哥如此宝贝也不奇怪。’
  华家大老爷:‘哦,原来如此。芳姐那孩子懂事,我那里还有芳姐送的几套,二弟若是喜欢至此,回头让人一同送过去几套好了。’华家大老爷对兄弟向来大方。从年纪往京城各房送的年礼就能看出来。
  当大哥的做到这份上也算是够意思了。
  华三老爷砸吧砸吧嘴。看看无知的老大,就没说,你的同人家芳姐给他爹烧的能一样吗。自己那个侄女。那真是认亲的很。亲一节是一节,爹爹的同叔叔的祖父的兄弟的从来不一样。
  看老大那个实诚的样子。算了,日子长着呢,还是让老大慢慢的去认识,慢慢的疼的吧。
  闭嘴不在答话。
  华二老爷高兴,其实华二老爷不难讨好,只要夸奖他闺女,欣赏他儿子,在这位儿女控眼里都是好人。
  自家大哥有眼光呀看得到自家芳姐孝顺,比自家老爹可是好多了,芳姐送了那么多的东西给老父亲也没见老爹在自己面前夸过芳姐一句,可见大哥比爹强多了。
  有点激动,握住大哥的手:“君子不夺人所好,芳姐送给大哥的,大哥留着欣赏就是。”
  这话说的好不通顺,不是应该用的吗,怎么欣赏呀。
  看着自己被兄弟拉着的手,那真是挺感叹的,自家兄弟反射弧长,从他归家至今,现在才把热情给宣泄出来呢。够内敛的。
  好吧华三老爷觉得自己睿智的大哥,怕是已经被老二给折腾懵了,他二哥那个笑容,绝对是抽风呢。
  华家大老爷不知道他经年不在府上,他家二弟变化有点大,怕是一时半刻的华家大老爷还没适应过来,认识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华三老爷的看着他大哥的眼神都是带着同情的,趁着什么都不知道,尽情的享受一下亲情吧,畅想一下未来也是好的。
  后面的打击随时等着他大哥呢。
  华家大老爷打量完老二,打量老三,两兄弟变化都挺大的,现在看着老三行事沉稳有度,很是不错。
  就是眼神让华家大老爷有点接受不了,怎么看着有点同情自己呢,自家三弟原来不是个心肠软的呀:‘三弟这些年沉稳多了。’
  华三老爷的含蓄的拱拱手,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边上的老二,有这么一个随时发病犯抽的,他在不沉稳,华府还不沉了呀。这不是被逼的吗。
  华家大老爷只当自家三弟害羞不开口,并不深究。难得老三还有羞涩的时候呀。
  兄弟三人以茶代酒,里面的华府小郎君同姐夫妹夫们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就说是小辈们的气氛更加轻松些。
  华家大朗作为未来华家的当家人,自然是主导着宴会的话题的。一轮轮的推杯换盏过后,华大郎对着自家四妹夫很郑重的端起酒杯:“早就听说四妹夫在辽东做的很好,堪称我辈的楷模。就是在府上来说,四妹夫做的也让我们兄弟汗颜,今日定然要好好地同四妹夫喝上一杯。”
  这话说的挺好的,就是配上那么正经八本的动作不太合适。这年头的舅老爷对妹婿什么的都是端着架子的。华大朗把身段放的实在够低。
  边上的二姑爷脸红。自家小舅子谢这位连襟,虽然没明说,可明白人都知道怕是为了四妹夫两口子收拾了自己,人家当弟弟的在这里答谢呢。真是情何以堪呀。幸好照顾自己面子,不提以往,只是敬酒。
  华二郎一句不说,端起酒杯跟着对着池二郎拱拱手。一饮而尽。大有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意思。
  剩下的小兄弟们虽然不知道为何如此,可大哥都这么喝了,跟着端起酒杯冲着这位四姐夫拱手然后干杯。好不豪爽。
  池二郎大场合没少见,可大舅子小舅子一起敬酒压力不是一般的大,这可是舅爷呀,那是要供着的存在。不过替姨****出头而已,没想到这成果竟然如此的让他惊喜:“大哥客气了。都是一家人。都是妹夫应该做的。能得兄弟们认同就好。”
  好吧这官位配上这谦卑的态度,让边上郁闷的三姑爷又找到了自己跟人家不同的地方。
  就不知道这位四妹夫被四妹子味了什么迷药了,换成自己身居二品,还能对一身白衣的大小舅子这么谦逊。这么平易近人。
  三姑爷忍不住打量这位四妹夫,是不是有什么把柄在华府被人攥着呢,用得着如此吗。看他那个小心谨慎一点都不托大的态度,都让他这个连襟觉得丢人。姑爷那是娇客,用不用这样呀。
  莫不是他的官位靠着华府得来的吧。话说老祖父一个文官,在武将那块插得上手吗。太令人费解了。
  要说还是柳九郎厚道,毕竟是夫人的亲姐夫,忍不住拉了这位连襟一下,你看人四妹夫的眼神实在太过分了。
  这位三姐夫才算是收敛了一些。
  要说桌子上没有傻的,二姐夫还在呢,自己做过的事藏也藏不住,早晚让人都知道,还不如放在大面上呢,
  直接起身,态度恭谨的对着一桌子的大小舅子:“往日都是姐夫做的不好,对二娘多有愧疚,幸得二娘不离不弃,岳父大人岳母大人不怪罪,才能有今日携妻带子畅游山水的好时光,都是蒙得四妹夫四妹妹的提点。往日我有诸般不是,在这里给舅爷们赔罪,只看我往后怎么待他们母子。”
  说完对着华大郎深深一鞠躬,然后喝了一碗,这诚意杠杠的。
  池二郎心说这人还真是个有脑子的。只看大朗一番做派就知道对他心有芥蒂了。这么一说大朗往后也不好在摆脸色了。今日倒成了他的机会了,哪里是在谢自己呀,这就是在小舅子跟前讨脸呢吗。
  三姑爷再次目瞪口呆,怎么一个比一个谦卑呀,难道华府就这么一个风俗。
  都是连襟,大姑爷不好不开口,可这开口也不能光向着二妹夫,那样阶级立场分的就太明白了,大姑爷开口了:“能娶华氏女为妻,是我们兄弟的福分,自然是真心相待,若有做的不够好的地方,还要舅爷们多多提点才好。”
  这算是比较中立的话。
  华大郎才把酒水端起来,慢慢的喝掉。也算是给面子。
  其他的几个小兄弟看着老大的行事,端起眼前的酒水,痛快的喝掉。
  唯有小五郎的酒碗,半途被他家亲姐夫给劫走了。
  池二郎先同两位姐夫一样喝了一碗敬酒,在把小舅子的碗端过来喝了大半碗,给五郎剩了那么一点点酒水,然后摸摸五郎的头:“今晚喝的不少了,意思意思就好。”
  五郎确实有点晕,往日在辽东姐夫看不到的时候也豪爽过的,醉酒之后难受的很。乖巧的把剩下的酒水喝掉了,
  边上的兄弟还是连襟都默默的看着,这是养小舅子呢还是养儿子呢。
  同这位四妹夫比起来他们是不是太不合格了呀,三姑爷再次的力不从心,难怪老祖母对这位四妹夫眼花一样的护着宠着,原来这位四妹夫讨好起岳家来,都已经没有下线了。
  他倒是也想学学人家四妹夫呢,可看看华三郎同华四郎手里的大碗,他酒量真的不行。
  最后咬牙切齿的给自己开脱,二房就一个小舅子,他两小舅子呢,自然不能同四妹夫相比。
  喝酒的时候就自在多了,华大郎同两位姐夫远道而来,说说风俗说说当地的特色。
  京城的小舅子们对着两位姐夫说说京城的风俗什么的,气氛再次热闹起来了。
  中间二姑爷不怕自曝其短,只想着一次性的让小舅子们把这事彻底的接过去。也不在意拿自己当话题,调侃了自己一把,都是自己人,不怕磕碜,
  半醉之间把自己被小姨子当时收拾的狼狈心情同连襟们分享了一下。
  最后感叹:‘想起来一次痛一次呀,四妹夫呀,你这日子平日里到底怎么过的呀。’
  五郎扫了一眼二姐夫,我姐夫过得好着呢,他这不是拆生吗。
  池二郎心说我过的好着呢,就不告诉你。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众人,继续给自家小舅子夹菜,姐夫小舅子两人配合无间。别人都插不进去手。
  看二姐夫这么看的开。也是真的受到了教育悔过了,华大郎最后也只能跟着摇摇头。这事算是接过去了。
  二姑爷看到小舅子的态度,那是真的放心了,立刻就醉了。
  剩下边上冒着虚汗非常清醒的三姑爷,池二郎扫一眼怎么看这位姐夫脸上都在颤抖。不是喝大了吧。
  天知道三姑爷那是真的后怕,就不知道看着乖巧的小姨子杀伤力这么大,这么狠,这么不给情面,真的敢拆人姻缘呢。
  难怪这位二姐夫服服帖帖的,不管辈分大小,上来就参拜。
  忍不住小声地询问边上还算是清醒的大姐夫:“二姐夫说的真呀。”
  大姑爷看了一眼这个妹夫:‘应该不假,这事在通州还是有些传闻的。’
  好吧肯定是真的,不然这位大姐夫能独独对这位小姨子另眼相看,时刻笑脸相迎吗,肯定是忌讳呀。
  在看池二郎同情呀,难怪二品还保持着这么谦逊的态度。有那么一个小姨子,娶了华府娘子的自己岂不是也随时都要堤防一二,回想过去,没有对不住夫人的地方吧,别让这位小姨子惦记上的好。
  忍不住提点身边的柳九郎:“你可得有些分寸。”
  柳九郎抿嘴一笑,武人豪爽憨直的性子就露出来了:“妹夫是不怕的,五娘说了她护着我,四姐对五娘一向不错。”
  三姑爷用看傻帽一样的眼神看着妹夫,这样才糟糕,你骄傲个什么。(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七章 毕生事业

  华家大老爷的归来,让华府上下犹如注入了一股生命力,华府上上下下实实在在的热闹了好几日。就连下人都是喜笑颜开的。
  华家大老爷自认这么多年少有在老母亲身边尽孝的时候,除了去吏部走了一趟,趁着任职还没有下来的这个空挡,这几日都陪在老夫人身边。
  华老夫人高兴地频频表示,要去上香还愿,终于盼到了合家团聚的一日,拉着几个儿媳妇同孙媳妇还有孙女张罗的热火朝天的。
  华大老爷听着心酸,可见自家老母亲往日拜佛烧香求的不过如此。
  回院子的时候对着大夫人叮咛,定然不能惹了老母亲生气,要好生的孝顺他老人家。
  华家大夫人抬眼看向他家老爷,这么多年风风雨雨的过来,两个人有过心结,有过懊恼,也有过恩爱,不过如今儿孙都这么大了,剩下的不过是日子,绑在一起的日子。
  好在儿孙孝顺,日子过得还算是顺遂。大夫人也没什么好遗憾的。除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偶尔想起过往有些意难平之外,倒也都过得去。
  可叹这人大半辈子过来还是不太了解自己这个夫人。恩爱没了就罢了,原来了解都没有。不然绝对不会有此叮咛,
  这满府的主子谁不知道,她同婆婆从来没红过眼。不说别的当初若不是婆婆,她怕是现在还过着恶心人的日子呢。
  大夫人口气有点冷:“孝顺婆婆本就是妾身的本分,老爷不需特意交代。”
  华家大老爷也觉得自己失言,似乎从那个丫头被发卖了之后,同夫人之间就多了什么一样,总感觉两人的心够不到一块。
  华家大老爷不着痕迹的看夫人一眼。心说女人就是心眼小,多少年前的事情了,怎么就非得跟自己过不去呀。
  好在人家华家大老爷把这层隔阂当成夫人胡乱吃醋了,对生活没啥影响。偶尔的还能沾沾自喜一下。这就是这个时代女人的悲哀,再怎么样还是要同男人绑着过日子。难怪男人这时候还要沾沾自喜,只当女人在为了他争风吃醋,这么睿智。沉稳的华大老爷都能偶尔如此感慨呢。当真是对不起老尚书那么多年的期盼。儿子蠢。
  幸好这位华大老爷事业心重。这种事情不太放在心里,没有犯抽的时候,不然有老尚书操心的呢。。
  酝酿一下情绪才开口:“夫人自然是处处妥当的,只不过孩子们那里还是要夫人约束一下,怕他们在地方上松散了。失了礼数,冲撞了母亲。伤了老人家的心。”
  华家大夫人顺着点头:“老爷忧虑的是。妾身会提点他们的。”
  好吧夫妻两人好像就没有什么话说了。
  往日在外面倒也罢了,华大老爷认为两人就是离恩爱差了点。如今在府上夫妻两人若是还是如此,怕是二老那里说不过去。
  华大老爷有缓和一下的心思:“这些年我在外面,对二弟三弟他们的了解怕是还不如夫人多呢。听着父亲的意思,二弟那里怕是有些恼人。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夫人不如同为夫说道说道。”
  华家大夫人一点都不认为夫妻相处有什么问题,这世上有几对夫妻如二弟。还有芳姐两口子那么随心呀,只是可叹闺女们都随了她。少了一份可遇不可求的恩爱机缘呀。
  恭敬地说道:“老爷怕是要失望了,你们男人的事情,妾身哪里看的明白,不过是在京城多呆了两年,同家人相处的多些而已。”
  华家大老爷:‘夫人过谦了。听母亲说过,夫人在府上的时候,二弟三弟对夫人都是敬重的很,可见夫人平日做的好。让二弟三弟爱戴。’
  华家大老爷嘴巴抹了蜜一样的奉承自家夫人,一点的心里负担都没有,反正夫妻两人房里的事情,没人会知道。
  想来夫好人也不是在外面多嘴的人。
  华家大夫人心里翻白眼,换做是原先他还能中招,现在吗,帮他也是看在儿女的份上:“都是占了老爷的光了,二弟三弟敬重与我,也是看在老爷的面上,说二弟的事情妾身确实不知道多少,二弟妹没的那几年,妾身倒是看得出二弟是个重情义的真郎君。往日里只当二弟对弟妹情深意重,没想到二弟对芳姐那孩子更是疼宠有加,一点都舍不得芳姐委屈。二弟人真的不错。”
  华家大老爷摸摸鼻子,总觉得夫人这话有点打脸呢。二弟是个重情义的,难道他是个无情无意的。不过就是差点宠信了一个通房吗。多大的事呀。
  好在华家大夫人脸上没看出来讽刺意味。大老爷还能勉强接着听下去:“二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