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遂人意-程嘉喜-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芳姐在想怎么给儿子洗白一下。
  池二老爷愧疚的都要撞墙了,孙子小不知道这里面的厉害,可他知道呀,拂逆的名声传出去,自家孙子一辈子的前程都毁了,都是因为自己,非得装的那么像做什么,这孩子孝顺的让人窝心。
  池二老爷:“都是爹不好,对不起胖哥。”
  池二郎:“您说什么呢,儿子养出来的孩子孝顺,难道还当不得夸奖吗。往好了想,至少不用咱们在宣传了,都知道咱们二房对定国侯府上心了。您这么疼他,若是他没有这番血性,那才是养出了一个狼心狗肺的玩意呢。咱们武将人家不讲究这些,爹爹大可不不必如此。”
  池二老爷:“狗屁的定国侯府,早知道老子就该断绝关系才对,也省的搭进去我孙子的名声,什么事呀。惹急了老子拆了他的定国侯府,管他祖宗不祖宗的。”(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章 筹知己

  池二郎也得承认,他家老爹确实混蛋,别看涉及亲儿子,这话他肯定说不出来。只能说这是自己亲爹,儿子的亲祖父。
  老尚书对于他们家从来都是一鸣惊人的孙女生出来这样混蛋的孩子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这孩子做的唯一差了点的地方,就是不如她娘藏的深,这事要换成他家孙女做,肯定比这个漂亮,至少不会把名声搭进去。
  对于老尚书来说,这件事就像楼上早就扔下来的那只鞋子一样,等了好久,第二只鞋子终于落下来了一样。就说他家孙女不是这么消停的主,早晚的惹事。这不是应在孩子身上了吗。
  怨谁呀,他娘没有教导好,天生的。
  这样的还是是华府的外孙,老尚书有点愁人。怎么应付好呢,怎么样才能把华府给摘出来那是一个问题。
  华二老爷觉得外孙不错,连祖父都不认的人还提什么祖宗。不过世人大概没有他这么高的认识,怕是多少有些误解。
  华二老爷觉得有必要为了外孙子,发挥一下榜眼的文采,让世人都增高一下认识。
  华二老爷也在发愁,不过跟老尚书的心境不一样,人家华二老爷想要拯救的不光是华府,还有池府,还要捞外孙。
  华二老爷也是能人,在书房里面做了一夜,挥笔泼墨之后,眼睛都熬红了。
  所以第二日。不等御史说话,华二老爷再次展现了榜眼的实力,递出了一片锦绣文章。
  忠君论。主题辩论,君辱臣死,父被辱,子要如何。这问题发人深省。
  跟君挂钩的事情,这年头就要谨慎。君辱臣死,父被辱子当如何,就在这个后面。你敢说酌情吗。本该分开的两个论题,愣是被华二老爷给放在一起了。人家说道德绑架。华二老爷这就是纯粹文字,概念绑架。
  华老尚书感慨他果然老了,就没看出来,儿子的锦绣文章都是这么逼出来的。而且这份急智很是难能可贵。就是没用在正地方上。
  华二老爷在御史之前。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
  圣人都频频点头,在朝堂上沉寂了十几年的臣子,如今不过短短数月,竟然亮出了当初拿榜眼的实力。
  看看人家这锦绣文章,看看人家这个认识,忠君不紧要说说,还要看人品的,连孝顺都做不到,你说你忠君。人品就被信不过。
  家人护不住,你说你忠君,你得能力就过不去。圣人身边会缺了这种无能之人吗。
  好吧,华二老爷以一种新奇的观念愣把舆论从朝堂开始,引导向了,能力,人品问题。
  从大看小,胖哥孝顺祖父。能够护住家人也是一番本事,再说了人家拂逆长辈为的也是护着他家祖父。人品上没错的。朝堂上都是明白人。华二这番作为能联系上的也就是池家小郎君昨日里闹腾出来的这点事了。
  一个圣眷正浓的独一份二品侍郎,任谁都给点面子。不提也罢。
  连朝堂上当了多少年摆设的御史上大夫都站出来,夸奖这位孙女婿真知灼见,有小见大,能够位极人臣,无一不是人品能力俱佳之辈。朝廷选材合该好好地考察一下人品。
  本来想要说胖哥人品有问题的御史,被人抢了先,人家华二老爷把人品给分说了一个明白仔细。他还能说什么呀。
  最后圣对着池二郎满意的频频点头:“华爱卿见识不俗,从孝道,到侠骨,如今到忠君,为国选材,俱都是真知灼见。”
  华家大老爷再次领悟到他家二弟在圣人心里的地位了,这就是没事瞎闹腾,憋了一夜憋出来点玩意,到了朝堂上都能带领一下京城时尚。
  能说什么呀,圣人能不知道定国侯府门口闹腾的那点事情吗,可人家给老二面子。
  才学这玩意若是遇到个对的人还是个有身份的人欣赏,那真是人生得一知己足以。
  老二命好碰上了,欣赏他的人是圣上。个人的机缘,嫉妒是嫉妒不来的。
  池二郎心说这样的岳父,难怪自己在夫人心里永远排在岳父后头。真心的服气了。
  自家胖哥好运气,碰上这么一个好外祖父。
  新上任的御史大人,把攥在手里的折子,愣生生的给压压回去了,参奏什么呀,没看到朝堂风向吗。
  再说了自己的上官御史上大夫都带头倡导华侍郎的忠君选材论了,你说他这不是费力不讨好,跟所有人唱反调吗。
  直谏的看清大形势的好不好,没想到这位池府小郎君,身后有这么大的一股子能量。
  别说御史大人,就是朝堂上的老臣们,也都从新掂量了一下华府如今在京城的地位和重要性。一门父子三代位列朝堂,都是三品以上,可不多见呢。谁不思量一二呀。
  池二郎见机在退朝以后,去御书房同圣人告罪。小儿顽略那是必须的,可坏心,不敬长辈那是没有的,不过是看到自家祖父吐血,一时热血重头。
  池二郎这话说得百分百的真事,不过里面把池府二房的无奈,还有胖哥同池二老爷的情谊给说的感人泪下。
  圣人:“难得二郎还有如此好口才,当个武将真的屈才了。”这话有点讽刺,
  池二郎:“臣不过是据实以报,不敢期满圣人,犬子终究是做的过了,是臣管教失当,臣只求圣人看在孩子赤城一片维护长辈的心意上,让臣带子受过。”
  圣人:“罚你倒是可以,真要是罚了你家宝贝郎君,怕是华爱卿不会让朕消停的。”
  池二郎感叹自家岳父圣眷之浓。自家儿子占了外祖父的光了。
  圣人:“好了不是多大的事,你家小儿才多大呀,一个不太懂事的孩子。到了京城才几日,怕是还没有认识全亲眷家人呢,失礼也是情有可原。难得二郎一片护子之心,希望孩子们能够明白咱们这些长辈的一番心意吧。”
  池二郎:“臣感念圣恩。臣带犬子,感念圣人回护之恩”
  有了圣人这句话,为了胖哥当了多少官面上的流言蜚语呀,至于私下里面不看好自家儿子人品的人家。
  池二郎表示,你看不上我家儿子。我还看不上你们家府邸呢,将来儿子结亲,这样的人家第一个排除在外。
  芳姐都跟着送了口气,终于踏实了。不过孩子往后要多费些心思就是了,惹事之后至少得明白怎么擦屁股不是。你说他爹,自己在这方面都没用人教导过,自家儿子性子怎么就那么直呢。芳姐觉得自己怀着胖哥的时候厚黑学用得少了,让孩子没能够吸收多少。
  池二老爷对于自家亲家老爷的恩德,简直到了无以为报的地步。
  要说池二老爷最精通的就是吃喝玩乐,为了报答请教老爷这份情谊,池二老爷可是掏空了心思,给华二老爷准备了一份礼物。
  就是芳姐也得承认,自家老公公淘换来的物件,她都弄不来。够稀有。
  不过这东西来历也够奇葩就是。除了老公公换个人还真的弄不来。
  六十年的女儿红,试问谁家姑娘到了六十还不开封呀。人家池二老爷愣是不知道从哪给弄了两坛子,亲自捧着给华二老爷送去了。
  华二老爷是个雅人,酒量虽然不好,可喜欢这么雅致的礼物,对于池二老爷的不满意一时间也消下去不少:“礼物贵重。怕是让亲家老爷没少费心。”
  池二老爷性子直:“亲家老爷做事地道,为了胖哥我就是豁出命去都愿意的。可我没有亲家老爷这份能力,只能看着干着急。幸得亲家老爷维护,胖哥那孩子才能有惊无险的度过此关,只要亲家老爷喜欢,得意这个,就是在难,我也给你弄来。”
  不是池二老爷卖乖,实在是东西确实来的不太容易,而且不够光明正大。六十岁没有出嫁的黄花闺女,珍藏的女儿红,能轻易送人就怪了。
  池二老爷走的都不是寻常路。中间的过程不说也罢。
  华二老爷单手抱着酒坛子,舍不得撒开:“亲家老爷大可不必如此客气。”
  池二老爷:“必须客气,这礼必须送,换了我求人都不知道求到哪里去。”
  华二老爷送走这位亲家老爷,品味着才开封的老二女红,在品味品味亲家老爷的话,不得不说,心里就触动了那么一下,
  说起来若不是碰上圣人如此开明维护,他何德何能敢在天下的礼教面前大放厥词呀。
  说起来她才该好生的谢谢圣人才是。可惜就没听说过给圣人送礼的。华二老爷为了要表达谢意,比在书房里面憋锦绣文章还发愁呢。
  摸摸六十年的女儿红,亲家老爷是个浑人,不知道这酒的来历,还真是不能随便送。
  再说了入口的玩意,不好往宫里送的。
  华二老爷在书房里面的乱七八糟的折腾一通,最后挑了一方最得意的砚台,又到花房里面把改良了又改良,能当他华府二房一宝的十八学士,挑了一盆品相最好的,给系上一方大红绸。
  池二老爷觉得自己这礼物送的不算薄,家里最喜欢的玩意都给拿出来了。
  看到帖子,在看到眼前的礼物,圣人都挑眉了,这是被臣子贿赂了吗。
  话说不愧是自家爱卿,贿赂的如此雅致,让人不忍心拒绝。
  让人把十八学士放到了御书房的门口,专等老尚书过来的时候,让这位老臣欣赏了一番。
  老尚书扫了一眼,自家花房里面遍地都是,原来圣人喜欢这玩意,漫不经心的恭维:“圣人眼光独到,这花自然是好的。”
  圣人斜眼看人,老尚书没什么品味:“难得老尚书也能看上眼,这可是华爱卿专程送给朕欣赏的。”
  老尚书一把年纪差点前脚绊了后脚,倒霉儿子能不坑老子吗。送什么不好,送这破玩意呀。赶紧仔细的看看一盆破花,莫要枯枝短叶了才好。
  圣人:“老尚书不必如此,难得华爱卿惦记着朕,有好东西都记得同朕一起欣赏。听爱卿说,府上鲜花绚烂,这盆是品相最不错的,老尚书以为如何。”
  夸奖二儿子的眼光,老尚书那是不愿意的,可这时候也不能给儿子扯劲儿:“您知道老臣对此道实在没有研究,知道圣人看得上,老臣认为就是最好的。”
  圣人险些失笑,这老尚书险些被儿子给逼得晚节不保,连这么阿谀奉承的话都说出来了。
  圣人:“老尚书只管让二郎放心,定国候的一摊子事情,朕心里明白,小儿郎的一点趣事,不值当在朝堂上说道。二郎那孩子也是朕看着长大的,说起来品性,本事,能力俱佳,可惜早早的离开了定国侯府,到辽东外任。都是老侯爷的子孙,要朕说二郎就不用避讳什么。定国候糊涂,朕还有大臣们还不糊涂呢。”
  老尚书捉摸着圣人的意思,自家倒霉儿子这么讨好圣人,难道为了定国侯府吗。不像老二的为人呀。
  难得老尚书为了儿子说句公道话:“圣人明鉴,老臣虽然不大看得上犬子,可功利之心那孩子怕是真的不多,这花大多是文人风雅,觉得有圣人赏识,激动之下随性所为。”
  圣人:“哈哈,老尚书多虑了。爱卿雅致之人,我们君臣往来,那是知己难求。同朝堂之事没有关联的。”
  老尚书想作牙花子,做了几十年的官了,愣是不如儿子知道里面的门道呀,看看把英明的圣主忽悠的。他就没看出来圣人同他家老二,知己在哪了。这份相信来自哪呀。
  一路回府老尚书都要感叹老二的好命,圣人的意思明明白白的要池二那小子回定国侯府吗。一个侯爷姑爷,不得不说二房的运气真是不错。
  华老尚书感叹自家儿子挑知己挑的都这么有特色有权威,圣人这知己筹得不要太给力。在看看自家大儿子,还有如今还在京城活动的两个姑爷,只能说运气这玩意,全都是撞大运撞来的。
  华二老爷如今一心都在外孙子身上,不求胖哥会多少,只求外孙子能够知道什么事情该怎么做,才能片叶不沾身,这可是一门做人的高深学问。华二老爷教导起来费了十二分的心里,就是边上的五郎同六娘都受益匪浅。(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一章 气魄

  这世上有些东西是做不得假的,比如华二老爷对闺女对外孙子多上心,比如华二老爷对他这个姑爷多少有点不喜什么的。
  池二郎对于自家岳父那是理解的,姑爷同岳父就如同婆婆跟儿媳妇,争的是一个人,里面的心结,只有他们这些当事人心里才明白那点微妙。
  可如今在看着这位岳父,池二郎终于意识到他的思想有多狭隘了。这样的长辈那是上辈子积德修来的。
  自我检讨之后,他这个当姑爷的还是不够好,所以池二郎最近茂着劲的讨好他家老岳父。用芳姐的话说,他家池二就差给岳父大人送飘浪女人了。
  当然了在怎么讨好岳父也不能把夫人给原封不动的送回去的,何况已经开封了。
  池二郎只能另辟蹊径,满京城都知道新贵池大人,在淘换奇花异草,只要稀奇的物件,池大人都要送给老丈人。
  遇上不懂事的,见面还能奚落两句,池二怎么着拿岳父当亲爹了。
  遇上懂事的,也要说上一句,那样的岳父别说当亲爹,就是当祖宗一样供着都不为过。合该好好地孝顺才是。
  池二老爷夫妇是个不受人挑拨的,有人在池二老爷跟前挑拨,说他儿子对岳父比对他这个爹孝顺的时候,人家池二老爷开口就骂:“老子要是遇上亲家老爷那样的岳父,别说当爹,当祖宗老子都供着。吃不到葡萄葡萄酸。你当老子什么人,安的什么心。”
  好吧遇上这么一个浑人,在这位池二老爷面前说话都小心小心的。没跟敢招惹。
  池二郎对于这些不是很在意,原本隔三差五的去岳家走动,如今接一天就要带着夫人孩子走一趟。
  池二郎算是看出来了,淘换来什么东西,都不如把夫人同孩子往老丈人跟前多亮亮。没看到最近岳父大人看到他的脸色已经柔和了不少了吗。
  就是老尚书看到他这个孙女婿的表情不那么真诚的热情就是了。为了讨好岳父,池二郎摸摸鼻子认了,躲着点这位祖父的大人也就是了。
  在老尚书看来这就是哗众取宠。怎么就非要闹得满城风雨呢。踏踏实实做官不好吗。
  要说是儿子不好,老尚书自己都不承认。他儿子三十以前那是中规中矩的。三十以后是来运作,也是低调的很,
  唯一出头的那么几次,都是跟倒霉孙女挂钩的。所以老尚书对芳姐那是喜欢不起来的。
  怎么看都不会顺眼。那就是毒瘤,简直就是败家之源泉。
  好不容易给嫁出去了,还非得三天两头的回来祸害娘家,华府怎么养出来这么一个祸害东西呀。
  当然了这话老尚书就在心里掂量掂量,他是谁也不会对谁说的,关键是没人理解他老人家这番感慨,包括他家老妻,听到这话都得同他老人家急眼。
  也不知道这孙女怎么做到的,怎么就偏偏恶心他自己一人呢。如果能够选择。老尚书一定不想自己一人了解倒霉孙女的真性情。
  其实这些都跟芳姐没关系,在辽东的时候,芳姐就能够想象。到了京城肯定是同辽东不一样的,这样那样的事情早晚都能找上。
  京官吗。就这样,整个大梁的人都盯着呢。府上的一点小事,都能被御史给说上那么一说。
  要不然怎么到了京城,芳姐先带着礼物去看自家后娘的老祖父呢。就是为了给那些不开眼的御史看看,咱们头上有人。你们顶头上司。谁想没事拿她们池府说话,也得掂量掂量。
  芳姐最近很忙。儿子捣蛋当家长的不能嫌弃,谁让是自己亲生的呢。
  但爹娘的得负责任,不就是喜欢掐架吗,芳姐想了,他就该给自家儿子一个自由展现自己的平台。
  掐的好了,变成了荣耀,谁还敢说他儿子是地痞小流氓呀。
  作为一个护短的娘,芳姐认为儿子不好那是爹娘没有给儿子选对一个好平台。都是她的错。
  可这个发挥他儿子特长的平台也不太好建设就是了。地点,设备,条款,还有手续怕是都不好办。
  若不是最近这段时间池二郎抽风,非得拉着她去娘家没事闲扯淡,芳姐觉得给儿子弄得玩意就该规划个差不多了,至少计划书什么的肯定成形了。
  就是身边的男人有点不胜其烦就是了。
  华二老爷的书房里面,芳姐坐在书桌上认真的写写画画。
  华二老爷这个二品的侍郎,在边上磨墨服侍着。
  才进门的华家大老爷同池二郎就看到这么冲击性的场面,池二郎倒也罢了,他家岳父冲闺女,在过分的事情做出来都不稀奇。
  华家大老爷眉头轻皱,头疼呀,如此的不着调,若是让御史们看到少不得又要在朝堂上费一番唇舌,话说一个闺女,真的让自家老二都晕头的要撞墙了,到底明不明白父亲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呀。
  就听华二老爷夸奖自家闺女:“我家芳姐的字迹越来越有风骨了,很是不错。”
  芳姐一点也不介意拍他爹的马屁:“是爹墨磨的好。”
  华二老爷频频点头:“我家芳姐有见地。”
  池二郎望天,好让人蛋疼的场面。
  华家大老爷一张俊脸耷拉着,狗屁的见地,华家大老爷都想翻脸了。
  池二郎:“咳咳,四娘这字可是岳父大人一手指导出来的,自然不凡。”
  华家大老爷扭头,打量这位侄女婿,无论从长相,还是才情,再到本事还有地位,怎么看这位侄女婿也不该是如此的献媚小人。
  怎么说出来的话也这么的让人蛋疼呢。
  芳姐起身。行云流水一般的袅袅而行,行礼:‘四娘见过大伯。’
  华大老爷还是比较满意的,至少看着还不错:“起来吧。”
  华二老爷放下手中的墨条。池二郎很有眼色的把小厮的活又给抢了,拧干一条帕子,给他家岳父递到手上。一样的动作流畅,一看就知道做了不是一次了。
  华二老爷被姑爷服侍的习惯了,一点违和感都没有,在大老爷看来,那真是有点不适应。他两闺女,自认都是低嫁。可没有一个姑爷对他讨好到这份上的。
  华大老爷自己也得承认。这位侄女婿比自己的两个姑爷从身份上,地位上都强多了。可人家老二愣是有本事把姑爷给拿捏到这份上,
  再看老二在朝堂上表现,华家大老爷都犯琢磨。猪吃老虎呢吧,看着老二不是那么直性不同情理呀,不然为何人家把讨好的,比如圣人,讨好的比自家老爹对他还上心呢。
  该拿捏的比如侄女婿,看看儿子能做到啥份上。老二深藏不露、高人。
  华二老爷:“大哥,您也来品鉴一下,四娘这字还是不错的。可惜这孩子性子懒散,若是啃
  肯上心些。就是放到那些士子之间,也是能博一声彩的。”
  池二郎低头,翻来覆去他家夫人写的好不超过五十个字。亏得他家老岳父能把这话说的这么大气。难道夫人到士子之间只签名吗。
  芳姐脸色红润,这个夸奖的有点大。她这么多年也不过是专门练了签名,这年头女子的闺名是不能随便外漏的,在士子们面前自己都不知道写什么。
  华家大老爷黑脸,没想到自家二弟还以不要脸见长,谁家子女自己夸成这样呀。
  华二老爷是个很真的人。捧着圣旨一样,拿着闺女的字迹给他家兄长品鉴。
  华家大老爷看着眼前的一张白纸。唯一能安慰的是,上面是个大大的华字,至少这孩子心里还是有着娘家的,不枉二弟这么疼宠她。
  华家大老爷;“恩,还不错,嫁人了,不光要知道娘家,还要孝顺公婆,服侍夫君。”
  想说教导孩子什么的,想想池家小儿的地痞小流氓本性,华家大老爷不开口了。
  在池二郎面前有点气馁,自家侄女没有带好孩子呀。
  华二老爷那真是一点这种认识也没有:“咱们华府出来的小娘子,大哥合该放心才是。咱们芳姐在婆家,上得公婆喜爱,下得子女敬重,就是二郎也没少在我跟前夸奖咱们芳姐。”
  池二郎跟着说道:“岳父的大人说的很是,二郎能娶得四娘为妻,是二郎的福分,是我池府的福分。”
  华家大老爷终于知道为何老爹看到二房总是胃疼了,因为他现在就觉得牙疼,一根肠子连着的器官,到胃疼估计也不远了。
  边上的芳姐很是羞涩的谦逊:“侄女做的还不够,还要像姐妹们多学习。”
  华家大老爷扭头,正事都不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