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说话,但已经足够锋利伤人,让杜老大人将要说的话,生生的压回到了肚子里。

    莫良缘带着李祉离开,无人敢再说话。

    睿王冷着脸,第三个从金銮大殿离开。

    护国公往议政楼走,听见身后有人喊,护国公只得停下脚步。

    杜老大人追到了护国公的跟前,开口道:“辽东铁骑为什么不能南下?”

    护国公盯着杜老大人看了一眼,叹口气,小声道:“现在这个时候,你耍这等生意义有何用?你再有理,辽东铁骑是不南下,你能有什么办法?”

    “朝廷调兵,谁敢不来?”杜老大人道。

    “杜兄,”护国公道:“朝廷现在没有办法。”

    护国公说话难得这么直接,杜老大人却仍是不肯这么算了,问护国公道:“那是谁的无能?”

    护国公道:“是我们所有人都无能。”

    杜老大人被护国公说得哑然了。

    “太后娘娘在长乐宫,”护国公道:“杜兄可再去找太后娘娘,只是我想,她不会理你。”

    杜老大人气了个倒仰。

    “太后娘娘生长于辽东之地,”护国公跟杜老大人道:“她不会吃杜兄你这一套的。”

    杜老大人惯于用大义压人,可莫良缘连自己的名声都不在乎,她会在意所谓的大义?你可以说这个将门之女不知礼数,粗鄙,浅薄,可你现在能拿这个将门之女怎么样?

    杜老大人站在金銮大殿的高台之下,看着护国公一行人走远,老大人回头看看身后的高台,这会儿已是正午时分,阳光正好,可高台之下却是一片巨大的阴影,身在阴影之,看着远处的阳光照及之地,杜老大人突然有凄凉之感。

    没错,他本意是为了自己,若是京师城破,他是不会投降叛军的,他会带着全家人一起以死殉国,为了不死,他才主谏调辽东铁骑南下原。可他这是只为了自己吗?难不成京师城破之日,要以身殉国的只有他一人不成?!

    丞相许枝梧这时带着几个官员走来,见杜老大夫一个人失魂落魄地站在那里,许丞相轻摇一下头,走到杜老大人跟前道:“杜老,你需知道,远水不解近渴。朝廷的调令送达辽东鸣啸关需要时间,莫望北父子在辽东之地调集兵马,这也需要时间,而辽东与京畿之地有万里之遥,我们眼前的刀兵之祸,是指望不辽东铁骑来解的。”

    杜老大人冷笑了,“若是愿意,太后娘娘是有办法的。”

    “你,”许枝梧皱眉道:“你这是要做什么?惹得那位不快,与你有什么好处?”

    杜老大人转身踉跄而去,莫良缘在金銮大殿,一句话戳了他最隐密的心事,将他脸写着大义的面目剥了下来,杜老大人现在是真的不敢去找莫良缘,他怕自己去自取其辱。


第533章 良缘,你回辽东去吧


    杜老大人在早朝提过辽东铁骑之后,让辽东铁骑南下原的声音一直没有消失过,莫良缘一口咬死此事绝无可能,为这一句绝无可能,为莫良缘招了骂名无数。 偶有明理之人,为莫良缘说话,道此时调辽东铁骑南下,并无法解眼前京畿之地的危局,还会让关外蛮夷有可趁之机,但这话被淹没在诸多骂声之,无人理会。

    韩家被灭门十日之后,淮亲王李尚明在石城举起了反旗,与李尚明一起反的,还有兴元帝的另二位皇弟,泽亲王李尚炯,潇亲王李尚光。

    李运率五千辽东精骑于石城与京畿之地交界之处,梁河南岸与三王兵马的先锋营恶战一场,以五千兵马力克三王先锋营两万兵马,之后与三王兵马隔梁河对峙。

    战报传到京师,三王兵马未过梁河,入京畿之地,这让很多人大松了一口气,而莫良缘和睿王看着战报,却都是眉头紧锁。

    “五千精骑,一战损了三千人,”云墨小声道:“三王兵马再次过河时,李将军要怎么把三王兵马拦在梁河北岸?”

    睿王此时已经调集了京畿之地的二十万兵马,派送梁河,保龄侯朱焰也已经离京前往梁河,扶助李运统兵,但是这样,睿王心仍是没底。京畿之地多年未见战火,拱卫京畿的兵将战力究竟如何,能不能像辽东精骑一样,以五千力战两万人,还硬是打赢了,这个谁也说不准。

    “三王兵马据称有十万,”莫良缘这时道:“王爷调集了大军二十万,这一倍于叛军的兵马,应该能保京畿之地不失?”

    睿王说了句:“但愿。”

    睿王这话让云墨感觉不好,手里的兵力多了敌方一倍之多,你还没有能赢的把握?京畿之地的兵是得有多差?才会让睿王你一点信心都没有?

    睿王这句但愿说了没两天,到了第三天的头,莫良缘刚准备带着李祉去朝,李运那里的战报又送了来,三王兵马过了梁河,兵入京畿之地。

    莫良缘一阵晕眩,都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跟赶来的云墨道:“这怎么可能呢?”

    云墨看完战报后,面色铁青,一边让周净去叫睿王,一边跟了莫良缘道:“这种事李运怎么可能胡说?三王兵马现在已经入了京畿之地,还是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

    李运在战报里,几乎是用笔在破口大骂,骂京畿之地的兵将贪生怕死,打斗还不如乡野之民,近一半兵卒未战先逃,二十万兵马,下有七八岁的孩童,有五六十岁的老者,这样的兵,李运的战报里问,要他如何带这样的兵马阵杀敌?

    “李运还说,有兵卒连如何拔刀出鞘都不会,”云墨跟赶到的睿王道:“还有兵卒骨瘦如柴,他问了,说是从军数兵的老兵,却又分别不出军的将校,也不知道见到官要如何行礼。”

    “这些根本不是兵啊,”莫良缘看着睿王道。

    “平日里虚报人数吃空饷,”云墨知道军的这些猫腻,小声道:“现在朝廷要用兵了,领兵的将官只能现拉壮丁凑数,所以小孩,老人,乞丐这些人都入到军去了。”

    睿王坐着发呆。

    云墨看一旁坐着的齐王,这位也在发呆。

    生怕这二位王爷不知道什么是吃空饷,云墨又多解释了一句:“朝廷是按花名册发放军饷的,领兵的将官虚编一个花名册,这样一来,那些按照假名发下来的饷银落入他们自己的兜里了。”

    “李将军能将三王兵马赶回到梁河北岸去吗?”齐王开口问道,现在不是追究军将领们吃空饷的时候,齐王爷现在关心李运能不能守住京畿之地!

    云墨现在完全是看不齐王这个人了,三王的兵马兵强马壮,李运手里的兵都是些什么货色?无兵无将,你让李运怎么打这个仗?

    “看来王爷还是得继续调兵,”莫良缘开口道:“赶在三王的兵马打到京师城下之前,王爷必须得让李将军手有能战之兵。”

    齐王道:“李运这战报里全是抱怨京畿的兵马不行,难道他自己一点错都没有吗?”

    莫良缘抬眼看向了齐王,冷道:“之前李将军是怎么将三王兵马拦在梁河北岸的?怎么?齐王爷你这是想追究李将军的战败之罪?”

    齐王眼见着要发怒。

    “用不着一出事,找替罪羊,”莫良缘没给齐王说话的机会,声音又冷了几分的道:“算齐王爷你要找,有我在,你不能找到李将军的头去。”

    “我会从别处调兵的,”睿王这时道:“二哥你不要再说话了。”

    齐王一脸怒容,但到底是不说话了。

    “我去李运那里,”云墨请缨道。

    “你留在京师,”睿王马道:“你将伤养好了再说。”

    云墨下意识地想说自己已经无大碍了,但看看放在自己手边的拐杖,云墨又闭了嘴。

    三日之后,战报再来,这次是由李运和保龄侯朱焰联名写的,二人在战报请朝廷允许他们退守入容城。

    这战报被齐王抬手扔到了地,“退守入容城?”齐王站在宫室里,大声喊道:“那入容城之前的城池乡镇,他们是准备拱手让给李尚明他们了?!”

    “入容城是往京师来的,最后一座有险可守的城池,也是拱卫京师最后的门户之地了,”云墨小声跟莫良缘道。

    “前面一败涂地,李运和朱焰退到入容城,他们两个有能耐守住入容城了?”齐王气急败坏地道:“如果入容城再失呢?他们是不是要退到京师来守城?”

    睿王弯腰将战报捡起,递给齐王,道:“二哥你先将战报送去议政楼,这事我与大臣们商量着办。”

    齐王横了莫良缘一眼,想发火最后又忍了,拿着战报,怒气匆匆地走了。

    宫室里只剩下睿王,莫良缘和云墨三人了,睿王走到了莫良缘的跟前,小声道:“我调集的兵马要再过十日,才能入京畿。”

    云墨忙道:“还要再等十日?那不如让李运他们退守入容城。”

    入容城好歹左右靠山,起入容城之前的一马平川之地来说,至少能让李运他们依险守城,而不是在平原,跟三王兵马拼刀枪,这样明知拼不过却又不得不用人命去拼。

    睿王对云墨的话没做反应,只是看着莫良缘,道:“良缘,你回辽东去。”

第534章 我唯一能为你做的事

    云墨一下子便站了起来,脸上的神情惊愕万分。

    莫良缘看着睿王的神情却是茫然,似是没能听懂睿王的话。

    “回辽东?”云墨说:“王爷你这个时候,让良,让太后娘娘回辽东去?”

    这个时候莫良缘回了辽东,睿王不怕莫家父子趁着天下大乱的机会,在辽东自立?云墨震惊过后,第一个反应是,这是不是睿王对莫良缘的试探?

    莫良缘也回了神,道:“这个时候我怎能走?”

    睿王扭头看云墨道:“云将军你先退下,让我与太后娘娘单独说几句话。”

    云墨忧心忡忡地看着莫良缘,他倒不是怕睿王试探,就算这试探的结果让睿王不满意,京师还有李运留下的三千辽东精骑,守卫京师这三千人马肯定不够,但护卫莫良缘肯定是够的了,况且李运现在就在京畿之地领兵作战,睿王只要不疯,就不会在这个时候,跟莫良缘再兵戎相见。云墨只是怕,这个时候,莫良缘与睿王失和,那这天晋江山就真没指望了。

    莫良缘冲云墨点了一下头,又笑了一下。

    云墨告退,几乎是一步三回头地退了出云。

    睿王拉了把椅子到莫良缘的跟前坐下,小声道:“这不是我的心血来潮,我已经考虑两天了,良缘,你回辽东去吧。”

    “我走了,京师呢?”莫良缘问:“京师怎么办?我这个时候走,就是逃走,我这一逃,京师,不整个京畿之地的民心就会生乱,这样一来,王爷你要怎么办?”

    “你趁夜走,”睿王道:“我会对外说你病了。”

    莫良缘看着睿王,摇头道:“这话谁会信呢?”

    “朝臣不信也得信,”睿王声音的一冷,“不然民心一乱,他们就准备与我一起殉国好了。”

    “王爷!”莫良缘差点没叫起来,强自将声音压低了,莫良缘跟睿王道:“现在哪里就到了要殉国的时候了?是,李尚明这三王的叛军是进了京畿之地,可李运将军和保龄侯爷不是正领兵与他们作战吗?现在战局不利,可不代表,他们就此输了这场仗啊!”莫良缘说到这里,人有些发急了。

    “良缘,良缘,”睿王连喊了莫良缘两声,喊得莫良缘不说话了,睿王才道:“良缘你听我说,我没认输,我只是担心辽东。”

    “什么?”莫良缘又被睿王说愣住了。

    “你大哥到现在也没有消息传来,”睿王小声道:“秦王与蛮夷有勾结,现在关外的蛮夷有什么动作?辽东军中是否有异动?之前说莫大将军病重,那他现在的病情到底怎么样了?这些你大哥回去之后,应该马上上报朝廷的事,他一概没有上报,这让我很担心。”

    莫良缘过了半晌才道:“那王爷就更应该将我留在京师才对。”只有这样,辽东不管发生了何事,只要她莫良缘在京城,辽东就不会发生也叛了朝廷的事,于睿王而言,这个才是目前最重要,也是最先要确保的事啊。

    睿王笑了一下,道:“那你就当我在豪赌一场吧。”

    “江山也能拿来当赌注吗?”莫良缘问。

    “当然不能,”睿王说:“可如果辽东失守,中原再战火四起,那这江山就很有可能落入异族之手了。良缘你知道吗?比起丢了江山,我更怕这个。”

    莫良缘瞪圆了眼睛,这下子她是真正的愕然了。

    “你回去可以帮未沈,”睿王说:“你不要管中原发生了何事,也不要管最后是谁当了皇帝,你只记得,辽东不可以失守,你们一定要将蛮夷的大军拦在关外。”

    “可……”

    “以前辽东还有秦王夺了中原之后,会进军辽东的担忧,”睿王打断了莫良缘的话,“可现在没这个担忧了,秦王可能自己也没有想到,我们皇室中有这么多的人想当皇帝。”

    “你,你是不是,是不是又有什么坏消息了?”莫良缘急忙问道。

    “我昨晚得到消息,江南淄宁王也要反了,”睿王小声道。

    莫良缘已经分辨不出自己现在是个什么心情了,这就是天命难违吗?注定要天下大乱,所以不管你做什么,这天下总归是要乱的?

    “明晚你就走,”睿王道:“那三千精骑,你可不可以给我留下一千人?”

    “那圣上呢?”莫良缘不答反问道。

    “他自然是留下,”睿王道:“他是皇帝,他得跟京师共存亡。”

    莫良缘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如果可以,我希望你带上李袗,”睿王说道:“如果万一,好歹给我父皇留一条血脉下来。”

    睿王的话,让莫良缘的头脑突然之间就一片空白了。

    “辽东未必是世外桃源,”睿王看着莫良缘道:“我让你回去,也许是推你去另一个沙场罢了,可我想,你是想与你父兄在一起的。”

    莫良缘呆呆地看着睿王。

    “怎么哭了?”看见有眼泪从莫良缘的眼中流出,睿王一笑,递了块手帕给莫良缘,见莫良缘没接,睿王便干脆抬手拿手帕替莫良缘拭了一下眼泪,小声道:“也许我可以守住京师,可以守住我李家王朝,天晋江山呢?”

    “可你在托孤,”莫良缘哭道。

    “做事之前,总要将后事安排一下的,不是吗?”睿王小声道:“我答应过你,会让你回辽东去,对别人我也许会谎话连篇,可对你我不会。事实上,良缘,我能为你做的也只有这个了,也还不知道这是对你好,还是在害你。”

    睿王的手指从莫良缘的眼角轻轻划过,手指沾了滴莫良缘的眼泪,然后这眼泪沿着手指往下滚落,落进了睿王的手心里。睿王一向冷清的面容有些动容,却也仅是如此而已,他与莫良缘面对面坐着,靠的很近,但他能做的,也只是替这女子拭一下眼泪罢了。

    “我能为你做的事,也只有这一件了,”睿王喃喃低语道。

    莫良缘抬手狠命地擦一下双眼。

    “你离开辽东的时候,辽东是什么时节?”睿王突然又问了莫良缘一句。

    “我记得是春日,”莫良缘小声道。

    “现在也是春日时节,”睿王笑道:“正好,良缘你于春日时节离得辽东,也于春日时节离得京城。”

    入春之后,早春的花似乎是一夜之间就开遍了京师城的大街小巷,此时宫室的窗外,一株桃树的枝头已经有了花苞。睿王看着窗外,语气有些怅然地道:“入春之后,京师城会是满城花海的模样,只可惜良缘你要错过这一美景了。”


第535章 我就不去辽东了

    “准备一下,明天晚上我你出城,”睿王站起了身,道:“圣上那里我去跟他说,云墨跟你回辽东去。”

    莫良缘坐在坐榻上仰头看睿王。

    “这个决定我替你下了,就这样吧,”睿王决然道:“你跟云墨商量一下,你们要怎么走,以及在路上的安排,我去安排你明晚出城的事。”

    “王爷,”莫良缘站起了身。

    睿王转身,背对着莫良缘摆一下手后,睿王爷走出了宫室。

    云墨这会儿正守在宫室门前,看见睿王出来,忙就迎上前,可睿王不等云墨说话,便说道:“你跟她一起回去,你进去吧。”

    睿王快步从云墨的跟前走过,云墨喊了睿王一声,睿王没应声也没有回头,云墨只得走回宫室里,看见莫良缘坐着垂泪。

    云墨走到了莫良缘的跟前,小声道:“你这是难过了?睿王爷是真的要让我们走?”

    莫良缘抬手,就用手背将眼泪擦了擦,道:“他让我们明晚就走。”

    “不是试探?”云墨问。

    “他担心辽东,”莫良缘小声道:“说就算他丢了李家江山,他也不能让这江山落到异族人的手里。”

    云墨坐在睿王方才坐的坐椅上,云墨有些不敢相信睿王的话,世上还有这样的皇子?明明今日之前,睿王在云墨的印象里,还是一个有诸多算计的人。

    “睿王让我将李袗带走,”莫良缘又道。

    “那圣上呢?”云墨马上就问。、

    莫良缘摇头。

    “也是,”云墨拍一下自己的脑门,“君王死社稷,圣上是不能走的。现在京畿之地战火一起,睿王爷和齐王爷也没办法逼着圣上送先皇灵柩去皇陵了,只要京师城不丢,圣上就无性命之忧了。”

    “我们走了,京师会怎么样?”莫良缘问云墨。

    云墨想了想,说:“我们不走,京师也不会就变得固若金汤了。王爷说他担心辽东,我也担心,现辽东那里消息全无,不知道是不是出事了。良缘,我们回去也好,我们本就应该与辽东共存亡的。”

    莫良缘慢慢地站起了身,道:“那云墨哥你安排一下吧,我带五殿下去见林妃一面。”

    云墨点一下头。

    李袗这会儿站在庭院里,踮着脚去摘石榴树的叶子,又一把叶子摘到手了,正准备丢掉再去继续祸害别的叶子,听见陪着自己的桂嬷嬷说,太后娘娘过来了,李袗就转过身来。

    “五殿下,”莫良缘冲李袗招一下手。

    李袗连跑带蹦地到了莫良缘的跟前,喊一声:“太后娘娘。”

    刚刚大病一场,五皇子殿下这会儿看着又是精神头十足,可以在长乐宫里到处跑着玩了。

    莫良缘牵了李袗的手往长乐宫外走。

    李袗走几步就看莫良缘一眼,直到他跟着莫良缘出了长乐宫宫门了,小皇子终于忍不住问莫良缘道:“太后娘娘你哭过了?”

    莫良缘带着李袗坐上了步辇,小声道:“没哭,就是眼里进了沙子。”

    李袗不太相信莫良缘这话,长乐宫里到处都是干干净净的,哪来的沙子?不过想想,自己也是不愿意承认自己哭过,那样会让人认为自己是个胆小鬼,李袗就又接受了莫良缘的话,换了个问题问道:“太后娘娘,我们现在要去哪里?”

    莫良缘没说话,只摸一下李袗的小脑袋。

    李袗便不说话了,乖乖地靠在莫良缘的怀里,直到发现步辇停在了留云殿前,李袗才又紧张起来,抓着莫良缘的手不放,说:“太后娘娘是要送我回母妃身边吗?”

    崔南走上前,将李袗抱下了步辇,看着莫良缘走下步辇后,崔南才又退后了一步站下。

    莫良缘牵着李袗的手走进留云殿的大门,跟崔南道:“我与五殿下进去,你们在这里等我。”

    崔南应一声是。

    辽东大将府的几个侍卫都留在了留云殿的大门前,桂嬷嬷等人也就只能在大门前候着了。

    “我想带五殿下出一趟远门,”带李袗走在留云殿的游廊里,莫良缘小声跟李袗道:“五殿下愿意跟我走吗?”

    李袗说:“我们要去哪里?”

    莫良缘说:“去辽东看我的父亲。”

    李袗笑了起来,“去看莫大将军?好啊好啊,我跟太后娘娘去。”

    “可我们可能要很久以后才能回来,”莫良缘停下脚步,看着李袗道:“这样五殿下也愿意吗?”

    “很久?那是多少天?”李袗问。

    “我不知道,”莫良缘摇一下头道:“也许一年,也许要好多年。”

    一年在李袗看来就已经是很长很长的时间了,现在莫良缘跟他说有可能要好多年,李袗犹豫了,咬一下手指,李袗问:“那我母妃怎么办呢?”

    “我没办法带她走,”莫良缘小声道。

    抛开所谓的身份,皇家规矩不谈,林妃如今卧病在床,重病之人如何随他们远行?莫良缘只怕不等到辽东,林妃就得病亡在路途之上。

    李袗看游廊外,留云殿多水,莫良缘和李袗所在的这段游廊就建在水面之上,春来,水面上也长了不少浮萍,随着水波的荡漾上下沉浮着。李袗对着水面的一处浮萍空踢了一脚,跟莫良缘说:“太后娘娘,我想陪我母妃,我就不去辽东了。”

    莫良缘又牵着李袗的手往前走了。

    “太后娘娘你生气了吗?”李袗小心翼翼地问。

    “孝顺母亲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