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家媳妇日常-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高熙在妻子睡着了后,他在产房内,鼻间依然嗅到了浓浓的血腥味。
  他在打量了,他的妻子苍白的脸色,还有眉语间的疲惫。
  “真好。”
  妻子和儿子真平平安安,朱高熙是真的高兴。毕竟,往后一切都不同了,他是一个当爹的大男人。
  他要努力了,更努力的撑起了他们的小家庭。
  院外,燕王妃安排好了长媳院中的一切。又是留了徐嬷嬷,帮忙料理一二。然后,燕王妃离开了。
  只不过,刚刚走到院外时。
  燕王妃遇到了一个挺特殊的人。
  “大师,您为何在此?”
  燕王妃很奇怪,道衍和尚为何在长子长媳的寝院之外?
  虽说,这是院外的夹道处。但是,这依然是属于燕王府的家眷庭院范围。一个和尚进出这样的地方,实为不妥当的。
  “王妃,可否借一步说话。”
  道衍和尚态度恭敬,语气中意有所指。
  燕王妃同意了。
  她挥手,让侍候的仆人退远了些。确保听不见他们的谈话。
  “好了,大师有什么话,现在请讲。”燕王妃态度端正,语气里也是平和。不过,在燕王妃的心底,还是对道衍和尚在此而有些不满意。
  “王妃,贫僧此来,是因为特殊的情况。”
  道衍和尚满面的为难。
  “哦?”燕王妃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贫僧想求一事,不知道可否给刚刚降生的皇曾孙,相一相面。”道衍和尚提了一个话题。燕王妃听后,眉轻蹙。
  “好。”
  燕王妃想了一想后,答应了下来。
  “此时给燕王府的长孙相面后,还望大师回了我一个实在的答复。”燕王妃提了一点点的要求。
  “那是自然。”道衍和尚肯定的回道。
  “阿弥陀佛。”
  道衍和尚诵了一声的佛号。
  燕王妃不是一个担搁什么的人。
  她一挥手,让侍候的仆人上前,然后,唤了贴身的大丫鬟,让其去找徐嬷嬷出来。
  待徐嬷嬷匆匆赶来了院外时,燕王妃只吩咐了一话,道:“让奶娘抱着皇曾孙来此。嬷嬷,你亲自走一趟。”
  “诺。”
  徐嬷嬷同意了。
  稍倾,燕王府的长孙,是让奶娘抱了出来。
  “王妃。”
  徐嬷嬷让奶娘把皇曾孙小心的递给燕王妃。然后,在燕王妃的示意下,众人皆退远。
  此时,离得近些的,也就是燕王妃,她怀中的皇曾孙,以及道衍和尚。
  “大师,皇曾孙在此,你若相面,请吧。”
  燕王妃客气的说道。
  道衍和尚此时是面色凝重,他一个世外的修行之人,掺合进了皇家的夺嫡中。可以说,他是拿着自己的修行与性命在赌注。
  对于燕王府的一切,道衍和尚都是份外的关注。
  今日会在此,完全是一场意外。
  当然,也可以说,不是一场意外。
  道衍和尚本有静修,是龙气的异动,让他徒然惊醒。
  然后……
  然后,道衍和尚就顾不得其它,用他师门传承下来的阵旗,掩盖住了燕王府的一些异常。是的,异常。
  也许寻常人眼中,没什么异常,燕王府照旧。
  但是,在修行人的眼中,燕王府那是一切大变。
  京城。
  皇家所在。
  龙气所钟,天子龙气婉延向上,行如天柱。
  这龙气之柱,是朝纲,是法度,更是人道气运的中心。
  中原大地,天下十三州。按说,应该是只会诞生一位真龙天子。
  因为,天无二日,国无二主。
  若真有二主,那么,必然不是真龙。可能是蛟龙,更可能是莽蛟。
  “这……”
  在望气之法下,道衍和尚刚刚瞄了一眼,然后,他是双目流出了血红色的泪水来。道衍和尚的模样,吓坏了燕王妃。
  对于道衍和尚的能力,燕王妃从夫君的口中,是知晓的一二。
  这道衍和尚不过给长孙看一回面相,怎么就弄得如此动静?
  “王妃勿慌。”
  “贫僧无事。”
  道衍和尚紧闭了双眼,他伸了手,抹去了眼角的血泪。他的语气是平静的,他的态度却是坚决的。
  “王妃,皇曾孙是贵人,贫僧冒犯了。”道衍和尚说完此后,似乎思考了一下后,他从手上褪下来一串佛珠。
  “此串手珠,是贫僧的一点歉意。”道衍和尚递上了佛珠,还说道:“还请王妃海涵,此手珠赠给皇曾孙,望能常留皇曾孙的身上,保佑平安。”
  对于道衍和尚的佛珠,燕王妃代为收下了。
  “贫僧有一言,望王妃斟酌。”道衍和尚拱手一个佛礼,道:“皇曾孙当不要办洗三礼,不要办满月礼,便是周岁宴,亦请取消。”
  “在皇曾孙未满三岁前,还望不要带皇曾孙进入皇宫。”
  说完这话后,道衍和尚是念了一声“阿弥陀佛”。然后,道衍和尚再是行了一个佛礼,道:“此翻话,亦请王妃转告于王爷。”
  说完话后,道衍和尚躬身一礼,说道:“贫僧打扰了,告辞。”
  虽说告辞,和尚离开时,依然是闭着眼睛的。只是,这闭着眼睛,似乎不影响了和尚的行动能力。
  至少,行走的速度,在和尚的脚下依然平坦着。
  燕王妃望着离开的和尚背影,眼中有些深思。
  其后,燕王妃亲自抱着她的长孙,将长孙交还给了产房内的长子。
  “这佛珠是道衍大师所赠。大师言,此珠要带在孙儿的身上,能保他的平安。”燕王妃把道衍和尚的话,交待给了长子朱高熙。
  有母妃的话,朱高熙上心了。
  别说燕王妃对道衍和尚的话,是信了。朱高熙对于道衍和尚的话,同样信了。
  宁可信其有,莫可信其无嘛。
  说到底,还是燕王觉得道衍和尚有真本事。然后,燕王妃、朱高熙这一对母子自然是都信任了道衍和尚的本领。
  “母妃放心,我记下了。”
  朱高熙表示这事情他上心了。
  “那便好。”
  燕王妃说了这话。
  然后,燕王妃离开了。
  在离开的途中,燕王妃一直在思考了,她要如何跟夫君燕王讲一讲,道衍和尚的提议,他们的长孙要不办洗三宴,不办满月宴,更不了周岁宴……
  呵呵,这真是一个难题啊。
  “也许由王爷去问一问道衍大师更适合?”燕王妃觉得,道衍大师的话里,似乎还有深意。
  只是,这一个大和尚没有讲出来罢了。
  对此,燕王妃没追问。
  因为,能说的,道衍定然会说。不能说的,问了也是白问。
  至于让燕王去问一问详情?
  燕王妃觉得,有些话燕王能问,她啊,不必问得太深。


第66章 
  一个人的一生; 似乎只能活一回。
  但是; 有例外吗?
  朱瞻元能肯定说; 有的。
  他再活过来时,眼前是黑暗的。他弄懂了身边发生的一切时,他知道,他重生了。
  因为,身边有陌生的; 又熟悉的人。
  “瞻元,乖。”
  “咚咚咚……”声响着,这是拔浪鼓的声音。朱瞻元面前的年青女子,是他的母后。当然; 这一声母后,是他登基后,才能唤一声的。
  实际上; 他一直唤了“母亲”。
  这是他的生母,那个他记忆里,总是一脸严厉的母亲。如今是笑颜如花; 她那般温柔,完全不像记忆里,那个神情严厉的母亲。
  “瞻元; 来; 瞧瞧,娘在这儿。”
  福娘正在逗儿子。
  可惜的是,她的儿子不配合。
  六月; 一个难熬的月份。好在,福娘总算是渡过了坐月子的日子。现在嘛,她在逗了她长得可爱,面容俊俏惹人怜爱的儿子。
  “笑一笑。”
  瞧着儿子半天不给个反映,福娘觉得,她的儿子真傻。
  于是,福娘伸手戳了戳她的傻儿子的小脸蛋儿。
  “哇哇……”
  朱瞻元张嘴,说了外星语。
  当然,他其实是乱哼哼,并没有其它的意思。不过,就是他理采的这一下,让他的生母福娘那是欢喜了。
  这等逗儿子的游戏,在朱瞻元瞧来,傻透了。所以,有时候他是懒得回应。
  他更多的时候,是在想了他的前一世。
  宏武十七年。
  这一年,他皇祖父的二哥,秦王会被人刺杀。
  这一年,他父皇的大堂哥,宣惠被皇曾祖父赏识,要在朝堂上大展拳脚了。
  然后呢……
  宏武二十年,他皇祖父的三哥,晋王同样会被人刺杀。
  呵呵,皇家之中的夺嫡之争,哪能谁是干净的?
  “福娘,你莫要逗了瞻元,他一个小孩儿,要逗哭看你怎么办?”朱高熙的声音传来了。福娘扭头后,就是瞧见了大步走进屋来的夫君。
  “咱们儿子不爱哭,这是一个爱笑的孩子。”福娘说了这话道。
  “对吧,瞻元,最爱笑了……”福娘还对儿子香香了一下。
  朱瞻元听到了这话时,他在打量了他的父皇。
  当然,跟他称呼母后一样,父皇这个称呼,不过是他追封的。
  父皇、母后……
  一切,都回到了开始吗?
  朱瞻元如此想到。
  前一世,他恨过,怨过,恼过,但是,他的处境依然不好。如果不是汲汲的经营,多翻的谋划,多翻的努力,再加上一些运气,呵呵,他最终才能登上了那个位置。
  那个位置,那把椅子……
  想到了这些时,朱瞻元闭了一下眼睛。
  他有时候,还在想着,他是在做梦吗?梦一醒,他又回到了乾清宫,回到了那养心殿,回到了他身为帝王的孤家寡人的生活中……
  事实是,无论睡着醒来多来次,真相告诉他,他重活了一回。
  他,朱瞻元,回了他的幼时。
  看来上苍待他,真的够好啊。
  “瞻元。”
  “我的大儿子。”朱高熙很开心,他搂着儿子,小心的抱在双手中,那是看哪儿,哪儿都觉得十足像了他。
  每一天归来,他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抱一抱孩子。
  什么抱子不抱孙?
  呵呵,朱高熙是不信这一套的。
  毕竟,朱高熙小时候缺了母爱,更缺了父爱。所以,他发誓,他会给他的孩子,更多的一切一切。
  “你刚从外面回来,肯定渴了。先喝碗酸梅汤。”
  福娘瞧着夫君和儿子的互动,她是笑着递上了亲手倒好的酸梅汤,递给了夫君。
  这个七月,天很淡热的。
  补一补水份,十分有必要。
  既然妻子发话了,朱高熙张开嘴,说道:“我要抱着我儿子,你喂我……”
  朱高熙的眼神里,那是含情默默。
  福娘眯了眯眼睛,然后,笑了……
  话说,此时,福娘还真是小心的递了酸梅汤,递到了夫君的嘴边。不过,不是递了碗过去,而是用勺子,一勺一勺的喂了夫君。
  那一把狗粮,撒的真是秀恩爱。
  好吧,这屋里的唯一观众,就是幼小的,重生的朱瞻元。
  朱瞻元前一世的记忆里,他的父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没什么记忆。
  因为,在他有记忆时,他父皇已经过逝了。他的母亲,是一个皇家的寡妇。
  如今,朱瞻元瞧见了这些日子里,他父皇、母妃的相处,他知道了,他们是相爱的。他们之间的感情,任何一个有眼睛的人,都瞧得出来。
  他们深爱了对方。
  所以,朱瞻元想,前一世母后会变成了后来的严厉模样,应该是因为孤雁独行,父皇不在了吧?
  那么,他呢?
  他重活了。
  他要改变一切。
  他不会让他的父皇,再被人算计而死。
  宏武二十年……
  他三岁那年啊……
  一切,都会不一样。朱瞻元在心底发誓,他会改变一切的。
  “味道如何?”
  福娘一边抽出帕子,给夫君擦试了嘴角,一边笑问道。
  “很舒服,饮一碗,觉得这个夏天再热,似乎也不那么可怕了。”朱高熙表示,他不怕热了,完全是这一碗酸梅汤的功劳。
  “哼。”
  福娘哼了一声,实则,却是笑了。
  “我带了些东西回来。”
  朱高熙指了指搁在桌子上的包裹,道:“这是我去岳父家,岳母大人亲手给我们小瞻元做的小衣裳、小鞋子。”
  “还有可爱的虎头帽子。”
  朱高熙又补充了一句。
  福娘听到这话后,搁下了手中的碗。她起身,去拿了那一个包裹。然后,她打开了,看着里面两身的小衣裳,两双小鞋子,一个虎头帽子。
  福娘眼睛都酸涩了起来。她知道,这是她娘一针一针缝出来的。这不是小衣裳、小鞋子、虎头帽子,而是亲人们满满的关爱。
  “祖母,爹娘,大哥大嫂,还有二哥……他们可还好?”福娘关切的问道。
  “都很好。”朱高熙肯定的说道:“而且,听岳母讲,大嫂有了两个月的身孕。”
  朱高熙这么一讲后,福娘是双手合十,念了菩萨保佑。
  “太好了,大嫂有了身孕,这下子祖母、爹娘都可以放心了。张家的长孙,来年有盼头。”福娘真高兴。毕竟,大哥大嫂成婚这些年了,总没一个子嗣,是让张家人头疼的一件事情。
  “二哥呢?”
  福娘又问道:“娘可讲了,什么时候请我们喝二哥的喜酒?”
  福娘真觉得,她二哥潇洒啊。
  以前还没瞧出来,如今看来,她二哥张春福蛮有个性嘛。瞧一瞧,到现在还没成婚,也能顶住家庭里的催婚。
  “二哥那边?”朱高熙呵呵笑道:“二哥是有理想的,他表示,没个官身,暂时不想成婚。高不成,低不就,他嫌麻烦。”
  朱高熙话是如此讲。
  可他心头清楚。
  他的二舅哥张春福嘛,那似乎是有些什么打算,只是没明讲了。
  朱高熙催问了几次后,瞧着二舅哥不想说,他也就不催问了。毕竟,岳父在,岳母在,他这个妹婿,还是不要多插手了。
  朱高熙、福娘是谈话谈得兴起。
  朱瞻元听着这些话,心中念头在转。
  宏武二十年,他三岁,他想改变了父皇的命运……
  嗯,也应该说,他想改变了他爹、他娘往后的命运,那么,寻求了二舅舅的帮忙,也许是一切好事。
  朱瞻元在努力回想了。
  他似乎记得,那一年,他的二舅舅已经是他娘嘴里的官老爷了。虽说,只是小小的七品官。
  不管如何?
  禁卫军中的七品官,总是有些人脉在了。
  朱瞻元想改变了一切。
  他觉得,目前的家庭非常不错。
  他喜欢了,他爹他娘,对待他这个儿子的宠爱。
  父与母的全心呵护,让朱瞻元的这一颗帝王心,也是暖了起来。
  “对了,父王、母妃入秋后,会请求归藩一事。你的意思是如何?”福娘一边把小衣裳、小鞋子、虎头帽子收好了,一边问了话道。
  “为何突然问这事情?”朱高熙蛮好奇的,他说道:“父王、母妃,还有二弟、三弟会一起回燕地。我们,还有瞻元,自然是留在京城。这不是早都知道的事情吗?”
  “嗯……”福娘想了想。
  她才说道:“我就是觉得,你是燕王府的世子,总留在京城的话,也许燕地那边的一切,你会疏远了。”
  朱高熙搂抱着儿子的手,是僵硬了一下。
  他努力恢复了神情的镇静,他说道:“没事的。”
  “既然父王、母妃都说话了,让我们留下来。那我们便听长辈的,留在京城吧。”朱高熙如此讲道。
  “我是想说,你心底乐意吗?”
  福娘似乎有意,又似乎无意的问道。
  “其实,我觉得,我们留在京城,又或是回了燕地,应该都无妨吧?”福娘说道。
  “当然,我就是多嘴讲一讲。”
  福娘又是画蛇添足的补充了一句。
  对于暖和的京城,福娘乐意待。但是,福娘是有夫君,有儿子的人。她更多的立场,会考虑了夫君和儿子们的利益。
  明明是燕王府的继承人,她的夫君却是离得燕地老远,长久下去,不是一个好法子。
  人嘛,有亲疏远近的。
  人的感情,也是有偏颇的。
  福娘还是乐意了,回更寒冷的北方燕地。因为,若对夫君和儿子们有益处,她不介意,在燕地的燕王府,渡过了每一年让南方人觉得有点难熬的寒冬。
  反正嘛,生活久了,总会习惯了北方的气候。


第67章 
  “也许父王有他的考量。我们是晚辈; 听从长辈的意思吧。”朱高熙最后回了这么一句话道。
  夫君如此讲了; 福娘自然没有异议。
  在那里依然装了婴儿; 当然,身体也婴儿,就是灵魂已经而立之年的朱瞻元,却是心头思量着。他的皇祖父究竟有何等的打算?
  朱瞻元思来想去,倒底线索太少。他能想到的; 无外乎夺嫡之事。
  呵呵,不过嘛……
  前一世,他的皇祖父是失败了。也可以说,成功了。
  失败在于; 在皇曾祖父过逝后,登上了帝位的是他的大堂伯宣惠帝。成功在于,大堂伯宣惠帝的削藩之策; 在宗室之中不讨喜。皇祖父内外联络,最终起兵清君侧,来了一个靖难之役。然后……
  然后; 自然是皇祖父从宣惠帝的手中,抢到了皇位。
  要说起来。
  宏武年间的夺嫡,在朱瞻元看来; 根本是一场笑话。他的皇曾祖父; 明明儿子众多,偏偏却是立了皇太孙。呵呵,这不是开玩笑嘛。
  要知道; 古老的东方大地上,从来是家业传承给儿子的。哪有绕过了一圈的儿子不立为继承人?偏偏立了孙子?
  当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前一世,他朱瞻元对于皇位,可谓是完全没份儿的。
  奈何,天命在他……
  若不是天命……
  朱瞻元想,他是没可能,那么巧合的得了一点点幸运,最终,登上了皇位。
  “不提这些事情了。”
  福娘转移了话题,她道:“这天热,您小憩一会儿,午睡一下,好好歇歇。”
  “至于瞻元,我照顾这孩子。不会打扰了你的午歇。”
  福娘表示,带孩子什么,她行。
  朱瞻元这时候,搂了大胖儿子在手,那是心头欢喜。
  不过,他想了想,下午还要去衙门里混了差事,消磨消磨时间。不管差事如何轻松,倒底注意形象。不好在衙门里,来了夏困啥的。
  “成,我睡会儿。”
  朱高熙对于妻子的好意,是接下了。
  “来,瞻元,娘陪你玩儿。咱们不打扰了你爹休息。”福娘一边说了话,一边从夫君手里接过了儿子。
  对此,朱瞻元是张嘴给了一记大大的笑容。
  福娘表示,她被儿子的笑容收买了。
  然后,朱高熙在屋内歇息。
  福娘怕打扰了夫君的睡眠,就是抱着儿子,去了花厅里玩耍。
  时间,如此过去。
  等朱高熙午休醒来后,福娘说了一件事情。
  “我想回一趟娘家。”
  “大嫂怀孕了,是一件大喜事。我想送了一份薄礼回去,你瞧着,可行吗?”福娘跟夫君商量了此事。
  朱高熙倒没觉得什么意外?
  毕竟,福娘怀孕了,她祖母、亲娘、大嫂,都是来探望过的。在洗三、满月时,哪怕燕王妃没办了宴会,请了宾客。
  福娘的娘家人,还是上了门来道贺了的。
  虽说,当时的张家人挺尴尬的。奈何……
  燕王府的门第太高,张家就是再心疼女儿,有些话,那也得忍了心里,不能讲了出来的。
  于是,柳秀秀这个当娘的,能表示了关爱女儿的法子,就是连续送来了七八回的更种婴儿穿用的衣物。全是柳秀秀亲手做的。
  至于福娘的祖母张李氏,那是送来了好些的玉符。
  这玉符在福娘看来,就是让娘家破费了。玉,在这时候里,就是一种贵器,真不便宜的。
  对于娘家的心意,福娘是心底特别受用的。
  “好。”
  “我陪你一起去。”朱高熙同意了,同意的非常干脆。
  福娘笑了,笑得真开心。
  “这事情,你跟母妃讲一讲。”朱高熙倒底不会主动去跟他母妃讲的,那样的话,他怕母妃多想什么?
  若是妻子福娘讲,这就是婆媳间的一种交谈。变相的,也能表示了,婆婆是大度的,对待媳妇慈善。
  “嗯。”福娘点头,示意她知道。
  宏武十七年,七月。
  秦川。
  秦王没待在□□。
  在战场上得胜后,秦王是志得意满。
  宏武帝是开国帝王,这等帝王身上的霸气,自然是压迫十足,威势赫赫。秦王有心效仿其父,所以,他自然想在战场上,表现出来了他的英勇。
  这也是为什么?
  秦王要回藩地的原因。
  战争,在中原大地上消失了。宏武帝一统天下,给了中原百姓的最大好处,就是盛世开来,一片和平岁月。
  这时候,要想捞军功,自然就是得在边地。
  特别是与胡人的塞外草原交壤的边郡之地。战争,在这样的地方,那是跟喝水吃饭一样,寻常之事。
  秦王很高兴,他打了胜仗。
  秦王觉得,他是占了先机。
  当然,秦王在兴奋之时,就是准备去拜一拜佛。
  这是明面上的理由。实际上,秦王是在暗里联络了一些好手,他在谋划一些事情。
  霸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