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家媳妇日常-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讨厌我无妨,只要能喜欢上大姑娘就好了。”白姨娘那温柔小意的脸上,又是多愁善感了起来。
  “姨娘莫担心。有王妃在呢,二夫人的人选,那必然是精挑细选的。”青儿劝了话道。
  白姨娘却是依然担心。
  要说,原来的二夫人岳氏在时,白姨娘还不怕什么。毕竟,相处了些日子,白姨娘也是看出来了,岳氏这位主母虽然是醋意多了些,倒底行事风范还不错。
  这不,哪怕白姨娘失宠了,柳姨娘也不得宠。
  这下面的人也不敢苛刻什么。
  对于白姨娘这等出身的,她哪多奢望什么吗?
  不敢的。
  跟白姨娘坐了对门,一个小院儿的柳姨娘,在屋内是梳了头。她是刚洗了发,正是让丫鬟冬儿给她擦了发。
  “冬儿,稍候给我娘送个信儿去。”
  冬儿听了姨娘的话,忙应承了。
  “姨娘,奴婢如何跟嬷嬷讲?”冬儿小声问道。
  “问问我娘,新的二夫人是哪家的嫡女?”柳姨娘轻蹙着眉,说道:“我总得早做了打算。唉……”
  柳姨娘是正紧的家生子。
  她虽然不太得宠的样子,但是,她娘却是晸二爷的奶嬷嬷,在这元晸堂内还是有些体面的。就是王妃身边的人儿,也是有交情,能说几句话的。
  “诺。”
  冬儿应了。
  过了重阳节。
  秋天的日子,就是慢慢的凉了下来。
  十月。
  有些树枝已经满目枯黄时。
  一天的午后。
  福娘正让次子瞻亨和三子瞻利玩儿时。丫鬟来禀话,说是王妃请世子妃去正院。
  福娘这时候,自然肯定得去了,毕竟,婆母找她肯定谈事儿。
  福娘准备前去时,又瞧了两个儿子。想了想,她是让奶嬷嬷和丫鬟们一起,抱了两个儿子一起去往正院。
  反正去了正院后,肯定是谈了事儿。
  让两个儿子跟着去,在福娘看来也不错。福娘想来,婆母燕王妃肯定是乐意见到了孙子的。
  这不,如福娘所愿的。
  燕王妃见到了二孙儿朱瞻亨和三孙儿朱瞻利后,就是先哄了两个孙儿玩儿。
  这是闹腾了一回。
  燕王妃得了逗孙的乐趣。
  这一边与两个孙儿玩儿,燕王妃一边与福娘说了话。
  “福娘,明年咱们府上有得忙两场。”燕王妃笑道:“高晸、高孜都老大不小了,两人都得娶了嫡妻。这是喜事,肯定是要开开心心的办好。”
  “我准备到时候,都交给你办。”
  “你是府上的世子妃,你这做嫂嫂的招呼了迎娶弟妹的事情,我瞧着是可行的。”
  燕王妃说话时,面上是自若的。她的态度似乎是肯定的长媳这些年在婆家的地位。福娘听后,表了态。
  毕竟,婆母燕王妃要福娘办的事情,那是正正紧紧的府务。
  福娘肯定应了。
  “母妃,未来的二弟妹是哪家闺秀?”
  福娘好奇的问了一句。
  “高晸那孩子……”燕王妃说到了这儿,是眉毛动了动,最后,叹道:“他是主意正了,我也懒得反驳,由得他吧。”
  “那姑娘你见过的。”燕王妃说道:“是淑娘的表妹,张氏的嫡女。”
  燕妃这一说后,还补充了一句,道:“就是张氏那个闺名叫谨儿的嫡女。”
  福娘挑一挑眉。
  这时候,福娘知道是谁了。
  只是,福娘有些疑惑,这张谨儿跟燕王府熟吗?应该不熟悉吧。
  怎么朱高晸这位小叔子的继室,想娶了那张谨儿?
  不过,转念又想,福娘有些明白过来。
  那张谨儿却实长得不错。而且,张氏一族在燕地的声望也不错,算是有家底的人家。
  “张氏的嫡妻,与二弟倒也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福娘一个当人嫂嫂的,在婆母都同意的情况下,她肯定不会泼什么凉水的。
  毕竟,就偶尔见到的几面。那张谨儿瞧着是一个性子冷淡的。
  想来,相处着应该不难吧?
  福娘心想,管他呢。反正以后就是妯娌,二房的事情,由得二房自己管。她一个世子妃,何必关心了小叔子的后宅事?
  毕竟,燕王妃是亲娘,燕王妃同意的儿媳妇,福娘只会举双手赞成的。
  “母妃决定了,这两方私下说说,合了八字。若无妨,肯定就是动了六礼。”福娘算了算,笑道:“如今看来,明年确实得忙碌了。”


第105章 
  “喜事儿; 府里多了喜气; 那是好事、好事。”
  “再忙些; 我心头都高兴。”福娘表了态,满面掩不住的笑容,她说道:“来年多两个弟妹,我就是轻松些。府里的府务,有弟妹们的帮手; 母妃到时候,可不能嫌弃我这长媳没弟妹们的聪明伶俐……”
  燕王妃这时候逗了两个孙儿,听得长媳的话,笑得挺开心。
  燕王妃自然知道的; 这是长媳的表态。
  对于长媳,燕王妃是不看僧面,看佛面。有三个嫡亲的孙儿在呢。长媳又是一个稳重的; 燕王妃觉得,她对长媳张氏福娘是满意的。
  来年,若是再娶个张氏谨儿入府。
  府里两个张氏; 不管大张氏福娘,还是小张氏谨儿,能做到了媳妇本份; 能给她添了嫡孙; 她啊,一个做祖母的王妃,也就不懒得管了儿子的后宅事。
  “祖母; 祖母,蟹儿饼,您吃,您吃……”
  朱瞻亨小盆友见着祖母一直光跟亲娘说话,不理了他跟弟弟瞻利,这不,争宠来了。
  对于朱瞻亨小盆友而言,他是一个大哥瞻元的小马屁精。大哥交待了的话,朱瞻亨小盆友一定听从的。
  这不,大哥说,要了多孝顺祖父、祖母。
  朱瞻亨小盆友是一个嘴馋儿的小家伙,他眼中的孝敬,那肯定就是把他喜欢的零嘴儿,自己吃吃,再给祖父、祖母吃吃。
  吃吃喝喝,就是朱瞻亨小盆友眼中的幸福生活。
  “好,祖母吃。”
  燕王妃轻轻咬了一小口饼儿。
  这饼儿简单,味儿不错,那是厨房专门给做的。
  当然,燕王妃觉得好吃,更多的是孙儿的孝心。
  三个孙儿,瞻利还太小嘛。
  两个大些的嫡亲孙儿,不管是瞻元,还是瞻亨,那都是燕王妃的心头肉。瞻元是在燕王妃跟前养了些年的。
  那些日子里,祖孙二人的感情可深厚着。
  瞻亨更不用说,小马屁精儿,那妥妥就是祖母眼中的宝贝疙瘩。
  福娘瞄了儿子一眼。
  瞻亨小盆友给祖母喂了饼儿,又是巴巴凑了亲娘跟前。
  “娘,饼儿好吃,娘吃,娘吃。”
  小胖手往亲娘方向递,那等小马屁精儿样子,真是让人觉得心暖儿,又觉得这孩子嘴特甜。将来长大了,定然是不会吃亏的主儿。
  “好,娘吃。”
  福娘对于孩儿的孝顺心,从来不拒绝。
  在福娘看来,孩儿孝顺,一定得接受的。
  打小这般养大了,将来嘛,孩儿心头长辈们的感情,那定是血亲血亲的。
  “福娘,瞻元、瞻亨你都养得好。”
  “还有瞻利,也是好孩子。”
  燕王妃夸了长媳。
  燕王妃觉得长媳最让她满意的地方,就是三个嫡亲的孙儿,太让燕王妃这个祖母心疼孙儿了。当然,也是更喜欢了孙儿们。
  “是母妃教导的好。”
  “瞧瞧母妃待孩子们,所以,孩子们就喜欢孝顺了母妃。”福娘在婆母面前,那是跟儿子们学。这拍一拍婆母的小马屁,福娘一点儿不脸红的。
  于是,这一对婆媳未来聊了来年府里又有两场喜事的。
  不过嘛,聊着聊着歪楼了。
  旁边的徐嬷嬷瞧着,也不多嘴什么的。毕竟,在徐嬷嬷这等亲信眼中,世子妃和皇曾孙来了,王妃心头舒坦。
  那些个不愉快的事情,王妃不想理,搁一搁便是。
  这府中,王妃是主母。
  将来就是皇孙的嫡妻入府又如何?
  徐嬷嬷的主子,一辈子就王妃一人而矣。
  小主子们的妻子,那自然没得王妃重要。
  申时。
  朱瞻元到正院来给祖母请安。
  这是下学后,朱瞻元每日的必做事情之一。
  早安、晚安。朱瞻元哪天都是不忘记给祖父、祖母,还有亲爹、亲娘落下了的。不管是夏日的暴雨,还是冬天的大雪。
  这天气如何,都阻挡不了朱瞻元的孝心。
  那时辰准备的,让燕王非常满意。
  让燕王妃是心疼了孙儿。不过,孙儿的孝心,还是妥妥的暖人心。
  “祖母。”
  “孙儿午后随师傅去了猎场。这是孙儿头一回的猎物。”朱瞻元满面的笑容,他拍拍手,他身后的书童是捧上来四只小兔子。
  还别说,四只关了小兔子,分成两对的关了两个小笼子里,还真是有点可爱呢。
  “一对想送到祖母这儿,给您解解闷儿。一对想给娘,由得让弟弟们玩儿。”朱瞻元笑着解说了,两对小兔子的归属。
  “祖母,您先挑,看喜欢哪对儿。”
  朱瞻元亲自从小书童手中接过了两只小笼子,亲自送到了燕王妃的跟前。
  因为是专门让人打理过的。所以,两对小兔子都是油光漂亮,毛发那真是齐整的让人喜爱了。
  “母妃,您得好好挑着。”
  “我那边的瞻亨是小调皮蛋儿,我怀疑拿回去,养不了几天就得让瞻亨给祸祸掉。”福娘表示,她对小动物能养多久,不报有什么希望的。
  燕王妃听着福娘的话,捂嘴笑出了声。
  “倒底是瞻元的孝心,指了下人照顾好就是。”燕王妃话里的意思嘛,很明显的意味浓啊。那就是指着,大孙子的心意不能浪废掉。
  王府缺啥,都不缺了侍候的仆人。
  对于主子身边照顾了小动物,那也是一个出头的机会不是吗?
  最终,燕王妃指了左边的笼子。
  朱瞻元笑着将小笼子递交给了来接活儿的徐嬷嬷。
  “嬷嬷,定要指个会照顾的。”
  “等着养久了,还能多生了小兔子。到时候,兔子养肥了。兔子肉能给祖母尝尝鲜味儿,兔子皮能给祖母做了围脖。”
  朱瞻元的话,听得福娘想吐糟。
  这是送礼的态度吗?
  燕王妃听后,倒是笑道:“你这孩子,兔子将来的未来,都一一算好用途了?”
  “孙儿知道祖母是巾帼英雄,孙儿还听得徐嬷嬷讲过祖母当年在魏王府的往事。孙儿投祖母的喜好。”朱瞻元正在光明的讲道:“哪怕是孙儿的孝心,也不能让祖母受累了。”
  朱瞻元表示,他送礼,就是这么的特别。
  朱瞻元这么讲后,燕王妃的目光中有了追忆的神色。
  说起来。
  燕王妃的记忆里,她的曾经啊……
  那时候的少女的时光,似乎就像大孙儿讲的。也是一个随性的,也是一个胆大的。
  只是,这些年下来,皇家媳妇的担子,让她变性子变了许多?不,或许是苍老了许多。有时候,活得累了些。
  “好孙儿,倒是明白你祖母的心思。”燕王妃伸手,抚了抚大孙儿的头顶。
  对于大孙儿的体贴,燕王妃这些年下来,倒是真感觉到了。这孩子是一个关心到了人心痒痒处的啊。
  晚间。
  燕王府的正院。
  燕王妃自然没把大孙儿送礼的事情落下,与燕王说道说道。
  “瞻元那孩子,怕是想通过你来提醒我这祖父。他那武学师傅,他是不太满意,哼哼……”燕王是摇头笑了笑。
  “哦,怎么回事?”
  燕王妃来了兴趣,是问了话道。
  “他想学武,同时学了骑射。”燕王倒是简单的说了说,道:“本王给他挑了武学师傅是老持稳重的。他跟着练习骑射的猎场里,所有的小型动物,全是家养或者散养的。就是专门给他这等小辈儿找个乐趣的地方……”
  “瞻元那孩子怕是不乐意这孩子玩儿的戏法。”燕王对于嫡长孙自然是关注的。
  “他是寻你说过了请求?”燕王妃忍不住一乐,问了话道。
  “寻本王说过。不过,本王没同意他的要求。”燕王也笑了,难得开心的说道:“一个学会了爬,刚刚会走的小娃娃,还得磨一磨样子,打熬了本事。”
  “瞻元那孩子不错,你啊,也莫太苛刻。”燕王妃是心疼嫡长孙,这大孙子嘛,祖母心头的命根子。
  “放心,我心头有数。”
  燕王是有野心的。
  长子朱高熙在燕王眼中,真是耳根子软的,又是一个儿女情长的。哼哼,对于长子燕王不高意的地方,要挑多少,那就有多少。
  不过,对于嫡长孙,燕王是满意的。
  正因为满意,这关注肯定就多了。
  至于长媳?
  燕王表示,他一个当公爹的,哪会在意了儿子们的后宅?
  只有让他瞧着孙子不错,他这等王爷要忙大事,儿子们的后宅事,王妃料理就是。
  冬。
  冬月十六日。
  朱高晸的庶长女朱贵娘满两周岁。
  白姨娘对于女儿的生辰,倒是暗暗里又伤心了一回。
  因为,府上没人提及了大姑娘的生辰小宴的事情。胜至于二房没个夫人在,连晸二爷这个亲爹都忘记了,他一个女儿的生辰到了。
  倒是福娘尽了伯母的心意。
  差了嬷嬷送给了侄女儿生辰礼。这礼嘛,是按着单子,不光有他们夫妻的。就是几个孩儿的,也是一一给一起送了去。
  晚间。
  元熙堂。
  福娘对夫君问道:“五郎,贵娘今日的生辰,母妃为何半点赏赐也没有?”
  福娘是真不解。
  因为,在昨日,她有暗示过徐嬷嬷的。
  当然,真接说给婆母燕王妃听,这等多事的行为,福娘是不做的。她是暗示徐嬷嬷,想来这位婆母身边的妥贴人,必然不会忘记了吹一吹婆母的耳旁风。


第106章 
  福娘的问话; 像是一把钥匙一样; 打开了朱高熙的记忆。
  “因为一些往事……”朱高熙回了这么一句话。说这话时; 朱高熙的神情有些说不上的落寞。他道:“福娘,你瞧着我父王与母妃的感觉如何?”
  对于公爹与婆母啊?
  福娘想了想,认真的说道:“相敬如宾,又是同心同德。”
  这感觉很矛盾,但是; 福娘就是这般觉得的。毕竟,除了有朱琳琅这么一个庶女外,燕王没有侧妃,没有什么妾室。至少; 除了朱琳琅这位已经出嫁的大姑子的生母这么一位过逝的姨娘外,福娘觉得,燕王妃的日子在这个时代的女子眼中; 想来应该是非常完美的。
  “是啊,相敬如安排宾、同心同德。”朱高熙重复一遍后,回道:“其实; 我有些小时候的印象。不过,也算不得多清晰。更多的还是奶嬷嬷告诉我的……”
  朱高熙的奶嬷嬷是一位挺和善的女人。
  当然,那位奶嬷嬷已经过逝了。死的原由嘛; 是燕王妃下令杖毙的。
  “在我出生前; 父王有一位很得宠的姨娘。非常的得宠,以至于母妃嫁进皇子所后,还要避让三尺。”朱高熙说着曾经奶嬷嬷的话; 道:“后来,母妃饱饶幸的生下了我……”
  说到这儿时,朱高熙的声音有些低落。
  “我生下来体弱,自胎里带来的。”朱高熙说道:“奶嬷嬷曾经告诉我,说母妃担忧过,怕我养不大……”
  “如今看来,我的命算硬的。”朱高熙乐呵呵的笑了起来。只是,那声音里有些苦涩的味道。福娘上前,搂紧了夫君。她说道:“你若是觉得那些记忆不快乐,不讲就是。”
  “没关系,都是些过去的事情。讲出来,我也轻松些。也省得你猜测着,却又拿准究竟怎么一回事?”朱高熙对过去是真正的放下了。所以,他讲的蛮自在。
  “母妃无缘无故早产了,我生下了体弱。这事情自然不能算了。当年,母妃是魏国公府的嫡长女,这等元勋贵族的底子撑着,自然不可能善了。”朱高熙的记忆似乎又陷入了回忆。
  “徐氏一族出了力,查出了一些东西。具体是些什么?我不知道。”
  “不过,在三岁那年。大姐的生母,那个父王曾经非常得宠的姨娘就病了,然后,病逝了。”朱高熙说这话时,有些嘲讽的味道。
  “大姐的生母……害过你?”福娘迟疑了一下后,问道。
  “母妃的早产,有她的手脚。”朱高熙肯定的回道。
  “那后来呢?”福娘觉得燕王府的早些年,似乎应该也是不平静的。
  “大姐的生母,那个妾病逝后,我被皇祖父、皇祖母养在了宫里。”朱高熙略停顿了一下后,说道:“至于大姐的生母,那个妾……是皇祖母当年给父王挑的侍候宫人。”
  “据说,据说是从小陪着父王一起长大的姑姑。”朱高熙介绍了那个害过他的妾室的身份。
  “我想,母妃应该是心头的疙瘩一直存在着。”朱高熙点明了,为什么侄女朱贵娘生辰礼,母妃装聋作哑了,他说道:“奶嬷嬷讲过,母妃嫁进王府后,大姐的生母仰仗着皇祖母赐给父王的身份,与母妃是明里暗里争锋过的。”
  这时候,福娘完全秒懂了。
  这是遗留历史啊。
  想来,当年庶姐朱琳琅的生母,给燕王妃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婆母是不会给儿子的妾们半分颜色。就怕让儿子的媳妇,重复了她当年的后宅苦逼日子。
  唉……
  “母妃,那些年里,肯定吃了不少的苦头。”福娘肯定站在嫡亲婆婆的立场上,附合了此话后,又说道:“五郎,你放心,往后我必然会更加孝顺母妃的。”
  “母妃如今是儿孙绕膝。大姐的生母早不在了,那些不愉快的往事,过去了,就是过去的。”福娘劝慰了夫君话道。
  “嗯,我与你想法相同。”
  朱高熙表示,他赞同了他媳妇的话。
  宏武二十二年,匆匆过去了。
  宏武二十三年,春。
  春,万物复苏之季节。
  福娘在这个春季,非常的忙碌。因为,她得帮忙料理了府务。
  着重忙着的事情,就是燕王府又要迎娶了新妇。元晸堂的晸二爷,将迎娶了他人生中的第二任嫡妻张氏谨儿。
  张谨儿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
  在晸二爷的心头,那是一个如天仙一般的女子,她美,美得动人心魄。
  至于在燕王妃的眼中,这个媳妇儿完全是次子自己挑中的。她这个母妃倒底没反对了。就是希望儿子能娶个合心意的,夫妻好好过日子。
  至少,别再闹出了前面二儿媳妇岳氏的事情来。
  那事情啊,燕王妃光想想,就是脸红。不是燥热的,是忏愧着羞红的。
  三月。
  百花盛开。
  这等美好的日子里,张谨儿做了新嫁娘,就要被朱高晸迎进了燕王府,成为了燕王府的二夫人。
  这满府上下,人人都知道的。虽然世子妃和未来的二夫人是妯娌,也都是姓了张。
  可两位的娘家,是没什么亲戚关系的。
  至多,就是同一个姓氏。
  毕竟,这一南一北的,哪来那般多的联系。
  三月十五日。
  福娘到齐家做客。
  齐氏一族的嫡女,闺名惜春的长房长女,便是燕王妃给三儿子朱高孜选中的嫡妻人选。这位姑娘福娘见过一两面,是挺不错的。
  这一回来,福娘完全是给小叔子朱高孜代送了礼物来。
  当然,更主要的嘛,还是燕王妃想下贴子,约了齐氏的姑娘去上香。当然,借口肯定是邀请了齐惜春姑娘的生母,一起去礼佛。
  顺道里。长辈们见一见面。小辈们也能见一回。
  这见一回面,也就是相看相看的意思。
  燕王妃这一回,算是下了本钱。就是想让朱高孜成婚见,瞄一眼嫡妻的长相。
  这若是儿子同意了,往后,她也就是落个轻省。省得啊,让儿子这不满,那不满的。
  至于齐惜春姑娘的意愿?
  呵呵,说实在的。
  福娘都清楚着,齐氏一族就是乡绅的背景。比起朱高晸的妻族,那是远远不如的。正因为如此,齐氏一族的嫡女,能嫁进了燕王府?
  巴巴的乐着吧。
  福娘下了贴子。
  与她攀谈的人,是齐氏目前的主母,也就是齐惜春姑娘的生母齐燕氏。
  “世子妃您下的贴子,还有王妃的同行,我这能一起礼一回佛,真是天大的幸运。那浴佛齐前的参礼,定然是要去的,定然是要去的。”
  齐燕氏回话时,笑得高兴。
  这时候,这位齐氏一族的主母哪会不清楚。这是燕王妃给儿子相看媳妇了。
  世子妃大张氏的话中,应该点明的事情,那可都说清楚了。
  “唉呀,世子妃,贵府三月二十五日就要办喜事儿。不知道到时候,我家能否得了面子,去参加了喜宴,添一点喜气?”齐燕氏又是寻问道。
  “定然给您下贴子,到时候,一定欢迎。”福娘与齐燕氏附合了话。
  那话里话外,也是亲络着。
  齐燕氏也是觉得备儿的有面子。毕竟,这可是世子妃亲近来了齐家。
  这一聊,约是聊了有两刻钟。福娘在得了齐惜春姑娘的一方绣品为赠礼后,是从齐家告辞了。
  福娘是走了。
  齐家的内部风波却是刚刚掀起来。
  齐家一个乡绅家族。在燕地算得普通的大户人家。
  燕王妃的三儿子朱高孜的嫡妻,能落到了这样人家的嫡长女头上。于齐家而言,于齐氏一族而言,都是天大的喜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