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家媳妇日常-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高熙赞同了妻子的意见。
  夫妻二人谈了此事,也便是闲聊了一些话。
  之后,自然是歇下不提。
  倒说张家搬来了蓟城,这一切的房产置办,自然多依赖了女婿朱高熙的帮衬。
  张家要在蓟城落地生根,其实,这只是开始罢了。
  腊月。
  临着小年夜了。
  蓟城内也是有了过年的气氛了。
  元孜堂。
  齐惜春因为怀孕了,她娘齐燕氏自然是来府中探望了。
  母女谈心,谈着谈着,齐燕氏就是谈了齐惜春妹妹齐婉春的身上。
  “惜春你的将来,我是不担忧了。”
  齐燕氏望着女儿还平平的小腹,笑道:“你啊,总算怀上了女婿的孩子,将来的日子定然能顺风顺水。”
  “我就盼着,你这一胎能生个儿子。”
  齐燕氏说了一个母亲的心愿。
  “娘,您放心吧,女儿在王府一切都好。”齐惜春宽慰了她娘,她说道:“不管是儿是女,都是我和三爷的孩子,我定然会疼爱有佳的。”
  “对了,惜春,你大嫂的二哥似乎还没有成婚?”
  齐燕氏顺嘴儿提了一句。
  当然,真是说顺嘴儿,也有一点假。
  张家来蓟城立足,这安家后自然是大摆了宴席的。这齐家跟张家是一个亲家呢,都是嫁了女儿进燕王府,这关系是够足的。所以,齐家自然是参加了张家人举办的乔迁之喜。
  在当时,齐燕氏就是知道了张家次子张春福还是单身未娶的事情。
  齐氏一族的门第不高。
  跟张家比起来,以前嘛,是半斤八两。
  如今嘛,自然是要好些许多。毕竟,张家来了蓟城,张启和两个儿子的官身算是白瞎了。
  当然,当初也不是没想着,调一调。
  奈何……
  这急着往蓟城来,这不是最后全弄成了辞官嘛。
  所以,如今的张家跟齐氏一族嘛,还是差了一筹儿。不过,齐燕氏回家跟夫君一提,齐惜春的爹却不这么认为。
  用齐惜春的亲爹的话讲,张家如今差了些。可得比将来啊。
  要知道,燕王府的世孙那是张二老爷张春福的亲外甥。在燕地这燕王府的藩领上,未来燕王府继承人的亲舅舅会过得差了?
  别开玩笑了。
  自然不可能的。
  比起张家的靠山,齐氏一族还是差了些呢。
  “偶尔听大嫂提过,还是愁了她二哥的婚事呢。”齐惜春没太在意,便是自然的答了话。
  “惜春,你觉得把你妹妹婉春许给你大嫂娘家的哥哥如何?”齐燕氏对女儿问道。
  “啊?”
  齐惜春一声惊呼。
  “娘……”
  “这,这……”齐惜春惊讶后,又发觉了,这貌似是可以的。
  “娘,你跟爹商量过吗?”
  齐惜春倒底是这个时代的女子,这婚姻之事自然是讲究了父母命媒灼言,至于妹妹的心意?齐惜春倒是觉得,妹妹和她一样都是女子,自然是听从了父母的安排。
  “当然商量过了。”
  齐燕氏对大女儿的话,是乐了。
  “这事情你爹也是赞同。”
  齐燕氏简单的说了夫君的意思。
  “那我跟大嫂提一提?”齐惜春试着回答了一句。
  “那成,这一桩喜事,你提一提。若是那边有意,自然是要请了媒婆到咱家提亲的……”齐燕氏笑说道:“不是为娘的夸,你二妹妹多好的一个姑娘。你说给你大嫂家了,咱们也是亲上加亲、喜上添喜。”


第130章 
  腊月; 下旬。
  福娘在猫冬。
  当然; 更贴切些的说法; 她是在躲懒。
  午后。
  天最暖和时。
  妯娌齐惜春来了元熙堂。
  “三弟妹,快,屋里坐。”福娘迎了三弟妹齐惜春进屋里坐。
  等待妯娌进了暖阁里,瞻亨、瞻利来给三婶婶请安了。齐惜春笑呵呵的让瞻亨、瞻利兄弟到了身边,还是打趣了一二; 又是给了两个小礼物。
  当然,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儿,就是小孩儿玩的陀螺,能玩儿的礼物。这是心意嘛; 重要礼轻情义重。
  朱瞻亨、朱瞻利两位小盆友得了陀螺,自然是到了一边玩儿去。
  福娘和妯娌三弟妹这才是得了空闲,两人谈了闲话; 聊聊天,闹闹磕。
  “大嫂这儿舒服,人屋里待着舒坦。”齐惜春的目光; 望了望不远处的瞻亨、瞻利兄弟,眼神里啊,全是羡慕与喜爱之色。
  “真盼望我来年; 给瞻亨、瞻利侄儿也是添了一个弟弟。”齐惜春抚了抚还是微平的小腹; 带上了母性的温柔与慈爱。
  齐惜春语气里的温暖,福娘自然感觉的出来。
  这女性的本能,只要当娘的女人自然是母爱浓浓的。
  “弟妹定然能得偿心愿的。”
  福娘附合了一句。
  “说起来; 这过年了,王府里忙碌了。我等做媳妇的全是躲了懒,倒是让母妃受累了。”齐惜春此时,又是找了一话,说了一个话题。
  福娘神色一正,语气带着一些平和,她说道:“母妃是瞧着我们三人怀了胎,冬季里又是冷。这燕地下雪天里,外面总是总易积水积雪的,这不出些门子,也免得遇上了什么事儿?”
  “我想,若是来年咱们给母妃添了三个孙儿,母妃必然是不嫌弃了一年的劳累的。”福娘说完了这话后,就是忍不住捂嘴笑了,她道:“当然,也是母妃待我等媳妇儿好啊,好得跟亲生娘亲似的一样。”
  “在母妃跟前,我也是这个说法的。我这话,讲的真心实意。”
  福娘这般摆了心意。
  齐惜春是听得连连点头。
  “大嫂说的是。”
  “母妃待我们,真是跟亲生女儿没两样。”齐惜春嫁进燕王府后,这日子过得确实不错。她也是真心觉得,燕王妃是一个好婆母。
  两妯娌这般聊了些话。
  聊到了后面,齐惜春就是转移了话题,提到了她来的用意。
  “大嫂,我这脸皮薄,有些话儿说得直接了,你莫笑话我。”齐惜春略是红了红脸,道:“我娘家,还是一个嫡亲的妹子,我们一母同胞感情真的好。我妹妹的年纪也到了说亲的时候,我听说,大嫂娘家的二哥尚未说亲事的?”
  “是这样吗?”
  齐惜春的话,讲得够明白了。
  福娘懂啊。
  “是啊,我那哥哥与我一天出生,我们是龙凤胎。”
  福娘带了一点回忆的目光,她在追忆了往惜,她说道:“也不知道是不是男大十八变,我那哥哥如今是长得壮实,满脸的络腮胡子,我就怕他长得过于粗旷……”
  话到这里,福娘停顿了一下后,才又道:“唉,这模样总不讨了一些闺阁女儿的喜欢。到底是少女嘛,总喜爱那些风流些的才子。”
  “就这原因啊,我那二哥的婚事才是担搁了下来。”
  福娘给二哥张春福的身上,套了一个汉子的光环。
  说起来,福娘小时候跟二哥张春福是长得一模一样。那叫一个多相像啊。奈何这些年岁月过去了……
  两人是越来越不像了。
  模样上有了变化,气质上了有了变化。
  再加上环境的不同,时光的催促,这福娘和二哥张春福是完全没多少相似之处了。
  事实上,若不是这事情就在福娘自己亲人的身上发生,她真的不敢相信,她二哥那等翻天覆地的变化的。
  “婚姻之事,是两姓之好。”
  齐惜春笑道:“大嫂的二哥是一个大丈夫,又是官场上的官老爷。我开口前,还是怕了大嫂嫌弃了我妹妹一个娇养的少女,让大嫂娘家嫌着娇气了呢。”
  “怎么会?”福娘望着三弟妹,笑说道:“凭着三弟妹的气质与性情,我就能想像得到,三弟妹的弟弟是何等温婉女子。”
  “这门婚事若能成,我是巴不得。”福娘觉得二哥真能娶一个蓟城当地大户的人家闺女,再好不过了。
  而且,凭着与三弟妹的相处,福娘对齐氏一族对女儿的教养,还是蛮有信心的。
  当然,信心发信心,这一门亲事还要看二哥的心意。
  “三弟妹,你瞧瞧,我也是出嫁女,倒底不好做娘家哥哥的主。我这给娘家传个话儿,到时候,由得我爹娘做主如何?”
  福娘这是爹娘尚在呢。她二哥张春福的婚事,她爹娘肯定得过目啊。
  “应当的,应当的。”
  齐惜春表示,大嫂的话非常在理。
  宣惠元年。
  新一年来临之前。
  张启家和齐氏一族的眉来眼去,相处有结亲的意思,自然在两个出嫁女的撮合下,那是拉起了红线来。
  大年三十。
  蓟城非常的热闹。
  燕王府更是非常的热闹。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大团圆嘛。
  燕王妃跟三个儿媳妇聊了磕,谈一谈来年的展望。嗯,不如说,谈一谈来年,她又有三个嫡出的孙儿孙女呢,这位又要当祖母的燕王妃太高兴了。
  有得意人,就有失意人。
  元晸堂。
  梅姨娘、月姨娘二人,就是失意人。
  这两位姨娘亦是怀孕的,来年三月就会生产。但是,在王府里,她二人是被忽视的对象。燕王妃对于两个儿子房里的妾,是不关注的。
  至于元晸堂主母,二夫人张谨儿更在意了她自己肚子里的孩子。
  嫡庶之别,嫡庶之别……
  这四字在两位姨娘的眼前,是赤果果的展现了出来。
  “天空……”
  三岁的朱贵娘指着夜空上,正像是天女散化一样美丽的烟花。
  院子里,姨娘们围了一桌,这时候,在守岁呢。
  当然,元晸堂的姨娘们,没那等资格去正院陪着燕王、燕王妃守岁。所以,她们只能在元晸堂里,是聚了一起守岁。
  天空的烟花,甚美。
  “真羡慕白姐姐,有大姑娘这等可爱的闺女。”柳姨娘这时候突然插嘴说了话道。
  柳姨娘这话一提出来,白姨娘是搂紧了女儿,然后,微低了头,温柔的望着大姑娘朱贵娘,说道:“柳妹妹将来自然会有自己的儿女。”
  “何必羡慕我呢。”白姨娘拢了拢女儿的软软总角发髻,说道:“我在二爷跟前,完全就已经成了一个透明的人儿,不得宠了。”
  “不像是柳妹妹,亦得了二爷的欢心。”
  白姨娘这话,说得面上平静,心头却是不平静的。
  柳姨娘是燕王妃跟前的大丫鬟,至少曾经是。她娘又是晸二爷的奶嬷嬷。可以说,几位姨娘里,柳姨娘的靠山最硬挺。
  如今,这位最硬靠山的姨娘,偏偏没个身孕。
  白姨娘一直就觉得,柳姨娘是面上聪明的人,心底不知道如何糊涂呢?
  燕王妃的避子汤,元晸堂的姨娘们哪个没喝?可喝了的人,都还是漏网了吗?不过是姨娘们心头都有着野心罢了。
  只要怀孕了,能生个一儿半女的,总归下半辈子有了依靠,失宠又如何?
  白姨娘不后悔的。
  白姨娘觉得,想必如今怀了孩子的月姨娘、梅姨娘应该也不后悔的吧?
  “白姐姐说笑了。”
  柳姨娘微垂了眼帘,面上是苦涩一笑。
  柳姨娘是元晸堂里,所有姨娘中最老实的。至少,在燕王妃和晸二爷的心目中如此。嗯,在二夫人张谨儿的心头,柳姨娘也够老实的。
  至少,这些姨娘里,就这位没小动作。
  说起元晸堂来,晸二爷这位男主人嘛,对于这些个妾啊,姨娘的,目前也是没了兴趣。因为,他更在意了,他被他爹燕王安排进了藩王的亲军之中打熬。
  军权啊……
  哪怕是藩王的亲军的军权,这也是迈向了战场的第一步。
  对于战争,对于打仗这回事儿,朱高晸是有兴趣的。
  子类父,这最相像的,自然是从兴趣爱好开始。燕王乐意北上打胡人,朱高晸这个最像爹的儿子,自然是同样是把胡人诛尽的心思。
  军权、战功,那都是朱高晸目前最大的乐趣所在。
  当然,这背后嘛,张镇江这位岳父大人,也是出了一把子力气的。
  张镇江,白莲教外门的目前头面人物。
  当然,也是接收了他那位好长辈,张太上长老的遗产。在官面上,张氏一族有人脉和底子。在背地里,张氏一族同样是有人脉的。
  张镇江这位岳父大人给朱高晸的支持,可谓是全方位,很给力的。
  相比较起来,福娘的娘家,张启一家子人嘛,给朱高熙这位世子女婿的帮衬,就是要相行见绌了。
  宣惠元年,微有波澜的过去了。
  迎来了宣惠二年。
  春。
  一场倒春寒。
  去年的冬,北方的草雪又是一场白灾。
  这一年春,大周朝的边境上,胡人犯境之事,便是免不了。


第131章 
  果不然; 一切皆在燕王府谋士们的预料之中。
  燕王自然是领着次子朱高晸去进行打仗的常规战事。至于长子朱高熙; 这位世子留在蓟城当了镇守的吉祥物; 总管后勤。
  春,二月。
  福娘朝食后,没急着回元熙堂,而是留在了王府正院里,陪着婆母燕王妃聊天。二人谈谈事儿; 当然,不外乎些府务一类的。
  这时候,瞻亨、瞻利兄弟就是在旁边逗趣儿。
  瞻利是窝在了亲娘的身边,那是时不时的偷偷拿一块点心塞嘴里。至于瞻亨则不同; 这位小盆友是时不时拿一块点心塞了燕王妃的嘴里。
  对于二孙儿的孝心,燕王妃是开心的受用了。
  婆媳正是聊到了京城的八卦时,就是说到了皇贵妃娘娘的事情。
  “母妃; 咱们的礼是不是得备厚些?”
  “您之前不是说,这立太子的事情已经基本上确认了吗?”福娘讲的事情,自然就是关于副后胡雅莲; 以及大皇子已经入住东宫,宣惠帝择了吉日就要立了太子的事情。
  虽然远在蓟城,这等大事情燕王府的消息是不慢的。
  “是要厚上三分。”
  燕王妃觉得是应该的。
  太子和太子的生母; 这自然是不同的。毕竟; 风向已经出来了,提前卖个好是应该的。
  到底想巴结东宫的人太多了。
  你巴结了,在大队伍里不显眼。你若是不巴结了; 黑乌鸦的队伍里冒出来一个白乌鸦,特么显眼了。
  似燕王府这等藩镇之王,还是随大流不惹注视的好。
  燕王妃对于枕边夫君的大志,是知道一些的。正因为如此,在长子高熙求到了燕王妃的面前,要安排心腹去海外经营商事时,燕王妃才会给长子暗中的支持。
  母子有些默契,都知道给燕王府留了后路。
  当然,这中间嘛,福娘也是知道的很清楚。毕竟,福娘的夫君朱高熙没什么瞒了妻子的。
  “王妃……”
  徐嬷嬷在此时,突然从屋外进来了。她的神色不太好看。
  福娘瞧着徐嬷嬷凑到了燕王妃的耳边,小声的低语了几句。当然,坐了近住的福娘,还是听了一个明白。
  “王妃,元晸堂的梅姨娘、月姨娘早产了。”
  燕王妃听后,摆摆手,说道:“嬷嬷,你去元晸堂瞧瞧,我便不过去了。”
  “你告诉老二媳妇,她是元晸堂的主母,一切便是由她料理就成。我便不多插手了。”燕王妃的态度还是平静的。
  徐嬷嬷听后,默然一礼,然后,告退出了屋子。
  待徐嬷嬷离开后,燕王妃的神色其实也不太好看。福娘劝道:“母妃也不用太担心了。二弟妹是妥当的人,定然会打理好了元晸堂的事情。”
  “唉……”
  燕王妃是一声叹息,倒底不再多讲了什么。
  “祖母,不要不高兴。”
  “瞻亨把最喜欢的竹马给你,让它逗祖母笑。”
  朱瞻亨从怀中掏出了他的小竹马,那可是他的宝贝,平日里是要时时带在身边的。这会儿,见着燕王妃皱眉头,满是忧伤的模样,朱瞻亨就是哄了他家的祖母。
  燕王妃瞧稚子的纯真,一时间,也是感动了。
  “唉呀,这不是瞻亨最喜欢的竹马吗?”
  “送给了祖母,瞻亨就没有了。”燕王妃逗了孙儿。这时候,燕王妃已经不想再多想了元晸堂的事情。
  燕王妃等着元晸堂的结果,便是成了。毕竟,她是燕王妃,是燕王府的主母,这个王府里发生的事情,她若是想,必然会知道清楚来胧去脉的。
  只是……
  不聋不哑不做家翁,有些事情,她不能管得太紧,又不能管的太松。
  燕王妃这个婆母也不好做的。到底是次子喜好美色,元晸堂的后宅里,哪个妾都不是一个善茬。
  燕王妃自然是懒得去管。
  至于庶出的孙儿孙女?
  燕王妃更不想多管,管得多了,她真怕嫡出的儿媳妇想歪了,到时候,更要头疼了。
  元晸堂。
  梅姨娘、月姨娘都一起早产了。
  两个产妇这时候一起生产,后宅中的女子哀嚎声,真是让住了隔壁的白姨娘是满目委屈。当然,她不为自己委屈,她是为女儿朱贵娘委屈。
  朱贵娘被梅姨娘、月姨娘的早产给吓住了。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
  二夫人张谨儿是坐在廊道下摆好的椅子上,等待着产房内的结果出来。
  至于白姨娘、柳姨娘,则是一人跪着,一人立于二夫人张谨儿的身后。
  此时,廊道上。
  张谨儿是挺着微凸的小腹,正坐了椅子上,静静的坐着。她的跟前,是跪着的白姨娘,以及跪着的大姑娘朱贵娘。
  至于柳姨娘,则是在张谨儿的身后,立那儿当了背影板。
  朱贵娘这位大姑娘的脸上,有着泪痕。
  白姨娘的额头上,更是有了青紫的淤青和血渍。母女二人都是非常的狼狈。
  柳姨娘低垂着眼帘,她的心头在思量着,这便是二夫人小张氏的一出大戏吗?好手段,好手段,把所有的姨娘都装了里面啊。若非她……
  若非她躲得快,怕是都卷了进去吧。
  柳姨娘会这么认为,完全是因为这一起事情来由,她是瞧见的。
  不外乎,就是白姨娘母女到院子里散步,然后,大姑娘跳脱了一些,在拐角的月亮门时,不小心撞上了正巧着也走过来的梅姨娘……
  梅姨娘当时避开了。
  但是,大姑娘没收住身子,想避开,又撞上了侧面的月姨娘。
  整一个场面叫喧嚣……
  最终,月姨娘是摔了地上。她的丫鬟是没扶住。
  梅姨娘是受了惊吓,跟月姨娘一起早产了。
  柳姨娘觉得好笑的地方,则是在于两个快满九个月身孕的孕妇,同时到了园子里散步?这真是太巧合了。
  总之,柳姨娘就是觉得,这起子事情里,收获最大的二夫人小张氏就不是省油的灯。
  “哇……”
  婴儿的啼哭声,好久后,从屋里响出来。
  不过,那声音有些嘘,也就是哼哼几声后,没个动静了。
  约过了一刻半钟之后,两位嬷嬷从产房里出来回话了。
  “二夫人,月姨娘生了一位小少爷……”圆脸的嬷嬷脸色很难看,她说话有些吞吞吐吐的道:“只是小少爷在娘胎里憋得太久了,小少爷刚出声就没气儿了。”
  张谨儿听得这话后,一下子站了起来。
  然后……
  张谨儿又是一声叹息,再是坐到了椅子上。
  “梅姨娘呢?”
  张谨儿问道。
  另一位马脸的嬷嬷脸色是微微好些,她行礼后,说道:“二夫人,梅姨娘也是生了一位小少爷。小少爷就是生子骨弱了些,让大夫确诊后,方知道具体的情况。”
  张谨儿这才是脸色好看些。
  “嬷嬷,你差人去给母妃报信儿。”
  “另外,早夭的那个孩子,按王府的规距办吧。”
  “至于元晸堂的众人,皆赏半个月的例钱。梅姨娘,重赏……”张谨儿对她的陪嫁张嬷嬷交待了话道。
  “我累了,我回屋里歇会儿。”
  张谨儿叹一声。
  “白氏,你领着大姑娘回屋里闭门思过。”
  “至于处罚?”
  “由着二爷回来后发落吧。”张谨儿说了这几句话后,由着丫鬟搀扶着回了寝屋。
  柳姨娘是安静的离开了。
  她是悄悄的来,不带着一点云彩。
  至于白姨娘则是满面恐慌的领着大姑娘朱贵娘住的屋子。在心里头,白姨娘很不禁,二爷回来后,对于她们母女而言,才是真正的磨难要来了。
  要知道,月姨娘那边可夭折了一个儿子。
  这可是二爷的亲生儿子……
  白姨娘是真的害怕。
  一场风波,在燕王府内起。
  一场风波,在燕王府外生。
  朱高晸得到了他添了儿子的消息时,已经是他的庶子洗三时。
  对于添了两个庶子,一个出生即夭折,另一个病弱的事情,朱高晸是可惜的。要知道,这可是他的头两个儿子……
  这时候,要是在王府里,朱高晸对白姨娘铁定没个好脸色的。
  重罚,也是必需要的。
  奈何……
  朱高晸他在燕地的边塞城堡里。
  洗三,本是喜庆的日子。
  哪怕是元晸堂的庶子,燕王妃是不给大办的。张谨儿总是要准备起来的。不过,这一日,对梅姨娘而言,不是什么好日子。
  因为,她生的儿子在这一天发热了。
  小儿发热,还是刚出生的小婴儿,这真不是什么好事。
  燕王府的大夫自然来医治了。
  不过,大夫也是非常的棘手,因为,小婴儿的年纪太小了。他才出生三天而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