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家媳妇日常-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瞻礼那孩子,就是一个听话的。”三皇子妃齐氏笑道:“他听得去长辈的教导。我瞧着夫君说的在理,也是同意了瞻礼去南书房进学。”
  三皇子妃齐氏是亲娘。
  这亲爹亲娘都同意的事情,福娘更不会多话了。
  于是,福娘就是拉着妯娌讲了那南书房进学,孩子去了得准备些什么,注意些什么。总之,这些关于孩子的事情,一对儿妯娌是谈了起码有一个时辰。
  谈了这般讲,两人还是兴犹未尽呢。
  “唉呀,这一回,是累得大嫂多帮忙了。”
  “听大嫂讲这般多,我是受益匪浅啊。”三皇子妃齐氏还是非常受用的样子。那等态度更是真诚着。
  “瞻礼也是我的小侄儿,我也盼着那孩子进学后,学业精进。”
  “再说,三弟妹你也不用太担心,我家瞻元、瞻亨、瞻利、瞻贞皆在南书房进学,还有大姐姐家的瑞安也在,这般多的小孩子一起读书,想来,一堆儿的小孩子们,他们一起学习气氛必然是不错的。”
  福娘这般一讲,三皇子妃齐氏一听,也是觉得不错的。
  到底三皇子妃齐氏还是觉得她膝下够单薄的。只有瞻礼这么一个儿子,在元孜殿中,儿子也挺孤单着。
  若是去了南书房,能同更多的哥哥们一起读书,确实是不错的事情。
  永和三年,夏六月。
  在朱瞻贞、朱瞻仁、朱瞻礼、朱凤娘过了四周岁的生辰后。
  朱瞻礼这位元孜殿的嫡子,也是去南书房进学了。
  若说原来吧。
  只朱瞻贞一个皇孙去进学,还不算是显眼。如今朱瞻礼也去了,朱瞻仁就是为了出来。毕竟,这三个皇孙的年纪同样大的。
  这事情让元晸殿的朱高晸知道后,他的脸色特别的难堪。
  朱高晸这一辈子,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就是他比哥哥弟弟差。结果倒好,他的儿子就是比不上了侄儿们。
  夏日的午后。
  朱高晸从衙门归来时。
  瞧着正屋院中,没有午睡,而是满廊道乱窜着跟小太监们玩了捉猫猫的嫡子朱瞻仁,朱高晸的脸色非常不好看。
  朱瞻仁还是非常怕他爹的。
  瞧着亲爹脸黑了,也是老实了下来。
  二皇子妃解氏本来在小憩,由得嬷嬷唤醒后,听说了院中发生的事情,就是沉默不语了。她这个后娘不好当。
  朱瞻仁她管严了,有人会嘀咕。
  朱瞻仁她管松了,同样会人有不满啊。
  众口中难调,后母例来就不是好当的。毕竟,自己的亲儿子,罚了也就是罚了,打了也就是打了。一个孝字压头,亲娘再是罚了,肯定是罚在儿身,痛在娘心上的。
  奈何朱瞻仁不是二皇子妃解氏亲生的。
  解氏能如何?
  更多的时候,她是把朱瞻仁捧着,捧着宠爱。
  就盼着这个嫡子将来,看她养育一场的份上,懂得孝顺了她这个嫡母。
  “梳妆吧。”
  解氏让宫女侍候着梳妆好后,打理妥当了,才是去了正屋。
  二皇子妃解氏一到了,就发现了嫡子朱瞻仁就跪在了正屋中。那上首坐着的,正是二皇子朱高晸。
  “瞻仁可是哪儿做错了?惹了夫君生气。”
  二皇子妃解氏上前,给二皇子福一个礼,道:“望夫君莫生气,您可是家中的主心骨,您生气,万一气坏了,瞻仁这孩子可不得后悔万分?”
  “夫君,瞻仁年纪小,若哪儿不当的,您是讲出来。我往后必然盯紧了,不敢再让他犯了第二次。”
  二皇子妃解氏一边说了一席话,一边小心的打量了二皇子朱高晸的神情和眼色。
  见朱高晸没开口。
  二皇子妃解氏就对嫡子朱瞻仁说道:“瞻仁,快向你爹赔礼,下一回,必然不再犯同样的错了。”
  “爹,儿子错了。”朱瞻仁听得嫡母的话,认错是顺溜儿的。
  其实,这孩子年纪尚小,他至多就是玩儿闹儿。他是真不知道,他哪儿错了?
  明明在院中玩得好好的,爹来了,他就被罚了。
  这稀里糊涂里,朱睚仁心头可委屈了。
  可委屈又如何?
  亲爹说他错了,没错,那也是错了。
  在元晸殿中,朱瞻仁是嫡长子,是朱高晸的头一个儿子。特别是朱瞻义出身前,更是唯一的儿子。
  这元晸殿中,除了亲爹朱高晸敢罚他。除此之外,谁也是捧着他的。
  在这等情况下,皇家的皇孙又不傻。朱瞻仁小小头脑中,也是明白一个道理的。他爹最利害,他爹的话一定得听。
  于是,这就造成了一个结果。
  朱瞻仁从小到大,在旁人眼中就是一个爱玩儿闹儿的。在他爹朱高晸眼中,就是一个胆儿不大的。
  “既然知道错了,起来吧。”
  朱高晸在嫡妻解氏给了梯子面前,也是就着下了。毕竟,他这会儿也气消得差不多了。
  这时候,他也是明白过来了。
  儿子朱瞻仁还真没错什么。至于嫡妻解氏吗?朱高晸想了想,还是觉得应该跟嫡妻好好谈一谈了。


第218章 
  二皇子朱高晸和二皇子妃解氏谈什么?
  自然是谈了关于嫡子朱瞻仁的进学问题。
  在这一件事情上; 解氏是立场不坚定的。由得二皇子朱高晸拿捏与做主了; 于是; 继朱瞻礼进学后,朱瞻仁也是被亲爹塞进了南书房里读书去。
  永和三年。
  秋。
  刚入秋,燕京的皇宫内,出了一件事情。
  德妃病逝了。
  德妃李顺姬是高丽送来大周朝,专门为了跟皇家和亲的。这位宗女突然的病逝; 倒也是一桩的稀奇事情。
  元熙殿。
  福娘知道了这一起子事情后,也是奇怪的。
  “德妃娘娘过了六月,这一病不起的,如今说没了就没了。到也是可惜了。”白嬷嬷说了这话后; 瞧着福娘的神色有些怪异,忙劝道:“皇子妃不用在意了德妃娘娘的事儿,后宫有皇后娘娘做主呢。”
  “再则; 德妃娘娘是高丽的女子。这说明了,德妃娘娘福薄,不能多多侍候了圣上和皇后娘娘这等贵人。”白嬷嬷这劝话; 福娘听后,笑了笑,回道:“嬷嬷; 你且宽心; 我与德妃母没太深的交情。”
  “就如嬷嬷讲的,后宫的事儿,我哪能多管了。”
  福娘嘴里这般讲; 心里却是奇怪的。
  德妃身体一直不错,怎么说病了就病了,说没了就没了。
  瞧一瞧,父皇永和帝的后宫,也是不平静啊。
  这才选秀多久啊,一下子就没了三个后宫的嫔妃。
  啧啧,选透时,册封了七人,如今没了三人。真是的,接近一半的死亡率了。
  永和三年。
  秋。
  十月。
  今年推广的蕃薯是大丰收的季节。
  永和帝非常喜悦。
  当然,跟着种植了蕃薯的朝廷高官以及勋贵人家啊,只要搭上了这一班风的家族,全是欢喜的很呢。
  谁让蕃薯的收获太大呢。
  这等蕃薯神物当做粗粮放到市场上,与细粮之间的对换。那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好买卖,操作操作好了。
  百姓得实惠能吃蕃薯填饱了肚子,种植蕃薯的高官、勋贵人家得了钱财富贵。
  事实上就是蕃薯能煮、能蒸、能烤,能当菜吃,也能当粮吃。甜甜的味儿,在这个缺了糖的时代,这等味儿让百姓食之,也是觉得美味的。
  当然,最最主要的还是产量,产量高啊。
  至于保存。
  蕃薯储存在地窖中,可以吃到来年的夏天。
  蕃薯做成薯条,也是农家的过年零嘴儿,图个甜味儿喜庆。
  当然,若是还想保存得更久的话。那就是做成了蕃薯淀粉、蕃薯粉条,只要晒干不受潮,那就真是放个几年,拿出来照样可食用。
  在大朝会上,永和帝大喜。
  对着满满的收获,还有官员与勋贵们的吹捧,那等拍马屁的折子太多了。永和帝都是看腻了。当然,嘴上还是要批评两句的。
  可心里,永和帝非常受用。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种植蕃薯这事情,大有利可图。
  永和帝的皇位更稳当了。
  于是,永和帝大手一批,表示蕃薯这物不能谨谨的限于了燕京直管的顺天府。这能限于他这位帝王的眼皮子下。
  这还是要继续推广的。
  当然,还是原来的策略,不是忙碌的就上马,全天下推广了。
  大周朝开国不过三位皇帝。当然,永和帝不承认了宣惠帝。在官方的说法,就是开国才到第二位皇帝永和帝临朝治世。
  这等盛开之始。
  蕃薯这等神物就是没出现,那也是海内升平,和乐融融,民风纯朴,吏治清明的。
  总之,这等时候,蕃薯的推广,不能急,不能急。
  永和帝看得出来。
  这是官员和勋贵们有私心啊,想捂嘴蕃薯大加谋私利啊。
  不过,永和帝没追究了什么。
  这位帝王着想于天下。帝王很清楚,人皆有私心。所以,把蕃薯这一物暂时在上层的家族中种植推广,也是可以的。
  慢慢的由得天下百姓瞧着这蕃薯的好。然后,再是一步一步的朝下层推广。
  上行下效。
  这等效果虽然慢,却会非常的显著。
  为何?
  因为老百姓实在。没见到实际的利益前,你就是把蕃薯吹捧得上天了,没见着蕃薯的大收成,百姓他也不会信的。
  人误地一季,地误人一年。这老百姓的生活,就靠着地里的那点子收成。
  一季地误了,收获少了,那可是让老百姓饿肚皮的。
  永和帝自然治理过地方,所以,他宁可推广蕃薯慢了,这步子的基调也得稳了。稳步增长,在永和帝眼中,也是妥当的。
  万里山河,何其辽阔。
  治理天下,更是急不得。治大国若烹小鲜,细火慢熬,才能见真味。
  十月十日。
  天晴。
  朝食后,福娘照常去御花园散步。
  福娘散步时,遇上了来逛园子的三弟妹齐氏。齐氏的身边,还跟着两个挺了大肚子的女子。福娘粗粗扫了一眼。
  福娘妯娌二人见了平礼。
  在三弟妹身后的两名女子是恭敬的给福娘行了礼。
  “你等有孕在身,不必多礼了。”
  福娘也是怀孕的人,倒没为难了对方的意思。特别是这两名女子的身份,太明显了。哪怕见面少,福娘不认识了这两人。也猜测得出来啊,这两名女子就是三弟朱高孜的妾。
  “谢大皇子妃。”
  那两名女子谢过礼后,规距的站到了三皇子妃齐氏的身后。
  福娘这时候的目光是注意着三弟妹齐氏。
  “咦,今日怎么没见着三弟妹领了凤娘出来逛园子?”福娘可是清楚的,三弟妹齐氏到哪儿也是喜爱带了女儿朱凤娘的。至于三弟妹齐氏的嫡子朱瞻礼去南书房进学了。这会儿,小侄儿朱瞻礼还在读书呢。
  “凤娘那孩子这会儿在学女红,不乐意出来逛。我就顺了她的心意。”三皇子妃齐氏笑着回了一话道。
  “凤娘还这般小,就是开始学女红了?”福娘挺吃惊的。
  一个四岁的小娃娃就是拿针线,话说,容易扎着手吧?
  “她乐意,且随她吧。也不掬她学会什么,就是玩个乐趣。”三皇子妃齐氏淡然的说道:“她一个皇子的女儿,将来还能缺了绣娘不成?就是随意摆弄一下,寻个爱好。”
  “三弟妹你这话,倒是在理的。”
  福娘赞同了这话。
  皇家的皇嗣,哪会缺了侍候的人。
  寻个爱好当乐趣,就当是陶冶一下情操吧。
  妯娌二人说了小会儿的话,福娘告辞了。她每天逛园子的时间并不久,这般聊了小会儿家常,她也是准备回元熙殿了。
  福娘离开后。
  三皇子妃齐氏对身后的两名女子说道:“我记得,你们的产期是在下个月吧?”
  “回皇子妃的话,确是如此。”
  两名女子里,脸型比较温柔的那一位回了话。她穿着一件粉红的宫妆,倒是一个美人儿。至于另一位,穿着湖绿的宫妆,显得人是精神些。比起粉红宫妆的丽人,少了两分的娇柔。
  这两名三皇子的妾,粉红宫妆的丽人姓全,如今被人称一声全姨娘。
  另一位姓鲁,被人称一声鲁姨娘。
  “太医讲了,你们孕妇也是需要适量的活动。”
  “我盼着,你二人能给夫君誔下了健康的子嗣。放心吧,我且搁了话在这儿,你等若是平安的誔下了皇孙。到时候,我亲自去求了母妃,给你等一个庶妃的位置。等着皇孙去南书房进学了,一个侧妃的位置也不是没可能的。”
  三皇子妃齐氏的脸上还是淡然的神情,说出来的话,却是让全姨娘、鲁姨娘二人心潮澎湃啊。全姨娘、鲁姨娘什么出身?
  就是被人献给了三皇子的礼物。
  她二人能怀上了皇嗣,被纳进宫内,就是过了明路的身份。
  之前二人一直是踹踹不安的。就怕哪儿出了差子,惹了三皇子妃的不顺眼。如今听得三皇子妃给了一个美好的前程。
  如今三皇子妃齐氏开出来的价码,真够高的。
  要知道,二位姨娘目前还是侍妾的生份呢。更肖说,庶妃、侧妃呢。那等皇家玉碟上认可的身份,两位姨娘自然巴巴盼望着的。
  “谢皇子妃的恩典。妾等感激不尽。”
  “皇子妃的恩德,妾等永生永世不敢忘记。”
  两位姨娘这会儿,自然是恨不能赶紧捧好了三皇子妃齐氏的臭脚。总之,都是想得了三皇子妃齐氏的欢心。
  三皇子妃齐氏呢。
  听得两个姨娘的话后,就笑了。
  三皇子妃齐氏说道:“好了,时辰不早了,咱们也回元孜殿吧。你二人啊,目前的主要事儿,就是平平安安的生下皇嗣来。”
  有三皇子妃齐氏的话,全姨娘、鲁姨娘自然应了诺。
  于是,三皇子妃齐氏一行人,也就是回了元孜殿。
  元熙殿。
  福娘刚回了屋。
  她就是感觉到了小腹坠坠的。
  因为生了四胎的经验,福娘唤了嬷嬷,说道:“嬷嬷,我感觉我是要生了。去传了太医和产婆,应该备上的,都备上了。”
  这会儿,福娘精神头不错,还是有心情吩咐妥当了后续的事情。
  更甚者,她让厨房煮上了一碗鸡丝面。
  福娘准备吃得饱饱的,然后,平安的生下来腹中的孩子。


第219章 
  等朱瞻元、朱瞻亨、朱瞻利、朱瞻贞四兄弟从南书房告假; 回到元熙殿等待了亲娘生弟弟又或是妹妹时。
  彼时; 福娘刚刚吃完了一碗鸡丝面。
  于是; 四兄弟在院外等待着。
  福娘在产房内,这会儿,她却是觉得肚子里的孩子不闹腾了。然后,她没有要生孩子的感觉了。
  一时间,福娘好尴尬。
  倒是产婆确认了; 回话讲福娘这是要生了。
  只不过,好像肚子里的孩子不急啊。于是,福娘在白嬷嬷的搀扶下,又是在产房内慢慢的走动了起来。
  等着徐皇后到了元熙殿时。
  福娘生了。
  没错。
  徐皇后到了时; 就听到了婴儿的啼哭声。
  在产房内,产婆们正在收拾了一切。至于刚出生的小婴儿,也是收拾好后; 包裹得妥当了。奶嬷嬷就是抱着小小的婴儿,到了福娘的榻边。
  “恭喜大皇子妃,生了一位小郡主。”
  奶嬷嬷笑得跟一菊花一样的灿烂。
  福娘听后; 也是笑得开心。这一胎生得非常的顺利。这肚子里的这个小女儿,真是一个乖巧的。虽然,她似乎慢了半拍。
  但是; 福娘这一回没遭了一点儿的罪。顺利的就跟喝一盏茶一般; 她没啥感觉的孩子就是平平安安的誔生了。
  “太好了。”
  “这真是一个会心疼她娘的孩子。”
  福娘对白嬷嬷吩咐了话,道:“嬷嬷,记得元熙殿的所有人; 全是赏赐三个月的月例钱。”
  “给孩子接生的产婆,再加赏了。”
  福娘这时候精神头不错。
  白嬷嬷听了福娘的吩咐,自然是应诺了。
  “去外面报喜讯儿吧。”
  福娘又对白嬷嬷吩咐了话道。
  “诺。”
  白嬷嬷应承了。
  稍后。
  院外的廊道下。
  徐皇后,以及朱瞻元、朱瞻亨、朱瞻利、朱瞻贞四兄弟,这五位就是见到了奶嬷嬷专门报出来的小婴儿。
  “恭喜皇后娘娘,大皇子妃誔下了一位小郡主。”
  奶嬷嬷贺喜了话。徐皇后自然是小心接过了这个小皇孙女,还是仔细的打量了。尔后,笑得开心的道了赏赐一事。
  这等了赏,在场的人自然都是跟着恭喜了话。
  旁边的朱瞻元四兄弟,也是目光打量了新出生的小妹妹。
  “咦,大哥,你瞧瞧小妹妹,这出生就是长得漂亮。真不像四弟当初刚出下来时的那般丑啊。”朱瞻亨先是嚷嚷了话道。
  一听这话,朱瞻贞小盆友就是不高兴了。
  “二哥,你怎么能打击你亲弟弟呢?”朱瞻贞指了指自己的小脸蛋儿,说道:“我继承了爹娘最好的容貌优点。像极了皇祖父和皇祖母一般的出色,我这等相貌长大了,定然是堂堂的美男子。”
  朱瞻贞表示,二哥丑化他的话,绝对不容许继续下去的。
  “呵呵。”
  朱瞻亨对四弟冷笑两声。
  “好了,瞻贞,你二哥的话,也是实话。你刚生出时,确时挺丑的。可慢慢长大了,就是像皇祖父和爹一样英俊了。”朱瞻元这时候说了这话,然后,望了二弟朱瞻亨又道:“瞻亨,莫笑话四弟。”
  “你刚出生时,跟四弟一样丑。”朱瞻元望着二弟,给了一个你懂的眼神。
  “好汉不提当年丑。”朱瞻亨看懂了大哥的意思,就是上前搂住了四弟朱瞻贞笑,说道:“四弟,咱们兄弟如今都是英年俊才,就不提小时候的丑事了。”
  “三弟,你说二哥这等宽容大度的做风,是一个男子汉的心胸,是吧?”
  朱瞻亨把目光瞄向了旁边一直安静的三弟朱瞻利。
  “三哥。”
  朱瞻贞从二哥手下挣脱,他脱离了二哥的魔掌后,就是凑到了三哥身边。然后,跟三哥一起看小妹妹。
  “二哥,小妹妹长得真俊。”朱瞻利这个三皇孙回了似事而非的话。
  总之,朱瞻利不打算得罪了二哥,免得二哥把从四弟身上的目光转移了他身上。当然,更不会惹得四弟哇哇叫唤。
  “皇祖母,小妹妹长得真漂亮。”朱瞻元对着祖母笑道:“可惜爹还不归来。若不然,爹给妹妹取个名儿就好了。”
  “你爹不在,皇祖母在呢。”
  徐皇后笑了,她轻轻哄了怀中的小皇孙女,笑道:“既然是皇祖母的嫡亲孙女,就由皇祖母给取个小名儿吧。”
  “她是你爹娘的心肝宝贝,也是你们兄弟的嫡亲妹妹,莫不如就叫如意。一辈子盼她过得顺心如意、事事能吉祥如意。”
  徐皇后说了一个长辈对小孩儿最大的祝福。
  朱瞻元笑道:“如意、如意,真是好名字。爹娘知道了皇祖母给小妹妹取的名字,一定非常的开心。”
  当然,朱瞻元更清楚的是,小妹妹的名字由皇祖母取的。那么,皇祖父一定会更疼爱了这个妹妹的。
  想到这些,朱瞻元的目光深沉了起来。
  朱瞻元不会忘记了,前一世,他的皇祖母早早就去世了。
  可这一世,他的一些情报中,一直打探不到了皇祖母有什么病因?
  一些往事的查寻,也就是当年皇祖母在怀上了父亲时,似乎受过一回磨难。那么,皇祖母的早逝,与那有关吗?
  朱瞻元在皇宫的情报,更多的时候,还要受限于皇祖父的势力。
  哪怕知道了一些轨迹,可是朱瞻元就是查不到更多的东西。因为如此,朱瞻元也是挺苦恼的。
  在朱瞻元的眼中,皇祖母真是一个慈爱的祖母。
  他也是盼望着皇祖母长命百岁的。
  正因为如此,朱瞻元最近的心情有些低落了。病逝,病逝……
  这真是皇祖母去逝的原由吗?
  可如今瞧着皇祖母的身体是非常的健康啊。太医院请的平安脉,朱瞻元是看过了,也完全没有问题的。
  朱瞻元目前查不到问题,他只能默默的忍耐了。
  朱瞻元有时候都是怀疑,是不是前一世的一些事情已经改变了呢?
  永和三年,十月初十日。
  元熙殿的大皇子妃张氏誔下了一位皇孙女。然后,这个喜讯报到了朱高熙的身边时,他是欢喜坏了。
  彼时,朱高熙就是从衙门里翘班了。
  他要回了元熙殿,去瞧一瞧他刚出生的小闺女,以及看望了受累的妻子。
  等待朱高熙回了元熙殿时。
  福娘是睡着了。
  于是,朱高熙能看到的,就是围在了小闺女身边的四个儿子。
  朱高熙问了白嬷嬷,关于妻子福娘的情况。得知了这一胎小闺女的小闹腾,朱高熙那叫一个得意啊。
  他就觉得他闺女好,多心疼她娘啊。
  “备好吃食,等福娘醒了,赶紧送来。”
  朱高熙交待了话。
  “殿下放心,一切都妥当着,绝对不敢有半分怠慢了皇子妃和小郡主的。”白嬷嬷说了这话后,还是笑说道:“恭喜殿下。”
  “皇后娘娘给小郡主取了小名儿叫如意。”
  “圣上更是下了圣旨,册封了小郡主为宁国郡主。更是将顺天府下辖的宁国县封赏给了小郡主为食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