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珍居田园-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八月十五这天,珍儿带着虎子,早早的就赶到村头,等着坐牛车去城里。

  中秋节时,按习俗出了嫁的姑娘都会给娘家送节礼,为表重视,娘家都会杀鸡买肉招待姑奶奶跟姑爷,所以这天坐牛车的再也不是老少爷们,而是一个个仔细打扮过的大娘大婶们。

  看到珍儿坐牛车,那些大娘们明显也很有些吃惊。珍儿一一打了招呼。几人也都笑着回了。

  珍儿有心跟村里的人打成一片。也知道妇人之间的交往是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只可惜,她家连个长辈都没有,更何况是出门能说得上话的妇人了,所以她虽然在村里收了不少东西,帮村里人挣了不少钱,她们也乐意跟珍儿打交道,却也因年龄跟身份的差距说不上话,见了面也就是说话客气些。那几个大娘拉着珍儿夸了一会儿。就转过去说各家的姑娘跟姑爷了。

  这家的闺女又添了一个大胖小子得了婆家的欢喜,闺女过的如何滋润。

  那家的姑爷如何的有本事,会挣银子不说,还对媳妇好,每次来丈母娘家拿的节礼如何丰厚,等等。

  都是些家长里短的话,相互之间奉承的也有些夸张,珍儿见车上的大娘大婶都笑的眼角眉梢都是笑意,泛着红光的脸庞比平时要年轻个五六岁的,心里也突然跟着高兴起来。

  一路进了城。牛车上的笑声都没有停过,珍儿听的不过瘾。竟觉得这段路太短了。跟车上的大娘、大婶门道了别,又跟赶车的人道了谢,珍儿拉着虎子的手往铺子里走去。

  牛车继续往前走着,车上的妇人看着珍儿跟虎子两个小小的身影慢慢的消失在拥挤的人群中,其中一个妇人感慨道:“这小姑娘真不错,懂得感恩不说,还有礼貌,可是一点儿有钱人的张狂都没有。”

  另一个也跟着道:“谁说不是呢。大壮他娘站在大槐树下那么说她,你看人家一点儿也不跟那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妇人见识,这就是那戏文里说的肚子大能划船。”

  一车人都跟着笑起来。还是赶车的老汉城里村里常来往,也有些见识,笑道:“什么肚子大能划船?人家读书人说的是宰相肚里能撑船。”

  一车妇人又跟着笑起来,那个说错话的妇人也不怕羞,跟着点头道:“对,对,就是这个话,我就是要说这个话。”

  一车人都笑完了,其中一个妇人接着道:“唉,你说都是一样大的姑娘,怎么差别那么大?你看看这珍儿,一个小姑娘独自撑着家养着弟弟不说,现在还在城里买了铺子,还有这收蘑菇、收韭菜、收野味的,咱们那十里八乡有几个能做到这样的?那是比成年的汉子都强哩。”

  几个妇人听的点点头,又都赞了珍儿几句。

  赶车的人一路上也没怎么说话,也有些憋着慌,这会儿见他们说珍儿,就忍不住插话了,“那小姑娘不得了哟,把城里的恶霸都给打趴下了,人家知县家的公子还给她撑腰咧,恶霸没讨到便宜,还给她赔了礼,你说她是个寻常人么?”

  一席话说的几个妇人各个面露震惊,拉着赶车的老汉让他细说。老汉也乐得显摆,就把他道听途说的事儿又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让几个妇人震惊的人更狠了,心里惊诧的不得了。

  珍儿一路拉着虎子在街上走着。今儿是节,街上格外热闹些,人也比平时热闹些,一路走着实在太挤,珍儿想着也不赶时间,就拉着虎子慢慢走着,碰到感兴趣的小摊还会停下来看看。等到了铺子的时候,虎子一手拿着包干果,一手拿着糖葫芦,喜滋滋的舔着。

  集市上人多,铺子里的生意也相对好一些,珍儿去的时候,贯仲他们还在忙着。珍儿打了声招呼就去后院了,夏嬷嬷他们竟然也早早就来了,盼儿跟夏嬷嬷都在庖下里帮忙蒸包子,阿风哥在灶前烧火。

  珍儿忙过去道:“大娘、盼儿姐、阿风哥,你们今儿是客,怎么能让你们忙活呢?”

  夏嬷嬷手里的动作没停,对珍儿道:“什么客人不客人的,进了一家门咱们就是一家人,来了你们都在忙活着,我们仨坐堂屋里喝茶聊天,这像个什么样子。”

  盼儿最近跟着府里管事学做事,又有夏嬷嬷耳提面命着,以前风风火火的性子好了不少,见状也客气道:“你们忙着,我们也歇不住,一起说说话还亲近些。”

  他们都这么说了,珍儿也不跟他们矫情。后院里转了一圈没什么要她做的事,她就去前面铺子里看了看。这会儿人刚好走了一拨人。铺子里还挺清闲。珍儿见南星闲着。就拿了二两银子出来,让他去点心铺子买了两盒月饼。

  南星人小,腿也快,很快就买了回来。珍儿接过月饼,拎着就出门了,她把月饼一盒送到了景春堂,一盒送到了醉云楼。

  做生意不都是有来有往的嘛。

  杨掌柜跟醉云楼的大掌柜都很忙,珍儿也没打扰他们。把月饼交给伙计就赶回铺子了。

  晌午珍儿写了张纸贴在外面,告知客人今儿晌午铺子掌柜有事,不开业了。

  曹叶氏只会做些家常菜,平时待些客还没什么,不过盼儿的身份还有些特殊。她是从铺子里出嫁的,回门也是来的铺子里,想到牛车上那些妇人说起自家闺女跟姑爷那喜悦的样子,珍儿也想给盼儿做些脸面,就想着还是她自个掌勺吧。

  夏嬷嬷听说珍儿要自己掌勺,心里很有些担心。这要是她跟盼儿两个人。珍儿做成什么样,她们吃了都没问题。可这还夹着一个阿风,怎么说也是个姑爷,这要是做不好,丢了脸面可就不好了。夏嬷嬷心里怎么想怎么不放心,在堂屋也坐立不安的,后来实在是忍不住,抬脚就去了庖下。

  庖下里,珍儿脖子上搭着汗巾,手里的锅铲不停的翻炒着,额头上已经冒出了细细密密的汗。灶台前,曹叶氏在烧火,灶膛里的火光照的她脸上红彤彤的,她身上也出了汗。

  珍儿一边忙活,一边还跟曹叶氏说着闲话:“这秋老虎可真厉害,都这个时候了还这么热。”曹叶氏慈爱的看着珍儿,虽然不能说话,嘴里却也一直啊啊着附和着珍儿的话,头也一直点着。

  “叶姑姑,你的秋衣冬衣也要开始准备了,这天一变可就冷了。”珍儿说道:“我今儿买了两块布放在西厢房了,你回房就去看看,自个抽个空裁两身衣裳出来。”

  说着,珍儿肃声道:“姑姑可别又把布给贯仲他们兄弟了,他们的布料我也买了,上回给他们做衣裳的时候已经量过尺寸了,最近大伯娘已经在给他们几个赶工了。”

  曹叶氏笑着点点头,眼里却已含了泪水。

  夏嬷嬷走到庖下门口,正好听到她们这一段对话,在门口踌躇了一下,转身又回堂屋去了。

  盼儿见她娘一脸笑意的回来,只以为盼儿做的还成,就又认真的听着虎子跟南星两个小大人有童趣的谈话去了。

  菜一端上桌,不说盼儿,就是夏嬷嬷也吓了一跳。这些色香味俱全,而且做法还挺讲究的菜色,一看就知道不是乡下人待客用得上的。夏嬷嬷也就惊了一会儿,就敛了心神,打趣了珍儿两句,笑着入座。其他人看着,也都跟着入座。

  这一顿饭当然吃的是宾主尽欢了。方海还是一如既往的憨厚可爱,吃完了砸吧着嘴,他意犹未尽的道:“东家的手艺真好,要是天天能吃到就好了。”

  贯仲拍了他一掌,道:“说什么呢?东家是什么人,能天天下厨给你一个下人做吃食?以后说话动动脑子。”

  方海被训的缩了缩脖子,阿风他们忙打圆场。

  贯仲什么事儿都做的好,就是有的时候太较真。比如说自从他们得了新名字,他就不许方海、南星继续用阿三、阿四的名字,只要叫错了就训斥他们。再比如说,从签了卖身契,贯仲也不让方海、南星他们再以兄弟相称。夏嬷嬷跟毛氏都对他的做法赞赏有加,珍儿本来觉得他太较真,可毛氏一句无规矩不成方圆,珍儿就什么话都没说了。

  今儿过节,珍儿也不想他们过的不开心,劝解道:“想吃又什么难的,方海要是想学,我教你就是了。这样我们大伙想吃就都能吃到了,方海乐不乐意学?”

  方海高兴的直点头,“我学,我学,学会了我天天给东家做好吃的。”他憨厚的样子逗乐了一屋子的人,曹叶氏摸了摸他的头,笑道:“傻孩子!”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中秋节(下)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今晚的月光确实不怎么明亮,从云层里透出来的月光像蒙了一层面纱,朦朦胧胧的。

  即使是不太明亮的月光,也一点儿也不影响赏月人的心情跟兴致。

  吃了晚饭,叶白薇带着叶白芷、叶白芨还有珍儿几个小姑娘还在收拾桌碗、打扫堂屋,叶老爷子已经迫不及待的吩咐叶苏木把桌椅搬到院子里去了。

  虎子高兴的拉着叶老爷子的手,兴致勃勃的往园子里跑,手里还拿着一个小烟花。那是阿风送给他的,从上午拿到手就一直没舍得放开,一直心心念念着晚上要回来放给叶老爷子看。

  珍儿看到,忙道:“虎子,点礼花的时候要小心,拿香拿的远些,点燃了就赶紧跑。”然后对叶苏木道:“大哥,劳烦你看着点虎子,别让他吓到大嫂。”也别炸到手了。

  叶苏木懂她的意思,笑了笑道:“你放心,虎子知道分寸,我也会看着他的。”

  杜云的肚子已经很大了,坐在院子里的靠椅上。随着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她也越来越吃力,可是母性却一天比一天强。看着虎头虎脑,听话懂事的虎子,她心里不知道多喜欢多羡慕,每晚做梦都梦见她生了一个跟虎子一样白白胖胖的大小子。这会儿看虎子躲在叶老爷子身后,冒了个小头看着他姐,杜云是越看越喜欢,冲虎子绕绕手,道:“虎子。来到嫂子这儿来。”

  虎子也很喜欢说话很温柔的杜云。从叶老爷子身后跑出来。三步两步跑到杜云身边。他也知道杜云肚子里有个小弟弟,不能没有分寸的扑到她怀里去,站在椅子边,让杜云一抬手就能碰到他。

  杜云拉着虎子,看他笑得开心,忍不住捏了捏他的脸。

  毛氏跟孙氏端了柿子、香蕉、苹果,还有月饼、桂花糕、盐水花生这些吃食出来,正好看到杜云揽着虎子爱不释手的样子。两人笑了起来。

  “阿云,也别光顾着跟虎子说话,让他来吃点东西。等会儿他姐姐们出来了,就让苏木带着他放烟花去。”毛氏放下果盘,对杜云道。

  虎子听的眼睛亮了又亮,忍不住欢呼一声,挣开杜云的怀抱就蹭到叶苏木身边,跟着小尾巴似的跟着他。

  叶石韦卷了旱烟,坐到一边在慢慢抽着,见虎子眼巴巴的跟着叶苏木。叶苏木偏偏没事也在院子里逛圈子,就是不给虎子点香。让他急的不成,追在后面不停的叫大哥。他看着心里也跟着急起来。

  毛氏见虎子没找着门路,就好心提点道:“虎子,你去找你大嫂呀,跟嫂子说你放烟花给她看,你大哥肯定马上就给你点香了。”杜云被打趣的脸红了,地下头偷偷瞄了一眼叶苏木,见他的脸也红了,好在是天黑看不太清。

  虎子有些迟疑的看了看毛氏又看了看杜云,又看了看叶苏木,不太明白这是为什么。但是他知道大伯娘是不会骗他的,噔噔噔的又跑回杜云身边,高声说道:“大嫂,我放烟花给你看。”

  杜云本想为难一下他,但看到他亮晶晶的小眼睛,一下子心就软了,捏了捏他的脸颊道:“去吧,刚好我想看烟花。”

  虎子拿着烟花看着叶苏木,叶苏木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最后还是疼媳妇的心思占了上乘,结果虎子递过来的烟花,燃了香递给虎子,带他走到院子边上,仔细的给他讲了燃烟花要注意的事情,还示范了一下。

  虎子认真的听着,叶苏木放了一个他就学会了,照着点燃了烟花就捂着耳朵远远的跑开了。

  烟花炸开,到处都被映的亮堂堂的,虽然光亮短暂,可是那灿然却是让人看了难忘。

  珍儿他们在庖下里听到声响,手里还拿着洗碗的布子,一个个的都跑到庖下门口去看了。

  老爷子今儿兴致很好,看虎子放的这样好,还跟着喝彩,一下子让一屋子的人心里安定下来。

  今年叶石斜跟叶石燕两房的人都被赶了出去,毛氏他们一直担心叶老爷子受不了这个打击,心情会不好。早几天就吩咐珍儿,让虎子在老爷子身边多凑趣,让他高兴高兴。

  人老了,最喜欢的就是儿孙满堂,一家人挤在一起热热闹闹的。

  珍儿也担心叶老爷子经此打击会受不了,没想到老爷子恢复还挺快。这是一个乐观的老人。

  等把庖下收拾好了,珍儿他们都到院子里坐了,一家人热闹热闹的说着闲话,赏着月。

  虎子放了一会儿烟花就跑累了,有些恹恹的躺在孙氏的怀里,听她讲那些古老的传说。

  中秋节过完,珍儿还没从节日的气氛中缓过来,就面临着栽草莓苗的事儿。

  一大早叶白芷、叶路远跟二妞都赶来了。珍儿忙完了家里的事儿,就去后面帮着分苗。

  辰时三刻,前院就传来喊门的声音。

  草莓种在院子里,珍儿怕有人冒冒失失的上门撞破了,就把门给关上了,又吩咐了虎子去医庐跟着叶老爷子学认字。这会儿听到有人在外面,珍儿虽然疑惑,但还是去前面看看到底是谁来了。

  越往前走,声音也越清晰,珍儿一下子就听出来在外面的是方海,疑惑的开了门,门外站的果然是方海。

  看到珍儿,他有些手足无措,手无意识的蹭了蹭裤子,低声道:“东家,我回来帮忙种地了。”

  珍儿惊愕的看着他,又往他后面看了看,见就他一人回来,忙让开门,等进了屋才问道:“你怎么回来了?怎么不在铺子里多待些日子?”她昨儿留下他在铺子里,一来是想让他们兄弟聚聚,毕竟这是卖身后的第一个节日。二来,方海最近都在家里给她帮忙,跟贯仲跟南星分开了这么些天,他也应该想他们了。

  方海嗫喏了一会儿,才道:“东家种地,要人,我就回来了。”

  珍儿想他肯定是惦记着种草莓的事儿,才一路从城里走回来的。他这个点儿就到家了,应该是铺子里蒸出来第一屉包子,他就出城往回走了。

  “我没跟贯仲哥他们说草莓苗的事儿,我就说东家一个人在家里忙不过来,夏大娘跟贯仲就赶我回来了。”方海怕珍儿误会他,忙道。

  珍儿笑着道:“家里还真的忙不过来,方海哥不在家,我连猪圈都还没清呢。”

  知道自己回来有大用处,珍儿也没责怪他自作主张,方海高兴的跑去拿了大铁锹,道:“我去清猪圈,等情好了就去后院帮忙。”珍儿笑着点点头。

  叶路远看到方海也很高兴,这没人跟他一起栽苗浇水,他一个人明显有些赶不及。

  之后几天都是这样忙碌着,又忙了四天半,符合珍儿要求的草莓苗都种完了。剩下的都是些才发了苗,或者长的不健壮的,这样的苗珍儿也不敢随意挪动,就想着让它们长在那一小片儿园子里吧。

  沿着种好的地走了一圈又一圈,叶白芷跟叶路远都有些不满意。虽说也种了一亩多草莓苗,可是这种的也太稀了吧,两颗苗之间的距离再种两颗苗都不显挤。

  珍儿无奈的解释道:“我也想种满呀,可是咱们种子不够不是。”这里面长的比较好的就是草莓苗又发的幼茎长出的小苗了,她用种子虽然也种出来一些,可是长的太细小了,很不容易成活了。这也是把所有能种的种子都种上才有了这么点子苗。

  叶白芷恨恨的诅咒那个在山里放火的人。

  珍儿劝解道:“也别光想不好的事,你想,咱们种的这么开,等到明年发了新芽,也就不用在费心的挪走了嘛。”

  二妞也跟着劝解了半晌,叶白芷心里才慢慢好了些。不过,第二年卖草莓的时候,二妞知道草莓那么贵以后,每天在嘴边咒骂的人就变成她了,她可是最爱钱了的呀。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忙完了草莓苗的事儿,珍儿好好休息了一天,就开始琢磨熏肉的事儿了。

  她这答应醉云楼的大掌柜试试,这么些天都还没动作,也不知道大掌柜怪罪她没有。

  跟何猎户说让他收些受伤了的猎物时,何猎户很震惊,还劝了珍儿半晌,说是受伤了的猎物都活不了,收了就是赔钱。珍儿解释了半晌,他才明白珍儿的用意,按珍儿吩咐的开始办了。

  珍儿很满意他现在的态度,不仅是最近何大娘有所收敛,没在村里乱说什么话了,更重要的是他们收猎物的价格统一了,都是按她定的价来的,再也没发生克扣的想象了。这才是她最想看到的。

  熏肉的方子,珍儿自己就记得一个,就是她只知道方子,自己还没动手试过,还得尝试尝试。还有宰杀猎物也是一个麻烦,杀鸡珍儿敢,可是宰杀其他猎物珍儿觉得有些下不了手。好在家里现在有个帮手,方海之前当叫花子的时候什么事没做过,饿的狠了,有这样一个猎物放在他面前他都能眼睛泛绿光,哪里会怕了。

  有了方海帮忙宰杀猎物,照顾家禽,帮着烧火,珍儿少了很多后顾之忧,开始专心的熏肉。反复尝试了好几遍,珍儿才慢慢掌握了火候跟调料的量,熏出来的肉不管是色泽还是味道都是上上之选。

  送了些给叶老爷子他们尝尝,得到大伙的肯定以后,珍儿才带着熏肉去见醉云楼的大掌柜。

第二百一十四章 熏肉

 大厨仔细翻看了熏肉的色泽,尝了尝味道,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庖下的小管事一直注意着他的动作跟表情,见他露出享受的表情,忙问道:“怎么样?怎么样?味道行不行?”

  珍儿也盯着那大厨看,不过她不怎么担心,凭这个熏肉,要是还拿不下这个大厨,只能说这个大厨有问题。

  “王管事,这个熏肉,我不说跟咱们自己做的比,我就说在咱棘阳县那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厨满口赞赏。

  王管事有些不相信,半信半疑的夹了一筷子尝了尝,眼睛立马就瞪大了,怪不得大厨说不跟自家铺子里的比,这味道咱们庖下哪里比得上?

  “小东家,这熏肉真不错。”王管事也不拿乔,这事儿大掌柜都已经同意要给齐珍儿了,他一个小管事在其中什么绊子?再者说了,大掌柜说要是味道过得去就收下,可现在哪里是味道过得去呀。

  “小东家,小的平时歇息的屋子就在庖下不远,你要不先去里面坐坐,我去请我们大掌柜过来。”说着引着珍儿往外走。

  珍儿也知道这事到最后肯定是大掌柜拿主意的,顺着王管事的话去了拐角处他平时做事的屋子。王管事找了个婆子给珍儿送了茶水进去,招呼了一声,跑去庖下掂了装熏肉的盘子,一溜烟的去前面了。

  珍儿随意打量了一下屋子,看样子是为了这个小管事平时见人专门腾出来的一间屋,地方不大。东西也少。摆设更是谈不上摆设。珍儿看了看。就找了把椅子坐了下来,心里还在思索着交给贯仲办的事,这事儿要真跟她想的那样还好,要是不是,白芷姐不定得怎么伤心自责呢。

  大掌柜来的很快,寒暄了两句,大掌柜就跟珍儿开始商量熏肉的事情。

  “大掌柜,有个事我得跟你说一下。”珍儿道:“这个熏肉。我是打算以后在自家铺子里卖的。你是我的老客户,我也是想着把咱们这生意一直延续下去,所以我想你要是要这个熏肉,价钱我可以给你低一些。”

  大掌柜听了开始沉吟起来,这个熏肉味道是真的不错,就连他们专门从楚州府请来的厨子也做不出来这么皮烂肉嫩,表里一致的熏肉来。他本来想要是做的好,这个熏肉说不定也能成他们铺子里的招牌菜,棘阳县的头一份呢。

  “小东家,这个事。你看我们能不能商量商量。”大掌柜的道。

  珍儿眨了眨眼睛,问道:“怎么个商量法。大掌柜不妨直说。”

  大掌柜搓了搓手,道:“是这样,我想问问小东家,你这熏肉每次能做多少出来?”

  珍儿心里算了算,没敢说太多,只道:“我这也是才开始做熏肉,掌握的还不娴熟,所以现在一次做的还不多,不过也够你们酒楼供应的了。我这想在铺子里卖也只是有这个打算,到时候能不能供应的上还是个问题。我想着我有这个打算,先跟掌柜的说一声。”

  珍儿这么一说,大掌柜的脸上立马笑出了一朵菊花,冲后面的王管事道:“去上壶好茶来,我跟小东家有事要商量。”

  “哎,小的这就去。”王管事答应一声,飞快的往茶水间跑去。

  大掌柜跟珍儿重新落了座,就道:“小东家,不是我心大,我是真的很看重你们家这熏肉。我想着,咱们合作了这么久,大伙也都是实诚的人,我也不妨跟你直说,你们家这熏肉,味道是真的不错,我准备重点在咱们酒楼推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