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凤凰台_怀愫-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昭听了,脸上笑意更深:“善儿丁点大的时候,小手指头也翘得兰花似的。”一面说一面握了卫善的手指尖,见那指尖红红白白,指甲玉管也似,放到嘴边亲了一口,他何尝不知得赶紧有儿子,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却舍不得她辛苦。
低头吻她的唇角,嘬了蜜似的,舌头还想伸进去,又赶紧忍住了:“我再有两日得去永宁县一趟,同州十几个卫所都要走一回,怕得去十天半个月,你自己在家怕不怕?”
“这有什么好怕的,难道你不在,我就不能作威作福了。”卫善唇边噙着笑意,眉毛一挑,指了床边桌上那只象牙小盒。
秦昭早就瞧见,这些日子来走他路子的人有许多,官场上少不了这样的事儿,还有富户愿献家财投奔为奴,秦昭见怪不怪,反是这只宝石让他觉得有些新奇,善儿从小到大,便不把这些东西十分看在眼里。
经过见过有过的东西着实太多,卫家不必说,卫敬容那儿连年给她的,样样都是精品,她头上的簪子,襟边的坠领,哪一件不是精工细造的。也因着她见得多,便不会为利所动,替他应下什么不能办的事来。
秦昭捏了那颗宝石,掂在手里很有些沉,卫善得意洋洋笑起来,从他掌中捻起这颗宝石:“这个是常家送来的。”
秦昭知道常家,晋地几家大商贩,他才刚入晋地,这几家便连日在路上设宴,还请秦昭歇在别苑,这几家生意做得大了,互相都有联络,按着日子来排,没有上面打点,他们的生意做不成,自然要下大力气巴结秦昭。
越是这些行商人家,一家子的吃穿都系在生意上,鼻子便比谁都灵,秦昭卫善才刚入晋,进了晋州城,官员们都还在两边观望,潘家就已经先上门来,他们做的是草原生意,和游牧打交道,贩皮货起的家,京城里都有分号,每到秋日就是潘家皮货最热闹的时候。
不料常家竟也打起主意,走的还是卫善的路子,秦昭笑问:“常家这么舍得下血本是为了求什么?”几家各有所求,端看要的是什么。
“常夫人想要几个护卫护送,好走丝路。”卫善说完止不住的得意,下巴都要翘起来,秦昭和叶惟仁两个还不时通信,是为着什么,不过就是要知道些丝路上的事,叶惟仁是当使臣去的,高昌国仗着黄沙气候,还不定就能对大业臣服,通商可不一样。
秦昭一听果然笑了,瞌睡遇上了枕头,接着卫善又贴过去,伸出两根手指头:“常家还许了我两成的利,少是少了些,这些钱用来开采石场伐木场都好。”
秦昭眼底含着微光,望着卫善兴兴头头的模样,心底有些讶异,他还来不及跟她谈起往后的打算,她却已经先着手在办
秦昭在礼部呆了这些日子,又同工部又打过交道,修葺殿宇、建造战船,修建陵寝,不知要用去多少石料木料,晋地多山多林,高木巨树,未采伐的地方,矮些的树也有七八丈高,圈下地下开设林场,再经这些商人的手走货,自然就有钱粮能用作军费。
正元帝如此防备,他手上若不握一支重兵,便似那案板上待宰的鱼肉,只有他手上的筹码多了,方能安眠。本来正元帝定下这个藩地,就是预备着秦显即位之后,他能替秦显守住边关,既是边关重地,驻军卫所便比别处要多,北狄一旦合并,还要再起战事,只要有战事,就能练兵扩军。
秦昭打的这些主意,从未跟卫善细说,不意他虽未说,她却都懂,自己也惊讶起这份运气来,握了她的手:“咱们明儿去永寿寺书场,你想玩什么都去看一看。”
卫善一听就知道他说要走十天半个月是往少了说的,也知道自己眼下怀着身子,秦昭要走总不放心,装着高兴的样子:“好啊,这么些日子,我还没出过王府呢。”
知道秦昭再有两天就走,夜里便缩在他怀里,秦昭有一肚皮的腻人心思,却说不出口来,她虽不说想他要他快些回来的话,可却越贴越紧,缩在被子里不住撒娇。
闹得秦昭心猿意马,觉得吸一口气都是香甜的,当真清灯冷帐,只怕孤枕难眠,睡前还握着她的手指头:“明儿让沉香几个去摘些凤仙花,我给你染指甲。”卫善闷在被子里笑,把手环在他腰上,红着脸想,明儿怎么也要问问白姑姑,孕中可有什么法子叫他不必忍得这么苦。
第二日一早就爬起来,让沉香落琼开了衣裳箱子,既要去书场,便打扮得简单些,挑了一件浅金桃红色的纱衫,再简便也还是富贵模样,耳朵一串翠玉小葫芦,头上一对儿嵌米珠的葫芦金簪,当中嵌了两颗粉碧玺,又收拾起了荷包袋子。
去听书倒没什么新奇的,是跟秦昭逛街市才觉得有趣儿,催着秦昭换衣,她此时不能骑马只能坐车,两人做了在青绸小车里,慢慢悠悠去永寿寺。
都到了永寿寺寺门前,总要进去敬一柱香,拜拜菩萨,此时已经不算早,寺门前都是人,卫善坐在车里,听见外头吵吵闹闹的叫卖声,一条街上都是人,她略掀开帘子,就看见街市两边常家的商号。
秦昭既是微服而来,便不想惊动人,免得官员富户一涌而上,身边围着都人,反不能好好游览,小福子塞了点银子,知客僧便把他们迎到后边的小佛堂里。
得的钱多,这张嘴皮子便利索,何时建的寺,寺里又些什么有名的景致,说着便道:“咱们方丈便是五台山出家,接管了本寺的。”
卫善在大殿中敬了香,上一回她寺庙也是秦昭陪着,当日求的签一直塞在荷包里,许久没想起来了,到这会儿反想起来,那会儿求签的时候,哪里想到会有今天呢,可见命由自主,不随他人。
两人上了香,便往书场去,永寿寺建寺有百来年了,大夏虽道教昌盛,这一地也依旧建着佛寺,寺前两棵古槐树,便是建寺的那一年种下的,就在寺门前建了书场,原来是讲经用的,如今每逢经日讲一回,余下的日子都是说书人在讲各样短打书袍带书。
从两棵古槐树下十几张凳子砖石开始讲起,接着就在永寿寺边建起了书场,两层围楼,当中空着摆台,大戏台似的,书场里有十好几个说书人,一天轮着场子来,讲得好,得赏便多。
既有说书场,便有各家卖小食的,脖子里挂着大木盒,在书场里转悠着叫卖,晋城中有名的酒楼都有小二在这儿叫卖,卖得好的,嚷都不必嚷,走上一圈儿就卖空了。
茶博士在门前迎客,一看秦昭的模样,和身边跟着的人便知非富即贵,虽不是熟客也赶紧往楼上的齐楚阁儿里头领。
跟着又取了个薄木片儿来,秦昭随手递给卫善,上面写得密密麻麻,卫善伸手就点了十六碗,配套的各色杂果当茶食,再添上一壶茉莉双窨。
正面是食单,反面是书单,卫善看过一回,俱是她没听过的,下一折正是《天圣菩萨下生经》,那茶博士便道:“个个书场都要讲这一折,每日讲一回。”
这儿的人都是听惯了的,张口都能背下几句来,怪道这会儿书场里没人,原是知道这会儿讲的是这个,都出门打转去了。
刘刺史还真是想尽了办法传扬这部穿凿附会的佛经,秦昭卫善都没听过,倒想听一听,谁知那人张口说的却是《大业英雄志》,专捡了卫王那一段来说。
没一会儿茶博士举了个大托盘,里头摆了十六碗当茶点心,把托盘摆到桌上,躬身道:“这一折书是对面潘家二爷特意送给爷的。”
说是送给秦昭的,拍的却是卫善的马屁,这才过了一天不到,常家巴结上了晋王妃的事便传了出去,潘家连把女儿塞进王府的主意都想过了,却没想到走一走王妃的路子,这会儿赶紧扒上来。
秦昭微微一笑:“我们善儿,果然是要作威作福了。”
第235章 玉管
卫善且不知道潘家还打过这样的主意; 从曹夫人那儿听说过晋地三大帮,驼帮马帮和船帮,驼帮常家; 马帮便是潘家,船帮聂家,以这三家生意跑得最远; 资本也最雄厚。
潘家一看晋王来了晋地先往各个卫所跑,立时便投到门上来,晋王府每日要抬进几十台食盒; 里头一半儿是这三家送来的。
常家有个能干的常夫人,绕过晋王走通了晋王妃的路子,谈了什么价钱外头不知道; 可常家已经在预备着要再走丝路了,在晋地收了货,一路卖掉; 一来一回车马不空。
潘家这才知道找错了人; 劲儿使错了地方,今天一早潘家的下人给晋王府里送食盒去的时候,看见门上预备了车,知道这是要出门了; 赶紧回去报给主家。
乔装偶遇; 实则已经在书场里等了许久,往东街来也别旁的去处,打听着晋王妃在家中摆宴的时候叫了说书的先儿讲了一折《大业英雄志》; 听的就是卫王如何威风,这才使了钱,专点这一折,拍卫善的马屁。
这十六碗当茶的点心也是潘家办来的,各个酒楼里的细果点心都上了一份,各只碗的花色都不相同,干的湿的样样都有,干的有金丝党梅、香瓜杏脯、梨肉好郎君,湿的有冰雪糖荔枝、沙糖冷元子、荷田冰粉。因着在端阳节里,还有一小碟玲珑粽。
凑足了十六碗,红白黄绿样样精致,卫善只是来过眼瘾的,怕外头茶楼书场里的东西不干净,沉香落琼自家备下了香糖细果,有甜有咸,如今看送上来的东西倒也精细,便吃了个冷元子。
外头这样热,卫善又不敢饮酸梅汁,含了冷元子才觉得身上舒坦些,秦昭不许她立时咽下,替她倒了热茶:“多含一含,不凉了就吐出来也成。”
潘家的人都没进过晋王府,卫善一看秦昭的神情就知道潘家求的事他还没答应,对沉香点点头:“赏罢。”这是把潘家送吃食点书的事儿当作是潘家在讨赏,一句话就打发了。
秦昭觉着好笑,眼看着她是越来越威风了,那句作威作福的话倒不是虚言了,卫善说赏,他一个字也没多说,小福子自去发赏,潘家只要使点小钱,就能从茶博士的嘴里问出他们说了什么。
秦昭是有心如此,他办事要硬,卫善办事要软,双管齐下,免得叫人捏住了把柄,往后当真有什么事,就说是公主的脂粉钱,赵太后一年都有百万贯的体己,卫善这样有产业有田地的,就更不必说了。
卫善就当是给自个儿吃吃睡睡的日子找点乐子,这一折书听完,潘家今日的功夫也就做完了,且得等着明儿再献殷勤。
潘家一送东西,书场里其它雅间的客人便知道这里头坐的人是谁,送了几轮拜帖来,卫善觉着没趣,也已经出来了半日,干脆便回家去,还记着秦昭昨儿许诺要给她染指甲的:“咱们家去罢。”
出门就是为着让她高兴,看她这会儿没了兴致,便收拾东西回家去,也到了卫善要睡晌午觉的时候,她在车里就已经瞌睡起来,昨儿睡得晚,今日又起得早,让沉香垫上两个枕头,慢慢腾腾回了晋王府。
卫善的瞌睡只有一阵,这一阵过了,就又精神起来,秦昭往书房去办些事务,让沉香几个去园子里寻凤仙花,捣出红汁来,真要拿这个替她染指甲。
卫善乖乖坐在榻上等着他,伸头从窗户里看他出了院子,立即叫来了白姑姑。
白姑姑这两日可不清闲,结香从京城里带来的人,都归白姑姑管,她请绿歌替她写了张单子,除了每日要请的平安脉,连着十来日不重样的给卫善补汤水:“公主自来金贵,不比外头那些人生养,非得拿肥鸡大鸭子补身,吃得清淡些精致些也不妨碍。”
典膳听了白姑姑的调派,给卫善炖野鸡汤活鱼汤,人虽清减了,面色却好了起来,结香一看她脸色精神都好,赶紧报信给卫敬容,好让她不必忧心。
结香一来,先问了卫善的身子如何,跟着便到白姑姑的屋子里,赏了白姑姑两根圆头金簪,自己虽没出嫁,却已经是卫敬容身边的老人了,再有两年便不能叫结香姐姐,得叫结香姑姑,可说起这话来,依旧有些面红:“公主怀了身子,王爷同她可曾分房睡?”
白姑姑也自着急,年轻轻的小夫妻,好得似一个人,都诊了有孕来,也没能把两人分开,白姑姑倒是试探过一回,说公主肚里有一个,可防着王爷夜里翻身。
卫善浑不在意,秦昭睡觉才实规矩,又静又安稳,身上还有松针香,宁神静气,睡在他身边,比自己一个人睡都更安心些。
白姑姑没了法子,再看秦昭竟也不着急,半点儿没有要从房里挪出来的意思,公主更是想都没想过要给王爷添个人。
算一算怀胎十月,作月子一个月,怎么也得一年不能行房,公主是个尊贵人,同外头那些乡野村妇又不一样,这一胎这么贵重,可不能出半点岔子。
结香一问,白姑姑又叹又诉苦:“这话我是真没法儿说,公主若是怒起来,伤了身子,更不好了。”虽说怀了身子给丈夫添人都是寻常,便是公主之尊,也都一样。
前朝还有公主殴伤了驸马,打死了驸马姬妾的事儿,也一样要被人说上一句妒妇,都是百来年前的事儿了,文人作起妒妇诗来,也总要说这位公主来。
外头如今在传晋王爱重王妃,只怕再过些日子,等王妃的肚子大起来,还不给王爷添人,就得传晋王怕老婆了。
结香听了皱眉:“公主看着是个好性的,实则性子最犟不过,当真添了人,往后便不似如今这么恩爱了。”
她来的时候卫敬容便担心,齐王妃张口便抬起人来,说是给齐王开枝散叶,这回宫中选采女,一口气要了六个人,把延英殿里塞得满满当当的,知道晋王妃怀了身孕,齐王妃更是一肚子的酸水没地儿吐,笑盈盈的道:“母后倒该挑两个伶俐的人,也好侍候着善儿,替她分忧呢。”
卫敬容听了这话,看她一眼:“跟着她的人,都是侍候了她许多年的,最知道她的心意,再挑人脾气禀性都不知道,不如身边这几个侍候得好。”
杨宝盈一听,还以为卫善要拿自己贴身的丫头给秦昭当妾,想一想宫人也是清白人家的女儿选上来的,提起来当良媛良娣也是寻常,只是卫善竟蠢的把自己身边得力的人当妾,也是好日子过得太早,脑子都过得浆糊了。
当着杨宝盈的面,卫敬容不好说什么,可等她走了,卫敬容便叫来结香:“你去了好好看看,沉香几个总是帮着她的,昭儿这个孩子我很放心,就怕善儿心思太沉,若有什么,你且得劝一劝。”
结香过来一看,两人还似新婚那样,心里觉得不妥当,这才急着来问白姑姑,白姑姑也拿不出办法来,只得宽慰她:“结香姑娘也别着急,这事儿还得看王爷的意思,若是他想,便公主不给也自有人,若是他不想,给他添了人反而不好。”
这会儿卫善突然传她进屋,还下了帘子,招手把她叫到床边来,面上微微泛红,白姑姑心里转过念头,只等卫善开口。
卫善从枕头底下抽出一个锦盒来,这是她出嫁的时候,宫里的教导姑姑给她的,里头是一帧帧的画片,其中有两张是用手。
白姑姑一看她挑出来的那张画儿,面上还不敢露出惊色来,知道卫善怕羞,这会儿绝不能够笑她,缓缓说道:“这世间的法子千百样,这个也算一样。”
到底是怎么个法子,卫善实在没好意思问,既得了白姑姑这句话,绯红着一张脸,冲白姑姑点点头,依旧还端着架子:“你下去罢。”
白姑姑也不好再说给秦昭添个侍候丫头的事儿,这会儿不用,月份大了,肚皮鼓起来,总得要添一个,不给份位就是。
秦昭回来便看见卫善红扑扑一张脸,眼睛里含着水,又羞又有些高兴的样子,看一眼便有些吃不住,沉香送了花汁来,他亲手拿细刷子替她刷上,看她又羞又笑,翘着手指头等指甲干的模样。
好像心里揣着什么,偏偏不肯告诉他,秦昭心里这把火烧了又烧,打定主意今儿夜里不能饶过她,怎么也得搂在怀里好好摸一摸,便是他自己不能舒解,看她面似春水的模样,心里也觉得满足。
卫善染了指甲,手上抹了花膏,心里打着鼓,一直等到夜里,还想等他吹了灯,躺到身边再摸过去的,不意秦昭没有吹灯,他不吹灯,就是心里有旁的想头。
卫善缩在床里,等他过来,秦昭倾身吻住她,脱得只余下一条裤子,身上肌肉鼓胀胀的,卫善的手在鼓胀胀的胳膊上滑下去,舌头被他含着,时不时就要停下喘一声,手指尖不住往下滑,滑到他腰上,秦昭只觉得腰间一紧,就被她捏住了另一处胀鼓鼓的地方。
他抬起头来看她,卫善只知道握着,不知道该怎么动,试探着动了一下,秦昭急吸一口气,整个人都崩紧了,哑了声道:“握紧。”
第236章 马场
卫善试过才知道那画片上画得不尽不实; 白姑姑可没告诉她手腕这样酸; 两只胳膊都麻了都还未完; 伏在枕头上不肯起来。
秦昭忍了这几个月,头回尝着这个滋味; 替她染指甲的时候,可没想过这么一双染了丹蔻的手; 光是被她抚一下; 就差点儿跳动。
被子里湿乎乎的,既有香膏味儿又有汗水味儿; 闻着都叫人面红心跳; 卫善累得手指头都不想动了,两人密密实实贴在一处; 看她仰着下巴,眼睛里亮晶晶的在夜色里盯着他的脸,看他脸上欢喜纾解的神情。
灯早就熄了,屋子里什么声儿都没有,窗纱外隐隐透进月色来; 院子里栽了锦葵; 越是夜里越是香得浓,透过窗纱传进来,秦昭拍着她的背:“只要得空; 我必回来看你。”
秦昭要往永宁县去,这一走若是顺利也得六月底才回来,边关这几个小县; 都要起个好意头的名字,永宁县乐平县,名字都好,却是最不安宁的地方,年年秋冬春三季都有北狄突厥的散部来犯,名字便也只是寄望,连年都没太平过。
再不太平,也比大夏那会儿要好,大夏国力衰微,边关防军逃了一大半,余下的要么跟着一起造反,要么就抵御叛军,几十号人根本守不住,一看见关外烟尘四起,这些人便先逃了。
还是在李从仪的手底下过了几年安稳的日子,到了大业重建边关防御,百姓的日子便比原来好过得多,虽还有游骑来抢,也比原来要好,这些人常年受掠夺,日子只消好过一点,就又能再挨。
卫善搂着他的腰,含含混混道:“你走你的,若有事就交待给我。”趁着他不在,能办的事反而多了,譬如得收些商铺林园,他在的时候倒不能狮子大开口,等他走了,不论要什么都能说是卫善的主意,替他担去恶名。
“潘家必要来找你的,这些年他们也不光做了北狄的生意,给什么你就收什么,他们求的事儿,不要轻易答允。”潘家走的路也不近,突厥高丽,说是贩夏布和人参,夹带盐铁,这两样是绝不容许带出境的。
卫善用一双才刚叫他登了极乐的手抚着他的背,有一下没一下的轻轻挠着:“我知道啦。”看她闭了眼儿,气息越来越平和,秦昭便把潘家托人说项,说女儿生得美貌的事,给按下不提,真叫这小老虎知道了,还不知道要怎么发脾气挠人呢。
秦昭走之前,卫善还似上回送他去清江那样,给他预备了许多东西,好在晋州城去永宁县,比京城比清江要近得多,派人快马过去一天也就到了。
秦昭看她收拾了十来件夏衫,又是鞋子又是袜子,装满了只箱子,笑着摇摇头:“哪里用得了这许多东西,我是领兵去的,又不是去作月子。”
卫善一听作月子就想到了秦昱,掩口笑了起来,齐王在户部诸多挑剔,被这些官员的嘴一传,越是传越是难听,里头有那碎嘴的,便说齐王不是工干,譬如妇人受孩子,又受不得烟火气,又喝不了粗茶汤,秦昱头回办差就落下这样的名声,调了闲职,再想为自己正名可就难了。
秦昭这么打趣,卫善干脆拿让沉香取一块布来,替他裹了两件衣裳两双袜子,挑在他的剑上:“喏,你走罢。”嘴上虽这么说,心里却知道他去了边关不能摆排场,再怎么简便,这一箱衣裳总少不了,拍拍巴掌道:“先带这些,隔十日让王七给你些去。”
一拍手掌,便觉得手腕发酸,面上飞红,瞪他一眼,转身把预备着的药膏药丸都装进去,嘴里絮絮叨叨的:“小福子也没跟你出过宫,洗衣做饭只怕不成,还得挑个小厮跟着,最好是能再带上太医。”
秦昭把手上的书卷一搁,站起来走到卫善身边,从后头抱住她:“边陲日子过得苦,也比行军打仗的时候要好,我什么都不带,想把你给带上。”
几个丫头原在屋里忙碌,一听这话赶紧放下手里的东西,退到门外去,秦昭把下巴搁在卫善肩上,拿她当块蜜糖,想起夜里那双手来,就舍不得走,离得远了,还不如要如何想她。
两人坐到榻上,还没别离就先诉起离情来,卫善兴兴头头告诉他:“张太医说了,再有些日子,肚子里的孩子就会动了。”
秦昭两只手搭在她腹上,他驻军清江时,军营边便是民田,也有许多十四五岁便当了娘的,那会儿看只觉得寻常,轮到善儿,总觉得她都没长大,就要当娘了。
卫善整个身子靠在他身上,让秦昭给她揉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