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倾城-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剩下的蔗渣,则送到造纸作坊里,制成纸张。

    “这个法子好,厂子建在甘蔗种植的地方附近,便省下了不少运费,而且也保证了原材料的新鲜,纸厂又建在糖厂附近,更能充分利用那些蔗渣。”上官玄逸听了点了点头。

    种植甘蔗能给庄户人家提高收入,开作坊,又能为没有田地的百姓提供就业机会,百姓能赚到银子,日子便会逐渐好上来了。

    至于生产出来的糖,景睿也不担心销售,首先他家在全国各大州县都有超市,其次还可以卖往海外,正好这里离海口也近。

    “既然要开作坊,糖的品种便多做一点,可以做些沙糖,冰糖,红糖,方糖,赤沙糖,冰片糖,黑糖等。”

    “糖还有这么多种类?”上官玄逸看向晓儿不明所以。

    景睿看着晓儿,眼中满是崇拜:他就知道,他提出这个晓儿一定会有更好的提议。

    “当然!”晓儿有点兴奋,糖是生活必需品,虽然不算贵,但绝对是靠走量的生意,不担心没人买,这生意她非常感兴趣。

    “大哥,这作坊我来开,算上你一份子!”

    “你想开,你来开便行,不用算我一份,我其实也是忙不过来。”景睿听了这话直接找借口拒绝,不能凭白占自己妹妹的便宜啊!

    “我在这里的时间终究是短,这作坊终究是要靠大哥帮我看着的,你就别推辞了,大家还有什么其它想法吗?”晓儿不容景睿拒绝,果断转移话题。

    “我曾听你说过,若是朝廷能够将土地收为国有,然后统一分田到户,这样不仅能更好地调动百姓的生产积极性,而且也更加快能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我觉得分田到户这一政策可以在浈阳县试行。”

    浈阳县上一任县令无能,被人冒充了,那个假县令无恶不作,贪下了许多地主的田地,甚至将他们抄家灭族,因为这个原因,现在浈阳县有许多田地是无主的,都掌握在朝廷手中,朝廷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试行分田到户。

    上官玄逸听了这话沉吟了一下才开口道:“这事我都有想过,想要全国各地都实施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浈阳县现在情况特殊,的确可以这样偿试一下。”

    现在的国情是大多数的田地都是掌握在小部分富贵的人手中,这就是典型的圈地。

    老百姓家中能有一两亩田地的人已经算是好了,许多百姓都是靠租种地主家的田地过日子的。

    以前粮食产量低,老百姓即便家中有一两亩田地,也是不够一家人吃饱饭的。

    也是需要租种地主家的田地来过日子。

    但现在粮食产量提高了,家中有田地的人,就算是一家有六七口人,哪怕只有一两亩,也是不用担心饿死了。

    那些有几亩田地的,更是粮食多到吃不完,每年能卖不少粮食,甚至能用来粮食喂养家禽而靠多卖家禽来赚点银子。

    “大哥打算如何分?”晓儿的确提过一句,但她当时知道,这法子在这里不可行,但她没想到,她只是顺口提了一句,两人对这事都上心了。

    “按家中人口来分吧,每个人有二分田地。”

    “不错!每个人二分地,足够了,二皇兄对此有什么想法?”上官玄逸听了景睿的话点了点头。

    “这事我已经和贤王提起过,他说好,我觉得可行的便放手去做。”景睿听了上官玄逸的话,嘴角忍不住抽了抽,贤王能有什么想法,在自己出发前,便找上门,直接拜托自己多管管浈阳县,恨不得自己将全部事情都管了。

    不过对于知府来说,其实他更加想当的是浈阳县的县令,那个千疮百孔的地方比较有挑战。

    正因为如此,贤王拜托自己帮忙给浈阳县出谋划策,他也不会答应。

    晓儿看见景睿的表情,便猜到上官玄昊想当甩手掌柜。

    那人除了药草什么事都兴趣不大,早在有封地时,便拜托自己一定要帮他封地的百姓想个发家致富的法子。

    然后她便提出种植麒麟果,他听到后只说了一个字:“好。”

    然后便没有下文了,封地的实际情况也没有派人去调查过,不然浈阳县这么大一件事,他若是上心一点,又怎么会在他们去到才发现了!

    反正上官玄昊对于关于“医”字以外的东西,他都不感兴趣,能推则推。

    晓儿对此见惯不怪了。

    皇上对这个儿子也是恨铁不成钢!

    上官玄逸对这位皇兄也是无可奈何:“既然他没有意见,那你便放手去偿试吧。”

    “是。”景睿点了点头。

 第八百八十九章

    “我觉得既然田要分,旱地也要分一分,另外还要分宅基地。将宅基地统一规划出来,避免东建一家,西盖一屋的情况,这样也有利于整个县的规划建设。”晓儿又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其实最好想长远一点,将道路和水利等基本设施用地都规划出来,路或水利等基本设施还没修时,那些规划用地可以给百姓用,但一旦朝廷开始修建,便得提前通知百姓,而百姓也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条件的将土地归还。

    当然朝廷可以给予百姓一点赔偿,像是青苗费补偿之类的,但是这赔偿不是一定要给的,这可以视国库资金而定,因为那地一开始便是规划出来的基础设施用地,只是当时还没有修,与其荒着,倒不如给勤快一点的百姓,利用起来,改善一下生活。”

    晓儿是因为前世的征地赔款问题总是会闹出一点事情,才想到这种尽可能减少冲突和后患的法子来的。

    “可是设想的规划毕竟是设想的,有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真正修建的时候一定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阻碍的,到时候或者需要占用到已经分给百姓的农田或房屋,遇上这种情况怎么办?”景睿将潜在的问题提了出来。

    晓儿给了他一个赞赏的眼神,景睿一下子便问到点子上了。

    上官玄逸递给晓儿一杯茶水,让她润润嗓子,她说了那么长一串话,口该干了。

    晓儿自然而然的接过来一口便喝下了,每次讨论事情的时候,晓儿喝茶都是一口气喝完的,动作虽然豪爽,却不会让人觉得粗鲁,只会让人觉得她不矫情,不做作,为人不拘小节。

    晓儿喝完茶后继续开口道:“大哥说的这事在实际操作中是一定会遇到的,这个世界每一个计划,都是在实际操作中不断的修改而趋向完美的,所以关于朝廷因为修路或者其它什么的,占用百姓的土地,或者房屋时,需要怎样赔偿,都必须事先便制定好一个章程。”

    上官玄逸坐在一旁,静静的听着两兄妹在讨论,没有发表意见。

    他知道就算自己不说什么,他们两个也能找到完美的解决办法。

    “不仅是朝廷占用百姓土地时,怎样赔偿需要一个明确规定,其它人,像是一些商户需要占用到百姓的土地时,这赔偿问题也需要一个明确规定,而且这赔偿绝对要比朝廷的赔偿高。”景睿向来都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晓儿认同地点了点头:“没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朝廷占用百姓的土地,修建的也是基础设施,这本来就是为了方便百姓,利国利民的事,朝廷再给予百姓补偿,这是体率百姓。而其它人就以商人为例,他们占用百姓的土地,绝大多数都是为了谋取私利的,不能和朝廷这样他们给予百姓的赔偿自然得高一点。”

    上官玄逸认同地点了点头:“是应该这样,事情只要一开始便规划得越完善,越有条理,以后的麻烦才会小一点。”

    西月城和嶦耳岛,上官玄逸也打算偿试分田到户。

    嶦耳岛现在没有人,那么多地也不知道分给谁,想到这里,上官玄逸露出一抹苦笑。

    浈阳县开始试行分田到户的政策,三人又详细讨论了一下具体实施的办法。

    分田到户是真的好,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若是能将田地从官员和地主家中收回来,全国实行分田到户,每户按人口来计算得到田地的多少,那样百姓的日子将会更好。

    分田到户到底怎样分?

    举个例子说明一下:一个家庭,无论男女老少,甚至是刚出生的婴儿也包括在内,每个人都能分上二分田,一家户籍文书上有六口人的话,那便能分上一亩二分田。

    一亩二分田,一季能收获一千两百斤左右的粮食,一年两季那便能收获两千多斤粮食,交完税后,也剩下二千斤左右的粮食。

    也就是说这一家六口,每天能吃五斤半左右的粮食。

    浈阳县主要种水稻,那就拿大米来说,一斤米能有六到七碗米饭,一家六口(按四个大人两个小孩,大人吃两到三碗饭,小孩吃一碗饭来说)每顿只需要做两斤米便足够了,每顿两斤米也是往多里算了。

    因为一般来说,男人也许能吃三碗饭,女人一般吃两碗就够了,这还是在农忙时候,体力消耗得快,饭量才大。

    平时男人吃两碗,女人吃一碗就够饱了。再说也不是只吃米饭饱的,还需要吃菜啊,而且早上也不需吃饭,所以每人二分田,家中是一定能有存粮的!

    晓儿和景睿就能想到的情况都想了,然后又讨论了解决办法。

    上官玄逸见此点了点头:“就这么办吧!景睿兄弟可以先将奏节写好,寄回贤王府,让皇兄过目。”

    “好。”景睿毫不犹豫的应下了。

    “这可是大事,大哥一定要写得详尽点。”

    “放心,大哥会认真写的,还将晓儿的功劳也写进去。”景睿笑着开玩笑。

    “我的功劳这么大,大哥写三天都写不完!对了,今天我在虎子家看见了凉薯和葛根,这两样东西都可以加工成粉,大哥可以将如何将这两种东西加工成粉的方法公告出来,鼓励百姓多种植这两种作物,然后再加工成粉,卖出去。”

    “而且葛根粉它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补肾健脾、益胃安神、清心明目、润肠道便,防暑降温、养颜护肤、清除体内垃圾之功效,它对风火牙疼、咽喉肿痛、热咳、高热、头痛等有明显疗效的,这么好的东西,绝对应该开发出来。”

    “我就知道晓儿能随时随地的发掘出金子,这葛根我前两天也有偿过,不太爱吃,没想到它还是宝!”景睿感叹了一句。

    “至于沙葛,这可是个好东西,它和红薯一样,凉薯也是一种高产作物,亩产可达数千斤甚至万斤以上。这完全将凉薯作为一种主要的经济作物来栽种。”

    晓儿话落,两人都静下来了。

 第八百九十章

    沙葛就是凉薯,一样东西两种叫法,村里的人都叫凉薯。

    景睿忍住了想掏耳朵的冲动:“你说这凉薯亩产多少?”

    景睿怎么样也想不到这世上除了红薯还有沙葛能亩产几千斤甚至上万斤,这绝对是穷苦人家的福利。

    现在粮食产量高了,但是有些没有田的人依然吃不饱饭的,那些人就是靠吃红薯充饥的,但是红薯虽然产量高,却不能空腹吃的,空腹吃会有烧心的感觉。

    红薯就是平时吃多了也会经常打嗝。

    现在凉薯也能亩产上万斤,那么那些只有荒地的人也能种上一些凉薯来吃了。

    “大哥没有听错,的确是几千斤甚至能上万斤。这凉薯倒是个好东西,既能生吃,也能熟吃,很清甜,而且多汁,生吃就像水果一样,熟吃也是一道美味的菜,凉薯块根耐贮藏,可以调节冬季的蔬菜供应。

    还有因为凉薯的老熟块根淀粉含量较高,能提制淀粉和加工成凉薯粉,凉薯粉能存放的比较久一点,它可以做主食,这样和红薯一起吃就不用担心烧心了。”

    “凉薯粉容易做吗?”若是容易做,就将凉薯粉的法子公布出去,让百胜自己种凉薯,然后自己做成凉薯粉。

    以前朝廷便将红薯粉的做法公布出去了,现在许多杂货铺,面铺都有红薯粉条和红薯粉卖,价钱不高,但是许多人都爱买来吃,冬天的时候一碗酸辣薯粉下去,整个人都暖和了。

    “不难,和红薯粉差不多,只是因为凉薯比红薯多汁,所以出粉量要比红薯少一点。”晓儿摇了摇头,粉条的制作方法都是大同小异的。

    景睿听了点了点头:“这是一定的,只是这样的话大概许多百胜都舍不得拿来做粉了。”

    平白少了那么多东西,谁乐意啊!老百胜最是爱惜粮食了,只希望多,不希望少。

    “不舍得也得舍得,耐贮存不等于不会坏掉,做成粉总比放着坏掉了好。”上官玄逸淡淡地开口道。

    “那也是。”景睿知道凉薯能亩产近万斤,整个人都轻松了,现在只要研究出怎样种凉薯让它亩产万斤,然后再将这法子公布出去就行了。

    “大哥,你得请我下馆子,吃一顿好的,我可是给你发现了这么好一个政绩。”

    晓儿相信只要将凉薯种出来,再办一个凉薯粉作坊,那样便能为许多百姓提供就业机会,也能让一些百胜依靠卖凉薯来赚银子,就算是一文钱两斤来收购凉薯,一亩地能产一万斤,那样一亩地也能赚五两银子了,而凉薯种上五个月收获是最好的,早收影响产量,迟收也不好。五个月一次收获,一年可以种两季。也就是说若是有一亩旱地的家庭,一年便能靠凉薯赚上十两银子。

    而且凉薯种下去后,只要定时打理一下便行,像是浇水,施肥,除草。整枝,搭架,打顶等这些活计只要早晚去做便行,完全不影响外出打工,这样只要是勤快的人家,就一定能将日子过起来。

    许多穷苦百姓也是由卖红薯给红薯作坊,然后又在作坊里打工,将家里的日子过起来的。

    只是现在大量种植红薯的人越多越多,供过于求,导致一年比一年便宜,所以种红薯的收入也比前两年少了。

    不过有些聪明的百姓倒是知道用红薯,做成红薯饼,拔丝红薯,烤红薯,红薯干等拿到城里的大街上去卖,倒也赚了不少银子。

    总之就是一句话:只要你肯动脑子,又勤快,一定不会饿死的。

    这个世界有人种土豆,靠卖土豆赚一点钱。

    这个世界有人种土豆,然后将土豆加工成薯条和薯片来赚更多的钱。

    这说明什么,说明:收入=劳动+技术+智力

    有效的劳动,技术和智力这三样东西,每多付出一点,便能多一点收入。

    “这有什么难的!你想吃多少顿都行。你要是乐意,大哥天天带你下馆子,直到你老了走不动为止。”

    “不用了。”上官玄逸听了这话直接拒绝了,他的女人,什么时候需要他养了,天天带丫头去下馆子,直到她走不动为止的人应该是自己!

    晓儿瞪了一眼这个扯后腿的:“大哥愿意出银子带我去下馆子,你为什么拒绝啊!这样还能给家里省点伙食费呢!”

    上官玄逸:“。。。。。。”

    景睿听了这话故作伤心地看了一眼晓儿:“果然是女生外向啊!”

    上官玄逸听了这话可不高兴了:“这不叫女生外向,这叫夫妻一体!你赶紧娶媳妇吧,别什么都不懂的!这世上至亲是夫妻,懂不!”

    成亲前总是妨碍他们夫妻亲热,成亲后连自己的媳妇都想帮着养,哼,他又不是养不起!

    景睿听了这话也不高兴了“至亲至疏夫妻,你可少说了两个字!再说就算晓儿嫁给你了,也是我的亲妹妹,身上流着和我一样的血,当然是我这个大哥亲了!”

    “没有至疏,只有至亲!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丫头在娘家是外人了!”

    晓儿看着两个幼稚的男人在争论自己和谁更亲”,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实在懒得再理会他们,让他们自己争吵下去吧。

    晓儿直接站了起来往外走。

    上官玄逸见晓儿站了起来,忙跟着站了起来:“丫头去哪?”

    “你们太吵了,我去躲个清净!”晓儿毫不客气道。

    景睿听了这话瞪了上官玄逸一眼:“都怪你,小气吧啦的!”害自己的妹妹都嫌弃自己聒噪了。

    上官玄逸冷眼也没有给他一个,直接用行动证明谁才是至亲:“丫头,我们回房吧,忙了一天,今晚早点睡。”

    晓儿又怎么会看不明白上官玄逸那点小心思,幼稚,她没有理会他,回头对景睿道:“大哥,你今日落水救人,又忙了一天,也早点休息。”

    “好,你也早点休息。”景睿听了这话满脸笑容的答应,然后挑衅的看了上官玄逸一眼,才站了起来,心满意足的回自己的房间了。

    妹妹还是很关心他这个大哥的!

    “幼稚!”上官玄逸吐出两个字。

    “你不也一样!”晓儿听了这话别了他一眼。

    上官玄逸摸了就摸鼻子。

 第八百九十一章

    第二日,天气大晴,所有乌云都远去,仿佛前几天的乌云密布从来都没有出现过。

    晓儿相信昨天晚上虎子爹已经将他们商议的事告诉村民了,村民想了一晚应该决定好如何做了。

    不过他们也不急,总得给村民到村长那里说出自己想法的时间。

    于是两人起床后,在空间里完成每天练武的功课,然后又和景睿一起吃过早饭,才往虎子所在的村子去。

    今天他们不用再租马车了,赵勇一早起来,已经去衙门将景睿的马车驾过来了。

    三人坐上自己家的马车,一路总算不那么颠簸了。

    来到村子,已经快到吃午饭的时间了。

    晓儿带了一点肉和菜,依然打算在虎子家吃午饭。

    实在是吃过午饭再出门,太阳太大了。

    晓儿身上有冰魄不觉得热,但是她发现昨天下午上官玄逸和景睿后背的衣服都湿了,虽然衣服颜色深不太明显,但她还是看见了。

    他们的马车一拐下村道,赵勇便看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孩,一边往村子里跑一边高声道:“来了!他们来了!”

    很快村里的人听到男孩的声音都跑了出来。

    晓儿和景睿的马车在虎子家门外停了下来后,马车前前后后围满了村民,不过他们只是围着,也不敢说话,他们不知道怎样开口,怕一开口,说话不中听便得罪贵人了。

    晓儿和上官玄逸相互看了一眼:“看来是我们来迟了,村民早就等得迫不及待了。”

    “这很正常,没有人愿意错过发家致富的机会。”

    晓儿猜得不错,这些村民昨天收到消息后兴奋得彻夜难眠,有些人更是等不及第二天天亮,当天便摸黑走到村长家里表示自己愿意种这金果子!

    村长接待这些村民接待到差不多子时,后来实在是困得不行才赶大家走,让他们明天早上再来。

    可是第二天,天还没大亮,村长感觉自己刚睡着,窗外便传来村民的叫喊声,村长气得差点骂娘。

    村民是在院子外拍门没有人应,便来到屋子外的窗户边上叫人。

    上官玄逸掀开马车帘子,率先跳下马车,然后转过身,伸出双手打算抱晓儿下马车。

    昨天被虎子,取笑,现在又万众瞩目,晓儿就算是脸皮比城墙还厚,也不好意思被他抱着下马车了。

    “我自己下去,上官大哥扶着我便行。”晓儿伸出手握住了上官玄逸的双手,跳下马车。

    上官玄逸知道晓儿是害羞了,倒也没有坚持要抱她,免得她不好意思。

    景睿跟在晓儿身后跳下马车,似笑非笑地看了晓儿一眼,打趣道:“终于长大了?”

    面对景睿的打趣,晓儿可没有不好意思,她毫不客气的怼回去:“我没长大,你别忘了你也大我不多啊!你若是妒忌,我让上官大哥下次抱你下马车吧!”

    “不抱!我只抱你。”上官玄逸果断拒绝了,不是什么人他都乐意抱的。

    景睿想象一下上官玄逸抱自己下马车的情景,忍不住一阵恶寒:“可别!他愿意抱,我也不稀罕!”

    晓儿想到那画面也忍不住笑了。

    这时,虎子爹拄着拐杖走了出来了:“上官公子,沈公子,少夫人,你们来了,快进屋里吧,乡亲父老可盼着你们很久了。”

    “久等了!”景睿微笑着客气道。

    晓儿也笑着回了一句:“我还担心来得太早,大家还没商量好。”

    上官玄逸却是没有说话。

    “怎么会,这可是好事,大家高兴得整晚睡不着,一早就盼着你们过来,好将这事定下来。”虎子爹担心晓儿他们觉得村民这样围在马车旁太失礼,特意解释了一下。

    晓儿看了一眼村里的人,大家都有点局促不安,想说话又不敢说的样子,晓儿微微一笑,语气亲和:

    “我还担心村民信不过我这个外乡人,不愿意种麒麟果呢!现在见大家都乐意种,我便放心了,大家有什么问题想问的都可以问我们,大家沟通好了,才能合作愉快。”

    “对啊,各位父老乡亲,别看少夫人年纪小,懂得可多了,而且人很好相处,大家快点问问吧。”

    晓儿长得漂亮,声音甜美软糯,这样一笑,让人如沐春风,或者是被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