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倾城-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知道就不赚那五十两银子了!现在马车毁了,还要赔上一百两,这是将家都拖累了。

    果然做人真的不能太贪心,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小失大!

    方婉萍听了这话黑着脸嫌弃的看了他身上的衣着一眼,一身黑色棉布衣衫已经洗得发白,虽然没有补丁,但是一看就知道是个穷的,不过穷是他的事,关自己何事?所以这银子是一定要赔的:“看大夫的银子你要出,那一百两你也要赔!”

    “啥?”怎么越说赔得越多了!这是倾家荡产的节奏啊!

    老车夫有点心急:“姑娘,我就算将自己卖了也没有那么多银子赔给你啊!”

    “那是你的事,与我何干?行了你先回城去找到我爹娘让他们派马车过来接我吧!我给你三天的时间去凑银子,到时候你将银子拿到花园酒店还给我便行了!”

    老车夫还想说什么,自己的马车害她受伤了,赔偿医药费,他觉得是应该的,可是为什么还要赔偿一百两!

    这姑娘还是同知的女儿呢!怎么能坑自己的银子?!

    方婉萍却不想再和他说话了,便道:“你再说一句,我这伤拖下去也不知道会不会更重,到时候你要赔的银子更多了!”

    老车夫听了这话,果断的闭嘴不敢再多说了,这当官的都不是好的,还难为将狼抓了,以后的日子便太平了!谁知道抓了狼,引了一只老虎过来!

    他默默的转身,驾着自己的破马车离开了。

    小玲不放心道:“小姐,他会不会畏罪潜逃,一走了之啊?”

    方婉萍嘴角抽了抽:“畏罪潜逃不是这样用的,不懂就不要乱用!一走了之?哼,谅他也不敢!”

    那个车夫一直在讨论赔偿的问题,而且也没有找各种借口推卸责任,可见是一个好欺负的,方婉萍相信他不会自己跑掉的。

    再说为了不赔银子,离乡背井可不划算。

    小玲点了点头,她也觉得车夫不是那种人。

    “扶我到那边那棵树下的石头坐着。”方婉萍指了指路边的一棵榕树开口道。

    现在是正午时候,太阳正是一天中最猛的时候,虽然已经是初秋,但是方婉萍是一晒便黑的人,所以她不敢在太阳底下待太久。

    “小姐你的脚可以走了吗?”

    “刚开始跌倒时是很痛,现在没那么痛了,而且只有一只脚不能走,另一只脚只是擦伤了一点。”

    小玲听了这话便过去扶她了,只是可怜那车夫,就这样便被骗了一百两。

    ……

    晓儿他们的马车又走了一段时间,便到达了一个镇子。

    这个镇子有一处地方地势低洼,常闹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着百姓的生活,就是水稻也不好耕种和收割。

    晓儿说建造桑基鱼塘最好在地势低洼的地方,景睿特意向衙门的捕快打探出来这么一个地方。

    而这里正好是一名新提拔上来的捕头的村子,所以今天他便带着他们过来了。

    几人下了马车,捕头便带着他们来到了一处平坦的田野,初秋的田里,一眼看去都是一片隐隐约约透着点黄的绿色。

    “今年雨季不算长,所以这一季庄稼长得还算不错。”捕头解释道。

    这里的地势太低,天上下下来的雨水大多数都是往这里流的,所以导致这里的水田长年都是有水的状态。

    今年雨季不长,而且河堤没有破堤,这里的庄稼没有被洪水泡坏,可以说是丰收之年了,但是并不是每年都是这么幸运的,丰收的年份少,失收的年份多。

    “这些水田,想养鱼水又不够深,种粮食又不高产,就算是往田里下肥料,肥料都能被水冲走,村民对此都颇为头痛。”

    晓儿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就算是种水稻,水稻也有一段时期是不需要太多水的。

    特别是收获的季节,田地最好是干爽的,脚踩上去田地的表面是硬的,这样才方便人们收割。

    “这里挺适合建桑基鱼塘的,把低洼的土地挖深为鱼塘,饲养淡水鱼;将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形成塘基,这样汛期时既可以减轻水患,百姓又可以靠卖鱼和自己比卖桑蚕丝赚银子,一举两得。”

    “不知道村民愿不愿意出售这些水田?”朱颜看向捕头。

    捕头听了这话摇了摇头:“这不好说,因为就算这田地出产不好,但是起码每年都是有希望的,如果将田地卖了,银子用光了,以后拿什么来养活自己?”

    所以一般来说,有田地的人家,不到万不得已都是不会卖田卖地的!

    因为有田有地,就代表了有希望。

    朱颜可以理解没有特殊情况,村民都不会卖田,可是若是村民不卖,就算这里适舌建造桑基鱼塘,对她来说也没有用啊!

    晓儿听了朱颜的话便道:“为什么一定要买田呢!你可以租百姓的田每亩按租金多少或者粮食多少来给租金也行!又或者直接将桑基鱼塘的技术提供给他们,然后签订合作文书,到时候你再收购他们养出来的鱼和蚕丝啊!”

    升平县已经准备试行分田到户了,未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或者更远的未来,全国都会实行分田到户也说不定,买田?谁知道会不会哪天便被朝廷低价收购回去了。

    现在粮食的产量高了许多地方,粮价每年都在减。再过几年,慢慢的粮食一定会变成除了蔬菜外最不值钱的吃食,毕竟蔬菜的生长期短,这是无法一起比较的。

    粮食不值钱,吃又吃不完,卖又赚不了多少银子,甚至不会像以前那样那么多人买,毕竟许多有一两亩地百姓,种出来的粮食也够一家子人吃食了,不用再买。

    这样的话那些原本每年靠卖粮食赚不少银子的地主自然便不乐意再种田了,没银子赚,手中握有那么多田,每年积压那么多粮食在手,或者忍着心痛低价出售,或者烂在手中,他们怎么会乐意!

 第九百一十三章

    晓儿猜测到了那个时候地主便愿意抛售手中的田地了,那样朝廷再将土地收回来,归为国有,然后分田到户给百姓,每年按亩收取公粮,确保国家粮仓满满便行。

    “租?”朱颜沉思了一下,觉得晓儿说的法子可行,若是直接向百姓收购蚕丝,那样的话她还省心一些,起码不用再去找人种桑养蚕养鱼。

    朱老爷想了想也觉得可行,反正女儿只是想做丝绸的生意,不是想养蚕。

    “如果百姓愿意种桑养蚕,我也可以直接收购蚕丝。”朱颜和朱老爷相视一眼,两人都没有意见后,朱颜开口道。

    “你收蚕丝我收鱼吧!”晓儿可以让村民在渔塘多养一些鲮鱼,她可以做豆豉鲮鱼!这东西很香很好下饭,而且作为直接吃用的食物,保质期又比较长。

    “捕头,可以带我们到村长家吗?我们想找村民谈谈。”

    “当然可以,只是这一片水田不仅仅是我们村的,还有黄姓,谭姓,雷姓,何姓等几个村的村民的。我们村一共只有二十多亩田而已。”

    对于农村来说,每个村的村民大多数都是同姓的,而且大多数同姓的村民都是有着或多或少的血缘关系的,通常一个村只有几户是外姓人。

    当然先祖多是逃难而来到某处,扎根为家,而形成的村落,姓别就会比较杂,而杂姓多的村子团结性比不上同姓的村子。

    “这样啊,那里正呢,这几个村是归同一个里正管吗?”晓儿问道。

    “是的,我带你们去找里正吧!里正一般住在镇上。”

    晓儿点了点头。

    于是几人上马的上马,上马车的上马车,继续往镇子上赶去。

    至于等在路边的方婉萍,是又渴又饿,看着道路的两头,望眼欲穿。

    来到镇上里正家,捕头敲响了里正家的大门,里面传来了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谁啊?”

    “林叔,是我啊,黄峰。”

    “是你啊!你这只大黄蜂飞来干嘛?镇上最近很太平啊!不会又发生什么大事了吧?哪个官员又被抄家了?不会是新来的知府大人应付不来这个烂摊子吧?”里正正在院子里的木棉树下晒太阳,睡午觉,听到熟悉的声音,他才从竹制的躺椅上,慢慢的坐直了身子,慢慢的站了起来,慢慢的往大门外走去,一边走去开门一边喋喋不休地道。

    前段时间,不少官员被抄家,真是有人大快人心,有人担惊受怕,到处都是一片热闹的。

    捕头听了这话面露尴尬,他忍不住大声道:“林叔,知府大人有事来找你呢!快开门啊!”

    知、府、大、人有事来找自己?!当里正大人慢悠悠的脑袋反应过来捕头说的这话是什么意思时,他咻一声,迅速跑到大门外将门打开。

    糟糕了,刚才自己嘴巴怎么这么欠抽呢!

    大门打开后,里正人都还没看清,便直接弯腰行了一礼:“见过知府大人!”

    捕头尴尬的让开了身子:“林叔,知府大人在这里。”

    里正抬起头看了一眼捕头,恨不得一巴掌拍在他的头上,他刚才行礼,这臭小子挡在知府大人的面前干嘛!

    朱颜低下了头,偷偷的笑了。

    这个里正有点可爱。

    景睿面无表情的看着他。

    里正一时摸不透景睿的想法,于是又弯腰向景睿行礼,景睿却伸手虚扶了一下:“不必多礼。”

    里正见景睿这一反应,心中暗暗猜测,这样看来这新来的知府大人不像是生气了!

    毕竟伸手虚扶,可是表示对行礼的人敬重。

    里正大人有点摸不透景睿听了刚才的话究竟有没有生气了!他赶紧请他们进去。

    几人进了屋后,晓儿看见干净的小院里,有一棵高大的木棉树,木棉树下有一张石桌,石桌上面摆了一套茶具和一碟点心吃食。

    石桌旁边还有一张躺椅,躺椅上随意放着一张薄被,显示着主人刚才还在躺椅上睡觉。

    “抱歉,打扰您老人家午睡了。”晓儿见此便道。

    上了年纪的人,晚上都睡不好,而且早上还会很早起来,所以一般都会在白天打瞌睡。

    “不打扰,不打扰!我正闲得发慌呢,你们来得正好!快进屋里坐坐坐!”

    晓儿听了这话嘴角抽了抽:作为一名里正,说自己闲得发慌真的好吗?

    里正这官虽然少,但也是最接近老百姓,为老百姓办最多事的官,何来有时间闲得发慌?

    “不用了,天气晴好,咱们就在院子里坐坐便行。”景睿摇头拒绝了。

    石桌旁还摆放了几张石椅,现在的气温坐在院子里正好。

    于是晓儿几人在石桌旁坐了下来。

    里正给几人上好茶,然后和捕头站在一边不敢坐。

    景睿见状便道:“两位不必拘礼,都坐下来说话吧!”

    里正和捕头相互看了一眼,同时摇了摇头:“多谢知府大人赐座,我们站着便行了。”

    “坐吧,我不习惯仰着头看着别人说话。”

    里正和捕头听了这话又相互看了一眼,捕头点了点头,里正才惴惴不安的坐了下来。

    这都和知府大人平起平坐了,这不合规矩啊!

    新来的知府大人,是不是太平易近人了一点?

    里正大人偷偷看了一眼景睿,大概是因为年纪太小,不怒自威的气势还没培养出来,才会显得平易近人吧!

    只是知府大人还带上女眷来自己家,这是想干什么?

    若是衙门里的事,这应该不会带女眷过来啊。

    景睿不管理正心里是怎么样想的,他看了一眼捕头:“黄捕头,大概的事情你也清楚,你给里正说一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里正听了这话看向捕头,如果不是好事,他应该会提醒自己的。

    捕头知道里正的担忧,直接道:“知府大人这次过来找林叔是有一件好事要关照父老乡亲。”

    里正大人听子这话,彻底安心下来了:“这下乡亲们有福了,不知道是什么好事?”

    “知府大人带来的朱姑娘他们想将村里那些水田改成桑基鱼塘,想劳烦里正帮忙问问村里的人的意见。”捕头简单说了一下。

 第九百一十四章

    “桑基鱼塘是什么意思?”里正听了这话有点不明白。

    鱼塘他明白是养鱼的水塘,可是桑基他就不明白什么是桑基。

    晓儿听了便简单的解释了一下什么叫桑基鱼塘,还有这一套生态循环的好处。

    “妙!妙!妙!简直太妙了!这是谁想到的法子!我们怎么就想不到呢!”里正听了晓儿的话忍不住叠声赞美:“那样的话,以后一亩田,既能收获蚕丝,又能卖鱼!这真是一举两得!”

    朱颜微笑着点了点头:“对,就是这样。本来我们是打算将那两百多亩的水田买下来自已种植的,可是村民们应该舍不得出售吧!如果只有一些人出售,一些人不出售,那水田东一块,西一块的,也不方便管理,所以便想请里正问问几个村的村民,愿不愿意建造桑基鱼塘?”

    “这有什么不乐意的!肯定乐意至极!那些水田多数时候都是三年中只有一年才会丰收一次,平常连勉强温饱都没有!这样还不乐意,还想怎么样?”里正大声回道。

    如果要村民将田都卖了,他们不乐意,里正可以理解,毕竟卖了,这种水田卖的价格也不高,那银子也不够重新买一亩田回来。

    虽然田是烂田,能不能丰衣足食得看老天爷赏不赏脸,但好歹每年都不至颗粒无收对吧!

    其实对于田地,这里的老百姓就像对待孩子一样,虽然这孩子不听话,不聪明,没有什么成就或本事,但做爹娘的依然舍不得不要他。

    “那这件事便劳烦里正帮忙问一问村民的意见。”晓儿笑着道。

    “对,麻烦里正伯伯了。”朱颜也点道。

    “没问题,这事包在我身上。就是不知道村民养出来的蚕丝和鱼价格怎样算?”

    朱颜听了这话便道:“鲜茧的收购价每斤为30文到40文不等,这得看鲜茧的质量而定。干茧的收购价格为每斤80文到90文不等!一斤真丝则是三百六十文到四百文不等。价格区间是这个,到时候都是看质量来定价。我现在说的是桑蚕丝价格,不是柞蚕丝的价格。”

    鲜茧最低价都去到30文,这个价格已经不低了,可以说是很高的价格。

    里正听了这话很高兴,他家族中也有人养过蚕,所以大概能知道鲜茧的产量:“一亩成林桑一年可养4季蚕,每季养2到3张种,每张可产鲜茧80斤左右。那一年是能赚多少银子?让我算算。”

    “按30文一斤鲜茧,每年养4季,每季2张种来算,可以赚19。2两。”晓儿迅速说出了最少能赚的银子数,她有些意外这里居然能一年养四季蚕!这里的气候环境真的非常适合养蚕。

    里正听了还没来及高兴,便是一惊,他颇为意外的看了晓儿一眼,这么快便算出来了?!

    朱颜也是刚刚才算出来,她以为自己在算术方面已经够有天赋的了,没想到有人比自己还快。

    朱老爷也颇为惊讶的看了晓儿一眼:后生可畏,望尘莫及啊!

    上官玄逸和景睿习以为常。

    “不过桑基鱼塘和传统的种桑养蚕不能比。桑基鱼塘是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这是相辅相成的。

    桑树只是在垫高的塘基上种,以六基四塘的标准建造桑基鱼塘,虽然桑树的种植面积少了,但是每棵桑树桑叶的出产量反而会增加,而且我会提供一些优质桑树种和蚕种给大家,那些桑树产叶量更高,吐丝量更大。”

    里正听了这话眼睛一亮,好的种子培育出来的东西,那收获可是事半功倍的!

    看看朝廷提供的那些超级水稻,超级小麦,红薯,土豆,棉花,……等种子便知道了!哪一个种出来的东西,那产量不是以前的两三倍的?!

    因为这些良种,这几年不知饱了多少人,暖了多少人!

    他去年曾遇到一个南宫国的商人,他都忍不住感叹,为何生来不是闵泽人!

    对了,听说这些种子都是升平侯,也就是知府大人一家人研究出来的!

    这知府大人能来他们这里当知府,真的是老天爷赏脸啊!

    也不知道这位知府大人能为这里的百姓带来怎样的好日子,想到这里里正用非常热切的目光看着景睿。

    景睿被他看得都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以为脸上有东西了。

    “不知里正什么时候能问过村民,给我们答复?”朱颜出言打断了里正的目光。

    里正看向朱颜,想了想便道:“后天吧!”

    将田改造成桑基鱼塘,不种粮食养鱼养蚕,里正估计会有一些食古不化的村民不会同意的,不过没有关系,凭他三寸不烂之舌,一天之内一定能说服他们的!

    “那好,后天我们再过来一趟。”

    “既然是桑基鱼塘,既养鱼又养蚕,那鱼呢?你们收吗?”

    “收,可以将水塘挖深一点,多养一点鲮鱼。鲮鱼可以和草鱼,鲫鱼一起混养。”

    “鲮鱼?长长的,一条只有两根手指那样大的那种鲮鱼吗?”里正伸出了三个手指比了比,发现宽了,又收起一个手指,只伸出两个手指。

    晓儿看了一眼点了点头:“对,最好是只有一两到二两重左右的鲮鱼。”

    太大的鲮鱼不容易将骨头炸酥脆。

    “这种鲮鱼河里很多的,村里的小孩经常钓到,鱼刺很多,许多人都不太爱吃的啊!

    鱼刺多小孩子吃很容易便被鱼刺卡住喉咙,又不会咳出来,太危险了,所以大家都不爱吃。

    有小孩钓到这种鱼都是直接用水煮熟了,油盐也不放,只用来喂猫和喂狗的。”

    晓儿对此还真不知道,鲮鱼做成豆豉鲮鱼,味道很好,很下饭,而且连骨头也能吃!所以不存在会卡鱼刺的问题。

    也有**不多的哺乳期妇女,将煎得两边金黄的鱼,熬成奶白色的鱼汤,喝了很下奶。

    “那你们这里鲮鱼卖多少钱一斤?”

    “没有人卖,一文钱一斤也不会有人去买!没有肉吃,买回去吃骨头吗?”

    晓儿:“……”

 第九百一十五章

    这鱼居然一文钱一斤都没人买?将鲮鱼煎了,晒干,然后放上酱油,姜丝,豆豉,蒸一蒸,就很香很好吃,晓儿觉得这里的人错过一道美味了。

    “一个月后,我将会大量收购一到二两重的鲮鱼,两文一斤!以后桑基鱼塘里的鱼我也照市价收购。”

    “姑娘真的要收购鲮鱼?不怕多骨吗?”

    “不怕。”晓儿摇了摇头,这么小的鱼,骨也可以咬碎的。

    “若是少夫人要收购这种鱼,一文钱一斤卖给你便行了。”这种鱼河里有许多,根本就不需要养。

    “好,有多少收多少,到时候我不但要收鱼,还要招工,就是招帮忙杀鱼的女工。不过这事不急,一个月后再说。”晓儿开口道。

    作坊都还没有建好,自然得等作坊建好后再开始收购。

    事情讨论好后,晓儿几人便告辞了,毕竟回城里也需要很长的时间,现在回去,到城里时天应该开始黑下来了,刚好吃晚饭。

    中午他们几人的午餐都是吃干粮度过的。

    为了赶在天黑前回到城里,赵勇将马车赶得飞快。

    而在半路滚下马车的方婉萍待在路边等了大半天,又饿又累。

    她心里将老车夫咀咒千遍万遍才听见马车由远及近的声音。

    方婉萍和小玲均忍不住用期盼的目光看着路的转弯处。

    老车夫骑着他那辆没有车厢的马车,身后还跟着一辆崭新的马车,一辆半新不旧的马车姗姗来迟了!

    马车刚停下,方夫人便迫不及待的跳下了马车:“婉萍,婉萍,我的宝贝女儿,你怎么样了?”

    看见方夫人,方婉萍忍不住委屈的流泪了:“娘亲,我肚子好饿,有点心吃吗?”

    这一天真的太倒霉了,先是从马车上掉下,受了伤,然后又在路边等了半天,一整天颗粒未进,饿都快饿死了!

    方夫人:“……”

    怎么画风不对呢!不应该是说“娘亲,我的脚很痛啊”的吗?

    方大人请了大夫下马车:“大夫快帮我的女儿看看她脚。”

    方夫人回过神来点了点头:“对,大夫,快给我的女儿看看。”

    耽搁了这么久,若是落下病根了怎么办?有哪个世家公子愿意娶一个有腿疾的姑娘来做当家主母的?

    大夫赶紧走了过去,蹲了下来:“方姑娘,冒犯了。”

    大夫说完这话,伸出手轻轻按在方婉萍的腿上,检查她有没有骨折和脱臼。

    “痛吗?”大夫一边按一边问道。

    方婉萍摇了摇头欲哭无泪,能不能先让她吃上东西啊!她真的又饿又渴啊!长到这么大,方婉萍是第一次偿到饥饿的感觉,哪里受得了啊!

    “娘亲,有吃的吗?我好饿啊!我一早起来到现在滴水未进。”

    大夫手下的动作僵了僵:这姑娘真的是车夫所说的受了重伤?这个时候不担心自己的双腿,反而要找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