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有表哥我傲娇-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慎之解释道,“乾清宫和坤宁宫我吩咐了要重新修葺,这段时间我们住这里。”
  他一说,苏文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这是不喜欢住别人住过的宫殿。
  宫殿门前站满了公公宫女,苏文一下车,他们便齐声行礼,称呼苏文为皇后娘娘。
  苏文偏头看叶慎之一眼,抿唇一笑,淡定的让他们起身。
  马车行得慢,又是下午才出发的,等苏文坐到永安宫里的时候天都快要黑了。
  怀着身孕易累,用过晚膳,洗漱后苏文就早早的爬上了床,而我们新上任的皇帝,第一次没有熬夜看奏折,而是也跟着上了床。
  终于没有了旁人,把玩着叶慎之的手掌,苏文好奇的问他回京之后的事。
  周豫不好对付,而且解决了周豫,后面还有宁郡王,以及周谨等老皇帝的孙子,叶慎之要想名正言顺的坐上皇位不会容易。
  叶慎之垂首,对上苏文圆溜溜的,写满了好奇的双眼。
  “想知道?”
  苏文咬唇狂点头,问谁都不如问他来得清楚。
  “那让我打回来,”,叶慎之低了头,在苏文嘴边轻声诱哄道,“打回来了我就告诉你。”
  苏文微愣,旋即明白他是在说他离开开善寺的前一个夜晚发生的事,蹙眉:这么记仇?
  苏文眨眨眼,天真又懵懂的看着叶慎之,软软道,“表哥你在说什么,我听不懂。”
  “没关系,我懂就行。”
  苏文:……
  奈何好奇心太强大,苏文最后还是用两巴掌换来了叶慎之回京后的一系列事情经过。
  只是究竟是打了两巴掌还是捏了两把,这就有待考量了。
  作者有话要说:  *^_^*


第169章 
  按制; 皇帝驾崩后,唯有下一任皇帝才有资格来办理老皇帝丧礼事宜,便是皇后也没有资格插手; 因此; 在老皇帝丧礼之前,下一任皇帝虽未登基; 可已有皇帝之实; 差的也不过就是一个登基大典了。
  虽没有登基大殿,可要想成为名正言顺的下一任皇帝,一样需得由百官承认。
  丧钟在昨夜里传来了; 除开昨夜连夜进宫的几位皇帝心腹; 其余朝中数十位大臣也都在天亮的时候被传进宫中; 确认下一任皇帝人选。
  乾清宫中,皇后满脸哀恸的坐着; 宗室的人与朝中重臣一起站在下首,目光在周豫; 宁郡王,以及周谨身上转来转去。
  周豫满脸哀容,眼眶通红; 强忍伤心的将昨天晚上一事的经过讲了一遍。
  自皇帝病重; 他两位儿子以及最大的孙子周谨都会来给皇帝伺疾; 昨夜,恰巧就轮到了周豫。
  半夜时,皇帝忽然醒了; 像是身体大好一般说他饿了,让御膳房传了许多的膳食。
  他见事不对,一边吩咐人让去拿膳食一边让人传太医与告知皇后娘娘。事情果然如他猜想那般,一切都是回光返照,膳食还没送来,皇帝就又倒下了,太医救治无法,最后笔都拿不起,只能口述遗诏。
  遗诏中便是要立周豫为下一任皇帝。
  而唯一能证明这一番说辞的人就是皇后娘娘与太医,而太医的话不足为信。
  昨夜,在皇帝的心腹面前,皇后娘娘将遗诏的事已经说了一遍,证实了这件事,所以皇帝的心腹才会暂时相信周豫的说辞,可其他重臣并没有听到这句话。
  “皇后娘娘可否再说一遍?”,几位阁老中年纪最大的徐阁老对皇后躬身请求道。
  边太师看了眼周豫,对皇后拱了拱手,“还请娘娘再说一次,也好让臣等将事情弄个清楚。”
  昨夜被赶出去的宁郡王也来了,见这几个在朝中颇有话语权的老头追问事情,他也道,“事情究竟如何,还请母后讲清楚,”,顿了顿,他意味深长的看了眼周豫,“朝中大臣们都在这儿,母后也不必有什么顾虑。”
  闻言,周豫脸色当即阴了下来,这是明着说他威胁皇后了。
  “母后,既然众位大臣都还心有疑虑,您就再说一遍吧。”,周豫心中冷笑,转头对皇后躬身道,“也别让二哥误会儿臣。”
  皇后悲泣着抬头,看过众人,又回头望了望那个空着的,属于皇帝的首位,悲从中来,刚开口竟一股气没上来,身子一软就晕了过去。
  旁边的宫女连忙扶住皇后,忙叫太医,一时乱做一团。
  皇帝才刚去,皇后再有个什么,大周根基都要不稳了。
  太医很快来了,心惊胆战的给皇后把了脉,然后对着众位朝中大臣们道,“皇后娘娘伤心过渡才晕厥了过去,且娘娘身子弱,此番打击下再受不得刺激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受不得刺激岂不是短时间内不能去询问这个遗诏的事。
  资格最老的徐阁老问道,“皇后娘娘可醒了?”
  太医摇头,“刚刚给娘娘做了安神的针灸,可能要多睡会了。”
  周豫眼神闪了闪,怀疑皇后的晕厥是故意的,为的就是不再这些朝中重臣面前再说一遍遗诏。
  “母后伤心过度,还请各位不要多打扰于她了,关于遗诏的事,昨夜母后已经对阴尚书等人口述过了,若徐阁老与边太师还有疑虑,不如问问阴尚书等人,他们都是清楚的。”,周豫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道。
  边太师冷着脸坐到一旁的椅子上,“此等关于国家命运的大事,且能如此儿戏,皇后娘娘晕了不要紧,老臣愿意在这儿等着皇后娘娘醒来,事情究竟如何,我等只听皇后娘娘的。”
  “边太师,你这就过份了,”,一直没说话的另外一位吴阁老道,“皇后娘娘昨夜已经传达了先帝旨意,您如此纠缠不休,可是怀疑遗诏真假?”
  朝中阁老人数有五位之多,这位吴阁老年纪最轻,是安王宁王势力瓦解后被老皇帝提携起来的。
  边太师嘲讽的冷笑,不置一言。
  徐阁老喟叹一口,“吴生不必着急,边太师也是为了大周天下着想,何况也不差皇后娘娘睡的这点时间,等娘娘醒来,再让我等听一遍,事情也能更加清晰明了,新帝也更名正言顺不是。”
  阴尚书上前一步,“我等昨夜虽听了娘娘的话,但还有许多如边太师,徐阁老等因为年纪大,昨晚没有赶来的人没有听到,理应再劳烦皇后娘娘一次。”
  周豫瞳孔微缩,袖中的手紧握成权,这个阴尚书是吏部尚书,是阴磊的爹,让他昨夜进宫就是为了让他先听一次,好堵住某些人的口,不想还是这么油盐不进。
  殿内一片寂静,下一任皇帝无法确认,连先行皇帝的丧礼都无法进行。
  “叶世子可回来了?”,安静中,有人问道。
  “还没到。”,这是边太师在回答。
  皇帝驾崩,叶慎之不可能不回来,还没到,但也快了。
  低着头的周豫脸色越发阴鸷,叶慎之回来后只怕越发不好对付。
  借口更衣,周豫出了内殿,不经意的看向不远处廊下的一位公公,转身,往隐蔽处走去。
  “王爷?”,公公趁人不注意,跟在了周豫后面。
  “皇后不用留着了,用老二的名义。”,周豫声音冰冷。留着还容易出事,死了一了百了,说过的话也就不能被推翻了。
  “是。”
  周豫回去的时候发现叶慎之已经到了。
  眼神微敛,周豫对他拱了拱手,“以后还要劳烦大哥了。不知荣珍和俊儿可还好,父皇去了,我派人去把他们接回来吧。”
  叶慎之抬了抬眼睑,淡声回道,“他们很好。”,言罢,他走到了边太师身边坐下,两人低语着,让人一看就知道叶慎之很周豫不是在一条线上的。
  “怎么没见到皇上身边的总管公公,暗卫统领等人?”,过了会,众人都以为叶慎之也在等着皇后娘娘醒来的时候他突然开口了。
  总管公公就是皇帝的影子,皇帝在哪他就在哪。而暗卫统领,更是皇帝安全的保障,可现在这两人都没有看过,其他人好似之前也全都忽略了这点,叶慎之一提起,其他人也是一惊。
  “对啊,怎么没有看到总管公公?”
  “暗卫统领这时候不可能有任务吧,怎么也不见他?”
  ……
  这些朝中大臣此刻就像是市井妇人,小声交谈着心中的疑惑。
  议论了一会儿,众人等着叶慎之再提问。
  昨夜是周豫在宫中,这种事情自然是找他,可是叶慎之说了这么一句后就不再说话了,老神自在的和他老师边太师坐着,偏周豫也对这个问题不不予回应。
  气氛怪异,在坐的都沉默着,等着有人来把这层纸戳破。
  坤宁宫,一个小丫鬟端着一碗汤药进了皇后的寝殿,躬着身,低着头的立在床边。
  大宫女低声唤醒皇后,“娘娘,该吃药了。”
  这是太医开的安神药方。
  皇后蹙了蹙眉,她没病喝什么药,抬头就要递眼色给心腹宫女,让她倒了这碗药,却一眼看到了端着药的小宫女在偷偷的抬头看她,目光闪烁。
  “你是谁?”,皇后冷声质问。
  大宫女看一眼端药的宫女,回道,“娘娘,她是茶水间的小宫女。”
  皇后冷面看着这个宫女,腿打着颤,一看胆子就不大。
  “来人,将她绑了。”
  啪!
  药碗碎落在地,小宫女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磕头求饶,“娘娘饶命。”
  皇后冷笑道,“呵,还没判你罪呢就让本宫饶命,看来真有问题了。”
  有公公进来将求饶的小宫女拖了下去。
  大宫女忧心忡忡:“是代王动的手?”
  “不是他还有谁?”,皇后起身,坐在妆奁台前,镜子里面的女人纵使保养得宜,面部上的皱纹也很明显。
  皇帝成婚晚,她和皇帝有年龄差,别人都说年纪大的会疼人,可是她一点也没有感觉到。
  少女时期梦想着的夫妻恩爱早在这一日比一日冷的坤宁宫消失殆尽,唯一支持着她在这深宫挣扎的便是她的亲人了。
  这皇位留给宁郡王和代王,她未必得得了好,若是卖叶慎之一个人情,凭他的性情,保她娘家一家无忧不成问题,甚至后辈的未来都会比现在好。
  她最开始觉得叶慎之一定会有谋反的心,现在有周谨在,就不一定了,但叶慎之的朝廷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
  “可娘娘您不是已经为他说了假话吗,他还要怎样?”,宫女忿忿道。
  “或许是因为有人回来了。”,皇后对镜一笑,慈祥温和,“让人去传叶世子过来见本宫。”
  大宫女一喜,能和代王相抗衡的除开叶世子还有哪个,可随即又担忧道,“能把消息传出去吗?”
  “放心吧,这么多人看着,周豫还不敢将本宫□□起来。”
  大宫女应下,转头吩咐坤宁宫的大太监亲自去请叶慎之。
  大太监照皇后的吩咐,光明正大的找到了叶慎之,在众位朝中重臣的注视下请了叶慎之前往坤宁宫。
  皇后醒了,却只见叶慎之一人。
  众人心头一跳,目光有意无意的看向脸色阴沉的周豫。
  昨夜之事,怕是另有隐情。
  “三弟,看来不仅是咱们父皇,连母后也是信任叶慎之多过我们两个。”,宁郡王似笑非笑的望着周豫。
  周豫不置一言,冷冷的看着他,转身出去。
  几位朝臣看向一直都很淡定,相比于他两个叔叔,表现得无欲无求的周谨。叶慎之对上周豫,叶慎之明显胜算更大,那么和叶慎之一起的周谨登位的可能就更大了。
  周谨在这些朝中重臣心中的形象不错,和周豫一比,不少中立派的臣子觉得周谨当皇帝可能还更好一些。
  叶慎之离开没多久,刚才来请叶慎之的那个公公就又来了,这次是来传其他人了乾清宫的。
  他们在平时处理事物的外廷宫殿,出来一看,皇宫内的侍卫明显比上午多了不少。
  “公公,请问叶世子可去了?”
  “叶世子护送着皇后娘娘已经赶往乾清宫了。”
  众人听着,脚下的步子都不由自主的加快了。
  一盏茶后,乾清宫前殿内坐满了人。
  “咦,代王爷呢?”
  作者有话要说:  #^_^#


第170章 
  约两柱香的时间后; 周豫出现在了乾清宫。
  出人意料的是,他来了乾清宫,并没有因为迟到而向众大臣告罪; 甚至于都没有给皇后娘娘请安。
  这种情况下; 一些之前自以为事不关己的朝臣的心也提了起来。
  叶慎之起身,环顾一周在坐的人后才拱手对皇后道; “既然代王也来了; 那就请皇后娘娘重述一遍昨夜的事情,以及遗诏内容。”
  “儿臣也奏请母后将真相公之于众。”,宁郡王起身拱手。
  “呵呵……”; 周豫道; “母后; 既然这些人都以为遗诏有假,那就劳烦您再说一便了。”
  周豫有恃无恐的样子让宁郡王觉得不对; 从周豫进乾清宫,就跟他平常的行为不符。
  皇后深深的看了眼周豫; 又不着痕迹的望了眼叶慎之,心中叹口气,面上也是苦笑着摇头。
  “代王; 立身不稳; 即便如愿; 百年之后,史书记载,你终将遗臭万年; 你这又是何必呢。”
  皇后的语调很清,在宽敞的殿内显得有点小,可在坐的人都听清楚了,然后瞬息之间,出了一身冷汗。
  此话一出,一直冷着脸的徐阁老倒是缓和了脸色,“代王,你有何话说。”
  “说什么,”,周豫嗤了声,“难道不是母后偏向叶慎之等人,故意污蔑我。”
  周豫语气嘲讽,“母后接下来是不是还要说昨晚上的那些话是您在我的胁迫下说的?你们偏向叶慎之也得有个度啊,父皇如此,母后也如此,难不成他叶慎之才是周家人。”
  边太师出声义正言辞,“代王,您不必如此,事情究竟如何,在坐的众位大臣为官这么多年,自会辨认,不会冤枉了无辜的人,也不会放过作恶的人。”
  “边太师德高望重,品行高洁,只是叶慎之是您的关门弟子,让太师来断,未免有袒护的嫌疑。”,周豫含笑,“太师别误会,我自是相信太师的,只是这么多的人,实在难堵悠悠之口。”
  这是不让边太师说话的意思。
  边太师桃李满天下,在天下学子中的声望很高,朝中的文官也多与他有关系,他的态度决定了大多数文人学者的态度。
  “哼,”,边太师冷哼一声,对周豫的话毫不赞同,“名声要来有何用,身为臣子,理当尽心尽责为国效力,只要问心无愧,这名声不要也罢。还请皇后娘娘将昨夜之事仔细道来。”
  皇后娘娘沉沉的叹了口气,含泪道,“陛下只怕不是因病而亡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所有人都大惊,他们只猜想是周豫假传遗诏,没想过他如此大胆,竟敢弑父。
  皇后点了点眼角的泪水,继续道,“昨夜本宫在坤宁宫内,从皇上驾崩到我收到消息,中间这段时间内,一步也没有离开过坤宁宫,更不用说听到皇上的遗言了。而且待本宫察觉到不对时,正欲赶到皇上这来,不想没出宫代王就来了,用坤宁宫所有人的性命以及郭家人来要挟本宫为他作证。”
  “可有人证实娘娘的话?”,叶慎之面色不变,沉声问道。
  皇后娘娘抽噎两声,摇了摇头,“并没有证人。”
  没有证人,那就不各说各有理。
  大部分人心头一咯噔,沉甸甸的。
  某些站在周豫一边的官员不禁露出了笑容,其中一位就是户部尚书,他站出来道,“想必是娘娘受的打击过大,一时记忆迷糊了吧。皇上现仅有的两个儿子,代王爷爵位比宁郡王爵位高,在朝廷中的威望比宁郡王大,皇上要立新帝,代王爷自然是首屈一指的。”
  “方老头,你在说一遍。”,宁郡王拍着桌子怒道。明着说他比不上周豫,他再忍得下去就不是男人了。
  户部方尚书道,“宁郡王,老臣知道这话不好听,可事实如此,皇上在病重之时让人找回代王爷,不就是要立代王爷为新帝的意思吗?”
  “怎么就是立新帝的意思了,你听见父皇亲口说了吗?”
  宁郡王与方尚书就这个问题争论不休,大殿内吵吵嚷嚷,没有了半分往日的威严。
  “既然如此,不如就让总管公公出来说一说昨晚上的经过。”
  叶慎之清清冷冷的声音响在殿内,宁郡王与方尚书都住了口,看向面无表情的叶慎之。
  总管公公还活着?
  所有人心头俱都冒出个这句话。
  在上午,叶慎之询问总管公公和暗卫统领的下落没有结果时,大家都猜想这两个人该是丢了命了。
  徐阁老激动的问道,“总管公公在你那?”
  叶慎之颔首,殿内外,以叶初一为首,他身后有四个人抬着一个架子,架子上躺着的人就是总管公公,此刻的他极为狼狈,脸色苍白,身上缠着白布,白布上还有猩红的血迹。
  宁郡王眼中闪过笑意,看向周豫,发现他还是不慌不忙的模样。
  历史上宦官当道而朝廷覆灭的教训不少,朝臣们对宦官都没有好感,可此刻,总管公公一出现,几位年高德勋的大臣关切的围在他身边。
  “昨晚半夜,奴才在殿内伺候着皇上,忽然代王殿下闯进来,命人绑了奴才然后逼着皇上写立太子的诏书……皇上不从,代王大怒就要毒杀皇上,奴才等人挣扎着想要去救皇帝却被人拖了出去,要杀人灭口,奴才命大,侥幸留得一命,在皇宫内的一口枯井躲着。不久前,叶世子的人找到了奴才,奴才才能有这个机会见到众位大臣。”,总管公公泣不成声,满面哀恸,“皇后娘娘,众位大臣,还请给皇上报仇啊,被亲生儿子毒害,皇上死不瞑目……”
  殿中,总管公公哭个不停,犹如死了爹娘般。
  俗话说,一朝皇帝一朝臣,更不用说他们这些宦官了。一旦老主子死了,这些宦官们没了撑腰的,下场都不会好。
  不少朝臣都看向了周豫。人可以有谋略,可以算计,但如果这个连弑父都能做出来,跟着这样的人能有什么好结果。
  做官除开大义上的为民请命,求的还不是个封妻荫子,可若连命都没了,官再大又有何用。
  这么多的视线周豫没有忽略,只是他也没有回看过去,只是望着叶慎之冷笑,昨日这死太监明明是在殿外就被人绑了的,现在却说是在殿内,还亲眼看见他威胁皇帝。
  “怎么,你们是想要和叶慎之一起推翻我周家的王朝么?”
  “臣等只是想让事情真相大白。”
  “皇帝不能冤死,一个会弑父的人有什么资格成为新帝。”
  ……
  周豫眼含讥讽,忽然转身一步一步的走到上首那个空着的位置上。
  随着他的步伐,殿内逐渐安静下来。
  叶慎之冷声质问,“代王,你想做什么?”
  “做什么?”,周豫冷笑着反问,“你没看见吗?”,说罢,他就一屁股坐在了龙椅上。
  “你……”,有年迈的老臣指着周豫,气得说不出话来。
  周豫态度嚣张,可这些人又能耐他如何。
  “叶世子,万万不可让这种弑父之人登上皇位啊,不然大周未来堪忧。”
  着急之下,有些人就看向了淡定如初的叶慎之,叶家是武将世家,叶慎之又是宫中的禁军统领,这时候能将周豫制服的唯有叶慎之了。
  “代王,你可是承认你谋害皇上了?”,叶慎之问周豫。
  “承认如何,不承认又如何?你能把你怎么样?”,周豫拍了拍手,随即殿门被打开,一大群手持兵器的禁军冲了进来,将朝臣围住,为首的是禁军副统领,“叶慎之,你手下的禁军都归顺于我了,你还要负隅顽抗?”
  叶慎之面无表情,好像没看到自己的手下背叛了他,继续追问周豫,“那暗卫首领可是你杀了?”
  “是我杀的,不归顺我的人就只有死路一条。”,周豫目光透着阴狠毒辣。
  “乱臣贼子。”
  “哼,”,户部尚书方尚书看撕破了脸皮,从一群人中站了出来,接着又有几个人跟在了他身后,都是周豫的人。
  “我劝各位同僚还是归顺于代王殿下的好,整个皇宫和京城都在殿下的掌控之下,众人若想少受点皮肉之苦,还是识时务为俊杰一点。这样,众位现在什么官以后还是一样的官职,一样能享受荣华富贵。”
  周豫没说话,方尚书的话就是他的意思。
  “奸臣。”,有人小声道。
  方尚书笑了笑,“我这不是奸臣,是拥护明君。”
  “慎之?”,边太师担忧的对叶慎之道。
  周豫太有恃无恐了,怕就怕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他掌控了京城,那样这些人就算为了家人,最后也只怕会归降了他。
  叶慎之对边太师安抚性的点了点头,旋即扬声对周豫道,“代王,你现在若回头还来得及。”
  “回头?”,周豫冷嗤一声,“不是我该回头,是你们该归降。
  叶慎之看了周豫许久,摇头叹息,面露无奈。
  旁人见了心想:叶世子不愧是皇帝最看重的臣子,都这个时候了,还在为皇帝叹息。
  没让这些人继续感叹叶慎之的品行,忽然,从殿外又冲进来许多人,禁军的打扮,在先进来的那批禁军外面再围了一个圈,外面还有密集的脚步声,听声音就知道外面还有许多人。
  这般不在计划中的事让周豫面色陡变,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怒斥那个归顺了他的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