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宠后多娇:昏君养成守则-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不也是出于好意吗?你说这四房,好端端的,一夕之间就性情大变。不是被脏东西附体了是什么?就算老婆子我弄错了,我都这一大把年纪了,丢不起这个人啊——”
    “您丢不起这个人,难道婉婉就丢的起了吗?”
    苏太师扬声一喝,蓦地打断了老祖宗的哭诉。
    “婉婉是什么样的姑娘,老祖宗您是从小看到大的,儿子从没觉得她有任何性情大变的地方。什么脏东西附体!这等荒谬之言,您不但信了,还大肆传播。您传播谣言的时候,可有考虑过婉婉的感受?有考虑过婉婉的颜面应当往哪里安放吗?”
    老祖宗被苏太师喝得有些发懵。见昔日的孝子,如今横眉冷目,面色也是严厉肃然。说出来的言语,全是向着四房的那个庶出丫头,没有半句话是帮着她老祖宗的。
    一时间,老祖宗心里也感到极为委屈不甘,脸上是一阵白一阵红的不停转换。
    缓了好些时候,这才抹着眼泪,哽咽着说道:
    “好啊,好啊,儿大了,出息了。眼下外头的人欺负你老母亲,你也不管不顾的了。可怜我这老太婆,当初一把屎一把尿地将你拉扯大,这都是造的什么孽啊!竟让我落得如此下场……”
    谁曾想,老祖宗哭哭啼啼地落下这一段话以后,苏太师的面色非但没有缓和,反倒是愈发难看了起来。
    “啪”的一声,手握的狼毫笔被他狠狠扔去了桌案。
    一袭靛蓝色长袍的苏太师,这会儿猛地从扶椅上站了起来。他走去老祖宗近前,黑着一张脸,一字一句开口说道:
    “老祖宗,儿子敬您是母亲,是长辈,往后自然会孝养您一辈子。可是婉婉她不是外人,她也是儿子的亲闺女,是儿子心头上掉下来的肉!您今日欺辱的不仅是儿子的女儿,更是当今的皇后娘娘。儿子孝顺您,尊敬您,却也还分的清楚孰对孰错。
    这次是您错了,您原本就应当赔罪。更何况旨意是皇帝下的,皇命难违,即使是儿子,也无法规劝皇帝收回圣旨……如果您现如今了,仍执意不愿去城门认错,那么您就请自便吧,左右儿子绝不会插手此事!”
    落下这句,苏太师甩袖,竟是头也不回地直接离开了。
    留下老祖宗一人在那里,像是还没反应过来似的,混浊的老眸迷茫而呆滞地看着这一切。
    须臾,眼睁睁看着苏太师的背影越走越远,大步迈出了书斋,像是急着要摆脱她这个老婆子似的。
    “砰”的一声巨响,书斋的门被门房重重地合上。
    动静很大,老祖宗一下子回过神来。再看着这空荡荡的书斋,浑身的力气仿佛被抽干了似的,失魂落魄地就直接跌坐去了地上,
    **
    皇太后受了刺激,晕倒了。
    可是晕倒了也没用。毕竟是当今圣上亲自下的旨意,就算是晕死过去,次日一早,抬也要把人给抬到城门顶上。
    于是这一天,风和日丽。大清早的,长安城城楼下就热闹了起来。
    就见两个衣着光鲜,一看就不是寻常百姓家的富贵老太,由一群带刀侍卫,半拖半扯地压上了城楼。那一张二张的老脸,耷拉着的,如同霜打过的茄子似的,蔫巴在那里。
    老百姓都爱凑热闹,一瞧见这动静,都放下了手中的活儿。相互攒动着,里三层外三层的,纷纷围在了城门底下。
    其实离得这么远,人有多。周遭喧喧嚷嚷的,两个老太太站在城楼上,支支吾吾说的话,下面的人根本就听不见的。
    于是人群中便有些好事的,扯着嗓子哈哈笑了一句:“上面的两个老太婆子!在说些什么呢?跟耗子叫似的,咱们底下的人都听不清啊!”
    此番话音落下,周围起哄的,大笑的,比比皆是。
    至于一这会儿,正站在城楼顶上的皇太后及老祖宗二位老人家呢?
    半截儿入土的两位老人,活这么久了,就从未经历过这般丢人的情景!
    老祖宗一张老脸硬是涨成了猪肝色。至于那皇太后呢,气得浑身哆哆嗦嗦的,又要晕倒。可是在全城的百姓面前晕死过去,岂不是更加丢人,所以只能咬着牙,直挺挺地死撑在那里。
    在侍卫长一再冷声催促之下,两位老太太被逼得实在没辙了,只能咬着牙,提高了音量,将早便分派给她们的那些说辞,朝着城门下面重新大声地喊了数遍。
    等到城楼上面都能听见回响了,这才算是作罢。
    这次至少是站在距离城门最前端的那些人,大致上是听清楚了。
    简明扼要地来讲,城门上面的这两个老太,一位是现如今已被贬为庶民的前任皇太后,另一位呢,则是当今太师的母亲苏氏。
    原来这两个身世富贵的老太太,因了自己看不顺眼皇后娘娘,便暗中使了些不入流的手段,散播种种难听的谣言借以诋毁皇后娘娘声誉。可谓是为老不尊,心肠歹毒至极。
    关于皇后娘娘是什么所谓的妖邪之物,幻化成人惑乱朝纲之类的流言,全都这两个心怀不轨的老人,合伙编造出来的,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事情!
    围在前面的人,把听见的这些话转述给站在后面的人。一传十,十传百。不消半刻,簇拥在城楼底下的老百姓们,都得知了此事。
    其实自打皇后娘娘两年以前,陪伴晋元帝远赴西夏,一直以来同甘共苦,任劳任怨。皇后娘娘在长安城百姓眼底,就一直是一温婉贤淑的贤后形象。
    后来有关皇后娘娘蛊惑帝王,乃是鬼神附体的流言传出来以后,这些个美好的印象,一夕之间全部改观。
    眼下终于得知了实情,一方面因为自己也曾人云亦云地怀疑过,甚至以恶劣的言语唾骂过皇后娘娘,内心感到羞惭不已。
    另外一方面呢,自然便是鄙夷那恶意散播谣言的人,也就是皇太后老人家,以及太师府老祖宗了。
    以至于,当两个老太太灰溜溜从城楼顶爬下来的时候。百姓们投过去的目光,无一不是鄙视愤恨的。
    更有一站在人群最前面的小伙儿,趁着侍卫们一个不察,“呸”的一声,狠狠朝老祖宗身上吐了一口口水。
    **
    有关皇后娘娘的谣言,如今已经澄清。
    朝堂上的那些个暗潮涌动,总算也是稍稍平息了下来。
    其实当初有朝臣规劝皇帝废后,一则是因了外头那些流言蜚语,二则呢,也是最根本上,这个皇后娘娘确实是个不能生的。
    即使皇后并非妖物附体,又能怎样?若是生不出皇子,留着这样的女人在后宫中,除了当个花瓶观赏以外,往后如何能帮皇帝延绵子嗣,继承皇家血脉?
    是以,即便谣言已经平息下去。这些个朝臣中间,还是有诸多大员,内心里是不赞成这苏氏继续霸占凤位的。
    不赞成归不赞成,但这些反对意见大多都被朝臣们藏在心里。
    为什么不说出口呢?
    实在是当今圣上过于宠爱这位苏氏。
    譬如说,为了给苏氏出一口气,直接革除了皇太后的封号,甚至将其贬作庶民。要知道皇太后乃是前朝太子,及二皇子生母,辈分上,是晋元帝也要尊称一句嫡母皇太后的人物。
    如此德高望重的人物,说贬为庶民,就贬为庶民。
    这都还不是全部。
    当日与皇太后里应外合,将苏氏掳出宫去的几员大臣,无一幸免。全被皇帝揪了出来,轻则,贬去偏远城镇当差,三年以内不得返京,重则,直接罢免官衔。
    如此一来,这位苏皇后在晋元帝的心中,究竟是个什么样地位,完全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谣言的势头刚过,此时再提皇后不能生育的事情,那无疑就是在往风口浪尖上面撞。
    朝臣没那么傻,这会儿就算当真对这苏氏,仍旧存有着诸多不满,也只得暗自憋在心里。
    也是因了这个,这场废后的风波,才能暂时压了下去。
    **
    苏婉容的这场腹泻,直到第三天才停歇下来。整个人仿佛脱了形儿似的,眼睛看起来都大了一圈儿。
    从旁伺候的倚翠,每每瞧着娘娘这副虚弱不已的样子,都是心疼不已。至于那晋元帝呢,操心着娘娘凤体,可毕竟是日理万机的帝王,总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皇后的。
    于是就吩咐厨房,每隔两三个时辰,便备些滋补人的羹汤点心送去凤仪宫,且要亲眼看着娘娘全部用完。
    晋元帝已经放下话了,但凡娘娘少食了一次,御膳房当日当差的人便要提头来见。
    所以这会儿,才有了眼下的这一幕。
    “娘娘,求您多少都吃上一些吧。若是待会儿被陛下晓得了此事,奴才的脑袋就要不保了啊!”
    

第046章  娘娘,您是不是有了?

  大抵是近来几日滋补过剩的关系,苏婉容这身子倒总算是丰腴一些了。就是再看见燕窝、参鸡汤这等油腻的食物,喉间总是隐隐泛着恶心。
    眼下垂眸,瞧见跪在地上这小太监,哆哆嗦嗦跪地在那里,一面磕头,一面苦苦哀求着她,看上去都快哭出声了,苏婉容又有些于心不忍。
    叹了口气,只得吩咐从旁的倚翠:
    “把这燕窝枸杞汤接下吧。”
    继而,目光又落去跪在那里的小太监身上:“本宫会用这燕窝汤的,这里暂且没你的事了,你便先退下吧。”
    可那小太监却是依旧跪地不起,“陛下吩咐过了,要亲眼看着娘娘将这羹汤用完,才可以离开。否则若是被陛下发现了,奴才这脑袋还是保不住啊!”
    苏婉容听了这句,心中也有些无奈何。却见这小太监老老实实的样子,原本也是按规矩办事的。不好为难于他,便嗓音淡淡地又道了一句:
    “你安心退下就是,出了什么事情,本宫给你兜着。皇帝不会处罚于你的。”
    后来小太监退下了,倚翠端了那盅燕窝枸杞汤过来,轻轻搅拌了几下,舀了一勺准备伺候娘娘喝。
    苏婉容勉强用了两口,觉得实在腻的慌,便再也用不下去了。
    倚翠瞧见皇后娘娘这会儿柳眉微蹙,食欲不振的样子,又回想起娘娘这个月的月事还没有来。心中隐约就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忍不住兴奋地道:“娘娘,您说您是不是有了?”
    苏婉容愣了愣。
    见皇后娘娘一脸不信的样子,倚翠清了清嗓子,一脸正色地给娘娘分析:“娘娘您看,你这几天食欲不振,白日里总是容易感到困乏。自打御医给娘娘制定了药膳,每天仔细调养以后,娘娘近几个月的月信一直都很准的。这次却迟了两日,说不定就真的有了呢。”
    月信推迟,食欲不振一方面。
    至于另外一方面,皇后娘娘现如今得陛下独宠,陛下年轻强壮,气血又是十足的旺盛。每每入了夜,寝殿里飘出来娘娘的那些个缠缠绵绵的啜泣吟哦,像是倚翠这般尚未出阁的女儿家,若是不小心听见了,都觉得实在羞人的很。
    帝后相处如此恩爱和谐,都已经成亲这么久了,皇后娘娘怀上了身孕,根本也是一件极为正常的事情。
    苏婉容蹙眉说道:“应当不会把。前几日,御医给我开缓解腹泻的汤药时,也曾替我把过一次脉,那时也不曾听御医提起,我怀上了什么身孕。”
    可倚翠却是不赞成地反驳,
    “毕竟娘娘这日子还短。便是真有了喜脉,现在应当也是极其微弱的。也许正因了这个,当时那御医便有些疏忽了,错诊了娘娘的脉象,也都是说不准的。”
    苏婉容怎么可能不想要自己的孩子呢,事实上这两年每日以药膳仔细调养滋补着,她心里也是盼的紧呢。
    但她这副不争气的身子骨,乃是天生的宫寒体质,到底与寻常女儿家不同的。
    上一世她几乎试遍了所有的法子,直至临死的那一天,她都不曾怀上过身孕。
    至于这一世呢?
    两年前尚在西夏的时候,这种疑似怀孕的迹象其实已经出现过一次。那种从骤喜期待,转瞬之间化作失望落寞的情绪,她已经经历过一次,眼下实在不想再经历第二次。
    是以,尽管倚翠的说法其实也有几分道理,苏婉容此时却是不敢报太大的期望的。
    毕竟她刚刚服用了假和尚掺了泻药的符水,拉了好几日的肚子。眼下这些个食欲不振、月信不调的诸多反应,说不准只是由于她腹泻刚停,体质虚弱从而产生的后遗症,那也是不一定的。
    即便已经这般说服自己,要平常心态。
    倚翠猝不及防冒出的这一句话,就犹如一块石子忽然砸入平静无澜的湖面,仍旧在苏婉容的心里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涟漪。那些紧张忐忑的心情,完全是出于本能反应,根本就是她控制不住的。
    倚翠并没有皇后娘娘这么诸多的顾虑。
    在她眼中看来,她家娘娘确实比寻常人家的贵女,更要身娇体弱一些。可是耐不住陛下勇猛强悍啊,每逢她守夜的时候,也会偶尔竖起耳朵去听,寝殿里面的动静,不来个三五次的,根本就停歇不了。
    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饶是娘娘再柔弱,不宜受孕的身子,长此以往,总是会中上那么一回的。
    以倚翠看来,娘娘此次怀孕的可能性便是极大。越想越替娘娘高兴,便试探着问道:“咱们这样胡乱猜疑也是无济于事的,要么娘娘您看,奴婢眼下就请个御医过来,仔仔细细再为娘娘过一遍脉,确认一番?”
    

第047章  凉凉威武霸气(虐渣)

  苏婉容却是笑着摇头:“月信这样的事情,晚个一日两日的原本就极为平常。而且你这丫头方才不才说了么,我即便真怀上了,眼下日子这么短,御医也不定诊的出来,且再等几日吧。”
    御医风风火火地过来了,结果一把脉,又是空欢喜一场。这不是平白给自己寻不愉快吗。倚翠想法和娘娘不一样,娘娘毕竟身为皇后,凤体娇贵的,那是半分都马虎不得的。
    这会儿正欲开口劝上两句呢,便有外间的侍女上前通传:
    “启禀皇后娘娘,太师府的老祖宗乘着马车过来了,因为身上没有令牌,这会儿在宫门口就被侍卫拦下。老祖宗说有要事求见娘娘,请娘娘派人接她入宫。”
    一听见老祖宗这三个字,苏婉容尚没开口呢,倚翠就先皱起了眉头。
    想起老祖宗从前的种种行径,倚翠忍不住低声提醒道:“这老祖宗几次三番为难娘娘,今日求见娘娘,还不晓得肚子里面又卖的是什么坏主意呢。娘娘您还是别见了。”
    侍女听了,面上却是颇有难色。踌躇着说:
    “原本陛下早前就吩咐过了,闲杂人等是不好随便拜见娘娘的。可是不叫这老祖宗进来,老祖宗就趴在宫门口哭上了,哀声求着娘娘见她一面……眼下外头好多人都围着看呢。这老祖宗毕竟是娘娘的亲祖母,侍卫们便是想要赶人,也不敢随便动手啊。”
    苏婉容听了这个,唇畔当即溢出一丝嘲弄的笑意。
    想来经了几日前当众赔罪一事,老祖宗脸彻底丢大发了,感情眼下再丢个什么人,这老人家倒是也一点不在乎了。
    可老祖宗能丢的起这个人,她还丢不起呢。
    老祖宗这些天在长安城可算是出了名的,谁都晓得这个是太师府的老祖宗,是她晋元皇后的亲祖母。
    这会儿趴在宫门口哭,嘴里还一直念着她的名字。这若是不晓得的,还以为她这个做皇后的苛待老人,仗势欺人呢。
    当下便冷笑着吩咐道:“去,把老祖宗请来凤仪宫。一个老人家趴宫门口哭成了这副样子,这若是给有心人传出去了,不知像什么话呢!”
    **
    当苏婉容在侍女们的簇拥下,行至前厅的时候,老祖宗早便已经侯在那里了。
    一瞧见了身披华服的皇后娘娘驾到,老祖宗马上从梨木镌花椅上站了起来,根本就不敢直视苏婉容一眼的,低垂着一张老脸,就这么直挺挺地跪在了她的面前。
    “老身给皇后娘娘请安。”
    老迈的嗓音恭恭敬敬的,就连跪在地上的姿势,也是诚惶诚恐的极为规矩。
    这难免叫苏婉容感到有些意外。
    毕竟老祖宗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在太师府高高在上的只手遮天,没几个人能真正被老祖宗放在眼里的。更莫要提她这样庶房生养的低微姑娘,苏婉容通共活了两世,这都已经是两辈子了,哪一次老祖宗见着她不是一副的尖酸刻薄模样?从来也没给她一次好脸色看的。
    就连她这辈子到了后来,册封皇后。老祖再见着她时,也是一副好像是她走了八辈子的狗屎运,老天爷瞎了眼才让她坐上了凤位的模样。甚至千方百计地想让自己的宝贝嫡孙女顶替了她的皇后位置,那态度可是颇为理直气壮的呢。
    如今这老祖宗,仿佛一夕之间突然变了个人似的,像个霜打的老茄子似的,卑躬屈膝地跪在那里。
    这转变委实太大,太快,一时之间苏婉容是真有些适应不了。
    苏婉容当下淡淡地瞥了地上的老祖宗一眼,让她站起来,坐回椅子上去。
    谁知道这老太太哆哆嗦嗦地跪在那里,口里念着诸如什么“皇后娘娘凤体尊贵,老身担当不起”之类的云云,死活都不肯落座。
    苏婉容见了这个,倒也不强求。就在倚翠的扶持下,自己坐在了铺设了上等貂绒软毯的美人椅上。
    “其实……老身此次入宫,是有要事想要请求皇后娘娘。”
    苏婉容半眯着一双美眸,神色慵懒地靠在那里。从旁一左一右两个侍女,拿着美人锤,一个替她锤肩,一个替她捶腿。
    此时听见跪在地上的老祖宗,踌躇又为难地忽然道出这么一句。
    苏婉容不紧不慢地呷了一口倚翠递过来的玫瑰枸杞茶,这才淡淡地掀了掀眼皮。
    “所谓何事?老祖宗但说无妨。”
    老祖宗心下一喜,忙抬起头来说道:“原本也并非什么大事,就是皇帝前两天派人送过来的那道圣旨,上面让我去普陀寺带发修行三年,三年之期不满就不允返京。皇后娘娘您看看,可否替老身在皇帝面前说几句好话,老身已经在城门上给娘娘道过歉了,带发修行这一条,要么就免去了吧?”
    听到这里,苏婉容总算明白了老太太此行的来意。
    在老祖宗焦急的注视下,苏婉容一边品着花茶,一边嗓音徐徐地说:“这既然是皇帝亲自下的旨意,皇命难为,老祖宗还是照着圣旨上面说的去做吧。”
    老祖宗今天之所以能够拉下脸皮,委曲求全地去求她四房,实在也是被逼无奈了。
    亲生儿子当日已经放下话来,不愿插手此事。苏太师毕竟是老祖宗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自己儿子是个什么性子,老祖宗心里面还能不清楚吗?
    那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物,话既然都已经撂下了,对象就算是他的亲生老母,也别指望苏太师能够网开一面。
    儿子待她无情,只想着自己庶出的低贱丫头,老祖宗自然寒心不已。
    可是眼下的世道,就是这么一个世道。
    虎落平阳被犬欺。四房这只野麻雀,如今是当真跃上枝头做了凤凰。在这等情境之下,老祖宗不得不做出取舍,现下她再不把姿态放软,莫不是真要她去那普陀山,做三个月的尼姑不成?
    一想到此行过来的目的,老祖宗当下凄凄哀哀地皱起一张老脸,就跪在苏婉容面前,悲声哭诉:
    “娘娘是不晓得普陀寺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啊!在那儿修行的人,一日三餐都是清汤寡水见不着荤腥。皇帝圣旨上说了,连个仆妇丫鬟的都不叫老身带去。老身这大把的年纪了,都不晓得还有几年活头,一个人在寺庙里磨砺,也没个从旁伺候的人,只不准那天死了,怕是都没人发现啊娘娘……”
    听完老祖宗这一番哀声哭诉,苏婉容面上毫无波澜,心里却是讽刺地冷笑了一声。
    平日里,这老祖宗自诩是一笃信佛法之人。自己的南厢院里,各种观音菩萨像是没少供的。
    这会儿满足了她礼佛的心愿,叫她在普陀寺修生养息三年,老祖宗倒不愿意了。
    说白了还不是贪图富贵,不肯吃苦。
    已经习惯了在太师府衣来张手,饭来张口的富贵日子,平日里更是吃惯了大荤大肉,忽然清汤寡水起来,老祖宗当然不适应。
    至于此时此刻,还跪在地上的老祖宗呢?
    都已经等待这么许久了,上头的人也没吭个声,老祖宗心里就不禁打了一个突。
    正当老祖宗忐忑不安地抬起了浑浊的老眸,正想偷偷窥探一番苏婉容此时的神色时。苏婉容忽然开腔,老祖宗一惊,忙不迭地低下头去,诚惶诚恐地继续跪在那里。
    苏婉容嗓音淡淡地问:“依照老祖宗的意思,老祖宗是希望本宫去皇帝跟前求情,帮老祖宗免去圣旨上带发修行这一条?”
    老祖宗听了这个,当下觉得有戏。心中大喜,急忙谄笑着附和道:
    “确是如此,确是如此。皇后娘娘现如今得皇帝盛宠,这等小事,放娘娘这里,自然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老祖宗以为苏婉容这就是要帮她了,老心雀跃。拍了苏婉容一连串的马屁,都是譬如夸赞皇后娘娘有得一套啊,能得皇帝独宠,未来肯定是一片风光之类的话。
    正夸得眉飞色舞的,苏婉容却凉凉地反问了一句:“本宫往后风不风光,得不得皇帝独宠,与老祖宗有何干系?”
    老祖宗一愣,面上的笑容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