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宠后多娇:昏君养成守则-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疑了。
大夫人的第一反应,和这里的大多数人一样,必然是御前公公将圣旨给宣错了。皇帝亲拟的御旨也能宣错,甚至错得这样离谱,想来也是有些好笑的。下意识就抬起头,朝靠近正门的方向望去。
却见,最前面听旨的丈夫此时侧脸端凝,恭恭敬敬跪在原地,竟并没有任何想要出声指正的意思。
这么大的一桩事,府中家眷也许不曾听说,但苏太傅乃一家之主,皇帝不可能没有知会过一声。
不及她细想,于门前刚刚宣读完圣旨的李德允,目光在太傅府跪地听旨的女眷当中扫视一圈,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找了两圈,未果,便皱了眉头,扬声喊道:“四姑娘?太傅府四姑娘呢?还不快请太傅府四姑娘出来领旨?”
府中的人此番出来接旨,都是按照品阶地位,挨着次序跟随着家主苏太傅后面,一排排跪下。
四房的苏婉容,既是女眷又是庶出,院中无长,就牵着彻哥儿的手,跟随徐姨娘及五姑娘安安静静排在人群的最尾端。听得李公公朗声点名了自己,便抚了抚裙摆站起身,在众人目瞪口呆之下,她神色平静,步伐袅娜地缓缓出列。
今日的苏婉容身着一席圆领乳白烟水纹百褶裙,颜色素净,原本应当极不起眼。可此时于乌压压跪了一地的太傅府家眷当中亭亭而立,便犹如野草地里忽然冒出来的一朵水灵灵俏生生的芙蓉牡丹,扎眼的不行。
其实,自苏婉容从南苑回来以后,近来她在太傅府的日子过得,可以说是十分安逸。除了每每出去她的西厢房走动,别院的人瞧见了她,免不了一阵窃窃私语。
一个判作前朝叛党的未婚夫,此时人被关在宗人府,能不能出来还是一个问题。失踪了两个月,被家主带了回来。这后半生,与活守寡应当是没有任何实质上的不同了。
苏婉容晓得太傅府的人都是如何想她的,可她懒得解释。平白浪费口舌别人未必相信,暂且不说,这段期间发生的事情,除了父亲以外,苏婉容本也不想让旁人知道。
更何况了,许是因了同情或是忌惮苏太傅也在府中,就连素来看她不顺眼的五房,这段时日也从未过来找茬。苏婉容乐得清净,正好能够多陪陪彻哥儿,父亲。以及,前几月苏婉容不在府中,她以自己名义于长安城中盘下的布庄,暂时皆由府外雇佣的看店伙计打理,她也趁着这个空闲,查了查这两月的进账出账,又将下个月的新花样也给亲自描绘了出来。
她早便料到,以那个男人的脾性,这道圣旨迟早都会下来,却未想到会这样快。可她并没有任何迟疑,行至李公公跟前以后,便屈膝镇定地跪下了。
而那李公公呢,原本瞧不见人,眉头是皱得极紧的,一见着苏婉容出列,眉头立刻舒展,面上又挂上了苏婉容一贯熟悉的谄媚笑容:“哎哟,瞧瞧杂家都是个什么眼神,四姑娘可不就在杂家跟前嘛!四姑娘,这谕旨陛下今早起身刚刚拟好,便下令叫杂家务必快马加鞭地赶紧送过来,可见陛下对四姑娘也是极为上心了。四姑娘赶快接旨吧。”
之后苏婉容跪地领旨,李德允将晋元帝交付的任务妥善完成了以后,又朝着未来的皇后娘娘拱手道了一句恭喜,便领着同行的人马,浩浩荡荡原途离去。
倘若此前还能侥幸以为这是御前太监念错了圣旨,可现下听这李公公与四房姑娘,一来一去相互间的对话,以及公公对待四姑娘时,截然不同的殷勤态度。便是那三岁的幼龄孩童,这会儿也该全听明白了。
苏太傅及苏婉容原本就是此事的知情者,接了这道圣旨心中并未发生多大的波动。
但府内的其他人等可就不一样了,特别是东厢南厢的几房女眷,眼睛珠子看得都快瞪出来了。
“西厢房那四丫头?晋元的新帝瞧上谁不好,如何会看上她?以她庶出的身份,从前被那三皇子瞧中,已经是她八辈子修来的福分。现下得了晋元帝的眼……这哪里是麻雀变凤凰?这分明就是一步登天,涅磐重生了!”
“是啊,这四丫头命未免也太好了一点。这才刚及笄呢,就直接去当皇后了。你再瞧瞧长房那二姑娘,条件说起来总比那四丫头好的多,可这两年怎么就是无人问津?再过个把月,转眼就要十七了,继续耽搁下去啊,怕是都得过了适婚之龄……”
后宅里的这些妇人,惯是爱嚼舌根的。那厢,李公公刚走,就凑去一团嘀嘀咕咕碎起嘴皮子来。也不晓得是哪个没眼力见儿的,忽然道出了这句,嗓门不大不小,却恰好被不远处愣神站着的苏适雯给旁听了去。
察觉到的时候已经晚了,就见那南厢房的二姑娘身形明显一僵,霎时间咬紧了红唇。几位婆妇知晓自己说错了话,皆是面露尴尬,正想出言道个歉,又见苏适雯已经移开视线,下一刻,便面色难看地匆匆走了,甚至连大夫人都没来得及知会一声。
而那老祖宗呢,此时的脸色就更加精彩了。
新帝登基,天下改朝换代。太傅府刚刚避开一劫,儿子现下再度博得皇帝信任,于朝堂上依旧是如日中天。如若自家的府邸再有姑娘被这年轻有为的新帝相中,且一下便封了后位。这原本是喜上加喜,祖坟烧香一般顶好的事儿。
可,这新皇帝眼光竟是这样的差!挑谁不好?偏偏挑了这么个庶出的倒霉丫头?
叫老祖宗看来,这等风风光光的大好事,原本就应该落在譬如长房的善姐儿,雯姐儿这般,自家高贵优雅的嫡出姑娘头上,这才代表了他们太傅府邸的门面身份!而那生来低人一等,庶房所出的四丫头婉姐儿,老祖宗从来就瞧不上眼,平素也就是顾及苏太傅的心情,这才勉强给了几分颜面。
这庶出和嫡系之间的差别,在老祖宗眼底,那可是分得清清的。好好的一桩高兴事,这会儿听进老祖宗耳朵里,面上可是半点喜色也无的。就觉得那婉姐儿小门小户庶出的身份,见识短浅,又是个嫁过人的,当真入了宫去,哪来的本事母仪天下呢?别给太傅府丢人都算得上是好的!
婉姐儿那母亲,是市井最最低贱的歌女,浑身的狐骚味,当初祸害得她儿子五迷三道,还不足够。死了以后也不安生,勾得儿子至今念念不忘。
老祖宗一想到,就是这么一个身体里流淌着低贱歌女血液的婉姐儿,即将代表着整个太傅府,嫁给如今天底下最最尊贵的晋元皇帝。老祖宗心里那个气啊,气得一张老脸黑得透透的。
人年纪到了,火气一上来,梗在胸间消不下去,夜里就是睡不安稳。
据说也就是当天晚上,入夜熄灯以后,老祖宗在屋内一连唉声叹气了几个时辰,就是睡不了觉。
老祖宗不甘啊,气啊。怎么想怎么觉得四房的婉姐儿实在与九五至尊的新帝,哪里都不堪相配。也不晓得哪根筋搭错了,三更半夜的,唤起来从旁伺候的嬷嬷及大夫人,就火急火燎地去敲苏太傅的门。
这么晚了,苏太傅都已经歇下了,听见老祖宗急慌慌的声音,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忙不迭地起身,连外衫都来不及披,赤脚就大步赶着开门去了。
门开了,就见那老祖宗由嬷嬷及长房夫人一左一右小心搀扶着,耷拉着一张憔悴的老脸,怨怨哀哀的,俨然是几个时辰不见,就生了一场大病一般。
苏太傅大惊失色,正想喊人赶快寻了大夫过来,却听那老祖宗愁眉苦脸地叹了一口长气,嘴里咕咕叨叨地就道:
“我儿啊,有些话娘一直憋在心里,人前不乐意说。也就在你跟前了才难得说两句知心话。娘实在想不明白,那婉姐儿究竟有哪一点好的?庶出,又是个二嫁,如何也比不上咱们大家闺秀的雯姐儿半分贤良淑德。那晋元帝究竟是看中了她哪一点?真真是奇了怪了。毕竟啊,这挑选的是将来要母仪天下,统领六宫的皇后,又是代表着咱太傅府嫁过去的,可是丁点儿都马虎不得的。不然你这个做爹的看看,明日早朝的时候,同皇帝说一声,把婉姐儿给换了,叫雯姐儿替代上去。总也不能因了她一丫头片子的关系,丢了咱整个太傅府的颜面。”
老祖宗的话刚说到一半,苏太傅的脸一下子就黑了。
他的四女儿在他心底一直都是一等一的好的,他根本就不觉得女儿被晋元帝皇帝封作皇后,有任何配不上的地方。倘若一定要说,他倒是觉得,是那随着地痞流氓一道儿长大,浑身带着一股子粗蛮的草莽之气的新帝,配不上被他捧在掌心的娇娇女儿!
苏太傅早就感觉到老祖宗待他的婉婉似乎有些偏见,可偏见归偏见,从前饶是有多么的不喜欢,总也不会同今夜这般,如此直白露骨地直接说出口去。
而且,苏太傅以为,老祖宗这一次,话说的委实太重,确是有些过分了。
本来也是,两个都是他的女儿,那雯姐儿自然也是个好的。可他的婉婉既懂事,又识大体。怎么就不如雯姐儿大家闺秀,贤良淑德了?
更何况,苏太傅心中最满意的女婿人选,原本就是应当一心一意对女儿好的。女儿虽执意嫁给晋元帝,他坳不过女儿的软言相求,勉强答应了,心里总还是觉得到底委屈了女儿。
再者,自南苑父女俩促膝长谈以后,苏太傅现下对自己这个傻得懂事的娇娇女儿,可以说是既心疼又不舍。无论如何也再听不进任何人欺负或是抹黑女儿一下的,即便对方是他的亲生母亲那也不行。
第091章 大婚前夕(一更)
于是苏太傅便正了神色,对着自己的生母,肃容道:“娘,且不提立后之事,事关重大,皇帝既已经亲自拟好了的圣旨,岂是说改就可以改的?再者,孩儿以为,婉婉她蕙心兰质,无论才情或是样貌,都是万里挑一的好,如何就肩负不起母仪天下的责任?孩儿认为,婉婉她担得起,不仅担得起,放眼全长安想必再没有哪个女子,能比她更合适这个位置了。这桩婚事,礼部那边既然已经敲定,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娘您便不必过于操心了。”
苏太傅这话说得客客气气。可那是她的儿子,身子骨上挖下来的一块儿肉!他脑子里想的是什么,老祖宗心里面会想不清楚?这是分明嫌弃她这个老太婆子多管闲事了。在他面前说了他宝贝四丫头两句不中听的话,心里面便是开始不高兴了。
老祖宗站在那里,一张老脸,刷的一下煞白煞白。倘若不是左右有人搀着,老祖宗腿脚一个不稳,差点就要摔倒。
好啊,好啊。
她的儿子从小便是个孝子,无论是几十年前苏家落魄的时候,或是后来儿子做了当朝一品大臣,太傅府如今蒸蒸日上,成为最最风光的门第。对于她这个老婆子的要求,儿子何时不曾答应过?
哦,不,有过,有两次。
一次是儿子跪在堂屋内三天三夜,就像是入了魔障那般,铁了心一定要娶那个狐媚女人回家。
第二次,便是现在。她想让儿子请求晋元帝收回成命,将庶出四丫头的后位,让给显然更加适合母仪天下的雯姐儿去坐。可儿子不愿意,态度极其坚决,一如几十年前一样。
这对儿母女,真真是害人不浅!
老祖宗想想就气,气得紧咬着牙,一句话都说不上了。
后来老祖宗从苏太傅的厢房里出来,饶是她憋了一肚子火气,也总是舍不得同自己的亲儿子置气的。只得回去以后,将火全洒在大夫人和几个姨娘身上去了。梗着脖子,咬牙切齿地骂她们教女无方,太傅府好吃好住的供着,从也没苛待了个谁。怎么就带出来的姑娘没一个入的了皇帝的眼?给那四房没娘养的钻了空子,真真是气死她。
教训晚了之后,老祖宗又不准许她们将今夜的事说出去半个字,谁说出去了,就缩减谁院内三月的销用。
是以,这天晚上的事,到底也没掀起什么波澜。不过自那夜以后,谁又在府中提起苏四姑娘即将封后的事宜,老祖宗倒也不再吱声了。
**
由钦天监圈定的本月的黄道吉日,分别有九月十八,九月二十,及九月二十五。
依照礼部的想法,还是选择九月二十五日最为稳妥。帝王成亲,毕竟是一件大事,总归时间宽裕一些,准备起来也更加从容。
可对于礼部的这个提议,端坐于龙椅上的晋元皇帝似乎并不满意。
就见年轻的帝王薄唇抿起,他手指捏着奏疏,眉峰紧锁地道:“九月十三,九月十四,九月十五,这些……都不是吉日?”
礼部微愕,揣测了一番皇帝话中之意,半晌儿,才小心翼翼地回:“启禀陛下,每月的黄道吉日都是钦天监夜观天象,仔细挑选出来顺风顺水的时日。至于九月,宜嫁娶的日子原本只有十八,二十,二十五……”
“民间流传的所谓的风水之术,原本就是封建迷信。传朕的话下去,自今日起,每年的九月十五便是长安城最祥瑞的黄道吉日,万事皆吉。”
晋元帝淡声打断礼部的话,不容置疑地这样吩咐。
于是,新帝与苏府四姑娘的婚期,就这么正式拟定好了。
苏太傅是第一个听见皇帝口谕的,当时听闻九月最吉祥的日子竟就在五天之后,这般紧促,苏太傅微微一愣。缓过神来以后,他却也没多说什么,只当日回府以后,吩咐下人们加快为四小姐置办嫁妆的速度。
为此,苏婉容还曾同父亲打趣。
自古皇后嫁妆的筹办过程原本就和寻常人家不同。寻常人家嫁女儿,是由女方娘家置办嫁妆,皇后的嫁妆却是由朝廷统一筹办的。苏婉容笑话父亲,笑父亲糊涂。
可又瞧见父亲背脊挺直地站她面前,神色端凝,苏婉容微怔,旋即才意识到糊涂的是她自己。父亲于朝堂从政几十年,她都知道的礼节,父亲如何可能会不晓得?
“礼部备好的那些,饶是多么丰厚体面,总是不如家里添置的用着顺手。”
听了父亲的这句话,苏婉容便不再吭声了。
无论她需不需要,宫里的人看不看得上眼,这都是父亲对她的一片心意。
这是苏婉容的第二次出嫁,想起前次嫁去皇子府的时候,苏婉容便有些担心彻哥儿的态度。彻哥儿已经比上一世听话太多了,可就是太黏她。
苏婉容才归府没几日又要离开,嫁入皇家,坐上后位,恐怕往后的自由程度,比起王妃,只减不增。下次回来,恐怕便是半年以后了。苏婉容怕彻哥儿想不开,舍不得她走,又是要哭的。
可事实却让苏婉容大出所料,自己二嫁,彻哥儿这一次的表现,懂事得叫她意外。
“嬷嬷同彻哥儿说了,彻哥儿跟着先生好好念书,来年科举中了,同爹爹一般当上大官。往后想入宫时,随时就能入宫,便可以天天见着阿姐。”
弟弟上进,做姐姐的自然欣慰。苏婉容摸了摸彻哥儿的头,点头允诺,自己会在宫中等他。
**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一转眼,离苏婉容的出嫁之日只剩一天。
苏婉容不知为何忽然想起,前次嫁入皇子府的时候,二姑娘言不由衷的的一番“好意”叮嘱,苏婉容想过,这次出嫁,二姑娘也许会故技重施。可令人意外的是,早前听探春说起,道是那南苑的二姑娘两日前就病倒了,病得似乎十分严重,白日里都下不得榻。
苏婉容不晓得二姑娘是真的病了,还是明早不想随了礼数跟着出来送亲。
但更叫她始料未及的是,二姑娘没有来。出嫁前夕,徐姨娘竟领着五姑娘特意过来她的西厢道喜了。
娘俩在她屋里双双落座,徐姨娘直接把五姑娘冷落在一边。先是热络地拉住她的手,同她扯这扯那。又以所谓过来人的身份,跟她说,婚后应当如何如何,才好博那晋元新帝的喜爱。
苏婉容倒是没多关注,徐姨娘苦口婆心同她传授的这些所谓的长辈的经验。她抬眼瞧看徐姨娘面上堆笑,亲切得仿佛比对着自个儿的亲生闺女儿时,还要更亲生闺女儿。苏婉容就有些稀奇,稀奇之余又觉得有点好笑。
想她认识这徐姨娘也有两辈子了,见着此人,从来就是一副眼睛长在头顶,趾高气扬的模样。五房这一户,似乎极其喜欢从她这个同为庶出的姑娘身上寻些莫名的优越感,苏婉容有些不能理解。而徐姨娘此时这一番与往日截然不同的做派,让苏婉容受宠若惊的同时,隐隐已经猜测到了,她们娘俩今夜过来,必然不仅仅只是同她叙旧,唠家常的。
果然,没让苏婉容失望,约莫半柱香的时间过去,徐姨娘忽然就闭住嘴不说话了。脸上的笑容倒是变得愈发殷切,牢牢牵住她的手,也不松开。
起初的时候,徐姨娘对着她傻笑,苏婉容就客气地坐着陪她。可到了后面,苏婉容坐不住了,这样干等着,太浪费时间。
“徐姨娘,您究竟是为了什么过来西厢找婉容的,你但说便是。”
徐姨娘似是没有想到,苏婉容竟会问得如此直截了当。佯装着犹豫了一会儿,徐姨娘再按捺不住了,就笑着对她说道:“婉姐儿啊,左右这儿也没外人了,你徐姨也不跟你藏着掖着。你看咱们四房五房,出了你这么一个风光的,难得争了一回脸面,总也该互相照应照应着不是?你瞧瞧,你五妹只小了你两岁,明年啊,也就虚满十五了,该到了物色夫家的年纪。徐姨也不求多的,这样吧,等你五妹及笄了,你同晋元帝说说,让你五妹也跟着进那皇宫,做个小的。”
苏婉容听罢,黛眉饶有兴致地一挑,琢磨了一会儿,笑了。
“徐姨娘说的‘做小’,是怎么个小法?”
此言方落,徐姨娘就觉得有戏!当即眉开眼笑,忙不迭地回道:“小的!就做小的,咱们五房眼界小,不敢和婉姐儿抢皇后的位置。就做淑妃!对!做淑妃!就和当年长房那善姐儿做个一样的!”
淑妃乃是后宫九嫔之首。长房的善姐儿,太傅府嫡系出生,性子端庄淑瑞,样貌虽称不上顶好,却也是上等的。最后还是因了怀上龙子,才坐到了这个位置上。
这徐姨娘一开口,就想要淑妃的位置。也不看看自己的女儿,无论是德才,或是相貌,与太傅府长姑娘都是远不能相提并论的。
就这样,竟然说自己眼界小。以苏婉容看来,徐姨娘不仅眼界不小,胃口还大的很呢。
而另一边,徐姨娘完全没顾上去瞧看苏婉容此时面上似笑非笑的神情。兴高采烈地起身,就去叫自方才开始便一言不发呆角落里的五姑娘,赶紧过来。
“瑾萱,你四姐姐人好,这便是答应往后要带着你入宫了。还不赶快过来给你四姐姐道声谢?等你及笄以后,入了宫啊,你和你四姐姐姐妹俩共同侍奉着皇上,那便是亲上加亲的关系了。可得互相帮衬着一些。”
“亲上加亲?徐姨娘恐怕是误会了一些什么。”
五姑娘耷拉着一张又黑又臭的脸,死活不肯动,嘴巴撇得都能吊油瓶了,显然完全不乐意同徐姨娘一般,掉价地凑人跟前套近乎。徐姨娘气得不行,咬牙心里暗骂死丫头没有眼力见儿,就只差拎着五姑娘的耳朵,把她强行硬拽去苏婉容跟前了。
这场面,连苏婉容这个看戏的都有点瞧不下去了,于是便开口,好心地提醒了这么一句。
那徐姨娘是何其机敏的人物?一听这话,马上察觉不对,面上就是微微一僵。
可心中总是还是存着几分侥幸的,紧接着又笑了,故作亲昵地嗔怪苏婉容:“你这婉姐儿,跟你徐姨开什么玩笑呢!这事儿你徐姨哪能弄错?等来年,你五妹妹进了皇宫,去做了淑妃。你姐俩那都是娘娘,你五妹妹品阶比你矮了一些,按照礼节,宫中也当敬你一声姐姐的,自然便是亲上加亲了。”
第092章 封后大典(二更)
徐姨娘嘴里,一口一个往后在宫中应当如何如何,仿佛自家的闺女儿明日就该跟了她,一道儿直接出嫁入宫了那般。
这副春风得意的模样,苏婉容真真是不想扫她的兴致的。但是没奈何,相比之下,苏婉容更加不喜欢无故欺骗别人,只能柔笑着道出事实:
“婉容并未同徐姨娘开什么玩笑。虽说明日便是婉容的封后大典,依照规矩,掌管六宫的职责今后也落在了婉容头上。可,自古所谓妃嫔姬妾的挑选,都得经过礼部层层筛选,最后将入围贵女的画像呈给皇上及皇后一并过目,皇上点头了,那才作数。便是婉容今日有心帮衬着徐姨娘,这样破格省去筛选,直接把五妹妹捧上淑妃的位置,恐也是不合礼数的。”
越听,徐姨娘面上的笑容就越是消隐一分。等到了最后,徐姨娘的整张脸彻底黑了下去。
她可算是听明白了,什么层层筛选,什么不合礼数,通通都是屁话!这四房的姑娘,今朝得意了,可就是个自私自利的,摆明了不是真心想帮她五房!
“不帮就不帮,曲里拐弯儿讲这多话,真以为我五房是个傻的不成?”徐姨娘酸溜溜地小声嘀咕。
后宫嫔妃的挑选过程那是开元皇帝立下来的规矩,沿袭了几百年,这还真不是苏婉容在糊弄她,见徐姨娘不信,苏婉容挽唇,笑了笑。“如若五妹当真想嫁入后宫,倒也不是没有法子的。待五妹及笄了,想来礼部那边也会开始筹备,来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