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妖妃她母仪天下了[重生]-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感动。”
  姚燕燕看陛下动容的样子,想到自己拿木棍搅拌锅里的蚕茧时,被溅出的水滴烫了一下的情景,也觉得自己伟大极了,她抱紧了陛下,正想说一句自己也好感动,忽然听见咕噜一声。
  由于此刻寝殿内就他们两人,所以皇帝陛下肚子里传出的动静就显得十分洪亮了。
  姚燕燕看着陛下窘迫的模样,没忍住笑了一下,而后就喊人将晚膳抬上来。
  捧着菜肴的宫女鱼贯而入,为首的正是兰梦诗和青壶,两人从宫女手中的托盘里,将菜肴一一摆放在桌上,便请帝妃二人入座。
  皇帝陛下原本心情极佳,一瞧见兰梦诗也在,顿时浑身上下都有些不对劲起来。
  于是这天晚上,围观帝妃二人用膳的侍女们,就看见了两人少见地表演起来“我喂你”“不,我来喂你”“你先吃”“不,你先吃”的游戏。
  原本两刻钟内就能吃完的晚膳,两人硬生生吃了半个时辰,没等二人吃完,那菜就冰凉冰凉的了。
  兰梦诗有些担忧地看了一眼,这菜都凉了,也不知道陛下和娘娘用了会不会闹肚子?
  皇帝陛下发现她的眼神,却暗暗得意:这女人现在一定很嫉妒朕能与爱妃亲热!哼,气死她!
  晚上就寝时,轮到兰梦诗和碧壶在外间守夜。
  于是姚燕燕就发现,陛下今晚在床上出奇地卖力,要了两次还不够,又要了两次。等到结束时,两人都累得不轻。
  姚燕燕浑身香汗淋漓的,却也懒得再去沐浴了,她只觉得自己浑身都抬不起来。光溜溜地被陛下抱在怀里时,她迷迷糊糊地想起凤阳公主的那个梦。
  陛下以前可没有这么卖力过,难道……他们真的要有小宝宝了?
  想到这里,困得已经陷入睡眠中的姚燕燕,不由露出一个笑容。
  ***
  次日一早,送走陛下以后,姚燕燕就开始准备篮子。
  经历过桑蚕这事儿后,姚燕燕对凤阳公主的梦已经深信不疑了,她甚至觉得凤阳公主一定有预知未来的本事,只是这事儿说出来太过惊世骇俗,所以公主才假托做梦的名义告诉她。
  姚燕燕非常理解,她和陛下重生的事儿也不敢告诉别人。所以凤阳她是做梦,就当她真是做梦吧!
  既然凤阳愿意告诉她,那就是信任她和陛下的,将心比心,她觉得自己不能辜负这份信任。
  回忆着凤阳说过的话,姚燕燕让人找了个可以装下一个婴儿的篮子,还往里面铺了好几层布,然后将之稳稳放在床边的镂空雕双龙吐珠描金矮柜上。
  她摸了摸肚子,心道:大功告成,现在就等小宝宝出生了!
  姚燕燕对公主的梦境深信不疑,现在已经开始幻想小宝宝出生以后的事儿了。
  日子过得快,眨眼间太后的寿辰就要到了。
  这段时间内发生了不少事,其中有三件比较重要。
  第一件事,便是白舟为皇帝挑选出了合适的皇商。
  陛下也表明了自己用人不疑的宽大胸襟,直接将属于皇室的大半产业交给皇商打理,当然,他藏在床头的那二十万两银票没有动。至于那笔银子是什么用途,皇帝陛下没说,姚燕燕也没去问。
  第二件事,陛下颁布了诏书,借着太后寿辰,提出要修一条从京都直通边关的大道,但这条路耗资巨大,朝廷没有足够的银钱修路,便提出沿途州县中若有家资丰厚的商人,可以出资包下一段,但凡修足十里地的,家中便有一名子弟可以参加科考,走上仕途,修足二十里地,便能有两名家族子弟参加科考,以此类推。
  第三件事,则是邻居陈国派来使臣,言是要与齐国建立邦交,根据信使传来的消息,陈国使臣来到大齐京都的那天,正正好就是太后的寿辰。
  姚燕燕和陛下为这事儿商量了不止一次,大多数朝臣都认为陈国是有意要与齐国修好,因为据信使传来的消息,陈国这次带来了数车珠宝来给太后祝寿,诚意十足。
  然而姚燕燕和陛下是重生的啊!陈国的狼子野心,他们俩比谁都清楚!所以这次陈国使臣肯定是有阴谋的!
  这日,姚燕燕从桑园回来,一边想着后天陈国使臣就要进京的事情,一边往飞鸾宫走,听见宫人说陛下在飞鸾宫里逗弄桑蚕,她也并不觉得奇怪。
  自从那天晚上陛下穿上了蚕丝织成的衣裳,他就从这蚕丝身上看到了巨大的商业价值,现在陛下看那些蚕宝宝的目光,就跟看一群会下金蛋的母鸡一样,姚燕燕想来想去,只能用“慈爱”这个词儿来形容陛下的眼神。
  想到这里,她一脚踏进了飞鸾宫。
  听见声音的陛下转过身来,手里抱着一个篮子。
  见到她,皇帝陛下眼睛一亮,喊道:“爱妃,快来看咱们的宝宝!”
  姚燕燕:……
  这场景为何如此熟悉?
  她盯着陛下手里的篮子看了一会儿,然后震惊地发现,这不就是自己给宝宝准备的那个篮子吗?
  那这篮子里装的是……
  姚燕燕心情复杂地走过去,就看见那篮子里铺了满满一层嫩嫩的桑叶,五六条蚕宝宝趴在里面,正勤快地啃食着桑叶。
  姚燕燕:……
  她极缓慢地抬头,对陛下道:“为什么,要把蚕装进这篮子里?”
  皇帝陛下理所当然道:“朕养蚕的那个盒子不小心给弄坏了,刚好瞧见屋子里有这个篮子,就拿来用了?爱妃你看,是不是很合适……”
  皇帝陛下说到一半,便顿住了,他疑惑道:“爱妃你怎么了?”
  姚燕燕苦着脸,欲哭无泪,“臣妾没有想到,您说的宝宝,竟然是蚕宝宝。”
  皇帝陛下:???


第91章 
  进入四月后; 白昼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
  此时; 天边刚刚泛起一点鱼肚白; 晨鼓还未敲响,城中绝大部分百姓都还沉浸在酣眠中时; 城南一间宅院上头,就已经冒出了浓浓炊烟。
  封二听到公鸡打鸣的第一声,就睁开了眼睛。他迅速从床上爬起来; 顺便叫醒同屋的其他同伴,带着这群比他小的孩子,一起到院子中洗漱。
  从他们进入这宅子到现在; 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这一个月的生活,简直就像在天堂一样; 是过去的他想都不敢想的。
  他们有屋子遮风挡雨; 有床可以睡; 有暖和的被子可以盖,一日三餐都能吃到热乎的饭食……封二对这一切充满了感激。
  洗漱过后; 他就领着这个院子里的孩子; 去了灶房旁边的那间大屋子。
  从他进入这宅子以后,这里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和他们一样的小乞丐; 其中有一些还是曾经和他抢过地盘的熟人。
  慢慢的; 待在这里的小乞丐已经有九十九人了。
  不对; 他们现在已经不是小乞丐了。
  封二摸了摸自己身上崭新的衣裳,有些自豪地想着,他们现在是暗部的成员; 虽然现在还没有什么用,但是等再长大一些,就能成为陛下手中的利刃,为陛下开疆拓土,打倒所有企图破坏陛下江山社稷的敌人!
  封二心中自豪地想着。
  这宅子很大,这里的孩子分成几个小院子居住,封二就是自己那个小院子里的“大哥”。负责看管约束自己手下的人。
  他手脚利索,速度也快,带着自己的小弟最先冲到了灶房旁边那间大屋里,排在了最前面。
  这个地方挂了个牌匾,写了“食斋”二字。
  此时,在这食斋里,已经放了几只大木桶,浓浓烟雾从木桶上冒出,看着就诱人得很。
  封二听见后头有小弟问,“大哥,今天有什么吃的?”
  封二嘘了一声,“别说话,先生教的规矩都忘了。”
  那小弟立刻闭紧了嘴巴,只是一对黑白分明的眼睛还不住往木桶上瞅,奈何个子太矮,压根瞧不见那木桶里装着什么。
  很快,厨娘就抓了碗,给孩子们盛上饭食。
  今日吃的是炊饼、肉粥和咸菜煎蛋。
  熬得稠稠的白粥被盛到碗里,肉糜和葱花漂浮在白粥上,浓浓香味随着热气一起蒸腾,熏得孩子们脸颊发红,咸菜煎蛋也很好吃,用来配炊饼刚刚好。
  孩子们各捧着两只陶碗,眼睛直直地盯着碗里的饭食,虽然眼里的渴望和喜悦藏都藏不住,但都很规矩,端着陶碗在木桌前坐好,才开始吃饭。
  这些曾经日日忍饥挨饿的孩子们,虽然不像一开始那样狼吞虎咽了,但是吃饭的速度依旧很快,他们很珍惜每一粒米,有的吃完后甚至会用汤匙一遍遍把碗刮干净,实在刮不了了就用炊饼把粥碗抹一遍,直到把最后一点汤汁也吃完。
  封二吃饭的速度也很快,但他在这些孩子里年纪算最大的,因此很能克制,尽量学着先生那样,吃得斯文又规矩。
  他吃完以后,看了周围一眼,看着这些曾经饿得脸色蜡黄身体瘦弱的同伴,一天天变得结实起来,心里充满了感激。
  这一切都是陛下恩赐的!陛下是最好的君主,等我长大,一定拼尽全力也要效忠陛下。
  心中这样想着的封二,忽然听见给他们做饭的大婶喊道:“先生叫你们了,赶紧到庭院里去。”
  封二连忙带着自己手下的小弟往庭院赶去。
  这次,封二他们一个院子的也是最先到的,他心里有些兴奋。
  等到这宅子里的孩子全都到齐以后,封二就看见,一位身穿宽袖素袍、颔下留着胡须的先生出现在他们面前。
  是封先生!
  封二眼睛一亮。
  可站在封先生旁边的是谁?
  封二看着站在封先生旁边,那个高大健硕的男子,心里非常好奇。
  这时,他听见封先生道:“孩子们,这位是葛修武葛副统领,他如今在龙卫军中任职,从今天起,就由他来教授你们武艺。”
  龙卫军!不止是封二,其他孩子的眼睛也亮了!
  这些日子,他们学了不少东西,知道龙卫军是可以贴身保护陛下的带刀侍卫,这样的侍卫,在他们眼中已经非常厉害了,而现在,这位龙卫军的统领竟然要亲自教导他们武艺,难道他们以后也能变得像龙卫军一样厉害,也能贴身保护陛下吗?
  看着孩子们兴奋的脸庞,葛修武哈哈一笑,道:“封先生,这些娃娃被你教导得不错啊!”
  封元扇了下扇子,笑道:“这些本来就是好孩子。”
  葛修武又仔细看了一眼,疑惑道:“这里头……怎么还有女娃娃?”
  封元道:“女娃娃也一并教导,只是女娃娃身子比不上男娃,你对她们莫要像男娃那般严苛。”
  葛修武点头道:“先生放心,我省得。”心道:教导娃娃虽说累点,但也总比待在龙卫军中成天对着兰梦征那张臭脸强。那小子,自己都是个小孩子,还成天学一副大人做派,啧啧……
  ***
  大齐皇宫,凤阳阁。
  明日就是太后娘娘的寿辰了,凤阳公主为了给太后贺寿,提前两日回了宫中,如今她和驸马就住在她出嫁前的凤阳阁里。
  一大早,凤阳公主便起来洗漱梳妆。
  奶大她的张嬷嬷站在她身后给她梳头,听到外头传来的动静,张嬷嬷笑道:“这一大清早的,驸马爷又起来练剑了。”
  凤阳公主抿唇笑了下,“他总是这般自律,到了宫里也从未歇过一天。”
  张嬷嬷笑道:“驸马爷为人这般好,待您又真心实意,奴婢瞧着,没有比这更好的姻缘了。”
  凤阳公主没有说话,只抿唇微笑,等张嬷嬷给她梳好发髻,凤阳公主便道:“今日挑些庄重些的首饰,待会儿要去一趟慈和宫,提前给太后献上贺礼。”虽说明日才是太后的寿辰,但是今日下午陈国使臣就能入京,明日也会出席寿宴,凤阳公主担心会有什么变故。
  太后本来就不喜欢她,她还是尽早把贺礼献上,明日也早早退席,免得沾染麻烦。
  张嬷嬷应了声是。
  这时,外头传来说话的动静,不一会儿,驸马握着剑进来,他抹了把脸上的汗,对凤阳道:“刚才飞鸾宫那边来人,说是姚贵妃请你过去一趟。”
  姚贵妃?凤阳有些惊异。
  驸马有些担心道:“这一大早的,姚贵妃唤你过去作甚?”在袁昊心里,姚贵妃能一直盛宠不衰、还能让太后这么早就交出凤印,一定是个心机深沉的女人,每一次凤阳单独与姚贵妃见面,他总要担心。
  张嬷嬷笑道:“驸马无须担忧,奴婢瞧贵妃娘娘是个好人,她唤公主过去,兴许就是想和公主说说话,不会有什么事的。”
  凤阳公主也点了点头,她面上没什么异样,心中却想到:莫非,上次我同姚贵妃说过的那个梦,已经应验了?娘娘已经有喜了?
  她一开始的时候,的确对陛下和姚贵妃有些怨气,但是后来嫁给袁昊,与袁昊的日子越过越好后,她心里那一点点怨气全都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浓浓感激。
  若不是陛下和娘娘,她没法嫁给袁昊,更没法过上现在这样的好日子。
  思及此,她不由看了一眼身边的男人,笑道:“皇嫂与我说会儿话,你担心个什么劲?她不是你想的那种人。”凤阳公主话音刚落,便对上了袁昊担忧的目光,她顿了顿,叹道:“你若实在担心,便同我一道去吧!我着人同姚贵妃说一声。”
  袁昊这才露出了笑容,转身进屋沐浴后换了身衣裳,而这时,前往飞鸾宫禀报的人也回来了,表示娘娘同意了驸马与公主一同前往飞鸾宫。
  ***
  飞鸾宫原本只是这后宫中一座普通宫苑,但自从姚贵妃入住后,这里添置了不少东西,连大门都刷了两遍,瞧着富贵逼人,怕是连皇后的寝宫也不如。
  凤阳走进飞鸾宫主殿,驸马则被留在偏殿等候,她一进门,就被姚贵妃握住了手,随后,就见姚贵妃急急问道:“凤阳,你最近都做了什么梦?”
  凤阳一愣,只听姚贵妃又道:“有没有梦到本宫生娃娃的事?本宫生了几个?男孩还是女孩?”
  凤阳:……
  她缓了一会儿,才说道:“近来倒是没怎么做梦。”其实是做了几个,但都是她和袁昊的事,这就不好与姚贵妃说了,她问道:“娘娘有孕了?”
  姚燕燕一听这话,就苦了脸,摇头道:“没有……”
  没有?凤阳有些惊讶,那陛下怀里抱着的宝宝是怎么回事?这样想着,凤阳忽然感觉眼前一阵眩晕……
  袁昊虽在偏殿内,却一直站在门口附近注意着外面的情况,忽然看见飞鸾宫里有内侍跑出来请太医,忙问发生了什么事,得知凤阳公主竟然在飞鸾宫中晕倒,他心里焦急,让人通报后就匆匆进了飞鸾宫。
  姚燕燕这会儿正站在床边看着凤阳公主,看见袁昊急匆匆进来,她立刻识趣儿地闪到一边,同时对他道:“驸马不要担心,公主兴许是身体虚弱才会晕倒。”在场那么多侍女看着呢,别想碰瓷儿啊!
  袁昊心中焦急,也没吱声,只盯着凤阳看,没过多久,太医来了,号脉一瞧,笑道:“恭喜驸马,公主有喜了,已经一个多月了。”
  袁昊愣了愣,才惊喜道:“真的!”
  姚燕燕:……
  她看着驸马激动地握住凤阳的手,又看了看凤阳平坦的小腹,心里头跟吃了几斤柠檬似的。好酸好酸,要酸死了。
  于是凤阳公主刚刚醒来,就对上了姚贵妃羡慕嫉妒的目光。
  凤阳公主:???
  姚燕燕盯着她的肚子看,犹豫了一下后,问道:“公主,我能摸一摸你肚子吗?”
  凤阳:……
  于此同时,把那一篮子蚕宝宝带到御书房的皇帝陛下,批完奏折一抬头,忽然发现那几只蚕宝宝都开始吐丝了。
  他高兴得撇下奏折走过去,观察了一会儿,忽然伸手把那些蚕吐出来的丝都抓出来,凑成一小团。
  正吐丝结茧的蚕宝宝,忽然发现刚刚吐出来的丝全都不见了,懵懵地呆了一会儿,扭头继续吐丝,然而它们每吐出一小团丝线,都会被皇帝陛下无情撕走。
  皇帝陛下凑了一下午,才凑出来半个巴掌那么大的一小团,他非常不满意,自言自语道:“怎么就这么点蚕丝,这要攒多久才能给爱妃织一件衣裳,朕是不是应该再养几条?”
  曾经去桑园瞧过几眼的高公公:……


第92章 迟到加更
  在皇帝陛下感慨养蚕不容易; 蚕丝也不好得的时候; 封元来了。
  皇帝陛下只好放弃了自己难得的闲暇时光; 将那一小团蚕丝找个盒子装了起来,而后便接见了封元。
  封元一进来; 就说起了陈国使臣的事。
  “陛下,鸿胪寺已经派人前去迎接,约莫再有一个时辰; 陈国使臣就能入城了。”
  听到“陈国使臣”这四个字,皇帝陛下就皱起了眉头。
  封元也知晓陛下的顾虑,关于陈国使节的这事儿; 朝堂上已经吵过不止两三次了,大部分朝臣跟林宰相站在一队; 认为陈国既然抛出橄榄枝; 又送来了数车珠宝为太后贺寿; 已经足够有诚意,齐国就应与其订立友好盟约; 若是能从陈国借一些兵马和钱粮平息国内部分叛乱; 那就再好不过了。
  封元却并不这样认为,相反; 他一直觉得陈国现任皇帝有逐鹿天下的野心; 且陈国位置偏西; 在地理上远远逊色于齐国,齐国的大片肥沃土地对于陈国来说可是一块必须啃下的肥肉,如今派出使臣示好; 怕是另有阴谋。
  皇帝陛下点头道:“朕看这些陈国使臣,就是一群黄鼠狼,肯定不安好心。”
  从一开始,得知陈国派出使臣的消息后,陛下就对此颇为抗拒,封元哪里能猜到陛下和娘娘是重生的,只以为陛下虽然年少天真,却聪慧过人,早早就看穿了陈国的野心。他道:“陛下放心,臣已经依照陛下的旨意,提点过鸿胪寺卿,新任的鸿胪寺卿是位长袖善舞、玲珑八面的人才,不该说的话,他一句也不会多说。”
  皇帝陛下点头,又听封元道:“此次陈国使臣前来,定是有试探我国国力的意思,臣听闻出使我国的是陈国博远侯秦竖。此人表面和善健谈,实则狡诈多疑,陛下明日见到他时,态度上应更为强硬些,方能震慑此獠。”
  听到封元骂陈国使臣,皇帝陛下乐了,他颔首道:“爱卿放心。”演戏么,朕最擅长了!
  陛下虽然有时会有些惫懒,但是他答应过的事,向来办得很好。封元放下心来,于是就此退下,他还要再提点提点下面那些人。
  在齐国这边商量着怎么应付陈国时,陈国人也在算计着怎么对付齐国。
  博远侯秦竖刚到通州时,就遇到了前来迎接的齐国官员,双方表面和和气气地寒暄了半天,秦竖便以路途疲乏为由,入了马车。
  齐国鸿胪寺的人,则带着数百名齐国士兵,护送他们从通州朝着齐国京都而去。
  马车微微晃动着向前行驶,博远侯挑起帘子,看了一眼那些齐国兵士,个个身形健硕,胯下马匹也高大矫健。
  他放下帘子,开始沉吟起来。
  马车里除了他,还有陪同他一起出使陈国的幼子秦愿。
  他对儿子道:“这一路行来,你觉得齐国如何?”
  数个月前,陈国人用各种手段,还能潜入齐国打探消息,但是自二月以后,齐国的防备忽然变得森严起来,边关以及齐国内各处要塞清查人口也严密了许多,有些潜入齐国的探子险些回不了陈国……而这一切,都是自齐国那位小皇帝开始勤政后才有的改变。
  秦愿这是第一次来到齐国,作为使臣,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处在齐国光明正大的监视下,每到一个地方,就会被齐国的官员围住,就连想要走出驿站看看,也会被齐国人以“保护”为名紧紧跟随。
  所以他们真正能看到的东西,并不算多。秦愿思量了片刻,便回道:“这一路看来,齐国远比孩儿所预想的要富庶,一路相迎的兵士也高大强壮。这齐国,并不好对付。”
  博远侯摇头道:“你看到的只是表面。咱们这一路过来,走的是齐国北地,齐国皇都就在北地,这里聚集了齐国绝大多数达官显贵,自然也就显得富庶。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这一切都是齐国人特意安排给咱们看的,为的就是误导我们。齐国前任皇帝突然驾崩,当时六名皇子争夺帝位,国内乱了许久,只怕直到现在,齐国也没能恢复过来。”
  博远侯眯着眼睛,道:“只可惜当年齐国内乱时,陛下还未登基,若是陛下早几年登基,便能……”
  接下里的话秦竖没有说完,但是秦愿明白父亲的意思,陛下雄才大略,若是早几年登基,说不定现在齐国就已经纳入他们陈国的版图了。
  博远侯神情肃穆道:“今日黄昏前就能入齐国京都,你要警醒些,莫中了齐国人的圈套。”
  秦愿拱手道:“孩儿明白。”
  博远侯看着眼前唇红齿白、钟灵毓秀的幼子,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心道:虽然带来的数车珠宝要献给齐皇有些可惜,但是能借此机会进入大齐皇宫,试探出大齐真正的实力,还是十分值得的。
  想到临行前陛下的嘱咐,博远侯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
  黄昏的光顺着树顶,慢慢爬向了桑园的墙根处。
  几十名宫女,正各自踩着梯子,想要趁着夜幕降临之前,从桑树上采摘最嫩的叶子,以便待会儿剪成细条喂蚕。
  顾昭容被姚贵妃带着进去时,目光有些惊讶地落在那一排排的桑树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