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妖妃她母仪天下了[重生]-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后走出飞鸾宫前,状似无意地一侧头,正好看见站在偏殿门口向她行礼的周修仪,瞧见周修仪身上的衣裳,太后眉心拧了拧,有心想要斥责几句,却不知想到了什么说出口。
  回到慈和宫时,柳尚宫扶着太后从步辇上下来,疑惑不解道:“太后,您明白皇贵妃是故意阻拦您的,为何还要留在飞鸾宫呢?”
  太后手里转着佛珠,缓缓道:“哀家老了,也管不了他们几年了。”
  柳尚宫以为太后是在哀叹年岁老去身不由己,正要安慰几句,却听太后道:“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哀家本来就不应该管太多,陛下和姚妃想要做什么,就让他们去做罢,哀家能再活几年,再抱几年孙子就心满意足了。陛下也长大了,哀家相信,他们会有分寸的。”起先听到那事的时候,太后的确是生气,但也许是被那倆孩子气了太多次了,太后竟很快冷静了下来。
  她现在也不想操心太多了,横竖后宫这些妃嫔也不想去侍寝,姚妃又有了身孕,陛下想要遣散后宫就随他去吧!陛下如今这么年轻,将来真要没有继承人,再选秀生几个也来得及。
  思及此,太后脚步一顿,转动佛珠的速度越发快了些,心中暗道:呸呸呸,阿尼陀佛,姚妃一定能安安稳稳生下小皇子的。
  在太后又跑去小佛堂念诵经文时,姚燕燕听周修仪从头到尾把御花园那边的考验讲了一遍。
  周修仪道:“娘娘,起先谁也没有想到,那些贡士里居然有人第一关就中招了。您是没看见,有几个贡士吃酒吃得都走不动路了,还说醉话,说要是能天天喝上宫里的好酒,比做神仙还快活。还有几个重口腹之欲的,吃菜吃得肚皮滚圆,到处找茅厕。”
  “偷拿金子的许是没想到在宫门口搜身以后,进入明德殿还要再搜一回,身上的金子被搜了出来,当场被除名。”
  “至于借着酒意偷偷调戏姐妹们的,陛下虽然没将名单公布出来,但已经说了要夺了他们名次,这些人肯定连个同进士出身都捞不到。”
  周修仪说到这里,佩服道:“娘娘,您和陛下想出来的这个法子真管用,一下子就将那些空有才学,却贪图酒色钱财的人给筛出来了,剩下的那些贡士,将来一定都是为国为民的好官。”
  姚燕燕却没有周修仪预想中那么高兴,而是道:“这个法子只能将一些又蠢又怀的人筛出来,哪有那么容易就测出来一个人是什么品性的?”
  这一点她和陛下当时也商量过了,不怕一个人城府深沉,也不怕一个人贪图酒色钱财,怕就怕这个人又贪又蠢,连摆在眼前的陷阱都往里头跳,这样的人当了官,只会惹出无数麻烦。他们现在连宫里的这点诱惑都抵挡不住,难道还指望他们以后当官了能挡得住外面的诱惑吗?
  陛下提前开科,是要选出能帮他干活的官员,而不是选出一堆才学高却只会惹麻烦的,也幸好开了这个考验,真要让这种人通过殿试当了官,以后光是把这些人揪出来就得浪费不少功夫。
  周修仪听姚燕燕这么一分析,脸上的兴奋也慢慢少了,“那要是有人隐藏得比较深,该怎么办?”
  姚燕燕不假思索道:“以前怎么办,现在还是怎么办,监察司可不是摆设。再说了,城府深沉也没什么,伪君子就更不怕了,横竖他们是臣,陛下是君,只要他们好好给陛下干活,不招惹是非就成。这次剔除出去的有多少人?”
  周修仪道:“一共一十八人。”
  姚燕燕点头,这个数目正常,毕竟考验的虽然有一百多人,但这些人都是一层层考试考上来的,里头真正蠢的其实还是很少的。
  这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件事就浮上了姚燕燕心头,她道:“对了,你在那堆书生里,有没有瞧见中意的?”
  周修仪想起那个一看到她就红着脸回避的人,心里有了些想法,却没有说出口,而是道:“娘娘,等到殿试后,陛下不是还要开琼林宴吗,到时候妾身想再看看。”
  姚燕燕想了想,点头道,“也好。”看着坐在她跟前脸色红润的周修仪,姚燕燕有些遗憾道:“可惜顾昭容昨日就走了,要是她还在就好了,正好趁机给她配个cp。”
  周修仪疑惑道:“娘娘,西皮是什么?”
  姚燕燕愣了一下,对哦,西皮是什么?
  两人说着话,不知不觉已到了午膳时间,侍女们抬着食盒过来,将菜一盘盘摆上来。姚燕燕本来没什么胃口,忽然闻到一股熟悉的香味,她试探地夹了一筷子麻婆豆腐,当尝到熟悉的味道后,她惊讶道:“这是顾昭容做的?”顾昭容不是走了吗?
  兰梦诗笑道:“娘娘,顾昭容担心她走后,娘娘会吃不惯御膳房的菜,所以临走前拿出了她早就调好的酱料,说是让御厨做菜时下一些,那样做出来的菜就能和她亲手做的有八分相像。顾昭容还说了,等过几个月,宫里的酱料用完了,她就托人再寄几罐回来。”
  姚燕燕听了,大受感动,昨日顾昭容走时,她想到以后就吃不到顾昭容的菜了,还难过得不行,也就不敢去送她,生怕自己抓着顾昭容的手不肯放,没想到顾昭容考虑得这么周到。她对周修仪道:“顾昭容真是个有责任心的好厨子啊!”
  周修仪:……
  *******
  在姚燕燕和周修仪说起顾昭容时,顾昭容的马车已经在十名侍卫的护送下,离开了通州城,朝着边关驶去。
  离开通州城不久后,他们到达了一处驿站,刚刚下马,顾昭容就看见驿站前站着一名身着素衣、年约三十,面貌普通的妇人。
  她似乎是在等人,一见到她们的马车停下,立刻就迎了上来,笑着看她一眼,说道:“可是顾楚顾大姑娘。”
  顾昭容迟疑地点头。顾楚是她的本名,她既然要去边关了,自然不能再自称顾昭容了。
  那妇人和她身边的侍卫打过招呼后,顾昭容这才知道,原来这妇人也是暗部出来的人,虽然是个女子,但是边关那边传递到京城的消息,以及京城下达的命令,大部分都要通过她来转达。
  这也是为了安全考虑,毕竟她在外的身份,就是一个带着幼子寡居的妇人,很少会有人查到一个普通的市井妇人头上。
  顾昭容和她聊了一会儿,才知道这妇人姓周,本来是朝臣之女,只是生父得罪章宰相,家道中落险些活不下去,暗部的人在外挑选苗子时无意中发现她有很有潜力,便带回去培养,这才有了今日的她。现如今,周姨要随着她到芜城去,作为芜城那边所有暗探的领头人。
  “顾姑娘不必担心,我会陪着你到芜城,若无意外,会在芜城留好几年。你们这些孩子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来找我。”
  顾昭容点头,对着周姨爽朗的笑容,她心里的忐忑渐渐放下,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期盼。她从前太过怯懦,可是现在,她也想要凭自己的双手,干出一份堂堂正正的事业。让世人再也不能小瞧了女子。
  她将周修仪、姚贵妃,还有那位葛统领说过的话在心中咀嚼了一遍又一遍,每一遍下来,她的双眼就坚定一分……
  ******
  这一次殿试结束得快,名次排得也比往年快了许多,不过第二日傍晚,榜单便贴了出来。
  众人在衙役贴完榜单后,纷纷挤上前去观看,一甲第一名上,“京城李数”四字赫然在目。
  “新科状元是李数!京城人士!”不过一会儿,这话就传扬了出去。
  负责榜下捉婿的各府家丁们气势汹汹地在人群中逡巡着,却不料等了又等,莫说状元李数了,就连其他进士老爷也瞧不见。
  人都到哪儿去了,放榜的大好日子,那些中榜的进士竟然一个都没来看榜,往年也没见过这么沉得住气的啊!
  众人面面相觑,不明白新科状元还有那些进士老爷到底都去了哪里?
  他们去了哪里?自然是提前被人接进宫参加琼林宴。


第113章 (捉虫)
  宫中但凡办宴; 地点都是在麟德殿中。
  在那些中榜进士入宫赴宴之时; 周修仪正坐在镜子前; 用一把小小的玉梳子,细细梳理自己的头发。
  一名宫女站在她身边; 替她挑选赴宴时要佩戴的首饰。
  从铜镜当中倒映出来的五官模糊得厉害,但也能隐约看出镜中人明艳的面容。周修仪身边的这名宫女跟着她很久了,之前周修仪出宫打理铺面时; 这名宫女就跟随在她身边伺候。此时见周修仪面上带着浅浅笑意梳理头发的样子,宫女不由问道:“修仪,您真的要选那李状元?”
  周修仪轻轻嗯了一声。
  宫女道:“那李状元虽有才华; 可相貌一般,家世也寻常; 如何配得上修仪您呢?奴婢瞧着; 那榜眼就比状元好。”在宫女眼里; 周修仪美貌又聪慧,又有一手调制香粉的好手艺; 如今还帮着皇贵妃打理京城的几个铺子。只有才华相貌家世同样出色的人; 才堪匹配。今年的榜眼就不错,虽说才学逊色李状元一筹; 可他的相貌和家世在今年的进士里头; 可是一等一的好。
  周修仪正细细抚平那一点翘起的发梢; 闻言漫不经心道:“你一个小丫头,能懂甚?”她抚了抚自己的正值年华的娇艳脸蛋,说道:“我周晚香生得如此貌美; 但凡是个正常男子都该多瞧我两眼。可我进水榭时,那榜眼连正眼都不看我一下。不是心有所属,就是个大大的伪君子,我脑子坏了才会选他。李状元就不同了,虽说相貌和家世差了些,可一看就是个好拿捏的男人。你可记住了,宁愿要个能捏在手里的穷男人,也不要一个不将你放在眼里的富家子。”
  更何况,李状元虽没有家族支持,但以他的才学,只要不行将踏错,将来前途必定不可限量,而她帮着皇贵妃做事,又不缺银两花用。
  宫女不知内情,听了这话顿时面露羞惭,片刻后才笑着恭维道:“还是修仪机智,一百个奴婢也比不上修仪您一人。”
  周修仪摇摇头,她自己是个见风使舵、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主儿,却不喜欢别人来恭维她。她道:“我这算什么机智,真机智的是皇贵妃,那才是好手段。”把堂堂一国皇帝死死地捏在手里,还让他甘之如饴言听计从,这种手段,也不知道她要修炼到何时才能达到。
  “给我好好梳理发髻,今个儿我就要将这终身大事解决了。”
  宫女应了一声,连忙利索地给她挽了个时兴的少女发髻,她这边正动作,就听面前的周修仪传来一声低低的叹息,“陛下早就看我们不顺眼了,这次要是有哪个姐妹没能把自己嫁出去,估摸陛下又要不高兴了。”
  不止是周修仪这里,此时后宫中所有知道琼林宴的妃嫔,都有各自的思量。陛下遣散后宫是势在必行的了,不趁着这个大好机会寻个佳婿,等到将来被赶出宫,凭她们的身世哪里有机会找到这样好的人家?
  况且,那些进士以后都是要当官的,她们嫁出去,就是正经的官夫人,虽然及不上宫里富贵,但总比日日枯守空房来得好。这还是由陛下亲自赐婚,除非她们犯了抄家灭门的大祸,否则那些进士哪里敢随意休妻?她们的下半辈子,就安稳了!
  众妃嫔打扮妥当之后,就一齐在宫人的带领下,前往召开琼林宴的麟德殿。
  而此时,陛下已经把要为后宫中那些清清白白的妃嫔赐婚一事提了出来,并表示他遣散后宫后,再也不会选秀,后宫中只会留皇贵妃一人。他还将之前用来骗,哦不,劝林宰相的理由又说了一遍。
  堂堂一国天子,在他们面前说出童年的凄凉往事,说出不愿意让他的孩儿像前朝一样相互倾轧,还十分仁德地表示不愿意耽误后宫中那些无辜女子……这样的真心真意,莫说那些新进士了,就是朝臣们,也大多没有见过。在场的每个人,都几乎感动得热泪盈眶,对于陛下想要亲自给后宫妃嫔择婿一事,也再没有了抵触。
  看着坐在上座,双手紧紧交握的年轻帝妃,一些年纪大的朝臣,甚至生出了万分感慨,在此之前,谁又能想到,皇室中,竟也能有这般如同寻常夫妇的恩爱情意呢?
  只有林宰相,面色有些古怪,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听陛下讲过太多次童年故事了,他这次不像以往般感动,反而有种陛下在演戏的荒谬感。但这个念头一产生,他自己就先摇头,心中暗道:一定是自己想多了,陛下贵为天子,又秉性纯善,怎么会做戏骗人呢?
  在陛下那番话落下不久,那些在官场中十足稚嫩的进士们正感动不已时,宫人的一道唱喏声落下,数十名后宫妃嫔鱼贯而入。
  能通过层层选拔留在宫中的,大多容貌不俗,尤其她们此时统统做少女打扮,又脱去了象征位份的服饰,只身着寻常闺秀的衣裙,一眼望过去,宛如百花争妍,令人移不开视线。
  能留在这里的,都是通过那日考验的,当日那些“宫女”来添菜时,他们并未敢多看。况且,妃嫔伪装成宫女时,大多往丑了扮,而此刻她们却是竭尽全力盛装打扮过的,这些进士自然认不出来。
  除了……周修仪。
  跟其他妃嫔不同,周修仪见识过世面,胆子又大,是以那一日,她并没有对自己的容貌进行遮掩,因而此刻,已有好几人认出了她就是当日领头的那名舞姬。
  见到她,有几名进士露出若有所思之色,而李数对上她望过来的视线,则是面色一红。
  这一场变了味儿的琼林宴持续了大半天,参与的妃嫔都找到了合适的归宿。
  姚燕燕和陛下牵着手坐在上面,看着下面那些刚出炉的情侣红着脸小声交谈的样子,心里也挺为她们高兴的,毕竟她不可能将陛下让出来,让这些女子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也是很好啊!
  她侧头去看陛下,就见陛下笑得连眼睛都微微眯起,明显也十分高兴。
  姚燕燕对陛下的表现十分满意,就见陛下兴奋地凑过来道:“爱妃,如今后宫中总算只剩下咱们两个了!”至于那些太监宫女,被皇帝陛下自动忽略了,他继续道:“兰梦诗年纪也不小了,不能总是跟在你身边,要不朕替她寻个青年才俊赐婚?”
  姚燕燕一愣,想起兰梦诗还显得有些稚嫩的模样,摇头道:“陛下,兰梦诗才十六,臣妾想再留她一年。况且,还有六名妃嫔不愿意出来相亲,说是只想留在宫里,一辈子不出嫁也没关系。”
  皇帝陛下闻言,有些不满地拧了拧眉,“她们怎的如此想不开?”
  姚燕燕想了想,道:“有可能是被家里教坏了。”毕竟现在国内对女子的束缚还是很多的,许多男女婚前连对方长得是圆是方都不知道,“只能再给她们时间,让她们自己想开了。”
  皇帝陛下闻言,嘀咕了一句,“让她们在宫里多留一日,岂不是要多花朕一日的钱,多用朕一日的冰。”
  姚燕燕:……
  原来方才陛下那么高兴,是因为觉得这些妃子嫁出去了就不用花他钱了吗?
  下面的小情侣矜持而含蓄地互相说着话,朝臣们吃着酒菜低声议论政事。
  趁这个空当,皇帝陛下叫人搬来早就用玉玺盖好的圣旨,正照着下面已经配好的情侣在诏书上填名字。姚燕燕就在旁边帮着看,忽然听见李数跪下来,大声请求陛下为他和周修仪赐婚。
  皇帝陛下正想着要怎么开头呢,一见有人给他递梯子,立刻高兴道:“好男儿该当如此!”
  有了李数起头,又有陛下那句鼓励,其他蠢蠢欲动的进士也都跪了下来,请求陛下赐婚。
  虽说皇帝是早就说好了要赐婚的,但是见他们如此主动配合,还是龙心大悦,提起笔刷刷刷写了数十道圣旨,一想到这些妃嫔嫁出去,皇室只需要出一点嫁妆,今后就不用再负担她们每个月的用度了,自觉能省下许多钱的皇帝陛下写起字来又快了几分。
  一场琼林宴皆大欢喜地结束,又过了一个月,新科进士们在朝廷选定的吉日里穿着喜服,骑着骏马从宫中迎亲,这场史无前例的亲事引得全城百姓的围观,甚至有从通州赶过来看热闹的,鞭炮响了整整一天,喜乐也热热闹闹地响了一天,几乎全城都飘着象征喜气的红绸……
  皇帝遣散后宫,新科进士从宫中迎娶妃嫔这事实在太过新鲜,以致越传越快,越传越广,甚至还有编成话本和戏曲传唱的,从前的话本子都是书生邂逅千金小姐,现在则变成了书生金榜题目、入宫邂逅美貌妃嫔的故事。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连陛下都支持后宫女子另嫁,还送出嫁妆亲自主婚,下面的人揣摩上意,对女子的态度也变了许多,民俗风向也渐渐变了,从规劝女子必须贤良淑德持身守节,转而赞美传闻中周修仪那般大胆直爽、于商事上游刃有余的女子。
  而许多被父母困在家中的女子听闻了此事,又得知当今陛下鼓励女子外出行走、劝导寡妇再嫁的事,再贞静的性子,也按不住心中掀起的波澜。
  后来史书评价,觉得大齐女性思想觉醒,就是源于这场“赐婚”。
  当然,这些都是后来发生的事,此时的皇帝陛下,尚未见识到他这一举措所带来的影响。
  这场“赐婚”迅速传播到了隔壁陈国去,陈国几名大臣分析了一番,纷纷觉得齐国皇帝果真心思深沉且行事诡谲,连让后宫妃嫔去“监视”那些进士的事儿也做得出来。
  由于齐国那边的妃嫔,都是从平民及小官之家中选出,所以那些宗室勋贵以及高官想要嫁女,要么是相互结成姻亲关系,要么榜下捉婿,那些新科进士成了朝中高官的女婿,自然也和他们站在了同一派系,言行举止间也有了偏向。
  但是齐国皇帝一招“赐婚”,将这届新科进士一网打尽,利用那些后妃,把这届新科进士彻彻底底变成了他的人。
  试想,这些妃嫔受了齐国皇帝大恩,嫁给那些进士后又怎么不会向着皇帝那边说话?
  而新科进士们得了皇帝亲自主婚,娶的还是皇帝从宫里放出来的清白女子,无形中就与皇室更加亲近。
  “齐皇这一招,当真出得奇!”那几名大臣如是感叹,但语气里并不见赞许,毕竟齐国皇帝越厉害,对他们陈国就越不利啊!


第114章 
  陈国几位大臣商议这事时; 陈国皇帝就坐在一旁听着。
  他身材高大健硕; 肤色微黑; 双眉浓黑如墨,厚厚的胡须将上唇和下颚包围; 平添几分厚重,即使坐着,也显得其实凛然; 不可冒犯。
  几位大臣看似在认真议论此事,其实余光一直在注意天子的动静。
  见陛下一直没有作声,大臣们正要询问一下天子的意见; 却听他沉沉开口道:“仿制破车的器械进展如何?”
  陈皇这一问,那名负责督造“破车”的官员冷汗都冒了出来; 哆哆嗦嗦道:“陛下; 臣无能; 尚未有进展。”
  陈皇摸了摸胡须,“工部集结了举国上下的能工巧匠; 这几个月来; 你们为了制造那辆破车,一共从国库里取走二十万两纹银; 到现在; 却没有半点进展……”
  陈皇还未说完; 那名臣子就惶恐地跪了下去。
  陈皇瞥了他一眼,道:“既然你没有能力,那就换一个人。”话毕; 就有人将面色灰败的工部尚书拖了下去。
  其他人见状,战战兢兢,再也不敢多言。
  陈皇又将兵部尚书点了出来,“军队粮饷筹备得如何了?”
  兵部尚书额头冒汗,竭力镇定道:“回陛下,军队已经扩充了三十万人,只……粮饷还未备齐。”
  陈皇看着他,“还差多少?”
  兵部尚书抖着声道:“约莫……约莫还差五万担……”
  陈皇皱紧了眉头,面上更添了几分狠厉,“还差这么多?”
  兵部尚书被这句质问吓得连忙跪下,解释道:“陛下,各地粮库积攒的粮草本就不多,现在筹集的粮草,几乎已经将地方粮库挖空了!”
  陈皇眉头皱得更深,“地方粮库空了,就去找粮商买,朕要带兵征战,他们还敢坐地起价不成?”
  兵部尚书苦着脸道:“陛下,那些粮商手里头,也没有粮食了!”
  陈皇看着他的目光转为惊讶。
  那兵部尚书连忙又道:“陛下,臣已经派人多番打探过了,大部分粮食都被齐国的货商换走了。”他咬牙切齿道:“齐国人当真卑鄙狡猾,弄一些不顶用的香粉香膏,就交易走了我国中最贵重的粮食。那些粮商目光也实在短浅,竟被那些肤浅之物迷了眼,忘了不得将粮食大批交易给齐国的律法,竟偷偷运送粮食入了齐国!不过陛下放心,那些粮商已经被拿下大狱,臣……”
  陈皇一摆手,打断兵部尚书滔滔不绝的讲述,问道:“齐国要那么多粮食作甚?”
  兵部尚书小心翼翼道:“回陛下,听说齐国南地雨涝成灾,淹死了不少庄稼,齐国买这些粮食是去赈灾的。”
  “赈灾?”陈皇摸了摸下巴,“齐国的粮库没有存粮?”
  另一名大臣道:“陛下有所不知,齐国南地已连续两年大旱,今年好不容易下了雨,却引发了洪涝,听说前几个月还出了瘟疫……齐国这些年灾害连连,依臣看,齐国气数已尽,就算是有破车那等利器,也再无回天之力。”
  *****
  齐国这边的确发了洪涝,但事实上并没有陈国人推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