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妖妃她母仪天下了[重生]-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么一来,仿佛又回到了生孩子前的潇洒日子。
  姚燕燕这样幸福地想着。
  她让马车停在将军府不远处,果然见到将军府门前贴了喜字挂了大红灯笼,还有不少仆从忙碌的进进出出,看来是真的要成婚了。
  姚燕燕不由想起当年,她和陛下第一次见到兰梦征的情景,当时兰梦征被绳子捆着,瘦巴巴一个少年,像条干柴,满脸写着愤世嫉俗,谁能想到,当年要被贩卖为奴仆的少年,会成长成如今这个英姿飒爽的将军,还要成亲了呢!
  姚燕燕也是有些感慨,她想进去看看兰梦诗姐弟,忽然瞧见一身浅紫色衣裙的郁宜欢背着包袱走出将军府,面上心事重重的,不知在想什么,连那些将军府的仆从跟她打招呼也仿佛没有看见。
  姚燕燕见她这模样,还以为她要离开兰梦征,谁料跟上去后发现并不是。
  因为郁宜欢回到了她的医馆家里,又和郁大夫吵了一架。郁大夫的声音很大,姚燕燕站在外边,也见听见郁大夫的声音,断断续续的。
  “你以为将军府是好攀的?你只是个医女,咱们又是这种人家,你嫁了大将军,将来被欺辱都无人能替你出头……”
  “赵家与咱们家才算是门当户对……你这两日弄出这么大动静,就算如今反悔了,也没有人会愿意娶你!”
  “……”
  郁大夫说话真是越来越激动,姚燕燕本以为郁宜欢会受不住,谁料她很坚强地一一反驳了回去,末了在医馆门前拜了一拜,而后在街坊邻居复杂的目光下离开医馆。
  她眼睛红红的,一转头,就对上了马车里姚燕燕的视线,姚燕燕朝她招手,让她上来。
  郁宜欢连忙抹了抹眼角,下意识露出恭敬的姿态,上了马车。
  姚燕燕摆摆手,让她不必拘礼,问她今后怎么办,何时成婚?
  提起这个,郁宜欢有些脸红,道:“娘娘,日子已经订好了,在十日后。”
  姚燕燕点头,不算仓促。她见郁宜欢双眼通红,问她后悔吗?
  郁宜欢摇头,昨日她说要状告父亲,但其实并没有去,即便父亲说过要把她浸猪笼,即便父亲强迫她嫁给一个陌生男子,她也无法真正狠下心去告他。
  姚燕燕摸摸小姑娘的头,说道:“你已经很厉害了!”
  这个小姑娘,看起来柔弱单薄又胆小,其实适应力和意志力强得惊人。当初朝廷招女军医时,她第一个站出来,忍受着世人的不解和流言蜚语,带着其他女子走进军营,走上前线,在军中待了一年多。
  加上朝廷这两年的有意引导,她的事迹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飘到全国各地,在不知多少女子心中扎了根。
  有人不解有人排斥,自然也会有人向往敬仰,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总有一天,会随着时间的发酵,变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还有昨天,你逃婚,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和你爹决裂。肯定有人不理解,但是你这样的举动,又能给许多深陷泥淖的女子带去一线光明,等你的事迹越传越广,她们就会知道,原来女子也能拥有掌控自由的权利,也许等到很多年以后,女子也能参加科举,也能当官做皇帝。”
  姚燕燕最后这句话确实有些大逆不道,然而郁宜欢在惊讶过后,却忍不住心生向往。她期盼地问道:“娘娘,真的有那一天吗?女子真能与男子平起平坐?”
  姚燕燕无比肯定地点头,“一定有。即便我们有生之年看不到,我们的子孙后代也一定能看到,而这一切,要靠我们现在的努力!”对于这一点,姚燕燕无比自信,冥冥之中,她甚至觉得,自己曾经就生于那个辉煌灿烂、人人平等的时代……
  但回到宫中后,享受着侍女服侍的姚燕燕回想起在马车上和郁宜欢说的那些话,又思量了很久,最后肯定道:“嗯,虽然人人平等的日子似乎非常好,但是当皇后显然更好,如果可以,本宫要生生世世和陛下在一起,生生世世当皇后!”
  哎,为什么本宫是这么爱慕虚荣的女子呢?
  姚燕燕有些纠结,随即很快就将这个想法抛到脑后,不管了,反正只要陛下一直觉得本宫是个清纯不做作的小仙女就好!
  今夜陛下回来得比较晚,因为麟德殿那边正设宴接待外国来宾,就是周围那一圈的小国国王。
  姚燕燕想着陛下肯定能搞定,也就懒得一起去了。她一直等着陛下回来睡觉,等到半夜,却等来一个醉醺醺的小白脸。
  看着陛下一步三晃地进来,脸蛋潮红、眼神迷茫,姚燕燕觉得自己仿佛又看见了十七岁的陛下,哎,虽然浑身酒气有点臭,但这样的陛下实在太可爱,姚燕燕扶着陛下坐到床边后,忍不住亲了他一口。
  谁知被亲的陛下却捂着脸,一脸震惊失望地瞪着她。
  姚燕燕:???
  陛下你为何这副表情,你清醒一点啊!你已经是人夫了,不是清纯少年了啊!
  没等她动作,就听陛下一脸愤怒地指着她,谴责道:“你怎么能亲为父?你这是乱伦啊!”
  姚燕燕:啥?
  她耳朵是不是出问题了?否则怎么能把“为夫”听成“为父”?


第163章 
  皇帝陛下还在愤怒又失望地看着她; 仿佛她方才做了大逆不道之事。
  姚燕燕对上陛下被酒意熏得潮红的脸颊; 和他大眼瞪小眼; 片刻后,她忽然捂住脸; 嘤嘤嘤起哭了起来。
  这可把陛下给哭懵了,没等他反应过来,姚燕燕就摸着肚子; 哀哀怨怨地开口,“可我已经珠胎暗结,怀了你的骨肉。”
  皇帝陛下如遭雷击; 他连连往后缩,缩到了大床最里头; 无法相信这背德的事实。
  “你在骗我; 我们是父女; 怎么可能……”这话说到一半,他忽然顿住了; 因为他那不太清醒的脑子里; 忽然想起了他和姚燕燕躺在床上颠鸾倒凤的情景,他脸色煞白; 吓得眼泪都要出来了。
  姚燕燕瞧他这仿佛要吓晕过去的样子; 心道陛下这剧本拿得真是稳; 到现在都没掉。
  哎,陛下每次喝醉了都是这样,还是不要吓他了; 太可怜了。
  对着这样柔弱恐慌的陛下,姚燕燕实在不敢再捉弄他了,免得陛下气急了跑去撞柱子。就在她这么想的时候,忽然听到砰的一声,她猛然抬头望去,就见陛下一下从出床上蹦下来,果真跑去撞柱子了!
  姚燕燕:……
  皇帝陛下一边撞柱子一边绝望地喊:“我不是人,我不是人……”
  姚燕燕:……
  她沉默了好一会儿,走到陛下身边,劝道:“陛下,别撞了,对柱子不好。”
  皇帝陛下啊啊乱叫,一边叫着一边继续撞柱子。
  姚燕燕看了眼疯狂拿头撞柱子的陛下,再看了眼陛下裹在额头上的软枕,抬手按住他抓着枕头的手。
  陛下:“你不要劝我,让我撞死吧!”
  姚燕燕笑了下,甜甜道:“陛下您误会了,臣妾只是觉得这枕头可怜,想拿过来安抚安抚。”
  皇帝陛下:……
  他勃然大怒,一把将挡在头上的枕头塞进姚燕燕怀里,斥道:“你这个不孝女!”
  姚燕燕:……
  她看着陛下一双漂亮的眼睛大大瞪着,一对英气的眉峰紧紧拧着,一张泛红的脸蛋一直绷着,两片粉色的唇瓣抿成一条直线……
  她看着他这副气到仿佛下一秒就要去世的样子,终于无法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我的天呐!”姚燕燕抱着枕头笑倒在地上,砰砰砰地锤地板,觉得这寝宫简直不能留了,再待下去她就要升天了哈哈哈哈!
  守在寝宫外的宫人们眼观鼻鼻观心,仿佛耳朵全都聋了,听不到里头半点动静。
  而看着笑得倒在地毯上的姚燕燕,皇帝陛下更生气了,醉了酒的皇帝陛下意识不清醒,情绪却非常容易激动。他猛地扑过去,双手攥着她的手腕压在身下,恼怒道:“不许笑你这个不孝女!”
  姚燕燕听见“不孝女”这三个字简直要笑抽过去,她觉得此刻的自己跟犯了疯病一样浑身颤动,好久之后才慢慢忍住笑意,抖着声儿道:“那怎么办?女儿生来就是不孝,爹爹要惩罚女儿吗?”
  “哼!”皇帝陛下冷哼一声,开始解她的衣裳。
  姚燕燕也不笑了,连忙挡住他的手,故作惊恐道:“陛下你这是作甚?陛下不可以啊!这是乱伦呐!”
  皇帝陛下哼哼一下,一改方才寻死觅活的模样,无所谓道:“反正你已经珠胎暗结。”
  这意思是要破罐子破摔了?姚燕燕正这么想着,忽然发现方才还在她身上蹭来蹭去的陛下忽然不动了。
  姚燕燕有些想了,抬脚蹭蹭他的腿,妖妖娆娆地勾引他,“陛下……爹爹,你怎的不动了?”
  皇帝陛下为什么不动了?因为他忽然发现,自己……立不起来了!
  姚燕燕很快就发现了陛下的窘境,笑得几乎要把屋顶给掀翻。
  次日一早,清醒过来的陛下想起了昨晚的事儿,又羞又窘地拿脑袋撞床板。
  姚燕燕坐在床边笑,一边笑一边问他昨日那条律法的事。
  提起这个,皇帝陛下就很郁闷了,他摇摇头,说没通过。
  姚燕燕有些惊讶。
  皇帝陛下就把昨日发生的事都说了。原来他拿着那张纸去找封先生他们商议时,遭到了朝臣的激烈反对,其中以太傅也就是林大儒的反应最为强烈,气上头来还居然还骂陛下不知所谓,就连封先生也语气委婉地向他表示这条律法不可行。
  封元当时说,“陛下,何谓不慈?阻挠儿女婚事是不慈?虐待儿女是不慈?砍杀儿女是不慈?还是不顺从子女便是不慈?这条律法若是出了,怕是陛下将来要被诟病。”
  许是看陛下当时脸色不好,封元继续道:“陛下,您的这片心好的,但是天下百姓之多,人心之复杂,陛下还未全然看透,民间有郁家这样强迫女儿出嫁的父亲,也有不义不孝的子女……”再之后,封元又说了种种弊端,每一条都给了陛下一次暴击,成功把陛下这个念头打消了。
  皇帝陛下把封元当时说的话一一复述了,他对姚燕燕道:“封先生当时说了,律法最重要的是维护稳定,每一次修订律法都要慎之又慎,即便朕是皇帝,也不能凭借喜好私欲随意而为。”
  他说着说着,又躺了下去,叹道:“当皇帝真难啊!”
  姚燕燕也躺了下去,两人脑袋对脑袋,反思了好一会儿后,姚燕燕忽然道:“陛下,臣妾觉得咱们近来好像太膨胀了。”
  皇帝陛下:“何为膨胀?”
  姚燕燕斟酌了一下用词,“应该是太自负,太自以为是了。”
  姚燕燕和陛下的童年生活都算不上好,陛下幼年时不得父皇宠爱,他的母妃又出生卑微,无论在生父还是嫡母面前,他都得小心翼翼当个透明人,即便这样,也总是被其他兄长欺负;姚燕燕就更不必说了,如果不是因为她从小长得好看,她父亲看她有利用价值,怕是被嫡母嗟磨死都不会过问一句。
  这样的成长环境,就导致了,他们两人并不将父子亲情放在眼里,再加上出了郁宜欢这档事,姚燕燕就自然而然想到了“脱离关系”这一条,与其说是为了郁宜欢和那些被父母压迫子女出头,倒不如说是为了他们自己的私欲。
  高高在上的位置待得久了,随心所欲的事情做得多了,心志就渐渐被麻痹,觉得自己什么都能,什么都强……其实相比起那些阅历丰富的老臣,他们两人只不过是刚刚探头看到一小片天空的井底之蛙,以为有了一点点能耐,就能为所欲为了,其实他们所能想到的、所能看到的,仅仅是这盛大人世浮于表面的浅浅一层。
  直到遇到了挫折,才发现原来自己也不过是个凡人。他们该庆幸,身边大臣都是敢于直言进谏的忠臣,而不是那种惯于谄媚奉承的佞臣。
  姚燕燕想着想着,郁闷地锤了下自己的脑袋,在她锤第二下的时候,被皇帝陛下握住了手,姚燕燕抬头看他,就见陛下一脸苦相,说道:“朕完了!”
  姚燕燕:???
  皇帝陛下:“这条律法的事儿暴露了朕有多浅薄无知,这下林大儒肯定又要抓着朕做功课了。”他哀叹一声,“朕宁愿天天处理政务也不要被他盯着做功课啊娘子!”
  姚燕燕:……
  此刻她多么庆幸自己是个女人,多么庆幸自己不是皇帝。
  两个学渣悲苦地对望,良久以后,姚燕燕拍了拍陛下的肩膀,安慰道:“陛下,好歹你还有个过目不忘的技能,加油!努力!你一定能成功的!”
  ******
  这几天都没下雪,是个好天气,张大娃打开家门,开始练拳。他的拳法是那些和他父亲一起当兵的几个叔叔学的。
  没一会儿,屋子里传出动静,一个满面风霜的老妇人走出来,对着一边练拳一边越跳越远的孙子喊道:“大娃,吃饭了!”
  张大娃回头应了一声,道:“阿奶,等我把这一套练完。”他刚说完,就有一队高大壮硕的男子整齐划一从门前跑过,张大娃一一和他们打招呼。
  这些人都是这镇子上进入军营的兵士,如今不用打仗了,他们也依照军规,每日早起晨练,然后才去料理自己的那些土地。
  对待这位已故同袍的遗孤,他们的态度很温和,有些人还特意问张大娘,近来有没有敢惦记他们的抚恤金。
  张大娘笑道:“近来太平多了,谢谢你们。”
  张大娃和他阿奶,就是姚燕燕和陛下遇到的那对被抢抚恤金的祖孙,抚恤金拿回来以后,张大娘心里的郁结散了,又有大夫治病,身子很快就大好。
  如今这些镇上的兵士天天都要绕着镇子跑一圈,遇到几个敢欺压妇孺的小人,当即冲上去一顿捶,生怕晚了一步就被同伴给抢了,毕竟抓几个坏人送到衙门,还能得点赏银呢!
  现如今这镇上的治安一日好过一日,像张大娘祖孙这样的老弱妇孺,也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待那些兵士走后,张大娃对奶奶道:“阿奶,我长大以后也想参军。我要打到所有欺负人的坏蛋!”
  孩子天真稚拙的话语并没有令张大娘露出笑意,她想起战死沙场的儿子,想斥责孙子,不准他去,但是想起救下他们祖孙的陛下和娘娘,话到嘴边又改了口,“等你大几岁再说吧!”
  时间匆匆流逝,转眼间,已到了五年后。


第164章 
  已经成长为少年人的张大娃; 现在有了大名叫张改。
  这日天还没亮; 只是听到鸡鸣的动静; 他就从床上爬了起来。
  借着月色,跑去附近的水井; 给家里几口大水缸打满了水,然后煮了粥,打了拳; 冲了凉水澡……等他做完这一切后,天刚好亮了起来,阿奶的屋子里也传出了窸窸窣窣穿衣裳的动静。
  张改和阿奶吃过饭; 劳烦隔壁婶子照看阿奶,便收拾妥当就去兴文馆读书; 五年前; 兴文馆辟出另一块地方作为学塾; 里面读书的都是像他这样的烈士遗孤。上午的功课还未做完,他就听见外面传来闹哄哄的动静。
  他连忙往外一瞧; 看见一队佩戴宝刀的官兵从街上跑过; 行色匆匆,面色严峻; 像是出了大事。
  街坊邻居都聚在外面看热闹; 张改偷空去外面打听了一下; 这才知道边境已经开始打仗了!
  “听说陈国那边出了乱子,几位王爷打起仗来,打着打着就打到咱们齐国的芜城去了; 芜城守将葛将军打开城门就跟他们杠了。”
  “谁说的?我听到的消息分明是咱们陛下要统一天下,所以要派兵去攻打陈国。”
  “陈国怎么出的乱子?”
  “我家表侄女嫁给了城里的大官,听说是陈皇病得要死了,他的兄弟们就斗了起来。”
  “啊?就算陈皇要死了,那皇位不得太子继承?干他兄弟甚事?”
  “嘿,你不晓得,陈皇的最大的儿子才十几岁,毛都没长齐,哪里是他那些叔伯的对手……”
  “朝廷又要招兵了,想入军营的赶紧去啊!”
  张改东一边西一处地听了不少消息,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他报恩与建功的机会来了!
  他在学塾上完课后,立刻欢快地奔回自己田地去。
  他家的十亩田地是他参军后朝廷分发的,其中五亩租了出去,剩下五亩他每日上完课后回去料理,他阿奶则日日在田地里晃悠,免得一些小毛孩过来偷摘粮食。
  他到时,阿奶正坐在田地旁搭起的棚子里,一脸欣慰地看着田地里长得高大茂盛的玉米。
  这玉米可是稀罕物,又好养活又高产,现在家家户户基本都会种上一些。
  发现他来了,张李氏笑着指着那一片玉米田,道:“长得真好,今年又能收成不少,还是你们这些后生好啊!阿奶小时候,能填饱肚子就是老天开恩了,哪里敢想丰收啊!”
  这些年来,朝廷派人教他们怎么种地能有更好的收成,还修了水渠建了水车,他们再也不用跑老远的路去抬水,眼见收成一年比一年好,家里一天天富了起来,孙子也长大了,叫张李氏如何不高兴?
  而张改见到阿满头白发的模样,心里的兴奋却消下去了,他阿奶年纪这么大了,他如何能狠心抛下她离开?
  张李氏把这孩子养大,怎么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想起今日听到的传闻,她道:“你可是要去参军?”
  张改犹豫着点头。他原本以为阿奶会训斥他一顿,却没想到,她说道:“你去吧!快早快好。”
  张改愣住了,下一刻,头上就被阿奶摸了一下,他听见她道:“我知道,你一直想报答朝廷的恩情,当年若不是陛下与娘娘微服出巡救了我们,你阿奶我早就病死了。阿奶这条命是陛下和娘娘救的,如今朝廷有需要,正是你报恩的时候,你去吧!别担心阿奶,隔壁你婶子会照顾我的。”
  张李氏拍了拍健壮孙子的肩膀,又催促了一句,道:“快去吧,阿奶等你建功立业,光耀门楣。”
  ******
  ——陈国,皇宫。
  狄倾刚刚走进陈皇的寝宫,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汤药味。
  寝宫内所有窗户紧紧闭着,太医们束手无策地站在一处低声商议,内侍们噤若寒蝉地立在一旁,仅仅是站在这里,就感到一阵压抑。
  狄倾眉头紧紧锁着,他问为首的太医,“陛下病情如何了?”
  那太医院中最德高望重的老太医愁眉不展,闻言低声道:“陛下这病来势汹汹,怕是……时日无多了。”
  狄倾刚刚平乱回来,他早就知道陈皇近来几个月一直缠绵病榻,却没料到竟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
  他只觉得喉头哽塞,良久才吐出一句,“还剩多少时日?”
  “这……”老太医犹豫了一会儿,比了个“三”字,狄倾追问道:“三年?”
  老太医犹豫道:“三个月。”
  狄倾瞳孔骤然缩紧,满脸不敢置信,“陛下究竟得的什么病?”
  老太医说话留了三分,只道:“起初只是风寒,按理说陛下正值壮年,即便无人医治,也能扛过去。但这次风寒不知怎的,来势汹汹,再加上前些日子,陛下非要亲自去平乱,肩头中了一箭,又发起了高热,这才越来越严重。”
  狄倾并不相信身体强健的陈皇会因为这点伤病就……可这么多太医都只诊出这个结果,他不得不信。
  他让太医先退下去,自己脚步沉重地走到了陈皇榻前。
  躺在病榻上的陈皇同几个月相比,消瘦了不少,脸色苍白精神萎靡,但即便如此,他看向狄倾的眼神依旧明亮。
  狄倾在他床前跪下,禀报道:“陛下,纪王一脉已全部铲除。”几个月前陈皇刚刚病倒,他那几个兄弟便坐不住了,暗地里动作频频,狄倾依照陈皇的吩咐放出他身染恶疾不久于世的消息后,愚蠢的纪王最先跳出来,狄倾立刻领兵前去平叛,却没想到,当初放出来的假消息竟然成了真的!
  他从前一直以为能追随陛下一统天下,又如何能接受这种结局?
  陈皇声音虚弱无比,他压住太过粗重的呼吸声,缓缓道:“太医的话你也听见了……”
  狄倾急急道:“陛下,天无绝人之路,臣这就去寻访名医,一定……”
  “不必了。”陈皇比谁都要清楚自己的境况,他道:“我的身体我最清楚,已经……要油尽灯枯了。”他喘了几口气,“朕怀疑……有人对我下毒,还是太医都……诊不出来的毒。朕如今只信你,你带着太子去个安全的地方,帮朕……找出那下毒的贼子,将他……挫骨扬灰!”
  ******
  ——齐国,皇宫
  皇帝陛下:“陈国如何了?”
  封元望着陛下在这五年中愈发沉稳的面庞,拱手道:“陈皇病危,纪王一脉被狄亲王杀尽。”陈皇刚刚病倒没多久,就放出了命不久矣的消息,为的就是引出国中不安分之人,纪王率先跳了出来,就被清理了。不过……“据暗部探子回报,陈皇服毒五年,早已无力回天,至多只能再活三个月。”
  陈国太子今年不过十二岁,而除了太子,陈皇膝下还有数位皇子,其中比太子年岁大就有三个,其余皇子的年纪也跟太子相差仿佛。这种情形,对陈国其实是最不利的,以陈太子如今的年岁,根本无法压制朝臣,而其他皇子背后,或多或少有支持的势力。
  陈皇太过自负,本不将那些人放在眼里,他处事又太过暴虐,朝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