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腹黑权爷调教小娇妃-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嘴上说着对不起人家,惦记人家,什么多年不闻不问,一接回人家就立马把人嫁了,傻子都知道这其中有猫腻。
    元氏噎住了,眼珠子滴溜溜的转悠着,不知在打什么算盘。
    夏侯随珠站起身,手里捏着元氏手中的银票,“你女儿说你们是从望城搬来的,来京都城也没几天,而这张银票却是京都城钱庄的,试问,你是从何处得来这么多银票的?”
    元氏脸色又变了变,张张嘴还要在说什么,又听夏侯随珠开口,“你若敢认,钱庄就在不远处,一下子取了这么多银票的,掌柜的一定能记得你。”
    元氏脸色灰白,哪还敢辩驳一个字。
    这下人群里更加沸腾了,直接就做实了元氏的罪名,就是惦记着元瑜身上的银票而来的。
    “你敢一而再的欺瞒本公主,摔碎了本公主的玉像,种种加在一起,本公主今儿绝不饶你!”
    夏侯随珠也被气到了,这世上居然还有这样不要脸的人。
    “来人呐,给本公主掌嘴,叫她长长教训!”
    夏侯随珠压根就没给堂上师爷的机会,直接取代了他,怒指着堂上三人。
    不一会大堂上响起了惨叫声,众人不仅没有责怪夏侯随珠,反而夸赞夏侯随珠做得好。
    “公主饶命……。”元氏大喊,她是倒了什么霉运,居然招惹了这尊小煞星。
    元瑜的体力慢慢的恢复,望着三个人被掌掴,眼中竟闪过一抹快意。
    三个人被打的脸都肿成猪头一般,夏侯随珠犹不解气,命人狠狠的打,堂上除了响亮的巴掌声,只剩下惨叫声。
    夏侯随珠看了眼元瑜,“可还有不解气的?”
    元瑜眼眸中的恨意惊人,却被她极力地压了下去,“公主,我想亲自报仇。”
    夏侯随珠点了点头,坐在一旁再不言语了。
    元瑜冷眼看着元氏,眼眸幽冷,元氏被元瑜吓了一跳,不停的往后退缩,“你你你要干什么,我可是你大伯母。”
    元氏几乎快忘记了脸上的疼痛,只听元瑜小声道,“大伯母,我亲眼看见你在我爹的药里动了手脚,还让我娘小产,从此再也没怀上孩子,让我爹娘被祖父祖母埋怨,我都知道。”
    元氏忽然惊恐的瞪大眼,不可置信的看着元瑜,“不…。不可能。”
    元瑜伸手作出要扶起元氏,依旧低声,“大伯母,放心的去吧,我会替你好好照顾大哥和小侄子的,你加倍在我父母身上的,我会一一偿还,连带着你的娘家。”
    元氏的嫡长子成婚只有一子,嫡妻是被元氏逼死的,所以在望城没有哪个姑娘愿意做元家的填房,元氏心气高,一心要给自己的儿子娶一个贵女,一来二去就这么耽搁了。
    元氏对孙儿却是十分疼爱,视若珍宝的,恨不得摘星星月亮送给他,就是元氏的命根子。
    “你敢?!”元氏忽然发了火,一把掐住了元瑜的脖子,“小灾星,要不是你,你爹那个短命鬼不会死,你娘那个贱人也不会死,元家就不会败落,这一切都是你这个小灾星害的,你要是敢克我儿子孙子,我就是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元瑜刚被元氏掐住脖子,夏侯随珠一脚就踹在里元氏胸口,元氏吃痛才松开了手。
    元瑜捂着脖子咳嗽,“大伯母,我爹临死前对您一直都很敬重,您今儿这样对我,我一点也不在乎,就算是我爹今儿没死,也绝不会允许我对您不敬。”
    夏侯随珠叹息着摇摇头,“元姑娘你怎么这么傻,人家都把你害成什么模样了,怎么还惦记着替这两个猪狗不如的畜生说话,元姑娘,你是小辈,不该冒犯长辈,可本公主不是,来人呐……。”
    “不,公主。”元瑜忽然捉住了夏侯随珠的胳膊,低声道,“死太便宜他了,我要让她尝尝我娘受过的痛苦!”
    夏侯随珠顿了顿,被元瑜眼中的恨意惊到了。
    “大伯父,我知道这一切都不是你的主意,你也是被逼无奈,所以瑜姐儿不会怪你。”
    元瑜亲自扶起了元峰,看向了夏侯随珠,“公主饶了她们可好?”
    夏侯随珠深吸口气,“罢了,谁叫本公主欠你一个人情呢,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今儿起她们便不再是良民,继续签下卖身契,终身为奴。”
    话落立即有人准备了卖身契,硬是逼着三人签下,夏侯随珠将卖身契收好。
    就在此时临裳郡主来了,夏侯随珠有些诧异,“郡主怎么来了?”
    临裳郡主看着元瑜笑了笑,“我是来接我女儿回家,从今儿起,元瑜就是我临裳郡主的义女,郡主府就是元瑜的家。”
    元瑜怔了下。
    “你母亲临终之前嘱托我好好照顾你,只是见你在陆家生活的不错,便没有打算折腾你,日后有义母护着你,谁也不敢再欺负你!”
    临裳郡主半搂着元瑜,对元瑜十分的喜爱,“你舅母还担心你在郡主府住不习惯,也过来陪你几日。”
    元瑜大喜,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临裳郡主。
    “走吧,咱们边走边聊。”临裳郡主接下披风披在了元瑜的身上,将她小心翼翼的护在怀里。
    临走前瞥了眼元氏和元峰几人,夏侯随珠立即奉上还没揣热乎的卖身契,临裳郡主毫不客气地接了。
    “既然是郡主府的奴才了,都带回去吧!”
    一群人又离开了,从始至终师爷连句话都没来得及插嘴,案子就这么结束了。
    元氏几人一路走一路被百姓追着骂,受尽白眼,元欣怎么也想不通,一个没人要的孤女怎么就成了香饽饽了,连郡主都抢着认了做义女。
    其实闵氏是宋婧召见出来的,连蒙带骗的让闵氏打算在郡主府住两日,陪陪临裳郡主和元瑜,闵氏想也没想就答应了,顺带给陆瑕和陆璇也给带出来了。
    陆斐临走前留下一封书信,让闵氏遇到事听从宋婧安排。
    陆家还不知道闵氏在郡主府,还以为是在九王府呢,去找了几次,都被宋婧找理由搪塞过去,只说有些不懂的地方要请教闵氏。
    “九王爷呢,我要见九王爷。”陆赋被挡在了九王府外,脸色阴郁不满的看着里面。
    “陆大人,九王爷并不在府上。”
    陆赋动了动唇,“那九王妃呢?”
    “九王妃正在忙,吩咐了不见人了,陆大人还是请回吧。”
    “岂有此理!”陆赋帘九王府大门都进不去,说什么也都白扯。
    闵氏被九王府扣着不放的事,陆赋几次讨要无果,干脆直接就去找明肃太后做主。
    “太后,母亲自从上次受了惊吓以后,身子一直未见好转,母亲的身子也是闵氏在照料,贸然闵氏离开了,母亲还有些不习惯,也不知九王妃想要做什么,偏扣着微臣的妻女不放。”
    陆赋来之前就已经想明白了,今儿那一出戏肯定是早就安顿好了的,一定是元瑜在背后搞鬼。
    陆赋自从发现了元瑜私下里动作频频,就一直防备着,却没想到元瑜还能如此折腾!。
    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心软留下她!
    明肃太后眉头紧皱,为了调节陆家和九王府的事,不知操碎了多少心,两人成婚已经三天了,愣是连个动静都没有,明肃太后心里也憋着一股气呢。
    “去把九王爷和九王妃请来!”明肃太后扭头吩咐陈嬷嬷。
    陈嬷嬷应了一声,立即退下。
    “今儿哀家听说随珠公主在城门口被马车撞了,打碎了一尊玉像,闹得沸沸扬扬的,可有此事?”
    明肃太后看向了陆赋问道。
    陆赋点了点头,“却有此事,据说是随珠公主祈福三年要送给太后的,只是不巧被打碎,要赔偿价值两百万两黄金,那家人没银子,随珠公主便将一家子罚了一顿,签了卖身契……。”
    陆赋一五一十地说了,明肃太后拧眉,“临裳也掺合进来了?”
    “听说今儿是九王爷亲自陪同九王妃一起去的郡主府,中午两人回去,下午随珠公主还去了一趟九王府,紧接着随珠公主就出了城,也不知怎么就撞上了马车。”
    陆赋想来,必然是有人故意为之,否则又怎么会这么巧合!
    明肃太后眉头紧皱,正说着话,只听门外有人喊了一声大长公主到。
    紧接着华阳大长公主的身影迈步走了进来,明肃太后瞥了眼来人,淡淡地开口,“今儿你怎么有空来找哀家?你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呐。”
    一个是嫂子一个是小姑子,两个人关系并不好,十几年不见面,谁也没有惦记过谁。
    华阳大长公主笑了笑,“这几日忙着收拾府上一直不得空,许久未见皇嫂,甚是想念,有几句贴心的话想和皇嫂聊聊。”
    陆赋怔了下,许久才拱手看向了明肃太后,“微臣先退下了。”
    明肃太后淡淡嗯了一声,并未做声,屋子里也很快就被清空了,明肃太后头也不抬。
    “有什么事说吧。”
    华阳大长公主坐在一旁的椅子上,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这么多年不见皇嫂依旧如故,这性子还是一点都没变。”
    明肃太后蹙眉不悦,“你到底要说什么,哀家没功夫听你闲扯,这么多年你的性子也是如此,一把年纪了还是不懂规矩!”
    华阳大长公主听着这话,一笑而过,缓缓开口,“皇嫂,本宫今儿是来和皇嫂谈心的,皇嫂可知前朝后宫有位嫔妃称才人,貌美如花又多才多艺,皇帝对她也是宠爱于一身,后来皇帝殡天,这位才人按理来说应该充入后宫或是派守送去皇陵,终日守着陵,可谁知皇帝竟然下旨要让才人去寺中清修,一辈子不得踏出寺中半步,若有人打此女的主意,还会有人刺杀。”
    明肃太后眼皮跳了跳,语气生硬了几分,“好端端的与哀家说这些做什么?”
    “皇嫂,可是前朝皇帝为何容不下此女?”华阳大长公主反问。
    明肃太后沉默。
    “此女十分聪慧却也极有野心,若她能一直安安分分,未必招惹杀身之祸,后宫亦不缺她安身之所,可惜自作聪明危及江山,千算万算,到死都想不到曾经最宠爱他的那个人竟然会留下遗诏。”
    华阳大长公主的声音骤然变冷,“皇嫂,你可知父皇为何能在一众兄弟之中脱颖而出,被立为帝?”
    明肃太后缓了一会才道,“自然是先皇后娘家势力才得以让先帝继承皇位,一如你皇兄不也是靠着陆家才从六王手中夺下皇位。”
    华阳大长公主轻笑,并没有理会明肃太后语气中的讥讽。
    “本宫小的时候曾见过一次明阳贵妃的画像,即便年过半百依旧风韵犹存,气势华贵非凡,父皇曾当着先帝的面杀了亲生母亲明阳贵妃,次日便被立为皇储,这件事父皇临终之前告诉过皇兄,只不过皇兄心慈手软远留了陆家,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曦儿比起皇兄的软弱,更像宗帝!”
    这话就是在劝告明肃太后,最是无情帝王家,别说是亲手足或是外祖家了,就是亲生母亲又如何,比起江山也微不足道了!
    明肃太后闻言顿时脸色惨白,拳头紧攥着,有些颤抖,“你!”
    华阳大长公主忽然站起身,“皇嫂,这江山是赵家的,曦儿要登位,本宫会不顾一切的助他,但若是有人敢染指赵家江山,本宫必将倾尽所有阻挠,不计一切代价!”
    华阳大长公主的语气很轻,却是气势恢弘,令人浑身一震。
    “皇嫂,本宫今日说的话还希望皇嫂好好想一想,别一时糊涂犯了什么错,后悔都来不及了!”
    “华阳!”明肃太后见华阳大长公主要走,顿时站起身,急切的唤住了人。
    “当年若不是陆家,先帝未必能登上皇位,是你皇兄过河拆桥,这些年陆家过的又是什么日子,哀家帮衬陆家又有什么错,当年是陆家看错了人,若是帮着六王中任何一人,也不会如今日这般人人欺负!”
    这话明肃太后憋了许久,今儿终于忍不住爆发,为什么一个个都要阻挠陆家呢。
    华阳大长公主扭头看向了明肃太后,忍不住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皇兄虽软弱,可他这辈子做的最大的决定就是将江山继给了明丰帝,皇嫂扪心自问,陆家的野心在何处,若非如此今儿的赵家江山早就改姓陆了吧,若是六王继位,陆家早就尸骨无存了,再说即便没有陆家,皇兄一样能登上皇位,陆家逼迫赵家做了多少事,任由你在后宫胡作非为,你应该庆幸是皇兄仁慈留下了陆家这么个祸害!”
    “你!”明肃太后脸色一变,“胡说八道,陆家在先帝时期是如何的繁荣昌盛,再看看如今,京都城里哪一个高门大户不比陆家强,只是皇家忌惮陆家,明明是皇家不仁不义,偏还要再说的这般理直气壮!”
    华阳大长公主懒得搭理明肃太后这谬论,只道,“本宫言尽于此,皇嫂尽管一听,该如何做本宫管不着!”
    “华阳,是不是先帝给你留了遗诏!”从刚才明肃太后就在怀疑,什么才人,什么遗诏,都是暗示明肃太后。
    此刻明肃太后恨不得崛了先帝的坟墓,将其鞭尸才好,到底还留下了多少遗诏,为何这样防备陆家!
    华阳大长公主的眼眸直勾勾的盯着明肃太后,不躲不闪,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华阳,是你教唆临裳,是你让宋婧想方设法地嫁给曦儿是不是,你是在故意报复哀家!”
    明肃太后心中的怒火蹭蹭往上升,怒指着华阳大长公主,“倘若陆家要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哀家绝不会放过你!”
    华阳大长公主深吸口气,上前一步,大手紧紧地掐住了明肃太后的脖子,脸色怒极,气势顿时迸发,眼眸中的冷意十分凌厉。
    明肃太后被华阳大长公主惊呆了,直接被按在了椅子上,发鬓散乱,又气又怒。
    “皇兄当年身中醉生梦死,只留下曦儿一个儿子的原因是什么,你又是如何怀胎的,你心里最清楚,皇兄这辈子最恨的人就是你,本宫素来瞧不上皇兄软弱,若是本宫,必将让陆家付出惨痛代价!”
    明肃太后被华阳大长公主的话惊住了,脸色被掐得快要窒息了,惊恐的看着华阳大长公主。
    “他……。他知道了?”
    华阳大长公主冷笑,“皇兄恨你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将江山留给你,你若继续作,都是本宫的侄子,都是赵家的子嗣,只要不改姓是谁都无所谓,本宫初来京都城那一日被刺客追杀的事没追究计较,不过是看在曦儿是皇兄骨血的份上,也仅此一次,本宫忍你足足二十年了,莫要挑战本宫的耐心!”
    说着华阳大长公主松了手,厌恶地瞥了眼明肃太后,气愤的拂袖而去。
    明肃太后还怔怔的倚在椅子上,耳朵里全是华阳大长公主的声音,宛若从地狱里爬上来的厉鬼,一步步朝着明肃太后伸出了手。
    华阳大长公主出门见陆赋还等在大殿外,脚步顿住,陆赋怔了下才上前,“大长公主。”
    “陆大人与其有心思花费在这等小事上,还不如想想法子如何与九王爷搞好关系,越闹越僵,别是白白替他人做了嫁衣。”
    华阳大长公主语气淡淡,望着陆赋的目光十分冷淡。
    陆赋拱手,“微臣谨记大长公主的教诲,一定尽快和九王爷解除误会。”
    华阳大长公主闻言笑了笑,“本宫只奉劝一句陆大人,不管是九王爷也好,还是旁人也好,最忌讳的就是脚踩两只船了,陆大人是个聪明人,想来也不必本宫多言了。”
    说着华阳大长公主带着人浩浩荡荡的离开,长公主气势尽显无遗。
    陆赋眯了眯眼,盯着华阳大长公主的背影许久没恍过神来,不知不觉背脊濡湿了一层汗,风一吹过,一个激灵才醒了。
    陆赋转身就要朝大殿走,陈嬷嬷却将陆赋拦在了门外,“陆大人,太后娘娘忽然身子不适,陆大人还是请回吧。”
    “刚才不是好好的?”陆赋狐疑的看着陈嬷嬷。
    不远处赵曦领着宋婧赶来,陆赋回头,“拜见九王爷,九王妃。”
    “起吧。”赵曦下颌一抬,抬眸看向了陈嬷嬷。
    “九王爷,九王妃来的真不巧,太后娘娘今儿身子忽然不适,吩咐不宜见人,几位请回吧。”
    陈嬷嬷也没让赵曦和宋婧进门,赵曦只点点头,连问都没问扭头带着宋婧就离开了。
    临走前宋婧看向了陆赋,“本妃和舅母相聊甚欢,准备留舅母多住些日子,听说老夫人病了,回头本妃给陆家送两名大夫,希望老夫人能够药到病除。”
    陆赋脸色僵了下,不知该说什么了,只好胡乱地点头应了。
    也不知刚下华阳大长公主究竟说什么了,明肃太后竟然连赵曦没见。
正文 第200章,处理
    “估摸着这些日子母后都不会插手陆家的事,你只管安心呆在府上,随你想做什么。”
    赵曦将宋婧扶上马车,轻声说着,宋婧点了点心里也跟着松了口气。
    “等过两日得空去瞧瞧外祖母,今儿多亏了她老人家。”
    赵曦含笑应着。
    “九王妃!”
    背后忽然传来咬牙切齿的声音,宋婧挑眉,顺着视线望去,只见墨王妃缓缓朝着这边走来,看着宋婧的目光十分冷冽。
    身旁还站着一位贵夫人,同样是身穿亲王妃的朝服,年纪和墨王妃差不多大,只是面容却比墨王妃和蔼许多,宋婧想了想大概就是瑾王妃了。
    六王之中只有宣王和淮安伯府是继承的王位,和赵曦同辈,余下四王皆是先帝手足,比赵曦高一辈。
    “墨王婶,瑾王婶。”赵曦颌首。
    墨王妃这才看见了赵曦也在,脸上的怒气收敛了几分,刚才只顾着气恼,忘了赵曦的存在。
    “两位王婶好。”宋婧大大方方行了个礼,脸上挂着恬淡的微笑。
    “早就听说侄儿媳妇国色芳香,今儿一见真是人比花娇。”瑾王妃笑意盈盈的看着宋婧,态度不算亲近也不算疏远。
    “瑾王婶过奖了。”宋婧娇羞的笑了笑,忽略了墨王妃的恼怒。
    墨王妃拳头紧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今儿这个时辰两位是来给太后敬茶的吗,我还是头一回听说三朝回门以后再给婆母敬茶的规矩呢,曦儿,你母后念你许久了,得空还是多看望看望吧,毕竟这深宫大院一个人难免孤独寂寞。”
    宋婧低声微笑,看来上次下巴豆的事彻底惹恼了墨王妃,连装都懒得装了,当着自己的面就敢给赵曦上眼药。
    “听说你母后近来身子不太好,频频犯旧疾?”
    瑾王妃没兴趣打听那些八卦,只是关心明肃太后的身子,面子上象征性的问了几句。
    “母后这是老毛病了,只能精心调养,外人不得打搅,婧儿来了几次只是不巧母后病着,左右都在京都城也不差这一日半日,还是母后身子要紧。”
    赵曦淡淡地回应两位王妃,墨王妃哪里听不出来赵曦这是在护短,笑了笑,“前儿个我还去见过你母后呢,身子还好好的,我陪着你母后等了你们一上午,怎么一转眼又病了,唉……”
    这话显然是在质疑赵曦说谎。
    “难怪了,母后这几日身子一日不如一日,我新婚之日身子也不适,找了太医说是闻了不该闻的气味,思来想去也不知是谁染给我的,说来也奇怪,本来都快好了,结果第二日又见了外人,身子又不适了,幸亏身边有个懂医术的人在身旁伺候着,如若不然哪一日被人算计了都不知道。”
    宋婧故作思考,“那几日我也没见过什么人,除了……。”
    说着宋婧的目光一直瞄向了墨王妃,墨王妃脸色顿时一沉,看来宣王妃说的没错,果然是牙尖嘴利。
    刚说完宋婧不懂事,狐媚赵曦不孝明肃太后,宋婧立马反驳墨王妃心怀不轨,就差没指着墨王妃的鼻尖指名道姓了。
    墨王妃心下一凛,果然是被发现了避子的事,那日的话,宋婧就是故意在麻痹自己。
    一想起被折腾的死去活来,墨王妃恨不得掐死宋婧才好,就因为那日的事,墨王已经两日没有回府了。
    瑾王妃立即和稀泥,揽住墨王妃的胳膊,“临裳从小没有陪在侄儿媳妇身边,定然教不全,回头咱们躲担待担待,侄儿媳妇,若有不懂的可别藏着掖着。”
    瑾王妃冲着宋婧笑了笑。
    伸手不打笑脸人,宋婧也回值一个微笑,“多谢王婶。”
    “好了,你们两个快走吧,咱们改日再聊。”
    瑾王妃柔声嘱咐着,宋婧眯了眯眼上了马车,赵曦道了别也钻入马车。
    “这丫头年纪虽小,一肚子坏水,没安好心眼。”墨王妃恨的牙根痒痒。
    “咱们都年过半百了,又何必跟一个黄毛丫头计较,我瞧她颜色不错。”
    瑾王妃的脸上依旧笑意浓浓,看不出任何异样。
    墨王妃勾唇跟着笑了笑,再没说起别的。
    “墨王的生母是祖父身边的一位贵嫔,瑾王的生母却是四妃之一的贤妃,贤妃是协助管理后宫的妃子,祖父是贤妃虽谈不上宠爱,但颇为信任,之前墨王妃的母家远不如瑾王妃的母家,只不过后来瑾王妃的母家犯了事,才渐渐没落了。”
    宋婧点点头,“那几个王爷之中谁最有势力?”
    宋婧本来还想问哪个王妃好相处,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能稳坐王妃之位这么久,又有几个是善茬,看墨王妃宣王妃和淮安伯府的荣氏就知道了。
    “是齐王。”赵曦掀唇,声音悠长而又空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