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腹黑权爷调教小娇妃-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母后,醉生梦死不是只要能够找到药引子,就可以无药而解吗?”宋婧轻声提醒。
    “天下之大唯一人不可,又如何能寻得到,说不定人已经死了!”明肃太后深吸口气,怒看着宋婧,“是谁,究竟是谁给曦儿下了毒?”
    宋婧咬着唇摇了摇头,“儿臣不知,儿臣只知爷在廖家刚回来的时候就不慎被引发了毒。”
    明肃太后眸光一紧,整个人处于极度愤怒,指甲被掐断了两根,流淌着鲜红的血迹,痛意让明肃太后的理智拉回了些。
    廖家,当初明肃太后十分信任的一家,对从未有过任何怀疑,结果廖家却心怀二心。
    原来是廖家算计了赵曦,廖飘滢第一日回来办了个接风洗尘宴,两个人喝醉了酒成了好事,为此明肃太后还特意让陈嬷嬷查验廖飘滢的身子,本想让赵曦纳廖飘滢做侧妃,可赵曦很抵触怎么都不答应。
    明肃太后无奈只好让廖飘滢做了郡主,安慰她等生了子嗣就抬她做正妃。
    一开始明肃太后还觉得委屈了廖飘滢,后来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明肃太后才幡然醒悟,廖家算计了赵曦,赵曦才会远离廖家。
    明肃太后现在想想只有懊悔的愧疚,胸口处酸涩弥漫,早知如此她就该亲手扼杀了廖家,甚至还有几分埋怨,当初赵曦就应该把这些告诉自己,而不是隐瞒。
    忽然明肃太后眼眸一亮,廖家怎么会知道赵曦身中醉生梦死的毒?
    是……明丰帝,一定是明丰帝告知的廖家,故意引发赵曦体内的毒,所以下毒的人也就只有明丰帝!
    明肃太后气的差点喘不上气来,胸口上下不停的起伏,呼吸急促。
    宋婧一直在观察明肃太后的神色,见状低着头,大约知晓明肃太后心里在想些什么。
    沉默了一会,明肃太后的脸色越发的铁青,“那你怀胎又是怎么回事?”
    “回母后的话,那日儿臣和令氏在欣赏红梅雪景,是儿臣身边的侍女发现了令氏胎像不稳,超不过三个月必然小产,加上令氏一再地接近儿臣,挑衅儿臣,儿臣便心生警惕,让叶先生开了药随身携带,以防万一。”
    宋婧现在怎么说都行,反正令氏已经死了,谁也不会出来反驳自己。
    “你说令氏果真有了身子?”明肃太后不可置信的问,忽然又想到什么便没有深究。
    “那日令氏是要利用腹中的孩子污蔑儿臣,儿臣无奈只好先下手为强。”宋婧解释。
    明肃太后对这话信了一大半,那几日令氏的确对宋婧有些咄咄逼人,加上令氏的弟弟被勒令弃武从文,心中必将恨毒了宋婧。
    略想了一会,明肃太后指了指一旁的凳子,“坐着说吧。”
    宋婧摇头,“母后,儿臣有罪,不该欺瞒母后,求母后恕罪。”
    明肃太后摆手,“起来吧,这件事你做的并无过错,若非你机灵,九王府少不得要承受不白之冤,坐吧。”
    宋婧见好就收缓缓站起身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两条腿舒缓了不少。
    “如今曦儿身中醉生梦死的事绝不能让外人知晓,一个没有子嗣的王爷,绝无可能有机会做大雍的继承人,而皇帝也极有可能利用这一点,让曦儿永远做九王爷!”
    明肃太后深深的叹息,眸光之中透着一股狠厉,“这件事还有谁知情?”
    宋婧立即摇头,“此事只有儿臣和叶先生共四人知晓,事关重大,儿臣怎么敢乱说话,毕竟人多嘴杂。”
    明肃太后这才眉头舒缓了些,宋婧又说,“如今传出这消息八成是有人蓄意为之,儿臣刚刚小产,爷即是身子不适也不可能是醉生梦死。”
    从赵曦被传出来中毒的那一刻起,宋婧就成了众矢之的,若是真的,宋婧要么不守妇道,怀了孽种,混淆皇室子嗣,要么就是欺君,无论哪一条都是大罪。
    明肃太后忽然赞赏地瞥了眼宋婧,“你能这么想是最好不过了,你记住了,不管之前如何,你被令氏和宋婠害的小产就是事实!”
    一开始明肃太后也在怀疑宋婧是不是故弄玄虚作假,根本就是假孕,或者是怀了旁人的孩子,所以才找来宋婧一探究竟。
    如今明肃太后没有理由再怀疑了。
    宋婧点头,“儿臣明白。”
    随后明肃太后又打听了解药的进展,宋婧说的模模糊糊,明肃太后有些失望,叮嘱抓紧时间寻。
    紧接着话锋一转,明肃太后看向了宋婧,眼眸锐利,“婧儿,这些事全都是你一个人的主意,是不是!”
    宋婧紧抿着唇,如何听不出来明肃太后的意思,若有一天事情暴露了,让宋婧一个人承担此事。
    宋婧缓缓点点头。
    “既然如此,把免死金牌交给哀家吧,皇上曾说一命抵一命才给了你这块免死金牌,如今你既”小产“了,又差点将九王府推入万劫不复之地,这枚免死金牌留在你身上哀家总是不放心,回头哀家赏赐你旁的。”
    明肃太后这话是在提醒宋婧,既然没有怀孕,就没有一命抵一命的说法了,所以宋婧没有理由霸占着免死金牌。
    宋婧眼中闪过一抹失望,看来是她对明肃太后抱有了太大的希望,宋婧忽然有些心疼赵曦。
    宁可自己一个人独自扛着十几年,也不愿和明肃太后解释一句,一个母亲做到如此地步,真是可悲。
    从明肃太后开口的那一刻,宋婧忽然想明白了一件事,明肃太后对赵曦,首先关心的并不是赵曦这个人,而是从皇位继承人九王爷的角度,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了现实,只有愤怒,没有心疼。
    愤怒那个给赵曦下毒的人,而不是心疼赵曦中毒这么多年。
    这块免死金牌对赵曦而言非常重要,但赵曦从未提过一个字。
    然而明肃太后却心心念念的惦记上了,这让宋婧替赵曦感到不值。
    或许对于明肃太后而言陆家才是明肃太后的亲人吧,无时无刻不想着法子替陆家争取一份保障。
    见宋婧沉默不语,明肃太后的脸色顿时一变,“怎么,舍不得?你别忘了这块免死金牌是怎么得来的,本就不该属于你,还是说你早就有心思算计什么,别怪哀家没提醒你若此事败露,你这枚金牌一样保不住,还会落得个欺君之罪,别以为有曦儿护着你,哀家就不敢拿你如何,曦儿对你即便有怜惜终究抵不过大雍的万里江山重要,至于女人将来还会有很多,姿色才华刚刚不输你,而你只不过是其中一个过客,识相点就拿出来,哀家可以不计较此事。”
    明肃太后一副威胁的口吻,让人听着心生厌恶。
    宋婧摇摇头,眼眸中掩去了神色,“儿臣并无此意,儿臣只是突然想起了王爷临走前的嘱咐,倘若母后有一日知晓了醉生梦死一事或者是索要免死金牌,让儿臣转告母后,王爷中毒的事还有一个人知道。”
    明肃太后挑眉。
    “还有陆老夫人和陆大人都知道,陆大人只是不确定王爷有没有毒发,而且很久以前就知道了。”
    宋婧话落,明肃太后怔住了,很快就恢复了镇定,“少胡说八道,陆家在望城怎么会知道醉生梦死?”
    “也许在当年离开望城的时候就知道了。”宋婧又补充一句。
    “你放肆!”明肃太后猛的一拍桌子,“你敢污蔑陆家!”
    “儿臣不敢,儿臣只不过将王爷的叮嘱说了出来,陆家明知外祖母手握兵权,依旧敢行刺,处处阻挠王爷,王爷说过陆家就是第二个廖家,甚至有过之无不及,陆家明知王爷中毒没有子嗣,又怎么可能真心实意的支持王爷呢?”
    宋婧干脆话说的直白一点,省的明肃太后听不懂,“王爷说,若是母后执意要免死金牌替陆家留个保障,等王爷回来会亲自和皇上请罪,请母后见谅,儿臣不能交出免死金牌。”
    说白了,就是宁可交给明丰帝也绝不会交给明肃太后。
    要让陆家得了免死金牌,陆家都敢造反!
    明肃太后怒指着宋婧,“你敢威胁哀家?”
    “儿臣不敢,儿臣只不过是遵照王爷的嘱咐办事,母后若要免死金牌何必急于这一时半刻,等王爷回来,儿臣会亲手将金牌交给王爷处置。”
    宋婧对明肃太后已经不抱有任何希望了,若是步步退让,明肃太后只会得寸进尺。
    所以从刚才那一刻起,宋婧已经将明肃太后摒弃,甚至拿明肃太后当成一个外人。
    明肃太后噎住了,若是能从赵曦手里拿到免死金牌又何必来找宋婧,宋婧那一双清丽的眼眸就像是能看穿人的心思,窥探明肃太后内心深处的想法,因为这枚金牌明肃太后的确是想留给陆家。
    “母后身为太后,将来无论是哪一位登上皇位,母后永远都是高高在上的太后娘娘,当着大雍这么多百姓面前,谁也不敢对您下手,母后根本无需用上免死金牌。母后也尽管放心,若有一日儿臣的事败露,儿臣一定会替九王府保住名节,绝不让九王府背负污名。”
    宋婧又继续说,明肃太后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明肃太后脸色发青,被堵的一句话都没有,已经找不到话来反驳宋婧了。
    屋子里寂静的可怕,只剩下明肃太后粗重的呼吸声,以及愤怒的眼神。
    宋婧已经丝毫不在意了,明肃太后和宋韫是一样的,只想着葱他身上压榨利益,根本就没有设身处地的替子女着想过。
    明肃太后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冷着脸问,“罢了,既染你不知好歹,辜负了哀家的一份苦心,哀家不与你计较,只是今日之事哀家不想再听到一个字风言风语,宋婧,你该知道的,哀家永远都是曦儿的母亲,大雍的太后,你若再敢在曦儿耳边吹枕头风,让曦儿提防哀家,哀家绝不轻饶你,你别忘了你也有至亲!”
    宋婧听了冷笑不止,说不清是愤怒还是气恼了,话都说的如此明显了,显然是不相信陆家早就怀有二心了。
    可悲。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动静,陈嬷嬷敲了敲门,明肃太后脸上的气恼之色才收起。
    不一会陈嬷嬷进门,“太后,淑妃娘娘来了。”
    明肃太后闻言眼眸中闪现一抹厌恶,随即又瞥了眼椅子旁的宋婧,清了清嗓子,“让她进来吧。”
    “那周太医……”陈嬷嬷提醒,目光隐隐看向了宋婧的身旁。
    明肃太后摆摆手,“既请过了平安脉就让他退下吧,让周太医给哀家开一些安神药。”
    陈嬷嬷立即点点头,不知刚才两个人说了什么,但此刻明肃太后已经打消了要查验宋婧的想法了,陈嬷嬷立即会意,扭身出门去办。
    宋婧站起身,“既然母后有客人在,那儿臣先告辞了。”
正文 第252章,有样学样(二更)
    话落,明肃太后迟迟不肯回答,宋婧叹息,已经听到了耳边的动静。
    “臣妾见过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万福金安。”夏侯淑妃乖巧的冲着明肃太后行礼。
    夏侯淑妃的身旁还站着琦贵人,自从令氏自裁以后,琦贵人就投靠了夏侯淑妃,处处以夏侯淑妃马首是瞻。
    “臣妾拜见太后娘娘。”琦贵人低头规矩行礼。
    明肃太后摆摆手,两个人站起身,夏侯淑妃一眼就看见了宋婧,笑了笑,“已经一个月不见九王妃了,没想到今儿就碰见了。”
    宋婧冲着夏侯淑妃微微颌首,淡淡道,“有劳淑妃娘娘记挂。”
    夏侯淑妃上前就拉住了宋婧的手腕,仿佛是和宋婧久别重逢的好姐妹一样亲密,忘记了之前的所有过节。
    “本还想着去九王府瞧瞧,你来了正好,咱们还能在一起聊聊天,你一个人在九王府呆着本宫倒不放心。”
    说着夏侯淑妃话锋一转看向了明肃太后,“太后,臣妾方才见周太医守在廊下,可是九王妃身子哪里不适?”
    宋婧叹息,夏侯淑妃的老毛病又犯了,从一开始就自顾自的说话,完全不给人插嘴的机会,这么天了,这毛病一点都没改。
    “淑妃娘娘误会了,本妃并无身子不爽,周太医不过是来请平安脉的。”
    宋婧一边解释一边抽回了自己的胳膊,退后了几步,站的离夏侯淑妃远一些,这女人身上香粉味太浓郁了,闻的让人忍不住作呕。
    夏侯淑妃依旧没脸没皮的缠着宋婧,一副不相信的样子,“那日本宫见你流了不少血,染红了衣裙,实在太吓人了,你脸色惨白如纸悲痛欲绝,本宫瞧着都心疼,不过没关系,你日后还会有孩子的。”
    宋婧就知道夏侯淑妃没那么好心,表面上是在安慰,实际却是在揭开宋婧的伤疤。
    明肃太后只在一旁瞧着,默不作声似是观戏,偶尔撑着下颌若有所思,根本就没有上前帮忙的意思。
    “是啊,九王妃到底是年轻气盛才能恢复的这么快,记得臣妾未出嫁时,府上有一位姨娘不慎失足小产,足足休养了两个多月才能下地呢,整个人都瘦弱了一圈,似风一吹就能被刮跑了,远不如九王妃这般脸色红润有光泽,一点也看不出来是小产过的。”
    琦贵人也在一旁帮腔,似是无意的试探着宋婧,又将宋婧和一个低贱的妾侍比较。
    “那也未必,人与人的体质不同,九王爷费尽心思哄着九王妃,府上又有名医,不愁能养好身子,也只有养好了身子才能替九王爷继续繁衍子嗣呢。”
    夏侯淑妃看上去是驳了琦贵人的话,可实际却又是狠狠的踩踏宋婧的面子。
    “毕竟……九王府只有九王妃一人,没了那些糟心的事,休养的自然就快了。”
    夏侯淑妃眼眸中隐含着一抹讥讽,抬眸时又消失不见了,稍稍抬头打量着明肃太后,见明肃太后神色淡然若有所思的样子,并不打算制止,夏侯淑妃轻笑,果然不待见宋婧这个儿媳妇。
    宋婧听着夏侯淑妃和琦贵人一唱一和,嘴角弯起,指尖下移落在了夏侯淑妃的腹部。
    “本妃身子休养的已经差不多了,不劳烦淑妃娘娘费心了,淑妃娘娘与其花费心思关心本妃,不如抽空多想想给北冥挑一位才貌双全的二皇子妃,本妃刚进宫就听说皇上对淑妃娘娘恩爱有加,还将后宫协理之权交给了淑妃娘娘,恭喜。”
    夏侯淑妃脸上的笑意微微收敛,但很快又恢复了如常。
    “什么时候淑妃娘娘给皇上诞下一位小皇子,应该不止是大雍高兴,北冥那边也会很高兴的。”
    宋婧说着又看向了一旁的琦贵人,“恭喜琦贵人。”
    琦贵人眼眸微挑,有些奇怪的看着宋婧,“九王妃的话臣妾有些不大明白,臣妾何喜之有?”
    “自然是恭喜琦贵人又重新找到了一位好主子,淑妃娘娘大气又有福气,虽比起北冥嫡公主略差了一些福气,但终究也是帝女,一定不惧琦贵人的煞气,一路提携琦贵人的。”
    宋婧对这两个人一点都没有好脸色,也懒得再装。
    琦贵人小脸涨红,被堵得哑口无言,宋婧就差没明说是琦贵人晦气,连带着令氏倒霉了,又顺带刺激一下夏侯淑妃。
    夏侯淑妃此生最大的两个仇人,夏侯随珠和宋婧,论厌恶,夏侯随珠肯定排在宋婧前面,毕竟不是这份恨意存在了不止是一朝一夕了。
    “九王妃怎么就知道本宫的福气不如夏侯随珠呢?”
    夏侯淑妃成功被宋婧带偏,忘了自己来的目的,紧缠着宋婧不放,“夏侯随珠的凤命究竟是真是假还不一定呢,九王妃何必急着巴结呢。”
    “自然是有福气的,难道淑妃娘娘不知道吗,前些日子儿臣听闻随珠公主要和一位太子殿下联姻了,随珠公主成了太子妃,将来不就是中宫皇后么,凤命一事岂会有假?”
    宋婧瞥了眼夏侯淑妃,“淑妃娘娘身居关雎宫对外面的事不了解也是情理之中的,不过本妃有些奇怪了,当年给随珠公主占卜的可是北冥的国师,乃北冥皇帝亲封,淑妃娘娘怎么会质疑北冥皇帝昏庸不识人呢?”
    “九王妃,本宫何时怀疑父皇了,你不要信口雌黄!”夏侯淑妃渐渐被宋婧挑拨,失了理智。
    “本妃明白淑妃娘娘对北冥皇帝心存不满,丽贵人惹恼了北冥皇后娘娘,被贬成末等的小小常在,你怨恨北冥皇帝和随珠公主也是应该的,毕竟北冥皇后娘娘是随珠公主的亲生母亲,而丽常在只不过是个身份卑贱的宫女侥幸得了皇宠,才诞下公主,晋封位妃,只不过淑妃娘娘心里有怨恨也不该当面说出来啊。”
    宋婧话说的很快,几乎不给夏侯淑妃开口说话的机会。
    要怪就怪夏侯淑妃存了心要羞辱宋婧,正巧宋婧心情不好,撞上枪口了,宋婧才不会跟她客气!
    “你!”夏侯淑妃的身世猛然被宋婧当众剥开,小脸涨红,气的狠狠怒瞪着宋婧。
    一旁的琦贵人沉默了,傻子都看得出来宋婧今儿是带着情绪的,那张小嘴实在锋锐,并不像是个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九王妃何故要这般羞辱本宫,本宫好心来探望九王妃……”
    夏侯淑妃紧攥着拳头,若不是痛意将她的理智拉回,夏侯淑妃说不准就动手了。
    夏侯淑妃恨不得撕碎宋婧那一张妩媚动人的小脸,看着实在是太碍眼了,偏偏宋婧就在她面前晃来晃去,句句都是戳心窝子的话,让夏侯淑妃紧绷着的那根弦直接崩溃了。
    她最讨厌别人拿着她的出生说事,更不愿意和夏侯随珠比较,一个是卑微的宫女,一个却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两者怎可比较。
    而更重要的是,夏侯随珠竟然要嫁给一国太子做太子妃,自己却只能嫁给不喜欢的人为妃,还要心惊胆战的押上自己的未来。
    “真是奇怪了,本妃哪一句话是在污蔑淑妃娘娘?”宋婧挑眉有些迷惑,“本妃只是说了些事实,事实就如此,难不成要让本妃捏造是非,宫女出生又如何,淑妃娘娘难不成还嫌弃自己的母亲不成,还是淑妃娘娘想做北冥皇后娘娘的女儿?”
    夏侯淑妃脚步微动,差点就忍不住上前,衣袖却被琦贵人给拉住了,“淑妃娘娘……。”
    “够了!”明肃太后终于开口了,若再这样说下去,夏侯淑妃肯定会失控,两个废物三言两语就被人堵住了嘴。
    明肃太后方才受了一肚子气,本还指望着夏侯淑妃能挫挫宋婧的锐气呢,谁知道一转眼的工夫就被宋婧逼入死角。
    “太后娘娘。”夏侯淑妃一脸委屈的看着明肃太后,“臣妾长这么大还从未被人这般赤裸裸的羞辱,臣妾的生母虽然身份不高,但一直备受宠爱,臣妾也从未有过旁的想法,九王妃为何要对臣妾撒怒?”
    明肃太后瞥了眼宋婧。
    “母后,儿臣自从小产以后情绪一直都不稳定,若受了刺激,便忍不住激动喜欢说些实话,若是因此让淑妃娘娘觉得委屈,儿臣惭愧。”
    宋婧也会装可怜,要不是夏侯淑妃先刺激她,宋婧又怎么会挑夏侯淑妃的刺呢。
    “你!”夏侯淑妃噎住了,狠狠的瞪了眼宋婧,“本宫也是一片好心,九王妃怎么会这么想呢?”
    “淑妃娘娘,咱们两个底下关系如何,你我心知肚明又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呢。”
    宋婧一点也不客气就戳破了夏侯淑妃的伪装,“淑妃娘娘日后还是离本妃远一点,本妃实在受不了淑妃娘娘身上的香粉味道,若将来再有了身孕,万一出了什么差错,本妃可就后悔莫及了。”
    “你!”夏侯淑妃愣了下,没想到宋婧说话这么不留余地,狠狠的驳回了自己的面子。
    她们两个私底下的确有些恩怨,只不过夏侯淑妃装傻充愣,厚着脸皮依旧对宋婧死缠烂打,不曾想当着明肃太后的面,什么都不顾及,难道真是受了刺激坏了脑子了?
    “九王妃这是在怀疑本宫吗?”夏侯淑妃脸色苍白,一脸的委屈。
    “那倒也不是,只是想起来淑妃娘娘曾经陪着我父亲孤男寡女共处一室,淑妃娘娘小脸微醺……”
    “够了!”夏侯淑妃脸色惨白,紧紧咬着牙,也干脆懒得再装了,“本宫如今是大雍的淑妃娘娘,不容你放肆随意污蔑!”
    宋婧见状反而松了口气,对付夏侯淑妃就只能用这个法子,撕开了脸皮,总比装疯卖傻强。
    “哦……原来如此,本妃听闻二皇子近日十分烦躁,私下里传和墨王世子有关,是不是二皇子让淑妃娘娘来找本妃求情的?”
    宋婧学的很快,不管夏侯淑妃说什么,依旧自顾自地给夏侯淑妃按罪名。
    这一招夏侯淑妃一直用的很顺手,宋婧也要让夏侯淑妃尝尝这种被人纠缠甩都甩不掉的滋味!
    夏侯淑妃也的确是第一次被人这般纠缠,话都来不及说,一个接着一个的罪名冲着自己砸过来。
    “淑妃娘娘已是大雍的妃子,理应避嫌才是,虽说二皇子是淑妃娘娘的兄长,但毕竟是外男,传出去什么不好的名声,只会让皇上脸上无光。”
    宋婧依旧喋喋不休,夏侯淑妃再听下去说不定还会扯出什么妇道。
    “九王妃情绪低落,淑妃就多担待着些吧。”明肃太后一句话站住了立场。
    夏侯淑妃紧咬着牙,不管明肃太后和宋婧私下里如何,也改变不了两个人是站在同一条船上的,肯定不会帮着自己。
    夏侯淑妃气愤不已也只能忍着,“太后娘娘说的是,臣妾怎么会和九王妃一般见识呢,毕竟失去孩子的痛,非臣妾所能体会的,臣妾忽然想起关雎宫还有些琐事没处理,先退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