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瑾毓-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厢房房门紧闭,房内的殷明昭,一个人在房间里,埋首书案,对外面的热闹恍若未觉。
      吴司买了酒从外面回来,看见饭桌上多了一个面生的姑娘,微愣一下,还是喜儿用胳膊肘捅了他一下,他才反应过来。
      “二小姐,酒小的买回来了。”吴司跑到殷雅璇身边说。
      殷雅璇让他将酒放到厨房,又嘱咐说:“厨房里给哥哥留了饭菜,你给哥哥端过去,哥哥一习书就废寝忘食的,你看着点儿,别让他忘了时辰。”
      吴司应声下去了。
      迟瑶看着吴司下去,疑惑地问:“你还有哥哥?”
      殷雅璇说:“是啊,我还有个哥哥,闭关习书呢。”
      迟瑶点了点头,又想起刚刚吴司的背影,好像有些眼熟。
      一道灵光乍现,在迟瑶的脑海一闪而过,可惜,她没能想起来这背影是何时给她留下了印象。
      迟瑶吃完饭,便要回去了,殷雅璇知道她还有爷爷要照顾,也不多留她,只让她将一些饭菜带着,她过来吃饭,那爷爷一定没吃呢。
      迟瑶看着饭菜有些为难,爷爷病中不宜吃油腻荤腥的东西,她只拿了两样清淡的。
      送走了迟瑶,周氏叹口气说:“多好的孩子,我真的挺喜欢她的,更何况她还帮了我们璇儿一个大忙,不如,我们把她认作干女儿如何?”
      殷存孝皱了皱眉说:“女儿哪是随随便便就能认的,我知道你同情那孩子,可帮助她的方法千千万,不用非得认作女儿吧。”
      殷雅璇也说:“是啊娘,你想认迟瑶姐姐,说不定迟瑶姐姐还不同意呢,更何况迟瑶姐姐的父母都过世了,没有对方父母的同意,只我们一家哪能擅自做主呢。”
      见女儿也赞同殷存孝的说法,周氏只好作罢。

      第六章 治腿有望

      “少爷,菜都凉了,吃点吧。”吴司第三次出声提醒。
      殷明昭闻声抬头,看了看窗外,天色已经暗了。
      “都这个时辰了,我竟看了这么久的书么?”殷明昭自问了一句,思绪从书上离开,忽然觉得腹中饥饿,看了看饭菜说:“既然凉了,拿去热热再端来我吃吧。”
      说完,又低下头去看起书来。
      热菜也是需要时间的,这段时间浪费还不如看会儿书。
      吴司听少爷这么说,顿时垮了脸,觉得头疼不已,趁少爷还没钻进书里,连忙说:“哎呦我的少爷,菜都已经热了三遍了,每次你都这样说,等热好之后又说看到重要的地方不能分心,便只能放凉了。”
      殷明昭放下书,看着吴司想了想,好像真是那么回事儿。
      “那这次,我不看就是了。”殷明昭将书合上,眼睛看向窗外。
      吴司端着饭菜下去了。
      殷明昭腿不方便,每顿饭都是吴司端到房中他自己吃的,除了吃饭,剩下的时间便都用来读书。
      他的生活,除了读书,好像再也没有旁的事可做。
      也只有在读书的时候,他才能忘记自己是个双腿不能行走的人,只有在读书的时候,他才感觉自由,感觉自己有价值。
      故而他读书时,十分专注。
      不一会儿,吴司又把饭菜端上来,进门看少爷面前的书还好好的合着,不禁松了口气。
      “少爷,吃饭吧。”吴司将饭菜端到殷明昭面前。
      殷明昭说好,随及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吃着吃着,他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抬起头问吴司:“今天家里是不是来客人了?”
      吴司回答:“是啊,是我们的新邻居,迟瑶姑娘。”
      “哦。”殷明昭点了点头,接着吃饭。
      吴司见少爷开口问了,便忍不住多说了两句:“今日二小姐搬书时,差点儿被箱子砸到,幸好迟姑娘经过,帮了二小姐一把。”
      说完,见少爷没什么反应,连哦都没说,便不再继续说了。
      他读书时,如果过分专注,就听不见旁的声音。
      可是方才家中晚饭时,一到熟悉又陌生的女声闯入他耳。
      也不知为什么,他就问了吴司,问过后,他又想,来的人是谁,貌似和他也没多大关系。
      一顿饭吃完,吴司担心少爷积食,便问:“少爷要不要出去转转?”
      “不了,太麻烦。”殷明昭知道吴司在想什么,可他每次出去,都要吴司背着,受累的是吴司,他自己也不能走,又起不了消化的作用,还不如在房中看看书。
      “过两日学堂开课,我可是这届学子中的最后一名,不多用功的话,可能跟不上大家的进度。”说罢,殷明昭面前的书,又被翻开了。
      吴司在心里叹了口气,看了看接近夜晚的天色,默默上前将灯点亮,轻声叮嘱少爷说:“少爷,仔细着眼睛,小的就在门外候着,有事儿您喊一声,小的就听见了。”
      殷明昭嗯了一声,吴司便下去了。
      吴司出门时,殷雅璇正从西厢房出来,手上拿着一包东西。
      “吴司。”殷雅璇朝朝吴司招了招手。
      “二小姐。”吴司上前。
      “正好你出来了,这是迟瑶姑娘送的药茶,你平时给哥哥泡着喝吧。”殷雅璇将手中拿的药茶交给吴司。
      吴司答应着接了。
      “哥哥还在看书么?”殷雅璇看着东厢房窗户上的烛光问。
      “是啊,刚刚才吃过饭,吃完便继续读,一刻也不歇着。”
      “提醒哥哥多休息,别太累了。”殷雅璇关心的说。
      “小的明白。”吴司应到。
      殷雅璇没再说什么,转身回房了。
      殷雅慧见妹妹回来,说:“这迟瑶姑娘还真是不一般,我刚刚喝过那药茶,味道不像药那般苦涩,还略微甜,喝了之后胃里暖暖的,难道这迟姑娘会医术么?”
      殷雅璇坐下,摇摇头说:“不清楚,她只是说在汴京的一个医馆中帮忙抓药,所以识得些药材。”
      “仅识得药材便能配出这样好的药茶么?我看了看,迟姑娘送来的药茶不止一种,有清热解暑的,提神醒脑的,都是对人身体极好的。”
      殷雅璇也说:“是啊,迟瑶姐姐也许真的不简单,说不定她在汴京那几年……”
      话说到一半,殷雅璇忽然止住了话语。
      汴京,迟瑶姐姐在汴京生活过,而且还是在医馆中!
      她在医馆中帮忙抓药,那一定知道卜梅大夫了!
      卜梅大夫医术高明,多次进宫为皇室中人看病,汴京中,恐怕无人不识卜梅大夫,迟瑶姐姐一定是知道的。
      “璇儿,怎么话说到一半不说了?在汴京呆过几年怎么了?”殷雅慧奇怪地问妹妹。
      殷雅璇想到这里,心跳快了起来,情绪也有些激动,如果卜梅大夫还健在,说不定哥哥的腿就能康复了!
      “没什么,只是忽然想起迟瑶姐姐的爷爷,老人家身体不太好,我们应该多关心才是。”殷雅璇嘴上说着,心里已经拿好了主意。
      明日她就去找迟瑶姐姐,问问卜梅大夫的事。
      虽然,迟瑶姐姐已经回洛城大半年了,并不能说的准,可是她已经五年多没见过卜梅大夫了,总不会比她还不晓得卜梅大夫的情况。
      殷雅慧觉得妹妹这话题转的有些莫名,可是话说的也没有错,迟瑶不仅帮了妹妹忙,又送了这么多东西过来,再加上两家又是邻居,于情于理都是要相互照应的。
      而且妹妹又十分喜欢迟姑娘,她看着迟姑娘也是合眼缘,爹娘也想认她做义女。
      故而迟姑娘的爷爷,她们也定要照顾的。
      “璇儿说得对。”殷雅慧看着妹妹,笑着说。
      “可是,如果再像今日送锦缎这样的东西过去,迟姑娘一定不会收的,不如我们直接送衣服,这几天我亲手做两件。”殷雅慧想了想说。
      殷雅璇也点头,说:“明日我再去找迟瑶姐姐,顺便看望一下迟瑶姐姐的爷爷。”
      两姐妹又叙了会儿话,便熄灯就寝了。

      第七章 罗家

      第二日天还没亮,迟瑶便起床为爷爷熬药,药熬好又做了早饭,迟瑶便背上药筐出门上山采药去。
      殷明昭醒的很早,自从腿不能行走之后,他很是浅眠。
      天还未亮,他便已经醒了,看了一会儿床上的帷幔,耳边听见了一丝响动。
      应该是开门关门的声音。
      如今殷家并不大,再加上殷家东厢房与迟家只有一墙之隔,旁边大的响动殷明昭听的一清二楚。
      这么早就有人出门了?
      这个问题在殷明昭心中一闪而过,他便没有了睡意。
      拿起枕边的书,殷明昭就着窗边微弱的光翻看起来。
      过了不到一个时辰,家家户户都开始了新的一天的生活。
      “姐姐昨晚睡的可好?”殷雅璇醒时,看见姐姐已经洗漱好了。
      “还好。”见妹妹起了,殷雅慧笑着回头说。
      殷雅璇揉了揉眼睛,她昨夜一夜无梦,睡得真是好极了。
      “醒了就快起来吧,赵姨娘饭都快做好了。”殷雅慧走到妹妹床边,一边拉着妹妹起身,一边唤喜儿进来。
      殷雅璇拉着姐姐的手坐起,自己穿好鞋袜。
      殷雅慧坐到桌边,托着腮,眼睛一动不动看着茶壶。
      今日是十五,若不是分了家,今日便应该去给祖母请安的。
      她每月初一十五已经养成了习惯,醒的格外早,今日她一睁开眼睛,看到的是陌生的环境,一时之间还有些不适应。
      可看到对面床上还在熟睡的妹妹,她便安了心,他们一家人在一起就好。
      殷雅璇净了面,坐到姐姐身边,一只手在姐姐眼前晃了一下说:“姐姐你在想什么?这茶壶都快让你看穿了。”
      殷雅慧看向妹妹,笑了笑,掩饰自己的情绪说:“没有啊,我就是想,再过五日昭儿便要上县学了。”
      九月二十,县学学子便要开始日日上学堂了。
      “是啊,哥哥勤奋好学,一定不比别人差。”殷雅璇说。
      “趁这两天,我得为昭儿做几件新衣服。”
      殷雅璇一笑,俏皮的说:“就只给哥哥做么?璇儿的新衣还没有着落呢。”
      殷雅慧手指一戳妹妹的额头,说:“还能少了你的衣裳?一年四时的衣裳早都给你备好了。”
      说完又说:“过年你就十岁了,也该学着做衣裳了,往后你的衣裳自己做,我可不帮你。”
      殷雅璇撇了撇嘴,说:“不帮就不帮,姐姐不疼还有娘疼呢,璇儿不愁没衣裳穿。”说完,调皮地吐了吐舌。
      “小姐们,饭做好了,夫人叫你们去吃饭呢。”巧儿进来说。
      “好,这就去。”殷雅慧笑着对巧儿说。
      殷雅璇与姐姐前往正房的时候正好看见吴司拿着早饭往东厢房走。
      “哥哥出行太不方便了,也不能去哪儿都让吴司背着。”殷雅璇说。
      殷雅慧叹了口气说:“能有什么办法呢,大夫说,昭儿的腿是无法治好了,恐怕这辈子出门都要靠着别人。”
      殷雅璇抿了抿嘴,没有说话。
      她知道,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可以使人坐在上面便能行走,那种东西,像是个椅子,可是两旁有两个轮子,她只看见过一次,却并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但这种东西,在烈云是没有的,她曾看见戎狄王用过。
      二十年前,戎狄王在战场上被萧老将军所伤,废了双腿。
      后来戎狄王来烈云求和的时候,坐的便是那个东西。
      戎狄,一路向北,穿过襄州,便是戎狄的地界。
      说远不远,说近不近。
      若是那种东西在戎狄很常见,那去买一个回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可是戎狄与烈云常年交战,戎狄有什么东西还是烈云不知道的?若是常见的东西,早就流传到烈云了。
      由此可推测,那东西在戎狄也十分稀罕。
      “璇儿,怎么不走了?”殷雅慧见妹妹原地站着盯着东厢房的房门看着,不知在想什么,便开口问。
      殷雅璇被姐姐一叫,反应了过来,答应了声说:“没什么,姐姐我们走吧。”
      两人来到正房,殷存孝招手让两人坐下,说:“离得也不远,怎么走了这样久。”
      殷雅慧看了一眼妹妹,没有说话。
      “姐姐想给哥哥做新衣裳,却不给璇儿做,璇儿跟姐姐理论来着。”殷雅璇耸了耸肩说。
      周氏替两个女儿各夹了个包子,听闻此言,笑了笑,对小女儿说:“你的衣裳快堆成山了,还要什么新衣裳。”
      殷雅璇笑了笑说:“娘说的是,我开玩笑的嘛,以后我的衣服都自己做。”
      “这可是你自己说的,不许赖账!”殷雅慧说。
      “当然!小女子言出必行!”殷雅璇拍了拍胸脯说。
      一家人看着她这个样子都笑个不住。
      “好了好了,快吃饭吧,一会儿都凉了。”周氏说。
      早饭的时间就在这其乐融融的气氛中度过。
      吃完饭,殷存孝对一家人说:“我今天出去转转,顺便张罗一下买地的事儿,中午就不回来吃饭了。”
      “好,晚上早点儿回来。”周氏点了点头说。
      殷家的人脉很广,纵使二房已经分了家,可殷存孝还是有很多认识的人的,比如卖他们房子的齐家,再比如洛城里最大的地主罗家。
      罗家名下土地四十亩,这只是官府的土地名册上记载的,罗家与洛城官员关系很好,改个数字还是没问题的,实际上,罗家拥有的土地不下百亩。
      身为洛城最大的地主,罗家家财万贯,要远远超过殷家。
      而且,罗家还有个儿子,今年也考上了秀才,和殷明昭同在县学。
      有些人往往有了钱,便丢了其他东西,罗家便是如此。罗家老爷罗赛胡便是这种人的典型代表。
      坐拥百亩良田,整天吃喝玩乐,欺压贫苦农民,手中拿的尽是从为他辛苦劳作的农民身上压榨的钱财,他的儿子罗福海更是仗着有钱做尽缺德的事。
      周氏见丈夫放下碗筷便要出门,又嘱咐说:“罗家与殷家虽然有些交情,可那情分也是看在钱的面子上,如今我们已经分了出去,恐怕罗家不会那么好说话。”
      “别担心,我自有分寸。”殷存孝说完,便起身离开。

      第八章 遗憾

      过了中午,殷雅璇看了看天上的日头说:“这个时辰,迟瑶姐姐也该回来了。”
      说着,她对姐姐说:“姐姐,我去找迟瑶姐姐了。”
      “去吧,早些回来。”殷雅慧叮嘱道。
      殷雅璇应了,便去了隔壁迟家。
      殷雅璇去时,迟家门开着,迟瑶在门口刚刚放下药筐。
      “迟瑶姐姐。”殷雅璇笑着开口叫到。
      迟瑶闻声抬头,见是殷雅璇,笑了笑说:“我刚回来你就来了,可赶巧了。”
      “那是我和迟瑶姐姐心有灵犀呗。”殷雅璇笑着说,见迟瑶的药筐拿着费劲,便上前搭把手儿。
      迟瑶感谢地看了看殷雅璇,笑着解释说:“今日天气好,我便多采了些。”
      殷雅璇抬头看了看万里晴空说:“是啊,今日天气真好,不像昨日那样闷热。”
      她虽这样说,心里也知道,怕是昨日为了买那些礼物花了不少钱,迟瑶姐姐今日才多采了药,这样便能多卖些钱了,为了弥补上昨日画的钱,恐怕迟瑶姐姐要连续好几天多采些药了。
      帮着迟瑶姐姐将药筐放好,殷雅璇说:“多谢迟瑶姐姐的药茶,我家人都很喜欢。”
      “不客气,喝完了随时来拿,那些都是我自己采药配的,有很多呢。”迟瑶从门边的大水缸中舀了盆水,将手洗了。
      殷雅璇看了看迟瑶爷爷的屋子,里面静悄悄的,一点儿声音也没有。
      迟瑶见她看向爷爷的屋子,说:“爷爷晨间喝过药便要睡到中午,此时也快醒了。”
      殷雅璇笑了笑,关心地说:“原来是这样,昨日听迟爷爷咳的厉害,他的病严不严重,有没有请大夫来看过?”
      迟瑶苦笑道:“说严重也没有多严重,不过是日日犯咳折磨人罢了,说不严重轻易也治不好,春夏还好些,一到秋冬就反复发作,大夫也请过好几个,开的方子大同小异,也没多大作用。”
      殷雅璇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
      迟瑶笑着请殷雅璇进屋,自己又去厨房为爷爷熬药,忙活起来。
      “阿瑶……”迟爷爷醒了,听着孙女在院中忙活,出声叫道。
      听着声音,迟爷爷比起昨天倒是好了不少,有了些力气。
      看来这药也不是一点作用也没有。
      “哎……”迟瑶听见,忙答应一声,跑到爷爷的屋子。
      “爷爷醒了,感觉怎么样?”迟瑶倒了一杯水,扶起爷爷喝下。
      喝了两口水,迟爷爷笑了笑说:“今天感觉好多了,身上也有力气了,好像还能下床走动似的。”说着,掀开被子,便要下床。
      迟瑶连忙拦住说:“爷爷,才刚见好,得多养几天。”
      “好好好,听阿瑶的。”迟爷爷笑着说。
      殷雅璇走到迟爷爷门前,敲了敲门。
      门开着,故而殷雅璇在门外便能看到房内的情形。
      房内和迟瑶姐姐房间的摆设相同,都是只有一张床和一张桌椅,床上的被子打了好些补丁,看上去有些年头了。
      应是疾病缠身的缘故,迟爷爷很瘦,脸色蜡黄,头发花白,眉毛也是白的。
      “这位姑娘是?”迟爷爷问孙女。
      “这是新邻居,殷家二女儿殷雅璇。”
      “爷爷好,叫我璇儿就可以了。”殷雅璇迈进门内,笑着说。
      殷雅璇虽然只有九岁,可是个子比起同龄的女孩子来说出挑了些,模样也长得好,一双大眼睛尤其灵动,十分讨人喜欢。
      “璇儿,来,进来坐。”迟爷爷很和蔼,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白色的眉毛一抖一抖的,看起来倒很是可爱。
      殷雅璇笑了笑,进屋坐了。
      “小姑娘几岁了?”迟爷爷问。
      “九岁了,很快就十岁了。”殷雅璇笑吟吟的。
      “好好好,小姑娘这是想长大啊。”迟爷爷笑的很是开心。
      殷雅璇也笑,心里说,是啊,她好想长大啊,她一个快三十的人了,却只能说九岁,她也很无奈啊。
      “长大有什么好的,永远做一个小孩子多好。”迟瑶笑了笑说。
      殷雅璇说:“长大了我才能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啊。”
      “你想去什么地方?”迟瑶问。
      “我想去的地方可多了,哪里都想去,我想把所有地方都看一遍。”殷雅璇说。
      迟爷爷感叹了一句:“好啊,这个愿望可不小,璇儿要努力才行。”
      “璇儿一定会努力的。”殷雅璇信誓旦旦地说。
      迟瑶笑了笑没有说话。
      殷雅璇对迟爷爷说:“迟爷爷,今日璇儿来就是想看望迟爷爷,迟爷爷身体怎么样了?”
      “好多了,好多了,多亏了有阿瑶在身边照顾。”迟爷爷笑着说。
      殷雅璇接着说:“等迟爷爷病好了,来我们家做客吧。”
      “好好好,若是你们不弃,老身一定去。”迟爷爷笑的愈发畅快。
      迟爷爷身体还很虚弱,不能聊太久,说了会儿话,殷雅璇便和迟瑶姐姐一同出了屋子。
      “冒昧问姐姐一句,”殷雅璇转了转眼睛,笑了笑问:“听说汴京有位卜梅大夫医术高明,妙手回春包治百病,无论是何疑难杂症都能治好,迟瑶姐姐在汴京那几年,没找过卜梅大夫看看?”
      走在前面的迟瑶突然停了下来,殷雅璇在她身后看不见她的表情,但也感觉到了她的僵硬。
      “迟瑶姐姐?”殷雅璇有些无措,试探着叫了一声。
      迟瑶忽然转过身,表情很冷,声音也很冷,这和她认识的迟瑶完全不同。
      “你怎么知道卜梅大夫?”
      “我……”殷雅璇想了想说:“我也是听说的,家兄有腿疾,大夫说家兄今后恐怕不能行走,除非是卜梅大夫,才有治愈的希望。”
      迟瑶神色缓和了下来,看着殷雅璇,好像对刚刚自己的反应有些歉意,放柔了语气说:“卜梅大夫在汴京名气很盛,可是在这偏远的北方之地倒是鲜有人知道,所以我刚刚有些惊讶。”
      殷雅璇在宛城长大,不可能知道卜梅大夫,可若是其他大夫说的,那倒是合情合理。
      叹了口气,迟瑶说:“卜梅大夫在半年前,已经过世了。”

      第九章 三月十五

      “什么?”殷雅璇听了,心头一震,好像有一道雷在耳边炸开,耳边嗡嗡响。
      “算起来,今日恰好是半年整。”迟瑶语气低沉地说。
      今日是九月十五,半年前是三月十五。
      三月十五,殷雅璇这辈子都忘不了,那是李家被灭门的日子。
      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卜梅大夫在那一天也……
      难道与李家有关?
      可是,卜梅大夫与李家的关系并不深,只是曾经为大哥治过伤而已,况且卜梅大夫常进宫为皇室中人诊病,皇上怎么会因为李家对卜梅大夫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