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女皇(赵岷)-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梓坤继续咬牙坚持,摇摇头道:“不,再等一会儿。”
  她的话音一落,前方响起踏踏的马蹄声,浑身是血的索超正向她飞驰而来。
  他在马上摇摇拱手:“大王,魏军大败,向前逃窜,我已派关胜等人前去追击。”
  陈梓坤肃穆的点头,勉强一笑。
  忽然,他们的身后传来一阵得得的马蹄声。众人疑惑的回头一看,就见一身素衣的萧舜钦正策马而来。陈梓坤本就头晕目眩,此时再猛一回头,当下再也支撑不住,只觉得眼前直冒金星,眼看就要从马上摔落下来。索超眼疾手快,飞身下马,稳稳的接住了她的身躯,他口中吐出一句:“大王冒犯了。”说完,便又抱着她重新上马,双腿一夹马肚,向卫州城飞驰而去。萧舜钦一脸焦急,打马紧跟其后,陈剑也带着护卫尾随而上。
  索超飞一般的奔驰到城中,下马抱着陈梓坤大声呼喊:“大夫何在?快来——”军医大夫急忙跑步上前,一看受伤的是陈王,又急忙唤了军中唯一的女大夫前来。
  女大夫让人将陈梓坤放置天榻上,然后轻轻除她左腿上的衣物,伤口在大腿外侧,入口很深,里面血肉翻卷,整只战靴已经被血水浸透。
  萧舜钦如一具雕像一般立在门口,他冷硬的质问索超:“为什么不早点回来?是一场胜利重要还是大王的命重要?”
  索超目光一闪,平静作答:“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况且,她伤口腿处,只是失些血而已,并无大碍。”
  萧舜钦牙齿咬得格格作响:“只是失血而已?你未免太儿戏了!”索超干脆不再理他,抬头装作看云。
  两人静静地立在门首,谁也不再说话。过了好一会儿,就听女大夫出来禀道:“伤口已经包扎完毕,并无大碍,大王已经安然入睡。”
  索超深深地舒了一口气,转身大步离去。
  萧舜钦仍站在原处不动,春日的晚风拂起他的衣衫。沉沉暮霭笼罩着大地,一弯新月挂在树梢。他直静等陈梓坤醒来,直到双腿站得麻木,才听见里面传来一阵响动。萧舜钦来不及禀报,抬步进入屋中。
  陈梓坤果然已经醒来,她的脸色仍旧惨白似纸,十分虚弱的靠在枕上。这时,侍卫捧了一碗肉羹进来。萧舜钦二话没说,径自接过来。他坐在榻前,舀起一勺热汤递到她嘴边。陈梓坤微微一怔,冲他勉强一笑,坦然的便接受了他的服侍。 


☆、78第七十八章天下侧目

   
  两人一个认真地吃;一个专心地喂,看上去竟是无比和谐。
  “还要吗?”萧舜钦的语气不自觉的柔和了许多。
  “嗯,再来一碗。”
  不多时,侍从又端上一大碗热气腾腾的肉羹。
  “大王,文大人回来了!”萧舜钦正在专注地喂饭;就见陈剑脚步匆匆进来禀报。
  “宣她进来!”
  文杰路上已经听说了陈梓坤受了重伤;心中自是无比挂念。她快步进来;将房中情形一览无余。文杰不禁一阵愣怔;她和堂兄当年与萧舜钦接触时间不短;对他的性情还是非常了解的。看到此情此景;心电念闪间,文杰已然明白那些传言并不是空穴来风。看来她这个老师……萧舜钦也似乎觉察到了什么,他故作淡定的放下碗起身说道:“你好好休息吧;我先回去了。”
  直到萧舜钦的身影消失在门外,文杰才完全收拢心神,将截杀魏军的经过大致对陈梓坤讲了一遍:魏军虽然溃散,但战力尚强,加之人数又多,我军险些支撑不住,幸亏关将军和杨将军及时赶到。饶是如此,崔泽仍然逃掉了。微臣实在有愧。
  陈梓坤听罢,略一思忖,正色道:“你做得很好,敌众我寡,崔泽又不是无能之辈,这仗打到这个地步已算是不错了。”
  文杰心下松了一口气,其后周威朱晃等人也陆续引兵归来,但念及陈梓坤需要休养,便没有一一进来禀报。关胜杨四等人一直穷追崔泽残部,直到次日清早才得折返。
  经过一夜休整,陈梓坤的气色已比昨晚好了许多。她用过早膳,便让人将她用椅子抬到城外空地召集三军训话。
  首先是宣读军功,嘉奖有功之人。再就是抚恤伤亡将士。这也是陈军历来的传统,有功即赏,有过即罚,从来不喜拖延。
  两事一毕,三军将士欢呼雷动。
  索超立在高台上,大手一压,全军迅速肃静下来。
  接下来的事便审讯魏军俘虏。其余人等自然不用陈梓坤亲自审讯,但张固却是个例外。
  索超命令一下,五花大绑的张固就被士兵押了上来。张固一副视死如归的凛然模样,他大刺刺的往陈梓坤面前一站,扭过头去重重地哼了一声,然后闭口不语。既不辩解也不求饶。
  陈梓坤端坐在椅上,威严地问道:“张固,本王的腿伤可是拜你所赐,你有何话说?”
  张固昂头挺胸,态度凛然,慨然作答:“无话可说,要杀要刮,悉听尊便。”说完这句,他闭上双眼淡然等死,再不发话。
  陈梓坤环视众人,缓缓说道:“众位说说,该如何处置张固?”
  众人反应不一,但大部分都说可杀不可留。
  前次主张放张固一条生路的萧舜钦此时却一反常态,一脸坚决地说道:“请大王下令杀了此人!”苏放诧异地看了他一眼,然后上前一步肃然规劝道:“张固刺伤大王固然可恶,但两兵交战,双方将士各为其主尽忠,他只是尽一个臣子的本分而已。张将军不但武艺高强,锋锐无匹,而且为人刚正诚信。微臣恳请大王饶过此人。”张固微睁双眼,扫了一眼苏放再度闭上。
  索超没有直接发表言论,而是冲张固高声问道:“张固,你可是心中不服?”
  张固双眼猛地睁开,傲然答道:“自然不服。”
  索超?锵应道:“好,既然不服,本帅再陪你过几招,让你输得心服口服!”
  张固看着索超冷笑不已:“在下愿意奉陪。”
  陈梓坤也是兴致盎然,立即命令左右:“来人,给张固松绑,众将散开,留下场地。”众人哗啦一下散开,留出一片圆形的空地。张固活动一下筋骨,一把扯掉被刀枪刺得千疮百孔的衣裳,晃着粗壮的臂膀向索超挑战,索超哈哈一笑,朗声说道:“这样也好,在马上比试,我恐胜之不武。我们就来比试一下步下功夫。”
  “好!”
  两人各自一抱拳,然后各舀兵器,索超右手持刀,左手持枪,两人像两只猛虎一样,紧张地对峙着。周围一下子安静下来,众人屏息静气地看着两人。突然,张固一声大吼,像一只凶猛的野兽一样向索超扑去,将手中的大刀舞得虎虎生风。索超机灵地闪开,然后一个侧劈,砍向对方左臂。张固身子一歪,堪堪闪过。他这边方才闪过,索超左手的长枪又到了。他轻轻地在张固的胸前一点,高声记数:“这是记号。谁身上的点数多谁就输了!”张固气极败坏,急忙还击,但他并不擅长双手使用兵器,最后他干脆弃刀用枪,为显示公平,索超也同他一样。两人在城下的空地缠斗起来,两人身形闪得飞快,有时让根本看不清动作。四周的士兵极少有机会看过这种高规格的比武,一个个伸长脖子,张大嘴巴,看得目不暇给眼花缭乱,连叫好都忘了喊。
  几十回合下来,张固身上被索超刺得净是枪点。张固不服,两人又比刀术,张固仍是稍逊一等。连番比试下来。张固喘着粗气率先叫停,他向众人拱手致意,最后冲陈梓坤大声说道:“张固甘拜下风,死而无憾,请陈王处置。”
  陈梓坤此时已经冷静下来,又见张固为人果敢勇猛,行事光明磊落,更生了爱才之心。
  她两手往下一压,微微一笑道:“诚如苏卿家所言,两国交战,各为其主而已,刺伤本王之事,就此揭过。本王爱惜将军是个将才,不知张将军是否愿意留下助本王一臂之力”
  张固看了看陈梓坤,思索半晌,随即又低下头郑重说道:“陈王能不计前嫌,宽宥张固,固自是感激不尽。但我受崔大人知遇之恩未报,如今大人生死未卜。张固不能在此独自偷生,望陈王见谅。”
  索超接道:“崔泽已经率残部返回大梁了。你即便回去,也是同他一起受罚。你和崔泽损兵折将,丧师辱国,魏王素来残忍,岂能饶你。不如索性留在军中,你我二人也好时常切磋武艺。”萧舜钦和苏放不约而同,一起看向索超,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他们觉得索超似乎跟以前有些不一样了。
  张固看了看索超,闭目沉思片刻,最终沉重地叹息一声,慢慢摇头:“除非在下亲眼看到崔大人无事,否则寝食难安。”众人一起沉默了。
  陈梓坤盯着张固看了半晌,目光一闪,最后果断下令:“来人,给张将军挑一匹好马,再赠他十金。放他离开。”
  “大王——”众人一阵惊诧。张固更是瞠目结舌。他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陈剑已经去马厩选马。不大一会儿,他便牵来一匹神骏的大黑马,文杰也命人奉上十金。
  张固在错愣了一会儿后,突然撩衣下拜,一脸感激地说道:“陈王如此义气,张固恨不能在大王帐下效力,今日在此立下重誓:张固此生决不和陈军为敌。若有违者,五雷轰顶!”
  陈梓坤一瘸一拐地走过来,虚扶一把,诚恳说道:“将军速去吧。”
  张固再拜,然后起身揣上金子,翻身上马,回头看了一眼场上众人,嘴唇动了几动,最终什么也没说打马飞驰而去。
  他刚一走,周威就上前奏道:“大王,这是纵虎归山也。万一他回去重整旗鼓再和我军为敌可如何是好!”
  朱晃也粗声说道:“不如趁着他还没走远,末将派人再把他捉回来。”
  陈梓坤肃然摆手:“不可,本王一言既出,绝不可反悔。本王相信他的为人,应该不会食言,诸位爀复再言。”周威和朱晃低头叹气只好闭口不言。
  陈军在卫州大败四十万魏军的消息很快传遍天下。陈国举国欢腾,百姓奔走相告。晋国更是大为震撼,君臣面面相觑,忧心忡忡,旬日之内,晋王数次聚帐筹划对陈之策。魏国朝野上下却是噤若寒蝉,死气沉沉。此时的魏国再也不是魏文王时期的风华强魏,那时的魏国是天下风华文明的中心。天下才子尽聚于此,民风开放,百姓士子议政成风。但自新王刘昂即位后,由于他横征暴敛,大兴土木,屡次选美,百姓心生不满,口出怨言。魏王闻之大怒下旨严办,几年来因言获罪者数不胜数。从此之后,人们再不敢明目张胆地议论国事。就连清谈成风、百家争鸣的松山书院也渐渐衰落下去,很多文人学士大多去了吴国,还有部分流入了晋国,市井百姓敢怒不敢言,做起了诸事不管不问的顺民。
  崔泽大败而归,魏王大发雷霆,当廷下令将崔泽斩首示众,将其全家一起下狱问罪。幸亏刘潜等人极力求情,才勉强保其性命,最后被贬为庶民,永不叙用。张固则不知所终。
  陈军稍事休整,陈梓坤命索超和文杰各率五万大军兵分两路同时向东进发,陈军挟战胜之威,一路望风披靡,所向无敌。一月之间,连克魏地六座城池。魏王朝堂再次哗然大乱。
  魏王怒火冲天,他收拢残兵,又从各处关隘调来二十万大军,再加上新征的十万大军,共凑成三十万大军,派刘潜主帅,挥师西进,在龙马关阻击陈军。
  此时时间已进入四月,魏陈大军在龙马关紧张对峙。与此同时,晋王也一路高歌东进,连克四城。在重岭关与魏国二十万大军隔河对峙。
  刘潜进驻龙马关后紧固城防,囤积粮草兵器,将本来就易守难关的龙马关打造得如金城汤池一般坚不可摧。
  陈梓坤腿伤一好也立即亲率大军赶到前线。陈军多次讨战不得,刘潜沉稳谨慎,一直坚守不出。两军从四月一直对峙到六月。
  陈梓坤再次召集众将商议。
  苏放说道:“刘潜为人沉稳有静气,他此时定是想以旷日持久的拖战来拖垮大王。刘潜后靠中原腹地,粮草给杨源源不断。魏国虽然新败,但元气尚在,又有之前数年的积累,但大王远道而来,千里运粮多有不便。从西关和龙马关这一带四百多里,因为一直开战,影响了百姓的耕作,当地的收成并不好。我军又不能做杀鸡取卵的事,不能不顾百死活而强行征粮。若是从陈国运送粮草,则又极为不便。时间一长,必出问题。”
  陈梓坤连连点头,接着又向众人问计。但诸将一时谁都无法舀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一直端坐不语的郑喜突然开口道:“大王何不用离间之计,挑拨刘潜和魏王的君臣关系?若是魏王不信刘潜临时换将岂不是大大有利于我军?”
  陈梓坤双眼一亮,当即命令郑喜乔装改扮秘密入魏。萧舜钦两次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将话咽了回去。众人退下后,陈梓坤单独留下萧舜钦问话:“先生方才想说什么?”
  萧舜钦轻轻一叹:“大王别怪我说丧气话,只怕此次郑喜会徒劳无功。”陈梓坤果然心生不悦,但只是淡然一笑,不置可否。
  时间进入七月,持续半月的闷热之后,接着又连下半月大雨。道路泥泞,商旅不行。陈军粮草延持在路上。大军眼看就要断粮,陈梓坤连发几道急令,最后还是谢善想方设法从当地征粮五万石,派人运往前线。周威带人前去接应粮草。
  谁知两日之后,斥候传来急报:陈军粮草被魏国溃兵劫走,周威拼力死战,仍是未能抢回。周威怕空手而回,动摇军心。所以先报斥候回来报信请陈梓坤定夺。
  陈梓坤急火攻心,立即召集苏放萧舜钦和文杰前来商议。
  萧舜钦说道:“周威这么做是对的,看来他已经有所长进。”
  陈梓坤此刻没有心情关心他长不长进,她只是忧心粮草问题怎么解决!
  苏放紧锁眉头思索半晌,最后慢条斯理的说道:“大王,微臣觉得此事大有蹊跷。”
  经他一提醒,陈梓坤心头一阵警醒:“苏卿的意思是此事不像是魏军所为?”
  苏放重重地点头:“不像,我军缺粮的消息封锁得十分严实。谢善是从西河西关向东运粮,这几百里内都有我军把守,魏军的斥候探马不可能侦查得那么清楚。”
  陈梓坤脑中一阵盘旋,片刻之后,就听她冷笑一声:“本王明白此事是谁所为了!袁——麟——”
   


☆、79第七十九章攻心之战

       第七十九章攻心之战
  陈梓坤咬牙切齿:“待本王扫平魏国;下一个就是他袁氏!”
  苏放急忙在一旁开解:“大王,此时不宜和晋国翻脸,粮草之事,我等再想办法就是。 ”他说完又朝萧舜钦使了个眼色;示意他跟自己一起规劝。
  萧舜钦视若无睹;却顺着陈梓坤的话说道:“晋国背盟弃约;陷我军与不利;我们不能就这么算了。”苏放嘴角一抽;他本想接着再劝;转念一想,干脆先冷眼看这人继续献计。
  陈梓坤深深地出了一口气,慢慢冷静下来,她肃然说道:“此时是不宜和晋国翻脸,同样的,晋国也不敢和我们翻脸。所以他袁麟只能背地里使小动作。既然如此,本王就来个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说完,她霍然起身,对文杰命令道:“文杰你来替本王下书,就说本王军粮不继要向晋王借粮四万石。”文杰朗声应答。
  接着,她又吩咐索超:“索将军可让关胜杨四等人前去袭击晋国粮道,前几次先试探一下,做做样子即可。”
  吩咐完这些,她兀自冷笑一声:“本王就是要让他袁麟知道,本王不高兴了,他也别想高兴!”
  苏放目光一闪,低头思忖一会,然后拱说道:“大王,可否让微臣亲自去下书。尔后再择机向晋国君臣说明利害关系,挽救陈晋盟约。”
  萧舜钦声音舒缓地接道:“苏大人此去正当其时,微臣猜忖,恐怕是刘潜已经派人去晋国斡旋。当日,晋王落难之时,似乎就跟刘潜有所往来。之后,刘潜也一直力主魏晋结盟。”萧舜钦的话不啻于当头一棒,让陈梓坤彻底清醒冷静下来。
  她在屋里慢慢地踱着步子,双眉紧锁,半晌不发一语。
  其他人也在默默思索,想竭尽所能的为她分忧。
  最后,还是萧舜钦打破了沉默的僵局:“依微臣来看,此事分三步走,苏大人仍按方才的谋划前去晋军大营面陈晋王。至于如何对魏,大王不妨等郑喜回来带来最新军情后再做决定,我们要着手解决当下的燃眉之急——军粮问题。”
  苏放看萧舜钦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心中略略放了心。 他拱手告辞,回帐仔细揣摩如何说服晋国君臣。文杰也躬身告退。唯有萧舜钦仍然端坐不动。
  “先生可是有事?”
  萧舜钦从怀中掏出一只白色瓷瓶递上来:“这药是臣请名医特配的,有补血养气之效。”
  陈梓坤不禁一阵迟疑,她的身体随父,自幼康健,自从到大连药都很少吃过。上次受伤之后,她也只是休养了几天便觉得无碍。但萧舜钦次日便将自己随身带的人参送了来。陈梓坤本不欲收,这样东西不知怎的,旁人吃了无事,她一吃便会上火。当时恰好苏放也在,苏放郑重建议她还是收下为好。大不了以后有机会再赐回去。并且接着笑言,她若是拒收,萧舜钦一定会不高兴。此时此刻,陈梓坤又面临着一样的难题,她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决定收下。
  萧舜钦见她没有推辞,心中大是舒坦,说话声音较之往常愈发清亮动听:“臣前日曾说过郑喜可能不会成功,当时大王面露不悦,因此臣并没有细细详说。”
  萧舜钦的话还没说完,陈剑疾步进来:“大王,天机阁从大梁传来紧急书信。”他将手中铜管递上,又悄无声息的退下。陈梓坤面色一沉,急忙拆开书信观看:郑喜的离间之计果然失败了!原来刘潜在出征之前曾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对魏王说,陈王素来狡诈,惯于使用伎俩。他远征在外,为防万一,先提前说明,今后若有人乘机进谗,请大王和文武百官想想今日之事。况且,朝中还有和刘潜交好的忠直大臣。所以,郑喜所捏造的谣言一起,就立即有人上书说这可能是陈王的奸计,请魏王小心防备。魏王虽然性格乖谬,但并不傻,仔细一咂摸也觉察到了什么。当下便把进谗的一名大臣下狱治罪。离间之计不但未能成功,还反而白白折损了一名朝中内线。
  陈梓坤只觉心头一阵憋气。过了一会儿,她猛然想起萧舜钦似乎话中有话,旋即振作精神,冲萧舜钦微微一笑道:“先生说到哪儿了?你继续。”
  萧舜钦接着娓娓说道:“臣是说刘潜身为两朝重臣,为人谨慎沉稳,做事滴水不漏,很难让人抓住把柄。大王从他身上怕是难以下手。”
  陈梓坤不觉有些头痛,深以为然的点点头:“本王这次算是明白了,偷鸡不着反蚀把火。”萧舜钦见她收起了威严持重的模样,用语粗浅直白,面上不自觉的现出一丝清浅的笑容。
  他接着冷静而犀利的分析道:“刘潜此人无懈可击,但魏王却是浑身缺点,我们何不从他身上下手?”
  陈梓坤心头一跳,脑中闪过一缕灵光。
  好腾地一下站起来,精神大是振奋:“本王知道该怎么做了!”她快步走到案前,刷刷下笔,不大一会儿便写成亲笔国书一封。待墨迹一干,她便命快马持书入魏,呈交魏王。
  接着,陈梓坤又开始着手解决眼下的缺粮问题。苏放使晋至少要五六日才有消息,但军粮却越来越少,陈军眼看就断炊。这个问题必须解决。思来想去,她只好命人传信给周威,让他悄悄去后山挖沙土装入麻袋,然后一车车拉入军营,对外却说是就地征粮所得。
  军需官当晚悄悄进帐问计:“大王,军中只有三日军粮,这可如何是好?”
  陈梓坤竭力思索,最后想出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你放出风去就说由于前些日子连降大雨,军粮在路上淋雨受潮,要等到晴天曝晒之后方能食用。然后你再把所有军粮都摊在一个军帐中先阴晾,命专人看管。这几天军粮先减少三分之一,——先从本王这儿减起,其次是各军将领,最后再是士卒。”
  “是。”军需官朗声应答,领命而去。
  次日早饭时,因为军粮受潮,士兵不得不减粮的消息便传了出去。由于是陈梓坤和将领带头减粮,士兵们倒也没说什么。再一看,军帐中有不少粮食摊开了阴晾,众人心头的一丝疑虑也打消了。
  军粮问题暂时缓解,陈梓坤心中松了一口气。接着继续行使她对魏王刘昂的攻心之战。她的亲笔国书已经送到了魏王的案头:本王以一介女子之身,尚敢御驾亲征,兵临魏地,连克数城,所过之地,无望风而逃。尔堂堂七尺男儿,却胆小如鼠,怯战如斯,终日龟缩于都城!诚为天下笑。
  接着她笔锋一转,开始历数魏王的罪行:
  其一,不修仁政,滥用民力。屡发兵令,数加副伤寒副赋税。
  其二,秽乱宫闱,聚万女之女,离间千万骨肉,只供一人淫乐。
  其三,纵容王室宗族,使之横行于国法之上。将天下公器视为已身玩物。
  其四;无端杀害忠良,任用奸佞。
  其五……
  本王伐魏,是吊天罚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