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色生辉-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阑珊将袍子握住,缓缓跪在地上。
  杨时毅道:“虽然生气,却也没有叫你跪啊。”
  见阑珊不动,他才又说:“地上凉,有什么话起来说吧。”
  顿了一顿又道:“好歹,你还叫过我一声师兄。”
  阑珊听到那两个字,心中说不上是什么感觉,怦怦然地心跳了几下,想唤师兄,又有些开不了口,但眼睛却有些湿润了。
  直到现在……还认她是“师弟”吗?
  杨时毅见她不动,便站了起身,探臂将她轻轻扶住。
  阑珊一怔抬头,正对上杨大人静默而含光的眼神。
  杨时毅看着她的脸,他记得当初第一次见到阑珊,真是……精彩的一言难尽。
  因为在翎海风吹日晒,加上给飞雪的玉容散祸害,那张脸简直峥嵘的叫人无法直视。
  但没有人知道,当时让杨时毅震惊的不是这些,而是这双直到现在也没有改变过的清澈的令人心悸的眼睛。
  ——他这辈子,怕只有这一个……小师妹了。
  “师兄……”
  一声略带些颤音的呼唤让杨时毅回了神,他定睛看向阑珊,却见她已经红了脸。
  “我本来不敢再这么叫……”身份暴露,又在御前给他痛骂了一顿,早该知道自己的身份。
  但是因为杨时毅方才那一句,却让阑珊又鼓足了勇气:“师兄,我不敢求你原谅我,但是、但是……”
  “你要说什么?”杨时毅敛了敛有些恍惚的心神,松开她的手臂。
  他回身坐下,举起杯子轻轻地喝了一口。
  这是滇红,倒是适合下雪天喝,就是味道太烈了些不够绵甜,她应该不太喜欢,所以一杯也没喝完。
  阑珊却不知杨大人心中想的竟然是茶,此刻她虽满心为难,但杨时毅亲自来了,就像是天降救星,这种机会再难得的。
  把心一横:“我、是有个不情之请,如果师兄能够答应我,我死也瞑目了。”
  杨时毅听到最后一句才微微蹙眉:“你且说来听听。”
  又淡淡道:“冬月了,口头上不要总说些不吉利的话。”
  阑珊愣了愣,忙先应了声“是”,又道:“我犯了这罪,别的不怕,横竖是我应承担的,但我无法放心的是家里的那几个人。我想求……求师兄,求你帮忙,千万不要因为此事牵连到阿沅言哥儿、以及葛公子王大哥他们。”
  杨时毅轻声笑道:“你是怕皇上一怒之下诛你的三族啊。”
  他的话有玩笑之意,阑珊却无玩笑之心,红着双眼诺诺地说道:“师兄……我只有这些亲人了。”
  这话软软的,透着些许酸楚。
  杨时毅这才敛了笑,把手中的茶盅放下,却问道:“你不喜欢这种茶?”
  阑珊愣了愣:“喜欢的。”
  杨时毅道:“那为何只喝了半杯。”
  阑珊这才想起……原来他也发现了,可怎么不先倒掉呢。
  一时脸上发热:“呃、平日里很喜欢的,先前心里有些慌,就喝不下。”
  杨时毅点点头,又道:“你不用担心,我见过葛梅溪了,西坊那边他会负责稳住众人。你的事情,皇上没有就叫传扬出去,所以只有宫内有限的人等知道。”
  他竟然这样心细?事情还没传出去?阑珊满面感激:“是!”
  杨时毅看她终于露出欢喜神情,便又问道:“还有别的事吗?”
  “呃……”阑珊偷偷看他一眼,见他脸上没什么恼色。
  罢了,得寸进尺就得寸进尺吧!阑珊便道:“还有,还有鄱阳湖以及西北那边儿,江大哥跟姚大哥他们,我觉着他们未必就……一定遇到了什么难为的事情!还请大人格外、格外的关照……”
  提到公务,她就换了称呼。
  杨时毅轻轻一叹:“都这地步了,不多想想自个儿,心却还在外头别人身上。”
  “是我派出去的人,若是有事,我就算是……”那个“死”还没出口,就给杨时毅一个眼神给堵了回去。
  阑珊咽了口唾沫,忙改口道:“我不管怎样都过意不去,更加无法跟他们的家里人交代。”
  杨时毅道:“其实在工部当差或者别的地方,所遇的事情自然千变万化,若有万一,难道就要追责他们的上司?不过你放心,我自然会派人跟进。”
  阑珊听他说前面几句,还以为要拒绝,听到最后才果然又放心,眼前所见的杨大人简直熠熠发光:“多谢大人,多谢……”
  “你又叫我什么?”杨时毅瞥着她。
  阑珊愣了愣,才又露出些许笑意,腼腆地说道:“多谢师兄。”
  杨时毅看着她容光焕发脸颊微红的小脸,原来那些人对她而言,是比她的性命还要重的啊,得了一句允诺,竟可以这么高兴。
  虽然她在工部,但两个人如今日这般融洽说话的机会却是从未有过,多半都是你交代一句,我领命而去,如此而已。
  一念至此,这狭小的拘室竟也胜过千万地方。
  只可惜他心里知道自己不能久留。
  慢慢地把杯子里还有余温的茶水喝光了,杨时毅起身:“你且好好保重,我先走了。”
  他突然就要走,阑珊还是有些猝不及防。
  但这里不是什么好地方,阑珊也知道他来一趟不容易,便忙道:“是。外头风大雪大,师兄……要留神。”
  杨时毅本来已经转过身去,闻言回头看向她。
  他想了想,把自己身上的披风解了下来,递给阑珊。
  阑珊诧异:“怎么了?”
  杨时毅温声道:“不知你在这里多久,留着御寒吧。”
  “这……这怎么行?”阑珊这才明白,忙道:“不行,外头大风雪的你不穿着怎么能行?”
  她急的要打开披风给他披上,杨时毅在她的手上轻轻摁落:“听话。”
  他的掌心温暖,有一种很熨帖的力量。
  阑珊呆呆地看着他,杨时毅向着她笑了笑:“你既然叫了我师兄,当师兄的,自然要照料你。”轻轻地把阑珊的手握了一把,杨时毅松开手,转身出门。
  开门的瞬间,有冷风侵了进来,带着数片雪花。
  杨时毅便这样迈步出门。
  阑珊挽着那件披风走到门口,见杨时毅下台阶,他的侍从慌忙跟上,为他撑起伞。
  那道大红色的身影在凌乱的飞雪之中若隐若现的,渐渐远去。
  直到小太监来关门,阑珊后退一步,突然想起还有一件事没有问杨时毅。
  那就是到底是谁托他来照料自己。
  但阑珊不知道的是,纵然她问,杨时毅也不会告诉。
  他不是不想告诉,而是因为知道,若跟她说了的话,她只怕要更多一份心事了。
  原来在两天前,晏成书就到了京郊。
  杨时毅的消息自然是最灵通的,早早地便出城迎接。
  晏成书不愿意进京,更加不愿意到他的府上,杨时毅却很了解老师的性子,他在京郊有一处庄园,清净的很,当下就把晏成书安置在那里。
  先前没上京的时候,晏成书陆陆续续的曾写过几封信,多半都是询问阑珊的情况。
  杨时毅再怎么名扬天下权倾朝野,也是晏成书教出来的弟子,他对这位首辅弟子的精明心性还是很了解的,起初还不知道是他逼阑珊上京,后来慢慢地回味过来。
  但又能如何?晏成书在书信里旁敲侧击的问起来,想看看杨时毅有没有发现什么,杨时毅当然闻弦歌而知雅意,字里行间把该透露给老师的信息都透露了。
  晏成书拿着那几封信,看了许久,叹息连连。
  但幸而他知道了杨时毅的心意,他既然答应要照看阑珊,那就罢了。
  直到最近,晏成书得知决异司的建立,便动身上京。
  恰恰是在抵达京城的这两天,风云变幻。
  晏成书身体本就不太好,一路上京颠簸,在京郊的时候就病倒了。原本还想让阑珊来见自己,谁知出了此事。
  杨时毅自然不会把这件事告诉晏成书,否则的话他一着急,更加不知怎么样了。
  便只瞒着。
  幸而皇帝还没有就想把这件事张扬的天下皆知。只是留在宫内审讯,也留给了他周旋的时间。
  而在杨时毅离开之后,阑珊把那件银鼠皮的披风放回榻上,回头看到桌上的药膏。
  脸上的确还有些疼,当下挑了些膏出来涂在脸上,嘴唇上也涂了些。
  做完这些又想到自己只怕性命不保,怎么还这么爱惜皮毛呢。
  一时哑然失笑,就把药瓶子放下,拿了旁边那一包东西。
  杨时毅也没说这是什么,此刻打开,却让阑珊惊喜交加。
  原来这竟然是一包吃的,还是她很久没吃过的炒米糖。
  嘭发的米粒跟糖油粘在一起,还有些花生仁,芝麻碎掺于其中,怪不得之前闻着有些淡淡熟悉的甜香。
  阑珊喜出望外,这样冷的天气,这样惨的境遇,她正需要一点甜甜的东西来调剂。
  没想到杨时毅这样懂她的心意。
  不,不对,杨大人日理万机的,怎么会在这种小事上留心,应该是机缘巧合吧。
  阑珊搓搓手,拈起块炒米糖咬了一口,这种东西是最甘香酥脆的,咬开的时候发出“嚓”的声响,果仁也在齿间给咬碎,更是齿颊沁香生甜。
  吃了两块糖,便觉着有些甜,只是茶水已经凉了。
  不料就在这时,房门打开,竟是小太监进来送炭。
  又换了一个可以吊在炉子上的银壶,以便于阑珊随时都可以用热水。
  阑珊正为此事为难,看在眼中很是感激,却不知道是杨时毅的意思,还是别的……
  忍不住躬身道:“劳烦小公公了。”
  那小太监看她一眼,悄悄地说:“不打紧,是我们分内的。您要是有什么需要的东西也只管说。”
  他回头看了眼门口,又略压低声音道:“我们雨公公跟张公公都交代过的。”
  阑珊听了,眼圈蓦地红了。
  原来是雨霁跟张恒,张恒竟念旧,倒也罢了,而雨公公身为皇帝身边头一号重用的人……自己分明没见过他几次,却竟这样厚待。
  阑珊知道不便多言,便双手作揖,深深地鞠躬到底:“多谢。”
  小太监去后,雪还没有停。
  天却迅速黑了下来。
  这房门从外头上了锁,可里头因为有炭,有茶水,还有炒米糖,若不是头顶还悬着一把将落未落的刀,只怕也是极惬意的了。
  阑珊爬上了床榻,盖了被子。
  原来这屋子里虽然生了炭炉,但是床板依旧是凉的,阑珊想了想又把杨时毅的披风拉过来裹在身上。
  果然和暖的很。
  她蜷缩着身子,不知不觉中困意上涌。
  风慢慢地停了,雪也止住。
  天还是黑的。
  阑珊左顾右盼,不知自己人在什么地方,正有些不安,却听到有人叫:“小舒!”
  她忙回头,竟见是江为功在向她招手。
  阑珊大喜,急忙跑了过去:“江大哥!你没事儿!”
  江为功浑身水淋淋的,雪白的脸上都是湖水,淅淅沥沥往下淌:“是啊小舒,哥哥没事儿。就是在水里泡了几天而已。”
  阑珊吃了一惊:“你、你说什么?”
  江为功抬手,怀中竟抱着一条很大的鱼:“小舒你看,这鱼又肥又新鲜,你说红烧了好,还是清蒸?”
  阑珊呆了呆,居然身不由己地说:“清蒸只怕找不到这么大的锅吧?”
  正在这时侯,又听到有人道:“我到处找你们,你们两个却在这里!”
  两人回头一看,竟是姚升!
  姚大人身上血迹斑斑,一派狼藉,阑珊心惊肉跳:“姚大哥,你还好吗?”
  姚升笑嘻嘻地说道:“小舒不用担心,我好的很,只是遇到了几头畜生,不过我已经把它们杀了,你看……”他一指地下。
  阑珊转头看去,却见地上横七竖八的有许多尸首,像是野狼,又有雪白的骷髅,半埋在沙地里,黑洞洞的眼睛瞪着她。
  阑珊吓得浑身冒汗:“这、这是什么?”
  一阵雾气弥漫,有锁链叮叮当当的声音,诡异之极。
  阑珊发抖:“这又是哪里?”
  江为功往前一指:“那不是枉死城吗?小舒你看,这造的倒是别致,正好观摩观摩……”
  姚升也道:“我正累了,咱们进去歇会儿吧,不知里头有没有酒菜。”
  “什么?这里是黄泉……”阑珊心惊肉跳:“不行,不能去,江大哥,姚大哥,不能去……”
  两人却道:“怕什么,咱们横竖一块儿作伴的!”竟不由分说,一左一右拉着她往那边走去。
  阑珊拼命大叫:“不行!不能去的!江大哥,姚大哥!救命,救命啊……五哥!五哥救命!”
  猛然一挣,身体好像落入无边深渊。
  阑珊睁开双眼,发现自己竟是躺在窄小的木板床榻上。
  她张着口,气喘个不住。
  “梦、是梦……”但是这梦太过真实了,她心跳的自己都能听见。
  定了定神,突然发现杨时毅给的那件银狐皮的披风裹在身上,帽兜的地方正压在胸前,有些重的让她喘不过气来。
  多半是白天胡思乱想,加上给披风压着……才做了这可怕的噩梦。
  阑珊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忍不住安抚地念道:“是梦是梦,幸好是梦!大家都没事儿!”
  她受了惊吓一时睡不着,又口干舌燥的,正要起身看看是什么时辰,门外却有些响动。
  然后,门扇再度打开了。
  外间仍是浓如墨的夜色,灯影中瞥见那道身影的时候,还以为是杨时毅又来了,大概是怀念他昨儿给的炒米糖,心中竟生出些许欢喜。
  但当阑珊抬头凝视的时候,却正对上一双她不愿意面对的眼睛。
  刹那间眼中的光亮迅速消失,阑珊的脸色也冷了下来。


第177章 
  温益卿踏雪而来。
  雪夜暗寂,只有北风隐隐咆哮。
  廊下的灯笼闪烁微光,似乎也不胜其寒。
  负责引路的小太监一边缩着脖子躲那些纷乱的雪片,一边尽量把灯笼压得低低的,免得温驸马看不清路。
  但温驸马双手搭在腰间,官袍的长袖如同垂着的双翼,随风摇摆,他的身形挺拔而步伐沉稳,犹如闲庭信步,毫无仓促之意,也并没有丝毫的惧冷之色。
  小太监心中暗中嘀咕,怪不得人人称赞温郎中,且杨尚书大人也向来看好……还是公主好命,白捡了这么一个出色的人物当驸马。
  只是不知道工部那位舒大人到底是怎么触怒了皇上,竟给关在司礼监内,这一整天,杨尚书已经先来看过,如今又是温驸马。
  不过由此可见这工部上下的感情倒是极好,先前杨尚书冒雪前来,如今温驸马竟也丝毫不在意雪大天寒,夜黑风高。
  温益卿当然是不怕的。
  相反,他对眼前的黑暗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
  因为从多年前那一场火开始,他就已经瞎了,被蒙蔽双眼在黑暗中白白的苟延残喘了这么多年。
  至于冷……
  他记得那个人跟自己说:“我喜欢的是荣王,我不喜欢你了。”
  ——“我不喜欢你了。”
  从那一刻起,他的身心就没什么温度了。
  怎么可以。
  怎么可以说不喜欢就不喜欢了呢。
  室内只有桌上一根红烛燃着,幽幽暗暗,因为开门的风鼓入室内,光芒摇曳不定。
  温益卿却看的很清楚,阑珊脸上先是有些类似期盼的喜悦,然后却很快地变成了冷漠同厌烦。
  “以为是杨大人吗?”他轻轻一笑,把自己身后的白狐裘披风解了下来,扔在椅子上。
  阑珊惊讶于他居然一猜就着,而且动作竟是这样自在。
  不由又看了他一眼:“温大人……来做什么?”
  温益卿环顾室内,目光在阑珊身后的银鼠皮披风上停了停,又很快移开。
  他看见了桌上吃的剩下了一半儿的炒米糖,唇边略有一丝笑意闪现。
  “我来看看你,不行吗?”温益卿问。
  门在他身后关上。
  阑珊不喜欢跟他对视,所以也没发现他的脸色变化,只低着头说道:“有什么好看的,难道是来看我有多落魄凄惨吗?温大人,各自过各自的就是了,你走你的阳关道,我有我的独木桥,不管是落到什么境地,都跟你没有关系。所以……您还是请回吧。”
  温益卿颔首,温和地笑说:“杨大人来看你,你也是这么拒人千里之外?大概不是吧。”
  阑珊拧眉转头,有些纳闷,他怎么竟跟杨时毅相比呢?
  温益卿道:“上回你既然说的那么清楚,我当然也心里明白,所以这回,你大可把我看做工部的上司便是。我作为上司,跟杨大人一般的来看看犯了事的下属,不行吗?”
  他的条理倒很清楚,可惜根子上不太对。
  阑珊不由笑了一笑:“温大人,我不是喜欢翻旧账的人,但是我如今落到这个地步,追寻起来,跟贵夫妇是脱不了干系的,你还作为上司来看我?罢了。”
  阑珊说完后不自在地拉了拉衣领。
  才从噩梦中醒来,身体还有些虚脱的,刚刚又出了一身汗,如今凉了下来,浑身有些湿冷难受。
  她看了看茶炉,本来想去喝一口茶的,偏偏他又来了,让她也不愿意再动。
  温益卿却留心到她细微的眼神。
  当下自己走了过去,摸了摸茶壶已经凉了,里头有半壶水,便放在炉子上,又通了火。
  温益卿将手在炭火上烤了烤,望着里头红彤彤的炭火迅速烧灼起来,屋子里都似亮了许多。
  他说道:“皇上跟前,你没有提起旧日的事情吗?”
  阑珊蓦地回头,看见他的脸色在炭火的光芒之中变幻不定,如同光明,又像是黑暗。
  她本是不想跟他再提这件事情的,但是如今也没什么好隐瞒避忌的了。
  “怎么提?”阑珊微微地冷笑着,“我难道向皇上说是公主设下圈套,谋害于我吗?”
  华珍再怎么样,也是皇室里的金枝玉叶;而她的父亲早亡,并且如今还扛着女扮男装在朝为官的欺君大罪。
  并且阑珊没有任何凭证。
  试问皇上会相信犯了欺君之罪的她,还是相信公主?
  白天面圣的时候阑珊提过一句旧事,她质问皇帝莫非丝毫不知情,当时皇帝的脸色平静的反常,甚至一点反应都没有。
  所以不是不知情吧,只是就算知道,也未必肯在意罢了。
  而且皇帝素来护短好面子,所以上回靖国公府涉及那样骇人听闻的丑闻,他还一力压下,免得波及东宫。
  涉及皇族的事,对皇帝而言显然是雷区。
  也正是因为知道自己不能跟皇亲贵戚抗衡,因而当初上京,就算发现是华珍暗中操纵一切,阑珊也并没轻举妄动,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跟皇族争,她是以卵击石。
  温益卿看似是在盯着火,实际上透过闪烁的炭火的光芒看向阑珊,看着她神情变化。
  此时他便微笑道:“我知道你不会说。”
  阑珊觉着这种口吻有些怪,便站起身来:“你什么意思?”
  这会儿吊炉发出了滋滋的声响,温益卿抬手提了下来,见桌上有个杯子是用过的,便倒满了茶:“喝一口吧,润润喉咙再说话。”
  把茶放在桌边上,自己另取了一个茶杯倒满了。
  阑珊看着他的动作,一是有点意外,二是略觉庆幸。
  原来在杨时毅去后,那小太监又进来添炭加水,顺便却又添置了两个杯子,也不知是杨时毅交代过还是怎么。
  不然的话她真担心温益卿拿了自己的杯子去喝水……虽然事实上也没什么。
  本来不想喝的,但是又何必为难自己呢。阑珊走到桌边,取了那一杯茶捧在手里。
  温益卿道:“我并没有别的意思,只是略有些感慨罢了。要是以前的姗儿,恐怕早就不顾一切把自己所知道的都说出来了吧……就算没有证据也好,就算对方是皇亲国戚也好,她都不会怕。”
  阑珊正在喝水,闻言几乎呛到自己:“温益卿!”
  温益卿笑看她:“怎么,我说的不对吗?”
  阑珊咬了咬唇。
  对,他说的当然是对,以前的阑珊,哪里会顾忌那许多,她是最喜欢冒头的人,比如树上的小猫,没有人想到会去救,她自个儿爬上去,比如看到有仗势欺人的学生,她也不管对方的身份如何高贵,总会忍不住仗义执言。
  可是之前流落外头讨生活的日子,让她尝尽许多人世悲辛,知道有时候不是挺身而出就是好的。
  大多数时间,人们都会忍着一口气,把悲酸跟苦痛藏在心里,依旧的强笑度日。
  看着杯子里的茶色,阑珊的眼睛也红了。
  她早不是以前那么单纯的计姗了,她被逼着学会了隐忍。
  温益卿看她低头垂眉,却有些后悔自己失言。
  只听阑珊道:“你来,就是为了挖苦我?其实很不用,皇上一怒之下,我自然不会再是你的眼中钉。”
  “姗儿,”温益卿的声音却很柔和,他轻声道:“现在已经是子时了,你不问我为什么还留在宫内,又为什么能来找你吗?”
  在温益卿才现身的时候阑珊心中其实也奇怪过,只是忘了问。
  现在见他主动提起,才又想起来:“你……”
  温益卿道:“其实,不用你说的。”
  “你在说什么?”阑珊不解。
  温益卿目不转睛地盯着她,这种眼神里……有些她曾熟悉的东西。
  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