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色生辉-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阑珊愣住!双眼蓦地睁大,泪很快涌了上来。
她抬手在眼角迅速拭过,忍着泪道:“不是,可言哥儿知道的,爹爹其实、其实不是你真正的爹爹。我跟你娘是一样的,都是女子,以后也会离开京城,也许会过苦日子,但是温大人,就是之前请你吃糖醋鱼的温大人……”
言哥儿听到这里,便扑过来抱住阑珊,不由分说地叫道:“你就是爹爹!不管怎么样,都是言哥儿的爹爹。别不要言哥儿啊!”
阑珊浑身一颤,泪再也忍不住了。
那边阿沅也早转开头,不住地流泪,此刻便深深呼吸,略带哽咽地说道:“这下你总是安心了吧?”
阑珊抱着言哥儿,这毕竟是她从小看到大的孩子,虽非亲生,却视若亲生,比阿沅更疼三分。
所以不管当着赵世禛还是温益卿的面儿,就连说一句“不是我亲生的”都不肯,仿佛这对言哥儿是一种伤害。
又哪里舍得真的放开他?当下便把此事按下不提。
马车停在了西坊门口,下车的时候,却见许多邻舍之人站在门口,又有很多街坊,不约而同地都向着此处张望,窃窃私语。
阑珊还没下车,大门就从里头打开了。
葛梅溪站在门口,带笑地看着这一行人。
王鹏跟飞雪相继下马,王鹏看着葛梅溪,不由想起阿沅说葛梅溪都知道的事情。
他就先哼了声:“葛公子,真是不够意思。”
没头没脑的,葛梅溪不知他这句是何意,忙问:“我怎么了?”
才照面,王鹏也来不及就解释,便先回身把阿沅接了下来,见她眼睛湿润,便问道:“又是为什么哭?”
阿沅扭头:“哪里哭了,就你眼尖。”
王鹏努嘴,却也没说别的,只又把言哥儿也抱了下来,最后是飞雪过来扶了阑珊。
众人进了门,葛梅溪眼睁睁看着阑珊,心中又有千言万语。
如今总算她的身份大白于天下,只是仍旧让葛梅溪意外,——他虽知道阑珊是女儿身,却万万想不到,她就是计成春的女儿。
阑珊知道他心中所想,就也笑道:“葛兄,之前瞒着你是情非得已。”
葛梅溪摇摇头道:“我当然知道,你也不必放在心上。”说了这句便道:“怪不得你那么出类拔萃令人望尘莫及的,原来竟是计老先生的千金。”
本就觉着她一个女孩子在外头只身闯荡很是不易,却又哪里想到她就是之前成亲之日就惨遭毒害的计姗呢,但是有个国手无双的父亲,她有那般不凡的能耐跟胸襟,也似是理所当然。
阑珊笑道:“罢了,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也不必再提,王大哥抱怨过我呢。”
王鹏才过来,又哼哼着道:“葛公子,你早知道小舒是女子,怎么也不跟我偷偷地说一声呢?”
葛梅溪哑然失笑:“这种事情又哪里能到处张扬的?”
王鹏不服:“那你们都知道了只我一个蒙在鼓里,显得我多愚蠢的。”
阑珊笑道:“这不是愚蠢,这是王大哥心实罢了。”
王鹏才转恼为喜,笑道:“谁跟你们的花花肠子转来转去的?我才不耐烦,也累的很,有那功夫就多吃两碗饭了。”
安顿妥当后,阿沅收拾一番要出去买菜做饭,王鹏自告奋勇陪着去了。
阑珊正洗了手脸,要将杨时毅那件斗篷折起来放好,却发现那斗篷的一角破了个小洞。
忙细看了看,才想起来应该是失火的那天晚上,给火星迸溅烧坏了的。
本来想明儿找机会送还杨时毅的,没想到竟烧坏了,倒是有些让她踌躇起来。
正在发愣,门帘一动,是葛梅溪走了进来。
于是忙敛神,起身让他坐。
葛梅溪走到桌边上落座,半晌问道:“以后工部的差事是不能做了?”
阑珊点头,心想索性一鼓作气,便把打算尽快离京的事情告诉了葛梅溪。
葛梅溪喉头动了动:“我也正想着跟你说,只是,你为什么要去南边儿?”他踌躇片刻,“小舒,不如、不如就跟我回豫州好不好?”
阑珊一怔:“葛兄……”
葛梅溪道:“之前你身份不明,我也不好开这口,但是现在天下皆知,我也不妨再跟你说这话,我的心意从在太平镇到现在,都没有改过。你如今不当官差了,也不必去什么南边,就跟我回豫州,我明媒正娶的把你……”
“葛兄!”不等葛梅溪说完阑珊便打断了。
葛梅溪停口:“你不愿意。”
阑珊道:“我只是不想你、不想你屈就。你毕竟是堂堂的知府公子,自然有名门淑女相配。我身世坎坷,又是曾跟人成亲过的,行事又这样的浪荡不羁……哪里是什么良配。”
葛梅溪着急道:“我不管那些!难道你不知道?从最初开始我看中的就是你这个人。不是别的!”
他停了停,又看着阑珊道:“你对我无心我知道的,只是别拿什么不是良配之类的来搪塞,你虽对我无情,我却一直……我只想陪着你,对你好就是了。”
从在太平镇开始,直到如今,葛梅溪把心思藏得好好的,阑珊以为他已经放下了,没想到居然一直都并未改变。
她又是愕然,又有些动容,正在想怎么拒绝他才不伤他的心,就听门外言哥儿叫道:“爹爹!”
阑珊急忙后退一步,转身道:“葛兄,对不住……我去看看。”
她就这么忙不迭地出了房门。
阑珊来到外间,却见言哥儿正站在门口。阑珊忙问:“怎么了?”
言哥儿眼珠转动,说道:“是小叶哥哥让我叫你的。”
阑珊一愣,抬头却见飞雪站在门口,意味深长地望了她一眼。
半晌阿沅买了菜回来,脸色有些奇异,只是也没说什么,就去厨下收拾了。
飞雪问道:“是怎么了?”
王鹏先看阿沅不在,才悄悄地跟她说道:“这满街上的人都指指点点的在议论,菜市场上也是这样,看我们的眼神就像是看那耍猴的猴子一样。”
飞雪一笑:“哦,我以为是什么呢。这个没什么,不用管他们。”
中午吃了饭,王鹏先去大理寺报到,不免又给同僚们围住,问长问短。
先前阿沅特意叮嘱过王鹏,再加上王鹏的确是心粗的人,哪里知道更多,便一概用“不清楚、不知道”来回答。
这一夜无事,次日早上起身,洗漱更衣完毕,才吃了早饭,外头便有人叫门。
王鹏出外开门,认得是之前的那位李墉李大人,寒暄笑道:“杨大人昨儿跟小舒约好了的?我来接人。”
自打上回因赵元塰一事他受了伤,阑珊还是第一次见,急忙迎了出来,彼此行礼。
言哥儿闻声跑出来,眨巴着眼睛看李墉,李墉呵呵一笑,从袖子里扯了一根糖葫芦,言哥儿极为高兴:“多谢李叔叔!”
阿沅见状便叫了阑珊进屋里,有些忐忑的说道:“我忽然想起一件事。”
阑珊问道:“什么事?”
阿沅道:“还记得上回……我跟言哥儿给人掳走吗?”
阑珊一愣:“当然,怎么?”
阿沅看了眼门外,低低道:“我听着这位李大人的说话声音,却像是那回在路上遇到的那个人。”
阑珊收拾了出来,飞雪陪着她出门上车。
李墉亲自押车而行,渐渐地竟出了城。
阑珊把车帘子掀起来,问道:“李大人,咱们这是去哪里?”
李墉说道:“我们大人在城外有一处别院,咱们就去那里。”
阑珊点点头,看着李墉的神态如常,便问:“上次多蒙李大人相救,身上可都大安了?”
李墉笑道:“不过是小伤罢了,不必记挂。”
阑珊想起阿沅跟自己说过的话,终于道:“我有一件旧事,说来唐突……若是大人不记得或者并未有过,请不要在意。”
“小舒实在是客气,你只管说。”
李大人跟先前略显傲慢的态度似有不同,多了几分亲近。
阑珊道:“之前我们进京后,阿沅跟言哥儿给人掳走……”
她正犹豫着怎么开口最好,李墉笑道:“哦,是那件事啊,之前一直没有机会,何况杨大人也一直不许我们乱说,但这会儿算是尘埃落定,应该也没什么妨碍了。”
阑珊有些心跳:“哦?”
李墉道:“其实那时候,我们奉杨大人命令,明里暗里也照看着家中的事情,阿沅娘子跟言哥儿给掳走,我们是知道的,所以是我一路追着那些劫匪出了城,只是不知道他们幕后主使,所以并没有就动手,只想放长线钓大鱼,到后来嘛……是荣王殿下及时赶到,我才撤了的。”
阑珊如梦初醒,才知道阿沅所说的确是真的,原来那路上跟着的的确是李墉。
这么说来……阑珊问道:“我听阿沅说那劫匪本来要动手伤人了,可不知为何刀却歪了,难道……”
李墉笑道:“那是我从中动了点儿手脚。那两个人疑神疑鬼的,也成不得大事。”他说这句又笑道:“小舒可不要怪我现在才说,毕竟杨大人曾吩咐让暗中行事的。”
阑珊低头想了想,笑说:“哪里会怪什么,只是欠了一声多谢而已。”
李墉道:“这样说反而是见外了。”
出了城,慢慢地又走了半个时辰。阑珊心里未免有些忐忑。
渐渐地车行到了含烟湖旁,隐隐地看到在苍翠山色中,有庄园楼阁的影子,城内的雪虽然消的差不多了,但山上还有残雪未退,映着湖光,如同清浅的山水画卷。
阑珊看着那此起彼伏飞檐斗拱的院落:“那就是杨大人的别院了吗?”
李墉笑道:“是啊。你觉着怎么样?”
阑珊道:“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果然非凡。”她一边打量,一边又问道:“杨大人已经到了吗?”
李墉道:“据我所知,应该还没有,这会儿怕还在内阁。”
阑珊很惊讶:“什么?”
杨时毅约了自己前来,怎么他反而还没到呢?
这会儿马车已经行到含烟湖的东侧,慢慢靠边停了下来,飞雪跳下车扶了阑珊。
李墉也下了马:“不要着急,杨大人自有安排。”便陪着她往内而行,才走不多会儿,就看到前方山脚下庄院的门首。
这庄院依山傍水,颇有几分闲情雅意,阑珊正在打量,耳畔就听到“汪汪”的狗子叫声,他有一些意外:“这庄院里也有狗子啊。”
李墉笑道:“原本是没有的。”
说话间,就见有两只狗子,一前一后从庄院门口跑了出来,一只白色,一只微黄,阑珊看着眼熟:“咦,好像哪里见过。”
正猜测中,就听到有个声音道:“小白小黄,不要乱跑!”
一个半大少年叫嚷着,蹦蹦跳跳地从院子门口跑了出来,突然看见阑珊,便愣在当场。
他眨巴着眼睛呆看了会儿,才猛地跳起来,尖声叫道:“是小舒哥哥啊!啊……你怎么来了?”
阑珊也猛然认了出来,原来这少年竟是当初在太平镇伺候晏成书身边的洛雨!只是这三年不见,昔日的小孩子也长成半大小子了,眉眼都有些长开,只是那淘气的神情依旧如故。
阑珊看到了洛雨,又看到那两只熟悉的狗子,猛然明白了杨时毅的用意!
这会儿洛雨跑到跟前,阑珊拉住他的手,激动地问道:“老师……晏老在这里吗?”
洛雨叫道:“当然了!我们来了快有半个月了呢!我每催着先生进城去找你们,他只不肯!”他叫了这几句,又道:“言哥儿呢?阿沅娘子呢?”
阑珊喜出望外,心跳加速,忙镇定了一下心神:“回头我叫他们来……快,快领我去见晏老!”
洛雨果然拉着她的手,急不可待地领着往庄院里去,且走且叫道:“先生,先生你看谁来了!”
那两只狗子围着两个人跑来跑去,不停地吠叫着,也像是极为欢悦。
剩下飞雪慢了一步,跟李墉面面相觑。
飞雪淡淡地说道:“杨大人可谓用心良苦啊。”
李墉笑道:“当然,晏老先生早就到京了,只是因为小舒的事情没有了结,我们杨大人才请他在庄院落脚,对小舒也瞒着没提,就是怕他们两面着急。”
飞雪“嗯”了声:“杨大人不愧是国之首辅。想事情便是周详仔细,只不过,当初阿沅跟言哥儿给掳走,李大人一路跟随,真的只是想顺藤摸瓜找到幕后之人吗?”
李墉道:“不然呢?”
“我当然不敢多说什么,”飞雪抬眸看他,只道:“当时我们主子本也有些怀疑的,只是李大人行事利落,主子才没有深究。没想到时隔如今李大人才肯揭晓谜底,她听在心里,恐怕不知多感激杨大人的‘用心良苦’。”
李墉笑道:“好歹小舒是我们大人唯一的‘小师妹’,大人行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就如同这次明罚暗救,自然全都是为了小舒着想。不像是有些人强取豪……哦请姑娘见谅,我并没有说别的。”
飞雪当然知道他含沙射影地在说谁,当下冷冷地看着他:“你敢再说别的试试。”
“不要误会,大家各为其主,何必主子没动,当奴仆的先打起来呢?”李墉却袖了手,只是好脾气地笑着欠身相请:“外头冷,且小舒见了晏老先生,只怕有的说呢……姑娘不如跟我到里头暖阁里坐着等吧?”
作者有话要说:还记得当时小赵把阿沅跟言哥儿救回来反常的举止吗~
小赵:就知道本王的第六感不是虚的
杨师兄:嗯,都怪本大人藏太深~
第187章
阑珊跟着洛雨一路奔到了别院内堂,那厅堂也是依山而建,厅前小溪中流水潺潺,嶙峋的假山上还有雪痕,同苍翠的苔藓相映,十分野趣。
洛雨叫着:“先生,快看谁来了!”
那边晏成书正卧在榻上,闻言欠身起来往外张望。
一眼看到洛雨牵着一人的手进来,老先生双目微睁,还没来得及开口,眼圈已经先红了。
四目相对,阑珊心中也是百感交集,忙撒开洛雨的手紧走几步。
到了床边上才撩起袍摆跪在地上,俯身磕头下去:“晏老!”
晏成书来不及下榻,见她就在榻前跪倒磕头,眼泪早涌了出来。
他伸手想扶住阑珊,却有些够不着,便抬起袖子拭泪,一边呵斥洛雨:“还站在那里傻笑,还不快过来扶她起来?”
洛雨这才上前把阑珊扶了起来,也擦着眼泪说道:“我是太高兴了,竟忘了……”说着又从旁边搬了个蒙着垫子的鼓凳过来放在榻边:“先生也别下来了,就坐着说话吧。”
晏成书早就双足落了地。
阑珊忙扶着他,虽才照面,见晏成书脸色不太好,就知道他身体有恙。
“晏老别动,我又不是外人。”
晏成书笑道:“虽不是外人,可也不能这般失礼,我又不是那种放诞不羁的魏晋狂客们。”
此刻洛雨见他定要下床,便上前给他将靴子穿好了。
晏成书这才又握住阑珊的手,认真地将她看了会儿:“瘦了。”
阑珊听了这两个字,才忍住的泪顿时又潸然而落。
“老师……什么时候来的?怎么竟想起上京了?”阑珊扶着晏成书的手臂,低头的时候又忙吸了吸鼻子。
晏成书笑道:“来了有一阵儿了,是路上受了点寒气,才病了这两日,不过杨时毅请了太医来给我看病,如今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不用担心。”他在阑珊的手上轻轻地拍了拍,顺势将她的手握紧:“你现在没事了?”
“嗯,”阑珊转头也向着老先生笑了一笑,道:“皇上昭告天下,人人都知道我是谁了,这件事是我行差踏错,差点儿连累了晏老……还有杨师兄。”。
晏成书仰头一笑:“胡说,什么叫连累,你没有事最好,你若是有妨碍,我自然是要豁出一切也要相护的,你父亲就留下你这么一点儿血脉,总不能又在我眼前就这么没了。至于杨时毅……”
晏成书说到这里,却也略觉意外:“当初你才上京,我很是不安,因知道他为人是极缜密精明的,生恐他看出什么来,从而对你不利,因此我陆陆续续写了些信上京,但听他的口气,对你却是赞扬有加,隐隐地透出‘不拘一格降人才’之意,我也不晓得他是真看出还是假看出来,但有那句话,且又听闻你做的很好,就放心了。”
阑珊不知这些事,便认真地听着,两个人到了靠窗的桌边,在炉子前落座。
洛雨早通了炉子,泡了茶上来,晏成书道:“先喝口茶,外头天儿冷,别把寒气窝在心里。”
阑珊端着茶盅喝了口,却是老白茶加了雪梨,枸杞,并姜片煮成,甜甜润润,且又暖和。
洛雨说道:“先生因为吃药,不叫喝别的茶,这白茶也加了很少,有点茶味就是了,你可不要嫌淡。”
“我喜欢这个。”阑珊道:“多谢洛雨,真是长大了不少。”
晏成书道:“大了不少,可淘气还是没改,你有没有看到外头的小白跟小黄?非要带上京城,一路上不知闹了多少惊险跟笑话。”
洛雨忙认真地对阑珊道:“你可认出来了?这不是阿白跟阿黄,它们两个还留在家里呢,这是阿黄生得小狗子们。”
阑珊惊道:“怪道看着小了很多,我还以为是我看错了呢,原来阿黄都当了娘啊。”
晏成书不由也大笑了,洛雨捂着嘴笑道:“阿黄生了五个小崽子,还有三个送了人,这两个我舍不得,所以才恳求先生带了上京来的。”
阑珊就问那两只大狗怎么办,原来是交给了镇上的叔伯们,他们时常也去溪畔照看着屋子,打理着菜园子之类的,自然也亏不了阿黄阿白。
说了会儿闲话,晏成书才又说道:“这一次危机,原本他没透露给我,只在前两天才悄悄地告诉了我,说是没有大碍了。他是个谨慎的人,既然开口说事情解决,我自然无虑,倒是想不到立刻就送了你过来了。”
阑珊听晏成书说“前两天”,却不知具体时间,那会儿自己好像还在宫内……她犹豫了会儿,到底并没有多问。
毕竟杨时毅行事跟常人不同,杨大人的眼界跟普通人也不一样,其他人自然无法管窥蠡测。
阑珊便赞道:“杨师兄行事的确神鬼莫测,原先身份曝露,我还以为他第一个饶不了我呢,没想到面上虽然杀气腾腾的,实则竟是为了我好。这次之所以化险为夷,真是多亏了师兄。”
晏成书又笑了几声,显得十分开怀,说道:“他这个人虽看着风仪端方的,其实也有性格古怪之处,很少有让他看到眼中去的人,难得他对你如此青眼照顾,不管是因为他看中你的人,还是因为念在同门之谊格外破例,总之往后有他看着你,我也放心了。”
阑珊听到“往后”,心中一动,犹豫自己南行之事。
但才跟晏老相见,竟不大好提这种话,而且晏老正病着。
当下便暂时按住。晏成书却问道:“我听闻……皇上派了荣王殿下去了西北?”
阑珊道:“是。是因为大皇子的事情有些棘手。”
此刻洛雨跑到门口,正在逗弄两只小狗,屋内屋外静悄悄的,晏成书便道:“你不要瞒着我,荣王殿下跟你、到底是怎么样?”
阑珊心头一痛。
她没有立刻回答,双眼却润润的,又有些微红。
晏成书看在眼中,忍不住也叹了声:“你……你对他动了心了?”
“不是,”阑珊忙否认,“我、我跟荣王殿下到底不是一路人。”
晏成书有些疑惑地看着她,以他对阑珊的理解,这话显然有些口不对心。
但是看了她片刻,晏成书心中隐隐料到缘故:想到如今她的身份才公之于众,虽然跟温益卿才成亲就遭遇大变,但到底是“嫁过人”的了,又曾“女扮男装”那样惊世骇俗,如此的身份,要入皇家,何其艰难。
何况她的身世之事才了结了,就好像才从皇宫那个虎穴里跑出来一样,再考虑进皇家的事情,岂不是才出虎穴又想进狼窝吗?
不如徐徐图之。
晏成书便故意一笑,说道:“罢了,咱们才见面,不要说些不痛快的事情。”
阑珊也忙打起精神来:“是了,晏老既然上京,怎么能够总在城郊住着?好歹也去我那里盘桓几日。”
晏成书笑道:“我倒是想着。心里还惦记着言哥儿那孩子呢,一定比先前更聪明伶俐百倍了吧?”
阑珊也笑说:“是,很懂事,前些日子突然还跟我嘀咕,说是想念晏爷爷,这会儿若见了您,指不定多高兴呢。”
晏成书哈哈大笑:“我也时常想念,还有阿沅亲手做的饭菜,唉!当时你们在太平镇上,倒是不觉着怎么样,你们一走……”
他没说出来,门口的洛雨恰听见了,便道:“老先生常常自个儿走到门口,往大路上张望,他虽然不说我是知道的,他盼着你们仍从路上去看他呢!只是看多少次都是白看!”
阑珊听了这句,双眼早又湿润起来:“老师。”
晏成书用手指弹了弹眼角的泪:“别听那孩子瞎说。”
两人陡然重逢,你一言我一语,说的很是忘情,不知不觉竟到了中午。
厨下早就做好了午饭,多是些滋补且易于入口的,煮的很烂的山药莲子粥,虫草鸭子煲,海参烧鹿筋,香芹百合,虾米菜心,蜜汁藕片,并些可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