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色生辉-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小人不会水。”这是……已经开始打算把她也扔进去了吗?刚才谁说她管不到淳县的?
  但贵人显然不屑讲理。赵世禛微笑:“那两天内我要一个满意的答复。能做到吗?”
  谁敢在这时候说不能啊,舒阑珊十万分恭敬地躬身行礼:“这个必须能。”


第4章 
  往淳县的路上,西窗鬼鬼祟祟地从车窗往外看了会儿,才极小声地问舒阑珊:“我们主子跟你说什么了?”
  舒阑珊想了想:“贵人问我会不会游水。”
  “游水?”西窗眨眨眼睛,“好好的问这个做什么呢?主子常常嫌我多嘴,终不成还跟你唠上家常了呢。”
  突然他想通了:“哈,我知道了!”
  “小哥儿知道什么了?”
  西窗忍着笑,还以为她不明白这其中的玄机,便说:“你可真是个呆头鹅,别怪你南哥哥没提醒你,你可知道主子问你这句的用意?”
  舒阑珊故意摇头。
  西窗凑近几分,手微微遮住唇:“上次我们主子为决堤的事来淳县,那个叫黄什么的河道监管还跟相好儿睡大觉呢,主子便叫人把他提溜出来,光溜溜地往那河上一扔!那正是水大的时候,那家伙这会儿大概早喂鱼了!”
  看着舒阑珊吃惊的样子,西窗说:“估计正是因为这个,主子问你会不会游水,所以我说你小心点,仔细办好主子交代你的事儿,不然的话恐怕也要给扔进去了。”
  舒阑珊连连作揖以示感谢。
  西窗见她真真的是个好脾性、知情识趣的人,他又是个爱说话的,可素日在赵世禛面前也不敢尽情聒噪,此刻得了机会,便呱呱地说道:“不过你也不要害怕,听主子的意思你是个有真本事的,多半是能办成事儿的,我们主子最大方,你要是真的入了他的眼,保管你一步登天呢!”
  舒阑珊不敢跟西窗说,她其实并不想登什么天,登得越高摔得越远,她是个保守派,不想冒险。
  所以她连赵世禛的身份都不去打听。
  但西窗哪知道她心里想什么,好不容易碰到个听他说话的人,便抛下初见时候的偏见,开始滔滔不绝起来,舒阑珊不听都不行。
  车驾到了半路,前方有人拦路,西窗探头打量了会儿,对舒阑珊说:“是淳县的县官来迎接主子了,这人还行,不算是个贪官,也很识做,不然的话只怕也要下河去游泳了呢。”
  马车进了淳县县城,在驿馆内下车,舒阑珊才觉着自己的耳朵终于获得了清静。
  西窗早冲过去服侍赵世禛了,舒阑珊乖乖地站在马车边上,如同隐形人般,眼睁睁地看着向来威严的淳县县令以一种超常的恭敬态度陪着赵世禛进了驿馆,门口那些侍卫以及驿馆的人纷纷跪了一地。
  舒阑珊眼睁睁看着这个阵仗,心里哀叹:西窗说漏嘴的时候自称“本公公”,这位贵人的行事做派又是这样,他的身份简直叫人不敢去细想。
  到了驿馆之中,有一个小侍从引了舒阑珊自去了一个房间安置,舒阑珊摘了帽子洗了手脸,才觉着肚子有些饿。
  她把自己放在桌上的包袱打开。
  阿沅因为担心她早出晚归,不知能不能找到吃饭的地方,所以照例给她准备了一些简易的吃食。
  油纸包里是昨晚上没吃完的一些火腿肉,另一个纸包里的是两个火烧,再加上言哥儿给的那个橘子,是非常好的一餐了。
  舒阑珊掰了一块火烧吃了两片肉,外头忽然有人来敲门,舒阑珊起身开门,见是驿馆的差人。
  对方行了个礼,满面堆笑:“舒大人,厨下在准备早饭,您想吃点什么?我们这儿什么都有,辣汤,米饭,小米粥,馒头,玉米饼……馄饨汤也有,就算没有的也可以做,您只管说。”
  “啊?”舒阑珊很意外:“不用了,我自己带了干粮,给我弄点热水就行。”
  对方更加意外,想要说点什么,却又忌惮似的,只唯唯诺诺地答应着去了,不多时果然送了一壶热水,并一壶热茶过来。
  舒阑珊看着那两个壶,又想起刚才差人微妙的表情,忽然间明白过来,她是跟着赵世禛一块儿来的,只怕这些人不晓得自己是什么来头,所以“爱屋及乌”的伺候着,她想要热水,他们吃不准是白开水还是茶,索性一并送来了。
  舒阑珊哑然失笑,也不说什么,就着热水又吃了半块饼,便觉着饱了,于是把剩下的又包了起来。
  饭后漱了口,又吃了一杯茶,此刻东方的太阳才慢慢升起,舒阑珊袖手出门,唤了一位差人,如此这般吩咐了几句。
  除了给扔下河的黄琳外,淳县其余负责河道监管的几人、甚至包括去年营造堤坝的经手工头人等都在县衙大牢,本来这些人也算是淳县里有头有脸的,要是事情在本县里处置,自然有千方百计脱身,但是如今天降了一位煞星,他们纵然有无数门路许多人脉,也都不好使了。
  且又知道黄琳给直接扔下河去,尸骨无存,大家都惶惶然了,每天在牢房里哀叹哭泣,默默等死而已。
  忽然这天狱卒带了个人来,大家一看,竟是太平镇的舒阑珊,不知缘故。
  带舒阑珊来的狱卒也不太敢多嘴,只含糊说:“上面派了舒监造过来查问。”就退到旁边去了。
  牢房内众人面面相觑,他们自然知道舒阑珊,原本是个从民间暂且提上来的不入流闲差监造而已,竟有什么资格来“查问”?
  其中一个姓常的,素日跟舒阑珊有些交情,听了这话有些蹊跷,便忙挨到牢房边上,拱手道:“舒监造怎么来了?上面……是什么意思?”
  舒阑珊忙还了礼,因这里腌臜,里头的人又给关了很久,病的病弱的弱,都倒在地上,这常先生好不容易才抓着栏杆爬了起来,还颤巍巍的,其他人也都撑着起身,扭头打量。
  舒阑珊忙叫常先生坐了,自己便撩起袍子蹲在旁边:“各位,我长话短说,我也不知究竟怎么回事,无缘无故就给人拉了来,非我要查淳县这边决堤的情形,你们也是知道的,本来是各管各事,你们淳县的情形我如何了解?但是那位爷看着很不好惹,我只能赶鸭子上架了。”
  她看着众人各异的脸色,又说:“我知道大家都给关了很久,我比你们还不如,人微言轻的,可是……”她回头看了眼,送自己来的那个赵世禛的侍卫远远地站着,应该是听不到这里的话的,谨慎起见她又压低了几分声音:“可是黄监造早就给扔了下河,各位却还好好的,既然还有一口气,未必就没有转机呀。”
  大家本来满面颓丧,听到舒阑珊说了这句,每个人的眼中都透出了一点光。毕竟没有人愿意坐以待毙,好死不如赖活着啊。
  常先生有点激动:“舒监造!你、您若是能救我们的命,就是我们再生父母了!”
  其他人也都拼命蹭了过来,纷纷点头:“求舒监造救命啊!”
  舒阑珊抬手安抚众人,说道:“我希望大家把自己知道的事情都说出来,毕竟……这会儿不说也没什么机会再说了。”
  “可是、我们知道的都已经说了呀。”常先生说。
  舒阑珊道:“不要紧,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还有,河堤坝去年监造时候的账目,我都要看的。”
  也许是她这种温温和和不疾不徐的态度感染了大家,众人从那种濒死的紧张压迫感里缓解过来,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舒阑珊把听到的有用的顺便记在册子上,足足两个时辰,才听完了每个人所说的。最后她问:“我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希望不要瞒我。”
  大家齐齐点头。舒阑珊问:“堤坝营造的时候,是否有过偷工减料?”
  一阵沉默后,常先生叹息说:“舒监造,你是知道的,黄琳在京内有人,堤坝营造是他说一不二……我们、其实曾经听了点风言风语……”
  舒阑珊离开监牢后,沿街往回走。
  确凿无误了,堤坝的确有问题。
  可是自己知道的,贵人当然应该也知道了,这样显而易见的“真相”,为何贵人还要自己再来走一遍?
  心里像是闪过一道光,但在舒阑珊还没弄明白之前,耳畔听到一声惊呼。
  不知哪里来的水飞溅在她的袍子上,舒阑珊定定地站住脚,看到一个妇人拉着个七八岁的男孩子,伸手在屁股上打落:“你这顽皮的孩子!不让你玩非要玩儿!”
  地上跌落着一个木盆,盆内泡着些要洗的衣裳,因为碰的裂开,里头的水顺着缝隙哗啦啦地流了出来。
  “跟我没关系,是这个盆本来就坏了!”男孩子挣扎着辩解。
  “原来还能用,给你这样一碰就全完了!”
  妇人一边痛斥男孩子,一边向舒阑珊致歉。
  舒阑珊的目光越过这对争吵的母子,目不转睛地看着那破了的木盆,水越来越急,里头的衣裳甚至都跟着挤出了一角,随着水流摇摆,而那个缝隙在她的面前逐渐的放大,仿佛是堤坝的一角给洪水冲的溃决,铺天盖地的汹涌水流扑面而来。
  舒阑珊回头看向跟随自己的侍卫:“劳驾,我……想再去南阳河看看。”
  这一去,直到下午才回来。
  西窗到门口张望了好几次,还以为舒阑珊是逃跑了,听侍卫说她去了南阳河,西窗才蹦跳着回来禀告赵世禛。
  还未进门,就听见飞雪的声音:“属下不明白,主子既然已经知道了他们在营造堤坝的时候动了手脚,有供状,人证,还有那些漏洞百出的账目,已经足以向太子殿下交差,为什么还要大费周章的叫这个舒阑珊来查?”
  西窗一愣,听到赵世禛说:“黄琳是谁的人?”
  “河道监造隶属工部,人尽皆知是杨首辅派系的人。”
  “东宫跟内阁水火不容,可如今圣上显然更信任内阁,就算我查明黄琳中饱私囊,以圣上对于杨时毅的信任,也未必就真的降罪于他,而我却得罪了杨成毅,杨大人看似宽仁实则心胸狭窄,又很护短,他未必会相信黄琳谋私,却会因为东宫的关系,认定本王是故意陷害他。”
  飞雪连连点头:“所以……殿下您就找了个挡箭牌?可是那姓舒之人不过是个无名之辈,是不是不足以祸水东引?”
  “无名之辈?”赵世禛笑了笑,“你可知舒阑珊的来历?”
  “高歌曾查过,此人是四年前携妻带子来到太平镇的,原本是江南人士,因为太平镇缺一个监造的缺,才由他补了。”
  “他一个外地人,毫无资历,怎会成为监造?”
  “是说有个地方上的耆老举荐的?”
  “那个举荐之人是谁?”
  “这……只听说姓晏。”飞雪说着,见赵世禛瞥了眼旁边的茶盏,她忙躬身送上。
  福鼎白茶的香气很柔和,氤氲散开,赵世禛慢慢地啜了口:“当初,杨首辅才进工部的时候有一恩师。”
  “晏成书?”飞雪一震:“这举荐舒阑珊的,莫非就是那个跟‘国手天开’计成春并称为‘工部二成’的晏主事吗?”
  赵世禛没有回答。
  他只是刚刚恍神了一会儿。
  是啊,本朝工部有两人熠熠生辉,一是圣上亲口赞许的“国手天开”计成春,一个就是晏成书,后来计成春死了,晏成书隐退。
  晏成书在工部的时候只收过一个徒弟,就是如今的工部尚书,本朝首辅杨时毅大人。
  因为这个缘故,曾经多少人想要拜在晏成书门下,他都坚决不肯收,那他为什么会在暮年隐退之后,又收了一个“无名之辈”为徒呢?
  飞雪不知道主子在想什么,她只是在恍然之余觉着安心:如果这舒阑珊真的是晏成书的徒弟,那么有此人出面证明黄琳的确在河道营造上谋私,就算杨首辅再怎么针对东宫跟赵世禛,在这件事上,也绝对无话可说。
  怪不得主子要大费周章地把舒阑珊找了来,这个人找的太对了!
  可飞雪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找的太对”的人,正准备了个天大的“惊喜”给她的主子。


第5章 
  马车经过前门街,眼看距离驿馆不远了,车中人探头出来:“请停一停。”
  随行的侍卫抬手示意,马车堪堪停稳,里头的人已经扶着车辕轻轻地跳了下地。
  舒阑珊拂了拂衣袖,东张西望。
  侍卫问道:“舒监造,可是又有什么要事?”
  舒阑珊满脸笑意:“请等一会儿。就一小会儿。”
  侍卫陪着她转了一天,方才在河堤上又同她做了那么些奇奇怪怪的事,这会儿也摸不着头脑,就只好跟着。
  舒阑珊微微仰头,鼻子掀动:“这个味道……”
  她像是一只闻到了肉包子香气的狗,循着气味满脸陶醉地往前走去,最终停在了一个小摊子前。
  一臂长的平底油锅,里头错落有致地放着许多块长条豆腐,豆腐浸在热油中,给底下的炭火烤的滋滋作响。
  大概已经有了七八成熟,朝上的一面也呈现诱人的金黄色,空气中散发着豆腐的香气跟调料的浓郁味道,缠缠绵绵,令人无法抗拒。
  “油煎豆腐,我好久没吃过了,”舒阑珊激动的不能自已,垂涎欲滴地问,“老板,怎么卖?”
  侍卫眼睁睁地看着,满脸的不可思议。
  他们在外头混了整整一天,虽然赵世禛早有交代让他陪着舒阑珊,不管她做什么都随着她去,可是居然巴巴地跑到这里来吃豆腐……
  侍卫忍无可忍地咳嗽了声。
  舒阑珊有所察觉,急忙又说:“好好,快给我来一包!”
  才出锅的油豆腐,外酥里嫩最是好吃,可偏偏烫的很,一时不好下嘴,舒阑珊忍着烫,连吹带咬的才吃了一块,马车已经到了驿馆,她捧着油纸包跳下车,饥肠辘辘,还想着再吃两块,侍卫很无奈:“舒监造,咱们出来一天了,只怕主子等急了。”
  “是是是,立刻去。”舒阑珊心痛地把油纸包又扎起来,小心地先放进袖子里。
  “还有车内这些东西呢?”侍卫又问。
  舒阑珊才要进门,闻言回头:“请派人看着,不要叫人靠近。”
  她吩咐过后便进了门,正里头西窗跑出来:“你怎么才回来?还好我们主子好脾性,要是我早急了……咦你身上什么味儿。”
  西窗还要凑近了闻一闻,里头已经有人来传,只好先把她送进去。
  赵世禛坐在堂下,金尊玉贵的,县城驿站的简陋中厅给他一坐大有蓬荜生辉之态。
  他早看见舒阑珊从门外走进来,边走边举手扶了扶头上的纱冠,又不知想起什么似的摸了摸左侧衣袖。
  终于她进了门,上前拜见。
  一股奇怪的气息也随之扑面而来,在堂下弥漫。
  “小人……”
  “你身上带了什么?”他问。
  舒阑珊愕然,立刻想到自己袖子里的豆腐:“呃,小人回来的时候买了点、油煎豆腐。”
  “呵,”轻笑声,赵世禛说:“敢情你在外头,是背着本王偷吃去了。”
  这句话的信息量有点大,舒阑珊脸皮有点发热。
  “小人怎么敢……”她唯唯地。
  “给我看看。”
  “啊?”
  “你的豆腐。”
  她这才会意,不太情愿地从袖子里将那一包油煎豆腐取出来,双手呈上。
  西窗满脸的匪夷所思,接了去转呈给赵世禛。
  飞雪上前一步将纸包打开,金黄色的油煎豆腐,还撒着些许鲜嫩的葱花,刹那间香味更加浓烈。
  舒阑珊又咽了口唾沫。
  西窗垂着双手,照例地嫌弃:“这种外头的不干不净的你也看的上……”
  话未说完就给飞雪踹了一脚。
  西窗吃惊地回头,却看见他尊贵的主子居然拈了一块油豆腐,打量了片刻后便送入嘴里。
  “还不错,”赵世禛吃了豆腐,又接了飞雪递过来的帕子擦了手,“说说罢,你今天在外头,终不能只得了一包豆腐吧。”
  西窗主动捂住自己的嘴。
  舒阑珊则非常惋惜,早知道会有人巧取豪夺自己的豆腐,就该在外头多吃几块。
  只是不敢怠慢:“是。小人已经有了结果。”
  “说说看。”
  舒阑珊把早上去探监以及查阅账簿等的经过一一告知:“账目有出入,而且大家对于黄琳的中饱私囊似乎心照不宣。”
  赵世禛自然早就知道这些:“嗯。所以呢?”
  “起初小人也觉着堤坝溃决是因为这个原因,但是……”舒阑珊想起在闹市中偶遇那小男孩撞破木盆的经过。
  那木盆的构造说起来也像是堤坝,木盆里的水就如同河水。
  木盆会破碎,一是年久失修,但同时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外力作用。
  舒阑珊想起自己第一次跟着赵世禛前去南阳河看那溃决口时候的奇异感觉。
  她有一种强烈的直觉,似乎忽略了什么。
  所以才又去了一次河堤。
  舒阑珊定神:“小人觉着,河堤溃决,其中一个原因或许是堤坝上的偷工减料,但不可否认还有另一个至关紧要的原因。”
  赵世禛正斜睨着那些油煎豆腐,不知此人为何总喜欢这些奇奇怪怪的吃食,忽然听了这句,他转回头来,丹凤眼微微睁开几分:“你说什么?”
  飞雪跟西窗也都吃惊地看着她。
  舒阑珊知道自己要说的话非同小可,但是……那是她亲眼所见亲自发现,她深吸了一口气:“回贵人的话,小人认为,有人在秋汛之时,故意毁损堤坝。”
  堂下出现了令人窒息的寂静。
  半晌,赵世禛用波澜不惊的声音说:“舒阑珊,你可知你在说什么?毁堤,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这弹丸之地会有人胆敢这样做?”
  舒阑珊道:“小人不知别的,但是堤坝的确毁于外力,而且照小人看来,毁于外力的可能性,比堤坝本身禁不起洪水的可能要大……”
  “证据呢?”
  舒阑珊俯身:“小人在溃堤口周围找到了堤坝上冲下来的碎石残体,带了几块回来,请您过目。”
  飞雪立刻出外,不多时,两个侍卫将车厢内的石头等物搬了进来放在堂下。
  赵世禛扫了会儿:“这些东西有何奇特?”
  “正如贵人所见,筑成堤坝的是花岗石,鹅卵石,河底淤泥,为了让堤坝更坚固也加了这些青竹在内,但是……”她捡了其中一块,指着说,“比如这块石头上就有凿过的痕迹,而且青竹也并不是迫于外力生成的简单撕裂,而是整齐的截断,分明是被什么砍断了的。”
  赵世禛的双眼轻轻地眯了眯。
  飞雪悬心。
  这个“意外”,显然跟之前赵世禛和她说起的结局不同,而且这个变故显然对主子来说很不利。
  本来是要用舒阑珊来堵住首辅杨时毅的嘴的,可如果堤坝是给别人毁了的,那岂不是白白送了个把柄给杨时毅。
  “你不要胡说!”飞雪厉声呵斥,“这东西谁知道是从哪里冲过来的,你就肯定说是堤坝上的残体?还有这些什么青竹之类就算是真的,也有可能是冲垮后村民们所为。”
  舒阑珊摇摇头:“姐姐有所不知,您所说的问题我也想过,但是这几块石头的确是堤坝的残体,毕竟方圆百里只有堤坝才用这种花岗石混合淤泥、鹅卵石,还有竹子在内的材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为坚固最为防水的效果,小人是知道的,甚至随便一个河道监造都也知道。至于您说截断面是村民所为……据我所知事发之后,因为贵人的驾临,县官大人命衙差看管周围,没有村民敢靠近。另外,若是您不信的话,我想或许可以去临县的堤坝处寻找,我想十有八九,也会发现同样给毁损的堤坝残体。”
  她毕竟担任的是土木监造,一提起这些来自然胸有成竹,可直到说完,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堂下的气氛更加诡异了。
  飞雪的脸色非常难看,可是舒阑珊一句句话如此确凿,让她无法反驳。
  舒阑珊的眼皮忽然跳了跳,她嗅到了一点不妙。
  在她努力寻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错的时候,赵世禛唇角微动:“到底是晏老的得意门生,也怪不得晏老竟然破例收你为徒,你做的很好……舒阑珊,下去歇息吧。”
  这话听来似是夸奖,但是舒阑珊却有种汗毛倒竖的感觉。
  她因为发现了堤坝溃决可能另有真相,本来还想瞅个机会替常先生等求个情,可显然赵世禛没有给她任何机会。
  在舒阑珊离开后,飞雪拧眉:“主子,这人、这人坏事!”
  “他怎么坏事?”
  飞雪心一紧,这么说岂不是显得她也相信了舒阑珊的话?她忙改口:“此人满口胡言!溃决的原因早就查明,牢里那些人也都供认了……”
  赵世禛却道:“你说,胆敢做这种诛九族的事儿的,会是什么人?”
  飞雪噤声,她震惊地看着赵世禛:难道主子也信了舒阑珊的话?
  “奴、奴婢想不到。”她的声音很轻,带点不安。
  赵世禛却又说:“怎么能想不到呢,自然是想从中得利的人。”
  只有天大的好处,才会让人丧心病狂地冒着诛九族的危险行事。
  东宫跟内阁势若水火,黄琳负责的堤坝出事,对首辅杨时毅自然不利。
  飞雪有些呼吸艰难,声若蚊呐:“太子殿下……应该不至于这样、不择手段……”
  赵世禛却淡淡的:“太子当然不会如此昏聩,但是太子身边的人就不保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