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贵_九亡-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这,林福儿多年前便不再抗拒,信仰之力是很正能量的力量。

    华国在如此正能量之下,想来必定会繁荣昌盛。

    脑子里突然浮现出华国皇帝慕容宇和太子慕容珏的容颜,林福儿心中突然生出几分归属感,这里实际上早就成了她的家呢!

    有东宫信物在手里,林福儿这个唯一没穿盛装的女子,在那些贵妇的眼刀子底下,挨了许多白眼,才出得宫门。

    出了宫门,林福儿顿时如小燕子一般,飞往刑部大牢。

    一个时辰后,林福儿带着伤重的无欢,借着初起的夜色,从诸葛家的侧门进入,避着人,溜进了舒朗院。

    顶着林福儿的身份,在外打幌子的芷兰,见着林福儿回来,神情一愣,诺诺的唤了声小姐后,眼眶都红了。

    林福儿这会儿正担忧无欢的伤势,并未留意,实际上,芷兰的脸颊上,有些发红微肿呢!

    今儿林福儿让芷兰戴着假面,顶替她跟着诸葛家人朝拜,自己却悄悄溜了。

    芷兰打小就是主子们的使唤丫鬟,从未将自己摆在主子的位子上过,因为这,今儿朝拜一结束,她本能的怯懦与卑微感,瞬间让诸葛的主子们找到了机会。

    诸葛茉几人挑着理儿挤兑芷兰。

    老夫人旧事重提,要拿平安侯府老夫人给林福儿的东西。

    林福儿自个儿对那些身外之物,并没有太多的在意,但芷兰不同,芷兰不敢擅自做主,将东西给老夫人,不敢给也不敢说不,便垂着眼帘、绷着身子,任由老夫人如何说,她愣是一句话不言语。

    沉默到,老夫人生气,贾氏借机让人掌掴假扮林福儿的芷兰。

    几个耳刮子下去,芷兰被打懵了。

    好在,死活保住了林福儿的东西,芷兰心中稍有安慰。

    回到舒朗院,林福儿还没回来,索青和芷兰都十分焦急,尤其是芷兰,连脸上的妆容都不敢卸,回来了,总算回来了,小姐回来,芷兰不担心会洗坏了妆容,也不用继续伪装了。

    “快、快去拿药箱。”林福儿将无欢放在床榻上,又探了探脉息,发现比刚才离开刑部大牢时,气息又弱了,顿时大急。

    索青回过神来,赶紧将林福儿的木箱子拖了过来。

    这药箱是那日林福儿从平安侯府回来后,预备下的,说是方便给平安侯府老夫人诊治,实际上,这也是林福儿的习惯。

    在嘉兰学府时,玄墨教习林福儿各种技能,教她浅薄的医术时,手边时时有个药箱。

    玄墨那个药箱是特质的,小小一点,却内藏玄机,光格挡就有数十个,林福儿预备的这个,没那么多道道,很常见的款式。

    药箱到位,备了水,又将屋里的炭盆加足了炭。

    做好了准备,林福儿立马剪去了无欢身上的血衣,帮无欢清理伤口。

    短短大半日的工夫,没想到无欢竟然遭受了如此严重的刑法,腿脚血淋淋的,裤子粘在皮肤上,结成痂,不敢撕,拿都拿不下来。

    林福儿小心自己的凝着眉头,帮处理着,过程中,神色越来越沉。

    去刑部大牢时,那牢中看守就诸多挑剔,若不是东宫信物在手,刑部有人特别发了话,她想将无欢带出来,怕是没那么容易。

    ……该死的,竟然将无欢打成这副模样。

    林福儿心中十分恼怒,理智却告诉她,太子失踪,无欢一个陌生人在场,没有被直接杀死,已经是好的了。

    所以说,无欢得此遭遇,都是她一手造成的。

    夜入皇宫?如今想起那夜的轻率举动,林福儿感觉耳根都是烫的,她竟然会迷倒所有禁军卫!脑子进水了。

    当初从鬼医哪里学到的东西,林福儿得空自个儿配了药,倒是正好派的上用场。

    来自鬼医启示而成的伤药,效果很好,给无欢上了药,又将煎好的药给无欢服下,昏睡的无欢脸上总算有了些活人的颜色。

    诸葛家的舒朗院里,林福儿忙着救人。

    皇宫之中,与朝臣们商议完后,皇帝亲自去东宫看望太子,这才知道,他近日来一直在找的少女,今儿又救了太子一命,想到那少女可能是姨母的女儿,皇帝心里那叫一个郁闷。

    怎么就那么凑巧,偏偏在他处理家国大事时,林福儿出现在了宫中。

    黑着脸看着何百川、宋晨留几人,皇帝的心情翻搅倒海折腾了良久,终是心中暗叹一声,匆匆折身。

    太子刚醒了会儿,精神不济又睡了。

    而那个本事了得的少女,还是暂时不找了。

    毕竟,国运出了问题,接下来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万一华国有什么变故,这时候将那少女找回来,岂不是让她陪着他们承受?

第288章 皇帝的烦恼

    多年前,外祖家蒙冤,满门落难,也就当时的母妃与身为皇子的他,虽受到牵连,却保住了性命,后来,他登基为帝,为外祖家平反。

    外祖家的冤屈虽是平反了,但外祖一家已然惨死。

    皇帝慕容宇心里很清楚,这些年,母后一直挂念着母家亲族,平安侯府那个慕容媚,不过是与小姨有几分相,便惹的母后时时将其招进宫中,陪在身边,甚至特意让他给慕容媚县主尊位。

    只是一个容貌上有几分相似的人,便能如此受母后厚爱,何况是与小姨容貌酷似的林福儿?若是将林福儿引来母后身边,母后定然是十分欢喜的。

    只是,他此前的猜测十有八九是真的,那林福儿或许真的是小姨的女儿。

    若真是如此,在华国即将面临天灾人祸的时候,将其认回来,岂不是让林福儿跟着皇家面临灾祸?唉!罢了,再等等,等华国皇室闯过眼前的天灾人祸,再将林福儿认回来也不迟。

    这段时间里,他也会继续命人彻查,查出林福儿的身世,进一步核实,她是不是小姨的女儿。

    实际上,除了这些,皇帝心中还存着一些并不明朗的念想。

    林福儿很有能耐,也颇为疼护太子慕容珏,倘若华国闯不过接下来的天灾人祸,当真到了国破之时,凭着林福儿对太子的疼护,或许会是太子的生路。

    恭送皇帝离开,何百川与宋晨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是有些、莫名。

    皇帝陛下找了那么久的人,从他们手边溜走,皇帝怎么没有责罚他们?甚至取消了继续找人的命令?这,他们的皇帝陛下对林福儿到底是个什么心思?

    算了,他们虽与林福儿接触不多,但林福儿两次救太子与危难,于公于私,他们都挺感激林福儿的,皇帝撤令,不用为难林福儿,也不用为难他们,皆大欢喜。

    议政殿内,皇帝近前的太监明怀,接过小太监送进来的参汤,奉给皇帝,缓缓说道:“陛下,舒妃娘娘听说您操劳,特意煲了参汤命人送过来。陛下,您趁热用些吧!”

    从朝拜大典上回来,已经过去大约三个时辰时间了,皇帝一直在忙,又是见国师、又是去东宫,与朝中大臣商讨事宜,耗费了颇多时间,完了又独坐案头,拿起奏折文件便不撒手。

    龙体要紧,可不能这么熬着啊!

    明怀公公心中十分挂怀,说话时,声音极轻,生怕皇帝一口拒了。

    舒妃娘娘是长公主的生母,是第一个为皇帝诞下公主的嫔妃,这些年一直颇得皇帝爱重,皇帝听说是舒妃着人送来的参汤,紧皱的眉头微微松了些,并未说话,却接过了明怀奉上的玉碗。

    碗端在手里,尚未进上一口,脑子里却想起了之前几位重臣在议政殿时说过的话。

    卦象显示华国将有天灾人祸,就如慕容宇担心的那样,几位朝臣一上来,便摆出了前朝那生人献祭的旧制,几人像是商量好的,都赞同用献祭的方式,消除天怒,免了天灾。

    他们都认为,天灾若能平息,人祸也定能随之化解。

    ……生人献祭,生人献祭!

    “啪!”慕容宇突然将手中的玉碗重重的放在桌上,脸色阴沉沉的看着一处,整个议政殿的空气好像都凝固了一般。

    舒妃派来给皇帝送参汤的太监见此,面色大惊,赶忙跪下,就连明怀也跟着跪了下去,两人都道自己有罪。

    “奴才该死!”奴才惹了皇帝不高兴,该死!

    两人的声音,唤回了皇帝的神思,看看跪在地上的两人,慕容宇叹了口气,看了眼瓷蛊道:“再给郑盛一碗。”

    一听这话,明怀两人顿时上前,收拾碎裂的玉碗,擦拭桌上的汤汁,重新拿了碗,盛上参汤,奉于皇帝。

    看着两人按部就班的举动,皇帝陛下脑子里,又想起了那些朝臣们信誓旦旦的话。

    华国执掌天下已有数十年,按着前朝每三年便要献祭一次的礼制,竟然给他算了一笔账,说什么要平息天怒,不仅要献祭,还要将这些娘遗漏的全都补上。

    全都补上,三年一个,五十多年,竟要他下令,准备二十个少女,用以献祭。

    那可是二十条性命啊!

    偏偏,在没有好的应对之策之前,皇帝根本无力反驳。

    如今稳定众朝局才是重中之重。

    唉!慕容宇知道,实际上他只要下一道命令就成,实际的操作不用他亲自费神,只要予以好处,想来定会有大把的人家,将自家亲妹、亲女双手奉上,让那些无辜的少女顶着为国消灾的名头,沦为家族牺牲品。。。

    “呼~”只喝了一口参汤,慕容宇就怎么也喝不下去了。

    华国当初成为新朝掌舵人时,曾经说过,皇家必定会爱护每一个子民,不会让无辜之人任意枉死,虽然那个话没有挑明了针对生人献祭的事,但大家都心知肚明,皇家的说法中,是包括了生人献祭那件事的。

    取消了生人献祭的旧制,为了平息百姓心中的担忧,甚至将大年三十,定位万民朝拜日,届时还会由国师来占卜来年国运。

    既能与皇帝一起朝拜,又有国师占卜吉凶,渐渐地,百姓们心中有了归属,也变的安稳下来。

    一年又一年,没料到时隔数十年,竟然当真卜算出大凶之兆。

    这可如何是好?

    “都下去吧!”慕容宇放下碗,皱着眉头掐着眉角,摆摆手说道。

    明怀微微叹了口气,上前撤下了参汤,遣了舒妃派来的小太监,先后出了议政殿,议政殿里,只剩下皇帝一人。

    夜已深,慕容宇却满脑子都是华国运势及生人献祭的事,久久无法定神。

    掐着眉头的手,不知何时落在了胸口,抓紧、松开、拍打、皱眉,片刻之后,慕容宇突觉胸口一阵憋闷,有东西似要从中冲出,他猛然瞪大了眼睛,紧接着便‘噗’的一声喷出一口血。

    “参汤、参汤里、有毒……”

第289章 帝言

    多年前,外祖家蒙冤,满门落难,也就当时的母妃与身为皇子的他,虽受到牵连,却保住了性命,后来,他登基为帝,为外祖家平反。

    外祖家的冤屈虽是平反了,但外祖一家已然惨死。

    皇帝慕容宇心里很清楚,这些年,母后一直挂念着母家亲族,平安侯府那个慕容媚,不过是与小姨有几分相,便惹的母后时时将其招进宫中,陪在身边,甚至特意让他给慕容媚县主尊位。

    只是一个容貌上有几分相似的人,便能如此受母后厚爱,何况是与小姨容貌酷似的林福儿?若是将林福儿引来母后身边,母后定然是十分欢喜的。

    只是,他此前的猜测十有八九是真的,那林福儿或许真的是小姨的女儿。

    若真是如此,在华国即将面临天灾人祸的时候,将其认回来,岂不是让林福儿跟着皇家面临灾祸?唉!罢了,再等等,等华国皇室闯过眼前的天灾人祸,再将林福儿认回来也不迟。

    这段时间里,他也会继续命人彻查,查出林福儿的身世,进一步核实,她是不是小姨的女儿。

    实际上,除了这些,皇帝心中还存着一些并不明朗的念想。

    林福儿很有能耐,也颇为疼护太子慕容珏,倘若华国闯不过接下来的天灾人祸,当真到了国破之时,凭着林福儿对太子的疼护,或许会是太子的生路。

    恭送皇帝离开,何百川与宋晨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是有些、莫名。

    皇帝陛下找了那么久的人,从他们手边溜走,皇帝怎么没有责罚他们?甚至取消了继续找人的命令?这,他们的皇帝陛下对林福儿到底是个什么心思?

    算了,他们虽与林福儿接触不多,但林福儿两次救太子与危难,于公于私,他们都挺感激林福儿的,皇帝撤令,不用为难林福儿,也不用为难他们,皆大欢喜。

    议政殿内,皇帝近前的太监明怀,接过小太监送进来的参汤,奉给皇帝,缓缓说道:“陛下,舒妃娘娘听说您操劳,特意煲了参汤命人送过来。陛下,您趁热用些吧!”

    从朝拜大典上回来,已经过去大约三个时辰时间了,皇帝一直在忙,又是见国师、又是去东宫,与朝中大臣商讨事宜,耗费了颇多时间,完了又独坐案头,拿起奏折文件便不撒手。

    龙体要紧,可不能这么熬着啊!

    明怀公公心中十分挂怀,说话时,声音极轻,生怕皇帝一口拒了。

    舒妃娘娘是长公主的生母,是第一个为皇帝诞下公主的嫔妃,这些年一直颇得皇帝爱重,皇帝听说是舒妃着人送来的参汤,紧皱的眉头微微松了些,并未说话,却接过了明怀奉上的玉碗。

    碗端在手里,尚未进上一口,脑子里却想起了之前几位重臣在议政殿时说过的话。

    卦象显示华国将有天灾人祸,就如慕容宇担心的那样,几位朝臣一上来,便摆出了前朝那生人献祭的旧制,几人像是商量好的,都赞同用献祭的方式,消除天怒,免了天灾。

    他们都认为,天灾若能平息,人祸也定能随之化解。

    ……生人献祭,生人献祭!

    “啪!”慕容宇突然将手中的玉碗重重的放在桌上,脸色阴沉沉的看着一处,整个议政殿的空气好像都凝固了一般。

    舒妃派来给皇帝送参汤的太监见此,面色大惊,赶忙跪下,就连明怀也跟着跪了下去,两人都道自己有罪。

    “奴才该死!”奴才惹了皇帝不高兴,该死!

    两人的声音,唤回了皇帝的神思,看看跪在地上的两人,慕容宇叹了口气,看了眼瓷蛊道:“再给郑盛一碗。”

    一听这话,明怀两人顿时上前,收拾碎裂的玉碗,擦拭桌上的汤汁,重新拿了碗,盛上参汤,奉于皇帝。

    看着两人按部就班的举动,皇帝陛下脑子里,又想起了那些朝臣们信誓旦旦的话。

    华国执掌天下已有数十年,按着前朝每三年便要献祭一次的礼制,竟然给他算了一笔账,说什么要平息天怒,不仅要献祭,还要将这些娘遗漏的全都补上。

    全都补上,三年一个,五十多年,竟要他下令,准备二十个少女,用以献祭。

    那可是二十条性命啊!

    偏偏,在没有好的应对之策之前,皇帝根本无力反驳。

    如今稳定众朝局才是重中之重。

    唉!慕容宇知道,实际上他只要下一道命令就成,实际的操作不用他亲自费神,只要予以好处,想来定会有大把的人家,将自家亲妹、亲女双手奉上,让那些无辜的少女顶着为国消灾的名头,沦为家族牺牲品。。。

    “呼~”只喝了一口参汤,慕容宇就怎么也喝不下去了。

    华国当初成为新朝掌舵人时,曾经说过,皇家必定会爱护每一个子民,不会让无辜之人任意枉死,虽然那个话没有挑明了针对生人献祭的事,但大家都心知肚明,皇家的说法中,是包括了生人献祭那件事的。

    取消了生人献祭的旧制,为了平息百姓心中的担忧,甚至将大年三十,定位万民朝拜日,届时还会由国师来占卜来年国运。

    既能与皇帝一起朝拜,又有国师占卜吉凶,渐渐地,百姓们心中有了归属,也变的安稳下来。

    一年又一年,没料到时隔数十年,竟然当真卜算出大凶之兆。

    这可如何是好?

    “都下去吧!”慕容宇放下碗,皱着眉头掐着眉角,摆摆手说道。

    明怀微微叹了口气,上前撤下了参汤,遣了舒妃派来的小太监,先后出了议政殿,议政殿里,只剩下皇帝一人。

    夜已深,慕容宇却满脑子都是华国运势及生人献祭的事,久久无法定神。

    掐着眉头的手,不知何时落在了胸口,抓紧、松开、拍打、皱眉,片刻之后,慕容宇突觉胸口一阵憋闷,有东西似要从中冲出,他猛然瞪大了眼睛,紧接着便‘噗’的一声喷出一口血。

    “参汤、参汤里、有毒……”

第290章 登门



    皇帝不想将林福儿牵扯进来,但自个儿突然中毒,将他打了个措手不及,如今他谁也不相信,一心想着,将林福儿找来,委屈她以影卫的身份护着太子。

    若华国江山不保,林福儿一个影卫只要形事谨慎,定能悄无声息的自保周全,若华国能闯过此次难关,林福儿便是华国功臣。

    皇帝开门见山的提及姨母之事,便是有意告诉于承儒,林福儿是姨母的女儿、是他的表妹,但他又说的含糊,也算是留了些悬念与余地,毕竟林福儿的身份他并未查实,且华国江山若是真的不保,皇帝表妹的身份对林福儿来说,反而是致命的。

    于承儒听的心头震惊,正如皇帝希望的那样,于承儒听了皇帝一席话,确实将林福儿的身份对应在了皇帝表妹的位置上。

    但是,于承儒的依据,远比皇帝提到的多。

    林福儿打小喜欢雕刻类似的簪子佩戴、玩耍,这么多年来,她为何对雕刻并蒂双生花如此执着?这是其一!

    于承儒多年前被罢官后,失意于乡野,是当时只有五岁的林福儿几句稚嫩的话,点醒了他。

    回想当时的情形,于承儒突然有些明白了,为何乡野之间会遇上那么与众不同的小孩,原来,那孩子生来尊贵,本就不凡。

    揣着皇帝陛下的叮嘱,于承儒满腹愁绪的出了宫。

    挨过晌午,便坐车前往诸葛府。

    于承儒是太子师,他的身份与地位远比都尉高的多,他的到访,按理以诸葛家两兄弟的尿性,该立马扫榻相迎才对,可两人想到林福儿与于承儒的联系,两人纷纷起了警惕心。

    林福儿自幼长在乡野,曾在嘉兰学府借住,这些消息诸葛家两兄弟多少有些耳闻,但他们心中早就对林福儿的身份做了判定,认为她是个乡野丫头,一直以为所谓的林福儿借住嘉兰学府,只是体面的说法,实际上,林福儿该是在嘉兰学府给人当过使唤丫鬟。

    一个使唤丫鬟而已,在诸葛家众人眼里,林福儿在于承儒跟前,就是不起眼的下人。

    他们诸葛家将于承儒的下人引做自家大小姐,这等关系,诸葛两兄弟是非常不喜欢的,所以数月来,他们始终避讳着与于承儒扯上关系。

    也是,接回林福儿,攀上了平安侯府,还要于承儒一个刚刚回朝、并未涉入朝政的太子师,有何用?

    这不一直没联系啊!怎么今儿突然来访?

    偏偏在他们刚刚将林福儿送出去的时候,前来?

    两人虽心存疑虑,但于承儒是太子师,他们也不敢得罪,照样出门相迎,将于承儒迎进府中。

    “今儿老夫来此,是想见个人,还请两位成全。”于承儒拿出当年在朝为官时的气势,板着脸、明显极不高兴的说道。

    诸葛永晟和诸葛永昌瞧于承儒的样子,身为下官的卑微感立时被刺了出来,两人暗暗对视一眼,诸葛永晟恭敬的问道:“不知太子师想见谁?”

    于承儒来诸葛府,能见谁?

    诸葛永晟和诸葛永昌同时想到了林福儿,只是有些不大相信,太子师怎会来见昔日的下人?

    “哼,老夫教养了她那么些年,如今认祖归宗攀上了高枝儿,就不认老夫了?当真是气人,平日也就罢了,逢年过节也不知来请个安。”于承儒愤愤的说道。

    诸葛两兄弟一听这话,均是心里咯噔乱跳,林福儿只是嘉兰学府的丫鬟而已,谈何教养?不对,他们似乎并未细究林福儿的过往。难道是他们遗漏了什么?

    “老夫今儿就是想来看看,诸葛家的大小姐有多大脸面,哼!”于承儒瞧着像是真动怒了,胡子吹的一抖一抖。

    诸葛两兄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如何是好。

    林福儿一早就被送去了平安侯府,往后不会再回来了,这让他们上哪儿给再找个林福儿去?话说,瞧于承儒的神情,貌似挺将林福儿当回事的。

    有些麻烦,于承儒是太子师,是动辄便能上达天听的存在,若是跑去皇帝跟前告上一状,说他们诸葛家教女无方,教的林福儿背弃养育之恩,那到时候他们定会受到责罚。

    刚刚开辟的大好前途,竟出了这档子事儿。

    “怎么?诸葛家的大小姐当真难请?老夫亲自上门,也难得一见?”于承儒凝着眉头看向诸葛家两兄弟,心中微微打鼓。

    林福儿自幼跟着玄墨及文青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