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雕英雄传-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是以,失了中原之后的大宋,自岳飞等之后,就再无名将了,以至于到最后全用文臣领军,怎么抵挡蒙古?
本作品16k小说网独家文字版首发,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摘编,更多最新最快章节,请访问www。16k。cn!几匹快马到了华山,几名青国官军下马道:“恭请大帝回国……”这一下,刘志恨是真的要走了。刘志恨也是的确要走,他对郭靖道:“既然已经定了情,孤自在日后迎娶,不过,且也不急,襄儿到底还小,在义嫂身边也太短了,纵是离得,叫义嫂如何舍得?”郭襄点头道:“嗯,我想也多陪陪娘……”黄蓉面色稍济。刘志恨长叹一声,忽然对郭破虏道:“你随父亲守卫襄阳,不过蒙古人新去,短期内是不会回来了的,这段时间你待也是白待着,要不要随孤一起去大青,孤可有得是仗给你打,要不要?”郭破虏一怔,没想到刘志恨会期他说这样的话。那郭靖却是明白了,刘志恨这是要夺他的人,郭破虏虽小,但和郭靖一样,都有着一股豪情壮志,刘志恨这分明是要断他的臂。但郭靖也明白,襄阳近日无战事,自己硬生生敲刘志恨一亿钱,这从哪说都是过份,要知道那可是一亿钱,折合银子不下于千万两,当可说富能敌国,这样的一笔钱要是落到一个人的手上,能让他富足百代。“罢了,破虏,你就随你姐夫一行吧,想你姐夫也不会亏待你……”郭靖发了话,郭破虏自是大喜。
马蹄“的的达达”,一行人向山下而去。行到了远处,仍是可见出郭靖等人老远的看着这里,郭破虏不由呆了,他忽然想奔回去,回到爹爹的身边。刘志恨看了他一眼,再看向郭靖,笑道:“这就想爹了?”郭破虏逞强道:“才没有,我是想娘了……”刘志恨哈哈大笑,郭靖呀郭靖,你算计我,我也算计你,回到大青,我每日用金珠美玉,美女佳酿迷倒他,把他生生毁了,你可不能怪我照顾不周吧!他笑了起来,忽然道:“布衣领孤旅,望城北、卷地尘烟,马蹄声切。襟上血痕犹未洗,腰间青锋已缺。残照里、金鼓声绝,旌旗半卷西风寒,秋已深、古木惊残叶。壮士歌,挽天裂。国脉如缕无宏略,携佳人、桃花万里,此生长别。故人欲叙金刀谊,难动侠心似铁。归鸿去、谁语燕雀。满目创痍山河泪,念苍生、精忠化碧血。凭肝胆,昭日月。”郭破虏怔了怔道:“姐夫……你这是说的……”刘志恨道:“你爹爹……”郭破虏不由笑了起来,自是为爹爹自傲自豪。但刘志恨下一句道:“可惜,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绝对不是他……”郭破虏奇道:“为什么?”刘志恨哈哈大笑,道:“你爹精通兵法,武功盖世,在哪里都可以做出常人难及的功业,但问题是他偏偏是在做无用之功……”郭破虏道:“我爹说过,从前有座山,挡了一个人的路,这个人一怒之下,立下大志,要把这座山移走,他日挖夜挖,别人都笑话他,说人怎么可能移动走一座山呢?但那人说道:‘我一个人不行,但我还有家人,我还有我的子孙,我的子孙不行,我的子孙还有他们的子孙,这样子子孙孙,一代传一代,这山是不会变的,它虽大,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总有一天会有给移走的一天……”这是愚公移山的故事,郭靖也是知道振兴大宋可能不是他一个人的事,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正是郭靖的精神,这也是郭靖重视自己儿子的原因,他也和儿子讲了这个故事,郭破虏很是重视这个故事,的确,一个人办不成的事,可以一代代传下去做,只要自己不断代,总有一天可以完成的。要知道,秦国统一六国也不是秦始皇一个人的功劳,而是自孝公始积六世余烈才可以成就其功的。郭破虏本以为自己说了这个故事,刘志恨一定会动容,哪知道刘志恨却是哈哈一笑,反问道:“那么,你知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尾是什么?”郭破虏一怔,道:“这个故事的……”刘志恨打断他道:“结尾是,天上的天帝看见了,感其诚,所以派出了黄巾力士替那个人把那山给移走了,你说说,这是不是他自己移走了山?”郭破虏道:“可是……”刘志恨道:“哪有什么可是的,这个故事只能说明,我们可以把一件事情想得很美好,也可以去做这件事情,但无论如何,能不能成功,不在于我们的做为,而在于天上的那些神仙是不是感动了,不是那些神仙出手,那位移山的人不知道移得怎么样了呢,移山,你以为是移自己家的假山么?宋徽宋为了花石岗搞得半壁江山几欲丧尽,他一个皇帝以举国之力也是做不到这一点,搬几块石头都是不行,你说说要移一座山得花多大的代价?这个故事最后只是告诉我们,移一座山只是我们想的事,要把这事办成功,还是要给神来解决。”郭破虏不由呆了,刘志恨笑笑再道:“就比如说你爹爹守着襄阳,他一心想要让大宋富强盛世兴,可是你想想,就他一个人,能做多少?”郭破虏道:“可我爹爹守住了襄阳!”刘志恨笑道:“那只是暂时的,你以为蒙古军不会再来了?”郭破虏信心十足道:“我爹爹还会挡住他们的。”刘志恨哈哈大笑,道:“那你爹有没有告诉过你,当年成吉思汗说过一句话,这世上没有什么城是攻不下的,因为所有的一切,哪怕再是坚固,只要进攻,就先立于不败之地,你说得很有豪气,可你想没想过,你们这样只是在守,一直的守,守来守去,可有守成的江山么?孤之大青国,是孤一刀一枪带兵打下来的,为进攻才是王道,似你爹这样守下去,不要太久,都会失败。”郭破虏道:“我不信,我不信……”刘志恨却是微微一笑,一言也不发。郭破虏喃喃道:“不会的,不会的,我不信,我不信……”
大青十五年,襄阳之战结束,在大青的帮助下,大宋取得了少有的一场大捷,甚至,蒙哥汗皇战死。同年,阿里不哥于大斡耳朵谋即汗位,遣阿蓝答儿发兵于漠北诸部,脱里赤括兵于漠南诸州。忽必烈闻讯,在姚枢等众臣的开导及察必王妃的劝导下,终于下决心,同意南宋求和,率大军回返。在燕京巧妙的歼灭阿里不哥派来的心腹使官,扫清障碍,返回开平府,稳定漠南局势。次年,也就是大青十六年,忽必烈迫于形势巨变,在上都召集各汗国、东道诸王、蒙古万户等,在开平府登继汗位,创立了蒙古帝国大元朝,使蒙古的苏鲁德旗帜在上都蓝天高高飘扬。他,吸取蒙汉治国方略的先进思想,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吏部和司礼监等;确立皇后和太子,诏委右丞相、左丞相、平章政事、各府衙宣抚使等等官衔。实施成吉思汗《大札萨》令,以宽宏大度,雄才伟烈,不拘一格选用人才,重用人才,不分民族,不分地位,不分地区,不分国界,发现一个任用一个,尤其特别偏爱和重用理财能手。法度严明,不伦是谁,只要害国害民,严惩不贷。先后重用赵璧、姚枢、刘秉忠、安童、伯颜、蒙汉、霸都鲁、也先哥、克达、阿术、廉希宪、史天泽、董文炳、商挺、王文统、李璮、张文谦、张易、阿世格、真金太子等等各族贤达辅佐朝廷。阿里不哥也在留漠北诸宗王的拥戴下,即大汗位于和林(《元史》作五月,《史集》则记先于忽必烈称汗),并命刘太平、霍鲁海行省于关右,约六盘山守将浑都海等,自关中进兵反忽必烈。双方使者往来,无法取得妥协。阿里不哥分遣阿蓝答儿进军西凉府,与浑都海、哈剌不花军相合;另遣其子玉木忽儿和哈剌察儿(术赤孙、斡鲁朵子)南征。五月,忽必烈以阿里不哥反,诏告天下,遂调兵七千于延安等处扼守要隘,命总帅汪良臣统陕西汉军沿河守隘,防浑都海等东进;征诸路兵三万驻守燕京近地,以作后备。六月,遣京兆等路宣抚使廉希宪赴任陕西,平定刘太平、霍鲁海及浑都海在四川的党羽密里火者、乞台不花。七月,忽必烈率军亲讨阿里不哥。阿里不哥引军迎击,前锋军被击败,后军惊溃,阿里不哥率军北遁。九月,叛将浑都海知京兆有备,率军西渡黄河,趋甘州,时阿兰答儿自和林率军至,乃合军东进。廉希宪遣宗王合丹、汪良臣、巴春等合兵,分三路阻击,于西凉地区与之接战。时值大风吹沙,汪良臣令骑兵下马步战,首先突破其左翼,绕至阵后,再击溃其右翼,巴春攻其正面,合丹率精骑截其归路,大败叛军,浑都海、阿兰答儿被俘杀。关陇叛乱遂平。
正文 第四百五十五章:愁城
更新时间:2009…2…17 20:40:35 本章字数:5314
十月,阿里不哥见关陇援绝,兵食皆匮,乃假意请和。
忽必烈留也孙格守和林,自率军返开平。二年秋,阿里不哥袭击也孙格,乘势南进。十一月,忽必烈率军亲讨阿里不哥,于昔木土脑,大败阿里不哥军,斩三千人,阿里不哥北遁。忽必烈令军勿追,待其自悔。阿里不哥以为忽必烈军怯战,越十日,复南进,至失烈延塔兀之地,与忽必烈军激战竟日,不分胜负,战至黄昏,各自收兵。次日,阿里不哥因其党阿鲁忽有异志,遂率军西走。忽必烈率军还燕京。后于五年,阿里不哥归顺忽必烈。后“病死”。
虽然忽必烈在这场斗争中获胜,但西方的四大汗国则因他违背大汗选举传统以及他的“行汉法”主张而纷纷与他断绝了来往,脱离了他的统治范围。大青一十八年,忽必烈立国元,大元朝建立。大青二十年,忽必烈为了稳定统治,与大青签定了“青元互助条约。”由于此条约的签定,郭靖与刘志恨闹翻,郭襄与黄蓉一并进入青国。
同年,郭破虏回到襄阳。
大青二十二年,忽必烈根据刘整建议,遣使以玉带贿赂南宋荆湖制置使吕文德,请求在襄樊城外置榷场,郭靖阻止未成,吕文德应允。蒙古使者以防止盗贼、保护货物为名,要求在襄樊外围筑造土墙,郭靖再度进言,但由于郭靖与刘志恨闹翻的事传出,吕文德没有理会郭靖,竟然同意了蒙古人的要求。于是元人在襄樊东南的鹿门山修筑土墙,内建堡垒,建立了包围襄樊的第一个据点。
大青二十八年,蒙将阿术在襄樊东南鹿门堡和东北白河城修筑堡垒,切断了援襄宋军之路。大青三十年,蒙将史天泽在襄樊西部的万山包百丈山筑长围,又在南面的岘山、虎头山筑城,连接诸堡,完全切断了襄阳与西北、东南的联系,襄樊成为一座孤城。这一时期元军在襄樊外围修筑十余处城堡,建立起长期围困襄樊的据点,完成了对襄樊的战略包围。其次,建立水军,寻求制服南宋的战术优势。大青二十九年秋,阿术率军攻打襄阳,俘人略地而归,郭靖乘蒙古回军之际,在襄阳以西的安阳滩派水军扼其归路,然后派骑兵直冲其阵,蒙古军队大乱,都元帅阿术坠马,险些被宋军活捉。蒙将怀都选善识水性的士卒泅水夺得宋军战舰,其余将领奋勇拼杀,才将宋军击退,转败为胜。安阳滩之战,蒙古军队虽然打败了宋军,但却暴露出水军不占优势的弱点。
大青三十一年,青·舞干戚剑极猛志微妙帝君刘志恨宣布退位,传位于刘孝(杨过),是为青·宝龙凤剑应元情至人帝君。至人帝尊刘志恨为青干帝祖(祖宗庙号),又号为微妙帝君(神牌位号)。大青三十二年,青军全面占领东瀛,东瀛人除奴无活人。
元朝刘整与阿术谋议,“我精兵突骑,所当者破,惟水战不如宋耳。夺彼所长,造战舰,习水军,则事济矣”。忽必烈当即命刘整“造战船,习水军”,以图进取襄阳。刘整遂造船五千艘,日夜操练水军,建立起一支颇具规模的水军,从而弥补了战术上的劣势,为战略进攻准备了必要条件。
从大青三十年始,蒙军筑鹿门堡、修白河城,到大青三十二年,完全包围襄阳,蒙古军队已处于战略上的优势,南宋政府为挽救危局,进行了反包围战与援襄之战,从而揭开了襄樊之战的序幕。早在大青二十九年冬,南宋任命吕文焕知襄阳府,兼京西安抚副使。次年十一月,为打破蒙军鹿门、白河之围,吕文焕不顾郭靖劝戒,强命襄阳守军进攻蒙军,但被蒙古军队打败,宋军伤亡惨重。大青三十一年三月,宋将张世杰率军与包围樊城的蒙军作战,又被阿术打败。七月,沿江制置使夏贵率军救援襄阳,遭到蒙古军与汉军的联合伏击,兵败虎尾洲,损失两千余人,战舰五十艘。由于元军势大,宋朝向大青求助,但大青以新帝新政为由,至人帝拒绝了宋朝的要求,但同意宋人可以向青国境内移民,不过所移之民当由青国堪选,不当人不得入青。从此,开始了宋国向青国移民的大风暴。大青三十二年春,吕文焕再次拒绝郭靖之议,强行出兵襄阳,攻打万山堡,蒙军诱敌深入,乘宋军士气衰退,蒙将张弘范、李庭反击,宋军大败。九月,宋殿前副都指挥使范文虎率水军增援襄阳,蒙军水陆两军迎战,大败宋军,范文虎逃归。大青三十三年,范文虎再次援襄,蒙将阿术率诸将迎击,宋军战败,损失战舰一百余艘。这一时期,宋蒙两军虽然在襄樊外围进行了长达三年的争夺战,但因蒙军包围之势已经形成,不但南宋援襄未能成功,而且襄樊城中宋军反包围的战斗也不可能胜利,宋军只好困守襄阳,败局已定。大青三十四年春,元军对樊城发动总攻,襄樊之战正式开始。三月,阿术、刘整、阿里海牙率蒙汉军队进攻樊城,攻破城廓,增筑重围,进一步缩小了包围圈,宋军只好退至内城坚守。四月,南宋京湖制置大使李庭芝招募襄阳府、郢州等地民兵三千余人,派总管张顺、路分钤辖张贵率领救援襄阳。二张率轻舟百艘,士卒三千及大批物资出发,临行前张顺激励士卒说:“这次救援襄阳的行动,任务十分艰巨,每个人都要有必死的决心和斗志,你们当中的有些人并非出于自愿,那就赶快离去,不要影响这次救援大事。”当时三千水军群情振奋,斗志昂扬,表示坚决完成任务。五月,救援战斗开始,二张在高头港集结船队,把船连成方阵,每只船都安装火枪、火炮,准备强弓劲弩,张贵在前,张顺在后,突入元军重围。船队到达磨洪滩,被布满江面的蒙军船舰阻住,无法通过。张贵率军强攻,将士一鼓作气,先用强弩射向敌舰,然后用大斧短兵相接,冲破重重封锁,元军被杀溺而死者不计其数,宋军胜利抵达襄阳城中。当时襄阳被困已有五年之久,二张入援成功,极大的鼓舞了城中军民的斗志。然而这次战斗中宋将张顺阵亡,几天以后,襄阳军民在水中得到他的尸体,披甲执弓,怒目圆睁,襄阳军民怀着沉痛敬佩的心情安葬了张顺,并立庙祭祀。张贵入援虽然给襄阳守军带来希望,但在元军严密封锁下,形势仍很严峻。张贵联络郢州的殿帅范文虎,约定南北夹击,打通襄阳外围交通线,计划范文虎率精兵五千驻龙尾洲接应,张贵率军和范文虎会师。张贵按约定日期辞别吕文焕,率兵三千顺汉水而下,检点士兵,发现少了一名因犯军令而被鞭笞的亲兵,张贵大惊,对士兵们说:“我们的计划已经泄露,只有迅速出击,敌人或许还来不及得到消息。”他们果断地改变了秘密行动,乘夜放炮开船,杀出了重围。元军中阿术、刘整得知张贵突围,派数万人阻截,把江面堵死。张贵边战边行,接近龙尾洲,在灯火中远远望见龙尾洲方向战舰如云,旌旗招展,以为是范文虎接应部队,举火晓示,对方船只见灯火便迎面驶来。等到近前,才发现来船全是元军,他们先占领了龙尾洲,以逸待劳。宋元两军在龙尾洲展开一场遭遇战,宋军因极其疲惫,战斗中伤亡过大,张贵力不能支,被元军俘获,不屈被害,元军派四名南宋降卒抬着张贵尸体晓示襄阳城中,迫使吕文焕、郭靖投降,郭靖杀掉降卒,把张贵与张顺合葬,立双庙祭祀。
大青二十六年时,大宋的理宗死去,宋度宗立。
大青二十九年,宋国为了拉拢大青,进贾似道为太师,平章军国重事。但在此期间,元军军力大增。眼见兴国无望,贾似道以无匹相权带着一家人迁入大青,他拒绝了至人帝的要求,没有出仕为官,给大宋留下了最后的脸面,但太后谢道清与贾氏给青干帝祖招入青帝宫,再也没见她们出来过。
大青三十四年,天空中乌云密布,此时是秋天,汉水河上一片的血红。天空中忽然飞起了两只飞雕,一只雪白,一只乌黑。在这汉水之上,却是多了两个人,其中一人吟道:“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另一人道:“这里还好么?”男子微微一笑,把那人揽在怀里,道:“要见你爹爹了,怕不怕?”那女子摇了摇头,道:“不怕……”男子轻声笑道:“是不是还在怪我?”女子道:“我不知道……”男子叹了口气,道:“见完你爹爹之后,我会告诉你一切。”女子惊道:“真的?”男子笑道:“我虽然在生平里撒下过无数次的谎话,但至少这一次的的确确是真的。”女子娇笑道:“我不信。”男子淡淡一笑,忽然伸手拧起女子脸来,那女子不乐道:“还捏呢,我没以前那么胖了……”男子笑道:“你永远是我那天见你的样子……这张脸,怎么看都想捏。”女子咯咯笑了起来。小船到头,船上人打船回头,男子和女子并步向襄城而去。
此时,城中一片的杂乱,自大青二十二年始,蒙古人就谋算襄阳,到大青二十六年兵戎相见,一直打到了现在,蒙古元军走了一条死围硬困的战争路线,这让凭城而守的宋军几无生机,在这种局面下,宋军屡次发动回击,想打破元军的封锁,但由于前任吕文德无能,白白的把前方要地给了元人,现在想要一刀一枪的打回来,却是谈和容易?吕文德失误后,贾似道派出了吕文焕来收拾局面。只可惜,吕文焕一心要解决襄阳的问题,却是听不进郭靖的话,由于他自己也有点带兵的才能,所以置郭靖的意见于无物,这里就可以见出郭靖的先天不足了,无论郭靖如何的努力,如何的付出,可他到底不是大宋的正式官员,他只是一个江湖义民,说来说去还是个民,由于郭靖在襄阳的威望高,所以吕文焕不得不进行打压,身为一名将军,自是不想让自己的头上还有一个天。结果,吕文焕累次出兵的结果是损兵折将,唯有郭靖立下了微功,但这些功劳报上去也只是微功。就此而已。不过,现在不同了,襄阳已经面临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第一次蒙哥带兵攻打襄阳时,当时蒙军的军力不全,只能硬打,结果水军失败,正面的硬攻也没打下去,最后蒙哥含恨战死。到了忽必烈时,他吸收前次失败的经验,稳扎稳打,花费了大量的力气,先一步封死了汉江河,让大宋无法再通过这条河给襄阳送补给品,要行孤立大计。结果众所周知,二张惨死沙场,水路彻底断绝。现在,元军正准备集中兵力攻打防备相对来说薄弱处的樊城,再回过头来打襄阳,好一举而下。
“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于可下也。”这就是襄阳,如果是盛世,那这里一定是人来人往,客流不断,舟通南北,马过东西,襄阳,它将是南北的枢纽。但在乱世,在战争之时,这里就成了兵家的必争之地,那时……满街之上,白幡连连,家家死人,户户悲声,其中还有哭哭啼啼的人出了门,举家而迁的。女子上前一步,拦住一户人道:“你们这是要去哪儿?”那人户主怔了一下,看看这女子,清雅秀丽,娇美可人,一袭鹅黄衫儿,手上却是提着一口大剑。她不重要,而是她身边的那人,一身的青衣长袍,腰间竟是两口剑,面上一张青丝花的面具,这正是现在大部分出国青国人的人俱都是这样的打扮。户主道:“我本是丐帮中人,这不是实在守不下去了么,帮中上次说要组织余下的人到东瀛去移民,我有家有小,实实的不愿坐死愁城,所以……”女子点点头,那男子忽道:“那你们帮主呢?”户主道:“史帮主有请黄前帮主重定丐帮帮主,她要与襄阳城共存亡……”男子道:“罢了,你去吧。”户主顿了顿,脸上一阵的青白,转身带着家人而去。女子轻声道:“大难临头各自飞……”男子微笑道:“是不是又想起了大头鬼?”女子道:“我没想到他们全都……”男子摇摇头道:“死得其所,山西一窑鬼,他们一直不肯入我大青,自你生日之后投入襄阳军中效力,现在死也是常情,将军本是要阵上亡的……”说着话道:“到了……”两人相对一笑,虽说两人一直有着一些的隐秘,但十多年来,男子一直是对女子疼爱百倍的。两人说笑间,便就到了。
郭府,府门外满是兵将,此际,这间郭府早已经成了一座大兵营。一见来人,对头兵将立时叫道:“军事重地,退回去!”男子大笑,道:“我们进!”女子也是“咯咯”笑着,两人只是一个纵跃,立时跳入墙后。士兵大叫:“有刺客,有刺客……”锣声大响,一名名士兵从内跑出,一个满面胡子的大汉冲出道:“谁敢在此撒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