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相思闲_琴瑟花-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杨昭武能学到战神一半的本事,那五十万人据潼关天险,抗契丹蒙古百万大军,也不是痴人说梦了。
  君臣两人又商议了一些人员调配,邵丞相这才离开皇宫。
  等曾浩英在京畿大营挑选完毕,回到平阳侯府时,已经华灯初上。离别在际,夫妻恩爱不提,但两情缱绻,缠绵不舍,实难与外人道。
  而回到将军府的谢怡心,却因受寒而感染了风寒,高烧不退卧床不起。
  杨昭武回了前锋营,和杨老将军积极备战,自然不知情。将军府将病情报到明慧郡主府,明慧郡主却对之嗤之以鼻。
  “清儿,你看这谢怡心就是矫情,出去一下就染了风寒,还真是个娇娇小姐呢!”
  清儿正亲手为明慧郡主,染凤仙花指甲,笑道:“这不更好?慧姨可以名正言顺的,让谢怡心搬回郡主府,就近照顾养病嘛!”
  “我只是怕昭武不同意。”不把谢怡心弄回郡主府,如何让她知难而退,自求和离或者同意平妻?
  清儿细心的用细布,将明慧郡主指甲包好,不在意道:“慧姨不是说,昭武表哥会去潼关巡视吗?那他走后,总要有人照顾谢怡心。有慧姨照顾她,不是很好吗?”
  “可我怕到时候,昭武知道我对她立规矩,会埋怨于我,他对谢怡心多宝贝,你又不是不知道。”明慧郡主还有点犹豫不决。
  清儿在银盆里净完手,这才道:“谢怡心现在,又不是木神医的徒弟,当然就享受不了郡主禄。那作为新媳妇立规矩,是天经地义的事。我大嫂二嫂刚开始都娇蛮得很,可后来立过规矩,就不知多听母亲的话。”
  “我也不是容不下她,只是她那个脾气,是个婆婆都忍不下去。昭武娶了她本就委屈,又肩祧两房,再有一平妻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明慧郡主惆怅道,她不是个恶人,只是谢怡心仗着昭武,太过娇纵,不管教不行。
  “慧姨放心,清儿只是想服侍昭武表哥,也可以陪伴慧姨,不会和谢怡心争的。再说她本就比我大,叫她一声姐姐,也不委屈。”清儿婉转说明,虽然是平妻,但她愿意以谢怡心为尊。
  明慧郡主果然高兴,拉着她手道:“清儿,委屈你了!你放心,有慧姨一日,绝不会让她欺负了你。”
  “只是慧姨,听说谢怡心嫁妆颇丰,到时候她仗着嫁妆,不服慧姨管教,那也麻烦。”清儿不着痕迹的,打起谢怡心嫁妆的主意。
  明慧郡主皱眉道:“可她的嫁妆,是她的私产,我也不能要过来管啊?”
  “她和昭武表哥夫妻一体,慧姨又不贪她嫁妆,而且这只是权宜之计,清儿是怕她用嫁妆买通下人,不服慧姨管教。”清儿怂恿道。

  ☆、第四百二十七章回到潼关

  明慧郡主摇头道:“不好,她的嫁妆是她的私产,我不会帮她管。不过她进了府,我可以让她不能动,这样她也不能去收买人心。”
  清儿还想再劝,可看明慧郡主坚持,也不再多说,至于谢怡心的嫁妆,她还要和母亲好好合计合计。
  此后几天,京城一直气象不定,时冷时热,难以捉摸,一如人心。
  初七一早出发的曾浩英,带着随从日夜兼程,在十一日午后,就回到了潼关。
  闻信迎出来的莫子岚,高兴的说:“大哥,你可回来了!圣上有什么旨意吗?什么时候来援军?你带了多少人?”
  曾浩英在潼关已经五年了,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目瞪口呆,不过正月十一,往年还大雪漫天冰天雪地,今年居然积雪都已经消融得差不多了。关外雪化以后,外面居然可以看到,小草已经开始冒头,完全相当于往年二月底,三月初了。
  “子岚,这天气怎么会这样?”曾浩英来不及回答他的问题,大惊失色的问道。
  莫子岚身穿轻甲,看着还身披狐皮大氅的曾浩英笑道:“大哥也被吓着了吗?我听老牧民说,这是几十年难遇的暖春。”
  “子岚,那现在形势如何?契丹有什么异动没有?”曾浩英脱下大氅,急忙问道。
  莫子岚看曾浩英只带了几百人,后面明显没有援军,虽然有点失望,但还是高兴的说:“大哥,你还是进来歇歇再说。”
  曾浩英快速回了将军府,狼吞虎咽吃过一顿热饭,喝了一大盅热茶,才坐下来和莫子岚好好商议。
  “子岚,你给朝廷的例行折子,路上被人拦下了。还好你小子机灵,另外送了密信,所以圣上才要我提早回来。”曾浩英对莫子岚的小心谨慎,还是很赞赏的,要是自己,应该不会想到另外再送密信。
  莫子岚诧异道:“真的有人动驿站的奏折?我当时只是担心,潼关失踪的契丹人下落不明,怕他们是藏匿到了后方捣乱,没想到真是如此!”
  “我这一路过来,并没有发现什么异状,现在潼关内外都要严防死守,一定要坚持到援军到来。”曾浩英路上拦了三批送信使,都没有异常。
  莫子岚高兴道:“援军有多少?什么时候到?”
  “子岚,圣上尽力抽调,但粮草和军需等,也要到二月初才备得齐。圣上会让杨老将军和杨昭武,带十万前锋营过来,我只在京畿大营挑了五百人。”曾浩英现在也觉得局势紧张,大战有一触即发之势。
  莫子岚不解道:“不是还可以,从西南和北部调兵吗?为什么只来前锋营,我跟你说,来敌至少九十万!”
  “子岚,耶律隼这些年在四处活动,现在匈奴、女真、沿海的扶桑都有异动,圣上不能调兵来援。”曾浩英这才知道,潼关的处境有多危险。
  莫子岚沉思道:“如果大战在十五开战,朝廷援军二月初一开拔,就算初五到,我们也至少要守二十日?”
  “虽然圣上说,大战开始就即刻传信回京,可十万人出行,粮草等是绝对不能缺的啊!加上誓师大会,我估计最少也是如此,我们至少要守二十日。”
  曾浩英也有点沉重道,他以前一直觉得,潼关有天险,守一年半载也不是问题。但现在来看,面对契丹如狼似虎近百万大军,守上半月也是困难。
  “大哥,我已经把潼关的将士,都清查了一遍。精壮军大概只有二十万人,另有五万新兵,和五万老弱病残。你看,我们用不用把玉门关和镇远关的人撤回来,都集中在潼关抗敌?”
  这个是莫子岚最近冥思苦想出的办法,契丹和蒙古来势必然汹汹,明知不可挡,何必让玉门关和镇远关的将士白白牺牲?
  曾浩英刚想否决,就想到圣上说目前潼关一切,交与莫子岚处理,改口道:“我回来之前,圣上有口谕,潼关上下一切由你处理,我协助。我们可以把李将军和伍将军召回来商议。”
  “圣上怎么会把潼关交给我处理?大哥你在潼关更久,更熟悉,该由你来主持大局啊?”子岚疑惑不解的问道。
  曾浩英要说以前还有点不服气,现在对子岚已经完全信服,他笑着说:“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要是我守在潼关,可能兵临城下我还茫然不知呢!子岚,你的想法很好,我们一定要在援军来之前,守住潼关。决不能让三十多年前的事,再发生一遍!”
  “大哥,你怎么就来了?爹娘都还好吗?”得到消息的曾若妍,由婆子扶着走了过来。
  曾浩英看妹妹脸色红润,已微微显怀,知道莫子岚将她照顾得很好。他笑着回答道:“爹娘一切都好,我是圣上派回来,协助子岚守城的。嗯,你嫂子也有孕在身了。”
  “真的?那太好了!恭喜大哥!”曾若妍没想到,这么快大哥大嫂就有好消息了,也为他们高兴!
  莫子岚起身扶着曾若妍,笑着说:“大哥,那我先派人去玉门关和镇远关送信,你和妍儿聊着休息一下。”
  “好,这一路上日夜兼程,还真的累了。你先传信,等李将军和伍将军来了,我再出来,当着大家的面,传达圣上的旨意。”曾浩英也有些话,要单独给妹妹说。
  莫子岚转身出门,让亲卫传信,顺便再到处巡防,监督加固城墙。
  “妍儿,你怎么不会回京城?这潼关很快就有一场恶战,今晚,最多明早,你就必须回京!这也是爹娘的意思!”曾浩英为妹妹担心,潼关一旦被破,后果将不堪设想!
  曾若妍摇头坚定道:“我不会走的,大哥。年前子岚就想过送我回京,可孩子不愿意走,差点保不住,我和子岚已经说好了生死与共!现在大哥你也在,我更不会走,我与你们共存亡!”
  “妍儿,你别那么倔!你不在,我和子岚都没有牵挂,可以更好的迎敌!”曾浩英苦口婆心的劝道。
  曾若妍笑了,已经开始圆润的脸上,明媚妍丽的动人:“大哥,我不走!我在,你们就有牵挂,会为了保护我,更好的抗敌,也为了我,更好的保全自己。如果城破真势不可挡,那我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绝不独活!”
  “你啊!唉!父亲就知道劝不了你,娘可是让我绑,也要把你绑回去,你这样,我怎么跟他们交代?”曾浩英也拿妹妹没办法。
  “大哥,你先歇息一下,晚上给你们做好吃的。”曾若妍看大哥满面疲惫,也不打扰大哥休息。

  ☆、第四百二十八章弃城防守

  等玉门关的李将军,和镇远关的伍将军都回了潼关,莫子岚和曾浩英召集来,潼关的众将领,开了一次紧急会议。
  “今日,曾将军从京城回来了,带回了一些圣上的旨意,和对潼关的安排,我们先听他说说,等一下大家再讨论!有请曾将军!”
  莫子岚先做模做样的打官腔,引来将领们的一致嘲笑!
  “莫将军,曾将军可是你大舅哥,你这样说话有意思吗?”
  “老莫,你还以为你是刚到啊?哄老子不知道你脾气,你啥时候这样文绉绉的讲话?真他玛怪球得很!”
  “子岚,你把人家妹子都骗到手了,现在还装什么斯文?老曾,你这个妹夫还不错!”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很快议事厅就哄闹一片,曾浩英看子岚没来多久,就和他们打成一片,真心佩服这个妹夫,自己可是身先士卒花了五年,才获得他们的信任亲近。
  “好了!现在说正事!潼关的天气你们也看到了,事出反常必有妖!圣上收到密报,正月十五左右,契丹将会联合蒙古,纠集八十万左右大军来犯,进攻潼关!”
  曾浩英此话一出,满座皆惊,鸦雀无声,这些年也常有战事,可八十万大军来犯,将是什么情景?
  在玉门关驻守了近十年的李将军沉声道:“老曾,你此话当真?我琢磨着契丹是有异常,但最多二三十万,怎么会有八十万之多?”
  “八十万是保守数字,蒙古三十万已经确实,契丹最少也是五六十万人。而且耶律隼早就梦想,将大盛万里河山收归他囊中,他必会倾巢而出!听说他最近还收伏了好几个小部落,至少又是近十万人!”曾浩英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回答道。
  伍将军也说:“难怪前段时间,莫将军要让镇远关的老弱妇孺,撤回潼关,原来如此。那圣上的意思如何?援军什么时候到?”
  众将领都望着曾浩英,难怪他新婚未满三月,就急急赶回潼关,看来圣上早有准备!
  “圣上说了,目前潼关一切事物,都交与子岚全权处理,我协助。大战一旦打响,朝廷就会增派援军,我们只需要守到援军到来,就可以了!大家有没有信心?”
  曾浩英和莫子岚已经商议好,把援军说得早些,这样将士们军心更稳,守城就更有信心。
  “有!”众志成城的回答,众将领都想,潼关有天险可依,又有这么多人守,哪怕他来百万人,也不可能这几日都守不了!
  莫子岚这才上前,一屁股大马金刀的坐在,正中间潼关守备的位置。肃了脸色,郑重其事道:“大家都知道,三十多年前,潼关被破,尸横遍野,哀鸿一片!战神王爷立的万人碑,至今还在潼关城中心立着!当年我们没赶上保家卫国,现在,是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我夫人已有身孕,大家都知道。我让她先回京城,她不愿意!她说她是我夫人,我在,潼关在,她就在!所以,我莫子岚在此立誓:哪怕战至一兵一卒,也绝不弃潼关而逃!”莫子岚作为潼关的最高将领,他的态度决定着很多人的态度。
  众将领们热血沸腾,大战在际,是劫也是机遇,没死就能升官发财,也能扬名立万,不枉此生!大家纷纷表态道:“请莫将军示下,该如何做,我们任凭安排!跟随莫将军,死守潼关!”
  “那好,既然在座的没有一个孬种,我们就来商量一下如何防守!首先,是玉门关和镇远关的问题。我和大哥商量了,既然契丹蒙古倾巢而出,那我们就要珍惜每一个士兵的命,不能让玉门关和镇远关的将士们,寡不敌众白白牺牲!我的意思是,放弃玉门关和镇远关,趁还没到正月十五,都退回潼关,留两座空城!大家意下如何?”
  莫子岚要珍惜每一个兵力,好钢,要用到刀刃上!
  “这不是弃城而逃吗?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事!”
  “如果有潼关支援,玉门关至少可以守上好几日,就这样自己丢了,会不会不好向朝廷交代?”
  “如果玉门关和镇远关,能先行侦查一番,摸清楚究竟敌人有多少,那会不会更好些?”
  “我愿意带兵,去玉门关死守,决不能让契丹狗贼,轻易夺城,这样有损士气!”
  几个老将领并不赞同,还没开战就望风而逃,岂不是丢了大盛朝的脸面?
  李将军和伍将军位置尴尬,不好说话,他们从心底感激莫子岚和曾浩英。从知道契丹大军必定来袭时,他们已经做好了死守殉城的准备,没想到莫子岚会让他们撤回潼关,以免无谓的牺牲。
  莫子岚这时,倒是显现出天潢贵胄的霸气:“弃城不代表投降!来上一百万敌人,玉门关和镇远关,那区区五万人,不是螳臂挡车,白白送死吗?要什么脸面,我要的是人!”
  “只要我们守住了潼关,等朝廷援军一到,我们就痛痛快快杀回去,把玉门关和镇远关夺回来就是,暂时放弃,又有什么关系!朝廷和圣上哪里,如有任何责罚,有我一力承担!”莫子岚铿锵有力的说话,让李将军和伍将军,更是感动得热泪盈眶。
  曾浩英也接着说:“我也觉得,我们没必要死守玉门关和镇远关。万一敌人围攻他们,就想让我们不断援军,以便慢慢消耗我们的兵力,等我们损耗得差不多,再强攻潼关,那我们哪里还有人守潼关?”
  “再说,玉门关和镇远关后面还有潼关,可潼关后就是我们大盛的大好河山,我也宁可放弃玉门关,也要死守潼关!你们愿意看到潼关失守后,那契丹蒙古铁蹄南下的惨状吗?”
  等曾浩英说完,几位反对的将领都陷入了沉思,潼关是最重要的,其实脸面那些,在生命面前,无关紧要!
  “我等遵从莫将军安排!”众将领终于达成一致。
  莫子岚大喜道:“那李将军和伍将军,就趁夜回去安排,务必要让玉门关和镇远关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留一座空城给他们暂时玩玩!”
  “末将领命!”李将军和伍将军都暗自下了决定,转身出了议事厅,回各自关口安排。
  剩下的将领们,曾浩英开始安排,假设敌人一百万,该如何防守,如何换防,还有吃饭以及伤病员的救治。
  讨论到深夜,曾若妍让厨房准备了卤肉和大饼、热汤,让这些人饱饱的吃了以后,继续讨论。
  务必要让潼关,整个防守井然有序,能用最少的伤亡,坚守得更久!

  ☆、第四百二十九章众志成城

  玉门关内,李将军将所有的将领们,也都召集起来,把莫子岚的话讲了一遍。
  “李将军,莫将军果真如此说?”
  “让我们撤回潼关防守,不死守玉门关?”
  玉门关的将士们,一时都有些难以置信。
  大盛开国以来,潼关被攻破过一次,玉门关则被攻破过十七次,每次都血战到了一兵一卒。
  自古以来,玉门关的粮草军需供给,都是边关最好的,升官也是最快的,就是因为关键时刻,需要玉门关将士探明敌情,和死守阻挡敌人,给潼关时间准备和防守。
  现在莫子岚居然不用他们死守殉城,让他们撤回潼关!这就为必死的他们,赢得了很大的生机!
  “是的,千真万确!莫将军说了,既然契丹倾巢而出,我们即便死守也是螳臂挡车,所以要我们撤回去,加入潼关的防守。势必要在朝廷援军到来之前,守住潼关。”
  李将军也很感慨,莫子岚是真心为将士们好,在以寡敌众的玉门关,五万人能杀敌一万就不错了。而在潼关,李将军保证他的属下,每一个都不会亏本。
  以往的潼关守备,哪怕明知玉门关寡不敌众,也不曾让他们后退过一步,因为要用他们的死,去激励潼关的将士们!而莫子岚的做法,却更仁义更得人心!
  “那将军的意思?”一个老副将和李将军在玉门关相守多年,一看就知道李将军另有打算。
  李将军坐上帅位,沉声道:“我李威在玉门关十年,早就决定和玉门关共生死!我决定,大家自愿去留,只需要留一千人在玉门关,为莫将军探明敌情,也掩护前期撤回潼关的将士们!”
  “我等都自愿追随将军!我们玉门关的将士不是孬种!怕死就不会来玉门关!”在座的将领都纷纷表示,要和李将军死守玉门关!
  李将军看一众兄弟们,都不怕死,也很欣慰,最终道:“我们要保存玉门关将士们的战斗力,不能辜负莫将军的期待!你们要帮助莫将军守住潼关,就是对我李威最好的追随!”
  众将领还想再说,李将军红着眼睛喝道:“军令如山!众将领听令!”
  “属下听令!”
  “着已婚和家中独子的将士,先行回潼关,剩下的分批撤离!只余一千与我李威,察探明敌情后,死守埋骨玉门关!”
  众将领含泪听令,为留下成为送死的名额,争先恐后,最后经李将军挑选,在自愿留下的人中,挑出一千老弱病残,为玉门关殉城!
  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了镇远关,伍将军也决心以死殉城,掩护其它将士撤离,不让蒙古人察觉有异,提早攻城。
  接到消息的莫子岚和曾浩英与众将士,都被李将军和伍将军,视死如归的气概所感动,将这些撤回来的将士们,一视同仁的安排在,守城的各个地方。
  留的是英雄,暂退的也是英雄!在后来潼关保卫战里,每一个从玉门关和镇远关撤回来的将士,都杀敌勇猛,英勇异常!
  等到正月十四,镇远关里,只剩下八九百人。整个镇远关,只留下送信的三匹快马,其余的粮草和财物,都已撤离干净。
  众人将剩下的牛羊宰了,就着美酒,美美的畅饮饱餐了一顿,然后全部登上了镇远关的城墙,准备和蒙古人殊死一战!
  踏着月色,伍将军从城墙东侧,慢慢走到城墙西侧,脚步停在一个身材高大,俊朗出众有异于其它将士的青年人面前。
  “子韧,你怎么不走?”
  “伍将军,我一不是家中独子,二未成亲毫无牵挂,为什么要走?”那青年擦拭着长刀,月光下森寒生辉。
  伍将军凝视着他:“从你第一天来镇远关,看你气度我就知道你必定出身不凡。你能文能武,将来必有造化,大可撤回潼关,何必要明知是死还一战呢?”
  “我曾经有个好兄弟,他常说我们将来要一起驰聘沙场,共同建功立业,我做了他最信任的亲卫。后来,因为我的大意疏忽,泄露机密,害死了好几条无辜的性命。他也没有军法处置我,只和我割袍断交,逐我出亲卫。我将所有的财物,都赠予了那几个无辜受害者的家属,独身一人来到镇远关,就没想过要活着回去。”
  这是孟子韧第一次在伍将军面前,说起过去。
  “子韧,人活一世孰能无过?你回潼关更好的能杀敌报国,不用留在镇远关,待会儿我察探好敌情,你就骑马回潼关报信!”
  伍将军实在不忍心,这样一个大好将士,留在镇远关白白送死,现在留在城墙上的,大都是些老兵,和有病有伤的残兵。
  “我那个兄弟很快也会来的,朝廷援兵只可能是威远将军杨老将军,他会和杨老将军一起来的。我先为他探明敌情,也算还了他的不杀之恩。”
  孟子韧现在无牵无挂,他来镇远关后,也爱上这片热土,他决定死守镇远关,等杨昭武收回镇远关时,他们兄弟也算并肩作战过了!
  伍将军无法再劝,只好点了三个相对年轻的士兵,让他们留在城下,等上面大概探明敌情,就回潼关报信。
  长夜终将过去,在天将拂晓时,蒙古大军悄悄的出现在镇远关的城墙下。伍将军亲自擂响了战鼓,镇远关副将叶天祥吹起了号角,鼓声震天号角嘹亮,倒是把准备偷袭的蒙古人吓了一跳!
  “禀王爷,镇远关早有防范,知道我们要攻城!”一百夫长禀报蒙古最高统帅铁木奔。
  铁木奔高踞马上,皱眉道:“难道耶律隼泄露了风声?不管他的,给我攻城!”
  辰时初,牛角声响,战鼓喧天旌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