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锦绣农门-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了婆婆挡在中间,顾三婶儿也不害怕了讽笑道:“我说怎么他爹一回来就揍我呢,敢情是大哥在中间鼓动的啊。我倒想问问,我当你们顾家的媳妇哪点不合格了,让两个大伯子轮番地给他爹告我的状?”
    顾老太太虽然拦着儿子不让他打着儿媳妇,心里对她却着实不喜:“少说两句吧,你但凡能自个儿反省反省,家里也过不成这个样子。”
    “娘,你儿子没本事,日子过不好能赖我?”顾三婶儿哑着嗓子,眼中泪花涌动,指着顾森道:“我给他生儿育女,这还不够吗?”
    “是,你生儿育女有功劳”,顾老太太压着厌烦道,“可过日子光揪着这个算,你能过好上吗?男主外女主内说的是什么?你觉得你生儿育女了不得,可他也得天天在外奔波养你们这几张嘴。他也算你也算,都记着自己的功劳,不知道体谅着对方,这也不能是个家啊。”
    顾三婶儿冷笑:“你当然向着你儿子说话,我模样身段比着别人差哪了?他穿的衣服吃的饭难不成都不是别人做的?你儿子不知道珍惜还三天两头跟我动手,这日子真没法过了。”
    “他妈的你跟我娘说话客气点”,被拉到院子里的顾森听见这话又急起来,“你不愿意过明天就收拾东西滚蛋。”
    顾柏搡着他训斥:“你少说两句。”
    顾焕把大哭的顾灿抱了出来,说道:“三叔,我先把灿儿带我家了。”
    “去吧,焕子,叔谢谢你了”,顾森点头,摸摸顾灿的脑袋,“儿子别嚎了,今儿晚上跟你奶奶睡,明天爹再给你娶个好娘。”
    “不要我就要娘”,顾灿一下子哭得更大声了。
    夜渐渐深了,顾森家的吵闹声也平息下来。
    “三弟这日子过的,整天跟打仗一样”,顾家,顾氏还在做鞋,听着对面安静下来,摇摇头道:“这个三弟妹也是有本事,你说她挨揍的时候我怎么就觉得那么该呢。”
    “她就是该”,妻子在做鞋,顾攀也不睡在一旁陪着,把墙上挂着那柄刀擦得光可鉴人,弹了弹刀柄,说道:“你要是那样儿的,我早把你揍回娘家去了。平时办事一点情面都不讲,光顾着她自己好,这样的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没法处。”
    “呦,攀哥,你可是向来不跟女人生气的”,顾氏抬头看他一眼,笑道:“今儿这是怎么了,还嫌三弟打得轻?”
    顾攀啪嗒一声把刀放在桌上,点头道:“若娘,我是真嫌三弟揍那娘们儿揍得轻。今儿下午我听小雨说,之前她们姐妹三个和炼儿去京里卖绣品,老三他闺女撞到纨绔子被人调戏,她竟直接把咱翩翩拉到前面给她挡刀。”
    “翩翩回来都没跟咱说过”,顾攀的目光看向黑洞洞的窗外,声音有些飘忽,“要是咱闺女那次出了什么事,我真能把他们一家子都宰了。”
    顾氏一下子握紧手中的鞋,面色紧绷:“他们那闺女看着是个好的,心怎么这么黑?自家姐妹啊可是。”
    “以后跟他们家,我们能不往来就不往来”,顾攀说道。
    顾秀冉恨毒了两个伯父家,尤其是顾明月,一再地发誓日后定要让她不好过才能压制住心中的忿恨。
    然而第二天她依旧面无异色地去找顾秀梨姐妹两个,言谈自然笑语轻轻。
    “梨梨姐,不知道我还能跟着你们学针法吗?”她一进门就这么笑问道。
    顾秀梨脸上也是笑容自然:“瞧你这话问的,咱们昨天不是说好了吗?”
    “谢谢梨梨姐”,顾秀冉从针线包里拿出针线和一块布,“从顾明月说了我在就不教大家针法之后,村里的女孩儿看见我大多是避着。我只是想让大家知道她有多能干,哪想到反而得罪了她。那么多针法,她不分享给我们这些顾姓女儿,反而让全村的女孩子都跟着学,若是那些女孩子再教给亲戚朋友,我们能赚的银子岂不是要被她们分薄走许多?”
    “谁知道她是怎么想的?”顾秀水脸色难看,“咱们快开始吧。”
    “好”,顾秀冉笑着穿线,“不过,我真地挺好奇的,顾明月她几乎天天只顾着玩,从哪里学的这么好的绣技啊?她不会是撞了什么不干净的…”
    话没说完,一阵大力袭来,她只觉得屁股下猛然一空,然后噗通一声结结实实蹲坐在地上,撞得她小腹猛然窜起一阵疼。
    “顾秀冉,你一天不找点什么事就难受是吧?”顾焕脸色铁青,又一脚将翻到在一边的凳子踹开,“你少胡咧咧,我看撞见脏东西的是你。再让我听见你乱说翩翩,我轻饶不了你。”
    “大哥,我说她什么了?”顾秀冉按着小腹,眼中泪花闪烁,“你不说一声就把我踹倒,就是我爹他也不能这么无缘无故地打我。”
    顾焕向来不善与人争辩,只道:“你安的什么心思自己清楚,怎么的,把翩翩的绣技都学了,还想弄个不好的名头让人不敢接近她?”
    “我没这么想”,顾秀冉垂头哭喊,“我也只是好奇罢了。”
    顾秀梨和顾秀水早吓得站起身来,此时看顾秀冉疼得厉害,才敢犹犹豫豫地把她扶起来。
    “哥,冉冉看起来很疼,用不用去看大夫啊?”顾秀梨轻声道。
    顾焕看了这三个妹妹一眼,嗤笑道:“那就去看啊,要是过了时候再出现什么问题,我这没多少力气的一脚可就洗不清了。”说完转身便走。
    “梨梨姐,我没事”,顾秀冉也缓了过来,强笑道:“要不去我家吧,大哥现在对我有误会,肯定不想看见我。”
    “行,走吧”,顾秀梨端起绣筐,扶着她出门,“你以后就别挨翩翩的边儿,她怎么样谁也不能说你。”
    “我知道了”,顾秀冉笑着答应,心中早把顾焕又记了一笔,出头出头,她疯狂地想要出头,让这些人都好看。
    几十种针法说起来多,但讲起来并不慢,更重要的是,学会这种种针法之后,怎样在刺绣中恰当安排。
    顾秀冉心中憋着一股狠气,又是在容德浸润这么多天,不过大半天时间,就把那三四十种针法一一学会。
    不过为了防止记混,她又让顾秀梨教了一天,第三天便启程返回帝京。
    “秀冉,回来了?”听到小丫头过来说顾秀冉已经回来,小莲连忙从前堂过来,“怎么样,在家玩得开心吗?”
    顾秀冉离开容德绣庄,用的借口就是想家了:“多谢小莲姐姐关心,在家和姐妹们聚聚,挺好的。对了,小莲姐姐,不知道夫人有空吗,我待会儿想见见夫人?”
    她这么着急回来,也有担心顾秀雨与她分功的原因。
    “行啊”,小莲拉住她的手拍了拍,“你先歇会儿,我去看看夫人在做什么,过一会儿让小丫头过来通知你。”

112 父子

  
    郑彩葵看着小莲离开了,才走到顾秀冉身边,问道:“你回家真是想家了吗?我怎么感觉小莲姐姐对你热情好些?”
    “你看错了吧”,顾秀冉提着包袱回了自己的房间,一副不愿与之多说的样子。
    不多时,就有一个绿衣的小丫头过来喊她。
    “姐姐,我祖母让人给我送的凤髓茶,特别香,我给你留了点”,出门时恰好碰见朝这边走来的夏雪,她把一个小茶包递到顾秀冉手上,看看绿衣小婢,笑道:“姐姐有事就先去忙。”
    “谢谢你雪儿”,顾秀冉对夏雪的友好非常感激。
    “别客气”,夏雪大方地摆摆手,“是不是夫人有事找你,你快去吧。”
    “小莲说你有事找我?”馥郁芬芳的室内,李夫人端坐在宽大的椅榻上,抬抬下巴示意进门来的顾秀冉坐下,“家里父母都好?”
    “多谢夫人关心,我爹娘很好”,顾秀冉规规矩矩地坐下,“我回家这两日,跟堂妹学了好些针法,有许多对于我们绣庄都是很新鲜的,我就想献给夫人,希望夫人不要嫌弃。”
    “你这丫头倒是心眼儿实诚”,李夫人点点头,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你想着绣庄好,我怎么也得记你一功。”
    “小莲”,她指指顾秀冉,“把冉丫头的月银再提一提吧,每个月六十两银如何?”
    “多谢夫人”,顾秀冉连忙跪下叩谢,心里又是激动又是不安,仔细想想,就算顾秀雨学了,村子里许多女孩子也学了,但她并没有说谎骗人啊。
    等顾秀雨回到容德时,里面的绣娘十有七八都已经会了她新学的针法,且正在赶工绣白猫手帕。
    “小雨,你怎么回家这么长时间”,顾秀冉放下手中的绣绷,笑意盈盈道:“这两天绣庄忙得狠呢,幸好你及时回来了。对了,雪儿妹妹给我一些凤髓茶,很香的,我去给你倒一杯?”
    “不用了”,顾秀雨面色十分难看,虽然见大家都在用新针法绣猫,她还是找到小莲姐姐去见了夫人一面。
    最大的好处已经被顾秀冉捞得,顾秀雨只得了李夫人赏赐的一对做工精巧的手串。
    顾秀雨离开的第二天,顾明月就画了一系列憨态可掬的小猫,还有几张颜色艳丽的飞禽图。
    虽然已经结束了针法的教授,这一天还是有不少女孩子过来,她们大多没有空手,拿了不少零食小吃。
    顾明月并没有推辞,一一收下。
    “明月,以后我们能来和你一起做绣活吗?”见她很好说话的样子,顾家本家的一个女孩儿笑道,“我们并没有偷师的意思,就是觉得大家一起刺绣很热闹。”
    顾明月并不在意她的真实想法怎样,只是她比较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刺绣,便婉拒了。
    “这是我画的几张样子,送给你们”,她拿起那些样子,分成三份,递给其中的三个女孩子,“你们相互借着拓印下来吧。对了,姐妹们最好这段时间快点绣,说不定能趁着市面上还少这种刺绣能多赚些银子。”
    女孩子们听了,都目光灼热地盯住拿到样子的那几人,也顾不得什么和顾明月一起做绣活,匆匆忙忙告辞后便去拓印图样。
    家里绣线颜色不够的,就让父兄赶紧去镇上购买。
    顾家村的女孩儿和年轻媳妇们几乎全都投入了紧张的刺绣大业中。
    顾明月铺好毡毯,把绣架打开,便脱下鞋盘坐下来,撑上绣布,引线上针,开始肃肃静静地绣那幅人约黄昏后。
    想到几天后帝京里将要出现的各种别具特色的刺绣手帕,她的唇角忍不住上扬起来。
    这还只是个开始哦,等大家熟练起来,又都尝到其中的甜头,那猫绣鸟绣还不风靡整个京城。
    容德绣庄,就别想在这方面一家独大。
    三四天后,容德绣庄的柜台上出现了十条绣着绒团子猫儿的各色绣帕,每条要价一百两,与此同时顾家村里七八个女孩子也带着自家绣好的一两条帕子到帝京试试行情。
    “夫人,一个时辰不到,那十条绣帕就都卖完了”,小莲满面笑容地过来请示,“方家张家的下人都还在外面等着呢,说是他们家小姐等了很久也想要一条。”
    “让她们等等吧”,李夫人说道,“小姐们爱攀比,多了就不值钱了。对了小莲,你去看看,咱们那几个特供绣娘在双面异色绣上可有什么进展了。我们是绣庄,大型精美刺绣才是主流。”
    “是,夫人”,小莲屈膝一礼,“不过有那么多针法作补充,我们只作简单的双面绣也会很精致的。”
    “这个我自然也清楚”,李夫人拂袖站起身,把茶盖拿起来轻轻放在茶杯上,“但咱们是帝京首屈一指的绣庄,最好的绣品却不是出自我们这里,免不了影响声誉。你还是告诉那些绣娘,让她们尽力研究,如果能成,年底每人奖银两千两,另送李家宴会请柬一张。”
    小莲笑道:“夫人,我觉得光这一张请柬就够吸引人的了,更何况还有那么多奖银,想必绣娘们都会尽心竭力的。”
    总算挽回了面子,一个小农女就该看清形势,给脸不要脸很可笑的。
    白泉绣庄坐落在街西,和街东的容德绣庄遥遥相望。
    白泉绣庄的主人是商户,本来在生意上就不如容德绣庄,因为李夫人的出身,那些豪门巨族需要刺绣装饰品时,首选都是容德。
    到白泉绣庄这里,客户都是小有资产的家庭,便是商户人家,像张家方家那样的豪富,需要刺绣时也都是从容德要。
    “难道这好运气也是看人贵贱落脚的?”刘掌柜倚在绣庄大门前,看着又一波人失望地离开容德,感叹不已:“我们怎么就碰不到好绣娘过来卖绣品呢?一条帕子,就是一百两啊。”
    小伙计走出来,看看街上,又看看掌柜的:“掌柜的,您在看什么呢?客人想要一架花鸟屏风,问咱还有没有更多的,想挑选一下。”
    “你叫个人到库房搬去”,刘掌柜把腰间的钥匙解下来拍到小伙计手中,又叫住他问道:“旺来,你说那些贵人们好好地享受生活就成,怎么还都要经营铺子跟我们这些低贱的商户抢生意呢?”
    说完,他苦笑着摇摇头,只要户籍不入商户,士族出身之人名下的铺子少吗?
    旺财看了眼远处容德绣庄门前的十几辆马车,也多少猜出掌柜的在想什么:“掌柜的,您别那么想,你看我们这里每天也是人来人往的,能在容德跟前做这么大,您的能力东家和我们都佩服得很呢。”
    “你小子,就会说好听的”,刘掌柜摆摆手,“快回去招呼客人吧。”
    抄起袖子端了端,刘掌柜又把目光放到大街上。
    “春暖姐姐,咱们去哪个绣庄啊?”远远地几个衣着朴素的女孩子走来,叽叽喳喳间有人这么问。
    “要不去那家容德绣庄看看”,春暖看看左右人声喧阗的各种铺子,指指前面的旗招,“秀雨还有那个秀冉,彩葵不都在那里吗?而且这也是帝京最好的绣庄,应该没错的。”
    女孩子们正说着,便听见有殷勤的声音在前面响起:“几位小姑娘,是来卖绣品的?要不到我们白泉绣庄,老朽瞧瞧你们的绣品?”
    刘掌柜笑眯眯地走近前来,心里想着说不定今日也叫他撞见一次好运呢。
    “白泉绣庄?”春暖几人看他的目光有些防备,却依旧礼貌:“多谢老伯,我们想先去其他地方看看。”
    平时她们的绣帕络子都是送到镇上的店里,偶尔来帝京一次,也只进出那些小小的刺绣店面,并没有听说过白泉绣庄的名号。
    “小姑娘,我家的店那不就在那儿”,刘掌柜笑得很慈蔼,“这段时间正想收些乡下来的刺绣呢。你们先去看看,如果价钱上不满意,可以再换其他的绣庄去问。”
    “要不,咱们让老伯先长长眼?”春暖咨询伙伴们的意见,几人想了想均点头同意。
    “走,这边来”,刘掌柜在前引路,一到店里就喊小伙计端些凉茶上来。
    “老伯,我们不喝茶”,春暖掏出包袱里的绣帕,递上前去,“您看看我们的手艺怎么样。”
    “哎,好,你们几个小姑娘也别客气,外面太阳那么毒,喝口凉茶解解渴”,说着,刘掌柜接过那绣帕,刚看了一眼,就拍着大腿哎呀一声:“难不成真撞上好运了?”
    春暖几人听不明白这话,不由地对视一眼。只不过这店里人进人出,她们也并不害怕碰上什么坏人。
    刘掌柜仔细打量手中绣帕,只见上面的一对黄鹂绣得十分清丽,但却因为针法幼稚铺层过厚而显得有些笨拙,叫不上高价,可这份儿新颖也值个二三十两银子。
    更重要的是,刘掌柜一眼就看出来,这绣法与容德上午摆出来的那十条帕子不正是如出一辙吗?
    看来这种帕子,也不是容德一家独一无二啊。
    其他几人也先后拿出自家的绣帕,刘掌柜一一细看,绣得好的还是有那么两条的。
    “好,都好”,刘掌柜笑道,“各位姑娘绣得都很不错。”
    “那一条帕子您能出多少钱呢?”春暖问道。
    刘掌柜捻了捻胡须,沉思片刻,暗自琢磨,自己收了这几条帕子再卖出去,应该不会让容德绣庄记恨吧?
    而他们和容德从没有什么往来,也不怕被对方捏住哪一条揉搓。
    再者那李夫人如果因为几条绣帕而找自家的事,不会太难看吗?更何况,他收刺绣来卖,容德也没那么大脸能管到他们。
    来来回回考虑过,刘掌柜点头,对几个姑娘道:“你们这些帕子,除了这条黄鹂的和白猫的,其他都比较一般。这两条我出二十两银,另外几条十五两银,小姑娘们觉得怎么样?”
    几人听了均是忍不住倒吸一口气,最低的都比她们预估的要高,没有多想,她们便点头答应。
    刘掌柜喊来伙计去称银子,又对她们几人道:“我们白泉绣庄是有名的童叟无期,下次绣好了还送过来。如果绣得更好,老伯还给你们加价。”
    “好的,老伯,我们下次还来您这里”,小姑娘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她们实在太开心了,一条帕子二十两,那可比秀雨她们一个月挣得还多啊,“对了,我们村还有人绣呢,回去让她们也来。”
    刘掌柜顿时笑得见牙不见眼。
    “我爹一年都没有挣这么多呢”,捧着银子出来,一个小姑娘略带哽咽道:“回去我就熬夜绣,再卖三条帕子我哥就有钱娶媳妇我弟也有钱上学堂了。”
    “蓝蓝,这是好事啊”,春暖拍拍她的肩膀,“你哭什么呢?对了”,她说着转向同伴们,“我们都该谢谢明月,咱回去时是不是给她带点东西?”
    “应该的,也不知道她喜欢什么,咱们买些什么合适?”听到这个建议,几个小姑娘们热烈地讨论起来,“点心珠钗?要不我们每人兑一两银子,给她买个好一点的东西吧。”
    刘掌柜笑容满面地指挥着小伙计们把那七八条绣帕,挂在柜台上方扯起的一道线上,务必让进来此处的顾客一眼就能看见。
    “掌柜的,这帕子还真别致”,还没挂好,就有一个胖胖的中年妇女过来问价钱,“怎么卖的?”
    “您瞧这帕子用的料子都可以,刺绣颜色鲜亮活泼”,掌柜的取下那条绣着黄鹂的手帕,送到妇人面前,“您再看看这对儿黄鹂,脖子处的绒毛,这眼睛,绣得那叫一个逼真,比之容德绣庄绣的猫儿也不遑多让。有这么好的刺绣,一条帕子我们只要三十八两,您觉得怎么样?”
    妇人拿起帕子上下翻看一二,不停点头道:“可以可以,还是刘掌柜的做生意实在,那条绣着小白鹅的也拿下来让我看看,家里两个闺女,只买一条是要打架的。”
    那容德绣庄的帕子她上午也看见过,和这差不多,每条都要一百两银子呢,刘掌柜这里的真是够便宜了。
    刘掌柜哈哈大笑:“这个绣得有些瑕疵,只要三十两。”
    “这种帕子怎么会出现,还卖到白泉绣庄的?”李夫人面色严肃,把手中的帕子摔到地上,“秀冉,你能说说是怎么回事吗?”
    绣帕飘在地上,绣着的小白猫露在表面。
    顾秀冉脸色煞白:“夫人,我也不清楚啊。”
    “看这手艺,是初学者无疑”,李夫人审视着顾秀冉,“你们顾家女儿难不成都学会了这绣技?”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就这样还有胆子来她跟前邀功?
    “这,这”,顾秀冉额头上沁出冷汗,“都是顾明月她故意的,她把那针法也都教给村里的女孩子了。夫人,我们这里都是好绣娘,绣出来的要比这些好上太多啊,不用在意的。”
    “不用在意?”李夫人没忍住怒气,手狠狠拍在桌子上,“现在针法一个村子的农家女都学会了,长此以往,又会有多少人学会?你明知情况,当初为何不报?”
    顾秀冉吓得连忙跪下:“我觉得那些人根本不足为惧,夫人,我错了夫人。”
    “小莲,把她的月银降下来吧”,李夫人揉揉额头,“再罚银十两以作惩戒,行了,你回去吧,以后安安心心刺绣吧。”
    顾秀冉只觉浑身无力,她好不容易才达到六十两的月银啊!可她却一点都不敢怨李夫人,心里把所有的错都归到顾明月的身上。
    不过半个时辰,绣娘们都知道了顾秀冉做错了事被罚银子,一个个看向她的目光都透着幸灾乐祸。
    吃喝不愁时,人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却不知道,这个时节,有多少人食不果腹,整天忍受着饥饿的折磨。
    夏粮已经下来,然今年是个荒年,许多农户都拖着不去官府交税粮。吕天翔才到县衙上任不足一月,就被派到各乡各镇催老百姓交税粮去了。那些比较富裕的村子还好,不用他们怎么说就把税粮交了上去,然而在一些贫穷的村子,少不了几户光脚不怕穿鞋的人家。
    也有些农户看见官府的人来,便吓得连忙卖地买粮去交税。
    每当碰到这样的人家,吕天翔和几个同僚都心有不忍。
    仅仅是下村走了三四天,吕天翔就觉得自个儿老了好几岁。可怜的可恶的人,全在这几天见全乎了。
    这日正好到了他们镇上,吕天翔一下马就有种亲切感,同时心中又有些为难,住在这里的可都是他的乡亲,要是碰见困难的人家,还真不知道该不该去催。
    吕鳞听人说儿子和五六个衙役来镇上催税粮,当即便换身新衣接了过去。
    吕家在镇里也算有些根基,催粮的过程倒并没有吕天翔想象中的为难,几家地主和三四十家农户都很好说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